《汽車行業擁抱“新能源+”系列之七:“新能源+”驅動汽車行業迎歷史性變局-211205(2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汽車行業擁抱“新能源+”系列之七:“新能源+”驅動汽車行業迎歷史性變局-211205(23頁).pdf(2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http:/ 1/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Table_main 專題報告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報告日期:2021 年 12 月 5 日 “新能源“新能源+ +”驅動,汽車行業迎歷史性變局”驅動,汽車行業迎歷史性變局 擁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七 行業公司研究汽車行業 table_invest 細分行業評級細分行業評級 汽車 看好 Table_relateTable_relate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1 浙商證券汽車行業周報: 特斯拉擴產,產業鏈受益2021.11.28 2浙商證券汽車行業周報:重視自主零部件崛起的機會2021.11.21 3汽車行業專題報告:國產零部件迎來黃金時代2
2、021.11.14 4芯片環比改善,新能源再創新高行業專題報告2021.11.09 5浙商汽車行業周報:電動智能變革下零部件的投資機會2021.11.07 table_research 報告撰寫人: 王敬、劉欣暢 聯系人: 王敬 報告導讀報告導讀 國內新能源汽車在 “雙碳” 政策的引導下, 向電動化、 智能化迅速轉型,全球汽車行業競爭格局將重塑,國內自主整車在電動智能化領域領先,未來有望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同時,自主零部件也將迎來黃金時代。 投資要點投資要點 全球低碳化驅動汽車產業加速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全球低碳化驅動汽車產業加速電動化、智能化轉型 國內外大力推行低碳化政策,減少碳排放以應對氣候變
3、化逐步成為全球共識。燃油車會消耗化石燃料并且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因此實現電動車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對改善碳排放,實現“雙碳”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汽車電動化是大勢所趨,同時“新四化”下,基于電動車架構整車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需求提升,驅動整個產業鏈進一步向智能化轉型。 電動智能時代行業重塑,自主品牌車企順勢崛起電動智能時代行業重塑,自主品牌車企順勢崛起 2021Q3 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為 45%,較 20 年提升 6.6 pct。自主品牌由于在電動智能化的布局較早,會更受益于行業電動化大趨勢,自主份額將持續提升,明年頭部自主車企將推出新能源主力車型,如比亞迪推出 DM-i 混動平臺和 e
4、 平臺 3.0 海洋系列;吉利雷神動力發布,極氪 001 極具產品力;長城憑借超強挖掘細分領域市場需求的能力繼續打造爆款單品等。長期來看,頭部自主車企+新勢力+特斯拉等憑借超強產品周期,將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 國產零部件國產零部件崛起,汽零板塊崛起,汽零板塊迎來迎來歷史性行情歷史性行情 我們認為自主崛起同樣適用于零部件企業。 傳統燃油車時代的整零配套關系大部分是外資零部件廠商給外資/合資品牌配套,過去國內僅有極少數零部件企業能夠真正的突破到合資外資品牌供應鏈, 大部分國產零部件主要是給國產品牌配套。 我們認為下游整車行業格局迎來重塑, 國產零部件也迎來最好的時代,國產零部件崛起的原因來源于:跟
5、隨國產主機廠崛起;進口替代加速;自主供應商在動力電池、電機、電驅和電控領域較為領先。 投資策略投資策略 汽車行業步入電動智能化時代,行業競爭格局將重塑,自主整車在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處于全球領先水平,未來將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持續看好頭部自主車企比亞迪、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等;同時,零部件行業將在下游恢復和補庫周期下迎來戴維斯雙擊,中長期我們看好電動智能產業變革下國產零部件的崛起。零部件板塊大的投資機會要符合產業趨勢,我們自上而下的梳理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的五大投資方向:技術驅動標的伯特利伯特利/ /英博爾,英博爾,客戶拓展標的新泉股份新泉股份/拓普集團,拓普集團,國產替代標的繼峰股份繼峰股份/菱電電
6、控,菱電電控,新能源增量文燦股份文燦股份/泉峰汽車泉峰汽車/中鼎股份中鼎股份/福耀玻璃福耀玻璃,智能化加速德賽西威德賽西威/華陽集團華陽集團。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汽車行業景氣度不及預期;新能源汽車推進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等。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2/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正文目錄正文目錄 1. 新能源趨勢下,汽車行業面臨變革新能源趨勢下,汽車行業面臨變革 . 4 1.1. 全球正逐步“低碳化” . 4 1.2. 汽車電動化勢在必行 . 5 1.3. 汽車智能化加速滲透 . 8 2. 行業格局重塑,自主品牌車企崛起行業格局重
7、塑,自主品牌車企崛起 . 11 2.1. 整車格局有望重塑 . 11 2.2. 頭部自主品牌崛起 . 13 3. 核心技術突破,自主汽零黃金時代核心技術突破,自主汽零黃金時代 . 17 3.1. 電車核心零部件突破 . 17 3.2. 智能化孕育巨大機會 . 20 3.3. 零部件板塊投資賽道 . 23 4.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 23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1985-2020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增速 . 4 圖 2:1985-2020 全球主要國家年碳排放量(百萬噸) . 4 圖 3:1985-2020 全球主要國家年碳排放量占比 . 4 圖 4:2016-2021M10 中國新能源汽
8、車銷量及同比增速 . 6 圖 5:2018-2025E 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增速(輛) . 7 圖 6:2018-2025E 中國純電&插混滲透率 . 7 圖 7:2018-2025E 美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增速(輛) . 7 圖 8:2018-2025E 美國純電&插混滲透率 . 7 圖 9:2018-2025E 歐洲 9 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增速(輛) . 7 圖 10:2018-2025E 歐洲 9 國純電&插混滲透率 . 7 圖 11:2021 年 1 月-10 月新能源車型滲透率 . 8 圖 12:2021 年 1 月-10 純電動車型滲透率 . 8 圖 13:2016-2021M10 中國新
9、能源汽車銷量及同比增速 . 8 圖 14:2013-2021 年乘用車價格分布 . 12 圖 15:2020 年 6 月-2021 年 10 月 BEV 價格帶占比 . 13 圖 16:2020 年 6 月-2021 年 10 月一線城市 BEV 價格帶占比 . 13 圖 17:頭部自主車企銷量(單位:輛) . 14 圖 18:吉利汽車銷量(單位:輛) . 15 圖 19:長城汽車銷量(單位:輛) . 15 圖 20:長安汽車銷量(單位:輛) . 15 圖 21:比亞迪銷量(單位:輛) . 15 圖 22:新勢力車企銷量(單位:輛) . 16 圖 23:小鵬汽車銷量(單位:輛) . 16 SV
10、nXlY8VmUcZMByX6MbP6MnPrRoMoPlOoPpNjMpPqO8OoPoOxNpPpQNZqNsM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3/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圖 24:蔚來汽車銷量(單位:輛) . 16 圖 25:理想汽車銷量(單位:輛) . 16 圖 26:哪吒銷量(單位:輛) . 16 圖 27:零跑汽車銷量(單位:輛) . 17 圖 28:威馬汽車銷量(單位:輛) . 17 圖 29:三電內部構造 . 17 圖 30:電驅動市場規模 . 18 圖 31:燃油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比較 . 18 圖 32:智能駕
