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銀:2020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92頁).pdf

編號:123145 PDF 92頁 5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勢銀:2020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92頁).pdf

1、目 錄目 錄.1前 言.2長三角篇城市名:上海.4城市名:蘇州.10城市名:嘉興.23城市名:寧波.30城市名:南京.38城市名:南通.43城市名:無錫.51城市名:鹽城.58珠三角篇城市名:佛山.63城市名:廣州.71城市名:茂名.78城市名:深圳.82城市名:云浮.882前 言TrendBank 勢銀根據 5 月份發布的中國氫能城市 30 強榜單,分區域對各個上榜城市及其相關企業進行介紹。長三角地區上海、蘇州、南通等多座城市擁有從整車到上游氫燃料電池等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眾多知名企業,形成了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集聚生態體系。并且,產業鏈還在不斷完善中,一個大的長三角產業網正在形

2、成,將進一步推動全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長三角地區本次上榜城市為上海、蘇州、嘉興、寧波、南京、南通、無錫和鹽城。珠三角地區是國內布局和發展氫能產業的先發地區,通過前瞻性的布局和推進氫能全產業鏈跨區域協同發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氫能產業發展路徑和發展模式,在構筑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體系方面走到了全國前列,成功扭轉了我國核心關鍵技術與日韓等國差距拉大的不利局面。珠三角地區本次上榜城市為佛山、廣州、茂名、深圳和云浮。TrendBank 勢銀將從各個城市現階段制氫產業鏈、加氫站產業鏈、燃料電池系統產業鏈以及燃料電池電堆產業鏈的相關企業,結合當地政策和產業園情況,對上榜城市進行詳細介紹。3氫能城市

3、 30 強長三角篇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4上海嘉定 114 路燃料電池公交車上海是中國省級行政區,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2015 到 2018 年,年均GDP 29986.73 億元,GDP 平均增速 12.81%,年均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 8749.03 億元,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平均增速 5.77%。截至 2018 年末,實現第二產業 GDP 5647.7 億元,常住人口 2423.78萬人,普通高等院校數 64 家。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上海無疑是我國氫能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的先行者,擁有良好的政策支持和深厚的技術積累,在“十一五”、“十

4、二五”期間和世博會期間氫燃料電池的示范運行,使上海氫能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得到了深厚的積累和快速的進步。同時,在長三角地區,上海、蘇州、南通等十多座城市擁有從整車到上游氫燃料電池等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眾多知名企業,形成了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集聚生態體系。這其中,上海無疑是該地區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中心,這將進一步促進上海氫燃料電池產業技術發展。目前,上海已完成打造 2 座產業園。上海臨港自貿區氫產業園2019 年 9 月 26 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氫產業園戰略合作協議在臨港簽署。上海交大、申能集團、臨港集團強強聯手,打造 100 億投資、千億級產業的國內一流、國際知

5、名的氫能產業園,計劃建立集制氫、加氫、燃料電池關鍵部件、示范運營等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生態,為布局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全產業鏈模式。上海嘉定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園2019 年 2 月,上海首個“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園”在安亭揭牌。產業園聚焦氫能產業發展,將引入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集成及關鍵零部件企業、氫能產業配套企業等集群,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城市名:上海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5園區力爭到 2025 年突破 100 億元產值。此外,園區二期擬建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加氫站,日加氫量1000 公斤,可滿足至少 200 輛燃料電池汽車的日常運營。在研發方面,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

6、學、中科院上海高研院都是國內一流的氫燃料電池研發機構。同時,上海也聚集了一批國內領先的從制氫到整車及上游燃料電池系統及零部件的廠商。制氫領域目前,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的氫源主要來自化石燃料制氫(煤制氫)和化工工業副產氫(焦爐氣副產氫、氯堿副產、PDH 即丙烷脫氫副產等)。上海有上海浦江特種氣體有限公司、上海華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寶鋼氣體有限公司等,以浦江特氣為例,浦江氣體在制氫環節一直采用副產氫氣制氫的技術路線,能夠制取 3N、4N、5N 等高純、超高純技術,在國內具有領先水平。加氫儲氫領域從加氫站數量來看,上海氫楓能源建站數量居全國前列,并且在加氫站核心裝備領域,針對進口隔膜式壓縮機成本高昂

7、的瓶頸問題,研制成功了無油活塞式氫氣壓縮機,可大幅降低加氫站成本。此外,有上海舜華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等企業從事供氫系統及加氫設備研發銷售、加氫站設計與工程技術服務、分布式能源動力裝置的研發和系統集成等,并在儲氫設備上展開布局。上海市現有 7 座建成運營的加氫站,另有一批加氫站立項或在建,具體情況如下: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6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7燃料電池系統領域上海領先企業,如上海瀚氫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集成式供氫系統的技術路線,并創新研發了高集成度瓶閥、高集成度壓力調節組合閥、套壓式管接頭等核心零部件,通過這些創新,大

8、幅簡化了車載氫系統結構,提高了系統可靠性,提高了生產效率,進而降低了成本;如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旗下的 CAVEN 系列燃料電池發動機被廣泛應用于輕、中、重型商用車領域,已為全國四十余家汽車企業提供了燃料電池系統產品及工程服務,用戶包括一汽解放、東風、宇通、中通等國內一線商用車企,累計已配套超過 40 款燃料電池車型,是國內開發燃料電池車型及配套應用最多的企業之一。目前在中國市場已投入商業化運營的燃料電池汽車中,有一半均搭載了重塑科技 CAVEN 系列燃料電池系統產品;如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公司產品包括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集成與匹配、動力系統總成控制、車載電流逆變與驅動

9、控制、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集成、車載供氫系統集成,公司目前最優的電池系統為 80KW,同時還有 65-97KW 的系統研發應用于上海牌、帕薩特領馭、東方之子、志翔、奔騰等型號燃料電池轎車及申沃牌燃料電池客車等產品上;如上海捷氫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多款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的產品開發,并且產品已經廣泛落地應用,覆蓋乘用車和商用車。其中,上汽大通 FCV80 燃料電池輕型客車,已在上海、青島、撫順、大連、佛山、云浮、無錫、長治、烏魯木齊等地區實現商業運營,實際運營車輛已經經受零下 25極端低溫考驗;申沃燃料電池客車開辟了上海市首條燃料電池公交線路“嘉定 114 路”,出行率高達 96%以上;上汽榮威 9

10、50 燃料電池轎車實現產銷 50 臺,用于租賃和 UNDP 示范運行。政策引導受整體政策、產業環境的推動,上海氫能及燃料電池發展已初具規模,地方性的支持政策紛紛出臺,以支持氫能燃料電池的產業發展。其政策主要包括重點任務、產值目標、推廣目標與氫能基礎設施目標等,扶持措施主要包括給予地方推廣補助或在特定領域批量投放燃料電池汽車等。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8相關產業規劃文件總結如下:2017 年 9 月,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發布,規劃目標在 2017-2020 年,目標打造國內領先的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示范城市,形成優質產業鏈資源聚集效應,實現燃料電池汽車核心關鍵技術緊跟國

11、際行業水平。具體計劃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年產值突破 150 億元,建設加氫站5-10 座、乘用車示范區 2 個,運行規模達到 3000 輛,積極推動燃料電池公交、物流等車輛試點;在 2021-2025 年,目標規劃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區域,形成區域內相對完善的加氫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在區域公共交通、公務用車、商用物流等領域探索批量投放,提升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國際競爭優勢。具體計劃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年產值突破 1000 億元,建成加氫站 50 座,乘用車不少于 2 萬輛、其它特種車輛不少于 1 萬輛,在公交、商用大巴、物流車前期試點運行成功的基礎上,酌情擴大推廣規模。2020 年 5 月,中國(上

12、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綜合能源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 年)發布,計劃到 2022 年,完成 5 座油氫合建站的前期立項報批工作,建成投運平霄路油氫合建站,啟動綠色制氫項目。同時,建成氫燃料電池動力的中運量公共交通線路(T6線)示范運行,結合燃料電池物流車、燃料電池重卡以及燃料電池大巴(班車),形成燃料電池汽車綜合運營平臺;試點推進 2 個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示范項目。相關補貼政策文件總結如下:2018 年 5 月,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助方案發布,上海市對在政策規定范圍內的燃料電池汽車按照中央財政補助 1:0.5 給予本市財政補助,同時對 燃料電池系統達到額定功率不低

13、于驅動電機額定功率的 50%,或不小于 60kW 的,按照中央財政補助 1:1 給予本市財政補助。2019 年 6 月,嘉定區鼓勵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有關意見(試行)發布,指出支持加氫站建設。對于加氫壓力 35MPa/70MPa、加氫能力500kg/d12 小時、固定高壓儲氫罐總儲氫量200kg、加氫槍數量2 把,并同時具備氫?;方洜I許可證和氫氣車用鋼瓶氣瓶充裝許可證的加氫站給予補貼,其中加氫壓力70MPa(含兼容 35MPa)的每站補貼 500 萬元,加氫壓力35MPa 的每站補貼 200 萬元(待市住建委制定補貼標準后,我區補貼標準相應上浮10%-20%)。在政府政策的牽引下,上海匯

14、集的大量產業資源逐漸形成體系,2018 年以來上海車用氫能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9產業發展迅速,逐步完成對全產業鏈的覆蓋。具體到兩大層面:第一,在加氫站規模上,截止到2020 年 5 月,加氫站在運營的有西上海油氫合建站(中石化運營,上海氫麟承建)、驛藍金山加氫站母站(驛藍能源運營)、江橋加氫站(嘉氫(上海)實業有限公司籌建并運營)、安亭加氫站(驛藍能源運營;同濟大學、上海舜華新能源及上海航天能源承建)等 7 座,建成的有上海電驅動加氫站(上海電驅動運營;氫楓能源承建),在建的有上海臨港新片區首座油氫合建(平霄路)站(上海申能臨港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設)、郊野公園加氫

15、站、上海臨港加氫站、上海氫駕加氫站,立項的有白安油氫合建站、北區加氫站、青浦韻達加氫站等 13 座。第二,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行層面上,上海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數量突破千輛,走在全國前列。在乘用車方面,上海嘉定 114 路 6 輛申沃牌氫燃料公交車從 2018 年 9 月 27 日交付公交公司,良好示范運行已達 10 個月。國內首款商業化運營的燃料電池寬體輕客,同時也是國內第一款運用全新標準的燃料電池輕客車型上汽大通MAXUS FCV80和榮威950轎車截止到2019年 7 月 29 日示范運營已分別達到 347 輛和 50 輛,里程數已分別達到 40 萬和 39 萬公里。在物流車方面,氫車熟

16、路汽車運營(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地區完成了 500 輛東風牌氫燃料電池物流車示范推廣運營,物流車配載了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氫燃料電池系統以及富瑞氫能車載供氫系統,截止到 2019 年 7 月 29 日,500 輛氫燃料電池車已累計運行 635 萬公里。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10氫能重型牽引車蘇州是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三角州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2015 到 2018 年,年均 GDP16606.73 億元,GDP 平均增速 8.01%,年均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 1849.73 億元,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平均增速 12.14%。截至 2018 年末,實現第二產

17、業 GDP 8933.28 億元,常住人口 1072.17 萬人,普通高等院校數 22 家。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蘇州是長三角區域的典型代表城市。自身的經濟體量支持和地理位置以及下屬縣級市張家港、常熟等多年來積累的產業鏈基礎,使蘇州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蘇州,歷經近 40年發展轉型,已經坐上全國工業總產值第二大城市、經濟總量第一大地級市的交椅,并且在地理位置上緊鄰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最領先的城市上海,正好落在上海 100 公里都市圈的范圍內,處在上海的緊密聯系圈層內,是上海的強輻射區,產業發展受上海帶動明顯。下屬縣級張家港市、常熟市等,近年來,氫能產業發展迅速,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基礎。保稅區、經

18、開區、冶金工業園、高新區等各類載體聚集了主要的涉氫企業,配套服務、優惠政策等產業要素較為完備,有力支撐了氫能產業的發展。目前,蘇州已完成打造 2 座產業園。張家港氫能產業示范區園區入駐了包括國富氫能、華昌化工、南京大學昆山創新研究院、圣達因、氫云新能源研究院等。產業鏈涉及制氫、儲氫、運氫、氫燃料電池系統和氫燃料電池動力總成系統。江蘇常熟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園首期已建成 4 萬平方米高標準廠房并規劃 1500 畝作為承載區。設計氫能產業鏈包括氫燃料電池零部件、整車控制和動力系統等龍頭企業,打造集整車、核心零部件。城市名:蘇州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11在研發方面,當地企業

19、如江蘇德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蘇州大學簽訂了氫能研究所共建協議,共同建設“德威新材-蘇州大學氫能研究所”,協同企業相關技術人員解決企業在研發、生產、售后等各環節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同時將氫能研究所研發的優秀成果及時轉移到企業中進行成果轉化,從而進一步承接國家、省及市的各類相關科研項目以及共同組織對各類科研載體的申報,爭取各級政府的支持。同時,蘇州也聚集了一批國內領先的從制氫、儲氫、加氫到整車及上游燃料電池系統、電堆及零部件的廠商。制氫領域在制氫方面,蘇州有一批化學重整制氫企業,代表企業如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東華能源(張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蘇州金宏氣體股份有限公司等。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

20、司企業簡介: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長江三角洲的江蘇省張家港市,地處沿海和長江兩大經濟開發帶交匯之處,北濱長江,南近太湖,東鄰上海,西接南京,緊靠江蘇張家港保稅區和張家港港,水陸交通便利。公司是江蘇華昌(集團)有限公司的核心企業,始建于 1970 年,1999 年改制,2004 年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以化工為主業的 A 股上市公司,中國化工百強企業,江蘇大型肥料制造商,蘇州市十大民營企業之一。目前,企業已經形成了煤化工、鹽化工、石油化工等多產品的產業格局。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具備龐大的氫能資源,是中國化工行業的百強企業。公司主導的產品硼氫

21、化鈉作為高效還原劑,是氫燃料電池的主要原料。2018 年 4 月,華昌化工與電子科技大學通過電子方式簽訂合作協議,擬合作共建氫能源聯合研究院,合作期限為五年,總計投入不低于人民幣 1600 萬元整的經費,主要用于從事氫能源領域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系統集成與控制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產業化技術的驗證測試及產品孵化與市場培育。另外,蘇州企業積極探索電解水制氫等新型清潔制氫方法,目前部分領先企業在大堿性水電解制氫領域里,技術水平已經與國際水平相當,技術方面完全達到自主創新,甚至在某些方面處于領先地位,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12如蘇州競立制氫設備有限公司。蘇州競立制氫設備有限

22、公司企業簡介:蘇州競立制氫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水電解制氫設備、氣體純化、回收設備及各種類型的氫能專業設備于一體的高科技企業,并積極引進國外氫能設備行業專業技術,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配有齊全的機加工、總裝、電控、儀器、冷作、墊片壓制等生產車間和設施,具有年產 120臺套制氫設備及純化設備、氫氣回收設備的加工生產能力。嚴格按照 ISO 認證體系進行日常管理,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國內大型的水電解制氫設備專業生產廠家,并參與多個國家項目和參與制定多項國家標準。公司是“江蘇省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會員單位,為國防項目提供配套產品和服務。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1

23、7 年被江蘇省科技廳認定為“江蘇省水電解制氫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司生產的水電解制氫設備產氫量從 2m3/h-1500m3/h。公司 1995 年就率先研制成功 200m3/h 微機控制制氫設備,獲得了國家“中華之最”榮譽稱號。2005 年又研制成功了 375m3/h 制氫設備,在單機設備產氣量上上了一個臺階。2017 年研發生產的單臺產氫量 1000m3/h 的水電解制氫設備已經交付客戶,相比德國 Lurgi的 760m3/h 更優。目前公司已具備生產單臺 1500m3/h 的水電解制氫設備能力。儲氫及加氫領域雄韜氫雄由深圳市雄韜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成立,該企業布局了一條從發動機系統

24、集成到其核心零部件的完整的燃料電池國產化產業鏈。在儲氫方面,整體上國內還處于 35MPa 的水平上,但是蘇州已涌現部分企業在 III 型高壓儲氫裝備上的研發能力,并以實現了實驗或小批量生產產品,在積極向商業化運作進發,如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有限公司。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有限公司企業簡介: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13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有限公司(原張家港富瑞氫能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于2016 年,公司專業從事液氫容器、液氫罐箱、氫氣增壓裝置與加氫站、車載燃料供氫系統等產品的設計、制造和相關的技術及銷售服務,并承接制氫和氫氣液化工廠等工程項目的設計與裝備提

25、供。在上游的制氫,中下游的儲運、配送和終端供氫裝備等領域,以提供清潔能源裝備為使命,依靠先進的技術和專業經驗,致力成為國內領先的氫能裝備全產業鏈一站式設備提供商。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公司擁有專用生產廠房面積 80000,2017 年已建成一期年產 10000 只高壓儲氫瓶(3000 套車載供氫系統)、以及 50 套加氫站生產線。二期 2018 年底建成 50000 只高壓儲氫瓶(15000 套車載供氫系統)、300 套加氫站、液氫系列新產品生產線;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和 IATF 16949-2016 體系,B3 特種氣瓶制造許可證,A2C3 類壓力容器設計與制造許可證,A

