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華工科技 000988.SZ 公司研究|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激光裝備行業領先,三大業務場景明晰。行業領先,三大業務場景明晰。公司形成了智能制造業務、聯接業務、感知業務三大業務格局,智能制造業務擁有國內領先的激光裝備研發、制造技術和工業激光領域全產業鏈優勢;聯接業務具備從芯片到器件、模塊、子系統全系列產品的垂直整合能力;感知業務中,傳感器業務保持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行業的領先地位,溫度傳感器、PTC 加熱器、壓力傳感器等產品正向光伏儲能、動力電池、電機系統
2、、充電槍/座等新能源上下游產業鏈加快導入。智能制造業務:充分受益下游應用場景擴展。智能制造業務:充分受益下游應用場景擴展。23 前三季度激光裝備及智能制造業務實現營收 22.6 億元,凈利潤 2.6 億元,同比增長 46%。激光設備應用場景擴展:新能源車領域,公司開發了電子托盤自動焊接、保險杠高頻焊復合打孔、激光清洗等一批“國產替代、行業領先、專精特新”產品;半導體領域,公司開發了中功率智能焊接、雙極板焊接自動產線、半導體晶圓切割設備等新產品,解決卡脖子的技術難題;智能制造領域,“激光+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已在頭部企業規模銷售。聯接業務:光模塊深度布局,國產替代助推發展。聯接業務:光模塊深度
3、布局,國產替代助推發展。根據 LightCounting 數據,預計2022-2027年全球光模塊市場CAGR為10%,2027年全球光模塊市場規模超過200億美元。公司推出 800G 高速率光模塊產品、全球首發的 400GZR+Pro 相干光模塊產品,目前出海進展順利;參股子公司云嶺光電生產的 5G 用 25G 激光器芯片 2021年 6 月通過國際巨頭驗證,并于 2022 年 3 月實現量產,實現了產業鏈全國產化。感知業務:智能家居領域領先,擴展新能源車應用。感知業務:智能家居領域領先,擴展新能源車應用。公司開拓大金、惠而浦等海外客戶,保持溫度傳感器在大白電市場占有率領先地位。新能源 PT
4、C 熱管理系統業務覆蓋國內近八成新能源汽車品牌,2023 年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壓力傳感器、車用綜合感知傳感器等多款產品出貨量創新高,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成為有能力與德日韓企業同臺競爭的中國品牌。激光防偽業務方面,公司自主研發塑基燙金紙、普通 IMR 核心技術,產品性能指標超越國際競爭對手。我們預測公司 2023-2025 年每股收益分別為 1.00、1.37、1.72 元,根據可比公司 24年平均 25 倍 PE 估值水平,對應目標價為 34.25 元,首次給予買入評級。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下游需求增長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光模塊業務進展不及預期;激光業務賽道拓展不及預期;PTC 熱管理滲
5、透率不及預期;假設條件變化影響測算結果。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營業收入(百萬元)10,167 12,011 11,428 14,675 17,730 同比增長(%)65.6%18.1%-4.9%28.4%20.8%營業利潤(百萬元)822 1,006 1,136 1,559 1,952 同比增長(%)30.2%22.4%12.9%37.3%25.2%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百萬元)761 906 1,007 1,382 1,729 同比增長(%)38.2%19.1%11.1%37.2%25.1%每股收益(元)0.76 0.90 1.00 1.37 1.72 毛利
6、率(%)17.0%19.2%23.0%22.3%21.7%凈利率(%)7.5%7.5%8.8%9.4%9.8%凈資產收益率(%)10.9%11.6%11.6%14.1%15.2%市盈率 38.6 32.4 29.1 21.2 17.0 市凈率 4.0 3.6 3.2 2.8 2.4 資料來源:公司數據.東方證券研究所預測.每股收益使用最新股本全面攤薄計算.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核心觀點 公司主要財務信息 股價(2024年01月05日)27.92 元 目標價格 34.25 元 52 周最高價/最低價 46.39/16.98 元 總股本/流通 A 股(萬股)100,550/100,499 A 股市值
7、(百萬元)28,074 國家/地區 中國 行業 電子 報告發布日期 2024 年 01 月 07 日 1 周 1 月 3 月 12 月 絕對表現%-6.18-5.2-17.08 63.08 相對表現%-3.21-3.28-7.31 79.19 滬深 300%-2.97-1.92-9.77-16.11 蒯劍 021-63325888*8514 執業證書編號:S0860514050005 香港證監會牌照:BPT856 李庭旭 執業證書編號:S0860522090002 韓瀟銳 執業證書編號:S0860523080004 楊宇軒 薛宏偉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買入 (首次)華工科技
8、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 目 錄 1 全球領先光器件供應商,三大業務協同發展全球領先光器件供應商,三大業務協同發展.5 1.1 光通信領域行業領先,具備垂直整合能力.5 1.2 營收持續增長,三大業務協同發展.7 2 智能制造業務:充分受益下游應用場景擴展智能制造業務:充分受益下游應用場景擴展.10 2.1 激光設備位于產業鏈中游,上游激光器發展迅速.10 2.2 下游應用場景擴展,助力公司實現高增速.12 2.2.1 消費電子
9、領域:VR/AR 有望恢復高增速 12 2.2.2 新能源領域:動力電池廠商擴產,激光裝備營收高增 13 2.2.3 半導體領域:檢測設備獲大客戶認可 14 3 聯接業務:光模塊深度布局,國產替代助推發展聯接業務:光模塊深度布局,國產替代助推發展.16 3.1 光模塊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光芯片深度受益.16 3.2 電信+數通雙輪驅動,光通信市場穩步增長.17 3.3 公司全產業鏈布局,國產化進程推進.18 4 感知業務:智能家居領域領先,擴展新能源車應用感知業務:智能家居領域領先,擴展新能源車應用.20 4.1 智能家居傳感器領域全球領先.20 4.2 立足 PTC 業務,新能源車打開成長空間
10、.21 4.3 激光全息防偽業務具備核心競爭力.24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26 盈利預測.26 投資建議.27 風險提示.28 8YzWwUnZkX9XqVaQaOaQsQnNsQqMfQoOmNiNmMvN8OqRqRvPmQsMvPsQnP 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3 圖表目錄 圖 1:華工科技業務布局.5 圖 2:華工科技細分業務.6 圖 3:華工科技公司發展歷程.6 圖 4:華工科技股權結構(截至 2023Q3).
