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 白皮書白皮書 編寫單位: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編寫單位: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智行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智行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汽車信息化推進產業聯盟中國汽車信息化推進產業聯盟 城市復雜場景載物智能駕駛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城市復雜場景載物智能駕駛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20232023 年年 9 9 月月 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編 寫 組 編寫單位編寫單位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
2、限公司 北京智行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汽車信息化推進產業聯盟 城市復雜場景載物智能駕駛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參編人員參編人員 劉明、何慶、王薛超、楊紅松、夏華夏、郎丹、曾輝、趙瑋、孫寒杰、陳卓、吳瓊、宋德王、陳晨、霍舒豪、陳巍、王晶、文洋、劉雅新、張越垚、朱云堯、楊學婧、衣俊輝 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前 言 各國在爭相搶占自動駕駛制高點,國內多家企業相關產品技術水平已站在全球第一梯隊,國內多地在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商業試點,為凝聚共識及推動行業發展,我們聯合行業多家機構編寫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案呒墑e自動駕駛”可以提升運行效率和降低成本。當前,“高級別自動駕駛”已在公共道路和園區等多個
3、場景應用,在公開道路開展商業化試點運營的出租車和自動配送已分布北京、深圳、上海、武漢、舊金山、菲尼克斯等城市。隨著技術迭代及驗證,“高級別自動駕駛”有望提升車輛運行能力,屆時將激發大規模車輛置換需求?!案呒墑e自動駕駛”可以提升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結合車路云一體化技術,自動駕駛車輛能夠精確感知和預測交通狀況,可減少90%以上事故。同時,車輛可智能規劃路線和速度,優化交通流動以減少交通擁堵,據統計可為駕駛者平均每天騰出 50 分鐘額外時間、為群眾騰出更多閑暇時間。高級別自動駕駛產品已趨于成熟,部分企業已商業化試點運營,建議按分類分級進行管理、試點創新和沙盒監管模式。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I 目
4、目 錄錄 1 主要國家和地區自動駕駛政策法規加速出臺主要國家和地區自動駕駛政策法規加速出臺.1 1.1 國外自動駕駛政策法規.1 1.1.1 聯合國從系統上為自動駕駛行業制定相關標準法規.1 1.1.2 歐盟推出自動駕駛準入許可實現特定場景合規應用.3 1.1.3 美國自動駕駛政策加速迭代,商業化應用加速落地.5 1.1.4 日本借鑒國外經驗結合本國實際推進自動駕駛進程.7 1.2 我國自動駕駛政策法規.8 1.2.1 國家層面,加快制定自動駕駛產業政策及標準體系.8 1.2.2 地方層面,先行先試加速制定自動駕駛法律規范.11 2 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場景和商業化落地多維涌現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
5、場景和商業化落地多維涌現.16 2.1 Robotaxi 范圍擴大,政企聯合打造生態模式.16 2.1.1 巨大的市場需求,促進 Robotaxi 的發展.17 2.1.2 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成本將持續降低.17 2.1.3 Robotaxi 商業化落地進入發展快車道.18 2.2 城市自動配送應用加速到來,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22 2.2.1 自動配送實現常態化運營.22 2.2.2 自動配送技術具備商業化量產條件.23 2.3 自動駕駛卡車高速場景應用,推動物流行業創新.25 2.3.1 初創公司從落地場景出發,推動自駕技術規?;?26 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II 2.3.2 主流車企與
6、初創公司共研自駕技術,推動創新.28 2.3.3 物流需求方采用自研或合作方式進行技術儲備.28 2.4 礦區、港口等封閉場景,推進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28 2.4.1 礦山、港口等相對封閉場景促成自動駕駛技術落地 29 2.4.2 礦山場景自動駕駛從實地測試階段邁入試運營階段 30 2.4.3 港口自動駕駛加速實現場景物流“去安全員”運營 30 3 高級別自動駕駛發展趨勢及建議高級別自動駕駛發展趨勢及建議.34 3.1 持續完善自動駕駛行業政策法規體系建設.34 3.2 車路云一體化迅速發展促進自動駕駛進程.37 3.3 研究制定自動駕駛保險產品促進產業發展.40 3.4 先行先試積極探索與
7、企業的多種合作模式.42 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1 1 主要國家和地區自動駕駛政策法規加速出臺 1.1 國外自動駕駛政策法規 1 1.1.1.1.1 聯合國從系統上為自動駕駛行業制定相關標準法規聯合國從系統上為自動駕駛行業制定相關標準法規 聯合國制定的法規適用于 1958 協議下的成員國。根據這些法規,任何汽車銷售到這些國家都必須通過相關認證程序。這使得聯合國能夠建立一套系統性標準法規,以指導自動駕駛法規的制定和發展。聯合國下設的組織,即世界車輛法規協調論壇(World Forum for Harmonization of Vehicle Regulations,WP.29),負責制定國際
8、自動駕駛汽車法規政策和安全性能標準。在 2019 年,WP.29 通過審議了自動駕駛汽車框架文件(L3 及更高級別)(Framework document on automated/autonomous vehicles(levels 3 and higher)),明確了 L3 及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安全和安全防護原則,同時確立了WP.29 的優先工作事項、相關成果物、時間表和路線圖。2020 年,WP.29 發布了三項重要的智能網聯汽車法規,分別是R155網絡安全及網絡安全系統(Cyber security and cyber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R156軟
9、件更新及軟件更新管理系統(Software update and software update management system)和 R157自動車道保持系統(Automated Lane Keeping System,ALKS),涵蓋了信息安全、軟件升級以及自動車道保持系統。R155 標志著全球首個強制性汽車信息安全法規的出臺,將信息安全要求從符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2 合標準提升到法規遵從的水平。R156 提出了軟件升級管理體系認證要求,規范了軟件升級過程,確保其安全、可控和合規。R157 則成為首個對 L3 級自動駕駛功能具有約束力的國際法規,強調了安全作為核心,從系統安全(Sy
10、stem Safety)、失效響應(Failsafe Response)、人機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HMI)、自動駕駛數據存儲系統(Data Storage System for Automoted Driving,DSSAD)、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及軟件升級(Software Updates)等多個方面提出了嚴格要求。2021 年 7 月,WP.29 發布了 R151盲區監測系統(Blind Spot Information System)、R158 倒車監測裝置(Devices for Reversing Motion)和 R
11、159行人及自行車移動檢測(Moving-Of Information Systems),旨在減少事故發生以及在事故中受傷的人員,特別關注保護弱勢道路使用者(如行人和騎行者)。2022 年 7 月,聯合國發布了 R152用于 M1 和 N1 車輛的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S)(Advanced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s(AEBS)for M1 and N1 vehicles)和 R160汽車事件數據記錄系統(Event Data Recorder System),明確規定了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和事故數據記錄儀。R152 要求自 2022 年 7 月 8 日起,新準入的輕型
12、車必須配備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S),并包括車輛與車輛、車輛與二輪車、車輛與行人以及誤觸發情況下的應對。R160 法規的頒布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車輛碰撞和傷害情況,從而促進更安全的車輛設計和開發。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3 1.1.21.1.2 歐盟推出自動駕駛準入許可實現特定場景合規應用歐盟推出自動駕駛準入許可實現特定場景合規應用 歐盟積極致力于構建自動駕駛領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框架,已經發布了多項重要的法律政策文件,對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宏觀指導作用。為了保護用戶的信息和隱私,以及防止數據泄露,歐盟數據保護委員會(European Data Protection Board,EDP
13、B)在 2021 年 3 月發布了 關于在智能網聯車輛和出行相關應用程序中處理個人數據的指南(Guidelines on processing personal data in the context of connected vehicles and mobility related applications)。這些指南專注于智能網聯車輛和出行相關應用場景下的個人數據處理,揭示了潛在的隱私和數據保護風險,并為行業參與者提供了參考建議。在 2022 年 4 月,歐盟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通過了數據治理法案(Data Governance Act),
14、旨在通過促進數據共享來推動歐盟地區的社會數字經濟發展。這一法案旨在增加對數據共享的信任,提高數據的可用性,并為產品和服務的研究與創新建立可信賴的數據使用環境。此外,歐盟委員會還發布了一系列法規,如(EU)2021/646關于機動車緊急車道保持系統(ELKS)型式認證統一程序和技術規范(Regards uniform procedures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type-approval of motor vehicles with regard to their emergency lane-keeping systems)、(EU)2021