26、SME 設計制造“U”+“T”鋼印,加氫機及中控系統防爆認證等。2017 年 8 月聯合張家港政府和東南大學成立張家港氫云新能源研究院。2018 年 5 月成立控股子公司江蘇氫源天創新能源有限公司,致力于大型氫液化工廠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及液氫的儲運和液氫加氫站建設,為燃料電池汽車規?;\營提供基礎設施終極保障條件。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液化能力 6.5t/d33t/d 的撬裝式氫液化裝置;1500m的固定式液氫容器;50L200L(35MPa&70MPa)車 載 高 壓 儲 氫 瓶 與 供 氫 系 統;40 英 尺 ISO 液 氫 罐 箱;200kg/d2000kg/d 的高壓加氫站和液氫加氫站

27、。截至 2018 年 6 月,已為國內客戶提供 20 余套加氫裝置,其中 80%為日加氫量 500kg 以上的商業化運營加氫站;已為超過 15 款車型共計 700 余輛燃料電池物流車和客車配套車載供氫系統,是國內最大的的量產供應商。在加氫領域,蘇州現有 3 座在運營的加氫站,另有 4 座在建,具體情況如下圖。上文提到的華昌化工和江蘇國富氫能等企業在穩固自身原有產業的基礎上,積極拓展加氫領域并有了實際動作。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142018 年 4 月,華昌化工發布公告稱,收到江蘇省張家港保稅區發展改革局江蘇省投資項目備案證,擬根據備案審批條件及要求,在其公司所在園區

28、內投資建設氫氣充裝站項目,為園區內用氫單位、后續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提供氫源,投資規模達到 1020.8 萬元。江蘇國富氫能更是打造了 200kg/d2000kg/d 的高壓加氫站和液氫加氫站為主要產品。燃料電池系統和燃料電池電堆領域在燃料電池系統和燃料電池電堆領域,蘇州擁有江蘇清能新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德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弗爾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氫電新能源有限公司、蘇州擎動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鏵德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蘇州華清京昆等代表企業。江蘇清能新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江蘇清能新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燃料電池電堆及燃料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

29、司具有國際上最早一批從事燃料電池研究開發的管理團隊和研發團隊,通過不斷的自主研發,在國內外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15取得了多項專利技術。公司的燃料電池電堆主要采用國際上先進的質子交換膜技術,目前主要產品有空冷型燃料電池電堆和水冷型燃料電池電堆。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19 年 10 月 15 日,由江蘇清能新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億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多家企業聯合打造的大功率氫燃料電池牽引車“氫春重卡”正式下線,并完成測試。清能股份已與多家汽車合作伙伴逐步推出更大的燃料電池系統,最近開始大規模生產世界上功率最高的 PEM 燃料電池,適用于重型車輛、火

30、車、船舶和港口設備。單堆功率可達 300KW,計劃于 2020 年推出。江蘇德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江蘇德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線纜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18 年 12 月 18 日,德威新材(全稱:江蘇德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同意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德威明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德威明興”)以自有資金在湖南株洲設立全資子公司湖南德威藍色動力有限公司,公司在發展燃料電池領域更進一步。2019 年 5 月 6 日,德威新材在第四屆中國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應用展覽暨產業發展大會隆重推出其 80 千瓦大功率

31、燃料電池發動機。截至到 2018 年 8 月底,此款發動機已經在美國大巴車上單臺無故障穩定運行超過 29000 小時。蘇州弗爾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簡介:蘇州弗爾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氫能高效利用”為業務核心的車用動力與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覆蓋氫能燃料電池、分布式能源及產品終端云管理增值服務三大領域,是掌握氫能燃料電池核心技術并具備綜合能源氣體解決方案提供能力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掌握燃料電池自主核心技術,具備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固定式發電系統全功率等級覆蓋、全系列解決方案的提供能力,申請專利累計近 200 項,已在獲得授權專利 100 項;其中發明專利 32

32、項。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16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乘用車方面,應用弗爾賽能源中小功率電堆的觀光車于 2010 年參與了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重大活動的示范運行,應用規模 200 余套,為當時國內最大規模應用,先后與上汽大眾、奇瑞合作完成天越、榮威 950 等乘用車車型開發;在物流車領域,公司與江蘇奧新、普天、山東汽車等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多款物流車型的開發驗證,目前搭載弗爾賽能源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的 40 輛普天燃料電池郵政物流車服務于郵政物流行業,與山東汽車合作完成的陜汽輕卡車型也小批量投入應用;客車領域,弗爾賽能源與合作伙伴中通客車、亞星客車目前已有 4

33、 款車型進入工信部道路機車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目前 30/45kW 級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已完成小批量應用 20 余套的道路驗證,產品性能穩定。在固定式發電系統領域,目前已具備 3/5/10kw 的產品級解決方案,作為國內燃料電池固定式發電系統產品商業化應用最早,規模最大的企業,自 2010 年在通訊行業投入使用以來,已形成百余套產品的在線運行網絡,聯合三大運營商展了國內最大規模的通信用燃料電池的示范運營,累計待機 40256天,累計發電超 4000 小時。產品得到了合作伙伴的一致認可,并且達成了創新的商業模式。江蘇氫電新能源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江蘇氫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燃料電池研發

34、、制造和銷售的技術型企業。公司成立以來,專注于燃料電池領域,目前已經實現燃料電池主要原料、核心部件的產業化,公司在燃料電池產業化技術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公司工程技術中心擁有齊全的燃料電池原材料開發及測試設備。截止2016 年,公司申請發明專利 27 項,實用新型 23 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 21 項,實用新型授權 23 項。公司通過自主創新,所有產品均擁有核心知識產權。公司核心產品包括:空冷型電堆、水冷型電堆、惡劣環境用空冷型電堆、直流輸出燃料電池系統、交流輸出燃料電池系統。蘇州擎動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簡介:蘇州擎動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氫燃料電池核心組件膜電極的制造商,于 2016 年

35、在蘇州高鐵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17新城科技產業園注冊成立,公司經營團隊是有長期從事氫燃料電池研發領域的國際知名技術專家組成,具有豐富的市場開發、商業運營、生產管理的經驗。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公司自主研發鉑碳催化劑的鉑載量已處于領先水平,接下來公司要推出的是鉑鈷催化劑,這款催化劑工藝更加復雜,能夠在性能提高的基礎上,將鉑載量減少一半。此外,其制備了一種 Pt-alloy/C 催化劑,性能具有高催化活性,質量比活性可達傳統 Pt/C 的 4 倍以上,優異的耐久性能,20000 個循環后活性僅下降 40,可批量化生產。江蘇鏵德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江蘇

36、鏵德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聯合德國先進的燃料電池分布式能源技術公司,共同設立的中外合資企業,專業從事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及分布式能源裝備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擁有先進技術、生產和測試設備,產品在歐洲市場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產品將燃料電池發出的電力和工作產生的熱量結合利用,系統的綜合能源利用效率可以超過 90%。蘇州華清京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簡介:蘇州華清京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建于 2010 年 2 月。公司以解決全球環境污染問題,發展高效、清潔能源技術為己任,是集科學研究、新技術開發、高科技產品生產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

37、權技術,主要業務包括高效、潔凈的能源新技術、新材料技術產品、環保產品與工程,及其相關裝備的設計、制造和服務。具體產品有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簡稱“SOFC”)核心元件和關鍵材料、SOFC發電系統、燃料電池測試系統、工程材料產品、熱工裝備、環保工程及相關服務等。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18車輛應用蘇州目前有 35 輛運營的氫公交,其中 15 輛在張家港,是蘇州市首條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該批投入運營的公交車車身全長 10.5 米,續航里程超過 400 公里,百公里氣耗平均約 6 公升,加一次氫氣只需要 5-10 分鐘。其中 10 輛由宇通客車提供,其使用的燃料電池分別來自億

38、華通和上海重塑,億華通配套 2 輛,上海重塑配套 8 輛;其余 5 輛由蘇州金龍客車提供,其燃料電池均來自億華通。另外 20 輛氫公交由上海重塑、豐田汽車以及蘇州金龍共同打造,在常熟市虞山高新區投運。該批車輛搭載了由重塑科技開發的氫燃料電池系統,系統中所包括的電堆等零部件由豐田汽車提供,為國內首批采用豐田汽車氫燃料電池技術的公交車,蘇州金龍負責車輛的生產與銷售。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企業簡介: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8 年底,位于世界五百強云集的蘇州工業園區,人們簡稱“蘇州金龍”。8 年來,蘇州金龍實現了從初創期向成長期的過渡,躍入中國客車行業第一集團。2005

39、 年海格客車產銷量突破 10000 臺,銷售額超過 26 億元;2006 年銷量 13345 臺,銷售額達 35.02 億元,成為中國客車行業發展最快的企業、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中國企業信息化 100 強。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公司氫燃料電池客車研發起步早、技術實力雄厚。2006 年,蘇州金龍聯合上海交大研發出中國首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2008 年,蘇州金龍聯合清華大學共同研制出第二代氫燃料電池低地板公交車(國家 863 技術攻關項目),作為奧運保障用車,進行了一年 3 萬公里的示范商業化載客運營;2010 年,蘇州金龍聯合清華大學研制第三代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并出口新加坡。20

4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19政策引導受整體政策、產業環境的推動,蘇州是繼上海和武漢之后全國第三個著手發展氫能及燃料電池的城市,地方性的支持政策紛紛出臺,以支持產業發展。其政策主要包括重點任務、推廣目標與氫能基礎設施目標等,補貼措施主要給予扶持加氫站建設和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相關產業規劃文件總結如下:蘇州市氫能產業發展指導意見(試行)近期目標(20182020 年)。打造國內領先的氫能產業集聚區和生態圈,優質產業鏈資源加速匯聚,氫能與燃料電池核心關鍵技術跟蹤國際先進水平,在示范區域建成相對完善的氫能供給、應用基礎設施網絡,氫能示范應用效應逐步放大。在產業鏈層面,形成制氫(氫源

41、)、氫儲存和輸送、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氫燃料電池電堆、關鍵材料、零部件和動力系統集成、整車生產、運營與配套服務等產業集群,培育一批國內一流氫能裝備制造企業、燃料電池和動力系統集成研發制造企業、整車生產企業、氫能源車輛租賃示范運營企業,集聚一批研發中心和檢測、認證中心,氫能產業鏈年產值突破 100 億元。在示范運行與推廣層面,建成加氫站近 10 座,推進公交車、物流車、市政環衛車等示范運營,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力爭達到 800 輛,探索氫分布式能源系統產業化、商業化路徑。遠期目標(20212025 年)。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典范城市,氫燃料電池電堆、關鍵材料、零部件和動力系統集成核心技術

42、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氫能規?;?、商業化應用進一步普及,產業鏈基本成熟,輻射帶動長三角乃至全國城市能源變革轉型。在產業鏈層面,基本形成氫能全產業鏈競爭優勢,氫能產業技術步入國內乃至全球的高端,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裝備制造、燃料電池電堆、關鍵材料、零部件和動力系統集成及整車生產企業,集聚一批國際先進研發與公共服務機構,氫能產業鏈年產值突破 500 億元。在示范運行與推廣層面,建成加氫站近 40 座,公交車、物流車、市政環衛車和乘用車批量投放,運行規模力爭達到 10000 輛,氫能分布式能源系統推廣應用。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0常熟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近期

43、目標(2019-2022 年)在技術創新方面,快速推進電堆、系統集成與控制、關鍵零部件等核心技術開發和產品 攻關,積極招引國內外創新研發機構落戶。在產業鏈方面,加快招引整車項目,對氫燃料電池上下游產業進行攻關,在儲氫裝備、電堆、膜電極、空壓機、增濕器、DC/DC 等核心零部件方面加快布局,初步形成相對完整的 產業鏈條。在示范應用方面,建成一批市場化運營的公共加氫站,推進物流配送車、公交客車、環 衛車、港口牽引車等投放運營,逐步導入氫燃料大巴公交線路,氫燃料電池汽車投放數量達 到國內領先,打造國內領先的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中期目標(2023-2025 年)在技術創新層面,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核心

44、技術的重點突破,關鍵零部件、電堆、系統 集成等技術水平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集聚領先的研發機構。在產業鏈方面,實現 1-2 家具有影響力的整車企業量產,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關鍵 零部件企業達到 50 家以上,產業規模突破百億。在示范應用方面,形成相對完善的加氫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全市加氫站等設施更趨完善,在區域公共交通、公務用車、商用物流等領域實現批量投放。遠期目標(2026-2030 年)在技術創新層面,打造成為更具影響力的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引領氫燃料電池汽車創新 發展。在產業鏈方面,建成區域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制造高地,產業體系更加健全、產業鏈條 更加完善,企業競爭力顯著提升,形成千億產業集群

45、。在示范應用方面,氫能社會建設成效顯著,成為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 城市,面向私人用戶實現進一步市場推廣。張家港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0 年發展目標:到 2020 年,全市氫能產業規模持續增長,氫能產業體系、產業技術支撐平臺與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產業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氫能示范項目有序推進,氫能產業集聚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中國氫港”建設初具成效。2021-2025 年發展目標:到 2025 年,全市氫能產業規模實現跨越式增長,氫能產業體系、配套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氫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氫能產業集群形成規模,氫能應用向氫能社會方向深化,“中國氫港”建設深入推進。20

46、26-2035 年發展目標:到 2035 年,張家港氫能產業在國內居于領先地位,氫能產業由示范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1帶動轉向市場拉動,氫能產業鏈產值規模突破 1000 億元,氫氣儲運、氫燃料電池技術和制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氫能交通體系和氫能物流運輸體系基夲完善,氫能社區建設取得較大進展。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中國氫港”。相關補貼政策文件總結如下:蘇州市加快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根據 2019 年 6 月發布的政策文件蘇州市加快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蘇州市支持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推官應用,燃料電池乘用車按照搭載燃料電池系統的額定功率進行補貼,

47、燃料電池客車、貨車采取定額補貼。在支持加氫站建設方面,對全市加氫站建設進行扶持,單個加氫站按照項目實際建設中設備投資的 20%給予一次性補貼,單個加氫站建設最高補貼額不超過 400 萬元。張家港市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年)支持加氫站建設運營。為盡快推廣加氫站布設,對在我市建設的加氫站項目給予相應補助。對于加氫能力達到 500kg/d 的 35Mpa 加氫站或加氫能力達到 200kg/d 的 70Mpa 加氫站,按加氫站設備投入金額的 30%補助,最高不超過 300 萬元;對于加氫能力達到 1000kg/d 的 35Mpa 加氫站或加氫能力達到 400kg/d 的 70M

48、pa 加氫站,按加氫站設備投入金額的 30%補助,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鼓勵采購新能源汽車。對注冊在本地企業或本市戶籍的個人采購氫能汽車的,給予氫能源汽車采購補助,具體按照國家、省、蘇州市相關文件執行。常熟市關于氫燃料電池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勵注冊在本地的企業或本市戶籍的個人采購氫燃料電池汽車,除國家、省補貼外,常熟市財政補貼標準為乘用車 5 萬元/輛;輕型客車、貨車 8 萬元/輛;大中型客車、中重型貨車 13 萬元/輛。購車補貼分批兌現,即購車上牌后先補 30%,跑滿 1 萬公里后補 30%,跑滿 2 萬公里后補剩余 40%。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2支

49、持加氫站建設運營1.建設補助。單個加氫站按照項目實際建設中設備投資的 20%給予一次性補貼,單個加氫站建設最高補貼額不超過 400 萬元。2.運營獎勵。在常熟市內注冊的加氫站運營主體,在加氫站運營三年內,給予加氫站加氫業務增值稅和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全額返還獎勵。運營補助。在常熟市內注冊的加氫站運營主體,在加氫站運營三年內,給予加氫運營補貼。35Mpa 氫氣銷售價格不高于 35 元/kg,按 20 元/kg 補助標準給予補貼;70Mpa 氫氣銷售價價格不高于 45 元/kg,按 25 元/kg 補助標準給予補助。每年最高不超過 100 萬元。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3

50、DT30 六旋翼工業級無人機嘉興,長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滬嘉杭 G60 科創走廊中心城市。2015 到 2018 年,年均 GDP 4158.11.2 億元,GDP 平均增速 11.48%,年均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 425.16 億元,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平均增速 13.99%。截至 2018 年末,實現第二產業 GDP 5614 億元,常住人口 472.6 萬人,普通高等院校數 11 家。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嘉興市是全國氫能發展最具競爭水平和潛力的城市之一。在 2019 年,嘉興市被浙江省設為氫能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示范試點。依托浙江清華