11、7 圖 5:2019-2022 年華工科技營收、凈利潤.7 圖 6:2019-2022 年華工科技營收結構(億元).8 圖 7:2019-2022 年華工科技分業務毛利率.8 圖 8:2019-2022 年華工科技研發費用.9 圖 9:2022 年華工科技在研項目.9 圖 10:2016-2022 年華工科技期間費用率.9 圖 11:激光設備產業鏈.10 圖 12:2016-2026E 中國激光設備市場規模.10 圖 13:2021 年中國激光設備市場競爭格局.11 圖 14:2021-2022 年國內頭部企業激光設備營收和毛利率.11 圖 15:2017-2023E 中國激光器市場規模.11
12、 圖 16:2021 年中國各類激光器占比.11 圖 17:2021 年中國光纖激光器市場份額.12 圖 18:2022-2027E 全球 VR/AR 頭顯設備出貨量.12 圖 19:2022-2027E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12 圖 20:便攜式手持激光雕刻機.13 圖 21:便攜式手持激光打標機.13 圖 22:2017-2025E 中國鋰電池出貨量.13 圖 23:2017-2025E 中國鋰電激光設備市場規模.13 圖 24:華工激光電池電芯連接片焊接設備.14 圖 25:華工激光大卷激光清洗機.14 圖 26: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占比.14 圖 27:2019-2027E 中國半導體設
13、備市場規模.15 圖 28:華工激光晶圓激光改質切割設備.15 圖 29:華工激光襯底缺陷檢測設備.15 圖 30:2018-2027E 全球光模塊市場規模(億美元).16 圖 31:2018-2027E 光芯片占光模塊市場比重.16 圖 32:2020 和 2022 年光模塊收入規模全球前十生產商.17 圖 33:2019-2024E 中國光芯片占全球市場份額.17 圖 34:2018-2027E 全球電信側光模塊市場規模.17 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
14、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4 圖 35:2020-2027E 全球 IDC 市場規模.18 圖 36:2017-2023 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萬臺).18 圖 37:Top 5 云廠商以太網光模塊市場規模(億美元).18 圖 38:3 層數據中心架構及光互聯速率演進.18 圖 39:華工科技光通信領域主要應用.19 圖 40:華工科技 800G 可插拔式光模塊.19 圖 41:華工科技 5G 小站產品.19 圖 42:2022-2027E 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億臺).20 圖 43:2016-2022E 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20 圖 44:2021-2022 年感知業務營業收入及
15、增速.20 圖 45:華工科技傳感器示意圖.20 圖 46:乘員艙空調暖氣工作示意圖.21 圖 47:2021-2026E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21 圖 48:2021-2026E 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21 圖 49:新能源汽車所需 PTC 加熱器市場空間測算.22 圖 50:2018-2026E 中國汽車傳感器市場規模及增長率.22 圖 51:2022 年公司覆蓋新能源汽車品牌.23 圖 52:PTC 制熱原理.23 圖 53:帶電型空氣加熱器.23 圖 54:新能源車溫度傳感器.24 圖 55:新能源車其他傳感器.24 圖 56:華工科技激光智能設備.24 圖 57:華工科技激光全息防偽產
16、品.24 圖 58:深色雙面鐳射低溫花紙的應用茅臺外包裝.25 圖 59:微納紋理在 IMR(模內轉?。╊I域的創新應用.25 圖 60:可比公司估值.27 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5 1 全球領先光器件供應商,三大業務協同發展全球領先光器件供應商,三大業務協同發展 1.1 光通信領域行業領先,具備垂直整合能力 光通信領域行業領先,三大業務場景明晰。光通信領域行業領先,三大業務場景明晰。公司形成了智能制造業務、聯接業務、感知
17、業務三大業務格局,智能制造業務方面擁有國內領先的激光裝備研發、制造技術和工業激光領域全產業鏈優勢,全面布局激光智能裝備、自動化產線和智慧工廠建設,是中國最大的激光裝備制造商之一。在聯接業務中的光通信領域,公司具備從芯片到器件、模塊、子系統全系列產品的垂直整合能力,產品包括有源光器件、智能終端、光學零部件等,公司圍繞 5G、F5G、數據中心、智能汽車、5G to B 五大應用場景,為客戶提供智能“光聯接+無線聯接”解決方案,產品市場占有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感知業務方面,公司擁有全球領先的 PTC、NTC 系列傳感器研發制造技術,并自主掌握傳感器用敏感陶瓷芯片制造和封裝工藝的核心技術,致力于物聯網
18、用新型傳感器的產業化。圖 1:華工科技業務布局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鏈接核心技術,擴大下游產品方案優勢。鏈接核心技術,擴大下游產品方案優勢。自成立以來,公司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堅持“激光技術及其應用”為主業、投資發展傳感器產業的商業格局,以“智能制造裝備業務、聯接業務和感知業務”三大模塊向國內外新能源和智能制造市場進軍。1)智能制造裝備業)智能制造裝備業務:務:以激光加工技術為支撐,為工業制造領域、3C 電子、汽車電子及新能源、PCB 微電子、半導體面板、日用消費品等行業提供全球領先的“激光+智能制造”綜合性解決方案。2)聯接業務:)聯接業務:立足公司全球領先光
19、模塊供應商地位,為全球頂級通信設備和數據應用商提供端到端產品線和整體解決方案。3)感知業務:)感知業務:依托自主化敏感電子技術,覆蓋家電、汽車、OA、醫療、消費類電子等領域多維度感知和控制方案,并拓展激光防偽包裝業務,努力成為全球領先的“感知層”解決方案提供商。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6 圖 2:華工科技細分業務 業務名稱業務名稱 細分業務細分業務 具體產品具體產品 下游領域下游領域 智能制造業務 智能裝備事業群 第三代三
20、維五軸激光切割智能裝備、漫威系列光纖激光切割智能裝備、大幅面高功率激光切割智能裝備、電池模組及電池盒焊接自動化產線、汽車儀表板安全氣囊激光弱化智能裝備、汽車輪胎模具激光清洗、鋰電大卷清洗設備等 新能源、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船舶等重點行業 精密系統事業群 鋁合金結構件中功率焊接裝備、新能源結構件蓋板自動化線體、半導體激光隱形切割劃片設備、SiC 襯底外觀缺陷檢測設備、IC 載板 XOUT 缺陷標識設備、PCBA 標記和分板設備、IC 芯片分選設備等 3C 電子、汽車電子及新能源、PCB 微電子、半導體面板等行業 聯接業務 數通中心 光芯片、100G/200G/400G 全系列光模塊、800G 硅
21、光模塊等 互聯網廠商、超大規模云數據中心等 5G 無線光模塊系列產品(客戶側 10G-400G 傳輸類、線路側 CFP2/QSFP-DD)、“覺影”(Joinsite)5G 無線小站等 通訊設備運營商等 接入網 25G PON 光模塊、50G PON 光模塊 運營商等 感知業務 傳感器 家電傳感器、新能源 PTC 熱管理系統、汽車壓力傳感器、車載多合一傳感器等 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等 激光防偽包裝 塑基燙金紙、全息 IMR 等 煙酒包裝、泛家電市場等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方證券研究所 公司技術根基深厚,橫向縱向擴展業務。公司技術根基深厚,橫向縱向擴展業務。自 1999 年成立以來,公司重視科
22、技研發,大力發展光通信產業,從校辦企業向創新型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轉變,深耕激光器、激光加工設備及成套設備、激光全息綜合方位標識及包裝材料、敏感電子元器件、光通信器件與模塊等技術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業務范圍逐漸由國內市場轉向全球市場,在美國、澳大利亞、以色列等國家均設有研發中心,并將產品出口至世界 20 個國家與地區。圖 3:華工科技公司發展歷程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完成校企改革,完成校企改革,股權結構清晰。股權結構清晰。2021 年,華工科技實際控股人變更為武漢市國資委,圓滿完成校企改革,解決了長期制約公司發展的痛點和難點問題。大股東國恒基金運用基金管理模式,創新
23、管理機制,設立具有最高決策權的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會 5 名成員中,華工團隊提名 2 名,表決機制設計上充分尊重華工團隊意見,給予華工團隊就重要事項的話語權和共同決策權。截至2023Q3,包含國恒基金在內的公司前五大股東持有公司股份共計 29%,市場化進程邁入新臺階。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7 圖 4:華工科技股權結構(截至 2023Q3)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業績考核與獎勵標準增強管理層動力。業績考核與獎勵
24、標準增強管理層動力。2020 年 11 月,國恒基金邀請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作為普通合伙人以及其他39名公司管理團隊成員出資參與其管理運作,并設立潤君達。2021年5月,公司與國恒基金簽署合伙協議補充協議,2021-2023 年華工科技經營性凈利潤實現年化 15%復合增長率,即 2023 年經營性凈利潤較 2020 年增長 52.09%且每年較上年目標值增長率不低于 5%時,則潤君達需履行以原值受讓合計 9.8 億元基金份額的義務。2022 年,結合核心骨干團隊出資 1.5 億元并設置基金份額轉讓條件的背景,公司出臺了核心骨干團隊專項獎勵辦法,在尊重公司歷年經理年薪考核框架的基礎上,貫徹增量利
25、潤的倒金字塔獎勵原則,對超過經營性凈利潤目標值的部分啟動超額獎勵機制。1.2 營收持續增長,三大業務協同發展 公司營收穩步增長,盈利能力持續提高。公司營收穩步增長,盈利能力持續提高。近年來,公司業績均保持穩健增長,伴隨 5G 和千兆光網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覆蓋和應用普及全面加速和國家對新能源行業的大力支持,2021 年較上年增長 66%,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02 億元。2022 年受供應鏈及補貼政策影響,營業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增長,營收達 120 億元,歸母凈利潤 9 億元。未來公司有望在數字經濟的高景氣度下迎來持續增長。圖 5:2019-2022 年華工科技營收、凈利潤 數據來源:
26、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0%10%20%30%40%50%60%70%80%90%-20 40 60 80 100 120 1402019202020212022營收/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營收增速(右軸)凈利增速(右軸)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8 產品布局穩定,營收集中于光電器件系列產品、激光加工裝備以及敏感元器件三大主要產品產品布局穩定,營收集中于光電器件系列產品、激光加工裝備以及敏感元器件三大主要產品。公司三大業務占
27、比情況相對穩定,光電器件營收約占總營收一半,屬于支柱業務。激光加工裝備、敏感元器件業務穩步發展,豐富公司產品線,拓展業務范圍。圖 6:2019-2022 年華工科技營收結構(億元)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銷售毛利率有所波動,凈利率持續穩定。銷售毛利率有所波動,凈利率持續穩定。2019-2022 年公司毛利率略有下降,凈利率保持穩定。營收占比最高的光電器件業務毛利率較低,且 2021-2022 年主要因原材料價格上升導致毛利率進一步下降,拖累整體毛利率水平。敏感元器件業務毛利率穩定在 22%左右,激光加工設備毛利率較高,歷年均在 30%以上。未來隨著公司產品不斷向高端邁進,產品結構進
28、一步優化,毛利率有望迎來持續增長。圖 7:2019-2022 年華工科技分業務毛利率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研發力度持續加大,創新驅動研發力度持續加大,創新驅動產品升級產品升級。公司從基礎研發、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方面實現技術突破,堅持創新戰略,近年來研發費用保持較高增長。2022 年公司研發投入達 5.7 億元,同比增長0204060801001201402019202020212022光電器件系列激光加工裝備敏感元器件激光全息膜系列其他0%5%10%15%20%25%30%35%40%2019202020212022綜合毛利率光電器件毛利率激光加工裝備毛利率敏感元器件毛利率 華工
29、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9 39%,2019-2022 年 CAGR 達 25%。公司研發項目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激光清洗裝備、壓力容器焊接設備、壓力傳感器等進入量產階段,激光切割裝備、高端光通訊器件持續優化升級。圖 8:2019-2022 年華工科技研發費用 圖 9:2022 年華工科技在研項目 研發項目研發項目 項目進展項目進展 擬達到目標擬達到目標 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智能裝備 持續優化升級 國際先進水平 激光清洗智能裝備 量
30、產階段 國內領先水平 壓力容器焊接智能設備 量產階段 國內領先水平 載板缺陷識別及分揀數字化 智能工作站 批量驗證階段 國內領先水平 高端光通訊器件系列產品 持續優化升級 國際先進水平 溫度傳感器系列產品 持續優化升級 國際先進水平 壓力傳感器系列產品 量產階段 國際先進水平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方證券研究所 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期間費用率下降。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期間費用率下降。校企分離解決了管理效率的問題,管理費用率降幅明顯,2016 年管理費用率為 11%,2022 年已低于 4%,呈逐年下降趨勢。資金中心采取集團司庫管理模式,公司融資成本降低,2018
31、 年起公司財務費用率均為負數,資金周轉效率顯著提升。2018年由于產品線的拓展,公司銷售費用增加,銷售費用率為 10%。隨后伴隨著產品成熟,銷售難度降低,銷售費用率逐年遞減,2022 年已下降至 5%。圖 10:2016-2022 年華工科技期間費用率 數據來源:iF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0%5%10%15%20%25%30%35%40%45%01234562019202020212022研發費用(億元)增長率(%)-2%0%2%4%6%8%10%12%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銷售費用率 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
32、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0 2 智能制造業務:充分受益下游應用場景擴展智能制造業務:充分受益下游應用場景擴展 2.1 激光設備位于產業鏈中游,上游激光器發展迅速 激光技術應用場景廣泛,激光設備位于產業鏈中游。激光技術應用場景廣泛,激光設備位于產業鏈中游。激光設備產業鏈上游包括激光器、數控系統、機械系統、電源管理、輔助配件等,中游為激光設備的集成,按工作介質可以分為激光切割設備、激光刻蝕設備、激光打標設備、激光焊接設備等,下游應用于消費電子、新型顯示、新能源、半導體、航空航
33、天、醫療、通信等多個行業。圖 11:激光設備產業鏈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東方證券研究所 激光技術迅速普及應用,激光設備市場規模較快增長。激光技術迅速普及應用,激光設備市場規模較快增長。2021年中國激光設備市場規模超800億,同比增長 17%,據億渡數據預計,2026 年中國激光設備市場規模將突破 1800 億元。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需要,激光設備需求持續旺盛,2021-2026 年激光設備市場 CAGR 約為 18%。圖 12:2016-2026E 中國激光設備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億渡數據、東方證券研究所 中國激光設備競爭格局極為分散,集中度低。中國激光設備競爭格局極為分散,集中度低。以
34、國內激光設備銷售額為基準,2021 年大族激光市占率約為 14%,華工科技市占率約 3%,其它企業市場占有率均較低,未超過 3%。中國激光設備以工業加工切割、焊接、打標等為主,這些設備的通用性較強,門檻較低,本土中小企業眾多,0%5%10%15%20%25%3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市場規模/億元同比增速(右軸)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
35、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1 從而導致行業競爭較為激烈。從營收體量來看,22 年大族激光營收行業最高超過 100 億元;從毛利率來看,22 年大族激光、華工科技等激光設備公司毛利率在 30-35%區間,帝爾激光因專注光伏激光設備毛利率在 40%以上。圖 13:2021 年中國激光設備市場競爭格局 圖 14:2021-2022 年國內頭部企業激光設備營收和毛利率 公司公司 2021 年營收年營收 2022 年營收年營收 2022 年毛利率年毛利率 大族激光 112 億 111 億 34%海目星 18 億 39 億 30%華工科技 26 億 33 億
36、 32%聯贏激光 13 億 26 億 34%帝爾激光 12 億 12 億 44%數據來源:億渡數據、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激光器市場處于穩步增長的趨勢,市場容量逐步擴大。激光器市場處于穩步增長的趨勢,市場容量逐步擴大。得益于激光器產品性能的突出優勢以及廣泛的應用領域,根據 Laser Focus World 數據,2021 年中國激光器市場規模近 900 億元,同比增長 18%。隨著 5G 商業化應用程度不斷加深,半導體及光學、顯示和消費電子等行業都處于持續增長狀態,帶動激光器快速發展,預計 2023 年中國激光器市場規模達到 1210 億元。光纖激光器已成為最大
37、的激光器品類,市場份額占比超過一半。光纖激光器已成為最大的激光器品類,市場份額占比超過一半。根據增益介質的不同,激光器可分為光纖激光器、半導體激光器、固體激光器和氣體激光器。其中,光纖激光器因高效率、多用途、低維護成本的特點受到下游客戶的青睞,2021 年市場份額占比達 51%。圖 15:2017-2023E 中國激光器市場規模 圖 16:2021 年中國各類激光器占比 數據來源:Laser Focus World、中商產業研究院、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Strategies Unlimited、中商產業研究院、東方證券研究所 國內企業市場份額提升,競爭力增強。國內企業市場份額提升,競爭力增
38、強。2021年,美國IPG仍占有國內光纖激光器市場最大份額,占比達 28%。國內企業銳科激光、創鑫激光和杰普特等企業緊隨其后,所占份額均有提升,合計占比超過一半。國內企業在光纖激光器方面取得突破,競爭力有望持續增強。0%2%4%6%8%10%12%14%16%大族激光華工科技海目星聯贏激光帝爾激光市占率0%5%10%15%20%25%30%35%4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172018201920202021 2022E 2023E市場規模/億元同比增速(右軸)光纖激光器,51%半導體激光器,17%固體激光器,16%氣體激光器,16%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
39、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2 圖 17:2021 年中國光纖激光器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2022 中國激光產業發展報告、中商產業研究院、東方證券研究所 2.2 下游應用場景擴展,助力公司實現高增速 2.2.1 消費電子領域:VR/AR 有望恢復高增速 消費電子領域為中低功率激光設備重要應用領域,消費電子領域為中低功率激光設備重要應用領域,AR/VR 設備、智能手機銷量將回暖。設備、智能手機銷量將回暖。2022 年消費電子市場需求受到疫情以及宏觀環境影響
40、,相對疲軟,根據 IDC 數據,2022 年 AR/VR 頭顯設備合計出貨量 883 萬臺,同比下降 21%。但是以 5G、云、人工智能、AR/VR、可穿戴等為核心的創新周期仍將繼續,消費電子龍頭公司平臺化優勢持續凸顯。在 2022 年短暫下挫后,2023-2027 年 AR/VR 出貨量將延續此前上升勢頭,IDC 預計 2027 年合計出貨超 3000 萬臺。智能手機方面,2022 年全球手機出貨量 12 億臺,同比下降 11%。IDC預計 2023-2027 年手機出貨量整體呈恢復態勢,期間 CAGR 約 3%,2027 年全球手機出貨量 13.7 億臺。圖 18:2022-2027E 全
41、球 VR/AR 頭顯設備出貨量 圖 19:2022-2027E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 數據來源:IDC、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IDC、東方證券研究所 3C 電子產品高集成化、精密化推動激光設備升級。電子產品高集成化、精密化推動激光設備升級?,F階段在 3C 行業內廣泛使用的激光加工工藝主要為激光打標、激光焊接、激光破陽、金屬深雕、激光鉆孔等。隨著3C電子行業的快速發展,3C 電子產品朝著高集成化、高精密化方向升級,其產品內構件越來越小巧,傳統的印刷、沖壓、CNC 等工藝已經不能滿足日益提高的加工需求。公司適應產品升級趨勢,推出全功率系列激光智28%27%18%6%3%3%2%13%IPG光子銳