15、/1958關于機動車智能速度輔助系統(ISAS)認證的具體試驗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4 程序及技術要求(Concerning the specific test procedure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type-approval of motor vehicles with regard to their intelligent speed assistance systems and for the type-approval of those systems as separate technical units)、(EU)2021/
16、1341關于就駕駛員困倦和注意力警示系統對機動車進行型式批準的專門測試程 序和技術要求方面制定詳細規則(Concerning the specific test procedure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type-approval of motor vehicles with regard to their driver drowsiness and attention warning systems)和(EU)2022/1426 全自動車輛自動駕駛系統(ADS)型式認證的統一程序和技術規范(Regards uniform procedures
17、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type-approval of the automated driving system(ADS)of fully automated vehicles),以規范智能網聯汽車型式認證的管理和技術要求。特別值得注意的是(EU)2022/1426 法規,它針對完全自動駕駛車輛的型式認證進行了立法,將規范的范圍從之前的 L3 級自動駕駛擴展到 L4 級和 L5 級。這一立法舉措是對汽車通用安全法規的廣泛修訂的一部分,旨在提高自動駕駛車輛的安全性和合規性標準。德國采取立法的手段,積極爭取在自動駕駛領域獲得領先優勢,成為自動駕
18、駛技術應用最早的國家之一。自 2015 年發布了自動網聯駕駛戰略(Strategy for Automated and Connected Driving),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5 德國就著眼于確保在自動駕駛創新的關鍵階段保持領先地位。在2021年 5 月,德國聯邦議會成功通過了全新的自動駕駛法(草案)(Strassenverkehrsgesetz(StVG)),并經過德國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的投票通過,正式頒布于 7 月。這部法律成為全球首個規管無人駕駛車輛的法規,使德國成為首個允許完全無人駕駛汽車在道路上行駛的國家。該自動駕駛法通過對現有道路交通法和強制保險法的補充,為 L4 級自動
19、駕駛建立了法律框架,使其能夠在全國范圍內規定的公共道路上正常運行。隨后的 2022 年,自動駕駛車輛批準和運營條例(Regulations on Approval and Operation of Autonomous Vehicles)更為詳細地規定了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審批的要求,為 L3級自動駕駛汽車的批量生產和市場投放提供了可能性。這些舉措加強了德國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地位。1 1.1.3.1.3 美國自動駕駛政策加速迭代,商業化應用加速落地美國自動駕駛政策加速迭代,商業化應用加速落地 美國采用了“聯邦政府-州政府”兩級模式來管理自動駕駛產業,以確保其有序發展。在這個模式下,聯邦政府與各州
20、政府合作,分工明確,共同推進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的進展。聯邦政府的主要職責是通過制定法規和政策文件來引導自動駕駛汽車的生產、測試和商業化推廣。各州政府則負責建立具體的要求和實施細則,以管理其行政區域內的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測試活動。這種協作模式有助于確保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并在全國范圍內促進了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6 美國在 2020 年 3 月發布了 智能交通系統戰略規劃 2020-2025(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Joint Program Office Strategic Plan 2020-2025),該規劃明確
21、了其愿景,即“加速智能交通系統的應用,改變社會運行方式”,以及使命,即“領導合作和創新研究、開發和實施智能交通系統,以確保人員通勤和貨物運輸的安全性和流動性”。隨后,于 2020 年 4 月,美國總統行政辦公室和交通部聯合頒布了自動駕駛汽車 4.0:確保美國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領導地位(Ensuring American Leadership in Automated Vehicle Technologies Automated Vehicles 4.0),其中列出了自動駕駛汽車研發和整合的聯邦原則,強調了安全和審查的優先性,鼓勵各部門和機構在自動駕駛領域進行創新,并確保持續的監管方案。在 20
22、21 年1 月,美國交通部發布了自動駕駛汽車綜合計劃(Automated Vehicles Comprehensive Plan)報告,作為美國“自動駕駛 4.0”國家計劃的延伸和實施,旨在確保美國在全球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地位。該報告進一步明確了美國自動駕駛汽車產業發展的三大目標、五大優先領域以及三類公共平臺。法規方面,2020 年,美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了 SAE J2945/5-2020網聯車輛應用的服務許可和安全指南(Service Specific Permissions and Security Guidelines for Connected Vehicle Applications
23、)等法規,其中涵蓋了輕型車輛的車載設備和車輛對車輛(V2V)安全通信系統的規定。在 2022 年 3 月,美國國家公路交通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7 安全管理局發布了自動駕駛系統車輛的乘員保護(Occupant Protection Safety Standards for Vehicles Without Driving Controls)最終規則,此規則對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FMVSS)中的乘員保護標準進行了更新。規定強調了自動駕駛汽車必須提供與傳統車輛相等的乘員保護能力,還明確了自動駕駛汽車可取消方向盤、制動
24、踏板等人工控制裝置。而在 2022 年 6 月,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發布了美國數據隱私和保護法(American Data Privacy and Protection Act,ADPPA)的初稿。ADPPA 的目標是通過為個人提供廣泛的數據保護,并對數據控制實體提出嚴格要求,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國家框架來保護個人數據。在 2023 年 8 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公用事業委員會(California 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CPUC)批準了 Cruise 和 Waymo 在舊金山提供全天候的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收費服務。這一決定使舊金山成為美國第一個實現無
25、人駕駛出租車全面商業化的城市。1 1.1.4.1.4 日本借日本借鑒國外經驗結合本國實際推進自動駕駛進程鑒國外經驗結合本國實際推進自動駕駛進程 日本在自動駕駛法規方面積極借鑒了國際經驗,并形成了體系化和逐步推進的特點。自 2014 年以來,日本政府采用官民 ITS 構想路線圖為戰略指導,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成就和未來方向進行總結和規劃。官民 ITS 構想路線圖 2020明確了推廣自動駕駛汽車的社會應用,提高交通運輸效率以及支持老年人出行的目標。近年來,日本陸續發布了一系列法規和指南文件,包括自動駕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8 駛汽車道路測試指南(Guidelines for Public Road
26、 Testing of Automated Driving Systems)、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技術指南(Transport and Tourism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Autonomous Vehicle Safety)等,為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和商業化奠定了基礎。日本政府在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方面采取了相對謹慎的態度,特別是自動駕駛安全技術指南作為自動駕駛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提出了實現零交通事故的社會目標。該指南列出了一系列安全條件,為了在國際標準化討論中提出,日本政府還在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汽車標準協調世界論壇 WP.29 上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日本頒布的 道路運輸
27、車輛法(Road Transport Vehicle Act)主要側重于汽車產品管理,特別涉及自動駕駛裝置和軟件更新等方面,而道路交通法(Road Traffic Act)修正案則關注駕駛人管理,特別規范了自動駕駛汽車的駕駛行為。這些法規允許具有遠程監控功能的 L4 級自動駕駛公交車在交通網絡較弱的地方按指定路線運行,促進了 L4 級自動駕駛汽車在特定條件下提供出行服務。1.2 我國自動駕駛政策法規 1 1.2.1.2.1 國家層面,加快制定自動駕駛產業政策及標準體系國家層面,加快制定自動駕駛產業政策及標準體系 我國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框架,確立了車路協同的戰略發展
28、方向,為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輛的引入和廣泛應用提供了堅實的政策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9 注重戰略規劃,完善標準體系。2020 年 2 月,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等 11 個部門共同制定了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明確了到 2025 年我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的基本形成目標。同時,該戰略規劃還提出了在 2035 年至 2050年之間全面建設更加完善的標準智能汽車體系的目標。與戰略規劃同步發布包括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車輛智能管理)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交通相關)以及國家車聯網產業