51、長三角研究院,嘉興成立長三角氫能產業聯盟,設立長三角燃料電池研究院。同時,政府鼓勵嘉善發展膜電極、雙極板等關鍵零部件和氫燃料電池集成技術,建設燃料電池專業園區;支持秀洲打造集氫燃料電池電堆及整車、制氫和儲氫裝備、配套服務及技術研究院、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平臺為一體的氫能汽車產業園;加快制定加氫站、運營線路實施路線圖,布點建設加氫站并開通示范運營公交線及園區物流車輛示范運營。積極推進氫燃料電池船舶和分布式電站運營,打造特色氫能源應用示范帶和示范走廊。嘉興市地理優勢明顯,在浙江這個七山二水一分田的省份,嘉興幾乎全是平原,且左鄰杭州,右靠上海,上接蘇州。此外,嘉興是浙江省內氫能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僅

52、港區化工園區涉氫投產企業 11 家,年產氫氣量可達 10 億 m3(含在建和規劃項目),副產氫氣資源豐富。制氫領域在制氫領域,嘉興豐富的副產氫主要來自多家實力強勁的企業,如浙江衛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華泓新材料有限公司、三江化工有限公司、液化空氣(嘉善)有限公司、浙江美福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平湖石化有限責任公司等。城市名:嘉興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4以下是浙江衛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介紹。浙江衛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企業介紹:浙江衛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全球前五大丙烯酸制造商,是國內第一家以丙烷為原

53、料形成 C產業一體化格局的民營上市企業。公司集研發、生產、銷售、物流于一體,涵蓋從丙烯、聚丙烯、丙烯酸、高純度丙烯酸,到丙烯酸酯、高分子乳液、高吸水性樹脂等 10 多個大類產品。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公司的氫氣主要來原于生產過程中的副產氫,純度達到 99.99%,現有 C產業鏈每年副余的氫氣量為 6 萬噸。2019 年,公司已經設立了衛星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規劃氫能板塊的業務,已經與浙能集團簽訂了合作協議,將緊隨國內氫能產業的發展。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企業介紹: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是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的核心企業,以熱電聯產為源頭,構建起氯堿、磺化醫藥、脂肪

54、醇、硫酸等產品的循環供應鏈,形成了“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良性循環。同時嘉化能源利用自身豐富的低成本工業副產氫,持續在氫氣的提純、運輸、液化和加氫站的供應等方面進行“制、運、加氫一體化布局”;此外嘉化能源還擁有自身熱電聯產裝置的低成本發電優勢,關聯企業三江化工具有空分裝置富余的液氮資源,可以大幅降低氫氣的提純、液化成本,是長三角區域少有的具有低成本、大規模氫氣供應優勢的企業。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19 年 4 月,嘉化能源以擁有副產氫氣的資源優勢聯合國富氫能、上海重塑成立江蘇嘉化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長三角地區加氫站的投資、建設及運營。2019 年 7 月 8 日,嘉化能源與浙江

55、能源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和氫液化工廠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合作開展嘉化能源氫能綜合利用項目,聯合建立國內首座商用液氫裝置,通過對嘉化能源廠區原氯堿裝置部分進行拆除,建設氫氣提純和液化裝置。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52019 年 7 月 27 日,在長三角氫能產業高峰論壇上,嘉化能源當選為長三角氫能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會上與浙江東恒石化銷售儲運有限公司簽訂了關于建設加氫站以及為加氫站供氫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共同在嘉興地區布局加氫站,并探索更深層次的氫能開發合作模式。加氫站領域在加氫站方面,嘉興已建成運營兩座加氫站均在嘉善縣內。具體情況如下:燃料電池系統領域在燃料電池

56、系統領域,嘉興代表企業有嘉興德燃動力系統有限公司。嘉興德燃動力系統有限公司企業介紹:嘉興德燃動力系統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德合資企業。公司擁先進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及關鍵零部件的生產基地、實驗與試制中心。公司定位于燃料電池汽車、工程及特種車輛動力系統,氫儲能系統領域。技術團隊歷經 2008 年奧運會、2008 年美國加州運行、2010 年世博會、2011 年大運會等多個批量運行燃料電池汽車及系統運行項目,開發燃料電池汽車及系統累計達 300 多臺套,包含轎車、大巴車、公交車、商務車、觀光車、特種車。設計及參與國內加氫站建設與前期運營工作。公司具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以核心技術與部件為業務支撐,

57、形式 2+2+1 的產品體系布局。2-系統產品:燃料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6電池系統和動力系統;2-核心部件:空壓機和供氫/回氫總成;1-工程服務。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18 年 7 月,德燃動力與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聯合成立了“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心將整合國內外優質資源,助力推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的發展。2019 年 1 月 31 日,經過嘉興德燃動力系統有限公司全體員工近一年的提升與完善,公司質量管理體系 IATF16949:2016 符合性聲明的認證和 ISO9001:2005 正式通過了 DEKRA 的嚴格審定,這

58、意味著德燃動力在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及其關鍵零部件設計、開發、制造與檢驗已具備了有效的質量保障體系。2019 年 5 月 16 日,德燃動力簽約落戶兩江新區,投資 10 億元,將建成年產 3000 套車用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核心零部件生產基地,其中,首期計劃建設年產 1000 套車用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核心零部件生產基地。該項目一期建設將于年內正式啟動,初期將規劃實現 500 輛燃料電池車示范運行,并形成有競爭力的產品,帶動上下游產業轉型升級。燃料電池電堆領域在燃料電池電堆領域,嘉興領先企業有愛德曼氫能裝備有限公司、浙江鋒源氫能科技等。其中,愛德曼氫能源裝備有限公司的簡介如下:愛德曼氫能源裝備有限

59、公司企業簡介:2014 年在德國漢堡成立 EMT 研發中心,由原戴姆勒氫燃料汽車核心技術團隊專家組成,專業研發燃料電池的產業化工藝和制造,團隊組裝的 SUV 燃料電池車曾參加 2016 年漢諾威展覽,并得到德國業界關注。經過兩年的技術引進、吸收和創新,2016 年 6 月,經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引資落戶嘉善成立現公司,全面引進德國 EMT 公司的技術、團隊和先進生產線,主要生產氫燃料電池及動力總成、相關零部件以及新技術研發等,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可以量產金屬板燃料電池的企業。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72017 年 8

60、 月,公司建成全國第一條金屬板燃料電池生產線。2018 年,公司正式投產,此后又在廣東佛山南海建立第二個生產基地,實現 4000 臺燃料電池的年產能。2019 年 10 月 16 日,首批 50 輛由愛德曼 C02-60KW 燃料電池系統配套的廈門金旅氫燃料電池車已全部投產完成,首批 10 輛投入到嘉善高鐵環線。剩余 40 輛目前也已全部投運,計劃 2020 年,還將投入 50 輛氫能源公交車。概況及政策引導目前,嘉興已完成打造 5 座產業園。美錦嘉興氫能科技產業園嘉興港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與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投資協議,美錦嘉興氫能科技產業園項目正式落戶港區

61、。美錦嘉興氫能科技產業園,總投資達百億元,將利用美錦能源的氫能布局優勢,積極引進氫能上下游產業鏈項目落戶港區。首期實施的美錦國氫(嘉興)氫動力科技項目,以美錦能源和國鴻氫能的氫能產業優勢為基礎,設計年產車用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總成 5000 套,同時建設氫能源科技研發中心和展示銷售中心等,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 20 億元以上。海鹽氫能源及氫能利用示范項目總投資達 8 億美元的美國空氣產品公司海鹽氫能源及配套產業園基地項目落戶海鹽。氫能源(含液氮和氦氣分裝等工業氣體綜合配套設施)項目占地面積約 150 畝,總投資約 4 億美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 2.5 億美元,項目擬分三期實施,一期 1 套液

62、氫+1 套液氮裝置;二期 1 套液氫裝置+1套液氮裝置;三期為氦氣、氬氣氮氣鋼瓶分裝項目。氫能源配套產業合作園項目占地面積約 200 畝地,總投資預計約 4 億美元,包括加氫機、控制閥組、泵和壓縮機撬等加氫站主要設備的研發制造、液氫貯存和運輸槽罐設備制造等氫能配套產業。嘉興港區長三角氫能產業示范區嘉興港區將通過“八個一”(制定一個產業規劃、組建一個產業研究院、出臺一項扶持氫能產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8業發展的政策、參與和推動編制一個氫能產業發展保障體系、引進一批高質量項目培育新動能、組建一個發展投資公司、規劃建設一批氫能加氣站、推進實施一批公共交通節能項目)來打造

63、長三角氫能產業示范區。涉及氫能產業鏈包括氫能提純、氫能裝備制造、加氫站、氫能運用等項目。嘉興嘉善氫能源產業園縣開發區東區首期規劃 800 畝土地。規劃目標到 2022 年,力爭完成 120kw 的單電堆設計與開發,燃料電池產能達到 10000 臺,銷售達到 5000 臺。建成加氫站或綜合能源站 3-5 座。燃料電池公交車占新能源公交車總保有量的 50%。涉及氫能產業鏈包括氫能基礎設施、燃料電池、氫能產業發展支撐平臺、生產燃料電池電堆及汽車氫動力總成、氫能產業鏈孵化基地。浙江嘉興美錦氫能汽車產業園產業園總體規劃用地 2000 畝,預計總投資 100 億元,美錦能源及相關產業鏈企業入駐,美錦能源將

64、利用自身在氫能布局優勢,積極引進氫能產業投資項目落地嘉興管委會區域,相關投資項目包括但不限于整車、電堆、制氫、儲氫裝備項目。受整體政策、產業環境的推動,嘉興氫能及燃料電池發展布局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地方性的支持政策紛紛出臺,以支持氫能燃料電池的產業發展。其政策主要包括重點任務、推廣目標與氫能基礎設施目標等,補貼措施主要給予扶持加氫站建設和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相關產業規劃文件總結如下:根據 2020 年 1 月發布的政策文件嘉興市加快氫能產業發展的工作意見,嘉興市制定了具體的產業規劃。到 2022 年: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氫能產業鏈,創新驅動 力不斷提升,關鍵環節產業實力顯著增強,產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65、。建成液氫等氫氣源生產企業 2 家以上和固定式加氫站 8 座以上(包括綜合能源站);新引進 10 家以上氫能相關企業或項目;全市運行氫能汽車 200 輛以上,力爭建成 1 個氫 能分布式發電項目;充分發揮浙江長三角氫能產業技術聯盟 作用,謀劃設立長三角氫能研究院,成立氫能產業技術研發 中心、氫能創新中心等。到 2025 年: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積極創建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建設國內具有影響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9力的氫能示范城市。氫能產業關鍵零部件制造等產業鏈環節均有 1-2 家國內領先企業,氫能產業年產值突破 300 億元。全市建成 20 座以上固定式加氫站

66、(包括綜合能源站);氫能源汽車數量突破 1500 輛;氫能相關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突破 50 家;氫能產 技術研發中心實力顯著增強,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相關補貼政策文件總結如下:根據 2020 年 1 月發布的政策文件嘉興市加快氫能產業發展的工作意見,嘉興市為推動和引導氫燃料電池制造企業發展壯大,加快配套本地企業生產的氫燃 料電池系統的車輛推廣應用,參照中央財政補助,按照 1:1 比例對個人或單位給予地方補助;加快加氫站建設,對加氫站(固定式)按實際設備投資額進行補助,比例最高不超過 50%,金額最高不超于 400 萬元;根據市場情況合理調控加 氫使用價格,并鼓勵和引導加氫站運營企業尋找性價比更

67、優的氫氣來源,市財政按20 元/kg 給予加氫站運營企業加氫補貼,每年補助標準降低 5 元/kg;大力推動涉氫企業創新載體建設,大力推動涉氫企業生產投資,在項目認定、資金扶 持上給予支持。按照我市人才政策要求,加大對高層次氫能 創新型人才和團隊的支持。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30嘉化能源氫能綜合利用項目寧波是長三角五大區域中心之一,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浙江省經濟中心。2015 到 2018 年,年均GDP 9319.42 億元,GDP 平均增速 10.34%,年均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 1186.48 億元,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平均增速 11.09%。截至 2018 年末,

68、實現第二產業 GDP 5507.53 億元,常住人口 820 萬人,普通高等院校數 14 家。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寧波走在全國前列,主要原因是長三角在該領域的領先發展優勢、未來港口的對氫能物流車的需求以及寧波石化產業基礎。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發的重點區域,在氫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中占據了明顯的產業優勢,長三角企業目前在制氫、儲氫和加氫領域的技術積累居國內領先水平,地區產業鏈的優勢會帶給寧波積極影響。根據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性能,物流車是其主要的發展方向之一。2018 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超過 10 億噸,連續 11 年位居世界港口第一位,這巨大的貨物流動伴隨的物流車需求和綠色

69、能源的發展,給寧波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帶來了可期的前景。同時,寧波是一個富氫城市,其最重要的支柱產業石油化工具有大量的副產氫,為寧波在制氫產業鏈這個環節營造了先天競爭力。根據 TrendBank 統計,寧波地區的副產氫情況如下:城市名:寧波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31數據來源:Trendbank制氫方面,寧波石化產業發達,化工企業可提供副產氫作為氫源。經過 TrendBank 初步調查鎮海、北侖兩個片區總產氫規??蛇_ 28.57 萬 t/a,可外供規模 1.23 萬 t/a;大榭地區滿負荷產氫規模 21.3 萬 t/a,用氫規模 13.6 萬 t/a,可外供規模 6

70、萬 t/a,遠期外供規模 15 萬 t/a。目前寧波可外供副產氫約為 7.23 萬 t/a。按照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百公里耗氫 1kg/100km,(200kg/輛/年),可供約 36.15 萬輛氫燃料電池乘用車使用。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32制氫領域在制氫方面,代表企業有中石化寧波鎮海煉化、林德氣體、東華能源、寧波華泰盛富聚合材料、臺塑三井精密化學、萬華化學(寧波)氯堿、寧波金發新材料、中海石油寧波大榭石化等。以下是代表公司東華能源和林德氣體的介紹。東華能源(寧波)新材料有限公司企業簡介:公司以國外烷烴(包括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等)資源,利用自身國際物流、國際貿易、

71、碼頭倉儲等優勢,生產丙烯、乙烯、丁烯等基礎石化產品的同時副產大量的廉價高純氫氣。公司目標成為優質清潔能源的供應商和全球領先的聚烯烴新材料生產商。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東華能源(寧波)新材料有限公司現有 1 套 66 萬噸的丙烷脫氫(PDH)裝置(UOP 的 Oleflex工藝)和 1 套 40 萬噸的聚丙烯(PP)裝置(INEOS 公司 Innovene 工藝),副產氫氣每年達 3 萬噸,擁有 5 萬噸級專用碼頭,擁有 52 萬立方地下洞庫,同時,在建 200 萬立方地下洞庫。二期 1套 66 萬噸的丙烷脫氫(PDH)裝置和 2 套 40 萬噸的聚丙烯(PP)裝置在建,計劃于 202

72、0 年二季度投產。三期規劃 1 套丙烷脫氫(PDH)裝置,2 套聚丙(PP)裝置。林德氣體(寧波)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林德氣體是國際氣體市場的領導者,公司提供各種壓縮與液化氣體以及化學品,產品廣泛應用于能源部門、鋼鐵生產、化學工藝、環境保護、焊接,以及食品加工、玻璃生產和電子產品。林德工業氣體生產并供應氧氣、氮氣和氬氣。我們的產品組合還包括氫氣、二氧化碳,以及焊接使用的保護氣、惰性氣體、校準混合氣、高純度氣體和 HiQ等特殊混合氣。公司還在多個技術應用中心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33為全球開發并提供氣體應用方案。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04 年林德公司在寧波

73、投資成立林德氣體(寧波)有限公司,這是林德氣體在中國投資興建的外商獨資企業,一期投建 2 臺 21000 立方米/小時的空分設備,二期投建 2 臺 65000 立方米/小時的設備,并鋪設國內最長的管道氧氣網線聯結北侖和鎮海。加上氫氣裝置和地下管網總投資為1.7 億美元,注冊資金 6500 萬美元,是浙江省內最大的氣體生產企業。同時林德在鎮?;^先期投資 1000 萬美金,建設一套 8000 立方米/小時空分裝置。儲運領域在儲運方面,寧波申江科技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寧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簡介:寧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寧波申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等共同發起設

74、立的一家股份制高新技術企業。下屬有機電車間、貯氫材料車間、SHG 鋅合金生產車間、工程技術中心。主要產品為散熱器、冷卻器、貯氫合金粉、貯氫瓶、SHG 壓鑄鋅合金和 SHG 低溫澆注合金。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從事熱能與氫能領域的研究開發工作,在引進中科院“真空釬焊技術”、和“貯氫合金材料”項目的基礎上,2003 年與中科院合作開發“燃料電池氫源用儲氫材料和高效儲氫裝置”,獲得國家發改委產化示范項目立項支持,開發出 150L500M3 儲氫瓶,在金屬氫化物儲氫領域取得重大成果。2014 年該公司開始致力于“甲醇重整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的研發和產業化工作,基于“現場制氫