11、駛構成 . 21 圖 33:智能座艙發展展望 . 21 圖 34:全液晶儀表裝配率 . 22 表 1:世界部分國家/地區實現碳中和時間表和路徑規劃 . 5 表 2:部分國家(地區/城市)禁止燃油車銷售時間表. 6 表 4:汽車座艙產品正處于初級智能時代 . 10 表 5:2012-2021 年 10 月國內主流車企乘用車市占率變化情況 . 12 表 6:2021 年 10 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占率變化情況 . 13 表 7:自主企業標的與國際巨頭業務對比 . 19 表 8:中國乘用車熱管理系統市場空間測算 . 19 表 9:具備新能源增量邏輯的零部件標的 . 20 表 10:汽車智能化的零部件投資
12、標的 . 22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4/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 新能源趨勢下,汽車行業面臨變革新能源趨勢下,汽車行業面臨變革 1.1. 全球正逐步“低碳化全球正逐步“低碳化” 自從人類社會進入工業化時代以來, 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迅速增加, 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強化了大氣層阻擋熱量逃逸的能力,形成更強的溫室效應。專家指出,氣溫上升 2,會對淡水供應、生態系統、海岸線、糧食安全、人體健康、極端天氣事件等方面產生明顯負面影響, 并且這種氣候變化是全球性的挑戰, 沒有任何國家和地區可以置身事外。 圖圖 1:1985-202
13、0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增速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伴隨著科技工業不斷地發展,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在逐漸地增加,2018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 340.5 億噸,較 2017 年增加了 6.17 億噸,同比增長 1.85%。2019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 364.4 億噸, 占所有溫室氣體的比重高達 74%, 是造成溫室效應的最主要原因。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為 319.8 億噸,同比減少 6.04%。 圖圖 2:1985-2020 全球主要國家年碳排放量全球主要國家年碳排放量(百萬噸百萬噸) 圖圖 3:1985-2020 全球主
14、要國家年碳排放量占比全球主要國家年碳排放量占比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5/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各國積極推進減少碳排放政策。各國積極推進減少碳排放政策。 全球為應對氣候危機, 通過歷次氣候大會形成了階段性的減排原則和減排目標, “碳中和”即為本世紀中葉的目標。1997 年,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 )達成,并于 2005 年 2 月正式生效。 2015 年,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巴黎協定正式通過,為 2020 年之后全球應對氣候
15、變化的行動做出安排,同時巴黎協定要求各締約方遞交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截至2021 年 8 月 10 日,共有 192 個締約方遞交了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共同為控制碳排放而努力。2020 年 12 月 12 日,氣候雄心峰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強調聯合國 2021 年中心目標是在全球組建 21 世紀中葉前實現碳中和的全球聯盟。多數國家已經通過政策宣示或立法等形式確定了本國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并做出了相應的實現路徑和規劃。 表表 1:世界部分國家:世界部分國家/地區實現碳中和時間表和路徑規劃地區實現碳中和時間表和路徑規劃 國家或地區 目標日期 承諾性質 內容 中國 2060 年 政策宣示 中國在 2020
16、 年 9 月 22 日向聯合國大會宣布,努力在 2060 實現碳中和,并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在 2030 年之前達到排放峰值。 加拿大 2050 年 政策宣示 特魯多總理于 2019 年 10 月連任,其政綱是以氣候行動為中心的,承諾凈零排放目標,并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五年一次的碳預算。 美國加利福尼亞 2045 年 行政命令 前州長杰里布朗在 2018 年 9 月簽署了碳中和令,該州幾乎同時通過了一項法律,在 2045年前實現電力 100%可再生。 歐盟 2050 年 提交聯合國 根據 2019 年 12 月公布的“綠色協議” ,歐盟委員會正在努力實現整個歐盟 2050 年凈零排放
17、目標,該長期戰略于 2020 年 3 月提交聯合國。 英國 2050 年 法律規定 英國在 2008 年已經通過了一項減排框架法,因此設定凈零排放目標很簡單,只需將 80%改為 100%。議會于 2019 年 6 月 27 日通過了修正案。 法國 2050 年 法律規定 法國國民議會于 2019 年 6 月 27 日投票將凈零目標納入法律。 德國 2050 年 法律規定 德國第一部主要氣候法于 2019 年 12 月生效,這項法律的導言說,德國將在 2050 年前“追求”溫室氣體中立。 日本 “本世紀后半葉盡早的時間” 政策宣示 日本政府于 2019 年 6 月在主辦 20 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之
18、前批準了一項氣候戰略,主要研究碳的捕獲、利用和儲存,以及作為清潔燃料來源的氫的開發。 韓國 2050 年 政策宣示 韓國執政的民主黨在 2020 年 4 月的選舉中以壓倒性優勢重新執政。選民們支持其“綠色新政” ,即在 2050 年前使經濟脫碳,并結束煤炭融資。 新西蘭 2050 年 法律規定 新西蘭最大的排放源是農業。2019 年 11 月通過的一項法律為除生物甲烷(主要來自綿羊和牛)以外的所有溫室氣體設定了凈零目標,到 2050 年,生物甲烷將在 2017 年的基礎上減少24-47% 新加坡 “在本世紀后半葉盡早實現” 提交聯合國 與日本一樣,新加坡也避免承諾明確的脫碳日期,但將其作為 2
19、020 年 3 月提交聯合國的長期戰略的最終目標。到 2040 年,內燃機車將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電動汽車。 瑞士 2050 年 政策宣示 瑞士聯邦委員會于 2019 年 8 月 28 日宣布,打算在 2050 年前實現碳凈零排放,深化了巴黎協定規定的減排 70-85%的目標。議會正在修訂其氣候立法,包括開發技術來去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資料來源: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1.2. 汽車電動化勢在必行汽車電動化勢在必行 傳統燃油車碳排放量占到總碳排放的 10%左右。燃油車會消耗化石燃料并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相比之下,電動車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因此實現汽車電動化對改善碳排放,實現“雙碳”有著巨大的推動作
20、用。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6/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圖圖 4:2016-2021M10 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同比增速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表表 2:部分國家:部分國家(地區地區/城市城市)禁止燃油車銷售時間表禁止燃油車銷售時間表 禁燃國家/區域 提出時間 提出方式 實施時間 禁售范圍 挪威 2016 國家計劃 2025 汽油/柴油車 荷蘭 2016 議案 2030 汽油/柴油乘用車 巴黎、馬德里、雅典、墨西哥 2016 市長簽署行動協議 2025 柴油車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2018