29、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3年版)等文件。這些文件旨在逐步建立適應我國國情和與國際接軌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為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和應用提供堅實的標準支持。開展試驗實測,積累管理應用經驗。2021 年 7 月,工信部、公安部和交通運輸部發布了 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規范(試行),旨在適應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的發展,加速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進程。這一規范對示范范圍、測試車輛和檢測項目等方面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包括增加了示范應用、專用作業車等內容,并簡化了辦理程序。企業及產品管理方面,我國陸續發布了一系列文件,包括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指南(試行)關于加強智能網
30、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意見以及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等,著重規定了 L3 級和 L4 級智能網聯汽車的準入和應用。這些政策允許一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10 些城市和企業率先獲得準入試點資格,通過試點積累高級別智能網聯汽車的運營和管理經驗,逐步推廣至全國范圍。2022 年 8 月,交通運輸部發布了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旨在適應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鼓勵和規范自動駕駛汽車在運輸服務領域的應用,以保障運輸安全。積極應對網絡安全壓力,制定在線升級規范。2019 年 9 月,工信部發布了關于加強車聯網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
31、主管部門、通信管理局、汽車生產企業等各方加強車聯網的信息安全。2021 年 8 月,國家網信辦等五個部門聯合發布了 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明確了對汽車數據安全的要求,包括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的處理原則、個人敏感信息的處理要求等。此外,工信部還于 2021 年 9 月發布了關于車聯網卡實名登記管理的通知,進一步規范了車聯網卡的實名登記要求。2022 年 2 月,工信部發布了關于車聯網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南,以指導行業構建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標準,提高標準應用水平,支持車聯網產業的安全健康發展。2020 年 11 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關于汽車遠程升級(OTA)技術召回監
32、管的通知,要求所有采用 OTA 方式進行技術服務的汽車生產商按照相關法規要求備案。2021 年 6 月,市場監管總局進一步規范了車企進行汽車 OTA 備案的程序。工信部于2022 年 4 月發布了關于汽車軟件在線升級備案的通知,要求具備OTA 升級功能的汽車整車產品和 OTA 升級活動應進行備案。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11 1 1.2.2.2.2 地方層面,先行先試加速制定自動駕駛法律規范地方層面,先行先試加速制定自動駕駛法律規范 根據中央層面的十四五規劃和法規政策的引導,自 2020 年以來,各地紛紛發布了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相關的規劃,包括省、市、自治區以及重點城市。這些規劃旨在推動
33、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并為其在道路測試和商業化方面提供了指導。特別是一些具有優勢地位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在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它們在規模和里程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并且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法規,起到了引領和標桿的作用。湖南、湖北、江蘇、安徽、重慶、浙江等省市也積極規劃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并已開始開展道路測試等相關工作。這些地方的積極舉措有助于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促進了我國智能交通領域的創新和進步。這也反映了我國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政策頂層設計和地方政府的積極響應,共同推動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北京市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積極推動自動
34、駕駛技術的科學試驗和產業探索。在這方面,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支持和促進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首先,在自動駕駛車輛的道路測試管理方面,北京市自 2020 年 11 月發布了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的第三次修訂。這次修訂延長了自動駕駛車輛測試號牌的有效期,同時新增了特殊天氣環境(夜間、雨、霧)、高速環境和無人化技術測試場景,以支持更多的測試場景。該細則還調整了道路測試的里程要求,取消了測試車輛數量的限制,同時支持規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12 ?;脑囘\營探索。其次,北京市在智能網聯汽車政策方面也采取了積極的措施。在 2021 年 4 月,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
35、布了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總體實施方案,以便創造更加友好的政策環境。這個方案設立了智能網聯政策先行區,依托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旨在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問題和痛點,并提供支持,以推廣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模式的應用,同時營造政策友好型的產業發展環境。北京市還于 2021 年 11 月發布了 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管理實施細則(試行),該政策允許Robotaxi 運營商在試點區域提供有償運營服務。經歷了一系列發展階段后,2023 年 4 月,百度“蘿卜快跑”和小馬智行獲得了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首批“無人化車外遠程階段”示范應用許可,允許在北京市提供全車無人的自
36、動駕駛出行服務。最后,北京市還在2022 年 11 月發布了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無人接駁車管理細則(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為無人接駁車在特定區域內提供相應的路權,從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新產品的創新管理。這些政策措施使北京市成為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重要實驗和創新地區,為該領域的發展和應用提供了堅實的政策支持和推動力。上海市在智能網聯車輛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立法措施,并不斷完善政策環境,以促進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商業應用。2022 年發布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應用管理辦法。這一管理辦法明確了示范運營可以適度收取費用,同時要求收費標準必須在示范運營方案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13
37、中載明,并向社會公示。這為企業開展商業化示范應用提供了法律依據,并促進了自動駕駛車輛的商業化應用。百度、小馬智行、滴滴等出行企業的自動駕駛車輛已獲得商業化示范應用的資格,并在指定的測試區域道路上進行了載人示范應用,包括從地鐵到辦公樓、居民區到商圈的服務。2022 年 8 月印發上海市加快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實施方案,計劃到 2025 年,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發展到 5000億元,新生產的汽車中有 70%具備輔助駕駛或有條件自動駕駛功能。此外,方案還鼓勵臨港、嘉定、浦東等區協同合作,共同完善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和測試基礎設施。臨港新片區于 2023 年 2 月發布了 臨港新片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
38、聯汽車創新應用實施細則(試行),浦東新區也公布了 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規定。這些規定為包括白度 Apollo、AutoX 安途、小馬智行在內的三家企業頒發了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獲得牌照的企業可以在浦東行政區域內劃定的路段和區域進行車內全無人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浦東新區政府于 2023 年 3 月印發了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規定實施細則,這是中國首個針對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的地方性法規。這一細則明確了浦東新區將加速 L4 級別全無人駕駛的商業化落地,為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在臨港新片區進行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示范運營和商業
39、化運營等創新應用活動提供法律依據和制度保障。深圳市一直在積極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商業化應用,采取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14 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支持這一領域的創新和增長。深圳率先提出了允許自動駕駛車輛在一定條件下無需配備安全員,但要進行遠程監控。這一政策舉措表明了深圳對于自動駕駛技術的開放態度,并為技術測試和應用創新提供了便利。2022 年 8 月,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在智能網聯汽車進行道路測試或示范應用時,通常需要配備駕駛人。然而,高度自動駕駛和完全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在采取了相應的安全措施并經過市相關主管部門的安全評估和審核批準后,可以不再配備駕駛人。這一