75、、瞬態響應、長效供電”技術開發理念和“高效、環保、智能”的技術特點要求,現已成功開發出“3 合 1 系統”、“分體式系統”和“2 合 1 系統”。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34燃料電池核心部件領域在燃料電池核心部件領域,寧波領先企業介紹如下。寧波中科科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簡介:寧波中科科創新能源,致力于納米貴金屬及其合金催化劑和燃料電池膜電極的研發、規模生產與推廣應用。公司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包括貴金屬基催化劑規?;苽浼夹g、合金催化劑規?;苽浼夹g和膜電極規?;苽浼夹g等。推出的高金屬載量催化劑適用于氫-氧(空)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直接醇類燃料電池、金屬-空氣電池和

76、傳感器等。寧波綠動燃料電池有限公司企業簡介:寧波綠動燃料電池有限公司于 2019 年成立,是國家電投在華東地區發展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建設華東氫能產業基地的的重要平臺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燃料電池及配件研發、生產、檢測、銷售及維修;氫能源、燃料電池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一期投資 4 億元建設電堆總裝基地,擬建年產 1000 套電堆中試生產線。2020 年 1 月 2 日,匯能(寧波)電力研究院、寧波氫能研究院和寧波綠動燃料電池有限公司揭牌,首臺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正式下線。寧波鮑斯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簡介:寧波鮑斯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深耕壓縮機領域,

77、積極發展高端制造。公司主要從事螺桿壓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35縮機核心部件及整機研發、生產及銷售,是目前國內主要的螺桿主機供應商和領先的工藝流程用螺桿壓縮機制造商。近年來,公司業務圍繞高端制造、精密制造展開,主要產品包括壓縮機、真空泵、高效精密切削刀具、精密傳動部件、液壓泵等機械產品,業績穩步增長。同時積極布局燃料電池領域,未來有望在燃料電池壓縮機領域把握進口替代的機遇。加氫站及車輛應用在加氫站方面,寧波雖然暫時沒有加氫站,但是國家電投已規劃在寧波建設加氫站,并計劃投入 20輛燃料電池公交車進行示范運營,該車由中車生產配套國電投電堆。目前,中車電車是寧波地區客車整車

78、生產領域唯一具有研發能力的企業。浙江中車電車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浙江中車電車有限公司是中國中車旗下核心子公司湖南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建有中國先進新能源商用車研發中心、院士工作站和建筑面積約 35000 多平方米且具備國際一流水準的生產廠房等。公司依托中國中車獨一無二的新能源商用車整車、電控、電驅、電源四大核心技術和超級電容儲能技術,始終走在現代城市交通裝備行業前列,已研發有 6 米-18 米燃料電池、純電動、超級電容及混合動力各系列車型。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20 年 1 月 2 日下午,由中國中車與國家電投聯合開發的寧波首臺氫燃料電池客車在寧波中車產業基地成功下

79、線。這款客車由位于基地內的中車電車生產,今年將在全市推廣。這款客車整車加氫時間僅需 15 分鐘,滿載續航里程達 600 公里以上。概況及政策引導目前,在研發展示方面,寧波已有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和國內首家氫能未來館。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36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成立于 2004 年 4 月,是中國科學院在浙江布局建立的首家國家級研究機構,是中國科學院在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向創新跨越、持續發展推進的新階段,與地方政府共同出資建設的一個新的直屬科研機構。不僅填補了當時中科院在全省研究機構中布局的空白,也極大地提升了寧

80、波乃至浙江省的自主創新能力,為寧波乃至浙江新材料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創新動力,已成為全省新材料技術研究的人才、技術和創新高地。2014 年,寧波材料所成立的寧波索福人能源技術有限公司(SOFCMAN),是國內唯一一家銷售標準化電堆產品的高溫燃料電池公司。目前,該公司在掌握電堆核心技術開放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發,開發了無需外部加熱,通熱氣即可發電的電堆,接近了可商業化使用的性能。氫能未來館氫能未來館陳列著的氫燃料電池等很多實物。該館以圖片、文字、多媒體交互、實體展品、動手體驗等形式,簡單易懂地告訴觀眾“什么是氫”、“氫能干什么”、“如何利用氫”等知識,承擔著線下氫能與燃料電池科普的責任。這里將長期

81、展出氫能產業鏈上各相關企業及產品,打造成一座永不落幕的企業展覽會,提供給供應鏈企業更多的互相了解和合作的機會。目前,來自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漢和寧波本土的共 20 多家單位在展示。受整體政策、產業環境的推動,寧波氫能及燃料電池發展已著手布局,地方性的支持政策紛紛出臺,以支持氫能燃料電池的產業發展。其政策主要包括重點任務、推廣目標與氫能基礎設施目標等,補貼措施主要給予扶持加氫站建設和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相關產業規劃文件總結如下:根據 2019 年 2 月發布的政策文件寧波加快氫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寧波市制定了具體的產業規劃。近期目標(20192022 年)。到 2022 年,氫能產業體系不

82、斷完善,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產業發展環境更加優越,推進一批氫能應用示范設施,全市氫能產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在產業鏈層面,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燃料電池電堆、關鍵核心部件到燃料電池汽車、分布式能源等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以雙極板、燃料電池電堆、動力系統集成等核心裝備制造為重點,圍繞上下游產業鏈,力爭引進和培育一批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氫能龍頭企業。建成加氫站 1015 座,探索推進公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37交車、物流車、港區集卡車等示范運營,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力爭達到 600800 輛,推進清潔能源制氫與儲運、氫能分布式系統建設。遠期目標(20232025 年)。到

83、2025 年,全市氫能產業規模大幅提升,氫燃料電池電堆、關鍵材料、零部件和動力系統集成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集聚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裝備企業,全力打造氫能產業裝備制造基地和氫能創新孵化平臺,氫能規?;?、商業化應用進一步普及,建成加氫站 2025 座,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力爭突破 1500 輛,技術、產業、應用互動融合和人才、制度、環境相互支撐的氫能產業生態圈初步形成,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基地。相關補貼政策文件總結如下:2019 年 10 月,寧波市促進氫能產業發展實施辦法(意見稿)發布,相關內容如下:【加氫站扶持】對 2022 年以前,寧波大市范圍內建設的加氫站給予建設補貼。

84、(一)固定式加氫站,日加氫能力 500 公斤及以上,加氫壓力70MPa(含兼容 35MPa)的加氫站,按加氫站設備投入金額的 30%補助,最高補貼 500 萬元,加氫壓力35MPa 的加氫站最高補貼 250 萬元;日加氫能力 350-500 公斤之間,加氫壓力70MPa(含兼容 35MPa)的加氫站,按設備投入金額的 30%補助,最高補貼 350 萬元,加氫壓力35MPa 的加氫站最高補貼 200 萬元。(二)撬裝式加氫站,對于日加氫 350 公斤以上的撬裝式加氫站(含改建)按加氫站設備投入金額的 30%補助,最高給予 250 萬元的補貼?!救剂想姵仄噾梅龀帧繃栏衤鋵嵢剂想姵匮a貼政策,加快

85、推廣燃料電池汽車應用。(一)對符合條件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按中央財政同期補貼標準的 1:0.5 給予地方財政補貼,用于租賃的按上述標準的 25%給予補貼。(二)市級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公交客車、出租車、網約車、執法用公務車、環衛專用車、物流車等領域的推廣應用。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38嘉化氫能港城加氫站項目南京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2015 到 2018 年,年均 GDP 11189.82 億元,GDP 平均增速 9.67%,年均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 1226.14 億元,地方財政預算內

86、收入平均增速 12.97%。截至 2018 年末,實現第二產業 GDP 4721.61 億元,常住人口 843.62 萬人,普通高等院校數 44 家。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江蘇省聚焦技術創新、產業培育、示范應用等領域,大力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初步形成了涵蓋氫氣制備和儲運、電堆及核心零部件、電池系統、整車制造和加氫站建設運營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南京作為江蘇省省會,在氫能產業上必然承擔一定的任務。盡管相比較蘇州、南通等市,南京氫能產業的發展相對滯后,但其擁有良好的氫能產業發展基礎,可以快速實現后來居上的目標。制氫領域在制氫方面,石油化工產業是南京市的支柱產業之一,工業副產氫資源豐富,擁有

87、揚子石化、江蘇諾盟化工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江蘇諾盟化工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江蘇諾盟化工有限公司是由南京工業大學催化與分離研究室的科研骨干以及南京科技廣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創建的高科技公司,主要從事甲醇制氫新技術、催化加氫技術、氣體分離與提純、高效催化劑、高效吸附劑開發與工程應用工作。城市名:南京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39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公司的主打技術爆炸性危險排放氣資源化利用方法及成套裝置,技術成熟、領先,產品純度高、收率高。該技術適用于合成氨業尾氣(馳放氣)、副產氣,焦化廠副產焦、爐煤氣,煉油廠馳放氣和氯堿廠副產氣等工業尾氣的回收和資源化利用。公司

88、的創新技術催化加氫。本公司自行研究開發的環境友好的催化加氫技術,已經為國內多家客戶提供了成套設備和技術,如對氨基苯乙醚、鄰氯苯胺、1-氨基蒽醌、環己胺和二環己胺的深度加氫等,使用企業運行良好,且得到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公司獨有技術二氧化硫和氯化氫尾氣回收純化技術和成套裝置,解決了酸性氣體對設備的腐蝕問題,不僅治理污染,而且創造經濟效益,已有多套工業化裝置連續穩定運行。公司的主要產品高效催化劑、高效吸附劑。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工業應用,公司成功開發了多種催化劑,如甲醇水蒸氣重整制氫催化劑,對硝基苯乙醚加氫,鄰氯硝基苯加氫,1-硝基蒽醌加氫,粗環己胺和二環己胺的深度加氫,甲氧基丙醇脫氫催化劑等一

89、系列催化劑,均得到使用企業的好評。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揚子石化有限公司本部擁有 1 250 萬噸/年煉油、80 萬噸/年乙烯、140 萬噸/年芳烴等 58 套大型石油化工裝置,可生產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原料、基本有機化工原料、成品油、合成橡膠等 5 大類 50多種產品,是國內主要的純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精對苯二甲酸(PTA)、乙二醇、丁二烯和環氧乙烷生產商;揚子資產分公司擁有與石油化工生產相配套的36萬千瓦發電能力、66萬噸/日供水及3 400立方米/小時二級污水生化處理能力。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15 年,揚子石化公司結合新的工藝技術,對 1#重整裝置反應系

90、統進行降壓操作,重整反應壓力下降了約 5.5%,實現了芳烴和氫氣增產。2016 年,揚子化工對工藝技術精心改造,將原本濃度較低的普通氫氣變成 99.9%的高純氫氣,實現了高效利用;同時,公司的管道輸氫經驗更是可以為南京建立氫氣管道網絡提供寶貴的參考。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40加氫站領域在加氫站產業鏈方面,南京有一座在建的加氫站,同時聚集了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杰出企業。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簡介: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經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批準,由原中國中材集團公司作為主發起人,于2001 年 12 月 28 日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注冊設立的股份制企業。中材科技

91、承繼了原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北京玻璃鋼研究設計院和蘇州非金屬礦工業設計研究院三個科研院所五十多年的核心技術資源和人才優勢,擁有完整的非金屬礦物材料、玻璃纖維、纖維復合材料技術產業鏈,是我國特種纖維復合材料領域集研發、設計、產品制造與銷售、技術裝備集成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業務產品緊扣新能源、航空航天、節能減排等應用領域。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主營業務包括燃料電池氫氣瓶及系統;大口徑復合材料儲運裝備。1959 年開始制造軍用及航天用壓力容器,累計生產 20 余萬只,2004 年開始從事民用壓力容器制造各類氣瓶約 60 萬只。車用燃料電池氣瓶產能 2 萬只;配套國內知名汽車制造企業,

92、市場份額 60%。燃料電池系統和電堆領域在燃料電池系統和電堆領域,南京領先企業有南京東焱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普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41南京東焱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簡介:南京東焱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南京大學、南京市麒麟科技創新園以及江蘇啟迪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從事燃料電池核心原材料及其電源系統、便攜式制氫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在納米催化劑、納米電極和氫能發電系統等方面具有核心專利技術,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公司擁有國際先進的生產與研發設備,具有規?;a的能力,已與多家新能源企業建立長期緊密的合

93、作關系。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公司產品包括,燃料電池催化劑、膜電極、氫燃料電池電堆、5W 便攜式燃料電池、通訊電源、燃料電池單電池測試工具制具等。其中,DOIN 系列催化劑是以碳黑為載體的 Pt 基燃料電池電催化劑,具有粒徑小、粒徑分布均勻、電化學活性面積(ECA)大等特點。主要用于氫燃料電池、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和電解水制氫等;膜電極產品基于一維定向制備工藝,制備出低鉑載量、長壽命膜電極。生產規模達到 1000/年;氫燃料電池電堆產品有重量輕,體積小,便于安裝和移動;靜音設計;結構簡單,可靠性高;啟動速度快。響應時間短;環境適應性好,適應各種天氣變化;控制策略簡單,易于整合到各類應用系

94、統等特點。南京普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簡介:南京普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致力于離子膜、全氟磺酸樹脂、石墨烯等新材料研發、生產型的高新科技企業,公司在南京市政府“321 扶持政策”下,引進廈門大學化學系教授膜技術開辦,立足于國內離子膜領域,著力打破國內該領域市場被國外壟斷的局面,目前已擁有若干國內大中小型企業客戶。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公司標準型膜電極 MEA 產品采用觸媒涂布薄膜制作技術,性能與耐用性優異。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42概況及政策引導南京目前還沒有氫燃料電池車在運營,但是在 2020 年初,南京市在溧水區引入英博路普氫燃料電池項目。英

95、博路普氫能落戶三個月不到就宣布與一家領先的公共汽車制造商簽訂了為期三年的燃料電池訂單,以支持南京市政府用氫電混合汽車部分替代現有的 7000 輛純電動公交車隊的目標。同時,南京具備發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了金龍、長安、比亞迪、開沃、恒天、銀隆等 6 家整車企業,吸納了欣旺達、布雷博、法比奧、德國菲尼克斯、韓國眾山電子等百家國內外頂級關鍵零部件企業。以南京金龍為例,在燃料電池領域,南京金龍通過與巴拉德合作,快速形成燃料電池應用技術、燃料電池存儲技術、燃料電池加注與安全防控技術等領域的突破,是國內少數完全掌握燃料電池汽車級應用技術的企業之一。在示范應用方面,公交車、港口集卡等能為南京提供規模足夠

96、大的應用場景。受整體政策、產業環境的推動,南京氫能及燃料電池發展積極,地方性的支持政策紛紛出臺,以支持氫能燃料電池的產業發展。相關產業規劃文件總結如下:南京市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地標行動計劃到 2020 年,全市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占全省一半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 1000 億元,在全國城市中排名前五;擁有 35 家重點骨干新能源乘用車企業,68 家重點骨干新能源商用車企業,810 家關鍵零部件行業龍頭企業。新能源汽車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的主要技術指標和設計、制造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國內著名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到 2025 年,全市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在全國城市中排名前三,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

97、3000 億元以上;擁有兩家具有世界品牌效應的整車企業和十家以上全球知名核心零部件企業。產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較強,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城市和應用先導城市。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43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的實證應用南通是長江三角洲中心區 27 城之一,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現代化港口城市,是揚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 14 個沿海城市之一。2015 到 2018 年,年均 GDP 7325.73 億元,GDP 平均增速 10.45%,年均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603.14 億元,地方財政預算內收

98、入平均增速-0.98%。截至 2018 年末,實現第二產業 GDP 3947.88 億元,常住人口 731 萬人,普通高等院校數 8 家。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南通市的產業發展主要以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主體,且完成產業園區打造(具體介紹如下)。氫能產業是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大新興主導產業之一,歷經五年發展,目前已擁有百應能源、澤禾新能源、南通亞曼汽車等近 10 家氫能企業,2016 年產業產值達到 20 億元以上,應稅銷售近 15 億元,已初步形成覆蓋氫能制儲運、燃料電池及關鍵材料、燃料電池汽車等環節的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鏈,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技術國內領先,已應用于多款汽車,被聯合國列為氫經濟示

99、范城市。江蘇南通如皋氫能小鎮小鎮特色產業定位為氫能產業,圍繞氫能產業重點領域,構建氫能產業生態體系。布局上游氫能制、儲、運,中游燃料電池關鍵材料、電堆、系統及輔助系統,下游氫能在交通、電力、商業設施等方面的應用。構建集研發檢測、關鍵零部件制造、氫能應用、創新創業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開辟論壇、推廣、教育、示范應用、旅游服務等項目,實現氫能產業的規?;?、社會化、國際化。在大力發展氫能產業鏈的同時,將能源管理、智慧技術和基礎設施建設,居民活動、城鎮空間相結合,融合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以及如皋江南水鄉的城市生態,立足于國際視野,在充分利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氫經濟示范城市”、國際燃料電池協會等資源平臺

100、的基礎上,前瞻性地推進高效能源管理、可再生能源制氫,以及氫能和燃料電池在氫能小鎮智能交通、可再生能源電力、氫能熱電聯供及其樓宇住宅領域的應用,實現低碳、智慧生態的和諧發展,著力構建完善集研發、測試、教育、生產、應用、體驗等完整的氫能產業創城市名:南通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44新創業生態體系,大力發展燃料電池汽車零部件產業,努力打造出“氫能經濟產業領先、低碳智慧生態和諧、多元文化完美融合、體制機制靈活高效”的世界知名的氫能小鎮。制氫領域具體來看,在制氫方面,南通市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達,大量未上網的電能可用于電解水制氫,代表企業如南通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公司在電

