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研究院:紅海危機發酵的影響與應對建議(2024)(13頁).pdf

編號:153564 PDF  DOCX 13頁 946.46K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中國銀行研究院:紅海危機發酵的影響與應對建議(2024)(13頁).pdf

1、 倫敦經濟月刊(2013 年 1月)2013 年 1 月 18 日 中銀研究產品系列 經濟金融展望季報 中銀調研 宏觀觀察 銀行業觀察 國際金融評論 國別/地區觀察 作 者:周景彤 中國銀行研究院 王 靜 中國銀行研究院 電 話:010 6659 6460 簽發人:陳衛東 審 稿:周景彤 梁 婧 聯系人:王 靜 劉佩忠 電 話:010 6659 6460 對外公開 全轄傳閱 內參材料 2024 年 2 月 2 日 2024 年第 10 期(總第 521 期)紅海危機發酵的影響與應對建議 紅海是連接亞洲與歐洲的重要通道。2023 年 11月 19 日以來,也門胡塞武裝組織對紅海海域的商船進行襲擊

2、和攔截,對國際航運秩序造成了嚴重擾動。紅海危機持續發酵,馬士基等全球主要航運公司輪船被迫繞道非洲好望角抵達歐洲,導致航行距離和成本至少提高 30%,這對國際海運運力運價、全球供應鏈穩定和通脹水平產生了重要影響。紅海危機也已經對我國外貿企業生產經營和對外貿易產生了擾動。建議密切跟蹤和研判相關事件動態及其影響,及時為我外貿企業提供支持和幫助;抓住時機積極與歐洲相關國家溝通協調,推進中歐班列線路建設,縮短鐵路運輸時效、提高運載能力,緩解紅海危機對全球貨物運輸帶來的重大沖擊;出口企業應積極應對,提高產品溢價及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研究院 宏觀觀察 2024 年第 10 期(總第 521 期)1 紅海危機

3、發酵的影響與應對建議 紅海是連接亞洲與歐洲的重要通道。2023 年 11 月 19 日以來,也門胡塞武裝組織對紅海海域的商船進行襲擊和攔截,對國際航運秩序造成了嚴重擾動。紅海危機持續發酵,馬士基等全球主要航運公司輪船被迫繞道非洲好望角抵達歐洲,導致航行距離和成本至少提高 30%,這對國際海運運力運價、全球供應鏈穩定和通脹水平產生了重要影響。紅海危機也已經對我國外貿企業生產經營和對外貿易產生了擾動。建議密切跟蹤和研判相關事件動態及其影響,及時為我外貿企業提供支持和幫助;抓住時機積極與歐洲相關國家溝通協調,推進中歐班列線路建設,縮短鐵路運輸時效、提高運載能力,緩解紅海危機對全球貨物運輸帶來的重大沖

4、擊;出口企業應積極應對,提高產品溢價及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一、也門胡塞武裝攻擊紅海海域商船,紅海危機持續發酵 2023 年 11 月 19 日,也門胡塞武裝攔截以色列“銀河領袖”號貨輪并扣押 25 名船員,作為對巴以沖突中以色列軍事行動的報復,此事件標志著紅海危機爆發。胡塞武裝屬也門伊斯蘭教什葉派,該派約占也門總人口的 35%,多集中于也門北部。胡塞武裝組織強烈反對美國和以色列,并擁有直升機、導彈、無人機等先進裝備,具備一定遠程打擊能力。截至目前,胡塞武裝頻頻在紅海海域上攻擊其認定與以色列有關的商船。2023 年 11 月 24 日,胡塞武裝使用無人機再次攻擊一艘懸掛馬耳他旗幟、以色列富豪所有

5、的集裝箱船;12 月 12 日,運輸棕櫚油至意大利的挪威籍商船遭遇襲擊。近期,劫船與攻擊頻發,紅海危機持續發酵,迫使地中海航運公司、馬士基、長榮海運等全球各大航運公司紛紛選擇繞行非洲好望角。紅海位于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圖 1),整體呈狹長形態,西北面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南面通過曼德海峽與亞丁灣相連,是溝通地中海與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因而是連接歐洲和亞洲的重要海上交通樞紐,對全球貿易和石油運輸具有重要意義。此次紅海危機發生的曼德海峽是往返蘇伊士運河商船的必經之地。據克拉克森數據,每年通過紅海北部蘇伊士運河的貨量約占全球海運貿易總量的 2 2024 年第 10 期(總第 521 期)