40、政策舉措為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和便利性。此外,深圳市鼓勵智能網聯汽車提供多樣化的商業化服務,包括定制出行、社區出行、夜間出行和應急保障等。這為企業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商業化探索和服務創新提供了契機。深圳市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政策框架和創新支持措施使其成為自動駕駛技術和智能網聯汽車的重要發展和實驗地區。這些政策為技術測試、商業化應用和服務多樣化提供了堅實的政策支持。湖南省長沙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細則(試行)V4.0為管理智能網聯汽車的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提供了詳細的規定和指導。該細則涵蓋了多個方面,包括管理機構及職責分工、測試和示范申請條件、審核流程、管理程序、交通違法
41、和事故處理等。在道路測試范圍和管理流程方面,實施細則 4.0進行了重要的完善。它明確了測試及應用示范工作的管理程序和基本條件,特別是在高速測試申請和審核方面提出了更詳細的要求,包括相關材料和測試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15 里程的要求。這有助于確保測試和示范應用的順利進行,并提高了安全性和可控性。湖南湘江新區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示范區行動方案(2022-2025)也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允許自動駕駛出租車進行全無人示范應用,并在全天候條件下運行。該區已經開放了長達317公里的測試道路,未來計劃構建國內領先的全無人、全天候道路測試運營網絡,以實現環衛、物流、接駁和配送等多種場景的千輛級規?;瘧?/p>
42、用。這將有助于打造可在全國范圍內復制和推廣的車聯網商用場景,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自 2020 年以來,武漢市經開區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實現了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的全域開放。車谷地區已經建成了長達 106 公里的智能化道路,覆蓋了整個區域的 160 平方公里,同時建立了高精度城市信息模型,創造了全國首個車城網平臺。在 2022 年 6 月,武漢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管理聯合工作組制定了 武漢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管理實施細則(試行)。該細則允許通過通知書獲得批準的示范應用主體進行車內無安全員的遠程測試、示范和商業運營,這為自動駕駛業務的企業提供了詳細的指導和支
43、持。自動駕駛車輛將開始在武漢市經開區進行遠程商業化試點運營,為公眾提供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隨后,該地區還開放了跨區通行,允許全無人駕駛車輛在夜間運營。這一系列舉措加速了智能網聯汽車從道路測試向商業化應用的過渡,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化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推動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普及。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16 2 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場景和商業化落地多維涌現 隨著各國頒布自動駕駛商業化發展路徑(如 2018 年 5 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通往自動化出行之路:歐盟未來出行戰略,提出到2030 年普及完全自動駕駛;2021 年 1 月,美國交通部發布自動駕駛汽車綜合計劃,旨在確保其自動駕駛的全球
44、領先地位等),不斷完善的自動駕駛政策、法規,以及在自動駕駛方案、算法、計算芯片、核心傳感器、高精度地圖等技術不斷進步的產業環境下,自動駕駛正在從測試示范應用向無人駕駛商業化應用階段加速拓展。并有望在以下應用場景超預期落地:1)Robotaxi商業化試點及商業化運營加速。2)在“最后一公里”配送,進入常態化運營。3)高速公路商用車從雙駕向單駕快速迭代。4)礦山、港口等半封閉、高確定性的場景高級別自動駕駛正在快速落地。2.1 2.1 RoRobotaxibotaxi 范圍擴大,政企聯合打造生態模式范圍擴大,政企聯合打造生態模式 Robotaxi 作為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重要場景,是基于高效、安全出行
45、服務提供的自動駕駛全域生態。其商業化需要規?;鲂蟹者\營能力。Robotaxi 服務運營成功除了流量、運營、體驗、調度、服務等要素,自動駕駛相關政策的完善是自動駕駛無人車大規模商業化落地的前提,用戶習慣的培養,市場參與者的多寡影響規模效應的形成,自動駕駛成本決定了 Robotaxi 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技術成熟度決定了自動駕駛車輛是否安全、便利及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服務的接受度。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17 2.1.12.1.1 巨大的市場需求,促進巨大的市場需求,促進 RobotaxiRobotaxi 的發展的發展 據麥肯錫(McKinsey)未來出行研究中心預計,中國 2030 年自動駕駛將
46、占到乘客總里程(PKMT)的約 13%;到 2040 年,自動駕駛占乘用車總里程比例將達到約 66%。到 2030 年,自動駕駛乘用車將達到 800 萬輛,自動駕駛汽車總銷量將達到約 1.5 萬億元(2300 億美元),基于自動駕駛的出行服務訂單金額將達到約 1.69 萬億元(2600億美元);到 2040 年,自動駕駛乘用車將達到約 1350 萬輛,自動駕駛汽車總銷售額將達到約 3600 億美元,基于自動駕駛的出行服務訂單金額將達到約 9400 億美元。表表 1 1 20302030 和和 20402040 年中國自動駕駛乘用車市場規模預測年中國自動駕駛乘用車市場規模預測 要素要素 時間時間
47、 自動駕駛乘用自動駕駛乘用車數量車數量 自動駕駛汽車自動駕駛汽車總銷售額總銷售額 自動駕駛出行服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訂單務訂單 自動駕駛占自動駕駛占乘乘客總里程客總里程 2030 年 800 萬輛 2300 億美元 2600 億美元 13%2040 年 1350 萬輛 3600 億美元 9400 億美元 66%數據來源:McKinsey 中國汽研整理 2.1.22.1.2 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成本將持續降低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成本將持續降低 據麥肯錫(McKinsey)未來出行研究中心測算,預計 2025 年至2027 年出現拐點,企業運行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成本將低于人工駕駛出租車成本。另在技術進度,規模效
48、應等影響下,自動駕駛關鍵技術所應用的軟硬件,包括傳感器、車載計算平臺、軟件等成本亦將持續降低。據公開資料顯示,百度發布的第六代無人車ApolloRT6,成本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18 下降到 25 萬元左右,第五代 Apollo Moon 北汽極狐成本為 48 萬元,單車成本下降了 23 萬左右。表表 2 2 百度百度 RobotaxiRobotaxi 第五代和第六代性能及價格對比第五代和第六代性能及價格對比 車型車型 發布時間發布時間 主要性能主要性能 成本價格成本價格 第五代 Apollo Moon 北汽極狐 2021 年 6月 依托百度 Apollo 全球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積累,采用
49、“ANP-Robotaxi”架構,不僅讓無人車套件輕量化,還可與智能駕駛汽車數據共生共享,打造超級強大的數據閉環。在領航輔助駕駛 ANP 車型基礎上,增加 1 顆定制激光雷達和相應無人駕駛幾余,即可實現全無人駕駛能力。48 萬元 第六代 Apollo RT6 2022 年 7月 該產品是百度面向未來出行自主研發、正向設計的量產車,整車針對乘客需求和無人駕駛出行場景進行了深度設計。Apollo RT6 不但具備城市復雜道路的無人駕駛能力,且成本僅為 25 萬元。預計 2023 年率先在蘿卜快跑上投入使用。它的量產落地,將加速無人車規?;渴?,重新定義汽車和未來出行方式。25 萬元 信息來源:調研
50、 中國汽研整理 2 2.1.1.3 Robotaxi3 Robotaxi 商業化落地進入發展快車道商業化落地進入發展快車道 在全球自動駕駛企業深度參與、自動駕駛技術迭代、多場景測試數據等加持下,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商業運營模式,對出租車和網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19 約車來說是劃時代的顛覆性變革。自動駕駛技術、車輛、運營平臺等成為業界重點關注領域。表表 3 3 全球主要全球主要 RobotaxiRobotaxi 企業規模情況企業規模情況 企業企業 開始研開始研 發時間發時間 國家國家 主要測試地區主要測試地區 累計實際累計實際 路測里程路測里程 總車隊規總車隊規模模 WaymoWaymo 20
51、09 美國 亞利桑拿州鳳凰城、加州舊金山 大于 2200 萬英里 大于 700 CruiseCruise 2013 美國 加州舊金山 不詳 約 300 AuroraAurora 2017 美國 賓州匹茲堡、德州達拉斯、加州舊金山 約 460 萬英里 不詳 百度百度ApolloApollo 2013 中國 北京、廣州、重慶、深圳、武漢等 大于 4300 萬英里 大于1000 美國 加州舊金山、洛杉磯等 文遠知文遠知行行 2017 中國 廣州、北京、深圳、上海等 大于 900 萬英里 大于 500 美國 加州圣何塞 小馬智小馬智行行 2016 中國 北京、廣州、上海、深圳等 大于 900 萬英里
52、大于 400 美國 加州舊金山、費利蒙、爾灣 注:1、路測數據收集時間點有差異:Waymo、Aurora 截止 2021 年底,百度截止 2023 年 8 月,文遠知行 2022 年底,小馬智行 2022 年 8 月 2、車隊規模和測試里程中或包含除 Robotaxi 以外的其它自動駕駛車輛,但普遍共計技術平臺和數據。數據來源:各公司官網 中國汽研整理 例如,百度通過單車智能、監控冗余、平行駕駛和安全運營管理體系等多重措施,確保出行安全。百度自動駕駛自始至終秉持安全第一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觀,系統規劃安全核心策略,建立了安全運營體系全景圖,成立了技術與管理安全委員會,與整車企業深度定制具備七重全冗
