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GF:2021中國氣候融資報告-美歐日氣候投融資專篇(126頁).pdf

編號:163012 PDF  DOCX 126頁 11.36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IIGF:2021中國氣候融資報告-美歐日氣候投融資專篇(126頁).pdf

1、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Special Edition on Climate Finance in the US,the EU and Japan2021美歐日氣候投融資專篇關于本報告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IIGF)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是國內首家以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為目標的開放型、國際化的研究院。綠金院前身為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是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的常務理事單位。綠金院以營造富有綠色金融精神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氛圍為己任,致力于打造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專業化金融智庫。中央財經大

2、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RCCEF)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于 2011 年 9 月,已連續十年發布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基于廣義的全球氣候融資概念,形成了氣候融資流的分析框架,構建了中國氣候融資需求模型,并從國際氣候資金治理以及中國氣候融資的發展角度,逐年進行深入分析,積累了一系列的氣候融資研究成果?;陂L期信任與合作的基礎,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與財政部建立了部委共建學術伙伴關系。王 遙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崔 瑩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洪祥駿 廈門國家會計學院“一帶一路”財經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劉慧心 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杰

3、俁 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范欣宇 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龐心睿 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孫源希 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作者前言1一、我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面臨新的國際競爭2二、美國氣候投融資政策與實踐梳理4(一)美國氣候投融資政策歷史沿革4(二)拜登政府國際氣候融資政策解析7三、歐盟氣候投融資政策與實踐梳理25(一)歐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梳理25(二)歐盟通過財政支出政策加強應對氣候變化28(三)歐盟的可持續金融政策37(四)歐盟碳市場與碳邊境調節機制39四、日本氣候投融資政策與實踐梳理51(一)日本氣候投融

4、資政策基本概況51(二)日本氣候投融資政策歷史沿革54(三)日本氣候投融資政策重點內容梳理57(四)日本的綠色金融國際合作62目錄CONTENTSCONTENTSCONTENTSCONTENTS五、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對我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影響的實證檢驗 65(一)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65(二)數據樣本69(三)實證設計73(四)主要實證結果76(五)進一步分析:美歐氣候投融資新政策對中國海外投資的競爭作用83(六)穩健性檢驗結果88六、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的影響分析94(一)“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總體布局94(二)美歐氣候融資政策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構成挑

5、戰100(三)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一定程度上可推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103七、政策啟示與應對措施建議108(一)美國氣候投融資政策啟示108(二)歐盟氣候投融資政策啟示110(三)日本氣候投融資政策啟示112(四)對美歐日氣候投融資政策的應對措施建議113參考文獻116附錄:日本氣候投融資與綠色金融相關政策匯總120目錄CONTENTSCONTENTSCONTENTSCONTENTS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1 前言近年來,隨

6、著各國應對氣候變化共識逐漸形成,我國的國際氣候投融資影響力也日漸擴大。我國依托“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各地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同時,美歐等發達國家不斷提出各類國際氣候投融資計劃以增加自身的影響力。例如美國提出了面向發展中國家的“國際氣候融資計劃”(International Climate Finance Plan),并聯合七國集團(G7)主導提出“重建更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簡稱B3W)全球基建方案,旨在提高國際基礎設施投融資的氣候門檻;歐盟提出了“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全球基建計劃,以整合歐盟和成員國現有的各項海外基礎設施投資計劃

7、與綠色投資計劃;英國政府提出了 30 億英鎊的“清潔綠色倡議”,計劃幫助發展中國家推行太陽能等新能源技術、提供綠色金融融資手段;此外,日本也陸續出臺 綠色增長戰略 氣候創新金融戰略等政策文件,加強國際氣候投融資合作。氣候投融資為全球進入低碳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近年來,各國在支持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取得了多項進展,中國也提出“3060”目標等具有雄心的氣候目標,注重為應對氣候變化貢獻更多力量,將推動自身與國際社會節能減排、提高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等作為重要使命和戰略行動。但是必須認識到,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各國在諸多氣候相關領域展開競爭,國際氣候投融資方面的探索和實踐也處于初始階

8、段,需要在行動中克服多重挑戰和障礙。本報告從中國的戰略視角出發,深入研究我國如何在新的國際局勢下更有效理解美歐和日本的氣候投融資政策,并更有針對性地采取應對措施;在采取行動盤點、理論研究、數據分析和案例分析等多種方法梳理美國、歐盟以及作為對照與補充的日本的氣候投融資政策發展歷程的基礎上,分析其行動成效,并通過建模的方式重點量化分析其對我國產生的影響,同時提煉可供我國借鑒的發展經驗教訓,為我國完善氣候投融資舉措、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提供建議。當前,隨著全球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深入,應對氣候變化共識逐漸形成,“一帶一路”戰略正面臨新的國際競爭。一方面,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均已提出碳中和目標

9、,氣候轉型正受到空前關注,我國在這一新形勢下對全球氣候投融資布局的研究與實踐還有待加強;另一方面,在 2009 年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上,發達國家承諾對發展中國家提供每年 1000 億美元的氣候資金,但發達國家并未兌現相關承諾。2021 年以來,美歐的氣候政策出現大量變化與進展。2021 年 3 月開始,美國總統拜登積極推行“綠色新政”:成立白宮氣候政策辦公室和國家氣候工作組,發布限制油氣、發展清潔能源的新政策,并在 通脹削減法案中重點突出氣候領域支持;國際方面,重返 巴黎協定,并通過聯合國、G7 和G20 等多邊機制,謀求氣候治理全球合作。歐盟是全球環境保護與應對氣候變化理念與技術較為領先

10、的地區,注重在對外投資和對外援助中融入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理念,并提出了對外投資和對外援助“環境和氣候主流化”的概念,以強化和發揮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因素在對外投資、對外援助決策及投融資活動執行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以來,歐盟能源市場一直存在著能源分布碎片化、吸引新投資難和競爭不充分等挑戰,正通過加大基礎設施領域的氣候友好型投融資力度增強應對,同時隨著歐盟碳市場建設持續推進,歐盟也提出了“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試圖增加歐盟以外的碳排放成本??傮w上,美國、歐盟和其它部分西方發達國家正不斷推進各類國內與國際氣候投融資政策,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形成了新的競爭。此前,已有部

11、分學者對美歐對外綠色與基礎設施投資對“一帶一路”戰略構成的競爭與挑戰進行研究。劉援等(2019)對歐盟環境和氣候領域對外一、我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面臨新的國際競爭2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我 國 自 2017 年5 月 環 境 保 護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布 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 以來,就 已 著 力 推 進“一 帶 一 路”的綠色化建設。投資的政策與工具進行深入研究,發現歐盟成立了“歐盟委員會氣候總司”這一負責氣候政策、碳排放市場、碳排放監督及相關國際合作的專門職能部門,并通過設

12、立由歐盟財政撥款為基礎的 7 項基金和“歐洲對外投資計劃”,以良好的社會資本撬動作用與經濟效益推動了在非洲、亞洲、大洋洲與拉美等全球各地的環境與氣候友好型基礎設施投資項目落地,但同時也對“一帶一路”戰略形成一定程度的替代,對“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造成競爭。美歐對“一帶一路”戰略展開的競爭并非新鮮事物。毛維準(2021)深入分析了美國的“印太戰略”建構歷程及其對“一帶一路”戰略形成的挑戰,認為自奧巴馬政府提出“重返亞洲”戰略以來,基礎設施就已成為美國政府實踐“重返亞洲”政策、建構“印太”戰略、應對中國崛起并提高其影響力的重要領域。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就已通過“太平洋承諾”“藍點網絡”等倡議、更好

13、利用投資引導發展法案(BUILD)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 等法案與“高質量基礎設施投資”等基礎設施標準制定不斷加強其對外基礎設施投資的競爭力,與“一帶一路”倡議展開競爭,并拉攏歐洲多國加入,將基礎設施與經濟利益、國際規范、軍事情報、同盟體系和國際領導地位等議題相聯系。我國自 2017 年 5 月環境保護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布 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 以來,就已著力推進“一帶一路”的綠色化建設。2019 年 4 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要把綠色作為底色,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綠色金融。2020 年生

