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氫能聯盟:中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手冊(2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氫能聯盟:中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手冊(22頁).pdf(2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5.1標準體系我國氫能技術標準體系的總體框架包含8個標準子體系,37 個具體領域。截至2020年6月,我國已發布氫能技術相關國家標準(現行) 95項,其中,氫能基礎與管理方面的標準4項、氫質量方面的標準5項、氫安全方面的標準13項、氫工程建設方面的標準2項、氫制備與提純方面的標準8項、氫儲運加注方面的標準11項、氫能應用方面的標準16項、氫相關檢測方面的標準29項,氫脆方面的標準7項。氫應用及氫相關檢測標準主要為氫燃料電池相關標準。全球關于供氫產業鏈方面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制定較為完善,特別是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非常注重國際合作,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美國機械工
2、程師協會( ANSI)、氫能法規和標準協調委員會(HCSCC)、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協會( SAE)等組織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設有氫能技術專委會。據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統計,全球氫能技術標準超過200項,標準涉及氫能制備、儲存、輸運、加氫站、安全、氫品質等方面。5.2檢測體系目前,國內具備燃料電池檢測能力的檢測機構為14家,除神力科技測試中心是企業實驗室以外,其余13家均為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提供的檢測項目大多與燃料電池汽車相關,主要是為了滿足車型上公告需求。目前國內已通過CNAS認可的具備燃料電池電堆與模塊檢測能力實驗室僅有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國內具備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汽車用氫氣品質檢測能力的檢測機構約3家,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上海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其中石科院已取得CNAS認證,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院具備全部的14種雜質的檢測能力,上海計量院具 備除硫化物之外的其他13種雜質檢測能力。此外,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正在佛山建設氫氣品質檢測實驗室。對于上游氫供應鏈如電解水制氫裝備、壓力容器、加氫機、壓縮機等裝備方面尚缺乏相應的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