21、政府法令 2029 燃油公交車 德國 2016 議案 2030 內燃機車 法國 2017 官員口頭表態 2040 汽油/柴油車 英國 2017 官員口頭表態 2040 汽油/柴油車 2018 交通部門戰略 汽油/柴油車 2020 政府文件 2030 汽油/柴油車 英國蘇格蘭 2017 政府文件 2032 汽油/柴油車 印度 2017 官員口頭表態 2030 汽油/柴油車 中國臺灣 2017 政府行動方案 2040 汽油/柴油車 中國海南 2018 政府規劃 2030 汽油/柴油車 愛爾蘭 2018 官員口頭表態 2030 汽油/柴油車 以色列 2018 官員口頭表態 2030 進口柴油乘用車
22、意大利羅馬 2018 官員口頭表態 2024 柴油車 資料來源: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汽車電動化是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許多國家及地區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支持電動車的發展, 并且明確了燃油車的禁售時間點, 其中多數國家燃油車禁售政策實施時間為 2030年。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7/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圖圖 5:2018-2025E 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增速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增速(輛輛) 圖圖 6:2018-2025E 中國純電中國純電&插混滲透率插混滲透率 資料來源:Marklines,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Marklines,浙
23、商證券研究所 圖圖 7:2018-2025E 美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增速美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增速(輛輛) 圖圖 8:2018-2025E 美國純電美國純電&插混滲透率插混滲透率 資料來源:Marklines,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Marklines,浙商證券研究所 圖圖 9:2018-2025E 歐洲歐洲 9 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增速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增速(輛輛) 圖圖 10:2018-2025E 歐洲歐洲 9 國純電國純電&插混滲透率插混滲透率 資料來源:Marklines,浙商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Marklines,浙商證券研究所 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快速提升。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快速提升。9 月國
24、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創歷史新高,一線城市21M9 新能源汽車/純電動車滲透率為 39.1%/31.2%,遠高于全國滲透率;二線城市 21M9新能源汽車/純電動車滲透率為 20.8%/17%,與全國滲透率持平;三四五線城市 21M9 新能 源 汽 車 滲 透 率 分 別 為 15.2%/12.7%/9.9% , 21M9 純 電 動 車 滲 透 率 分 別 為13.1%/10.8%/8.3%,低于行業水平,但 21Q3 呈現持續上漲的趨勢,10 月由于特斯拉交貨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8/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政策影響, 新能源汽車
25、的滲透率略有下降, 一線一線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 33.0%, 環比降低 6.1 pct;二線城市二線城市新能源滲透率 18.2%,三至五線城市三至五線城市有較大成長空間。 圖圖 11:2021 年年 1 月月-10 月月新能源新能源車型滲透率車型滲透率 圖圖 12:2021 年年 1 月月-10 純電動車型滲透率純電動車型滲透率 資料來源: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資料來源: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圖 13:2016-2021M10 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同比增速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21 年 1-10 月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 12.15%,預計到 2025 年
26、新能源車滲透率將達到35%。美國純電動車滲透率為 4.7%,插混滲透率 1.4%,預計到 2025 年新能源車滲透率將達到 25%以上。歐洲主要九個國家目前純電動車滲透率 10.8%,插混滲透率 6.6%,預計到 2025 年新能源車滲透率將達到 40%以上。 1.3. 汽車智能化加速滲透汽車智能化加速滲透 汽車智能化即將加速滲透。汽車智能化即將加速滲透。 從全球主要國家的自動駕駛推進規劃、 以及當前發展階段來看,均處于法律監管不斷優化,實現在 2025 年前后達到 L4 級高度自動駕駛的目標;其中,1)美國/中國/日本處于積極穩步推進狀態(均已開放道路測試) ;2)歐盟則相對更偏謹慎,當前允
27、許開放道路測試的國家僅包括德國/瑞典/荷蘭/奧地利/比利時。預計各國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9/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或將各自陸續出臺更具有針對性(符合各國特征)的自動駕駛標準與監管要求。國內各車企陸續加大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投入,其中新勢力較為領先,預計 2022-2023 年 L3 級別輔助駕駛將快速普及,國內在芯片、視覺、全棧軟件/算法等領域具有核心優勢與競爭力的公司有望受益。 表表 3:自主企業標的與國際巨頭業務對比:自主企業標的與國際巨頭業務對比 國家國家 自動駕駛推進計劃自動駕駛推進計劃 自動駕駛推進計劃的細自動駕駛推進
28、計劃的細則則 當前主要態度與法律法規當前主要態度與法律法規 美國 - - 積極推動自動駕駛研發與商業化過程。1) 聯邦政府層面,交通部提出自動駕駛六項基本原則(包括以安全為首要因素、政府保持技術中立、 推行規則現 NANA 代化、 鼓勵一致性監管/運行環境、 構建積極的發展環境、 以及保護并提升公民自由) ; 2) 各州層面, 美國至少有 41 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已審議與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立法(截至 2020/2) 歐盟 通往自動化出行之路:歐盟未來出行戰略 ,2018 2025 年結合 V2X 達到 L4自動駕駛系統; 2030 年達到 L5 完全自動駕駛系統;2050 年實現 “零愿景”(
29、在歐洲道路交通事故死傷人數為 0)的目標 2015 年起不斷完善自動駕駛與網聯汽車的戰略規劃,并認為當前的自動駕駛尚未做好在無人監督情況下運行的準備;當前,歐洲允許開放道路測試的國家僅包括德國、瑞典、荷蘭、奧地利、比利時 中國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2020.11 2025 年實現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的商業化應用;2035 年實現高度自動駕駛汽車規?;瘧?1) 多部委出臺相關政策, 結合各省市積極開展協作;其中,2018.4 發布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 ,加速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進程(截至 2020.6,北上廣深等 17 座城市已開放道
30、路測試) 。2)2021.4 發布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指南 (試行) 意見稿,提出智能網聯車企應依法收集、使用、保護個人信息,不得泄露涉及國家安全的敏感信息 日本 日本自動駕駛政策方針 4.0 , 2020.5 2022 年左右, 實現有限趨于內僅需遠程監控的無人駕駛自動駕駛服務;2025年,將此自動駕駛服務擴大至 40 個區域 (包括封閉空間、先動空間、機動車專營空間、交通基建適配化空間和混雜空間) 結合政策和法律法規的積極引導自動駕駛發展(一開房部分高速公路、以及專用測試道路測試) ; 其中, 2016.9 發布 自動駕駛道路實證測試指南 , 指導企業開展路測工作; 2018.9