42、科激光創鑫激光杰普特相干恩耐飛博激光其他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VR/萬臺AR/萬臺-2%-1%0%1%2%3%4%5%6%1111.51212.51313.514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出貨量/億臺增速(右軸)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3 能裝備,產品進入華為、OPPO、VIVO、小米等消費電子終端
43、品牌商供應鏈體系。圖 20:便攜式手持激光雕刻機 圖 21:便攜式手持激光打標機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2.2.2 新能源領域:動力電池廠商擴產,激光裝備營收高增 動力電池廠商擴產加速,拉動鋰電設備動力電池廠商擴產加速,拉動鋰電設備 3-5 年高需求。年高需求。動力電池為新能源車發展核心,在政策驅動下,動力電池廠商擴產加速,鋰電池出貨量持續高增長。2022年中國鋰電池出貨量661GWh,實現翻倍增長,且隨著擴產逐步落地,高工產研預計 2025 年出貨量將達 1747GWh。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能逐步上升,對激光加工設備提出更高要求。激光器的
44、更新迭代較快,企業為保障領先于競爭對手而主動進行設備替換。同時,磨損及老化等因素導致激光設備加工效率下滑,倒逼企業進行設備更替。隨著動力電池廠商擴產,高工產研預計2022年鋰電激光設備市場規模為120 億元,2025 年將達到 220 億元。圖 22:2017-2025E 中國鋰電池出貨量 圖 23:2017-2025E 中國鋰電激光設備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GGII、EVTank、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GGII、中商產業研究院、東方證券研究所 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成效明顯,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成效明顯,2022年應用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激光加工裝備收入同比增年應用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激
45、光加工裝備收入同比增長長 71%。公司電池模組及電池盒焊接自動化產線、汽車儀表板安全氣囊激光弱化智能裝備等系列產品銷量居國內前列。在鋰電和光伏方向,成功推出了鋰電大卷清洗設備,其中基于激光技術的寬幅正極鋰電池清洗設備為行業首臺。對基材(鋁箔)非常脆弱的正極材料,華工激光采用獨特的激光技術,以無創傷的方式實現純激光精準清洗,在大卷清洗領域內實現了行業首創。0%20%40%60%80%100%120%140%0500100015002000出貨量/GWh同比增速05010015020025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2025E市場規模/億元 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
46、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4 圖 24:華工激光電池電芯連接片焊接設備 圖 25:華工激光大卷激光清洗機 數據來源:華工激光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GGII、東方證券研究所 2.2.3 半導體領域:檢測設備獲大客戶認可 半導體檢測設備價值量高,不可或缺。半導體檢測設備價值量高,不可或缺。半導體檢測設備包括晶圓制造環節的光學質量檢測和封測環節的電學測試。晶圓質量檢測(WAT)指在晶圓制造階段對特定測試結構進行測量,可以反映晶圓制造階段的工藝波動以及
47、偵測產線的異常,也對晶圓的微觀結構進行檢測,如幾何尺寸、表面形貌、成分結構等,是晶圓正常出貨的卡控標準。前道量檢測設備約占半導體設備價值量的13%,占據重要地位。圖 26: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占比 數據來源:SEMI、中商產業研究院、東方證券研究所 我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增長明顯,檢測設備市場受益。我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增長明顯,檢測設備市場受益。半導體設備市場增速波動較大,但整體仍呈高增長態勢。2022 年中國半導體設備銷售額近 283 億美元,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27年中國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將達到 685億美元,2022-2027年 CAGR為 15%,檢測設備市場亦將隨之受益。28%2
48、2%21%13%16%薄膜沉積設備刻蝕設備光刻機前道量檢測設備其他 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5 圖 27:2019-2027E 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國電子專業設備工業協會、前瞻產業研究院、SEMI、華經產業研究院、東方證券研究所整理 公司半導體檢測設備獲國內外客戶廣泛認可。公司半導體檢測設備獲國內外客戶廣泛認可。公司與長飛先進等多家半導體龍頭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研發半導體激光隱形切割劃片設備和 SiC 襯底
49、外觀缺陷檢測設備,解決卡脖子的技術難題,實現國產替代;國際業務方面,IC載板 XOUT缺陷標識設備、PCBA 標記和分板設備、IC芯片分選設備等高端設備出口海外東南亞、韓國、日本、印度、歐洲、美洲等區域,2022 年實現國際訂單同比增長55%。2023年公司研發出我國首臺核心部件100%國產化的高端晶圓激光切割設備,在半導體激光設備領域攻克多項中國第一,目前正在小批量驗證中;公司亦開發了中功率智能焊接設備、雙極板焊接自動產線、半導體晶圓切割設備等一系列新產品,突破一批行業龍頭客戶,解決卡脖子的技術難題。圖 28:華工激光晶圓激光改質切割設備 圖 29:華工激光襯底缺陷檢測設備 數據來源:華工激
50、光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華工激光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10%0%10%20%30%40%50%60%7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1920202021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市場規模/億美元同比增速(右軸)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6 3 聯接業務:光模塊深度布局,國產替代助推發展聯接業務:光模塊深度布局,國產替代助推發展 3.1 光模塊市場規模穩
51、步增長,光芯片深度受益 光模塊現階段主要應用于光通訊領域,根據光模塊現階段主要應用于光通訊領域,根據 LightCounting 數據測算,數據測算,2022 年全球光模塊市場年全球光模塊市場規模同比增長規模同比增長 14%,預計,預計 2022-2027 年全球光模塊市場年全球光模塊市場 CAGR 為為 10%,在,在 2027 年超過年超過 200 億億美元。美元。整體來看在光通訊市場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光模塊市場規模將穩步增長。按應用領域拆分后的數據,光模塊市場主要驅動因素為占比最高的兩塊,即以太網和 WDM。在數據中心內部業務中主要用以太網來承載通用計算業務,而 CWDM 與 DWDM
52、都是目前解決日益增長的信息傳輸帶寬容量的有效手段。LightCounting預測光互聯將憑借有源光纜的發展在未來五年保持約10%的復合增速,亦為整體光模塊市場貢獻一定增量。圖 30:2018-2027E 全球光模塊市場規模(億美元)數據來源:LgihtCounting、東方證券研究所 光芯片是光模塊的核心部件,根據光芯片是光模塊的核心部件,根據 LightCounting 數據測算,光芯片占光模塊市場比重從數據測算,光芯片占光模塊市場比重從 2018年約年約 15%的水平到的水平到 2025 以后超過以后超過 25%的水平,呈上升趨勢。的水平,呈上升趨勢。光電子器件是光模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光芯
53、片的成本占比分布在低端器件、中端器件、高端器件上的數據大約分別為 20%、50%、70%。隨著通訊、AI 等產業對高性能光模塊的需求快速增長,光芯片將呈現量價齊升的增長趨勢。圖 31:2018-2027E 光芯片占光模塊市場比重 數據來源:LightCounting、東方證券研究所 0%2%4%6%8%10%12%14%16%18%050100150200250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FTTx無線回傳無線前傳CWDM/DWDM光互聯光纖通道以太網總市場規模增速/右軸0%5%10%15%20%25%30%201820192020
54、2021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光芯片占光模塊市場比重 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7 中國光芯片市場規模增速領先,占全球市場份額持續提升。中國光芯片市場規模增速領先,占全球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全球光芯片市場由美中日三國占據主導地位,部分中國光芯片企業具備行業領先水平。根據 ICC 預測,2019-2024 年,中國光芯片廠商銷售規模占全球光芯片市場的比例將不斷提升。得益于光芯片國產化進度的
55、持續推進,以及國內未來幾年 5G 設備升級和相關應用落地,大量數據中心設備更新和新數據中心也會持續助力光芯片市場規模的增長,中國將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圖 32:2020 和 2022 年光模塊收入規模全球前十生產商 圖 33:2019-2024E 中國光芯片占全球市場份額 排名排名 2020 年全球光模塊排名年全球光模塊排名 2022 年全球光年全球光模塊模塊排名排名 公司公司 國家國家 公司公司 國家國家 1 II-VI 美國 中際旭創 中國 2 中際旭創 中國 Coherent 美國 3 海信寬帶 中國 Cisco 美國 4 光迅科技 中國 華為 中國 5 Cisco 美國 光迅科