14、態環境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 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 以來,氣候投融資已成為我國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新的重要抓手。同時,“一帶一路”建設也是我國著力構建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提出的重大倡議,而通過氣候投融資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參與全球環境治理、推動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實踐,更是打造全球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舉措。但是,在美國、歐盟都宣布增加對外基礎設施投資,并將氣候投融資作為重點對外戰略的背景下,我國綠色“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將面臨新的競爭。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

15、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3 克林頓政府1二、美國氣候投融資政策與實踐梳理美國從克林頓政府開始加大對氣候投融資的關注程度,隨著民主黨與共和黨交替執政,氣候政策也時常反復,至拜登政府氣候投融資政策成為主流政策之一,在美國國內與國際氣候投融資領域都出臺多項舉措提供支持。隨著 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并在全球范圍內擴散,大部分國家的經濟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沖擊,美國也不例外。根據美國商務部和勞工部的數據顯示,2020 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萎縮 3.5%,年度跌幅創下了 1946 年以來的最高記錄,拜登政府希望通過以氣候融資支出

16、為主要內容之一的 通脹削減法案 幫助解決通脹飆升、經濟下行等一系列問題。4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一)美國氣候投融資政策歷史沿革美國氣候投融資政策在其歷史發展進程中存在較大波動。由于政權的交替,各屆政府的政治立場和政治傾向發生轉移,民主黨和共和黨對于應對氣候變化議題的態度并不一致,導致了美國氣候投融資政策的階段性波動。整體來看,以克林頓、奧巴馬、拜登為代表的來自民主黨的美國總統對待應對氣候變化態度更積極。比爾克林頓于 1993 年 1 月起擔任美國總統,當時正是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簽訂后的第二年,克林頓政府對于

17、氣候議題的密切關注成為當時氣候行動在美國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在克林頓政府執政期間,該團隊提出了一系列遏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計劃,包括能源稅、財政和稅收激勵、建立能效標準等。然而由于國會的阻力,這些計劃大多以自愿性的倡議1998年,克林頓政府在年度的國情咨文中提出了63億 美 元 的 氣候變化技術倡議(Climate Change Te c h n o l o g y Initiative),旨 在通過為能源效率以及新能源領域提供36億美元的稅收抵免,以及為科研領域提供27億美元的支持,以降低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

18、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5 形態提出,并未能得到有效落實。在執政初期,克林頓政府便提出了一項針對所有燃料征收能源稅的政策,稱為BTU(英國熱量單位)稅。BTU稅所征收的稅費和消耗能源所含的熱量掛鉤,旨在通過稅收實現縮減赤字、環境保護、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等政治目的。雖然該項提案在當時得到很多環保主義者的支持,但最終沒有得到國會的通過,而是以每加侖上調4.3美分的汽車燃油稅替代了原本的BTU稅。1 1993年10月,克林頓政府發布了 氣候變化行動計劃(Climate Change Action Plan),提出了包括

19、幾乎覆蓋所有經濟領域的超過50條倡議,用于助力美國將其溫室氣體排放在2000年降低至1990年的水平。該計劃強調了政府和私人企業間的合作,在氣候投融資方面,指出要通過聯邦政府在未來6年內投資19億美元,加之鼓勵私人投資600億美元于節能項目,以期降低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水平。然而,該計劃同樣沒有達到它所期待實現的效果。由于此項計劃主要由一攬子自愿性措施構成,缺乏強制性措施保障執行,難以獲得優先資源的支持,導致它無法對美國社會帶來實際的減排效果,最終只成為一場象征性的行動。2 1998 年,克林頓政府在年度的國情咨文中提出了 63 億美元的氣候變化技術倡議(Climate Change Techn

20、ology Initiative),旨在通過為能源效率以及新能源領域提供 36 億美元的稅收抵免,以及為科研領域提供 27億美元的支持,以降低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1999 年,克林頓在其 2000 年的財政預算中又提出了要為氣候相關的政策和項目支出 41 億美元,這其中就包括清潔空氣伙伴基金(Clean Air Partnership Fund),該基金計劃給為減排做出努力的地方政府、私人企業和研究團隊提供資金支持,并繼續支持氣候變化技術倡議。3 1 Amy Royden,U.S.Climate Change Policy Under President Clinton:A Look Back

21、,January 2002,https:/digitalcommons.law.ggu.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842&context=ggulrev;US.2 Ronald D.Brunner&Roberta Klein,Harvesting experience:A reappraisal of the U.S.Climate Change Action Plan.1999,https:/sciencepolicy.colorado.edu/admin/publication_files/1999.17.pdf.3 Catherine E.Howa

22、rd,White House Releases FY2000 Climate Change Budget Proposal,February 5,1999 http:/www.weathervane.rff.org Ifeatures!feature 058.html.奧巴馬政府2在布什政府執政的 2001 至 2008 年期間,各屆國會議員對于氣候問題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但是由于布什對于氣候議題的排擠,美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并未取得太多實質性的成果。隨著 2009 年奧巴馬上任總統,奧巴馬政府重新將氣候變化提上議程,并計劃實施一系列支持低碳環保的綠色新政。2009 年,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下的

23、經濟蕭條,奧巴馬政府頒布了2009 美國復蘇和再投資法案,帶來了美國歷史上對于清潔能源最大手筆的單項投資。52009 年 7 月,奧巴馬在國內推動形成了 2009 美國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對清潔能源、能源效率、減少全球變暖污染、向清潔能源經濟過渡、農業與森林相關的碳抵消五方面內容做出了安排,并在其中提出了明確的減排目標和減排方案。6然而,該法案在眾議院通過后并未在參議院通過,奧巴馬政府的氣候行動依舊受到阻礙。2013 年,在奧巴馬發表第二次就職演說時,氣候變化議題又再次被高調提出。奧巴馬政府希望這屆國會能夠協同達成一個兩黨均滿意的,以市場為導向的方案來應對氣候變化問題。2013 年 6 月 2

24、5 日,奧巴馬政府發布在布什政府執政的 2001 至 2008年期間,各屆國會議員對于氣候問題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但是由于布什對于氣候議題的排擠,美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并未取得太多實質性的成果。6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然而,由于國會掌握著美國財政大權,國會對于克林頓的提案提出了眾多質疑,僅同意了部分款項用于氣候變化相關的研發??肆诸D政府雖于1998 年簽署了 京都議定書,美國國會卻始終未曾通過該項協議,且嚴格控制克林頓政府和環保署為 京都議定書 的相關工作投入資金。最終,在布什政府執政時期的 2001 年,美國退出了

25、京都議定書。44 閻靜,克林頓和小布什時期的美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解析,2008(09),理論導刊.5 Congress,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of 2009,February 17,2009,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1th-congress/house-bill/1/text6 Congress,American Clean Energy and Security Act of 2009,July 7.2009,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1th-congress/h

26、ouse-bill/2454了 總統氣候行動計劃(Presidents Climate Action Plan),主要包括減少美國的碳排放、幫助美國應對氣候變化影響、領導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三方面內容。這份計劃詳細分析了奧巴馬政府設定的中期減排目標,提出對于清潔能源創新發展的中期投資支持,指導聯邦政府機構支持氣候適應投資,并計劃領導國際領域對清潔能源的公共資金支持,對于美國后續的氣候投融資規劃有著重要的意義。2015 年,奧巴馬政府進一步推出了 清潔能源計劃(Clean Power Plan),旨在到 2030 年將電力部門的排放量在 2005 年的水平上削減 32%。為此,它要求每個州起