53、余能力的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輛,從“云、管、端”三個層面,構建了“綜合防范、身份認證、縱深防御、動態防護”的四大網絡與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20 信息安全技術體系。Apollo自動駕駛系統現已獲得ISO 26262、ASPICE、IATF 16949:2016、EAL4 等車規級安全認證。同時,百度在行業內率先制定了全面的自動駕駛安全員能力要求與培訓考核細則,建立健全并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保障規?;療o人駕駛車輛的安全運行。目前,百度自動駕駛安全運營測試里程累計已超過 7000 萬公里,獲得自動駕駛牌照數量超過 1200 張,自動駕駛專利數超過 4800 項。隨著百度全面推進全無人自動駕駛規
54、?;瘧?,其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已在 11 個城市開展常態化出行服務,累計出行訂單量超過 330 萬單,其中北京、武漢、重慶、深圳四城的用戶可以用“蘿卜快跑”APP 方便叫輛車內無安全員的 Robotaxi 服務。目前,“蘿卜快跑”項目在武漢已經投放了超過 300 輛的全無人駕駛商業運營車輛。武漢的自動駕駛全無人商業運營測試道路已經超過 1460 公里,覆蓋了 1100 平方公里的城市區域,能夠為近 400 萬人提供全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2023 年 6 月,百度旗下自動駕駛服務平臺蘿卜快跑獲得坪山區正式授牌,在深圳坪山區開展 L4 級無人駕駛商業化收費運營。2023 年 3
55、 月,百度“蘿卜快跑”首批獲準在京開展全無人自動駕駛示范應用,這是全球范圍內全無人車隊首次在首都城市落地。這些舉措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化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推動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普及。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21 表表 4 4 百度蘿卜快跑無人駕駛出行服務百度蘿卜快跑無人駕駛出行服務 在深圳提供車內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的車輛在深圳提供車內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的車輛 蘿卜快跑在北京提供車內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蘿卜快跑在北京提供車內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 圖片來源:網絡 此外,眾多自動駕駛公司與網約車公司聯手,共同布局無人駕駛網約車出行生態。例如智行者,成立于 2015 年,聚焦無人駕駛汽
56、車大腦的研發,致力于成為通用場景 L4 解決方案提供商。2022 年 1 月,智行者與 T3 出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將共同探索 Robotaxi 落地的創新模式,同時由智行者改制生產的首批 Robotaxi 也已正式交付。智行者與 T3 出行共同推出的“自動駕駛+正常駕駛”Robotaxi 落地新模式,即在指定自動駕駛測試區域采用自動駕駛,超出該區域的其他區域則將由安全員擔任駕駛司機接手駕駛權。智行者無人駕駛大腦賦能的 T3 出行百臺規模的 Robotaxi 車隊已在蘇州落地,實現常態化運營,同時雙方推出“自動駕駛+有人駕駛”的商業化落地新模式。在國外,Robotaxi 在政府的支持下也進
57、入商業化落地的快速發展期。Waymo 前身為 2009 年成立的 Google 自動駕駛項目,目標為完全自動駕駛,一直在美國測試類似產品。Waymo 自 2016 年起在美國鳳凰城進行自動駕駛測試,并于 2018 年推出付費運營服務 Waymo one,逐漸覆蓋鳳凰城東南方的 4 個市郊區域(Chandler、Mesa、Tempe、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22 GilBert),面積約 100 平方英里。其無人駕駛車輛不需要安全駕駛員。2022 年,Waymo 擴大了其在鳳凰城的服務區域,將在道路狀況更為復雜、行人和車輛更為密集的鳳凰城中心市區提供 Robotaxi 服務。2022年 11
58、月中旬,Waymo 獲得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的許可,可以向公眾開放全自動駕駛汽車服務,并允許其在沒有司機的情況下接載乘客。Waymo 的叫車 APP 支持多種語言,可提供觸覺和聽覺反饋,幫助乘客找到汽車。顯現出其已具備大規模商業化的可能。Waymo 和 Cruise 在2023 年 8 月 10 日獲得美國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CPUC)批準,允許在舊金山提供全天候(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時的)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收費服務。Waymo 目前在舊金山運營著 250 輛汽車,而Cruise 在夜間運營著 300 輛汽車,白天運營著 100 輛汽車。不少新創公司都將 Robotaxi
59、 做為自己的方向之一,比如文遠知行,Momenta 等。2 2.2.2 城市自動配送應用加速到來,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城市自動配送應用加速到來,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 中國電商、外賣及即時配送的興起,帶來了配送行業的蓬勃發展。其“最后一公里”配送成為自動駕駛智慧物流必爭之地。2 2.2.1.2.1 自動配送實現常態化運營自動配送實現常態化運營 據世界經濟論壇預測的相關數據顯示,到 2030 年全球城市末端配送需求將增長 78%(與 2021 年相比)。另據工信部裝備中心直屬企業艾迪智聯自動配送行業發展年報(2022)預測,2030 年我國自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23 動配送車保有量將突破 100
60、 萬輛,產值超過 1000 億元,拉動全產業鏈經濟價值達到萬億規模。末端配送需求的激增,新冠等特殊場景加速自動配送商業化落地應用等多重因素影響下,自動配送在特定區域實現了常態化運營。例如:自 2020 年 2 月起,美團先后在北京順義、北京亦莊、深圳坪山等城市限定公開道路開展商業化落地,與美團買菜等實體業務深度融合。截止2023年6月底,美團自動配送車自動駕駛里程占比超過99%,已經累計給用戶配送超 332 萬單。除美團外,百度、京東、菜鳥、行深智能等均開啟外賣、餐飲、快遞、郵政等自動配送,新石器、白犀牛等參與醫院的醫療和生活物資配送。表表 5 5 典型企業末端配送應用情況典型企業末端配送應用
61、情況 企業企業 產品類型產品類型 應用城市應用城市 配送場景配送場景 配送內容配送內容 美團 自動配送車 北京等 商家-小區內 外賣、買菜 百度 阿波龍小車 北京 商圈 餐飲 京東 配送機器人 武漢 物流站-醫院 醫療用品、生活物資 菜鳥 車載自提柜 杭州 小區內 快遞 行深智能 無人投遞車 湖北仙桃 政府及直屬單位 郵政投遞 信息來源:公開資料 中國汽研整理 2 2.2.2.2.2 自動自動配送技術配送技術具備具備商業化量產商業化量產條件條件 盡管自動配送車依然面臨身份不明確、地方法規標準不統一等挑戰,但當前在積極通過地方試點開展技術和商業化探索。政策上的積極探索,要早日實現規?;慨a,當前
62、的一大障礙在于成本,但隨著自動配送領域關鍵技術不斷突破和供應鏈管理能力的成熟,自動配送“車”成本占比最高的三大核心零部件:激光雷達、計算平臺與線控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24 底盤,已經逐漸趨近國產化。使自動配送“車”被認為是最先有可能實現商業化落地的細分市場和應用場景,進而吸引了諸多企業參與,規?;瘧弥溉湛纱?。據公開資料顯示,美團在自動配送領域已經具備全技術棧研發能力,以自研 L4 級自動駕駛軟硬件技術為核心。其關鍵技術方面已經突破動態復雜場景高精度環境感知、基于專家知識的路徑規劃與控制、全場景點云自糾錯的高精地圖等自動駕駛先進算法技術,迭代升級自動駕駛系統。適應全天候、多場景應用需求。
63、車企在自動配送車領域也可圈可點,比亞迪和 Nuro 聯合研發第三代車型 Nuro,比亞迪負責整車硬件部分,而 Nuro 則提供自動駕駛相關部分,宣稱計劃在 2023 年量產。東風集團于 2019 年率先推出可應用在“最后一公里”配送的 Sharing Box。長城汽車則剝離原技術中心智能駕駛的前瞻部分,于 2019 年末成立毫末智行,正式切入自動配送賽道。毫末智行于 2022 年 4 月發布了搭載 3 顆機械激光雷達和 360 TOPS 算力計算平臺的小魔駝,將價格拉低至 13 萬元。在此之前,自動配送車在 2020 年價格在 50-60 萬元上下。毫末智行的自動配送業務聚焦送餐與快遞中的 B
64、2B 場景,并不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而是向順豐、菜鳥等快遞、物流公司和外賣平臺出售低成本的自動配送“車”。通用汽車在 2021 年 CES 上推出電動商用車“BrightDrop”品牌,為第一英里到最后一英里的城市配送提供一套完整的產品和服務。雷諾集團也在 2021 年 1 月推出新品牌 Mobilize,宣布將推出一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25 系列專屬車型,其中最后一英里配送,與汽車共享、網約車服務和按需運輸等共同成為該品牌下的發展重點。表表 6 6 自動配送車自動配送車 美團自動配送車 自動配送車 Nuro 來源:網絡 2 2.3.3 自動駕駛卡車高速場景應用,推動物流行業創新自動駕駛
65、卡車高速場景應用,推動物流行業創新 由中國交通部工程研究院和中國最大商用車管理平臺 G7 智慧物聯網共同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約 700 萬輛城際中重型卡車中,每年平均發生 5.07 萬次交通事故。據億歐智庫測算,L3 級自動駕駛重卡每單位周轉量總擁有成本可降低 9.35%,L4 級自動駕駛重卡可降低 15.35%。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26 表表 7 7 普通重卡和自動駕駛重卡每單位周轉量的總擁有普通重卡和自動駕駛重卡每單位周轉量的總擁有成本比較成本比較 (元(元/百噸公里)百噸公里)數據來源:億歐智庫2021 中國自動駕駛干線物流商業化應用研究報告 自動駕駛高速場景具有線路固定、貨
66、運量大、運輸距離遠,行駛速度高等特點,高速公路運輸亦存在司機短缺、交通事故頻發、燃油成本高、運營效率低等制約因素。為有效解決高速場景物流安全、成本、環保、效率等痛點,物流領域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需求顯得更加強烈,其在物流領域應用和探索在不斷創新。2 2.3.1.3.1 初創公司從落地場景出發,推動自駕技術規?;鮿摴緩穆涞貓鼍俺霭l,推動自駕技術規?;?目前,自動駕駛貨車初創公司主要有圖森未來、贏徹科技、智加科技、主線科技等,均已開展了自動駕駛卡車道路測試,并和整車廠、Tier1、芯片商等開展密切合作,并獲得物流背景公司的重要投資。此類公司希望從具體落地場景出發,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大規模商業化落
67、地。例如,圖森科技自 2015 年成立,就專注于自動駕駛貨運卡車技術研發與應用,提供計算機視覺為主,輔助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其他傳感器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打造高速公路和港口、場區等物普通柴油重卡自動駕駛硬件人力節?。↙3)人力節?。↙4)能源節省L3級自動駕駛柴油重卡L4級自動駕駛柴油重卡成本(元)21.900.99-2.30-4.60-0.7419.8518.5421.90 0.99-2.30-4.60-0.74 19.85 18.54 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27 流場景下的 L4 級別自動駕駛卡車產品。表表 8 8 中國高級別自動駕駛卡車公司情況一覽中國高級別自動駕駛卡車公司情況一覽