31、 發布 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技術指南 ; 2019.5 通過道路運輸車輛法修正案。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在智能化領域主要包括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兩大部分。在智能化領域主要包括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兩大部分。 智能座艙智能座艙是從消費者應用場景出發構建的人機交互體系,從汽車座艙升級路徑來看,座艙產品正處于初級智能時代,全液晶儀表開始逐步替代傳統儀表,少數車型新增 HUD抬頭顯示、流媒體后視鏡等,人機交互方式多樣化,智能化程度明顯提升。但現階段大部分座艙產品仍是分布式離散控制,即操作系統互相獨立,核心技術體現為模塊化、集成化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
32、p:/ 10/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設計。智能座艙產品多元化,提升單車價值量。傳統座艙產品以機械儀表和車載音視頻播放器為主,整體單車配套價值在 2000 元以下,而智能座艙產品豐富,融合觸控、智能語音、視覺識別、智能顯示等實現多模態交互,整體單車配套價值大幅提升。 智能座艙作為汽車與用戶最直接的接觸媒介,智能座艙不僅需要為駕駛員提供人機交互平臺,同時也要能夠提供信息娛樂服務。目前全球汽車智能座艙市場空間為 421 億美元,預計到 2025 年全球汽車智能座艙市場規模突破 555 億美元,2030 年達到 680 億美元以上,市場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蘊藏大量投資機會。其中,中國
33、汽車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在 2020 年達到 483 億元人民幣, 預計 2025 年達到 1156 億元人民幣, 2030 年逼近 1700億元人民幣。智能座艙龍頭主要為德賽西威、中科創達等。 表表 4:汽車座艙產品正處于初級智能時代汽車座艙產品正處于初級智能時代 時間時間 時代時代 特點特點 2000 年以前 機械時代 單一機械儀表;簡單的音頻播放設備;物理操作按鍵;無中控顯示屏;集成度低;安全程度低;無智能化 2000-2015 年 電子化時代 機械儀表為主;簡單的信息娛樂系統;小尺寸中控液晶顯示屏;集成度低;安全程度低;智能化程度低 2015 年-至今 智能時代 大尺寸屏幕顯示;信息娛樂系
34、統功能逐漸豐富;多聯屏出現;多樣的交互方式;集成度高;安全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 未來 高度智能時代 虛擬呈現;科技功能豐富;交互情景化;科技高度集成化;安全程度極高;智能化程度極高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智能駕駛包括感知、決策、執行三個環節。智能駕駛包括感知、決策、執行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第一環節-感知感知,視覺系 vs.激光雷達系,感知方案分流,即特斯拉為代表的視覺系和以 Waymo 為代表的激光雷達系。前者以攝像頭的感知為主,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其他感知元件為輔;后者則以激光雷達為核心,其他感知元件配合工作: 攝像頭,攝像頭,作為感知層一個重要的采集工具,車載攝像頭主要
35、供應商有博士、大陸、法雷奧、松下、安森美、聯創等。目前來看,攝像頭市場基本上還是處于被傳統攝像頭廠及一級供應商所壟斷的狀態,行業壁壘較高。國內上市公司主要有收購豪威科技,作為全球前三的 CIS 供應商的韋爾股份和作為全球車載鏡頭龍頭的舜宇光學。 激光雷達激光雷達,目前有兩種主流的方案,第一種即特斯拉為代表的視覺系,第二種是以Waymo 為代表的激光雷達系。前者以攝像頭的感知為主,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其他感知元件為輔;后者則以激光雷達為核心,其他感知元件配合工作。由于短期來看視覺系的測度不如激光雷達系精準, 且依賴強大的基于神經網絡學習的圖像處理算法, 對于中小廠商而言短時間內很難有足夠的數據
36、量支撐其算法, 故激光雷達系優勢顯現。 代表公司主要有 Velodybe、Luminar、禾賽科技和速騰聚創。 高精地圖高精地圖, 和傳統地圖相比數據更加精確, 數據精度達到厘米級別, 且維度也更豐富,包含道路擁堵情況、天氣狀況、是否有事故發生、車道要素、道路屬性等多方面信息。國內龍頭企業包括四維圖新、高德地圖和百度。騰訊控股四維圖新,阿里巴巴收購了高德地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11/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圖,高精地圖行業被互聯網三巨頭“BAT”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其中,四維圖新的競爭優勢在于經驗豐富、技術領先、客戶資源豐富;
37、高德地圖則更注重地圖行業的生態;百度的特點是打造了智能駕駛平臺 Apollo。 V2X,屬于網絡通訊技術,是指車與外界的信息交換,形成車路協同,主要包括車與車、車與人、車與路的協同。車通過與周圍車、人、路進行通信,獲取附近車輛情況、道路情況等信息,進行車輛監控管理,減少安全事故發生。V2X 龍頭企業包括移遠通信、廣和通、華為等多家企業。其中移遠通信的競爭優勢在于產品種類多,布局廣;廣和通的優勢在于和英特爾公司有密切的合作關系;華為則在 5G 技術方面具有先發優勢。 第二環節第二環節-決策決策,如果將感知模塊比作人的眼睛和耳朵,那么決策規劃就是自動駕駛如果將感知模塊比作人的眼睛和耳朵,那么決策規
38、劃就是自動駕駛的大腦。的大腦。 : 國內目前進入決策層的企業不多,海外的企業有 Drive.ai,Comma.ai,nuTonomy,zoox,Faraday,Cruise,Otto,Navya 等,在決策的芯片環節,芯片主要有四大分類,民用級、工業級、汽車級和軍工級,精細程度、工作溫度的要求、以及造價依次遞增。車用芯片分類上,按照功能可分為控制類(MCU 和 AI 芯片) 、功率類、模擬芯片、傳感器和其他 (如存儲器) 。 在控制類芯片中 MCU 有向 AI 芯片轉換的趨勢, 向中央芯片 SoC 等轉化。目前國內 AI 芯片龍頭企業包括地平線、英偉達等企業。地平線的人工智能芯片具有大算力且具
39、有很強的安全性,公司的客戶包括上汽、奧迪、阿里等知名企業;而英偉達在技術上擁有較強的優勢。 第三環節第三環節-執行:執行: 自動駕駛的執行層離不開和車載控制系統的深度集成, 但大部分車廠和 Tier1 出于自我保護,不愿意對外開放車輛控制總線,短時間內初創企業難以加入。 2. 行業格局重塑,自主品牌車企崛起行業格局重塑,自主品牌車企崛起 2.1. 整車格局有望重塑整車格局有望重塑 我們認為龍頭自主品牌率先布局 “新四化” , 電動化和智能化的進程均處于領先水平,我們認為龍頭自主品牌率先布局 “新四化” , 電動化和智能化的進程均處于領先水平,未來兩年將會呈現出龍頭自主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尾部自
40、主和二線合資出清的趨勢,未來兩年將會呈現出龍頭自主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尾部自主和二線合資出清的趨勢,同時同時 2022 年將進入混動發展的黃金階段。年將進入混動發展的黃金階段。 行業格局有望重塑行業格局有望重塑。 自主品牌由于對電動化的布局較早、 智能化的應用更快, 會更加受益于行業電動化大趨勢。自主整體市占率提升,2021Q3 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為 45%,相比 2020 年提升 6.6 pct。展望全年,自主將保持領先趨勢,展望全年,自主將保持領先趨勢,10 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為 45.6%,同比增 8 pct,日系品牌零售份額 22.6%,同比下降 1.4 pct。美系市場零售份額達
41、到 8.7%,同比下降 0.9 pct,法系、德系逐漸改善。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12/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表表 5:2012-2021 年年 10 月國內主流車企乘用車市占率變化情況月國內主流車企乘用車市占率變化情況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M1-10 一汽一汽- -大眾大眾 8.44% 8.86% 7.82% 7.71% 7.91% 8.61% 9.56% 10.29% 9.29% 上汽大眾上汽大眾 8.51% 8.33% 8.55% 8.23% 8.34%
42、 8.72% 9.34% 7.48% 7.45% 上汽通用上汽通用 8.60% 8.60% 8.17% 7.74% 8.08% 8.32% 7.47% 7.29% 6.62% 吉利汽車吉利汽車 3.06% 2.26% 2.55% 3.29% 5.14% 6.34% 6.35% 6.56% 6.39% 東風日產東風日產 5.16% 4.96% 4.86% 4.60% 5.06% 5.44% 5.96% 5.96% 5.61% 上通五菱上通五菱 7.90% 8.03% 8.52% 7.73% 7.66% 7.02% 5.79% 5.44% 5.02% 長城汽車長城汽車 2.69% 2.83% 3.