27、草計劃,通過逐步淘汰煤炭和增加可再生能源的生產來減少發電廠的碳排放,被視為美國的重大減排舉措。然而在 2016 年,這項議案以五比四的投票結果被美國最高法院擱置,并在后續遭到美國 24個州的聯合訴訟,最終于特朗普執政時期遭到廢除。在奧巴馬政府執政期間,該政府對于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財政金融支持包括增加氣候預算、開啟在清潔能源方面的長期投資、加大對韌性基礎設施的投資等。同時,美國東北部的“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計劃”(RGGI)與加州的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兩大碳市場也在奧巴馬政府執政期間啟動,均是美國氣候投融資領域的重要進展。美 國 現 任 總 統喬拜登在美國政壇中長期積極推進環保議題。在其從政生涯中,拜登

28、很早就表現出對于氣候變化問題的高度關注,并在美國積極推動相關立法。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7(二)拜登政府國際氣候融資政策解析美國現任總統喬拜登在美國政壇中長期積極推進環保議題。在其從政生涯中,拜登很早就表現出對于氣候變化問題的高度關注,并在美國積極推動相關立法。早在 1986 年,拜登就以參議員身份在國會提出了 全球氣候保護法案(Global Climate Protection Act),形成了參議院首份關于氣候變化的法

29、案7。在奧巴馬-拜登政府任期,拜登作為副總統監督落實了7 S.2891-Global Climate Protection Act of 1986,https:/www.congress.gov/bill/99th-congress/senate-bill/2891拜登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的行政命令1自 2021 年 1 月 20 日上任以來,拜登便積極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為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拜登發布了一系列“拜登方案”,在其中針對應對氣候變化議題提出了激進的措施規劃。他首先在2019年提出了 清潔能源革命與環境正義計劃,計劃通過1.7萬億的氣候投資使美國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8

30、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09 年美國復蘇和在投資法案,帶來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單筆清潔能源投資8。為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拜登發布了一系列“拜登方案”,在其中針對應對氣候變化議題提出了激進的措施規劃。他首先在2019年提出了 清潔能源革命與環境正義計劃,計劃通過1.7萬億的氣候投資使美國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并計劃針對中國采取特別措施,以停止中國對于煤炭出口的補貼以及對于“一帶一路”化石能源項目的資助9。2020年,作為“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計劃中的一部分,拜登提出 建設現

31、代化的、可持續的基礎設施與公平清潔能源未來計劃(Plan to Build a Modern,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and an Equitable Clean Energy Future),計劃在未來的四年內由聯邦財政投資2萬億美元支持應對氣候變化10;并提出 維護環境正義和公平經濟機會計劃(Plan to Secure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Equitable Economic Opportunity),計劃在美國司法機關和政府部門中建立環境與氣候司法部門,以維護環境正義11。這些早期“拜登方案”的提出為其在任期內的氣候能源戰略

32、主張奠定了基調,也為2022年8月拜登政府通過 通脹削減法案加大氣候投融資力度奠定基礎。8 The White House,FACT SHEET:The Recovery Act Made The Largest Single Investment In Clean Energy In History,Driving The Deployment Of Clean Energy,Promoting Energy Efficiency,And Supporting Manufacturing,February 25,2016,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

33、/the-press-office/2016/02/25/fact-sheet-recovery-act-made-largest-single-investment-clean-energy.9 The Biden Plan For A Clean Energy R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https:/ The Biden Plan to Build a Modern,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and an Equitable Clean Energy Future,https:/ The Biden Plan to

34、 Secure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Equitable Economic Opportunity,https:/ 巴黎協定 的程序12,體現了氣候政策在拜登團隊中的優先級。由于行政命令在政策推行效率上的優勢,拜登在其任職的一年多時間內簽署了大量的行政命令,其中眾多與應對氣候變化議題相關,如下表所示: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9 12 The White House,Acceptance on B

35、ehalf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January 20,202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1/20/paris-climate-agreement/.表 21 拜登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的行政命令日期名稱氣候相關內容2021/01/20關于保護公共健康及環境,恢復科學以應對氣候危機的行政命令1、重新審視特朗普時期的政策2、暫時中止沿海平原油氣租賃項目以及撤除北極及白令海域的油氣鉆探項目3、計算碳排放社會成本4、撤銷2019年3月Keystone XL管

36、道許可2021/01/27關于在國內外應對氣候危機的行政命令1、把氣候危機放到美國外交和國家安全政策核心2、采取全政府的方式來應對氣候變化3、制定一份氣候融資計劃2021/02/09關于重建和加強難民重新安置項目和規劃氣候變化對移民影響的行政命令1、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等人員向總統遞交一份關于氣候變化及其對移民影響的報告2021/05/07關于設立氣候變化支持辦公室的行政命令1、建立氣候變化支持辦公室2、明確氣候變化支持辦公室職責2021/05/20關于氣候相關金融風險的行政命令1、制定氣候相關金融風險戰略2、評估氣候相關金融風險3、保障終身存款和養老金免受氣候風險影響4、在聯邦政府貸款、承銷和采

37、購中關注氣候風險5、在將氣候金融風險因素納入長期財政預算2021/12/08關于通過聯邦可持續發展促進清潔能源產業和就業的行政命令1、制定聯邦機構減排目標2、保障聯邦供應鏈的可持續,降低供應鏈排放3、教育和培訓聯邦工作人員4、成立聯邦首席可持續發展官辦公室拜登提出要測算二氧化碳、氧化亞氮、甲烷的社會成本,并成立溫室氣體社會成本機構間工作組,工作組成員包括美國財政部長、內政部長、農業部長、商務部長等十余個部門官員,以更好地支持各部門的政策制定。10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上任當天,拜登政府便啟動了對特朗普政府執政時期氣候

38、政策的審查,發布了 關于保護公共健康及環境,恢復科學以應對氣候危機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Protecting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Restoring Science to Tackle the Climate Crisis)13,強調政府未來的氣候行動要以科學為指導,并要求相關機構中止、修改或廢除特朗普時期不合法的政策文件。其中,該行政命令以建立北極野生動物保護區為由,提出了包括中止沿海平原油氣租賃項目、撤除北極及白令海域的油氣鉆探項目等要求。同時,拜登提出要測算二氧化碳、氧化亞氮、甲烷的社會成本,并成立溫室氣

39、體社會成本機構間工作組,工作組成員包括美國財政部長、內政部長、農業部長、商務部長等十余個部門官員,以更好地支持各部門的政策制定。此外,從美國能源安全和創造就業的角度,拜登撤銷了特朗普于2019 年頒發的Keystone XL管道項目許可,該項目是一個美國和加拿大邊界上的管道設施項目,該項目原本旨在將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生產的油砂泵送至美國德克薩斯州進行煉油并出口,從而為美加兩國共同創造收益。1 月 27 日,針對氣候變化議題的國內外應對措施,拜登簽署了 關于在國內外應對氣候危機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Tackling the Climate Crisis at Home

40、and Abroad)14,下令要將氣候危機的議題置于美國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的核心,同時要在政府各個部門層面建立一套“全政府”的應對措施,出臺一項氣候融資計劃。該份文件同時對拜登政府的氣候變化機構設置做出了安排,特設了總統氣候特使一職,由前國務卿約翰克里擔任,用于處理氣候變化外交事宜。同時,在總統辦公廳內設立白宮國內氣候政策辦公室,由總統助理或國家氣候顧問直接領導,負責協調國內氣候政策議題;建立國家氣候工作組,成員包括 21 個聯邦機構的內閣13 The White House,Executive Order on Protecting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

41、nment and Restoring Science to Tackle the Climate Crisis,January 20,202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presidential-actions/2021/01/20/executive-order-protecting-public-health-and-environment-and-restoring-science-to-tackle-climate-crisis/14 The White House,Executive Order on Tackling the