68、 公司公司 自動駕駛卡車測試情況自動駕駛卡車測試情況 合作伙合作伙伴伴 配套卡配套卡車車 運營及交運營及交付車隊規付車隊規模模 運營市運營市場場 物流物流背景背景投資投資方方 成成立立時時間間 測試測試地點地點 測試測試卡車卡車車隊車隊規模規模 測試里測試里程程 贏徹科技 2018年 長沙、濟南、上海、山東、浙江、等 5 輛 2 萬公里(包含封閉道路)ZF、WABCO、克諾爾、速騰、地平線 東風、重汽、福田 投入運營車輛數百輛,下一階段目標1000 輛 中國 G7、普洛斯 智加科技 2016年 美國 2 輛 超3000公里 一 汽、NVIDIA、Paccar、Navistar 一汽解放 美國
69、1000臺訂單,已交付上百輛,中國 100 臺訂單 中 國、美 國、歐洲 滿幫集團 圖森未來 2015年 上海、北京、唐山、美國 中 國15 輛,美 國40+輛 中國 4萬公里,美國 300萬公里 陜 汽、福 田、三 一、ZF、WABCO、索 尼、NVIDIA 陜汽重工、福田、Navister、PACCAR 共 獲 得5700 臺卡車訂單,運營車隊超過70輛 美 國、中國 UPS 主線科技 2017年 山東 4 輛 10萬公里(高速)BOSCH、WABCO、齊 魯 交通、中機公司 重汽 全國落地運 營 近200 臺 中國 普洛斯 信息來源:中金場景先行,高級別自動駕駛商業化加速落地中國汽研整理
70、 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28 表表 9 9 主流自動駕駛卡車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規劃主流自動駕駛卡車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規劃 企業企業 2 2021021 年年 2 2022022 年年 2 2023023 年年 2 2024/2025024/2025 年年 贏徹科技 L4 研發測試,L3 量產運營 L4 規模落地 智加科技 L4 研發測試,SL4 量產運營 L4 規模落地 圖森未來 L4 研發測試,L4(帶安全員)運營 L4 規模落地 主線科技 L4 研發測試,L3 量產運營 L4 規模落地 信息來源:賽博汽車2022 自動駕駛干線物流報告 2 2.3.2.3.2 主流車企與初創公司共研自駕
71、技術,推動創新主流車企與初創公司共研自駕技術,推動創新 主流汽車制造商奔馳、沃爾沃、特斯拉也一直致力于自動駕駛卡車的研究和開發。早在 2014 年,奔馳就在漢諾威商用車展開幕前夜,展示了一輛搭載了自動駕駛技術的概念卡車 Future Truck 2025,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戴姆勒正在開發 L4 級“高度自動駕駛”卡車的技術。國內整車企業,如一汽解放、上汽紅巖、中國重汽等,主要從底盤、車輛供應角度切入市場,同時廣泛尋求與初創公司合作,為下一個時代的重卡市場打基礎。2 2.3.3.3.3 物流需求方采用自研或合作方式進行技術儲備物流需求方采用自研或合作方式進行技術儲備 以阿里、京東等科技定位企業
72、傾向采用自研的方式,希望通過自動駕駛技術幫助旗下物流配送體系降本增效。以順豐為代表傳統物流企業主要以投資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業務合作的方式,進行技術儲備。2 2.4.4 礦區、港口等封閉場景,推進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礦區、港口等封閉場景,推進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 2020 年 3 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八個部委聯合發布關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29 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推動智能化技術與煤炭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煤礦智能化水平。2020 年 12 月 30 日,交通運輸部發布 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明確鼓勵在港口、機場、物流場站、交通
73、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工地等環境相對封閉的區域等場景,結合生產作業需求,開展自動駕駛載貨示范應用。在產業政策的積極推動下,礦山、港口等相對封閉區域的無人駕駛有望迎來更加快速的滲透和長期發展機遇。近年來,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部分礦山、港口等封閉場景已經實現 L4 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初步商業化落地。2 2.4.1.4.1 礦山、港口等相對封閉場景促成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礦山、港口等相對封閉場景促成自動駕駛技術落地 由于礦山、港口等屬于完全封閉或相對封閉區域,環境單一,不屬于公共道路,不受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約束。無需根據法律法規綜合考量。自動駕駛企業可以依據使用場景,考慮無人駕駛技術代替人的情況,
74、在整個生產環節銜接匹配,把車輛、硬件、現場的生產管理等每個環節鏈路都打通,進而根據整體架構在作業道路上設置相關設施。表表 1 10 0 礦山、港口、機場等封閉場景分析礦山、港口、機場等封閉場景分析 場景場景 場景特點場景特點 場景痛點場景痛點 價值價值 礦山 屬于封閉園區、運行速度較低 工作環境惡劣、危險系數高、運輸環節安全事故頻發、招工困難、人工成本高等 節省人工成本,提高駕駛效率,降低部件磨損 港口 場景相對封閉、運行速度較低、環境相對單一 天氣環境惡劣、24 小時作業勞動強度大、人力成本高等 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 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30 場景場景 場景特點場景特點 場景
75、痛點場景痛點 價值價值 機場 封閉園區 招工成本高、人工作業風險高、存在安全隱患、工作條件惡劣、人工駕駛效率低 高效、經濟、安全 信息來源:公開資料,中國汽研整理 2 2.4.2.4.2 礦山場景自動駕駛礦山場景自動駕駛從實地測試階段邁入試運營階段從實地測試階段邁入試運營階段 中國礦山自動駕駛市場主要集中在運輸無人化領域,該場景主要被慧拓智能、踏歌智行、易控智駕、路凱智行等本土企業占據,不少企業已經從實地測試階段邁入試運營階段。例如:易控智駕采用“技術+運營”的雙輪驅動模式。通過礦區無人駕駛全棧技術方案,把整個流程鏈路串起來,做出一個標準化且能真正提供高效運力的無人駕駛系統,形成標桿,然后再進
76、行標準化系統的“裁剪”,進一步提升效率。根據易控智駕的實際測算,目前其無人駕駛系統與有人駕駛相比,整體效率大概能達到 7080%。截至 2022 年 8 月,易控智駕自有寬體車超過 100 輛,無人駕駛累計運行里程 114 萬公里,無人駕駛累計運輸土石方量 507 萬方。2 2.4.3.4.3 港口自動駕駛加速實現港口自動駕駛加速實現場景物流“去安全員”運營場景物流“去安全員”運營 港口引入自動駕駛技術,主要集中在新建或者擴展港口。該場景運輸自動化解決方案目前主要有三種解決方案:自動導引運輸車AGV(Autmatic Guided Vehicle)、無人跨運車 ASC(Autonimous S
77、traddle Carrier)和無人駕駛集卡。近年來,隨著國家推動智慧港口建設工作,港口智能化、無人化轉型加速,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也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31 更加成熟。在新技術的加持下,港口導引運輸車不斷升級,出現了 IGV(Intelligent Guided Vehicle)智能導引車、AR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 of Transportation)人工智能運輸機器人、AIGT(AI Guided Transporter)無人駕駛集裝箱運輸車、IMV(Intelligent Mobile Vehicle)智能移動運輸平板車等多種不同叫法的產品
78、。目前,主線科技、西井科技、斯年智駕等均針對港口自動駕駛領域進行了相關布局,并面向港口物流樞紐提供了無人駕駛即可運輸解決方案。據公開資料顯示,當前主線科技、西井科技、斯年智駕等均以部署超 100 輛無人集卡與 IGV。表表 1 11 1 中國港口自動駕駛代表性公司概覽中國港口自動駕駛代表性公司概覽 公公司司 成立成立時間時間 商業商業模式模式 交付運交付運營車輛營車輛 落地落地港口港口數量數量 落地港口落地港口 合作主機合作主機廠廠 主要投資方主要投資方 主線科技 2017 銷售 100+(無人集卡、ART)3 天津港、寧波港、深圳媽灣港等 中國重汽 科大訊飛、蔚來資本、博世創投、渤海產投資、
79、北汽產投等 西井科技 2015 運營、銷售 100+(AIGT、IGV)5+阿聯酋阿布扎比港、泰國林查班港、天津港、青島港、廈門港等 江鈴重汽、三一海工 合力投資、中國交建、廣投資本、深投控、中交基金等 斯年智駕 2020 運營、銷售 200+(無人集卡、IMV、無人拖車)7 寧波港唐山港、珠海港、蘇州港、廈門港、宿遷港、濰坊港 比亞迪、中國重汽、一汽、吉利 辰韜資本、字節跳動、廣發信德、勁邦資本、水木創投等 飛步2017 銷售 60+2 寧波港、南通港 中國重汽 創新工廠、青松基金、同創偉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32 公公司司 成立成立時間時間 商業商業模式模式 交付運交付運營車輛營車輛
80、落地落地港口港口數量數量 落地港口落地港口 合作主機合作主機廠廠 主要投資方主要投資方 科技(無人集卡、IGV)業、安徽鐵投、招商致遠資本等 注:IMV 為智能移動運輸平板車,ART 為人工智能運輸機器人,AIGT 為無人駕駛集裝箱運輸車,均是傳統 IGV 的更新版本,當前在自動駕駛港口的比重不斷提升。信息來源:斯年智駕:場景物流無人駕駛領軍者,商業化奇點臨近 中國汽研整理 據悉斯年智駕獲得的國內 7 大港口訂單,2024 年有望實現盈虧平衡。根據 36 氪報道,2021 年 6 月,斯年智駕與寧波大榭碼頭簽署全球首個 L4 級港口無人駕駛商業訂單,2021 年 8 月,收獲唐山京唐碼頭無人化
81、運營付費協議,此后接連拿下珠海港、太倉港、廈門港以及宿遷港。其技術方面,構建“強車-強云”一體化核心技術壁壘,加速實現場景物流“去安全員”運營。并與比亞迪(線控底盤)、徐工港機(聯合開發 IMV)、速騰聚創(激光雷達供應商)、摯途科技(合作開發線控底盤等硬件)等合作。表表 1 12 2 斯年智駕當前港口運營情況斯年智駕當前港口運營情況 年度年度 港口運營港口運營 2016 年 寧波港大榭碼頭/24 輛集卡 2016.06 無人駕駛付費運營 蘇州港太倉四期/5 輛無人集卡+1 輛 IMV 2016.06 無人駕駛付費運營 2021 年 唐山港京唐碼頭/20 輛集卡 2021.10 無人駕駛付費運
82、營(去安全員)(去安全員)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33 2022 年 珠海港高欄碼頭/20 輛集卡 2022.04 無人駕駛付費運營 廈門港海潤碼頭/38 輛 IMV 2022.08 無人駕駛銷售(去安全員)(去安全員)宿遷港四期碼頭/28 輛無人集卡 2022.11 無人駕駛付費運營 2023 年 山東濰坊港/16 輛無人集卡 2023.06 無人駕駛付費運營 信息來源:公眾號 中國汽研整理 除了礦山、港口等半封閉場景,如散貨集散地、物流園區等場景也可實現自動駕駛場景物流的延伸和落地。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34 3 高級別自動駕駛發展趨勢及建議 自動駕駛是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其技術