56、技 中國 6 Broadcom 美國 海信寬帶 中國 7 Intel 美國 新易盛 中國 8 Lumentum 美國 華工正源 中國 9 新易盛 中國 英特爾 美國 10 華工正源華工正源 中國 索爾思光電 中國 數據來源:億渡數據、LightCounting、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ICC、源杰科技招股書、東方證券研究所 3.2 電信+數通雙輪驅動,光通信市場穩步增長 根據根據 Light Counting 數據測算,全球電信側光模塊市場規模保持高增長,預計到數據測算,全球電信側光模塊市場規模保持高增長,預計到 2027 年將突破年將突破100 億美元。億美元。受益于光通信技術的升級,光模
57、塊作為核心部件市場規模保持增長。我國是光纖接入全面覆蓋的大國,為國內光芯片產業發展帶來良好機遇。其中 FTTx 光纖接入是全球光模塊用量較多的場景,而我國是 FTTx 市場的主要推動者。2021 年 11 月,工信部發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要求全面部署新一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全面推進 5G 移動通信網絡、千兆光纖網絡、骨干網、IPv6、移動物聯網、衛星通信網絡等的建設或升級,指明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目標,在規劃目標落地的過程中,光芯片需求量也將不斷增長。圖 34:2018-2027E 全球電信側光模塊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LightCounting、東方證券研究所 0%20%40%60%
58、80%100%2019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5G以上25G10G2.5G以下-5%0%5%10%15%20%25%020406080100120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市場規模/億美元增速(右軸)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8 光模塊在數通市場主要用于數據中心的交換機、服務器等領域,光模塊在數通市場主要用于數據中心的交換機、服務器
59、等領域,全球數據中心市場規模持續提升,全球數據中心市場規模持續提升,CAGR 為為 11%。根據 Research and Markets 數據,全球 IDC 市場規模將從 2020 年的 1700 億美元增長至 2027 年的 3600 億美元,CAGR 約為 11%。據 IDC 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突破 1516 萬臺,同比增長 12%,市場規模達 1216 億美元,預計 2023 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達1605 萬臺。圖 35:2020-2027E 全球 IDC 市場規模 圖 36:2017-2023 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萬臺)數據來源:Research and Mark
60、ets、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IDC、中商產業研究院、東方證券研究所 隨著數據流量的不斷增多,數據中心交換機互聯速率逐步由隨著數據流量的不斷增多,數據中心交換機互聯速率逐步由 100G 向向 400G 升級,并將逐步出現升級,并將逐步出現 800G 需求。需求。根據 LightCounting 的統計,預計至 2026 年,800G 光模塊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并達到 18 億美元,帶動 25G 及以上速率光芯片需求。光模塊是實現數據中心內部光網絡互聯的關鍵硬件設備,隨著端口數和密度的提升,光模塊的成本會占到數據中心光網絡成本的接近一半。圖 37:Top 5 云廠商以太網光模塊市場規模(億美元
61、)圖 38:3 層數據中心架構及光互聯速率演進 數據來源:Light Counting、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800G Pluggable MSA、東方證券研究所 3.3 公司全產業鏈布局,國產化進程推進 公司圍繞下一代信息通信網絡,從芯片、材料、技術、工藝和應用布局新領域。公司圍繞下一代信息通信網絡,從芯片、材料、技術、工藝和應用布局新領域。2022年子公司華工正源在數通中心業務領域,實現高端光芯片自主可控,助力數字時代全球算力需求,收入同比增長 470%;100G/200G/400G 全系列光模塊批量交付,進入海內外多家頭部互聯網廠商;應用于超大規模云數據中心 800G硅光模塊已于 2
62、022 年第三季度正式推向市場,引起業內廣泛關注。在 5G 業務領域,無線光模塊系列產品發貨量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客戶側 10G-400G 傳輸類光模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202027E全球IDC市場規模/億美元-2%0%2%4%6%8%10%12%14%16%18%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2023E全球服務器出貨量同比0246810121416182040G100G200G400G800G 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63、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9 塊全覆蓋,線路側 CFP2/QSFP-DD 產品迭代取得重大進展,光模塊產品收入同比增長 21%;“覺影”(Joinsite)5G 無線小站產品發貨量行業領先,并成功推出 RHUB 新產品,產品向更高端邁進。接入網業務領域,下一代 25G PON 光模塊產品已與客戶開展聯調,50G PON 啟動產品布局。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聯接產品技術路線逐漸明晰,將形成新的業績增長點。2022 年公司全球光器件供應商排名躍升至第八位,市場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凈利
64、潤大幅增長。圖 39:華工科技光通信領域主要應用 應用領域應用領域 應用情況應用情況 數通中心業務 100G/200G/400G 全系列光模塊批量交付,進入海內外多家頭部互聯網廠商;應用于超大規模云數據中心 800G 硅光模塊已于 2022 年第三季度正式推向市場 5G 業務 客戶側 10G-400G 傳輸類光模塊全覆蓋,線路側 CFP2/QSFP-DD 產品迭代取得重大進展 接入網業務 下一代 25G PON 光模塊產品已與客戶開展聯調,50G PON 啟動產品布局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方證券研究所 圖 40:華工科技 800G 可插拔式光模塊 圖 41:華工科技 5G 小站產品 數據來源
65、:華工正源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華工正源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高端光芯片實現量產,國產化進程推進。高端光芯片實現量產,國產化進程推進。參股子公司云嶺光電生產的 5G用 25G激光器芯片 2021年 6月通過國際巨頭驗證,并于 2022年 3月實現量產。云嶺光電實現了產業鏈全國產化,從激光器芯片設計、外延設計及材料生長、晶圓制造到芯片測試和驗證的全流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高端激光器芯片領域實現突破。公司主營 2.5G/10G/25G 全系列激光器和探測器芯片及封裝類產品,具備芯片 7500 萬顆/年的生產能力。2021 年云嶺光電 10G 系列光芯片占華工科技自供率近80%。華工科技首
66、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0 4 感知業務:智能家居領域領先,擴展新能源車應用感知業務:智能家居領域領先,擴展新能源車應用 4.1 智能家居傳感器領域全球領先 智能家居行業規模持續擴大,中國智能家居市場成長性強。智能家居行業規模持續擴大,中國智能家居市場成長性強。根據 IDC 數據,在影視娛樂、家庭監控/安全、智能音箱等方面,2023-2027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CAGR在8%以上,2027年出貨量超12億臺。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
67、模持續擴大,且成長性更強。根據CSHIA數據,2016-2020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由 2609 億元增至 5145 億元,預計 2022 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超6500 億元。圖 42:2022-2027E 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億臺)圖 43:2016-2022E 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IDC、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CSHIA、東方證券研究所 公司智能家居傳感器領先地位穩固,家電傳感器業務份額穩定增長。公司智能家居傳感器領先地位穩固,家電傳感器業務份額穩定增長。在 5G 網絡快速普及,物聯網和互聯網家裝市場的快速發展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展現蓬勃發展態勢。
68、感知業務方面,公司在高端智能家電細分領域、電力光伏、工業控制、汽車等八大行業深度“掘金”,2022 年實現營業收入 22 億元,同比增長 46%。未來公司將瞄準感知及智能賽道,持續打造高端智能家居產品。圖 44:2021-2022 年感知業務營業收入及增速 圖 45:華工科技傳感器示意圖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公司國際業務開拓顯成效,克服了全球疫情及貿易爭端等不利影響。公司國際業務開拓顯成效,克服了全球疫情及貿易爭端等不利影響。公司成功進入 Daikin(大金)品牌供應系統,Whirlpool(惠而浦)、BSH(博西家電)、GE(通用電氣)智能
69、家電用傳感器0246810121420222023E2027E影視娛樂家庭監控/安全照明智能音箱其他0%5%10%15%20%25%3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市場規模(億元)增速(%)051015202520212022感知業務營業收入(億元)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1 實現批量供應,保持溫度傳感器在大白電市場占有率領先地位。
70、公司將繼續實施國際化戰略,以海外市場為導向推出高性能,高價格和高毛利產品,確保國際業務的穩步增長。4.2 立足 PTC 業務,新能源車打開成長空間 新能源車的制熱應用主要涵蓋電池包加熱、乘員艙空調暖氣以及風擋除霜除霧等三方面。新能源車的制熱應用主要涵蓋電池包加熱、乘員艙空調暖氣以及風擋除霜除霧等三方面。汽車的熱管理從功能實現上看,主要分為制冷和制熱,其中新能源車的制冷環節與傳統燃油車區別不大,僅將空氣壓縮機改為電驅動,更多的變化來自于制熱環節。以乘員艙空調暖氣為例,傳統燃油車利用內燃機廢熱,通過暖風芯體調節至適宜溫度,最終通過鼓風機吹入駕駛艙從而加熱乘員艙。新能源車由于沒有內燃機產生的熱量,需