101、解水制氫設備和制氫加氫一體機的研發生產方面處于領先地位,還在加氫站的設計建設方面有豐富經驗。南通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企業簡介:2017 年 6 月 2 日,南通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落戶如皋,總投資 5.3 億元,注冊資金 3.68 億,是美國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在華全資子公司,是中國工業氣體協會、江蘇可再生能源協會、中國氫能產業技術創新與應用聯盟的會員單位。公司擁有專利共 40 余件,其中發明專利 10 余件。南通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承接了美國安思卓的全部技術成果和技術團隊,致力于高集成化制氫設備的研發制造、加氫站設計及建設方案、制氫加氫一體機的生產銷售,覆蓋了新能源制氫、儲氫、用氫及加氫等

102、各個環節。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18 年,南通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了安思卓氫能技術研發實驗室,與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簽訂項目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氫能源物聯網大數據平臺;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在安思卓設立氫能高效制備技術研究生實踐指導基地。目前安思卓已在四川、甘肅等地合作開展了水電、風電制氫項目,已完成 500 標方集裝箱式制氫設備和制氫加氫一體機的研發、生產及交付。在新能源制氫和儲氫領域,安思卓已掌握“將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完全高效轉化為氫能”的核心技術,擁有多項先進的專利技術,實現產品可以在各種惡劣和不穩定環境下高效生產。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

103、展報告45加氫站產業鏈在加氫站建設領域,安思卓于 2012 年建設了全美東部第一座公開運營的商用加氫站,目前擁有 23座加氫站的設計、建設與運維經驗。公司在 35/70Mpa 加氫站、油-氣-氫混合加氫站的建設能力首屈一指。同時,南通具備一定數量的石油化工企業,如液化空氣(南通)工業氣體有限公司、江蘇威名石化有限公司、江蘇長江天然氣化工有限公司等。以液化空氣(南通)工業氣體有限公司為例。液化空氣(南通)工業氣體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液化空氣集團在華主要經營工業及醫用氣體、設計和制造空分裝置以及建造制氫工廠。液化空氣(南通)工業氣體有限公司是液化空氣集團第一家液氨生產子公司,占地面積 19061 平

104、方米。公司主要產品為高純氫氣和超純液氨。在加氫站領域,南通現有兩座在運營的加氫站,具體情況如下圖。同時,南通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都聚集了相關企業。如上游在壓縮機方面的江蘇金通靈流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中游在加氫站建設方面的南通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下游的整車制造商南通皋開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江蘇金通靈流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簡介: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46金通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3 年,是一家集研發、制造于一體的技術密集型現代化高端裝備制造服務型企業,同時具備發電島集成、空氣站集成、MVR 系統集成、熱能階梯利用、污水曝氣系統集成、風系統節能改造等相關工程

105、技術總包能力及合同能源管理運營資質與能力,能夠根據客戶需求提供 EPC、BOT、BOO 等服務。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18 年 10 月 22 日,江蘇金通靈流體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金通靈氫能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與江蘇省如皋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如皋簽訂了氫能源產業投資項目合作框架性協議書。公司在在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氫能產業園區投資以下項目:(1)燃料電池空氣壓縮機和氫能備用電源的研發制造;(2)投資建設運營如皋氫燃料電池產業園智慧能源島;(3)投資建設運營如皋加氫站(根據如皋市整體規劃);(4)投資建設運營年產 2000 萬立方的生物質制氫項目;(5)投資建設運營壓縮空氣

106、站(根據園區整體規劃)金通靈在制氫方面也有動作,2019 年 7 月 2 日,公司與黑龍江省安達市人民政府、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簽訂了安達市生物質天然氣提氫項目投資協議,該項目利用農業廢棄秸稈、林業廢棄物、畜禽糞污等為原料共計約 50 萬噸,廠區占地約 100 畝,兩期總投資約人民幣 7 個億,2020 年 12 月 1 日前完成項目前期工作;2021 年 6 月 1 日前開工建設,建設周期在 18 個月內完成,建成后將實現年制氫總量 20000 萬立方米,生物質焦油 3.6 萬噸,生物炭復合肥 15 萬噸。2019年7月26日,金通靈與西安交通大學簽訂了 新能源與動力先進技術研發中心合

107、作協議,雙方將立足新能源產業布局和發展方向,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瞄準國際前沿、加強自主創新、加速成果轉化,在超臨界 CO2 設備與系統、氫燃料電池壓縮機技術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南通皋開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企業簡介:皋開汽車是國家公告內汽車生產企業,現有燃油類輕型載貨汽車、新能源純電動輕型載貨汽車生產資質,計劃將資質拓展到中型載貨汽車、皮卡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產品。公司汽車生產四大工藝齊全,獲得 1SO9001-2015 版質量體系認證證書,具備年產 5 萬臺套輕型載貨汽車、純電動輕型載貨汽車及零部件的生產能力。主要品牌有:大禹牌,生產的汽車類型有:廂式運輸車、燃料電池半掛牽引車、載貨汽車、2020 中

108、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47自卸汽車、等車型。曾多次上榜工信部免稅目錄、新能源推廣目錄等。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19 年 9 月,皋開汽車參加第四屆國際氫能與燃油電池汽車大會,公司研發的大禹牌 18 噸氫燃料牽引車首次亮相氫能大會,氫燃料發動機搭載磷酸鐵鋰電系統,配備先進驅動系統,大扭矩、低噪聲,動力強勁;配備 IDAS 智能安全行車系統,車聯網服務平臺;內外飾全新升級,比肩乘用車,集環保、安全、舒適為一體。同年 9 月 23 日,5082XXY-FCEV 氫燃料廂式運輸車應邀參加“2019 長三角氫燃料電池汽車科普巡游活動”,與乘用車、物流車、公交車、客車等先進的

109、燃料電池汽車組成車隊,途經“長三角”五座氫燃料電池汽車熱點城市,全程 216 公里,從上海始發,經停常熟,跨越蘇通大橋,9 月25 日在如皋成功收官。燃料電池領域在燃料電池領域,南通代表企業有南通百應能源有限公司、江蘇清能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南通百應能源有限公司企業簡介:南通百應能源是一家生產氫氣燃料電池的中美合資公司,創於 2011 年。以碳納米管為催化劑為載體,百應的獨家技術有效地提高了膜電極壽命,提升了催化劑利用率,減少了鉑金用量,同時增加膜電極的能量密度;從而降低了燃料電池堆系統造價。本公司產品適用于多種市場,包括電訊備用電源,分布式發電,汽車及運輸等行業。百應正在與多家國際汽車制造商及國

110、內外各電訊供應商開展以百應膜電極為主,合作開發燃料電池堆,及其發電系統的業務往來。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百應能源國際有限公司擁有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鄭劍平博士發明的碳納米管生產 MEA 的發明專利的獨家商業使用權。在 Buckypaper 發明者王博士的突破性技術基礎上,鄭博士發明了一種利用碳納米管組成催化劑基底生產燃料電池膜電極(MEA)的創新技術。在這項實驗室技術的基礎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48上,百應能源成功地開發出了可以規?;a的全套制造工藝,大大降低了 MEA 及燃料電池系統的生產成本,并號稱燃料電池年產能可達 2 萬臺。百應能源產品的廣泛應用

111、將有可能改變燃料電池因過于昂貴而難以廣泛推廣的現狀。公司與青年亞曼開展合作,為其生產的物流車供應氫燃料電源系統。2018 年 6 月 11 日,由青年汽車和南通百應能源公司聯手完成的 3 輛燃料電池客車在如皋經濟開發區開始運營,這是江蘇省首批投入使用、開展商業化運營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江蘇清能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江蘇清能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是清能燃料電池集團在江蘇如皋設立的合資公司,總投資 2 億元。清能集團成立于 2003 年,研發總部位于上海,公司海外品牌 Horizon Fuel Cell 具有較高的國際知名度,重點關注于 30KW 以上車用燃料電池的研發和生產,自主研發和生產了包括催化

112、劑、膜電極、石墨極板、金屬極板在內的燃料電池核心材料,并開發了獨特的空氣流、自增濕技術以及新型膜電極密封和電堆組裝技術等,大幅降低了系統復雜度和系統成本,提高了系統功率密度和系統穩定性。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公司與中車、中植、東風、上海申龍、廈門金旅等均開展了廣泛合作。此外,公司與韓國蔚山工業園合作 200KW 電站項目,為國內首個電堆應用于國外政府項目的案例。在目前量產 48kw 石墨極板電堆的基礎上,年底前公司還將推出 60 到 100kw 金屬極板電堆,并進一步拓展乘用車應用。江蘇神州炭制品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江蘇神州碳制品有限公司是神奇電碳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之一,占地面積 380

113、00 平方米,建筑面積 18000 平方米,是一家致力于發展清潔能源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致力于清潔能源的研究、開發、生產,持續創新,積極參與清潔能源全球性科學研究。先后研發了燃料電池石墨板、風力發電機用碳刷、太陽能電池石墨舟等。我們在不斷地開拓創新,努力將公司打造成為清潔、環保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49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公司具備年產 20 萬只風力發電機電刷、5 萬只氫燃料電池石墨板、10 萬只浸磷酸鋁石墨板和3 萬只銅滑塊石墨板的生產能力。政策引導受整體政策、產業環境的推動,南通(如皋)氫能及燃料電池發展積極,地方性的支持政策紛紛

114、出臺,以支持氫能燃料電池的產業發展。相關產業規劃文件總結如下:根據 2018 年 10 月發布的政策文件如皋市扶持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南通(如皋市)制定了具體的產業規劃。近期目標(20182020 年)氫能特色小鎮基本建成,氫經濟示范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氫能產業年產值突破 100 億元,建成加氫站 3-5 座,公交、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務領域新增車輛中氫燃料電池汽車比例不低于 50%,分布式電源等示范應用項目不少于 2 個。中期目標(20212025 年)建成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氫經濟示范城市,形成國內有影響力的整車企業 1-2 家、關鍵零部件企業 10 家左右,氫能產業年產值突破 300 億

115、元,公交、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務領域中氫燃料電池汽車比例不低于總量的 30%。全社會使用氫燃料電池汽車占比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氫能特色小鎮等其他示范應用形成可復制的成果。遠期目標(20262030 年)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50建成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氫經濟示范城市,氫能裝備制造、燃料電池電堆、零部件等形成核心競爭力,氫能產業年產值突破 1000 億元,公交、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務領域中氫燃料電池汽車比例不低于總量的 50%。相關補貼政策文件總結如下:如皋市扶持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加快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給予加氫站15元/公斤的加氫銷售補貼,對 70Mpa加氫設施建成運營后,

116、給予加氫設備額20%的補貼。加氫站運營后三年內繳納的增值稅和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全額獎勵補貼給企業,用于彌補投入和繼續擴大經營規模。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51東風燃料電式運無錫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長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2015 到 2018 年,年均 GDP 9931.975億元,GDP 平均增速 10.15%,年均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 911.82 億元,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平均增速6.85%。截至 2018 年末,實現第二產業 GDP 5464.01 億元,常住人口 657.45 萬人,普通高等院校數12 家。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無錫市是蘇南地區經濟強市,也是

117、我國著名的科技型城市,近年來通過產業的更新換代,已經在新能源領域獲得了較為深厚的積累,很多技術都處于全國領先位置。同時,無錫一直以來積累的雄厚的工業基礎賦予了發展氫能所需的產業基礎與優勢。制氫領域具體來看,在制氫方面,無錫具有一定的優勢,擁有靈谷化工有限公司、遠景能源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化工副產氫資源充足。靈谷化工有限公司企業介紹:靈谷化工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煤制化肥企業,公司目前擁有生產能力:合成氨生產能力 85 萬噸/年;主產品“靈谷”牌尿素已形成 150 萬噸年的生產能力;發電裝機容量 111MW,年發電量 8 億千瓦時;碳銨 2 萬噸年;高、低濃度復合肥 3 萬噸年;I、II、類壓力容

118、器設計、制造等。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城市名:無錫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52靈谷化工年產百萬噸尿素及合成氨,單日制氫量達 600 萬方,純度達 99.935%,可供 500 個日加氫 1000 公斤的加氫站使用,在近中期完全可以滿足無錫及長三角周邊用氫需求,且煤氣化制氫在目前所有制氫工藝中成本最低。未來擬將于東方電氣合作,投資運營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的加氫站及儲運網絡,共同打造長三角氫走廊上的“東方氫谷”。加氫站領域在加氫站領域,無錫現有一座在運營的加氫站,另有一座在建,具體情況如下圖。燃料電池系統領域和電堆領域在燃料電池系統領域和電堆領域,無錫企業的布

119、局遠早于行業的發展,聚集了毅合捷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無錫蠡湖增壓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新源動力有限公司、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毅合捷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毅合捷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是一家專業研發和制造渦輪增壓器的國際企業,產品應用于內燃機,混合動力,燃料電池動力和通用航空發動機等。江蘇工廠(前身為無錫勁朗科技有限公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53司),占地 50 畝,總投資 2.8 億元,建筑面積 35000 平方,具備年產 100 萬臺渦輪增壓器整機和 200萬套核心部件的產能。通過德國 TUV/TS16949 質量認證,工

120、廠從美國、英國、德國、瑞士和日本等國家引進了世界頂尖水平的加工設備,檢測設備和智能裝配生產線,并正在建設國際一流的渦輪增壓器性能和發動機臺架技術實驗中心。江蘇工廠獲得無錫市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擁有自主搭建的 EMS4.0 智能制造管理系統,包括 ERP,PLM,MES,CRM,SCM,OA 等系統。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19 年 3 月 8 日,毅合捷集團在無錫舉辦燃料電池空壓機投產啟動儀式,宣告其燃料電池空壓機率先在國內實現投產。同期,毅合捷集團還與英國 Aeristech 公司舉辦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公司新投產的燃料電池空壓機項目使用了無錫惠山工廠現有的部分廠房,一期投資 1.

121、08 億元,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建設高速電機和控制器生產線、葉輪 5 軸加工自動生產和檢測線、空壓機組裝及自動檢測線。同時,該項目將建成國內首個燃料電池空壓機性能和耐久實驗中心。新項目規劃到 2025 年實現 5 萬臺燃料電池空壓機的產能,將服務濰柴動力、蘇州弗爾賽能源、上汽大通、一汽解放、比亞迪、力帆等國內主流汽車廠商及燃料電池系統供應商,并計劃出口海外市場。無錫蠡湖增壓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簡介: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專注于渦輪增壓器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已經掌握模具設計開發、產品鑄造、機加工、檢測、裝配等各個生產環節的核心技術,具備較強的產品研發和制造能力,能夠滿足下游客戶的同步開發要求;

122、截至 2018 年底,公司擁有發明專利 59 項、實用新型專利 85 項。公司是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公司設立的工程技術中心被江蘇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江蘇省渦輪增壓器殼體工程技術中心”和“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公司開發的轉盤式重力澆注汽車渦輪增壓器壓氣機殼項目,獲“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示范項目”證書。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公司利用現有的客戶資源和技術優勢,開始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延伸,已于 2017 年成功交付客戶霍尼韋爾(蓋瑞特)氫燃料電池核心配套組件,應用于 HONDA 的 CLARITY 新能源汽車制造項目;同時,公司還與國內氫燃料電

123、池動力系統總成制造商共同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總成關鍵零部件項目,為后續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儲備相關的專業技術與制造經驗。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54江蘇新源動力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江蘇新源動力有限公司是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2005 年已全額現金的形式在宜興投資設立的,是燃料電池產業化開發的全資子公司,持有股份 100%,注冊資本 1000 萬元。江蘇新源動力致力于建設中國第一個以氫為燃料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產業化基地,從而成為中國推動氫燃料電池產業化的先導企業。目前公司正在承擔國家 863 成果的產業化轉化工作,是具有巨大市場發展前景的汽車用燃料電池發動機的產業

124、化建設依托單位。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截至到 2018 年底,年產約 1000 臺燃料電池發動機,全部裝配上汽大通 FCV80 輕客、榮威 950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簡介: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2 年,目前已成長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裝備提供商,業務涵蓋鋰電池智能裝備、光伏智能裝備、3C 智能裝備、智能物流系統、汽車智能產線、燃料電池智能裝備、以及激光精密加工等七大領域。公司建設有 30 多萬平方米的生產制造基地和研發中心。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先導智能于 2018 年下半年成立燃料電池事業部,致力于先進燃料電池測試設備及制氫

125、、儲氫等配套設施的研發及產業化。公司強大的技術響應能力和裝備生產能力吸引了歐洲最大的燃料電池生產制造商的注意,2019 年啊 6 月先導與丹麥 Blue World Technologies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幫助對方建設歐洲最大的甲醇重整燃料電池工廠。無錫威孚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簡介:無錫威孚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汽車零部件的著名生產廠商。公司在汽車工業快速發展的大潮中,大力進行技術創新及產品結構調整,從單一的燃油噴射系統產品擴展到燃油噴射系統、尾氣后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55處理系統、汽車進氣系統三大板塊,形成了有競爭力的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鏈,成功