83、能夠減少或消除人為駕駛錯誤,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率。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估計,自動駕駛汽車可以減少 90%以上的交通事故,這將顯著提高交通出行安全性。此外,自動駕駛車輛能夠精確感知和預測交通狀況,智能規劃路線和速度,優化交通流動以減少交通堵塞和擁堵,提高交通出行的效率和便利性,有助于打造高效安全的智能交通運行體系。在汽車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自動駕駛成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高級別自動駕駛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目前,我國自動駕駛技術處于全球第一梯隊,自動駕駛上路運行和商業化運用成為行業關注的重點,已進入落地的關鍵期。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日臻成熟,未來自動駕駛發展需要政策法
84、規和標準先行,對自動駕駛車輛合法上路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同時,通過研究自動駕駛保險和開展地方先行先試等實踐,共同促進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3.1 持續完善自動駕駛行業政策法規體系建設 在自動駕駛政策法規方面,當前出臺的自動駕駛政策基本上傾向于頂層設計,但在上路運行等方面仍缺乏法律依據,易出現交通事故權責不清等問題。近年來,在各家競爭聚焦的自動駕駛技術上,存在兩種主流技術路線,一種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攝像頭主導的純視覺方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35 案,即“單車智能”方案;另外一種是以百度、蘑菇車聯為代表的多傳感器融合路線,積極探索“車路云一體化”方案。在探索自動駕駛商業化的路徑上,仍需不斷完善自動
85、駕駛政策法規確保這項技術能夠安全地在公共道路上行駛,指導智能網聯汽車全產業鏈的合規發展,主要為以下幾方面。一是高精度地圖相關政策法規。高精度地圖作為實現自動駕駛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需要具備高精度、多要素、高鮮度等特點。為更好的實現高精度地圖應用,2022 年 8 月,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維護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重申了測繪活動的資質管理制度;2023 年 3 月,自然資源部發布了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 版),根據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數據現狀、產業應用需要及未來發展趨勢,建立了適合我國國情的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然而,當前高精度地圖的更新技術和審圖機制尚無
86、法保證其高時效性要求,可以在眾源采集、審圖流程等方面進行探索,滿足自動駕駛車輛安全,建立全國高精度地圖網絡,實現高精度地圖大范圍應用。二是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相關政策法規。隨著數字化發展和轉型的不斷深入,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各行各業實現了深度融合,智能網聯汽車也迎來“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軟件開發迭代加速、復雜程度增加,數據安全風險和數據治理問題日益突出,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已成為維護用戶個人信息安全、保障行業數據安全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36 以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繁榮發展的必然要求。針對汽車產品全生命周期,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供應商應對所有相關組件進行持續的風險和脆弱性管理,共同確保
87、車輛網絡和數據安全。在政府監管層面,2021 年9月,工信部發布 關于加強車聯網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工作的通知,在網絡安全及防護、數據安全、OTA 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2022 年 3月,工信部辦公廳發布車聯網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標準體系建設指南,重點研究基礎共性、終端與設施網絡安全、網聯通信安全、數據安全、應用服務安全、安全保障與支撐等標準。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建立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通過加強研發防護技術、風險評估、安全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等措施,確保產業鏈各企業合規體系建設,全面提升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保障水平,護航智能無人駕駛時代。三是上路通行相關政策法規。目前,我國市場上銷售
88、的車輛都是2 級自動化駕駛及以下車輛,根據現行法律法規規定,當事故責任方為車輛時,駕駛員承擔全部責任。然而,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動態駕駛任務接管轉移至系統,但目前尚未出臺明確的交通事故責任判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從地方監管層面,2022 年 6 月,深圳市作為先行示范區,發布了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表明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可以合法上路,條例明確規定有駕駛人的智能網聯汽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由駕駛人承擔賠償責任;完全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在無駕駛人期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37 害,由車輛所有人、管理人承擔賠償責任。2022 年 11 月,工信部會同公安部
89、發布 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嘗試明晰了自動駕駛狀態下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隨著自動駕駛商業化不斷推進,將持續探索上路通行規定、交通事故責任判定等方面,為高級別自動駕駛上路通行提供基礎保障。3.2 車路云一體化迅速發展促進自動駕駛進程 在實現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的進程中,伴隨“智能化+網聯化”融合驅動,不單單需要單車智能,車路云一體化方案已成為重要發展方向,通過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將人、車、路、云的物理空間、信息空間融合為一體,基于系統協同感知、決策與控制,實現智能網聯汽車交通系統安全、節能、舒適及高效運行。車路協同產業鏈涉及車載設備和智能交通系統、道路基礎
90、設施建設、數據處理和管理、服務提供商以及車輛制造和技術供應商等多個環節,上下游參與企業非常多,包括芯片、模組、終端、解決方案、高精地圖定位以及自動駕駛等,預測到 2030 年,中國車路協同市場規模將達到近 5000 億元,如下表所示。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38 表表 1 13 3 20212021-2030 2030 年中國車路協同市場規模預測(億元)年中國車路協同市場規模預測(億元)數據來源:億歐智庫 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向規?;痉峨A段演進,我國正在積極推進汽車、交通、通信三大產業的融合,完善城市配套設施,加速探索車路云一體化發展路線與示范應用。從政策層面看,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自 20
91、20 年開始推動車路云協同的相關試點示范及測試驗證,科技部在 2022 年支持車路云一體化的協同決策與控制等關鍵技術的研發,相關行業協會也在共同推動車路云一體化。同時,主管部門也表示將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組織開展城市級“車路云一體化”示范應用,支持 L3 級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目前,我國在基礎設施方面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等在多地先后支持建設 17 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7 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16 個“雙智”試點城市,完成了 7000 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級改造,裝配了路側網聯設備 7000 余臺套。其中北京59288612551636
92、20232368292936264157496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21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39 作為“雙智”首批試點城市之一,積極推進試點建設,加快推動基于車路云一體化的自動駕駛城市級應用場景示范落地。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全面啟動 3.0 階段建設(實現規模部署和場景拓展),“車路云一體化”是規劃的一大焦點,已實現 60 平方公里的智能網聯道路升級改造,并在近期有序推進周邊 100 平方公里建設,逐步擴展完成全市 500 平方公里的示范區擴區工作。同時,順義區
93、依托現有產業發展基礎和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重點承載區優勢,圍繞“一廊、一鎮、六園、多點”總體布局,全力規劃打造 200 平方公里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生態示范區。第三批自動駕駛測試道路通過驗收,開放全市里程最長、應用場景最豐富的 77 條 408 公里公開測試道路,覆蓋了各類等級公路,以及城區、社區、園區、景區、鄉村等各類豐富場景。通過完成 1611 個 5G 基站建設,形成了 5G、V2X 等網絡的全域感知體系,成為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道路里程最長、場景最豐富的地區。此外,上海也作為“雙智”試點城市之一,積極打造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其由嘉定區具體推進,以安亭鎮為重點區域,并逐步拓
94、展至嘉定新城范圍,目標構建“1+1+N+1”的雙智協同發展整體架構。在基礎建設方面,建成“1”個集端感知、網連接、智計算、全數據于一體的高質量智能化基礎設施,并構建“1”個基于城市統一數據基底的“車城網”實體數字孿生平臺。當前,嘉定已建成智慧路口超過 300 個,累計建設 350 公里高精度路網,支持從 L2到 L4 級別的 1580 多輛自動駕駛測試場景。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40 車路云一體化的自動駕駛方案對配套基礎設施的要求高,對自動駕駛車輛的軟硬件水平要求較低,將進一步賦能單車智能,進一步確保自動駕駛車輛的可靠性以提升交通安全。隨著我國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智能網聯基礎平臺、管