42、Climate Crisis at Home and Abroad,January 27,202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presidential-actions/2021/01/27/executive-order-on-tackling-the-climate-crisis-at-home-and-abroad/.提出要在國務院內建立氣候變化支持辦公室,由國務卿領導,用于支持國務院和氣候特使在多雙邊活動中的氣候行動,以前調美國應對全球氣候危機的承諾,并推廣美國的氣候倡議。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43、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11 級領導人和白宮高級官員,助力推動拜登政府實施“全政府”氣候應對方案。拜登政府在其 2 月 4 日發布的另一份行政命令 關于重建和加強難民重新安置項目和規劃氣候變化對移民影響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Rebuilding and Enhancing Programs to Resettle Refugees and Planning for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Migration)中表明了其

44、所倡導的“環境正義”的政治理念。該行政命令主要關注為難民提供援助的人權項目,并特別將氣候問題造成的移民問題單獨列出,計劃通過公開報告發布的形式探討氣候移民的國際安全影響,以及相關人員的保護和安置措施等。5月7日,針對氣候變化的專門機構,拜登政府又做出了新的安排。拜登發布了 關于設立氣候變化支持辦公室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Establishment of the Climate Change Support Office)15,提出要在國務院內建立氣候變化支持辦公室,由國務卿領導,用于支持國務院和氣候特使在多雙邊活動中的氣候行動,以強調美國應對全球氣候危機的承諾,并推

45、廣美國的氣候倡議。該辦公室的設立進一步補充了拜登政府在國際應對氣候變化的機構安排,旨在為國務院和氣候特使的氣候外交事宜提供支持。5 月 20 日,拜登政府為應對氣候相關金融風險問題發布了 關于氣候 相 關 金 融 風 險 的 行 政 命 令(Executive Order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Risk)16,一方面要求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和國家氣候顧問,聯合財政部長與管理和預算辦公室主任共同編制一個全政府的氣候相關金融風險戰略,以測量、評估、降低并且披露聯邦政府的規劃、資產、負債的氣候風險,測算美國經濟在 2050 年實現凈零排放所需的資金,同時引導社會資1

46、5 The White House,Executive Order on Establishment of the Climate Change Support Office,May 07,202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presidential-actions/2021/05/07/executive-order-on-the-establishment-of-the-climate-change-support-office/16 The White House,Executive Order on Climate-Related

47、Financial Risk,May 20,202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presidential-actions/2021/05/20/executive-order-on-climate-related-financial-risk/.拜登政府表明了聯邦政府以身作則率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決心。他首先對聯邦各機構制定了減排目標,提出了系列措施以保障聯邦供應鏈的可持續,同時對聯邦工作人員開展可持續培訓,成立聯邦首席可持續發展官辦公室,用于建立相應的規劃、指標和績效管理系統,以引導聯邦機構達成上述目標。12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48、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本和公共資金共同對相關領域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要求金融監管機構開展氣候相關金融風險的評估,由財政部長作為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主席,采用詳細和全面的方式評估氣候相關的金融風險,包括物理和轉型風險,以及它們對聯邦政府的金融穩定和美國金融體系的穩定的影響。除此之外,拜登政府著重關注了終身存款和養老金、聯邦貸款和承銷采購、長期財政預算中的氣候風險問題,并對相關領域做出了政策安排。在 12 月 8 日最新發布的 關于通過聯邦可持續發展促進清潔能源產業 和 就 業 的 行 政 命 令(Executive Order on Cataly

49、zing Clean Energy Industries and Jobs Through Federal Sustainability)17中,拜登政府表明了聯邦政府以身作則率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決心。他首先對聯邦各機構制定了減排目標,提出了系列措施以保障聯邦供應鏈的可持續,同時對聯邦工作人員開展可持續培訓,成立聯邦首席可持續發展官辦公室,用于建立相應的規劃、指標和績效管理系統,以引導聯邦機構達成上述目標。其所設立的聯邦政府目標如下圖所示:17 The White House,Executive Order on Catalyzing Clean Energy Industries and

50、Jobs Through Federal Sustainability,December 08,202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presidential-actions/2021/12/08/executive-order-on-catalyzing-clean-energy-industries-and-jobs-through-federal-sustainability/.圖 21 關于通過聯邦可持續發展促進清潔能源產業和就業的行政命令中的美國聯邦氣候目標到 2030年實現 100%的凈年度無碳污染電力到 2035年實現購置車輛1

51、00%零排放,到 2027年實現輕型車輛 100%零排放到 2045年實現建筑組合凈零排放,包括到 2032年減排 50%到 2030年,將來自聯邦運作的范圍 1和范圍 2溫室氣體排放在 2008年的基礎上減少 65%聯邦采購凈零排放,包括推行“購買清潔”政策,以促進使用具有較低隱含排放的建筑材料建設和運營氣候適應型基礎設施成立以氣候和可持續發展為重點的聯邦工作組美國國際氣候融資計劃2拜登政府氣候政策的一個關鍵決策是通過“全政府”措施,融合各聯邦機構的政策力量。2021 年 4 月 19 日,美國財政部發布了一份協同氣候政策戰略,指出要充分發揮財政部在國內外政策制定方面的力量,利用融資和金融風

52、險緩解的手段來應對氣候變化風險,具體關注的氣候政策領域包括 1)氣候轉型政策,2)氣候相關經濟和稅收政策,3)氣候相關金融風險政策。作為該項戰略的一部分,美國財政部特別組建了一個新的氣候中心(Climate Hub),并任命了一個氣候顧問以協調和領導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工作,以支持美國政府在國內外的氣候行動。182021年4月22日,美國總統拜登發起領導人氣候峰會并正式發布了 美國國際氣候融資計劃(U.S.International Climate Finance Plan)19,形成了美國政府針對國際氣候融資發布的首份此類計劃。該計劃旨在為美國政府明確其在2025年之前的國際氣候融資戰略方針,

53、主要從五個方面開展了具體工作的部署:1)擴大國際氣候融資并增強其影響力,2)調動私人資本,3)采取措施終止對碳密集型化石燃料能源的國際官方資助,4)使資本流動與低排放、氣候韌性路徑保持一致,5)形成對美國公共氣候融資的定義、衡量和報告。(1)擴大國際氣候融資并增強其影響力拜登政府針對國際氣候融資規模提出了該計劃中的首要目標,指出美國要在2024年將其年度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公共氣候融資規模較奧巴馬-拜登政府執政的后半段時期(2013-2016 財年)增長一倍,并在 2024 年實拜登政府針對國際氣候融資規模提出了該計劃中的首要目標,指出美國要在2024年將其年度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公共氣候融資規模

54、較奧巴馬-拜登政府執政的后半段時 期(2013-2016財年)增長一倍,并在2024年實現將適應資金規模增長到原有規模的三倍。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13 18 U.S.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Treasury Announces Coordinated Climate Policy Strategy with New Treasury Climate Hub and Climate Couns

55、elor,April 19,2021,https:/home.treasury.gov/news/press-releases/jy0134.19 The White House,U.S.International Climate Finance Plan,April 22,2021,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1/04/U.S.-International-Climate-Finance-Plan-4.22.21-Updated-Spacing.pdf現將適應資金規模增長到原有規模的三倍。根據美國國務院氣候專家萊昂納多馬丁尼

56、茨迪亞茨披露數據,2013-2016財年期間,美國公共氣候融資規模約為28億美元每年,其中大約5億美元流向適應氣候變化領域。20由此對應2024年的預期氣候融資目標約為56億美元每年,適應融資目標約15億美元每年。為實現上述目標,美國計劃采取一種“全政府”(Whole of Government)的措施,通過不同部門和機構的協作融合,充分調動國內的能力和專業知識,同時積極締結國內外新的伙伴和合作關系,利用國際多雙邊渠道和工具,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其擴大國際氣候融資的方案框架如下圖所示:通過不同部門和機 構 的 協 作 融合,充分調動國內的能力和專業知識,同時積極締結國內外新的伙 伴 和 合 作