6、10%,其中包括 20%的海運集裝箱貿易、20%的海運汽車貿易、12%的石油貿易、11%的化工品貿易、9%的液化天然氣(LNG)、6%的干散貨以及 5%的液化石油氣。2023 年,通過蘇伊士運河船舶已超 2.4 萬艘次。歷史上,蘇伊士運河每次發生事故均導致國際運價快速大幅上漲,如 2016 年集裝箱船 MSC Fabiola 號擱淺,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SCFI)歐洲航線運價上漲 170.1%。圖 1:紅海海域是連接亞洲與歐洲的重要交通要道 資料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中國銀行研究院 紅海危機持續性將由巴以沖突決定,其影響預計將至少持續數月。2024 年 1 月 12日美國和英國對胡塞

7、武裝組織發動聯合打擊,1 月 22 日美英軍隊再次進行聯合空襲。1 月 26 日胡塞組織在亞丁灣水域襲擊美國“卡尼”號驅逐艦和一艘英國油輪,這次襲擊標志著中東海域對抗進一步升級。馬士基等航運公司表示,重新開放紅海航線可能需要數月時間。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約翰盧埃林表認為,紅海局勢可能會蔓延到霍爾木茲海峽和更廣泛的中東地區。二、紅海危機將對國際運力運價、供應鏈穩定和通脹水平造成影響 紅海危機使國際運力受損、運價水平飆升、供應鏈穩定性受到干擾,這將沖擊全宏觀觀察 2024 年第 10 期(總第 521 期)3 球貿易規模。根據德國 KIEL 機構1預測,2023 年 12 月,全球貨物

8、貿易較 11 月下降1.3%。其中,歐盟進、出口規模分別下降3.1%、2%,德國下降1.8%、1.9%,美國下降1%、1.5%。受紅海危機影響的地區包括歐洲、中亞和北非 21.5%的精煉油進口、13.1%的原油進口、24%的有機化學品進口、22.3%的扁軋鋼進口,美國 91.5%的棕櫚油進口、86.5%的大米進口、87.6%的葡萄進口、50%左右的太陽能電池進口,以及全球 41.3%的汽車貿易和 20.8%的汽車零部件貿易。(一)紅海危機重創全球海運運力 紅海危機的直接影響是減少紅海海域的商船活動。據克拉克森研究統計,暫停紅海航線的集裝箱運力占全球集裝箱總運力的 74%。目前,全球前十大航運公

9、司中有六大航運公司均宣布暫停紅海航線運輸(表 1)。目前替代方案主要有兩個:一是繞道非洲好望角抵達歐洲。與紅海航線相比,繞道好望角航線將使運輸距離增加約 30%,航程增加約7-21天(圖2)。加之全球另一大重要運河巴拿馬運河持續干旱2,這也增加非洲好望角的擁堵程度(圖 3)。二是改用陸路運輸,但可替代性十分有限。從海灣地區到地中海的陸路運輸只能替代約 3%的海運量。表 1:部分已宣布暫停紅海航線運輸的航運公司 航運公司航運公司 所屬國家所屬國家 總運力總運力(TEUTEU)占全球總運力比重(占全球總運力比重(%)MSC 瑞士 5161112 17.9 馬士基 丹麥 4141492 14.4 C

10、MA 法國 3490767 12.1 赫伯羅特 德國 1859736 6.5 ONE 日本 1641847 5.7 ZIM 以色列 604666 2.1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行研究院 1 德國 KIEL 機構基于船舶運輸數據、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對全球 75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規模進行估計。2 巴拿馬運河是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重要通道。正常情況下,巴拿馬運河承擔全球 3%的海上貿易量、46%從東北亞運往美國東部地區的集裝箱。由于持續干旱、水位降低,2024 年 1 月巴拿馬運河船只過境次數較上年減少 36%,巴拿馬當局被迫限制運河流量。專家預測,當地旱情在 2024年可能持續下去,短期內巴拿馬

11、運河的通行條件難以得到改善。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表示至少在 2028 年之前,將保留一定程度的限制通行措施。4 2024 年第 10 期(總第 521 期)圖 2:與繞道好望角相比,紅海航線運距較短 資料來源:CNN,中國銀行研究院 圖 3:紅海危機使好望角擁堵程度上升 資料來源:S&P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中國銀行研究院 紅海危機使紅海海域的集裝箱運輸量大幅減少。2023 年 12 月,紅海日均運輸量僅為 20 萬左右集裝箱,較 11 月下降 60%(圖 4)。根據 Vortexa 數據,截至 2024 年1 月 19 日,經過紅海的油輪數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 25