126、實現產品升級改造和業務戰略轉型。產品系列覆蓋車用國 V、非道路 Tier 及更高排放法規,為國內大型汽車廠和柴油機廠配套,并遠銷美洲、中東、東南亞等地。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19 年 3 月,威孚高科斥資控股了丹麥 IRD 公司,后者擁有的世界一流膜電極和石墨復合雙極板核心零部件先進制備技術讓威孚集團得以快速進入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領域。車輛應用在投放應用方面,2019 年 7 月 11 日,上汽大通 MAXUS 燃料電池寬體輕客 FCV80 無錫示范運營項目正式啟動,共投放四輛氫燃料電池車將往返于碩放機場至江陰客運站的定制線路上,根據預估,四輛氫燃料電池車在這一專線每年運營里程將

127、達 33 萬公里,運送旅客人數約為 1.8 萬人次,可節約燃油3.3 萬升。此次投放的 MAXUS FCV80 是國內首款商業化運營燃料電池寬體輕客,同時也是國內第一款運用全新準入標準的燃料電池輕客車型、國際首款燃料電池輕客車型,車身長度超過 6 米,可乘坐 12名乘客。概況及政策引導無錫目前已有造宜興清潔能源(氫能)產業園。宜興清潔能源(氫能)產業園項目規劃總面積 400 畝,分三期建設,主要包括建設投資 40MW 分散式風電項目,加氫站和公交、物流運輸示范項目(由輸氫管道、示范加氫站、若干輛示范應用氫能公交車和物流車組成),氫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研發、設計和制造,氫燃料電池整車制造等,全部項

128、目達產后可實現年應稅銷售 100 億元。設計氫能產業鏈包括加氫站、氫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等、整車制造。并且 2019 年 11 月 30 日,博世(中國)于無錫設立氫燃料電池中心,該氫燃料電池中心將主要用于研發、試制氫燃料電池動力總成相關產品,具備從關鍵零部件到電堆乃至燃料電池系統全部測試設備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56以及電堆樣件試制線。按照規劃,該中心將于 2020 年底建成,并計劃于 2021 年實現小批量生產。受整體政策、產業環境的推動,無錫氫能及燃料電池發展積極,根據 2019 年 8 月發布的政策江蘇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規劃,無錫被列入燃料電池車產業

129、發展規劃城市,以支持氫能燃料電池的產業發展。具體產業規劃文件總結如下:江蘇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規劃至 2021 年,產業規模與技術水平處于全國領先地位,產業政策體系逐步建立,技術標準持續完善,示范應用不斷擴大,初步建立完整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體系,成為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重要基地。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氫能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產業主營收入達到 500 億元,整車產能超過2000 輛,電堆產能達到 50 萬 kW 以上。技術創新不斷增強。在原材料、電堆及核心零部件、系統集成與控制等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實施一批重大產品創新項目;加快相關標準的制定和推廣。產業鏈條逐步完善。聚焦制氫儲運、燃

130、料電池、系統集成、整車制造及測試等環節,加快產業集群培育,建成 1-2 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聚區。優勢企業加速涌現。形成 1-2 家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龍頭企業,建成 1-2 家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技術研發與檢驗檢測中心?;A設施加快建設。建設加氫站 20 座以上,培育一批以氫燃料電池客車、物流車為代表的示范運營區。至 2025 年,基本建立完整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體系,力爭全省整車產量突破 1 萬輛,建設加氫站 50 座以上,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的加氫網絡,產業整體技術水平與國際同步,成為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重要創新策源地。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

131、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57東風燃料電池廂式運輸車鹽城,長江三角洲中心區 27 城之一。2015 到 2018 年,年均 GDP 4839.5875 億元,GDP 平均增速 9.22%,年均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 408.43 億元,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平均增速-6.84%。截至 2018年末,實現第二產業 GDP 2436.5 億元,常住人口 720 萬人,普通高等院校數 6 家。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鹽城是百輛級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示范運行 5 個城市之一。鹽城地理位置優勢明顯,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市,是江蘇土地后備資源潛力最大的地區,且沿海風力資源豐富,具備發展大規模風電場的條件,也為海水淡化和

132、風光電制氫提供可能。此外,鹽城每年有 1.5-2 萬噸鹽化工廢氫可以利用,氫氣資源較為充足。同時,鹽城獲得國家、省級政策支持,按照市場主導、創新驅動、重點突破、協調發展的要求,各類企業正在不斷改進發展,壯大產業規模。制氫領域具體來看,在制氫方面,鹽城市當前具備一定數量的化工企業可提供工業副產氫,且純度非常高,如江蘇海力化工有限公司等。另外,神華、中節能、華電、國機集團、中電投等一批央企都在鹽城推進“風光漁”模式,新能源裝機容量達 1G 瓦,每年可提供清潔能源近 20 億千瓦時,建成了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灘涂風光電產業基地,江蘇省 70%的風電、50%的光電資源都在鹽城,其中部分不穩定的棄電,可為

133、電解水制氫提供動力。落戶鹽城的江蘇奧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正在研發電解水制氫技術。加氫站領域城市名:鹽城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58在加氫站領域,鹽城現有一座在運營的加氫站,另有一座在建,具體情況如下圖。燃料電池系統領域和電堆領域在燃料電池系統及電堆領域,江蘇興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蘇奧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是鹽城市的代表企業。目前,鹽城總共投入 10 臺氫燃料電池大巴在 K11 路線,投入運營的 10 輛車氫燃料電池動力總成由江蘇興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電堆采用的是加拿大巴拉德公司生產的產品,模組集成、動力系統安裝調試由江蘇興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此外,江蘇奧新新

134、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氫燃料物流車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江蘇興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江蘇興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 2015 年落戶江蘇省鹽城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一家以研發、生產、銷售氫燃料電池電堆及其材料,發動機及動力系統總成,電堆檢測設備及發動機檢測平臺為主營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專業的國際研發團隊。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18 年 10 月中旬,興邦能源研制的電電混合氫燃料電池公交巴士參加“2018 長三角燃料電池汽車科普巡游”。截至到 2019 年底,興邦能源交付了 10 輛電電混合氫燃料電池公交巴士在鹽城運營。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59江

135、蘇奧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江蘇奧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新公司)長期專注于純電動汽車研發、制造,是江蘇省新能源汽車重點產業鏈骨干企業,注冊資本 12 億元,總資產 18.69 億元,占地面積 620 畝,現已形成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三大系列 40 余項產品,奧新公司 2014-2016 年純電動專用車銷售規模均居全國同行前列。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19 年 10 月,3 輛氫能源集卡車在山東青島投入實景測試運營。資料顯示,該集卡車由江蘇奧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機科(山東)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鹽城國投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研

136、發。公司生產的 3 款燃料電池廂式運輸車上榜工信部發布的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的節約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政策引導受整體政策、產業環境的推動,鹽城氫能及燃料電池發展積極,根據 2019 年 8 月發布的政策江蘇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規劃,鹽城被列入燃料電池車產業發展規劃城市,以支持氫能燃料電池的產業發展。具體產業規劃文件總結如下:江蘇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規劃至 2021 年,產業規模與技術水平處于全國領先地位,產業政策體系逐步建立,技術標準持續完善,示范應用不斷擴大,初步建立完整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體系,成為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重要基地。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氫能及氫燃料電池

137、汽車相關產業主營收入達到 500 億元,整車產能超過2000 輛,電堆產能達到 50 萬 kW 以上。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60技術創新不斷增強。在原材料、電堆及核心零部件、系統集成與控制等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實施一批重大產品創新項目;加快相關標準的制定和推廣。產業鏈條逐步完善。聚焦制氫儲運、燃料電池、系統集成、整車制造及測試等環節,加快產業集群培育,建成 1-2 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聚區。優勢企業加速涌現。形成 1-2 家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龍頭企業,建成 1-2 家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技術研發與檢驗檢測中心?;A設施

138、加快建設。建設加氫站 20 座以上,培育一批以氫燃料電池客車、物流車為代表的示范運營區。至 2025 年,基本建立完整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體系,力爭全省整車產量突破 1 萬輛,建設加氫站 50 座以上,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的加氫網絡,產業整體技術水平與國際同步,成為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重要創新策源地。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61氫能城市 30 強珠三角篇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62東風燃料電池廂式運輸車佛山,廣東省第三大城市,是廣佛都市圈、廣佛肇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粵桂黔高鐵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廣東重要的制造業中心,

139、在廣東省經濟發展中處于領先地位。2015到 2018 年,年均 GDP 9056.45 億元,GDP 平均增速 6.90%,年均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 631.66 億元,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平均增速 806%。截至 2018 年末,實現第二產業 GDP 5614 億元,常住人口 790.57萬人,普通高等院校數 13 家。氫能與燃料電池概況在氫能與燃料電池領域,佛山是我國最早推進的規?;痉兜貐^之一。早在 2010 年前后,佛山市南海區就聯合氫能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打造廣東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重點開展新能源(氫能)汽車核心關鍵零部件重大技術攻關及產業化工作,強化與中國科學院

140、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華南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培育和引進了廣東廣順新能源動力、佛山科先精密機電等一批骨干產業化項目,孕育了佛山氫能產業的雛形。具體來看,佛山在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行和產業鏈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行全國領先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行規模較大2016 年 9 月,佛山率先在三水開通首條氫燃料電池城市公交車示范線路以來,截至 2020 年 4 月底,已開通 15 條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共計投放氫燃料電池公交車近 700 輛。此外,全市還推廣運營有 450 余輛氫燃料電池物流車,5 列氫能有軌電車以及 3 輛氫燃料電池客車。城市名:佛山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

141、池產業發展報告63加氫站布局全國領先截至 2020 年 6 月,佛山市已建成并投入運營加氫站 10 座,即禪城區國聯氫能塱沙路加氫站、佛汽集團佛羅路公交場站加氫站、南海區瑞暉加氫站、中國石化佛山樟坑油氫合建站、三水河口撬裝加氫站等。其中,南海瑞輝加氫站是全國首座商業化運營的加氫站,運營環節已基本實現盈虧平衡;中國石化佛山樟坑油氫合建站是國內首座集油、氫、電能源供給于一體的合建站。此外,佛山還有多座加氫站正在建設中,同時積極借鑒山西大同做法經驗,探索工業用地招排掛建設“制氫加氫一體化”加氫站試點示范項目。具體情況如下: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64產業鏈規模經過多年努力。

142、佛山氫能產業已基本涵蓋制氫、加氫站建設及運營、氫燃料電池系統及電堆研發、關鍵零部件開發及生產、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制造及示范運行、氫能相關檢測等環節。產業鏈出具規模。特別是在燃料電池系統及電堆、空氣壓縮機等關鍵領域,引進培育了一批行業內知名企業,市場占有率國內領先。在空間布局上,目前已形成三大氫能產業基地,分別是南海氫能產業基地,高明氫能產業基地以及佛山、云浮兩地共建的佛山(云?。┊a業轉移工業園。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651.南海區氫能產業基地佛山市南海區主要承載了氫燃料電池汽車和關鍵零部件研發和產業化項目,正努力打造面積達 47.3平方公里的“仙湖氫谷”,全力支撐氛能

143、產業發展。目前已集聚了廣東長江汽車、廣東廣順新能源、廣東愛德曼公司、廣東泰羅斯汽車、廣東重塑能源、拜特斯特、華特氣體等一批知名企業。廣東廣順新能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0 年,公司產品主要包括燃料電池專用空壓機、燃料電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66池專用氫氣循環泵、無油電動汽車空壓機、電動汽車空調壓縮機、空氣軸承等。目前其燃料電池汽車空壓機已批量生產并裝載在上汽榮威 750、950 等乘用車,以及申沃、中植、金龍、長江等客車產品上,市場份額遙遙領先。廣東愛德曼氫能源裝備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6 年 6 月,致力于研發、生產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金屬板燃料電池產品。在

144、新產品研發方面,愛德曼已開發出三代產品,分別為 30kW,35kW,40kW 和 60kw,體積比功率達到 2.5kW/L,重量比功率達到 1.5kW/kg,80kW、100kW 電堆已研發成功擬申報國家檢驗,同時能提供整套燃料電池車動力總成解決方案。公司 2017 年建成了金屬板燃料電池生產線,并獨立設計制造了全部工程裝備。自主生產金屬雙極板和膜電極兩大核心部件,并裝備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已應用于東風物流車、冷藏車、SUV 和東風柳汽 MPV 車型,以及北汽福田 8.5 米公交車。公司未來將圍繞大功率、高功率密度燃料電池進行投入,在移動和分布式發電兩個領域開發更多的應用產品。廣東海德利森一氫

145、科技有限公司由北京海德利森投資,項目分兩期建設:首期建成加氫站系列裝備和加氫裝備核心部件生產線,初步建成加氫裝備技術研發和保障服務重心,預期年產值 4 億元;二期增建加氫站系列裝備和加氫裝備核心部件生產線,建成全國加氫裝備技術研發及保障服務中心,預期年產值 25 億元。2.高明氫能產業基地高明區是佛山氫能產業發展重點布局地區,已培育集聚 10 多家涉氫企業,主要包括整車制造、動力電池、汽車動力轉向器及配套零部件等企業。與此同時,高明區正積極引進一批骨干氫能產業項目,持續壯大氫能產業鏈。目前重點企業包括佛山中車四方軌道車輛有限公司,以及正在建設的膜電極、燃料電池整車等企業。圍繞佛山中車四方軌道車

146、輛有限公司建設的中車四方現代有軌電池制造基地主營現代有軌電車、地鐵等軌道交通裝備的造修、維保、售后服務、技術服務及配件制造銷售,一期建設投資為 2.48 億元,新建有封電車車體、涂裝、組件、調試廠房及輔助用房約 2.7 萬平方米,配套建設鐵路線、動調線及其他輔助設施,新增設備 395 臺/套,形成了年生產現代有軌電車 100 列的產能(兼容地鐵車輛新造)。中車四方已在佛山建設全國首條現代氫能有軌電車示范運行線路,首批 8 列氫能有軌機車訂單已落地。泰極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的膜電極組件總成產品及配件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占地27畝,主要從事燃料電池膜電極技術開發,引進國際先進生產工藝、設備、材

147、料和配方等,計劃建設 MEA 生產線及研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67發中心,預計 2019 年投產。云浮飛馳新能源汽車公司是佛山飛馳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在云浮投資建設生產基地,集底盤裝配、整車生產、零部件安裝及車輛檢測于一體。該項目已經建成年產 5000 輛新能源汽車的生產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氫燃料電池客車生產基地,近年來,已有多個型號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入圍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薦車型目錄,市場份額全國領先。此外,飛馳客車還實現產氫燃料電池大巴整車出口馬來西亞。廣東聯悅氣體專注于氫氣產品生產和銷售能源氣體公司,目前已經在云浮、江門、贛州和郴州分別投資建設了 4 座氫氣工廠,為上

148、百家不同的工業客戶提供了各類氫氣解決方案,主要包括氣體生產、氣體貯存、氣體運輸、管道氣體供應和現場制氫等業務,以及管道、閥門、壓力表、氣體匯流排等部件的生產。政策引導總體看來,佛山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及創新手段,有效推動了氫能電池產業快速啟動和發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氫能產業發展路徑和發展模式。具體規劃及補貼政策如下: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68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69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70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71東風燃料電池廂式運輸車廣州,國家物流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

149、海開放城市,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2015 到 2018 年,年均 GDP20502.59 億元,GDP 平均增速 8.10%,年均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 1478.42 億元,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平均增速 6.64%。截至 2018 年末,實現第二產業 GDP 6234.07 億元,常住人口 1449.84 萬人,普通高等院校數 82 家。在氫能與燃料電池領域,2018 年 9 月,國家能源局綜合批復廣州開發區建設新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區。廣州超前布局了氫能產業核心技術,著力發展黃浦區(廣州開發區)氫能產業,發揮集聚效應,積極打造“中

150、國氫谷”,目前國內最大的氫燃料電池膜電極生產線已在廣州落地,第一代膜電極產品已經發布。同時,廣州在自身強大的經濟扶持下,氫能全產業鏈正在快速發展中,一大批企業對關鍵技術進行研發創新。制氫領域具體來看,在制氫方面,廣州匯集了一批國內外優秀的企業如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鋼林德氣體(廣州)有限公司、普萊克斯(廣州)工業氣體有限公司等,氫氣產量較為充足。廣鋼林德氣體(廣州)有限公司企業介紹:廣州廣鋼林德氣體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9 年 4 月 30 日,是廣鋼集團和全球最大的工業氣體企業林德集團多年緊密合作的再一次升華的成果,為國內相關氣體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市場開發和企業管理服城市名:廣州2020