43、57% 3.99% 3.84% 3.87% 4.25% 4.40% 4.95% 長安汽車長安汽車 2.99% 3.07% 5.26% 5.02% 4.56% 3.69% 3.80% 4.92% 5.94% 東風本田東風本田 1.79% 1.56% 1.97% 2.35% 2.89% 3.04% 3.73% 4.22% 3.88% 廣汽本田廣汽本田 2.43% 2.51% 2.75% 2.63% 2.85% 3.13% 3.60% 3.99% 3.96% 一汽豐田一汽豐田 3.09% 3.03% 2.88% 2.64% 2.79% 3.04% 3.40% 3.87% 2.01% 北京現代北京現代
44、 5.75% 5.55% 5.04% 4.70% 3.17% 3.42% 3.33% 2.22% 3.78% 廣汽豐田廣汽豐田 1.69% 1.89% 1.87% 1.74% 1.79% 2.45% 3.18% 3.80% 3.94% 上汽自主上汽自主 0.49% 0.86% 0.81% 1.32% 2.11% 2.97% 3.14% 3.27% 1.56% 北京奔馳北京奔馳 0.65% 0.74% 1.18% 1.31% 1.71% 2.05% 2.65% 3.03% 2.90% 比亞迪比亞迪 2.80% 2.19% 2.11% 2.04% 1.66% 2.12% 2.12% 2.09% 3
45、.17% 廣汽乘用車廣汽乘用車 0.61% 0.68% 0.92% 1.53% 2.06% 2.26% 1.79% 1.76% 2.10% 資料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 新能源車價格呈兩極化分布,自主、新勢力、特斯拉等有望推出主流價格帶產品。新能源車價格呈兩極化分布,自主、新勢力、特斯拉等有望推出主流價格帶產品。低價格帶,0-10 萬的車型五菱宏光 mini、歐拉、奔奔等擁有較穩定的市場份額;中端價格帶,12-20 萬為乘用車主流市場,占比約 40%的市場份額,10 月此價格區間新能源車僅占有 21%的市場份額,我們認為 12-20 萬是新能源汽車的“藍?!?,未來隨著高性價比車型的推出,
46、市場份額有望提升;高價格帶,25 萬元以上新能源車分布分散,蔚來、理想、特斯拉、比亞迪漢、小鵬等高價位車型均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圖圖 14:2013-2021 年乘用車價格分布年乘用車價格分布 資料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13/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圖圖 15:2020 年年 6 月月-2021 年年 10 月月 BEV 價格帶占比價格帶占比 圖圖 16:2020 年年 6 月月-2021 年年 10 月一線城市月一線城市 BEV 價格帶占比價格帶占比 資料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資料
47、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2.2. 頭部自主品牌崛起頭部自主品牌崛起 自主崛起勢不可擋。自主崛起勢不可擋。21 年 1-10 月自主品牌吉利/長城/長安/比亞迪的市占率分別為6.39%/4.95%/5.94%/3.17%, 相比于 20 年分別 -0.17/0.55/1.02/1.08 pct。 吉利汽車基于 CMA和浩瀚架構推出更多新車型,進入新車周期;比亞迪將基于 e 平臺 3.0 推出價格位于 10-40 萬區間的純電動車,基于 DM4.0 平臺推出更多插混車型,以及高端品牌電動車;長安汽車高端車型 UNI 系列將促進銷量進一步提升;長城汽車“檸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
48、術品牌整體向年輕化和高端化發展。自主品牌由于在電動化和智能化上的布局較早,在電動化過程中將實現彎道超車。 電動化: 自主領先于電動化: 自主領先于合資。合資。 目前國內電動車市場競爭格局比較分散, 結合智能駕駛水平,第一梯隊為特斯拉,未來華為、蘋果有望加入;第二梯隊為造車新勢力小鵬、蔚來、理想等;第三梯隊為自主品牌吉利、比亞迪和長城等;第四梯隊為合資品牌大眾等。我們認為合資品牌在電動化和智能化進程較慢,自主、造車新勢力有望在市場競爭中勝出。 表表 6:2021 年年 10 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占率變化情況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占率變化情況 21M1 21M2 21M3 21M4 21M5 21M6 21
49、M7 21M8 21M9 21M10 上汽通用五菱 15.57% 21.70% 19.87% 17.34% 17.49% 13.98% 14.89% 15.30% 12.40% 21.66% 特斯拉汽車 8.47% 19.08% 20.21% 7.19% 12.45% 13.08% 4.21% 1.23% 16.08% 5.85% 比亞迪汽車 10.29% 9.76% 8.27% 13.16% 13.81% 16.21% 19.45% 22.29% 18.66% 15.15% 長城汽車 4.28% 6.43% 7.53% 7.24% 2.81% 3.99% 3.36% 5.75% 3.65%
50、4.43% 蔚來汽車 3.68% 6.09% 4.03% 4.46% 3.42% 3.56% 3.77% 2.84% 3.22% 1.65% 上汽乘用車 4.33% 4.62% 6.13% 5.30% 4.38% 4.29% 4.42% 4.29% 4.17% 4.17% 長安汽車 1.70% 3.48% 3.26% 3.43% 3.93% 3.34% 4.33% 3.51% 3.25% 4.09% 奇瑞汽車 2.21% 3.04% 3.59% 3.49% 2.96% 2.74% 2.67% 3.51% 2.67% 4.49% 小鵬汽車 2.85% 2.49% 2.76% 3.00% 3.24
51、% 3.04% 3.62% 3.04% 3.24% 4.35% 理想智造汽車 2.55% 2.44% 0.25% 3.32% 2.73% 3.61% 4.13% 4.11% 2.27% 3.25% 廣汽乘用車 2.12% 2.28% 4.26% 5.43% 5.70% 4.73% 4.99% 5.24% 4.27% 4.96% 吉利汽車 2.71% 2.02% 2.24% 1.72% 2.15% 2.56% 2.85% 2.81% 2.48% 2.28% 一汽大眾 1.78% 1.98% 1.27% 2.62% 2.05% 1.81% 2.26% 2.15% 2.01% 2.58% table
52、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14/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華晨寶馬 1.58% 1.95% 1.14% 2.22% 1.88% 1.94% 1.77% 1.82% 1.45% 0.99% 北汽新能源 1.62% 1.80% 1.84% 2.32% 2.53% 2.62% 2.57% 1.39% 2.71% 3.01% 上汽大眾 1.42% 1.75% 1.12% 2.66% 2.19% 2.18% 2.48% 1.76% 1.93% 2.11% 上汽通用 0.64% 0.91% 0.51% 1.09% 1.52% 1.54% 1.13% 1.06