57、 關系,利用國際多雙 邊 渠 道 和 工具,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14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 Michael Igoe,Biden announces US will double climate finance by 2024,April 22,2021,https:/ 22 美國國際氣候融資計劃 關于擴大國際氣候融資的規劃美國計劃憑借其自身在外交領域的“優勢地位”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對其他國家、民間團體等發揮影響力,涉及的部門和機構包括美國國務院、財政部、美國國際開發署、千禧年挑戰公司、美國能源部、美國國際開發金

58、融公司。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15 首先,在公共機構的投資中優先考慮氣候問題。由于美國的對外投資覆蓋多個部門和機構,拜登政府的首要方針便是在各個機構內部建立氣候融資的相關戰略,以有效發揮公共資金的引導作用。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美國千禧年挑戰公司將會制定新的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戰略,將氣候相關投融資議題作為機構戰略發展核心。美國財政部、國際安全委員會、能源部、貿易和發展署將會依據其相應的工作職責,將應對氣候變化

59、議題提高至其國際事務中的戰略性高度。具體來看,財政部將與其他多邊開發銀行合作,推動制定氣候融資目標和政策;國家安全委員會將在小島嶼和人口較少的島嶼經濟體(SALPIE)倡議下促進氣候投資行動;美國能源部將繼續推進減排技術開發相關的國際努力;貿易和發展署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入至多 6000 萬美元,以資助氣候智能型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的研發。其次,通過對外的技術援助和長期能力建設提高影響力。美國計劃憑借其自身在外交領域的“優勢地位”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對其他國家、民間團體等發揮影響力,涉及的部門和機構包括美國國務院、財政部、美國國際開發署、千禧年挑戰公司、美國能源部、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這些部門和機構

60、將利用其優勢資源或在其現有的涉外工作中強化對其他國家的氣候援助,主要目的是擴大美國在國際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影響力。具體的措施例如:美國財政部計劃通過其技術援助辦公室為各個國家提供氣候融資相關的技術援助,推廣 G20 高質量基礎設施投資原則 的應用,協助發展中國家的公共財政管理;美國國際開發署計劃增加在各國境內技術援助的人員數量以支持當地政策制定和項目開展,以發揮美國的政治影響。最后,在保障措施方面,美國提出了加強國內政策協同和提高國際援助的可及性兩個思路,并要求各聯邦部門和機構將其援助工作與其他國家的需求協同。一方面,超過 20 個美國單位將參與到擴大國際氣候融資的工作中去,且每個機構都有其特

61、定的工具、規章制度和專業,因此要加強政府各部門和機構間的戰略協同。另一方面,美國意識到多邊金融機構在引導公共資金和社會資本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要求財政部和國務院等部門加強與這些機構的協同,以避免對美國的國際氣候融資活動形成障礙。此外,拜登要求各個部門和機構要與國務院協同,在與外方接洽過程中關注其氣候優先事項,同時鼓勵各個部門和機構積極參與關鍵多邊或區域性的倡議。除了上述的“全政府”的措施,拜登政府同樣提到了要提高對于適應和(2)調動私人資本(3)采取措施終止對碳密集型化石燃料能源的國際官方資助相較于公共資金更多依靠聯邦部門和機構的主動性進行投資,為調動私人資本,美國政府的措施更多聚焦于渠道的規劃

62、和資金的引導。為了建立更強大項目融資渠道,美國官方各類投資主體均會加大與私營部門的合作,以擴大社會資本對氣候項目的支持。具體來看,美國國際開發金融機構計劃與私營部門保險合作伙伴建立一個風險分擔平臺,以減少為氣候項目融資的障礙;美國千禧年挑戰公司將探索引入新的私營部門合作伙伴,并擴大混合融資的使用。美國貿易和發展署計劃利用其與世界各地私人銀行和開發金融機構的關系,為使用美國商品、服務和技術的海外氣候智能型基礎設施項目引入私人資金。而從美國財政部的角度,其在調動私人資本方面的工作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和國務院一起督促綠色氣候基金為氣候減緩和適應籌集更多社會資本;第二,協同多邊開發銀行一起,為私人

63、領域的氣候投融資創造良好環境,并提高多邊開發銀行為應對氣候變化撬動社會資本的能力;第三,與雙邊伙伴開展以氣候為主題的政策對話,用于促進社會資本投資于可持續和高質量基礎設施領域。拜登政府對中止碳密集型化石能源融資保持著相對保守的態度,雖然其倡議各機構要采取措施結束國際對碳密集型化石能源項目的投資,但是也同時允許因為國家安全的原因允許此類項目持續運行。美國政府當前對于中止化石燃料能源國際資助的主要方式為國際合作。美國負責國際資金對話的相關部門,例如國務院、財政部,將協同國家美國千禧年挑戰公司將探索引入新的私營部門合作伙伴,并擴大混合融資的使用。美國貿易和發展署計劃利用其與世界各地私人銀行和開發金融

64、機構的關系,為使用美國商品、服務和技術的海外氣候智能型基礎設施項目引入私人資金。16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氣候韌性領域的國際投資,主要的工作維度和上述措施類似,例如將氣候適應因素納入國際工作和投資中;強化各部門合作,建立更強大的氣候適應融資渠道;增加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和美國千禧年挑戰公司的適應和韌性投資;強化對國際適應和恢復行動的財政支持和政策參與;積極開展和國際多邊開發銀行合作以及和綠色氣候基金的溝通協作等。(4)使資金流動與低排放、氣候韌性路徑保持一致安全局,與其他國家通過雙邊和多邊合作來促進氣候友好型投資,規

65、避對于高碳領域的投資。美國財政部計劃協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中的伙伴國家,去修訂OECD出口信貸機構對官方出口資金的規定,以引導資金遠離碳密集型項目。就化石能源投資相關話題,美國財政部同樣將對多邊開發銀行施加影響,其計劃為多邊開發銀行的化石燃料能源活動制定指導方針,并將其作為美國就具體項目投票時的標準之一,由此來引導多邊開發銀行制定更為氣候友好的戰略部署。拜登政府總結出了促進資本市場上的資金流動與低排放或氣候韌性的路徑保持一致的四大基本要素第一,提高市場上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信息的可得性;第二,識別氣候相關的投資;第三,管理氣候相關金融風險;第四,將投資組合戰略與氣候目標結合。并指出,

66、這些基本要素雖然在 美國國際氣候融資計劃 中提出,但對于國內的氣候投融資的發展同樣指導意義??偨Y來說,這四大基本要素關注氣候投融資的信息披露、標準制定、風險管理以及路徑規劃,是氣候投融資市場完善的支柱性基礎設施。對于氣候投融資市場建設相關工作的執行,拜登政府安排美國財政部協同其他各機構共同推進。在信息披露方面,美國財政部要繼續作為G20 可持續金融工作小組的聯合主席,推動建立以氣候為重點的可持續金融路線圖,優化可持續披露和報告,同時和金融穩定委員會、國際保險監督員協會等組織一同提高氣候相關金融風險的數據的可得性,探索推動建立具有較高一致性、可比性和可靠性的氣候相關的財務披露。在標準制定方面,美

67、國財政部計劃協助相關國際組織建立與美國國內框架和監管程序兼容的國際標準,同時支持藍點網絡的建設,推動實施G20 基礎設施投資質量原則,以為投資者規范氣候友好型的基礎設施項目范圍。在氣候風險管理方面,美國財政部將和金融穩定委員會、國際保險論壇以及其他相關聯邦機構一起,改進評估和管理氣候相關金融風險的方法。在路徑規劃方面,美國財政部將支持美國金融機構去開展一些來自私人領域聯盟的應對氣候變化最佳實踐,同時支持此類聯盟推廣其做法,并美國計劃憑借其自身在外交領域的“優勢地位”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對其他國家、民間團體等發揮影響力,涉及的部門和機構包括美國國務院、財政部、美國國際開發署、千禧年挑戰公司、美國能