12、%。從亞丁灣航運數量看,2023年 12 月以來的貨物噸位明顯下降(圖 5)。相較于 2022 年 12 月,2023 年 12 月每日進入亞丁灣的貨物總噸位平均下降 18.4%。相較于2023 年12月上旬,12月 17 日至 20日期間每日進入亞丁灣的貨物總噸位平均下降43%,其中集裝箱船下降82%,散貨船和宏觀觀察 2024 年第 10 期(總第 521 期)5 油輪合計下降 21%;平均每日新船舶數量為 63 艘,下降 25%3。圖 4:2023 年 12 月紅海日均運輸量明顯下降 資料來源:Kei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中國銀行研究院 圖

13、5:2023 年 12 月紅海日均運輸量明顯下降 資料來源:Clarkson,中國銀行研究院(二)紅海危機導致國際運價飆升 紅海危機持續發酵恰逢年度長期協定運價談判集中期,隨著航運公司不斷提價,國際運價水平快速上漲。代表全球海上運輸航線運費水平的SCFI已連續八周上漲,由2023 年 11 月 17 日的 999.92 飆升至 2024 年 1 月 26 日的 2179.09(圖 6)。受危機外 3 數據資料來自天風證券研究所。024681日3日5日7日9日11日13日15日17日19日21日23日25日27日29日31日百萬噸2022年2023年 6 2024 年第 10 期(總第 521

14、期)溢影響,各航線運價指數均有所上漲,其中,歐洲航線上漲幅度(104.6%)大于美東航線(24%)大于美西航線(15%),即經紅海地區航線的運價上漲幅度更大4。從集裝箱現貨市場運費來看,全球 40 英尺集裝箱平均運輸費用由 2024 年 1 月 11 日的 3077美元快速上漲至 18 日的 3777 美元,一周上漲 23%;從中國到美國洛杉磯的集裝箱現貨市場運費由 2797 美元上漲至 3860 美元,上漲幅度為 38%。圖 6:紅海危機以來 SCFI 大幅上漲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行研究院 國際海運價格大幅上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額外的燃油費用。繞行非洲好望角額外增加約

15、3200 海里,燃油費用增加約 30%。二是保險費用上漲。通常情況下,承保人按船舶價值的 0.2%收取保費。目前通過紅海的船舶保費已達船舶價值的 0.75%-1%。三是航運公司借勢提價。2023 年海運市場持續低迷,此時恰逢出貨旺季,貨船倉位供不應求,全球主要航運公司紛紛提價。2024 年 1 月 1 日馬士基開始征收運輸中斷附加費(TDS)、旺季附加費(PSS)和緊急應急附加費(ECS);2024年1月 15 日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將亞洲至西地中海航線的運費由此前的 2000 美元/TEU、3000 美元/FEU 上調至 3500 美元/TEU、6000 美元/FEU。高達 100

16、%的漲幅中,約 4 歐洲航線行經紅海最為便利。美東航線分為西行航線和東行航線。東行航線經太平洋通過巴拿馬運河到達大西洋再到美東港口;西行航線經馬六甲海峽到紅海經大西洋到達美東。美西航線經太平洋到達。80012001600200024002023/11/172023/11/272023/12/72023/12/172023/12/272024/1/62024/1/162024/1/26宏觀觀察 2024 年第 10 期(總第 521 期)7 30%為抵消成本,其余大部分為風險溢價。(三)紅海危機將再次對全球供應鏈帶來沖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紅海危機導致的運力縮減、運價上漲已使全球供應鏈穩定性受到

17、沖擊。根據丹麥“海運情報”咨詢分析,當前全球供應鏈的受損程度已超過新冠疫情初期,理由在于 2023 年 12 月紅海每周運力指數的降幅(57%)已超 2020 年 3 月新冠疫情初期的降幅(47%)。全球航運高度緊張下,出貨商須等貨輪返程才能獲得空余倉位。每年 1-2 月份,歐美進口商傾向于集中訂貨。加之農歷新年工廠停產,中國出口商傾向于節前集中發貨,這使全球航運緊張程度加劇,部分跨國企業面臨供應鏈中斷風險。在消費品零售行業中,2023 年 12 月 20 日家居巨頭宜家發布部分產品交貨延遲預警,此后,英國服裝零售商 Next、Crocs 等企業先后發布類似預警。在汽車行業中,由于部分零部件短