53、% 1.19% 0.40% 威馬汽車 1.19% 0.85% 1.04% 1.33% 1.43% 1.71% 1.93% 1.38% 0.98% 1.39% 合眾新能源 0.97% 0.74% 1.41% 1.77% 2.53% 2.10% 2.93% 2.64% 2.17% 3.17% 零跑汽車 0.79% 0.62% 1.19% 1.76% 1.55% 1.79% 2.03% 2.09% 1.17% 1.53% 合計 70.76% 94.04% 91.94% 90.85% 90.76% 90.81% 89.79% 88.23% 89.96% 88.25% 資料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整
54、理 頭部自主銷量分析。頭部自主銷量分析。在電動化趨勢下,長安、吉利、長城、比亞迪長安、吉利、長城、比亞迪等幾家頭部自主車企加速布局新能源,銷量快速提升。吉利汽車吉利汽車,21 年 1-10 月累計銷量 104 萬輛,同比 20年/19 年同期分別為 14.8%/-0.2%,其中星瑞、星越 L 銷量在快速增長,累計銷量分別為9/2.2 萬輛,2022 年搭載雷神動力的新車型上市,極氪 001 為代表的極具產品力的車型銷量增長,吉利將進入混動和電動元年;長安汽車,長安汽車,21 年 1-10 月累計銷量 98.3 萬輛,同比20 年/19 年同期分別增長 31.2%/58%,今年 UNI 系列、歐
55、尚 x5、x7 等新車暢銷,其中長安奔奔銷量 5.6 萬輛、歐尚 X5 銷量 10.3 萬輛、歐尚 X7 銷量 5.4 萬輛,逸動 13.9 萬輛、長安 CS55 銷量 10.2 萬輛,CS75 銷量 23.2 萬輛,UNI 系列中 UNI-K 銷量 2.6 萬輛,UNI-T 系列銷量 7.1 萬輛;長城汽車長城汽車,21 年 1-10 月累計銷量 80.6 萬輛,同比 20 年/19 年同期分別增長 32.5%/20.2%,其中哈弗大狗、歐拉白貓、歐拉黑貓、歐拉好貓、坦克 300 等銷量分別為 8.3/1.5/5.4/2.6/5.8 萬輛, 商用車中長城炮前 10 月累計銷量 15 萬輛,
56、在細分領域均占據龍頭; 比亞迪,比亞迪,21 年 1-10 月累計銷量 51.6 萬輛,同比 20 年/19 年同期分別增長101.1%/59%,其中漢比亞迪漢/比亞迪秦/比亞迪宋/比亞迪唐/比亞迪元累計銷量分別為8.2/11.8/16.1 /3.6 /2.3 萬輛,三款 DM-i 混動車型問世拉動銷量快速提升,e 平臺 3.0 推出首款車型海豚,10 月銷量攀升至于 0.6 萬輛,2022 年海洋系列和王朝系列將帶動比亞迪電動和混動銷量持續增長。 圖圖 17:頭部自主車企銷量頭部自主車企銷量(單位單位:輛輛) 資料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
57、題報告報告 http:/ 15/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圖圖 18:吉利汽車銷量吉利汽車銷量(單位單位:輛輛) 圖圖 19:長城汽車銷量長城汽車銷量(單位單位:輛輛) 資料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資料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圖 20:長安汽車銷量長安汽車銷量(單位單位:輛輛) 圖圖 21:比亞迪銷量比亞迪銷量(單位單位:輛輛) 資料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資料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新勢力銷量分析。新勢力銷量分析。 在智能化趨勢下, 新勢力車企在智能駕駛水平升級, 銷量快速提升,呈現出一線新勢力快速發展,二線新勢力崛起的趨勢。小鵬/蔚來
58、/理想/哪吒/零跑/威馬 1-11 月累計銷量分別為 8.2/ 8.1 / 7.6/ 6/ 3.6/ 3.2 萬輛,尤其是哪吒、威馬、零跑等浙江省的二線新勢力逐步崛起,小鵬汽車小鵬汽車成為 TOP1 新勢力車企,在售三款車型 G5/G3/P7 銷量占比分別為 4%/31%/65%,2021 年三季度 P5 上市,第四季度交付,打入 10-20 萬主流價格區間帶,銷量在持續提升,在廣州車展上,小鵬全新旗艦 SUV G9 上市,將成為首款基于X-EEA 3.0 打造的車型,也將成為持 XPILOT 4.0 的首款量產車,小鵬汽車的智能駕駛水平持續提升; 蔚來汽車蔚來汽車目前在售三款車EC6 /ES
59、6/ES8累計銷量占比分別為35%/42%/22%,廣州車展上 ET7 首次亮相,搭載最新的蔚來自動駕駛技術 NAD,外觀等方面實現突破;理想理想 ONE 一枝獨秀,2022 年將推出第二款車;哪吒哪吒目前在售兩款車型哪吒 U/哪吒 V 銷量占比分別為 24%和 76%,廣州車展發布“山海平臺” ,B 轎跑哪吒 S、哪吒 U Pro、哪吒V Pro、哪吒 V 魔女版等車型上市,二線新勢力車型迭代加速;零跑零跑目前在售三款車零跑S01/ 零跑 C11/ 零跑 T03,其中 T02 由于其經濟性成為主流產品,T02 銷量占比 97%;威威馬汽車馬汽車 1-11 月累計銷量 3.2 萬輛,同比增長
60、128%,且廣州車展上 M7 亮相,全車交互,搭載 3 顆固態激光雷達、4 枚 Orin-X 芯片,面向智能駕駛全面進軍。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16/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圖圖 22:新勢力車企銷量新勢力車企銷量(單位單位:輛輛) 資料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圖 23:小鵬汽車銷量小鵬汽車銷量(單位單位:輛輛) 圖圖 24:蔚來汽車銷量蔚來汽車銷量(單位單位:輛輛) 資料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資料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圖 25:理想汽車銷量理想汽車銷量(單位單位:輛輛) 圖圖 26:哪吒銷
61、量哪吒銷量(單位單位:輛輛) 資料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資料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17/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圖圖 27:零跑汽車銷量零跑汽車銷量(單位單位:輛輛) 圖圖 28:威馬汽車銷量威馬汽車銷量(單位單位:輛輛) 資料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資料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3. 核心技術突破,自主汽零黃金時代核心技術突破,自主汽零黃金時代 自主零部件供應商迎來黃金發展時代。自主零部件供應商迎來黃金發展時代。國內汽車行業面臨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變革,未來汽車行業競爭