68、源部、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17 鼓勵他們持續改進方法學、強化信息報告,以保證他們對于凈零路徑的探索是科學可靠的。(5)形成對美國公共氣候融資的定義、衡量和報告(1)通脹削減法案 的主要內容為了在國際社會中建立公信,拜登政府提出了要對氣候融資形成清晰可靠的定義和策略、報告的方法。首先,管理和預算辦公室將與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總統氣候特使合作,為各機構提供更詳細的指導和標準,以確定可以在其氣候融資報告中納入

69、的支持活動范圍。其次,在報告方面,目前只有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建立了標準的方法學,定期向經合組織匯報私人領域氣候資金情況。后續,盡可能匯報所有相關的公共和私人領域籌集的資金。再次,管理和預算辦公室將鼓勵聯邦部門和機構提供美國雙邊援助的相關項目信息,以提高美國氣候融資報告的透明度。最后,國家安全委員會人員將鼓勵各部門和機構跟蹤和報告美國氣候融資在實地取得的具體成果,用于分析此類融資的成效。美國 通脹削減法案3自 2021 年起,美國通脹率持續升高,在 2022 年一度突破 9%,達到歷史高位,在此情況下,拜登政府試圖以應對氣候變化為突破口推動各項問題解決,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

70、uction Act,IRA)應運而生。在經濟發展面臨困難的情況下,拜登政府曾于2021年3月提出1.9萬億美元的 美國救助計劃(American Rescue Plan)以刺激經濟發展。然而,經濟的負面影響導致財政收入大幅萎縮,而財政支出激增,財政赤字成為了一個無法逃避的問題。2021財年,美國財政收入和支出分別約為4.05萬億和6.82萬億美元,財政赤字約為2.77萬億美元,是除2020年的3.13萬億美元以外的最高記錄21。因為了在國際社會中建立公信,拜登政府提出了要對氣候融資形成清晰可靠的定義和策略、報告的方法。首先,管理和預算辦公室將與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總統氣候特使合作,為各機構提供更

71、詳細的指導和標準,以確定可以在其氣候融資報告中納入的支持活動范圍。18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1 新華社(2021).美國2021財年財政赤字達2.77萬億美元.此,拜登政府提出通過 通脹削減法案 促進解決困擾民眾已久的通脹問題,以期提升其連連失守的支持率,重新獲得美國民眾的支持。2022 年 8 月 16 日,拜登在白宮簽署了支出規模約為 4300 億美元的通脹削減法案,其主要內容涉及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醫療健康和稅改等??紤]到 通脹削減法案 的內容,讓人無法不聯想到此前的 重建更好未來(Build Back Be

72、tter,BBB)法案。BBB法案的最初版本總額高達 3.5萬億美元,后縮減至 1.75 萬億美元,其主要內容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醫療體系、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但由于共和黨和部分保守的民主黨的反對最終不了了之。通脹削減法案 和 重建更好未來 法案在內容上極其相似,但它的規模卻遠不及BBB法案。以針對氣候變化的投入舉例,BBB法案提出 5500 億規模的投資,而IRA中只有 3690 億美元。如下表所示,通脹削減法案 由資金支出和財政收入兩部分組成。聯邦政府將通過對高利潤收入的公司征稅、處方藥定價改革、股票回購征稅等方式,在 10 年內創造將近 7370 億美元的財政收入;同時,在能源安全和氣

73、候變化領域和醫療保健領域分別投入 3690 億美元和 640 億美元,法案內超過一半的收入用于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領域的這一舉措值得關注。表 22 美國 通脹削減法案 收支估算22美國 通脹削減法案 7370億美元收支構成財政收入(單位:億)資金支出(單位:億)15%的企業最低稅2220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3690處方藥定價改革2650延長平價醫療補貼法案640稅收執法1240西部干旱韌性計劃40股票回購征收1%的稅740-其他(附帶權益漏洞)520-總計7370總計4370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74、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19 22 Senate.Democrats.gov.Summary: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Available at:https:/www.democrats.senate.gov/imo/media/doc/inflation_reduction_act_one_page_summary.pdf2021 年,美國重新加入 巴黎協定,根據其當年 4 月最新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目標,美國承諾到 2

75、030 年溫室氣體排放將比 2005 年減少 50%-52%左右23。而 通脹削減法案 宣稱可以在 2030 年減少大約 10 億噸的溫室氣體排放,幫助美國實現到 2030 年減少一半碳排放,并在 2050 年前實現凈零的目標24。從氣候減緩和氣候適應兩方面看,如下圖,IRA的措施可以具體分成兩類。圖 23 通脹削減法案 中關于氣候的措施分類在氣候減緩方面,IRA打算從降低消費者能源成本、提高美國的能源安全并大力發展國內清潔能源制造業、實現經濟領域去碳化、維護社區和環境正義等4個方面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困境。20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

76、g Report2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24 The white house.Fact sheet:How 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builds a better future for young Americans.25 Senate Democratic Leadership.“Summary: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在氣候減緩方面,IRA打算從降低消費者能源成本、提高美國的能源安全并大力發展國內清

77、潔能源制造業、實現經濟領域去碳化、維護社區和環境正義等 4 個方面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困境25。第一,降低消費者能源成本。IRA試圖通過為美國人提供補貼來降低他們消費清潔能源的經濟壓力,并鼓勵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和節能設備,重點資助低收入群體和社區。例如,90億美元的消費者家庭能源退稅計劃幫助低收入家庭實現家用設備電氣化和節能改造、為消費者提供10年期的稅收減免優惠提高熱泵、太陽能屋頂等高效率節能設備的使用率等。除此以外,還值得關注的一條政策是關于清潔能源汽車為中低收入個人購買二手新從具體的政策看,大約300億美元將會以稅收抵扣的方式投資于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機、電池等的生產制造;提供大約20

78、0億美元的貸款支持在全國范圍內建造清潔汽車制造設施。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21 26 Senate Democratic Leadership.“Summary: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能源汽車提供4000美元的稅收抵扣優惠,為購買新的清潔能源汽車(僅限于在北美組裝的電動車)提供的稅收抵扣高達7500美元。第二,提高美國的能源安全并大力發展國內清潔能源制造業。在 通脹削減法

79、案 中,超過 600 億美元將會被用于支持本土清潔能源和運輸技術的供應鏈的清潔能源設施建設。從具體的政策看,大約 300 億美元將會以稅收抵扣的方式投資于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機、電池等的生產制造;提供大約 200 億美元的貸款支持在全國范圍內建造清潔汽車制造設施。通過這些投資可以提供更多清潔設施設備的供給,從而降低清潔能源和相關設備的價格,并實現緩解通脹壓力的目標。第三,實現經濟領域去碳化。經濟領域的去碳化主要聚焦于電力生產、交通運輸、工業化生產、建筑和農業等領域的減排。比如,價值約為60億美元的先進工業設施部署項目(Advanced Industrial Facilities Deploy

80、ment Program)旨在減少化工、鋼鐵和水泥等行業的碳排放;甲烷排放減少計劃(Methane Emissions Reduction Program)致力于減少天然氣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第四,維護社區和環境正義。通脹削減法案 致力于維護氣候正義。除了在上述幾個部分的政策中對于中低收入群體的關注,IRA還希望通過一系列項目投資于脆弱社區和弱勢群體,幫助他們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問題。比如,大約 30 億美元的環境和氣候正義撥款主要用于幫助脆弱群體應對由于污染和氣候變化導致的更大比例的環境問題和健康損害問題;價值規模約為 30 億美元的撥款以期實現安全、公平和價格合理的社區交通通行。

81、此外,在氣候適應方面,IRA提出了要建設具有韌性的農村社區超過200億美元將用于支持氣候智慧型農業實踐(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practices)、50億美元用于推動森林防火、森林保護和城市綠化建設26。同時,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極端高溫出現頻率變高,導致土壤和植被變干,從而農業生產造成很大的困難。因此,除了主要針對于能源安全和氣候減緩的3690億美元之外,IRA還有一項支出價值大約40億美元的西部干旱韌性計劃(Western Drought Resilience),主要致力于幫助美國西部解決影響該地區22年之久的干旱問題,提高其應對干旱的適應能力。(2)通脹削減