71、要通過額外的加熱器或熱泵空調來獲取熱量從而加熱乘員艙。圖 46:乘員艙空調暖氣工作示意圖 數據來源:中研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新能源汽車產量不斷增加,公司產品成長空間大。新能源汽車產量不斷增加,公司產品成長空間大。如今新能源市場已經完成從政策驅動轉化為產品力驅動,購置補貼政策的退坡對新能源銷量的影響力已明顯減弱,加上新能源購置稅免征政策的延期,電池成本趨于穩定,以及新能源汽車產品力和性價比的持續提升,預計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高達到1367萬,新能源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的持續高增,新能源汽車用 PTC 電加熱器市場有望維持較高增速,壓力傳感器、NTC 溫度傳感器等產品也
72、有望打開成長空間。圖 47:2021-2026E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 圖 48:2021-2026E 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 數據來源:EVTank、IDC 中國、東方證券研究所預測 數據來源:EVTank、IDC 中國、東方證券研究所預測 0%10%20%30%40%50%60%7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2120222023E2024E2025E2026E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萬輛)同比增速(右軸)0%20%40%60%80%100%12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2120222023E 2024E 2025E 2026E中國新
73、能源汽車銷量(萬輛)同比增速(右軸)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2 從制熱技術方案上看,在熱泵空調技術和成本控制尚未完全成熟前,從制熱技術方案上看,在熱泵空調技術和成本控制尚未完全成熟前,PTC 制熱制熱仍會是市場的主流仍會是市場的主流方案,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方案,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在極寒天氣下,熱泵運行效率較差,而 PTC 制熱的特點是成本低、結構簡單、出熱快、受外界環境影響小,應用車型廣泛。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汽
74、車新能源化的進程不斷提速,新能源車熱管理的市場將迎來高速發展。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2021 年單臺新能源車 PTC 加熱器價值量為 2460 元,2022 年為 2296 元,同比下降 7%。我們假設 23-26 年單車 PTC 加熱器價值量分別年降 5%、4%、3%、2%,結合東方證券研究所新能源汽車組對中國和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預測,我們測算 2023 年中國和全球新能源汽車對 PTC 加熱器的需求分別為 191 和 298 億元,預測到 2026 年中國和全球新能源汽車對 PTC 加熱器的需求分別為 300 和547 億元,22-26 年 CAGR 分別為 17%和 22%。圖 49
75、:新能源汽車所需 PTC 加熱器市場空間測算 2021 2022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萬輛)351 687 875 1094 1313 1509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萬輛)653 1080 1367 1795 2256 2751 單車 PTC 加熱器價值(元)2460 2296 2181 2094 2031 1990 中國新能源汽車 PTC 加熱器市場規模(億元)86.6 158.1 190.8 229.0 266.6 300.4 全球新能源汽車 PTC 加熱器市場規模(億元)160.5 248.0 298.1 375.8 458.3 547.4
76、 數據來源:EVTank、IDC 中國、東方證券研究所預測 從市場角度看,新能源車帶來的傳感器增量市場空間會逐步打開。從市場角度看,新能源車帶來的傳感器增量市場空間會逐步打開。根據億渡數據預測,中國汽車傳感器 2021 年市場規模達 264 億元,2026 年有望達到近 500 億元,2021-2026 年年 CAGR 為13%,市場對溫度傳感器、空氣質量傳感器、光雨量多合一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新能源汽車傳感器部件需求較大。圖 50:2018-2026E 中國汽車傳感器市場規模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億渡數據、東方證券研究所 公司錨定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進一步鞏固行業領軍地位。公司錨定新能
77、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進一步鞏固行業領軍地位。公司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提供的產品收入在 2022年已超過 21億元,產品毛利潤超過 5億元,較 2021年增長超 100%。公司的新能源 PTC 熱管理系統業務全面開花,覆蓋國內近八成新能源汽車品牌,2022 年同比增長260%,成為有能力與德日韓企業同臺競爭的中國品牌。公司作為新品汽車壓力傳感器、車載多0%2%4%6%8%10%12%14%16%18%20%0100200300400500600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市場規模/億元同比增速(右軸)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
78、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3 合一傳感器的頭部汽車企業,簽訂了批量化訂單,汽車系列傳感器銷售同比增幅超過 32%。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業務已成為公司主導業務,未來有望繼續擴大市場份額。圖 51:2022 年公司覆蓋新能源汽車品牌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方證券研究所 公司公司 PTC 產品性能出色,新能源領域空間廣闊產品性能出色,新能源領域空間廣闊。公司在氧化物、陶瓷、半導體陶瓷的范疇領域有30 年的技術沉淀,突破了配方和工藝的難度。公司自主掌握 PTC 加熱芯片
79、的制造和封裝工藝的核心技術,相關領域競爭對手主要來源于德國和日韓。針對新能源汽車電池快充需求,公司開發出適用于高電壓的 PTC 芯片,保證 PTC 產品高壓環境下也可以應用。公司還開發了車用壓力傳感器,可應用在汽車的空調管路、發動機、變速箱、剎車等方面,以及充電槍感溫的 NTC,國家電網的測溫類 NTC 產品等。預計未來幾年在行業里能夠保持持續快速發展,特別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擴展更廣闊的應用空間。公司新能源公司新能源PTC熱管理系統快速增長,熱管理系統快速增長,核心技術對標國際一流控制器。核心技術對標國際一流控制器。公司是行業首家實現PTC加熱器全過程自主研發及產業化的企業,實現自研 1800V
80、高壓 PTC芯片及 800V平臺加熱器,核心技術持續突破,自主掌握全球領先的 800V 平臺 PTC 加熱器核心技術,產品熱功率突破 1 萬瓦,支持電池快充水平提升 4 倍。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逐步提升,PTC 熱管理系統作為新能源車核心部件將驅動公司智能感知業務持續成長。圖 52:PTC 制熱原理 圖 53:帶電型空氣加熱器 數據來源:電子發燒友、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電子發燒友、東方證券研究所 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
81、。24 公司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相關產品,聚焦新能源汽車零件薄弱環節。公司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相關產品,聚焦新能源汽車零件薄弱環節。公司積極圍繞新能源、“汽車新四化”、工業智能化方向,聚焦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賽道,打造新能源汽車 PTC 加熱器、車用溫度傳感器、空氣質量傳感器、光雨量多合一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系列“專精特新”產品,已經進入國內多數新能源汽車客戶供應鏈。未來公司新能源汽車行業向輕量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第二增長曲線有望持續突破。圖 54:新能源車溫度傳感器 圖 55:新能源車其他傳感器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4.3 激光全息防偽業務具備
82、核心競爭力 公司以激光為核心,建立“激光加工公司以激光為核心,建立“激光加工+光器件”的智能制造裝備垂直生態圈。光器件”的智能制造裝備垂直生態圈。作為中國高端加工裝備和通信設備的技術龍頭,公司是中國工業信息化融合戰略的尖兵,在智能制造業領域擁有著其先天優勢。公司一方面,智能終端形態升級,精密加工需求激增,激光應用廣泛鋪開;另一方面,汽車市場受德企車廠帶動激光比例大幅提升。公司在激光切割、焊接、打標等領域擁有全功率系列產品,在精密與智裝兩大領域發揮作用。比較國際同行,激光加工實力的評判核心是激光器自制能力,公司在皮秒、飛秒、紫外激光器上擁有先決優勢,具有前端關鍵設備自研實力,把握激光未來趨勢。在
83、激光全息防偽和表面裝飾技術領域,公司打造了塑基燙金紙、全息 IMR 等一批具備核心技術的產品,布局 INS 膜、TOM 膜關鍵核心技術及制造鏈。公司 2022 年實現激光全息膜類系列產品營業收入 5.7 億元,同比增長 5%。未來公司會對現有的技術、產品更新迭代,積極布局激光智能大燈、下一代激光雷達等產品,培育第二增長曲線,助力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圖 56:華工科技激光智能設備 圖 57:華工科技激光全息防偽產品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
84、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5 創新開發新工藝,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創新開發新工藝,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公司首創深色雙面鐳射低溫花紙和鋁牌燙金工藝,開發高速、深色 UV 光油燙印材料體系,拓展性能寬度。在塑基表面裝飾領域,公司自主研發掌握塑基燙金紙、普通 IMR 核心技術,系列產品性能指標超越國際競爭對手。作為市場首個研發這種工藝和技術的企業,公司以多年積累的“膜品”技術優勢與制造經驗為核心,深耕煙酒包裝業務,并向泛家電市場領域持續拓展應用場景。公司膜內注塑新業務已獲行業知名企業供方資質,實現批量供貨,獲評國家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圖 58