151、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72務,為推動“南沙工業氣體中心”和“華南特種氣體中心”項目的建設提供管理的平臺。公司的成立,將打造為區域性總部,發展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統管雙方在廣東省內的所有氣體業務,并以此為平臺共同發展新項目,成為廣東省氣體產品供應中心。主要生產和銷售液氮、液氧、液氬、醫用氧氣、高純氫氣。普萊克斯(廣州)工業氣體有限公司企業介紹:普萊克斯公司作為一家超過百年歷史的美國大氣體供應商在中國華南地區擁有完善供應網絡和先進的氣體生產設備及大的氣體產量。在氣體供應的穩定性,質量可靠性及綜合成本上具有明顯的優勢。普萊克斯買可保供氣系統包括安裝在客戶現場、固定的、帶有固定連接,

152、調節監控系統的液體鋼瓶(儲罐);以及定期前往客戶現場充裝的靈巧罐車。充裝快速,并且沒有損失。采用低溫液體儲罐來替換高壓氣體鋼瓶長期地安裝在客戶的生產現場,免除了瓶裝氣頻繁操作跟換之憂,其容量可根據實際用氣量從 450L 到 3000L 不等。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在氫氣方面,普萊克斯提供各種純度和濃度的壓縮氫氣和液氫(H2),高純度壓縮氫氣純度可達到大于 99.999%,現場純化最高可達 99.9999999%。加氫站領域在加氫站領域,廣州現已建成運營兩座加氫站,其中東輝加氫站是廣州首座加氫示范站,二期項目擬建設 70MPA 的加氫系統,建成后該站點加氫能力可達每天 1000 公斤,

153、另一座廣州知識城新南加氫站由雄川氫能科技(廣州)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設運營。具體情況如下: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73雄川氫能科技(廣州)有限責任公司企業介紹:雄川氫能科技(廣州)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雄川氫能”)是一家致力于推動氫能科技發展,著重于氫能裝備制造及氫能應用為主的科技公司,是廣州市燃料電池汽車運營試點單位,已發展為廣州最大的氫燃料電車汽車運營平臺。主營業務包括氫能應用產品的研發制造、加氫站的建設運營、氫能源汽車運營平臺建設、氫能源汽車租售等。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與廣州市、廣州開發區燃料電池汽車運營試點單位成立雄川氫車速運(廣州)物流有限公司;與廣

154、東省物流行業協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與廣州開發區交通投資集團合資成立廣州開發區投氫車速運物流有限公司,打造廣州市規模最大、體系最完善、管理先進的氫能源汽車運營中心和檢測中心,打造“氫清快運”共享物流平臺。雄川氫能是目前廣州最大的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平臺,鴻基創能、國鴻氫能、上海重塑、佛山飛馳、上海舜華、廣州環境衛生機械設備廠、鴻達興業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泰羅斯等是雄川氫能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燃料電池系統領域在燃料電池系統領域,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廣州的代表企業。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74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簡介:廣汽集團堅持合

155、資合作與自主創新共同發展,業務涵蓋整車(汽車、摩托車)及零部件研發、制造、汽車商貿服務、汽車金融等,成為國內產業鏈最為完整的汽車集團之一,也是國內汽車行業首家擁有保險、保險經紀、汽車金融、融資租賃、財務等多塊金融行業牌照的企業集團。目前,廣汽集團旗下共有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乘用車、廣汽新能源、廣汽研究院、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廣汽三菱等數十家知名企業與研發機構,整車核心業務板塊形成自主品牌、日系合資、歐美系合資“三足鼎立”穩步發展格局。2019 年,廣汽集團生產汽車 202.38 萬輛,銷售汽車 206.22 萬輛,同比下降 7.76%和 3.99%,銷量優于行業水平約 4.24 個百分點,

156、汽車銷量位列全國前五,市場占有率同比提升約 0.35 個百分點。連同合營、聯營公司共實現營業總收入約 3,550.90 億元,合并營業總收入約 597.04 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 66.18 億元。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20 年 6 月 5 日,為了在中國普及氫燃料電池車(FCEV),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豐田汽車公司,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業務為在中國開展能為構建清潔環保移動出行社會作出貢獻的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工作。2019

157、 年 9 月底,廣汽董事長和豐田社長就氫能源汽車深度洽談,并簽訂 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致力于推出質優價廉的純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等車型。燃料電池電堆領域在燃料電池電堆領域,廣州領先企業為鴻基創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鴻基創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企業簡介:鴻基創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7 年 12 月,注冊資本 1.1 億人民幣,公司總部設在廣州市黃埔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宏遠路 8 號,廠房總占地面積 52500 平方,總建筑面積 82580 平方米。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75公司致力于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用高性能催化劑涂布膜(CCM)及膜電極(MEA)

158、的產業化和商業化。團隊主要技術團隊成員都具有博士學位及燃料電池膜電極相關產業化經驗,曾任職于世界知名燃料電池公司包括巴拉德動力有限公司或 AFCC,領域覆蓋了燃料電池膜電極材料,催化劑層和氣體擴散層結構與表征,以及雙極板等。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19 年 3 月,鴻基創能就發布了第一代膜電極產品,7 月完成自動化產線設備調試,9 月完成試產開始提供批量化產品,CCM 產能能達到 30 萬/年,MEA 產能達到 2000 片/天,鴻基創能公司建設的氫燃料電池膜電極生產線為全國最大膜電極生產線。鴻基創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加拿大國家工程院院士葉思宇表示,鴻基創能是全國首家

159、實現燃料電池膜電極產業化的企業,擁有目前國內燃料電池領域領軍人才密度最高的技術團隊。車輛應用在投放應用方面,由雄韜氫恒提供燃料電池發動機的廣州市首批氫能公交車已投入運營,該批氫能公交車一共 15 輛,于 2020 年 5 月中旬完成交付,由廣州公交集團第三公共汽車有限公司負責營運。此外,由武漢喜瑪拉雅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配套的 50 臺燃料電池物流車在廣州黃埔區交付。該批車由氫國(廣州)新能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采購;車型是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制造的 LCK5095型燃料電池保溫車,配置 20 立方貨廂,裝載質量 3.5T,適用于廣州及珠三角大灣區的城市、城際物流運營場景。概況及政策引導目

160、前,廣州已有 3 個產業園區,分別如下:廣州灣區氫谷項目灣區氫谷項目總面積達 19.18 萬平方米,總投資約 44.38 億元,將建設氫能產業集聚、研發設計、市場運營、檢測檢驗、國際交流等五大中心。同時,將設立灣區氫能產業基金,首期規模 10 億元,專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76項用于扶持氫能產業研發、生產、制造、檢測、材料、核心零部件、市場運營等全鏈條,打造完整的氫能產業集群。廣州黃埔“氫谷”該園區逐步引入電解水設備、加氫站設備、高壓氫瓶設備、燃料電池系統配套零部件、第三方即使測試和檢驗機構落戶,并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生產。在氫能制備、儲運、運輸和消費

161、四大領域全方位布局,并計劃在 2020 年建成 5 座加氫站,并投入一批商用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廣東佛山仙湖氫谷南海氫能產業的核心區,范圍東至丹灶荷桂路、東升北路,南至物流城,西至南海區界,北至生態工業園;規劃面積約 48 平方公里,包括“一湖一城三園區”,“一湖”是指仙湖,“一城”是指牡丹灶城區,“三園區”是指北部、南部和東部三大園區。依托南海區氫能產業發展基礎,以建設仙湖實驗室為契機,圍繞仙湖規劃建設氫能企業總部、科研檢測機構集聚區、會展中心及氫能職業學院,依托三大園區承載先進氫能技術產業化項目,推動氫能企業、產業創新研發平臺、公共檢測服務平臺集聚發展,重點布局高性能氫燃料電池及動力總成

162、、核心材料及部件、分布式發電與備用電源系統、燃料電池汽車、氫能裝備等項目,加快推進“四泵四器”及氫能裝備等核心部件國產化,構建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氫能產業體系。受整體政策、產業環境的推動,廣州氫能及燃料電池發展積極,地方性的支持政策紛紛出臺,以支持氫能燃料電池的產業發展。相關補貼政策文件總結如下: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氫能產業發展辦法【加氫站扶持】對日加氫能力 350 公斤及以上的加氫站給予建設補貼,加氫站建設補貼按以下標準進行。(一)固定式加氫站,日加氫能力 500kg 及以上的新建站,2019 年 12 月 31 日(含)前建成補貼600 萬元,2020 年 12 月 31 日(含)前建

163、成補貼 500 萬元,2021 年后建成補貼 300 萬元;日加氫能力 500kg 及以上的改建站,2019 年 12 月 31 日(含)前建成補貼 500 萬元,2020 年 12 月 31 日(含)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77前建成補貼 400 萬元,2021 年后建成補貼 300 萬元。(二)固定式加氫站,日加氫能力 500kg 以下的新建站、改建站,2019 年 12 月 31 日(含)前建成補貼 400 萬元,2020 年 12 月 31 日(含)前建成補貼 300 萬元,2021 年后建成補貼 200 萬元。(三)撬裝式加氫站,2019 年 12 月 31

164、 日(含)前建成的新建站、改建站補貼 250 萬元;2020年 12 月 31 日(含)前建成的新建站、改建站補貼 150 萬元;2021 年后建成不再補貼。對加氫站予以運營補貼:2019 年度,補貼 20 元/kg,補貼后銷售價格不高于 40 元/kg;2020 年度,補貼 14 元/kg,補貼后銷售價格不高于 35 元/kg;2021 年度,補貼 9 元/kg,補貼后銷售價格不高于 30 元/kg。廣州市 2019、2020 年新能源購置地方財政補貼標準2019 年 6 月 25 日之后,在我是推廣使用的新能源汽車,取得國家補貼后,經審核可獲得地方補貼標準為:燃料電池汽車按照不超過國家補貼

165、 1:1 的比列給予地方補貼。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78東風燃料電池廂式運輸車茂名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城市群和海南自貿區三大國家級經濟區的交會處。茂名是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能源基地。形成了石油化工、農副產品、礦產資源、輕工紡織、醫藥健康、金屬加工及先進裝備制造等“六大主導產業”。物產豐富,茂名還是廣東省農業總產值最高的地級市。茂名縣域經濟穩步發展,位居粵東西北前列。2015 到 2018 年,年均 GDP 2779.18 億元,GDP 平均增速 7.89%,年均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 125.41 億元,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平均增速 6.13%。截至 2018 年

166、末,實現第二產業 GDP 1178.63 億元,常住人口 631.32 萬人,普通高等院校數 4 家。在氫能與燃料電池領域,茂名市被稱為“南方油城”,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石化基地,聚集了中國石化、德國巴斯夫、法國液化空氣、日本阪田油墨、佳化化學、奧克化學、魯華化工等一大批知名化工企業,擁有良好的化工產業基礎和大量的高技術人才,從制氫、儲氫裝備制造到管輸系統,相關基礎配套十分完善。其中,僅茂名石化一年產氫量就達到 80 多萬噸,年化工副產氫氣量超過 7 萬噸,產氫成本低。充裕的氫氣資源成為了茂名發展氫能產業的比較優勢。同時,城市的氫能產業發展已經起步,2019年,中氫科技氫燃料電池產業示范基地項目已

167、立項并落戶高新區,項目投資 1.5 億元。該項目將發揮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研究院的技術優勢,加快項目的建設進度,目標年底試投產。茂名計劃還將與南京大學昆山創新研究院合作,建立具有國家級資質的氫能及燃料電池質量檢測中心;濱海新區正積極推進東輝集團投資建設丙烷脫氫及下游產業綜合利用項目;茂名高新區擬建設天然氣重整制氫項目,擬布點建設茂名市首個示范性加氫站。另外,高新區在儲氫等方面也正與相關企業開展合作,并規劃建設茂名新能源產業園。城市名:茂名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79產業園概況目前,茂名已建成廣東茂名氫能產業基地。廣東茂名氫能產業基地園區規模約 50

168、00 畝,其中,氫電池生產項目 43 畝、氫能源車整車生產基地首期占地約 800 畝(預留 1200 畝)、氫能研究中心約 15 畝、汽車零配件產業園約 2000 畝。以濱海新區作為發展氫能上游產業和氫能化工產業的核心區域;以高新區作為發展氫能源汽車、燃料電池及裝備制造等氫能下游產業的核心區域。近期目標為確保氫氣資源供應能力,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和培育氫能產業。推動規?;茪漤椖柯涞?;布局規劃氫氣輸送管道及加氫站等基礎配套設施;開展氫能安全有關檢測認證服務;積極招引燃料電池汽車整車及核心零部件企業;加快培育燃料電池系統及核心零部件相關產業。建成從濱海新區博賀港到高新區化工園區之間的氫氣輸

169、送管道和 7 座加氫站;至少投入運營 1 條燃料電池汽車公交專線,推廣大約 40 輛燃料電池公交車、100 輛燃料電池公共機構用車(環衛車、旅游觀光車、校車等)和 100 輛燃料電池載貨車;培育 5 家以上氫能相關企業;2022 年氫能產業總產值預計達到 30億元。目前,企業已經入駐了東華能源、中氫科技等。企業介紹中國能源工程集團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簡介:中國能源工程集團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氫科技”)由中國能源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清華大學等單位和國際專家共同成立,旨在打造和建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制造特色的氫燃料電池全產業鏈。中氫科技具備石墨板電堆、金屬板電堆、雙極板、膜電極、催化劑、

170、擴散層、系統應用的研發生產能力。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18 年,公司與清華大學聯合建立了氫燃料電池聯合實驗室,共同開發高性能、長壽命、低成本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80的新一代氫燃料電池電堆。公司還與航天科技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的系統集成技術。2018 年 9 月,中氫科技獲批為北京市首家氫燃料電池產業鏈生產型企業,年產 18kW 石墨板電堆模塊 1000 套、60kW 金屬板電堆模塊 1000 套,可配套 1500 套 60kW 級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動機。2018 年 11 月,中氫科技與香港上市公司中國動力控股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

171、方確定了在氫燃料發動機工程化應用、加氫站的運行和管理、氫能源車輛在粵港澳大灣區商業化推廣、氫燃料電池車智能控制和車聯網系統領域的戰略合作方向。2019 年 1 月 30 日,中氫科技北京示范基地落成儀式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據悉,該基地具備年產 1000 臺 60kW、2000 臺 30kW 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動機能力。2019 年 3 月,中能源氫能科技(茂名)有限公司氫能源產業基地啟動,發起方為中國能源工程集團、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航天動力研究院、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研究院。其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氫燃料電池和系統集成技術趨于成熟,已開發出先進的 36kW 氫燃料電池和 60kW 車用燃料電池發動

172、機,可為氫燃料汽車、長航時無人機提供從氫燃料電池、系統集成、氫氣供應和加氫站運行的“一站式”服務。政策引導受整體政策、產業環境的推動,茂名氫能及燃料電池發展積極,地方性的支持政策紛紛出臺,以支持氫能燃料電池的產業發展。具體產業規劃文件總結如下:茂名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本規劃分三個階段設定產業發展目標,即近期(2019-2022 年)、中期(2023-2025 年)和遠期(2026-2030 年)。近期目標確保氫氣資源供應能力,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和培育氫能產業。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81推動規?;茪漤椖柯涞?;布局規劃氫氣輸送管道及加氫站等基礎配套設施;開展氫能

173、安全有關檢測認證服務;積極招引燃料電池汽車整車及核心零部件企業;加快培育燃料電池系統及核心零部件相關產業。建成從濱海新區博賀港到高新區化工園區之間的氫氣輸送管道和 7 座加氫站;至少投入運營 1條燃料電池汽車公交專線,推廣大約 40 輛燃料電池公交車、100 輛燃料電池公共機構用車(環衛車、旅游觀光車、校車等)和 100 輛燃料電池載貨車;培育 5 家以上氫能相關企業;2022 年氫能產業總產值預計達到 30 億元。中期目標擴大氫氣生產規模,參與建立廣東省氫能走廊,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氫能產業版圖。擴大集中制氫規模,構建氫氣輸運網絡;建成面向“珠三角”氫能產業聚集區的遠距離氫運輸線;燃料電池核心

174、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氫能化工,充分消納氫氣產能;試點燃料電池在工業發電、熱電聯供和船舶方面的應用。培育規模以上企業 10 家;輸氫管道總里程達到大約 50 公里,建成超過 10 座加氫站;推廣大約 100 輛燃料電池公交車、250 輛燃料電池公共機構用車和 250 輛燃料電池載貨車;2025 年氫能產業總產值預計達到 100 億元,成為廣東省氫能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遠期目標實現茂名從“油城”向“氫城”的戰略轉變,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產業綠色示范城市。累計建成 20 座加氫站,氫能產業總產值突破 300 億元,成為茂名市的支柱產業之一。技術層面上,擁有自主可控的規

175、?;统杀局茪浼夹g、燃料電池技術和常溫常壓有機氫化物儲氫技術;燃料電池汽車設計水平和產品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氫能終端產品推廣應用從公共領域為主向社會領域為主轉移,氫能在交通、發電、供熱、航運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深入到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中,使茂名市成為綠色、宜居、科技的新茂名。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82東風燃料電池廂式運輸車深圳地處中國華南地區、廣東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連,是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國家物流樞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并全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