82、法案 的影響分析從上述的法案內容以及對于資金支出的分配比例可以看出,IRA主要聚焦于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問題和挑戰,并且期望通過一攬子政策和計劃推動國內能源結構轉型。毫無疑問,如果該法案順利推行,將不僅在美國國內產生影響,也會加強與中國的競爭?;贗RA的內容和可能產生的影響,本部分從以下三個方面對于 通脹削減法案 進行展望:整體上,通脹削減法案 將產生有限的積極作用。從可行性的角度看,關于IRA是否能夠按照計劃順利推行值得推敲。首先,該法案的規模之大、周期之長、涉及面之廣都給法案的落實帶來了極大不確定性;其次,法案中涉及的能源轉型、產業升級等目標,顯然不是拜登短短四或八年任期內可以實現的;此外

83、,該法案所帶來的利益分配、權力制衡等問題造成了尖銳的黨派分歧,而隨著政權更替其實施連續性、穩定性將受顯著影響。另一方面,IRA作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氣候投資法案有其可取之處。從緩解氣候變化的角度看,IRA的推行能夠對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起到積極作用根據Rhodium Group的數據估計,IRA有可能在 2030 年將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 31%到 44%(基于 2005 年的排放水平),而當前的政策水平下的數據范圍大約是 24%到 35%27。從能源和氣候領域投資的角度看,IRA將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美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推動清潔能源領域的技術創新在未來 10 年推動超過 4.1 萬億美元的資

84、本投入能源供應基礎設施領域,包括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伏、二氧化碳的運輸和儲存、清潔能源組件和基礎設施等;到 2030 年,IRA可能會在能源供應和基礎制造業等領域創造出更多的工作崗位28。然而,實際情況可能更為復雜。通脹削減法案 顧名思義,其重要目的是通過 7370 億美元的財政收入和 4370 億美元的資金支出實現 3000 億從上述的法案內容以及對于資金支出的分配比例可 以 看 出,IRA主要聚焦于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問題和挑戰,并且期望通過一攬子政策和計劃推動國內能源結構轉型。22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7 Rho

85、dium Group(2022).A congressional climate breakthrough.28 Jenkins,J.D.,Mayfield,E.N.,Farbes,J.,Jones,R.,Patankar,N.,Xu,Q.,Schivley,G.(2022).“Preliminary Report:The Climate and Energy Impacts of 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REPEAT Project,Princeton.美元左右的財政赤字的削減。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IRA將在未來十年內

86、減少大約 2480 億美元的累計赤字,到 2031 年仍然無法對GDP產生實質影響29。從數據的角度看,10 年內削減 3000 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平均到每一年大約是 300 億美元,而 2021 年美國財政赤字就已經高達 2.8 萬億美元;因此,即使 2022 年以后的數據有所下降,300 億美元的赤字削減也是杯水車薪。其次,IRA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應對氣候變化,但還是有“漏洞”的存在。IRA的前身,BBB法案之所以沒有通過,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民主黨參議員曼欽的反對。有分析指出,正是因為 通脹削減法案 加入了支持油氣開采的硬性要求,有利于曼欽所在的西弗吉尼亞州的管道油氣

87、項目的建設,因此他在 2022 年 7 月末突然表示對于IRA的支持,才最終促成了 8 月份拜登順利簽署該法案。為了通過法案而向曼欽進行妥協,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對于化石能源的讓步,而且將會延長美國對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法案希望實現減排和能源轉型的目標背道而馳。因此,通脹削減法案 是否能夠真正實現預期減排目標存在一定不確定因素。推動更多投資進入氣候和能源領域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聯邦政府的財政資金和私人資本對于清潔能源技術和產品的大力支持有可能進一步推高基礎原材料和能源的價格,同時補貼手段將擾亂基于成本效益的全球供應鏈,導致通貨膨脹變得更加嚴重。另外,法案對于大型公司的征稅政策會進一步增

88、加公司成本,降低公司對于技術創新和綠色轉型的積極性。通脹削減法案 短期能夠在氣候和能源領域給中國造成一定壓力。在全球化高速發展的今天,通脹縮減法案 一旦推行,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無疑也會受到影響。從IRA的內容來看,美國試圖通過對于氣候和能源領域的投資縮小和中國在這些領域的發展差距,同時在某些生產要素上實現和中國的脫鉤。其中,引起了極大關注和討論的一條政策是關于購買電動汽車的補貼購買新電動汽車的消費者能夠獲得7500美元稅收抵免的前提是購買的汽車必須是北美制造,且汽車電池中至少有 40%的金屬原推動更多投資進入氣候和能源領域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聯邦政府的財政資金和私人資本對于清潔

89、能源技術和產品的大力支持有可能進一步推高基礎原材料和能源的價格,同時補貼手段將擾亂基于成本效益的全球供應鏈,導致通貨膨脹變得更加嚴重。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23 29 Penn Wharton.Inflation Reduction Act:Preliminary Estimates of Budgetary and Macroeconomic Effects.料和礦物(例如鋰和鈷)要在美國或者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

90、開采和提煉30。顯而易見,該項政策對于美國本土汽車的保護將會對中國的出口企業造成極大的競爭壓力一方面,消費者在同等情況下將會傾向于購買由美國本土生產制造的電動車,對本國汽車企業利好;另一方面,本土的汽車企業在零件和電池生產方面會減少進口需求,并刺激本國原材料的生產。相關數據顯示,2021 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 49.8 億美元的鋰電池,大約占據中國鋰電池出口總額的 18%,因此,該項政策將會給中國鋰電池制造企業帶來壓力31。其次,美國對于新能源領域的大規模投資將會使得全世界范圍內清潔能源領域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然而,考慮到目前中國在原材料加工和鋰電池生產方面的優勢地位,美國希望在電動車領域搭建新

91、的供應鏈并徹底擺脫中國的愿望在短期內難以實現。根據 2021-2030 美國鋰電池國家藍圖 的數據,美國國內鋰電池的產能的增長短期內無法滿足電動車汽車市場更加快速的增長需求,而中國目前對于美國的鋰電池制造業供應鏈影響很大從鋰電池供應鏈上游的原材料開采和提煉來看,中國是美國制造鋰離子電池所需的鋰、鈷、錳等原材料的主要來源國之一32;從鋰電池供應鏈中游的電池部件占全球總產能的比例來看,中國在陰極制造、陽極制造、電解液制造和隔膜設備制造方面都遙遙領先33。此外,法案 對廣大發展中國家所產生的影響不可忽視,將間接推動清潔能源全球供應鏈的變革。一方面,法案 將直接導致本身產業基礎薄弱的發展中國家建設新能

92、源相關產業更加困難,不利于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供應鏈及能源轉型,印度已有政府官員就此批判 法案 的貿易保護屬性;另一方面,法案 也將對掌握資源的發展中國家產生間接影響,倒逼其加強對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所需資源的控制,如印度尼西亞正在考慮針對鎳等電池生產金屬原料組建一個“歐佩克式的卡特爾”,并大力發展其“工業下游戰略”,培育本國冶煉等產業、加強資源出口管制等。根據 2021-2030美國鋰電池國家藍圖 的數據,美國國內鋰電池的產能的增長短期內無法滿足電動車汽車市場更加快速的增長需求,而中國目前對于美國的鋰電池制造業供應鏈影響很大。24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93、Financing Report30 王家強,王有鑫(2022).美國 2022年通脹削減法案 影響評析.31 王家強,王有鑫(2022).美國 2022年通脹削減法案 影響評析.32 中國粉體網(2022).美國建立“礦產安全伙伴關系”,加強對鎳、鈷、鋰等電池原料的供應鏈控制.33 賽迪智庫(2021).美國國家鋰電池發展藍圖(2021-2030).三、歐盟氣候投融資政策與實踐梳理歐盟及其前身歐共體自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便注意到能源結構向清潔能源調整的重要性,并逐步開始以此為基礎構建氣候政策體系,氣候投融資政策受重視程度也逐步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成為歐盟財政、金融及對外投資政策的重點之