62、格局將發生較大的變化。我們認為自主崛起的邏輯同樣適用于零部件企業,傳統燃油車時代的整車和零部件配套關系大部分是外資零部件廠商給外資/合資品牌配套, 大部分國產零部件主要是給國產品牌配套。 我們認為隨著下游整車行業格局迎來重塑,國產零部件也迎來最好的時代,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跟隨自主品牌整車企業崛起;過去未能實現進口替代的賽道迎來突破,已實現突破的賽道替代加速;汽車電動化轉型,國產企業準備充足,電動車產業鏈優質企業百花齊放。 3.1. 電車核心零部件突破電車核心零部件突破 新新能源區能源區別于傳統燃油車最核心的技術為“三電” 。別于傳統燃油車最核心的技術為“三電” 。三電(電池,電機,電控)共同
63、組成新能源車的動力系統。傳統車時代,外資車企在發動機、變速箱等領域建立起了雄厚的技術壁壘, 電動化為國內汽車行業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遇, 在三電領域國內率先布局,目前已經達到了全球先進水平。小鵬汽車、廣汽埃安、比亞迪 e 平臺、吉利極氪、理想汽車、北汽極狐等車企已經布局了 800V 高壓平臺,將帶動電機、電控電機、電控系統快速發展,空壓機、電加熱設備,元器件如電容、繼電器、線束、接插件等,比亞迪漢和蔚來 ET7 已搭載 SiC 電機控制器;在動力電池動力電池領域,國內產業鏈完備,也將顯著受益。 圖圖 29:三電內部構造三電內部構造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浙商證券研究所 table_page 汽車行
64、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18/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圖圖 30:電驅動市場規模電驅動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wind,中汽協,浙商證券研究所 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與傳統發動機熱管理系統有很大區別。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與傳統發動機熱管理系統有很大區別。新能源汽車熱管理主要包括空調系統熱管理和三電熱管理, 與傳統燃油車相比, 空調系統動力源從發動機轉型電池,為實現節能,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領域熱泵比例提升、制冷劑升級迭代成為未來趨勢;三電熱管理為新生系統,聯結電池、電機、電控,元件布局廣、溫控要求高,增量件為電磁閥、水泵、水冷版。因此熱管理系統零件數量增加、價值提升,轉型電
65、氣化、智能化,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提升的背景下,熱管理迎來發展黃金期。 圖圖 31:燃油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比較燃油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比較 資料來源: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在全球汽車熱管理行業內,國外頭部企業占據了主要的市場份額,電裝、翰昂、法雷奧和馬勒四家企業占據 50%以上的市場份額,基本上在汽車熱管理系統的各個環節都有涵蓋,而國內廠商主要是提供閥類、泵類的零部件。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升,國內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19/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零部件廠商通過進入國產特斯拉和新勢力供應鏈, 有望加速崛起, 一
66、方面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將從零件向總成的方向發展。 表表 7:自主企業標的與國際巨頭業務對比:自主企業標的與國際巨頭業務對比 類型類型 熱管理企業熱管理企業 系統系統 零部件零部件 電池熱管電池熱管理系統理系統 空調空調系統系統 熱泵空熱泵空調系統調系統 冷卻器冷卻器 電子水泵電子水泵 電子膨電子膨脹閥脹閥 冷卻管路冷卻管路 國際 電裝 法雷奧 翰昂 馬勒 本土 三花智控 在研 銀輪股份 在研 中鼎股份 松芝股份 克來機電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浙商證券研究所 新能源熱管理市場空間巨大新能源熱管理市場空間巨大。 新能源車熱管理系統PTC 加熱系統單車價值5000元,傳統冷媒 R134a
67、 熱泵系統價值 7000 元左右,二氧化碳熱泵價值超過 10000 元,相較燃油車 ASP 2000 元,單車價值量顯著提高。以熱管路系統新能源汽車單車價值量 0.68 萬元測算,至 2025 年預計市場規模將達到 1002 億元。 表表 8:中國乘用車熱管理系統市場空間測算:中國乘用車熱管理系統市場空間測算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傳統乘用車銷量(萬輛) 1893 1819 1827 1719 1604 1516 熱管理系統單車價值量(萬元)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傳統乘用車熱管理市場空間(億元) 435
68、418 420 395 369 349 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萬輛) 125 300 440 616 801 961 對應熱管理系統單車價值量(萬元) 0.68 0.68 0.68 0.68 0.68 0.68 新能源乘用車熱管理市場空間(億元) 85 204 299 419 545 653 中國乘用車熱管理市場空間(億元) 520 622 719 814 914 1002 資料來源:乘聯會,浙商證券研究所 電動化趨勢下,為零部件的發展提供了增量:電動化趨勢下,為零部件的發展提供了增量: 汽車電動化趨勢下,在三電、輕量化、電子電氣架構等方面發生變化,給上游零部件帶來了增量,部分環節單車 ASP 大
69、幅提升,如一體化壓鑄、FPC、輕量化等。同時,新能源車對智能化要求更高,年輕消費者更注重科技感,消費屬性環節有望受益,如天幕玻璃和 HUD 玻璃價值量的提升、車燈向 ADB 和智能大燈升級、內飾升級等。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20/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表表 9:具備新能源增量邏輯的零部件標的:具備新能源增量邏輯的零部件標的 邏輯邏輯 公司公司 類型類型 核心邏輯核心邏輯 新能源增量 福耀玻璃 玻璃 天幕和 HUD 滲透率提升,公司單車價值量有望顯著提高 文燦股份 一體化壓鑄 國內鋁壓鑄車身結構件龍頭,蔚來汽車核心供應鏈,一體化