95、理平臺、運營平臺,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將在與城市智能化基礎設施、智慧交通平臺協同的趨勢下,逐步加快商業化落地,促進汽車產業快速轉型。3.3 研究制定自動駕駛保險產品促進產業發展 智能網聯汽車面臨新型安全風險,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會對傳統的車險制度帶來較大的影響。相比傳統汽車,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在運行過程中衍生出了硬件、軟件、信息等新安全風險。區別于傳統燃油車的核心動力系統,新能源汽車承保時具有不同的風險特征和風險源。對于智能網聯汽車與傳統汽車的區別在于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回溯,能夠在使用過程中積累海量的數據,保險行業應進一步加強產業協同,建立有效的數據交互機制,在保險產品開發及用戶運營過程中,提升保險運
96、營精細程度,準確把控相關風險。因此,應建立適應智能網聯汽車的新型保險制度,確保在自動駕駛車輛發生事故時,明確責任界定和賠償標準,以保證受害方的合法權益。通過研究美國、英國、日本和德國四個主要國家的智能網聯汽車保險體系,顯而易見在面對自動駕駛對傳統汽車保險的沖擊時,各國大都及時出臺了文件對傳統汽車保險政策和條款做出了調整,并對智能網聯汽車的保險和責任問題進行了規定,具體詳見表 14。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41 表表 1 14 4 主要國家自動駕駛汽車保險主要國家自動駕駛汽車保險 特征特征/國家國家 英國英國 美國美國 日本日本 德國德國 針對司機和受害者無處不在之保障 是 是 僅針對受害者
97、是 針對司機的最低保險保障 是 是 否 針對技術監督人員 強制保險 是 是 是 是 對受害者的全額賠償 是 是 限制 是 適用于自動駕駛汽車 是 是 是 是 國家計劃 是 未明確 是 是 通過保費支付 是 是 是 是 通過車輛登記費支付 否 否 否 否 調整現有的保險框架 是 否 是 是 可選擇產品責任訴訟 是 否 否 否 我國可以吸收借鑒國外自動駕駛方面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國情的自動駕駛汽車發展戰略,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的智能網聯汽車保險路徑。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也明確指出,鼓勵保險企業開發覆蓋設計、制造、使用、經營、數據與算法服務以及其他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全鏈條風
98、險的保險產品;開展道路測試、示范應用或者上道路行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投保商業保險。企業需強化協作和數據共享,以提高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性、環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42 境安全度和消費者信任度。車企可以通過共享部分數據以便于出險時的事故原因查證及責任認定,同時應加強數據管理以保障信息安全、網絡安全和數據隱私安全。保險公司則須加強與汽車行業協會、新能源車企、動力電池企業、售后維修企業、汽車科技企業、保險科技企業等相關方的合作,加速產業融合,對外拓展數據源獲取,對內加強數據治理,補足數據短板。保險公司間應合作構建車險大數據平臺,記錄無人駕駛汽車出險原因、損失金額和出險頻率等數據,以便
99、在事故發生時實現快速理賠,促進無人駕駛汽車保險的良好發展。此外,當前可以探索創新型自動駕駛測試車險。通過在重點測試區域進行實地路測,追蹤自動駕駛技術的進展和市場需求,結合中國車路協同發展,有針對性地打造新型商業保險模式。隨著自動駕駛汽車風險的責任主體、責任范圍發生變化,與此相應的索賠對象、責任分配、費率厘定、保險條款等也都發生了變化,這些都是自動駕駛新型車險需要研究及設計的內容。針對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可以創建自動駕駛測試專用保險試點,在現有政策的基礎上,細化 L3 級車險框架,覆蓋自動駕駛汽車測試中可能發生的風險,并為 L4 及 L5 級高級別無人駕駛車險的推出奠定實踐基礎,加速推進新能源網聯
100、汽車相關保險產品服務創新。3.4 先行先試積極探索與企業的多種合作模式 在自動駕駛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先后發布一系列政策法規,深化測試示范應用,先行先試逐步推進自動駕駛場景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43 商業化落地。國家層面,2022 年 11 月發布的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首次提出以城市、汽車生產企業、使用主體為聯合體進行申報,遴選符合條件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以及具備量產條件的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開展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這是我國高級別自動駕駛合作模式及落地的重要探索。地方層面,城市作為智能網聯汽車上路通行的重要載體,積極
101、推進自動駕駛發展,打造自動駕駛生態集群。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武漢、長沙等城市率先開展先行示范打造標桿城市,從政策法規、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安全監管等方面布局,其中部分城市自動駕駛情況如表 15。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44 表表 1 15 5 部分城市自動駕駛情況部分城市自動駕駛情況 城市條件城市條件 北京北京 上海上海 深圳深圳 重慶重慶 政策保障 地方性法規/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規定 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地方政府規章/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應用管理辦法/重慶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應用管理試行辦法 部門規范性文件 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
102、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等 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示范實施辦法等 深圳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等 重慶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應用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等 產業規劃 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總體實施方案 上海市加快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實施方案 深圳市培育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行 動 計 劃(20222025年)重慶市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發 展 規 劃(2022 2030年)協調機制 工作基礎 累計道路測試里程 超 2194萬公里(截至 2023年4 月)超 1300 萬公里(截至2023年2月)1.9 萬公里(截至2022年3 月)18
103、0 萬公里(截至 2023 年 2月)已開放測試道路里程 1143.8 公里(截至 2023年4 月)1800 公里(截至2023年2月)771 公里(截至2023年8 月)雙向 1380 公里(截至 2023 年 2月)已發放道路測試牌照 578 張(截至 2023年3 月)612 張(截至 2023 年 2月)325 張(截至 2023 年8 月)63 張(截至2022年10月)高精度地圖試點 安安全監測平北京市自動駕市級智能網聯汽市政府監管平有 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45 全監管 臺 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與服務平臺 車道路測試數據采集監控平臺、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公共數據中心 臺 數據來
104、源:公開信息整理 在大規模商業化推進過程中,我國政府積極探索與整車廠商、自動駕駛服務商、出行科技企業間的運行模式,目前在 Robotaxi、Robobus、自動配送、干線物流、封閉及半封閉場景已取得一定成效,其中自動配送可能是最早實現商業化落地的場景之一。目前,針對自動配送,國家層面暫未出臺相應法律和統一規定,但地方層面已出臺相應規章制度以支撐自動配送的需求。其中北京市順義區在自動配送方面先行先試,制定了完善的管理措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打造自動配送場景新范式。一是成立區級自動駕駛測試管理聯席工作小組,負責研究發展方向、車輛運營管理、道路維護、企業備案公示以及監督企業做好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等工作
105、。二是制定北京市順義區無人配送車管理實施指南,明確了申請條件、車輛要求、運行安全要求、交通規則和行車規則、申報流程,并鼓勵企業探索多種商業化運營模式。三是對測試企業信息進行備案公示,為確保自動配送車在區內平穩安全運營,要求測試企業提供全流程報備,事前將測試路線、安全保障車信息、自動配送車信息、安全員信息、聯系人、應急預案等內容進行備案,并經審核同意后進行公示,事中提交測試運營數據并在事后提交運營總結,確保全流程安全可控。在 2022 年世界智能網聯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 46 汽車大會上,順義區與交通部公路院聯合共建交通強國-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試點,開展自動駕駛營運車輛技術管理體系先行
106、先試,并在 2023 年 9 月對試點方案進行公示,允許企業開展速度提升等方面的探索。目前,美團、毫末智行、京東物流等企業在順義區開展自動配送測試運營,在區內投放自動配送車 230 輛,覆蓋 70 余個社區,累計配送訂單數超 300 萬,自動駕駛里程超過 350 萬公里。此外,軟件在整車價值中的比重快速提升,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互聯網企業、自動駕駛科技等各類企業紛紛入局智能網聯汽車,呈現多元化的產業競爭格局,同時自動駕駛企業協同發展并共同構建汽車產業新生態。隨著汽車、交通、通信產業間的融合,整車與零部件的關系向多元融合關系轉變,各企業更加注重協調合作關系,并與市場環境協同進化,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企業生態,共同打造多方合作、互利共贏、互聯互通的汽車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