85、:深色雙面鐳射低溫花紙的應用茅臺外包裝 圖 59:微納紋理在 IMR(模內轉?。╊I域的創新應用 數據來源:貴州茅臺、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6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盈利預測 我們對公司 2023-2025 年盈利預測做如下假設:1)2022 年收入增長主要來自于光電器件、敏感元器件等業務線,預計隨著下游景氣度的逐步回暖,產品不斷創新并快速放量,產品結構
86、不斷優化,盈利能力穩步提升。我們預測公司 23-25 年收入分別為 114.3/146.7/177.3 億元。a 光電器件系列:公司光電器件系列主要包含光模塊業務和 5G 小站業務,目前處于市場領先地位。受益于下游電信、數通等領域對高算力需求,800G 光模塊需求有望放量,未來市占率將穩步提升。我們預計 23-25 年公司光電器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32.5/40.8/50.0 億元。b 激光加工裝備:公司激光加工裝備主要包含以 3C 市場為主的精密事業群及智能裝備、智能產線解決方案。公司在橋梁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工程機械、配電柜等產業處于國內領先地位,解決方案業務具備較高增速。受益于我國激光設備
87、市場高景氣度,疊加公司 IC 激光、半導體應用等業務的增量,我們預計公司 23-25 年激光加工裝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39.7/48.7/58.1 億元。c 敏感元器件:公司敏感元器件主要包括溫度傳感器、PTC 加熱器等。公司在傳統業務家電溫度傳感器方面全球領先,PTC熱管理業務方面,公司是行業首家實現PTC加熱器全過程自主研發及產業化的企業,覆蓋國內近八成新能源車品牌。隨著全球范圍新能源車推廣普及,PTC 加熱器市場需求穩定增長,我們預計敏感元器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34.0/48.1/59.4 億元。d 激光全息膜:公司激光全息膜業務主要包括精密加工及全息防偽。公司在皮秒、飛秒、紫外激光器上
88、擁有先決優勢,具有前端關鍵設備自研實力。在激光全息防偽和表面裝飾技術領域,掌握IMR 核心技術,超越國際競爭對手。隨著下游智能終端市場需求穩定增長,我們預計激光全息膜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6.64/7.26/7.75 億元。2)2022年由于消費電子等下游需求疲弱,公司各項業務毛利率承壓;23H1受產品結構優化疊加下游需求回暖,毛利率顯著回升至 22.8%。未來公司將持續創新拓展產品矩陣,積極降本增效,我們預計公司 2023-2025 年綜合毛利率為 23.0%/22.3%/21.7%,總體維持在 20%以上水平。3)公司 23-25 年銷售費用率為 5.0%/4.5%/4.0%,管理費用率為 3
89、.3%/3.1%/2.9%,二者逐年小幅下降主要考慮到銷售收入的增長對費用率有一定的攤薄影響。研發費用率方面,23-25 年研發費用率穩定在 4%以上,分別為 5.3%/4.8%/4.4%,主要考慮到公司需要保持高研發投入來進行技術創新。盈利預測核心假設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光電器件系列產品光電器件系列產品 銷售收入(百萬元)5,413.1 5,709.8 3,246.7 4,078.3 4,997.7 增長率 104.6%5.5%-43.1%25.6%22.5%毛利率 7.7%8.9%11.5%12.0%12.5%激光加工裝備激光加工裝備 銷售收入(百
90、萬元)2,701.8 3,288.9 3,967.6 4,871.2 5,812.1 增長率 37.5%21.7%20.6%22.8%19.3%毛利率 32.8%32.3%31.2%30.7%30.2%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7 敏感元器件敏感元器件 銷售收入(百萬元)1,446.1 2,319.8 3,395.0 4,812.9 5,940.6 增長率 44.9%60.4%46.3%41.8%23.4%毛利率 23.3
91、%21.2%21.5%20.5%19.5%激光全息膜系列產品激光全息膜系列產品 銷售收入(百萬元)548.0 573.3 663.8 726.1 775.2 增長率 19.3%4.6%15.8%9.4%6.8%毛利率 33.6%38.8%40.0%39.0%38.0%租賃及其他租賃及其他 銷售收入(百萬元)57.8 119.2 155.0 186.0 204.6 增長率-16.7%106.5%30.0%20.0%10.0%毛利率-154.5%12.2%11.0%10.0%9.0%合計合計 10,166.7 12,011.0 11,428.0 14,674.6 17,730.2 增長率 65.6
92、%18.1%-4.9%28.4%20.8%綜合毛利率 17.0%19.2%23.0%22.3%21.7%資料來源:公司數據,東方證券研究所預測 投資建議 公司在智能制造裝備業務、光聯接業務以及敏感元器件業務均具備較強市場競爭力,隨著 AI、新能源車等下游應用場景擴展,公司未來業績有望持續較快增長。我們預測公司 2023-2025 年每股收益分別為 1.00、1.37、1.72 元,選取國內光模塊供應商中際旭創、光迅科技,傳感器供應商康斯特,熱管理系統廠商三花智控以及激光裝備企業大族激光,根據可比公司 24 年平均 25 倍 PE估值水平,對應目標價為 34.25 元,首次給予買入評級。圖 60
93、: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公司 代碼代碼 最新價格最新價格(元元)每股收益(元)每股收益(元)市盈率市盈率 2024/1/5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光迅科技 002281 26.36 0.77 0.77 1.01 1.20 34.41 34.34 26.14 22.03 中際旭創 300308 100.03 1.52 2.32 4.57 5.85 65.61 43.06 21.89 17.10 三花智控 002050 27.00 0.69 0.85 1.05 1.29 39.16 31.93 25.73 20.92 康斯特 3
94、00445 17.05 0.36 0.48 0.65 0.85 48.00 35.17 26.12 20.01 大族激光 002008 19.57 1.15 1.07 1.51 1.90 17.02 18.27 12.99 10.30 調整后平均 40.52 33.81 24.58 19.34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8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下游需求增長不及預期下游需求增長不及預期:智能
95、制造、聯接業務受消費電子、激光雷達、數據中心等下游需求的影響,感知業務受新能源車出貨量影響較大。若下游相關需求增長不及預期,可能會對公司業績造成負面影響。市場市場競爭加劇競爭加?。褐圃鞓I技術升級速度加快,若競爭對手推出更先進技術,使得市場競爭加劇,公司存在失去技術領先優勢、競爭力下降風險。光模塊光模塊業務進展不及預期:業務進展不及預期:若下游電信、數通等領域對高算力需求增長不及預期,或 800G 光模塊產品進展不及預期,可能對公司業績造成負面影響。激光激光業務賽道拓展不及預期:業務賽道拓展不及預期:若激光加工設備從傳統 3C 領域向汽車、半導體等賽道拓展不及預期,可能影響公司激光業務營收和盈利
96、。PTC 熱管理熱管理滲透率不及預期:滲透率不及預期:PTC 熱管理系統推廣滲透過程存在不確定性,若新能源車 PTC 熱管理滲透率不及預期,可能影響公司感知類業務營收。假設條件變化影響測算結果:假設條件變化影響測算結果:報告中假設了全球和國內新能源車銷量等變量,若假設條件變化,可能會影響相關測算結果。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9 附表:財務報表預測與比率分析 資產負債表 利潤表 單位單位:百萬元百萬元 2021A 2022
97、A 2023E 2024E 2025E 單位單位:百萬元百萬元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貨幣資金 3,320 3,356 5,553 5,594 6,164 營業收入營業收入 10,167 12,011 11,428 14,675 17,730 應收票據、賬款及款項融資 3,599 4,309 3,543 4,520 5,443 營業成本 8,435 9,709 8,804 11,401 13,879 預付賬款 302 393 371 477 576 營業稅金及附加 45 60 57 73 89 存貨 2,046 2,378 2,201 2,850 3,47
98、0 銷售費用 526 608 571 662 713 其他 706 1,054 1,025 1,343 1,678 管理費用及研發費用 827 991 1,051 1,214 1,352 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資產合計 9,972 11,490 12,693 14,784 17,331 財務費用(59)(86)77 51 39 長期股權投資 567 821 900 1,000 1,100 資產、信用減值損失 68 88 65 50 40 固定資產 1,653 1,759 1,805 1,845 1,876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24 6 5 5 5 在建工程 46 40 46 44 38 投資凈收益 3
99、32 240 200 200 200 無形資產 264 268 230 191 153 其他 142 121 129 131 128 其他 1,381 2,415 1,078 1,249 1,487 營業利潤營業利潤 822 1,006 1,136 1,559 1,952 非流動資產合計非流動資產合計 3,912 5,303 4,058 4,329 4,653 營業外收入 3 4 4 4 4 資產總計資產總計 13,884 16,793 16,751 19,113 21,984 營業外支出 1 2 2 2 2 短期借款 571 739 750 750 750 利潤總額利潤總額 825 1,00
100、9 1,138 1,562 1,954 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 3,105 4,114 3,610 4,675 5,690 所得稅 77 119 148 203 254 其他 1,263 1,862 1,512 1,436 1,582 凈利潤凈利潤 748 891 990 1,359 1,700 流動負債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4,939 6,715 5,872 6,860 8,022 少數股東損益(13)(16)(17)(23)(29)長期借款 1,281 1,497 1,497 1,497 1,497 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 761 906 1,007 1,382 1,729 應付債券