70、壓鑄行業領軍者 泉峰汽車 一體化壓鑄 客戶、業務全面轉型新能源,布局一體化壓鑄 萬里揚 混動變速器 國產輕卡和乘用車 CVT 變速箱龍頭,布局混動變速箱打開成長點 愛柯迪 輕量化 鋁合金輕量化優質公司,未來將布局車身結構件產品,單車價值提升 旭升股份 輕量化 特斯拉電機電驅殼體供應商,客戶拓展順利,豪華品牌、頭部自主等 和勝股份 電池托盤 國產鋁托盤龍頭之一,綁定 CATL、比亞迪、廣汽 AION 敏實集團 電池托盤 在手訂單充沛,電池盒業務放量可期 飛龍股份 電子水泵 全面轉型新能源,電子水泵貢獻增量 東山精密 FPC、PCB 消費電子 FPC 龍頭,受益于汽車 FPC、PCB 和精密沖壓業
71、務放量 資料來源:浙商證券研究所 3.2. 智能化孕育巨大機會智能化孕育巨大機會 電動車電子電氣架構的簡化使得智能駕駛應用較燃油車更為便捷,國內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已經達到 18%, 特斯拉、 小鵬等車企在智能駕駛領域占據領先地位, 消費者對高級別智能駕駛的接受度提高,預計未來 2-3 年將會快速普及。 從系統分拆來看從系統分拆來看,汽車自動駕駛主要分為 1)感知系統(攝像頭、激光雷達等) ,收集車身周圍的實時數據;2)傳輸系統,通過元器件/V2X 等,將相關數據傳輸至決策系統;3)決策系統,通過運用芯片、軟件/算法等,得出相應的路徑規劃與決策信號;4)執行系統,通過接收感知和決策系統的數據、信號
72、采取包括剎車/警示等行車決策。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21/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圖圖 32:智能駕駛構成智能駕駛構成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懂車帝等,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迎合智能化、 電動化需求, 智能座艙取代了傳統座艙系統成為大部分中高端新能源車型的標配。 智能座艙與新能源所倡導的科技感與智能化等高度吻合, 是智能駕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未來將隨著消費者對內飾科技感的進一步要求而迎來新發展。 目前大部分智能座艙只停留在大屏化、 多屏化趨勢階段, 隨著人工智能與人機交互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智能座艙的功能與安全性將進一步增強。 圖圖
73、 33:智能座艙發展展望智能座艙發展展望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在智能座艙方面, 國內廠商積極爭取市場份額, 目前汽車液晶儀表市場主要由美、 日、德等零部件巨頭控制,國內廠商以配套自主車企、新勢力車企為主。隨著自主車企與新勢力車企的發展,未來國內智能座艙廠商發展前景可期。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22/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圖圖 34:全液晶儀表裝配率全液晶儀表裝配率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懂車帝,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智能駕駛將加速推進。智能駕駛將加速推進。當前智能化領域, 特斯拉與新勢力領先, 傳統車企快速轉型,
74、而互聯網與消費電子巨頭也紛紛開始造車。 傳統車企的強項是汽車硬件, 而互聯網企業在智能化功能創新、軟件算法和產品定義等領域更為領先,隨著新勢力和互聯網企業的進入,我們認為國內智能駕駛的進程將會加速。從各車企的布局來看,預計未來 2-3 年 L3的滲透率將快速提升提升,看好域控制器、HUD 等環節。 表表 10:汽車智能化的零部件投資標的:汽車智能化的零部件投資標的 邏輯邏輯 公司公司 類型類型 核心邏輯核心邏輯 智能化加速 德賽西威 域控制器 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車聯三箭齊發 華陽集團 HUD HUD 國產龍頭,在手訂單充沛,受益滲透率的提升 保隆科技 傳感器 國內 TPMS 龍頭,傳感器
75、業務放量漸入佳境,空懸貢獻增量 中鼎股份 空氣懸架 空懸訂單加速突破,未來空懸滲透率提升,打開公司成長空間 中國汽研 檢測 汽車強檢龍頭,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帶來檢測增量 均勝電子 智能座艙 安全業務拐點在即,智能座艙打開空間 汽車電子 瑞可達 高壓連接器 新能源高壓連接器,量價齊升 合興股份 低壓連接器 汽車高端連接器龍頭,將受益于電動智能化 電連技術 微型連接器 國內微型射頻連接器龍頭,車載連接器量價齊升,壁壘較高 精進電動 電驅 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國內領軍,受益汽車電動化 英博爾 電驅 新能源電驅動系統龍頭之一,綁定威馬放量在即 卡倍億 汽車線束 國產汽車線纜龍頭,汽車電動化量價齊升 滬
76、光股份 汽車線束 卡倍億的下游,汽車電動化,線束量價齊升 資料來源: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 table_pag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 http:/ 23/2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3. 零部件板塊投資賽道零部件板塊投資賽道 自主零部件崛起,迎來歷史性行情。自主零部件崛起,迎來歷史性行情。傳統燃油車時代的整零配套關系大部分是外資零部件廠商給外資/合資品牌配套,過去國內僅有極少數零部件企業能夠真正的突破到合資外資品牌供應鏈, 大部分國產零部件主要是給國產品牌配套。 我們認為下游整車行業格局迎來重塑,國產零部件也迎來最好的時代,國產零部件崛起的原因來源于:跟隨國產主機廠崛
77、起;過去未能實現進口替代的賽道迎來突破,已實現突破的賽道替代加速;汽車電動化轉型,國產電動車產業鏈優質企業百花齊放。 從產業趨勢把握零部件投資機會。從產業趨勢把握零部件投資機會。零部件板塊大的投資機會要符合產業趨勢,我們自上而下的梳理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的五大投資方向:技術驅動標的伯特利伯特利/瑞可達瑞可達/合興合興股份股份/英博爾,英博爾,客戶拓展標的新泉股份新泉股份/拓普集團,拓普集團,國產替代標的繼峰股份繼峰股份/菱電電控菱電電控,新能源增量標的文燦股份文燦股份/泉峰汽車泉峰汽車/中鼎股份中鼎股份/福耀玻璃福耀玻璃, 智能化加速標的德賽西威賽西威/華陽集團。華陽集團。 4.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 宏觀經濟發展不及預期 2) 新能源車滲透率不及預期 3) 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4) 芯片供給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