18、缺,特斯拉宣布 2024 年 1 月 29 日起暫停德國柏林工廠的生產直至 2 月 12 日;沃爾沃將比利時根特工廠的生產暫停三天;斯特蘭蒂斯集團改用空運以應對其供應鏈中斷風險。紅海危機或將對供應鏈穩定性產生較為長期的影響。因為南非、毛里求斯、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等好望角沿線的多個港口難以滿足因繞道而激增的燃料和基礎設施需求,而地中海沿線多個港口遇冷。未來,好望角沿線港口或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球航運布局或將發生變化,貿易企業或需調整供應鏈以適應航運新格局,但這類調整往往需要較長時間。(四)紅海危機將增大全球主要經濟體通脹反復的風險 一是石油運輸受阻推高全球能源價格。紅海地區是中東石油出口的重要通

19、道。2023 年 12 月,中東地區原油出口量約為日均 57 萬桶,較 2023 年 10 月(107 萬桶)大幅下降近 50%。此外,由于油輪改道繞行非洲好望角,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總計近900 萬桶的石油可能面臨運輸延誤。目前,國際油價較 2024 年 1 月初有所上漲。1 月20 日,布倫特原油報 78.6 美元/桶,較 1 月初低位上漲約 4%。同日,美國原油期貨結 8 2024 年第 10 期(總第 521 期)算價報 73.25 美元/桶,較 1 月初低位漲約 4.7%。二是農產品運輸受阻或抬升消費端價格。一方面,食品運輸對時間要求更高,改道非洲好望角需經正值夏季的南半球,食品變質風

20、險增加,消費端食品供應量減少。另一方面,出口至歐洲的食品主要以 FOB(Free on Board)形式報價,歐洲貿易商必將額外的運輸成本直接轉嫁給消費者,推升消費端價格水平。能源和農產品價格上漲或使主要發達經濟體面臨通脹反復風險。2023 年 12 月,歐盟 HICP 同比上漲 3.4%,增速較上月提高 0.3 個百分點;美國 PCE 環比增長 0.2%,較上月提升 0.3 個百分點。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分析認為,當前全球物價存在上行風險,如果集裝箱運輸成本保持在當前水平,可能使全球通脹率上升約 0.6 個百分點。如果紅海危機持續,這將顯著加大全球通脹反復的風險,進而延遲2024年美、歐等央行

21、轉變貨幣政策的時間和節奏,對全球經濟增長、金融市場等將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三、紅海危機對我國的影響總體可控 紅海航線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通道之一,紅海危機發酵也將對我國外貿企業穩定經營、與主要伙伴的貿易往來帶來影響,但目前影響程度整體可控。(一)海運價格上漲直接影響我國外貿企業生產經營 與紅海航線相比,繞道非洲好望角將使每個集裝箱的運輸成本平均增加 500 美元左右,大部分費用需由出口企業承擔。同時,受外溢影響,其他航線的運價也有所提升,加大我國外貿企業運輸成本,擠占其利潤空間。紅海航線受阻、繞道好望角使運輸距離加大、交貨時間延長,外貿企業回款周期拉長,對企業穩定經營造成影響。由于時效性要求較

22、高,航線拉長、交貨延誤對跨境電商企業影響較大,或將導致其在平臺的推薦搜索位置后移,阻礙新訂單的獲取。(二)我國與歐洲及美東航線的貿易往來也將受到影響 在對歐出口方面,2023 年,我國對歐洲出口 7122.7 億美元,占我國出口總額的比重為 21%。由于運力緊張、運價上漲,紅海危機將對我國出口至歐洲的工業制成品宏觀觀察 2024 年第 10 期(總第 521 期)9 產生一定負面影響。第一大類商品是電機等除汽車外的機電產品。其運輸成本占比約為 2.6%,按當前海運成本上漲 50%計算,最終到岸價約上漲 1.3%。第二大類產品以玩具、家居等耐用品為主。此類商品的運輸成本占比高于機電產品,導致最終

23、到岸價約上漲 2.5%(同樣以運輸成本上漲 50%計算,下同)。第三大類是汽車產品,其海運成本占比相對較高(6%),紅海危機或使汽車到岸價上漲 3%。由于前兩類商品的運輸成本占比和需求價格彈性相對較小,且歐洲較為依賴來自我國的進口,因此,紅海危機對其影響相對可控。但汽車運輸成本占比相對較大且較為依賴海運方式,在我國出口歐洲汽車價格相對較高、歐盟反補貼調查持續推進等背景下,紅海危機對我國汽車出口至歐洲產生一定影響。此外,受俄烏沖突等影響,2022 年以來歐洲化工品生產持續下降,自我國進口規模持續上升。紅海危機將進一步擾亂歐洲能源(化工產品的重要原材料)進口,或將帶動我國對歐洲化工產品出口增加。在