101、 0 0 0 0 0 每股收益(元)0.76 0.90 1.00 1.37 1.72 其他 235 318 241 257 266 非流動負債合計非流動負債合計 1,516 1,814 1,738 1,753 1,762 主要財務比率主要財務比率 負債合計負債合計 6,455 8,530 7,610 8,614 9,784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少數股東權益 40 26 9(14)(43)成長能力成長能力 實收資本(或股本)1,006 1,006 1,006 1,006 1,006 營業收入 65.6%18.1%-4.9%28.4%20.8%資本公積 2,
102、663 2,686 2,686 2,686 2,686 營業利潤 30.2%22.4%12.9%37.3%25.2%留存收益 3,708 4,534 5,441 6,823 8,552 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 38.2%19.1%11.1%37.2%25.1%其他 12 12 0 0 0 獲利能力獲利能力 股東權益合計股東權益合計 7,429 8,263 9,141 10,499 12,200 毛利率 17.0%19.2%23.0%22.3%21.7%負債和股東權益總計負債和股東權益總計 13,884 16,793 16,751 19,113 21,984 凈利率 7.5%7.5%8.8%9.4%
103、9.8%ROE 10.9%11.6%11.6%14.1%15.2%現金流量表 ROIC 8.2%7.9%9.2%11.4%12.7%單位單位:百萬元百萬元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償債能力償債能力 凈利潤 748 891 990 1,359 1,700 資產負債率 46.5%50.8%45.4%45.1%44.5%折舊攤銷 192 145 70 65 47 凈負債率 0.0%0.0%0.0%0.0%0.0%財務費用(59)(86)77 51 39 流動比率 2.02 1.71 2.16 2.16 2.16 投資損失(332)(240)(200)(200)(2
104、00)速動比率 1.59 1.35 1.77 1.73 1.71 營運資金變動(305)(584)461(794)(745)營運能力營運能力 其它(159)452 1,201(165)(219)應收賬款周轉率 3.9 3.6 3.2 3.7 3.6 經營活動現金流經營活動現金流 86 579 2,599 316 622 存貨周轉率 4.3 4.2 3.7 4.4 4.3 資本支出(263)(161)(53)(43)(33)總資產周轉率 0.8 0.8 0.7 0.8 0.9 長期投資(71)(254)(79)(100)(100)每股指標(元)每股指標(元)其他(719)(765)228 220
105、 220 每股收益 0.76 0.90 1.00 1.37 1.72 投資活動現金流投資活動現金流(1,053)(1,181)95 77 87 每股經營現金流 0.09 0.58 2.58 0.31 0.62 債權融資 1,138 932(331)(300)(100)每股凈資產 7.35 8.19 9.08 10.46 12.18 股權融資 51 23 0 0 0 估值比率估值比率 其他(160)(267)(166)(51)(39)市盈率 38.6 32.4 29.1 21.2 17.0 籌資活動現金流籌資活動現金流 1,029 688(498)(351)(139)市凈率 4.0 3.6 3.
106、2 2.8 2.4 匯率變動影響(3)15-0-0-0 EV/EBITDA 29.4 26.4 21.9 16.8 13.8 現金凈增加額現金凈增加額 60 101 2,197 42 570 EV/EBIT 36.8 30.5 23.2 17.4 14.1 資料來源:東方證券研究所 華工科技首次報告 激光裝備巨頭,制造、聯接和感知業務并進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30 分析師申明 每位負責撰寫本研究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的研究分析師在此作以下聲明:每位負責撰寫本研究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
107、的研究分析師在此作以下聲明:分析師在本報告中對所提及的證券或發行人發表的任何建議和觀點均準確地反映了其個人對該證券或發行人的看法和判斷;分析師薪酬的任何組成部分無論是在過去、現在及將來,均與其在本研究報告中所表述的具體建議或觀點無任何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投資評級和相關定義 報告發布日后的 12個月內行業或公司的漲跌幅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A 股市場基準為滬深 300 指數,香港市場基準為恒生指數,美國市場基準為標普 500 指數);公司投資評級的量化標準公司投資評級的量化標準 買入:相對強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 15%以上;增持:相對強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 5%15%;中性
108、:相對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在-5%+5%之間波動;減持:相對弱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在-5%以下。未評級 由于在報告發出之時該股票不在本公司研究覆蓋范圍內,分析師基于當時對該股票的研究狀況,未給予投資評級相關信息。暫停評級 根據監管制度及本公司相關規定,研究報告發布之時該投資對象可能與本公司存在潛在的利益沖突情形;亦或是研究報告發布當時該股票的價值和價格分析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缺乏足夠的研究依據支持分析師給出明確投資評級;分析師在上述情況下暫停對該股票給予投資評級等信息,投資者需要注意在此報告發布之前曾給予該股票的投資評級、盈利預測及目標價格等信息不再有效。行業投資評級的量化標準行業投資評級的量化
109、標準:看好:相對強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 5%以上;中性:相對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在-5%+5%之間波動;看淡:相對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在-5%以下。未評級:由于在報告發出之時該行業不在本公司研究覆蓋范圍內,分析師基于當時對該行業的研究狀況,未給予投資評級等相關信息。暫停評級:由于研究報告發布當時該行業的投資價值分析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缺乏足夠的研究依據支持分析師給出明確行業投資評級;分析師在上述情況下暫停對該行業給予投資評級信息,投資者需要注意在此報告發布之前曾給予該行業的投資評級信息不再有效。免責聲明 本證券研究報告(以下簡稱“本報告”)由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制作及發布。
110、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本報告的全體接收人應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本報告被轉發給他人。本報告是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開的信息撰寫,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客戶也不應該認為該信息是準確和完整的。同時,本公司不保證文中觀點或陳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證券研究報告。本公司會適時更新我們的研究,但可能會因某些規定而無法做到。除了一些定期出版的證券研究報告之外,絕大多數證券研究報告是在分析師認為適當的時候不定期地發布。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
111、到個別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蛻魬紤]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若有必要應尋求專家意見。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的邀請或向人作出邀請。本報告中提及的投資價格和價值以及這些投資帶來的收入可能會波動。過去的表現并不代表未來的表現,未來的回報也無法保證,投資者可能會損失本金。外匯匯率波動有可能對某些投資的價值或價格或來自這一投資的收入產生不良影響。那些涉及期貨、期權及其它衍生工具的交易,因其包括重大的市場風險,因此并不適合所有投資者。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
112、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自主作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本報告主要以電子版形式分發,間或也會輔以印刷品形式分發,所有報告版權均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協議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轉發或公開傳播本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不得將報告內容作為訴訟、仲裁、傳媒所引用之證明或依據,不得用于營利或用于未經允許的其它用途。經本公司事先書面協議授權刊載或轉發的,被授權機構承擔相關刊載或者轉發責任。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提示客戶及公眾投資者慎重使用未經授權刊載或者轉發的本公司證券研究報告,慎重使用公眾媒體刊載的證券研究報告。HeadertTable_Address東方證券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中山南路 318 號東方國際金融廣場 26 樓 電話:傳真:021-63325888 021-63326786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相關主管機關核準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據此開展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機構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正在或將要與本研究報告所分析的企業發展業務關系。因此,投資者應當考慮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對報告的客觀性產生影響的利益沖突,不應視本證券研究報告為作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