176、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水陸空鐵口岸俱全,是中國擁有口岸數量最多、出入境人員最多、車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2015 到 2018 年,年均 GDP 20926.875 億元,GDP 平均增速 11.48%,年均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 3183.52 億元,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平均增速 9.15%。截至 2018 年末,實現第二產業 GDP 9961.95 億元,常住人口 1302.66 萬人,普通高等院校 12 家。在氫能和燃料電池領域,深圳依靠其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涌現了一批產業鏈相關優秀企業,從2017 年不足 20 家,發展到 2019 年擁有超過 60 家產業

177、鏈相關企業,已逐步完善、完整了制氫、儲氫、加氫、燃料電池電堆及其核心零部件、關鍵材料、系統集成,以及多元發展的下游應用鏈條。制氫領域具體來看,在制氫方面,深圳本地的氫氣產能,目前市內只有宏洲工業氣體有限公司開展氫氣制備(電解水氣體生產線),主要供應小量工業、實驗用氫等,以集裝格和鋼瓶進行運輸。深圳同時也有部分企業在制氫業務布局,但由于缺乏制氫許可,僅有制氫產品,無法投入使用,如:深圳凱豪達氫能源有 限 公 司,在 市 重 大 項 目 支 持 下,與 澳 大 利 亞 團 隊 開 展 電 解 水 制 氫 設 備 研 發,現 有0.1Nm3/h-1000Nm3/h 規模設備,相關產線也在搭建中,并計

178、劃建設 1000kg 示范運營加氫站(自備現場制氫系統);深圳綠航星際太空研究院也開發了產氫量 1-100Nm3/h 不等的電解水設備。相關企業介紹如下:城市名:深圳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83宏洲工業氣體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深圳市宏洲工業氣體有限公司座落深圳市龍崗寶龍工業區旁(南約),占地 15000 平方米。PLG控制電解水氣體生產線,引進美國 Advanced 微量氧分析儀和露點儀,氦離子氣相色普分析儀,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產品質量達到 99.999%以上。公司主要產品有高純氫氣、高純氧氣、氧氣、乙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氣、高純氮氣、氬氣、高純氬氣。液氬、高純

179、氦氣、液氮、液態二氧化碳、液氧、液氨、高純乙炔、高純二氧化碳、六氟化硫、其它標準氣體、混合氣體、特種工業氣體。產品適用于半導體、光纖、化工、電力、機械、光電、食品工業醫藥和科研領域。燃料電池系統和電堆領域在燃料電池系統和電堆領域,深圳市企業走在全國前列,在燃料電池電堆方面,膜電極、氣體擴散層、雙極板為優勢領域,已有氣體擴散層、質子交換層、催化劑等產品;燃料電池系統方面,已有產品包括 DCDC 控制器、電源模塊、28kW 和 36kW 電堆、30-75kW 不同功率等級燃料電池系統。深圳企業積極布局核心材料國產化和關鍵技術突破,如王海江院士帶領的南科燃料電池和通用氫能團隊,積極開展正向研發。經過

180、多年技術積累與突破,現已進行氣體擴散層、膜電極、電堆的自主化生產,其“廣東省燃料電池電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 2020 年 2 月通過省科技廳認定;深圳市氫藍時代大功率氫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和產業化項目入選深圳市 2020 重大項目;2020 年 4 月,配套深圳國氫燃料電池產品的 FCEV 登上工信部最新推薦目錄。相關企業介紹如下:深圳市南科燃料電池有限公司企業介紹:深圳市南科燃料電池有限公司(簡稱“南科燃料電池”)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孔雀團隊,由加拿大國家科學院王海江院士團隊、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市政府、正道產業投資集團于 2016 年 6 月合資設立。公司以燃料電池電

181、堆、膜電極、雙極板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先后主導并參與多項國內外燃料電池研發攻關項目,擁有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和部件、單電池綜合仿真、雙極板流場模擬、電堆設計及測試,以及 100 千瓦以下電堆的生產制造的關鍵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綜合研究實力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84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公司目前掌握低成本,高性能,長壽命的燃料電池電堆技術以及膜電極批量化生產工藝技術,已研發出 60 千瓦燃料電池電堆產品,完成一條規?;a的膜電極生產線(年產量可供 2000 臺 30 千瓦電堆使用)搭建,技術性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近期即將投

182、入批量化生產。深圳市通用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深圳市通用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8 年,公司以氫能為基礎,以燃料電池為核心,圍繞新能源產業,致力于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的研發與制造,致力于燃料電池成本降低,快速推動燃料電池的發展。通用氫能在技術、人才團隊、生產、管理等各方面擁有自己的優勢。公司擁有世界頂級的燃料電池院士團隊,專家團隊成員有在世界知名大學、知名燃料電池研究機構或知名的燃料電池公司工作多年的經歷,在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的研發都掌握核心技術,都擁有推動中國燃料電池發展的共同信念。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公司已建成國內首條連續化卷對卷氣體擴散層生產線及質子交換膜中試生產線,擬建

183、催化劑生產線和膜電極生產線,主打燃料電池氣體擴散層、質子交換膜、催化劑和膜電極產品等,并進行相關產品的多元化,滿足各類燃料電池車、無人機、軌道交通、電站等要求。深圳國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深圳國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SFCC)是深圳本土第一家進行氫燃料電池汽車批量商業化運營的企業。公司于 2016 年成立,是中國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究、動力系統研發及產業化的領導者,是擁有自主創新核心技術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深圳設立了氫燃料電池研究院、氫燃料電池應用開發中心、工程檢測中心和技術服務中心。在臺灣設立亞太氫能和燃料電池基礎技術研發中心。公司將打造以氫燃料電池、氫燃料汽車、加氫站設計建設管理全方

184、位的氫能源產業集團公司。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85公司的主營業務:國際領先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解決方案(領先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核心零部件研發生產制造、燃料電池應用開發等);燃料電池產業生態閉環解決方案(加氫站能源基礎設施的核心裝備研發生產及設計建設運營、新能源汽車運營管理等)。公司關注和投資氫燃料電池產業生態鏈,并已投資中電氫楓、國科氫能、中電聯投、亞太氫能研發院等相關企業完善氫能源和新能源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生態布局。加氫站產業鏈領域在加氫站產業鏈領域,深圳暫時沒有建成加氫站,但是在下游車輛運營方面,截至 2020 年,深圳市共累計注冊

185、登錄 774 輛氫燃料電池汽車,車型全部為中型箱式貨車,除個別車輛在內部進行測試,其余的在廣州、中山等地運營,或暫時處于閑置狀態。同時,本地燃料電池應用端企業正在積極進行協同合作,打通產業鏈上下游。2019 年,氫藍時代、深圳開沃汽車、深圳燃氣集團、深圳巴士集團簽訂四方合作戰略協議,共同推動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在深圳的落地,并研究開展加氫站建設與長距離客運示范;2020 年,深圳南科燃料與氫藍時代簽訂大功率、專用車應用合作協議并共建研發基地;深圳南科燃料、通用氫能與氫藍時代開展大功率氫燃料電池系統研發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合作;氫藍時代與深圳凱豪達氫能在 4 月簽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推廣戰略合作協

186、議。相關企業介紹如下:深圳市氫藍時代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深圳市氫藍時代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氫藍時代”)是由來自全球新能源汽車和燃料電池領域的專家團隊聯合發起成立,是深圳市氫能與燃料電池協會會長單位。公司致力于自主研發成本低、壽命長、效率高、可靠性高的車用氫燃料電池系統以及自主電堆系統、FCU 系統控制器、離心式無油空壓機、DCDC 升壓轉換器等核心零部件產品,已取得多家主流整車廠的產品公告目錄,相關技術指標國內領先。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氫藍時代核心團隊來自汽車品牌企業、清華大學和海歸博士等,現已發展至百余人規模,其中有 20余名國內外氫能、新能源汽車專家,18 人具有博士

187、學位。氫藍時代氫燃料電池系統集成技術國內領先:2019 年 4 月推出了國內首款搭載氫藍 50kW 的 8.5 米以上大中型客車,創行業之先;2019 年 8 月推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86出了國內首創的全開放式氫燃料電池系統,集成技術再一次創行業之先。去年底,公司獲得百余輛氫燃料電池物流車、公交車定單,市場表現獲行業肯定,已被深圳市政府納入唯一重大項目認定企業。深圳凱豪達氫能源有限公司企業簡介:深圳凱豪達氫能源有限公司與 2015 年在深圳市成立,是一家以氫能源技術研發、生產、項目投資和項目合作開發為主營業務的綜合型高科技企業,致力于充分利用自身制氫技術優勢,為所

188、有用戶提供高質、低價的氫氣,并向氫燃料電池汽車專用加氫站(自備制氫系統)建設及運營業務拓展,打造成為知名綠色氫源的供應商和運營商。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2016 年,凱豪達在澳洲成立了一家獨立公司 Kohodo Hydrogen Energy pty.ltd.,專注于搭建與澳合作平臺、高新技術引進及國內外市場開拓等相關事宜。公司采用新型的電解水制氫設備實現站內現場制氫,降低了電解水制氫的成本,同時,避免了氫氣運輸途中可能產生的種種危險因素,真正實現了安全、可靠、綠色的供氫。2016 年制氫項目前期研發已完成,并且在 2107 年上半年完成了制氫裝置的中試,新型電解水制氫裝置大大提高了

189、電解水制氫的效率,為站內制氫提供了可靠的技術及設備保障。凱豪達氫能源有限公司與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聯手合作,研發新型電極,降低電解小室電壓,有效的減少設備運行成本。公司生產的電解水制氫量從 0.1Nm/h-100Nm/h,工作壓力視加氫設備的成本控制進行調整,常規的設備壓力為 1.6Mpa,產品氫氣純度達到 99.99%及以上。目前,深圳正在建深圳雄韜氫燃料電池產業園,該項目預計投資總額為 90406.30 萬元,其中工程費 66401.78 萬元。項目計劃在 36 個月內建設完成,通過 6 個月時間完成建筑裝修工程;設備采購分兩批進行投入,在 T+1 年的下半年完成生產設備的購置、安裝、調試,

190、同時進行生產招聘培訓。T+2年開始正式生產;第二批設備 T+3 年上半年完成購置、安裝、調試,T+3 年下半年開始生產;T+4 年開始產能完全釋放。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87政策引導受整體政策、產業環境的推動,深圳氫能及燃料電池發展積極,地方性的支持政策紛紛出臺,以支持氫能燃料電池的產業發展。相關補貼政策如下:深圳市 2018 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燃料電池乘用車 20 萬元/輛,燃料電池輕型客車、貨車 30 萬元/輛,燃料電池大中型客車、中重型貨車 50 萬元/輛。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88東風燃料電池廂

191、式運輸車云浮市位于廣東省中西部,西江中游以南,毗鄰珠江三角洲。云浮水資源豐富,西江黃金水道貫穿全境,云浮新港是廣東內河第一大港。礦產資源豐富,其中硫鐵礦儲量、品位均居世界首位,被譽為“硫都”,是全國最大的硫化工生產基地。2015 到 2018 年,年均 GDP 777.2 億元,GDP 平均增速 6.84%,年均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 57.81 億元,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平均增速-0.60%。截至 2018 年末,實現第二產業 GDP 320.77 億元,常住人口 252.69 萬人,普通高等院校 1 家。在氫能和燃料電池領域,早在 2015 年,云浮就聯手佛山開始跨區域布局,努力搶抓粵港澳大灣區

192、建設世界一流灣區為氫能產業發展帶來的歷史性機遇,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率先布局氫能產業。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云浮市初步形成了研發、孵化、生產的氫能產業鏈,成為全國氫能產業基礎最好、發展最快、集聚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同時,云浮將加深與東風汽車、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南方電網、山西美錦集團、深圳西湖集團的深度合作,著力延伸氫能產業鏈尤其是終端產業鏈,加快加氫站等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氫能乘用車研發生產,繼續提升氫能產業創新能力,推動氫能小鎮建設,努力保持氫能產業的先發優勢。制氫領域具體來看,在制氫領域,云浮暫時還未建成制氫基礎設施,但在相關產業園建設規劃中屢次提到并要求對制氫設施的大膽探索和示范

193、實踐。同時,云浮市硫化工生產基地各家企業的副產氫也可用是為一項氫氣來源。城市名:云浮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89燃料電池系統和電堆領域在燃料電池系統和電堆領域,國鴻氫能無疑是云浮市的杰出企業。廣東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簡介:廣東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中國氫能產業發展的領軍企業,成立于 2015 年,注冊資金 2 億元,是一家以氫燃料電池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公司與加拿大 Ballard 公司和上海重塑分別成立合資公司,生產業界領先的電堆和系統模塊,并與清華、上海交大、西南交大、北京理工、華南理工、上海交大、南方大、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等科研院校通過聯合實驗室等形式結成緊

194、密合作關系,致力于通過規?;a使氫燃料電池能力廣泛應用于車、船、無人機、軌道交通、分布式發電、備用電源等領域。當前和未來產業鏈布局及技術能力:國鴻氫能在云浮建立了 2 萬臺年產能的全球最大電堆生產線,產品的壽命達 1 萬 5 千小時以上,基本滿足商業車使用要求,且實現批量化生產,2018 年出貨量大約 3000 多臺,裝車超過 2000 輛,國內市場占有率為 70%-80%。國鴻氫能攜手美錦能源建設國鴻嘉興氫動力科技項目,一期投資 6 億元。加氫站產業鏈領域在加氫站產業鏈領域,云浮現已建成運營 2 座加氫站,另有 5 座在建,具體情況如下圖。在下游應用方面,在 2017 年 6 月 16 日

195、,云浮市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正式在城區投入運營,投放線路為 01、02、03、04、05 路公交線路。初期投入運營的 5 輛氫能源客車是由佛山飛馳、廣東國鴻和北京億華通三方合力研發制造,這也是國內第二批真正上牌的氫燃料電池客車;在 2019 年 1 月 16 日,Q102 路氫能源公交示范線投入運營,投運車輛為 10 輛 11 米氫能源公交車型。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90產業園及政策引導云浮正在逐步完善云浮氫能小鎮和佛山(云?。┊a業轉移工業園的建設。云浮氫能小鎮云浮氫能小鎮位于云浮東南部,地跨思勞、腰古兩鎮,距云浮東站高鐵站 20 公里。小鎮規劃總面積為 7.72 平

196、方公里,其中,核心區規劃面積 3.2 平方公里,協調區規劃面積 4.52 平方公里,生態綠化面積 0.9 平方公里。小鎮將規劃構建氫能源研發設計、生產加工、營銷服務和氫體驗等四大特色功能組團,致力打造成為產城人文景高度融合的“中國氫谷國際氫能創新中心”。云浮氫能小鎮將以氫能源產業為主導,推進氫能全產業鏈發展,打造氫能科技園區、低碳化宜居社區、未來科技文化體驗景區以及產城人文景區高度融合的中國氫谷國際氫能創新中心。根據規劃,到 2030 年將建設成為宜工、宜商、宜游、宜居、宜農的未來科技魅力小鎮;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服務支撐體系,逐步實現氫能源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度融合,構建宜居便民開放共享的服

197、務體系,成為產業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宜人的氫能創新中心和省內一流特色小鎮。此外,到 20302020 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91年,主導產業產值達 200 億元。佛山(云?。┊a業轉移工業園產業規劃覆蓋面積約 53 平方公里,現有土地儲備面積約 6000 畝,現已入駐了加拿大巴拉德、美國普頓能源、飛馳客車、穩力科技等企業。至 2019 年 1 月,佛山(云?。┊a業轉移工業園已率先在全國構建起“制氫加氫、氫燃料電池及動力總成、氫能源整車制造、氫能研究及產品檢測”等產業集群,共引進全產業鏈項目 21 個、計劃總投資 50 多億元,建成全國規模最大、集聚程度最高、產業鏈最全的氫能產業基

198、地。受整體政策、產業環境的推動,云浮氫能及燃料電池發展積極,地方性的支持政策紛紛出臺,以支持氫能燃料電池的產業發展。具體產業規劃文件總結如下:云浮市推進落實氫能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工作方案建成國內規模較大的氫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加大氫能產業招商選資力度,引進一批優質氫能產業上下游項目,打造完整的氫能產業鏈;佛山(云?。┊a業轉移工業園氫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全面建成投產后,形成每年 12000 套車載燃料電池模塊和 5000 輛氫能源汽車的生產能力,成為國內規模較大的氫燃料公交車、物流車、乘用車等各類型氫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建設加氫設施服務體系。加大氫能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構建完善供氫、用氫消費端社會化服務網絡;在建設充換電設施服務體系的同時,同步建設加氫設施服務體系,到 2018 年,實現每個縣(市、區)和云浮新區至少建成一座加氫站。加快氫能產品推廣應用。推動氫能公交車、氫能物流車及燃料電池產品實現市場化規模應用。到 2020 年全市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占全部公交車比例超 75,其中純電動公交車和氫能源公交車分別占新能源公交車總保有量的 50。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勢銀:2020中國城市與區域氫能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92頁).pdf)為本站 (自由飛翔)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