24、對美出口方面,2023 年,我國對美出口 5002.9 億美元,占我國出口總額的比重為14.8%。美國東部地區是我國對美出口的主要目的地,約占我國對美出口的70%。由于巴拿馬運河水位持續下降,通過美西航線再經鐵路抵達美國東部的路線出現擁堵,紅海危機持續發酵使美東航線運輸距離加長、成本抬升。這將影響我國對美出口機械設備、家具、化工塑料、金屬產品等。電子設備等產品因其尺寸較小、單價相對高的特點而可以使用空運方式,但運輸成本上升幅度較大。(三)紅海危機或將增大對中歐班列(鐵路運輸)的需求 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歐班列因其在時效、價格、運能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優勢,成為中歐貨物貿易除海運

25、、空運外的第三種運輸方式。目前西、中、東三大鐵路運輸通道已通達歐洲 25 個國家,超過 217 個城市。2023 年 1 月至 11月份,中歐班列累計開行 16145 列(2013 年僅 80 列),發送貨物 174.9 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 7%、19%。近期紅海危機爆發,海運受阻和運價飆升,使中歐班列需求大增。數據顯示,1月中歐班列全部訂滿,運價環比上漲10%-20%。此外,韓國政府正積極與我國各級部門溝通提高韓企使用中歐班列的列次。2023 年,韓企使用中歐班列運輸超 3 萬集裝箱,預計 2024 年將繼續增長。此次紅海危機使各方意識到鐵路運輸的重 10 2024 年第 10 期(總第

26、521 期)要性,預計將提高歐洲各國建設和使用中歐班列線路的意愿。(四)歐美降息進程或延后,對我國經濟也將產生一定影響 紅海危機加大全球通脹反復風險,主要發達經濟體高利率持續時間或將延長。利率持續高企使歐美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意愿降低,不利于國際需求修復。同時,為保障供應鏈穩定,美、歐將加大力度推動“近岸貿易”“友岸貿易”,全球產業鏈重構或將加速。這不利于我國出口的穩定增長。此外,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提升,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性或有所加大。四、相關應對建議 紅海危機是繼 2022 年俄烏沖突、2023 年巴以沖突爆發之后,國際地緣政治領域又一“黑天鵝”事件,其必將對全球政經格局、經濟金融穩

27、定產生重大影響。預計紅海危機及其影響將至少持續數月,各方應積極采取措施應對由此帶來的風險挑戰。(一)政府應密切跟蹤相關動態,及時為外貿企業提供支持幫助 加強對紅海局勢的監測和預警,及時獲取和分析情報信息,通過風險評估和實時監測機制為外貿企業提供準確的應對建議。積極建立完善的溝通協調機制,與相關企業、組織一道形成應對危機的合力。為外貿出口企業提供一定的跨境貨柜補貼,平滑國際運價波動對企業成本的影響。做好金融風險防范工作,密切關注外部政策調整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二)拓展中歐班列線路和加密列次,探索“班列+”新業態 積極推進與歐洲相關國家的溝通協調,加快擴展中歐班列線路、提高中歐班列列次??焖俅蛲?/p>

28、中歐班列南線通道建設中的關鍵瓶頸,如提高阿克套(哈薩克斯坦)、巴庫(阿塞拜疆)里海港口的吊機抗風能力等,有效縮短運輸時效、提高運載能力。盡快提出建成后應對空車返程等運營風險的方案,有效降低整體運輸費用,縮小與海運運價的差距。結合 RCEP、中歐雙多邊合作機制,通過自貿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試驗區等開放平臺開展差異化探索,大力發展“班列+冷鏈”“班列+跨境電商”宏觀觀察 2024 年第 10 期(總第 521 期)11 “班列+保稅”等外貿新業態,加快培育總部貿易、跨境電商、保稅維修、保稅再制造、平行汽車進出口等外貿新增長點。(三)企業應積極尋找和發展新的貿易伙伴,提高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積極獲取關于紅海襲擊和歐洲航運變化最新信息,及時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通過多情景規劃,在人員安排、資源調配等方面制定詳細應對計劃。加強危機管理建設,提高自身應對危機的敏捷性和效率。不斷拓展業務網絡,通過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提高市場多樣性,降低對紅海海運或單一市場的依賴。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快速追蹤市場新動向。加大創新研發投入,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提高產品溢價和品牌效應,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降低產品需求價格彈性。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中國銀行研究院:紅海危機發酵的影響與應對建議(2024)(13頁).pdf)為本站 (臭皮匠)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