94、一,對我國推進“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形成挑戰。近年來,隨著歐盟碳市場(EU ETS)持續運行并不斷完善其各項機制,歐盟試圖以EU ETS為依托向進口商品設立實質為“碳關稅”的“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增加歐盟以外的商品生產的碳成本,將會對我國鋼鐵等高碳商品出口造成影響。歐盟及其前身歐共體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便注意到能源結構向清潔能源調整的重要性,并逐步開始以此為基礎構建氣候政策體系,氣候投融資政策受重視程度也逐步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成為歐盟財政、金融及對外投資政策的重點之一。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

95、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25(一)歐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梳理歐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最初由環境保護運動發展而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議程設定、政策提出、政策采納選擇、政策實施、政策評估及政策調整一個較為完整的“政策周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體系逐步成熟,根據其發展歷程,分為萌芽時期(1990 年前)、探索時期(1991 年-2017年)、成型時期(2018 年-至今)。萌芽階段,受石油危機問題及化石能源消耗帶來污染問題的影響,歐盟逐漸重視可再生能源的發展,1986 年歐共體提出 能源政策 將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視為改善能源結構的發展方向,為

96、歐盟的能源政策奠定了基礎。這一階段主要以污染治理為出發點,開始意識到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性,將能源結構調整納入政策。1988 年歐共體發表 能源內部市場報告,提出要對天然氣與電力部門進行一體化發展;探索時期,1992 年歐共體首腦共同簽訂 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又稱 歐洲聯盟條約,提出在環境保護和建立跨歐洲交通運輸、能源及電信網方面,給予較為集中的指導。1993年 11 月,歐盟正式取代歐洲共同體,從體制上進一步加強了歐洲各國各方2020 年,歐 洲氣候法 的出臺,旨在確保歐盟的所有政策,都圍繞著減排、綠色技術投資和保護自然環境開展,以確保歐盟國家整體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這一目標。26 2021 中

97、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面政策的協調和統一。特別是 2000 年提出第一個歐洲氣候變化計劃,要求通過碳排放交易、熱電聯產可再生電力等方面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2005 年歐盟開始構建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以此開始更加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展開了一系列的具體舉措;成型時期提出碳中和目標,2018 年 11 月28 日,歐盟通過了 歐盟 2050 戰略性長期愿景,提出到 2050 年建成現代化、有競爭力、繁榮且氣候中性的經濟體這一目標。2020年,歐洲氣候法的出臺,旨在確保歐盟的所有政策,都圍繞著減排、綠色技術投資和保護自然環境開展,以確保

98、歐盟國家整體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這一目標。隨后“減排 55”(Fit for 55)計劃通過更進一步對歐盟碳中和路徑進行了階段性規劃,并將能源稅作為主要政策舉措。圖 31 歐盟減碳政策發展歷程歐盟在其發展歷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減排目標。根據 京都議定書,歐盟承諾到 2012 年將聯合排放目標與 1990 年的水平相比減少 8%。此后不斷上調氣候能源目標,并最終在 2020 年出臺 歐洲氣候法案,從法律層面確保歐洲到 2050 年實現氣候中和,為歐盟所有政策設定了目標和努力方向。2007 年歐盟提出了 2020 年氣候和能源一攬子計劃,通過了三個目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

99、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27 表 31 歐盟氣候目標相關文件時間名稱政策內容20072020年氣候額能源一攬子計劃20-20-20目標,其中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基礎上降低20%。2011-10-252050年邁向具有競爭力的低碳經濟路線圖2050年實現在1990年基礎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80%-95%的長遠目標。2011-12-152050年能源路線圖2014-10-242030年氣候與能源政策框架初步確定歐盟2030年氣候發展目標,即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基礎

100、上降低40%。2019-6歐盟能源效率指令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效率提高32.5%。2019-12-11歐洲綠色協議闡明歐洲邁向氣候中性循環經濟體的行動路線,提出提高歐盟2030和2050年氣候目標,即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基礎上減少50%-55%,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碳中和目標。2020-92030年氣候目標計劃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的水平減少40%。2020-12-9歐洲氣候協定提出一項可持續歐洲投資計劃,包括:充分發揮歐盟預算與歐洲投資基金的作用,歐盟委員會計劃將至少歐盟長期預算的25%及歐洲投資基金的30%用于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領域等。2021-6-

101、30歐洲氣候法從法律層面確保歐洲到2050年實現氣候中和。標,即“20-20-20”目標,指到 2020 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與 1990 年相比減少20%,可再生能源在歐盟能源消耗中的份額為20%、能源效率提高20%。2011 年歐盟進一步提出了 2050 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80%-95%的長遠目標。由于該目標提前實現,2014 年 10 月,歐盟理事會就歐盟 2030 年氣候和能源框架(“2030 Framework”)達成協議,即 2030 目標,關鍵內容包括:到 2030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 1990 年的水平減少 40%,歐盟范圍內可再生能源的約束性目標至少達到 32%,能源效率提

102、高 32.5%以及改革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U ETS)。2018年歐盟提出“2050”目標。在2020年出臺 歐洲氣候法(The European Climate Law/Regulation EU/2021/1119),規定了歐盟到 2050 年實現氣候中和即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的目標,其中包括將歐盟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提高到較1990年水平低55%的臨時目標,標志著歐洲 2050 年實現氣候中和的目標已被寫入法律。歐盟的長期預算也被稱為多年度財政框架(MFF),是為實施歐盟年度預算提供的穩定框架,規定了歐盟主要的政策優先事項,并轉化為為期數年的財政條款,現階段歐盟以7年為一個長預算周期。28 20

103、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二)歐盟通過財政支出政策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多年度財政框架整體規劃1歐盟的長期預算也被稱為多年度財政框架(MFF),是為實施歐盟年度預算提供的穩定框架,規定了歐盟主要的政策優先事項,并轉化為為期數年的財政條款,現階段歐盟以 7 年為一個長預算周期。為了幫助實現其氣候目標,歐盟將氣候行動所需資金納入進歐盟的 7 年長期預算周期內,且占比逐年增加。2014 年到 2020 年間,預算總額為 9599.8 億歐元(2011 年價格),制定了歐盟預算 20%的總體氣候支出目標;2021-2027 預算周期內預算

104、金額為 1.07 萬億歐元(2018 年價格),將氣候支出目標進一步提升到 25%。圖 32 歐盟主要財政預算內容根據歐盟對 2014-2020 年多年度預算周期的執行情況評估,歐盟為應對氣候變化共支出了 2160.98 億歐元(2021 年價格),占總預算的 20.1%,超額完成 20%的氣候主流化支出目標。34在主要氣候貢獻項目計劃中,“可34 European Commission(2021).Annual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Report for the EU Budget Volume II Annexes.2020年7月21日,歐洲理事會通過“下一

105、代歐盟”復蘇 計 劃(NGEU),歐洲領導人同意設立7500億歐元(2018年價格,下同)的復蘇基金;12月17日,歐盟通過了2021-2027年期間的預算,總金額為1.07萬億歐元。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29 圖 33 20212027年歐盟MFF與NGEU氣候相關支出資金來源持續增長”欄目下的歐洲農業農村發展基金和歐洲農業保障基金的貢獻金額最高,分別達到 576.94 億歐元和 455.05 億歐元,約占氣候投資總額的

106、五成。其次,“經濟、社會和區域凝聚”欄目下的歐洲區域發展基金和凝聚力基金也對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氣候相關投資金額分別為 341.42億歐元和 167.33 億歐元。2018 年 5 月歐盟委員會發布歐盟 2021-2027 年度長期預算(MFF)提案,并于 2020 年提出修訂提案,其中至少 25%將用于 2021-2027 年的應對氣候變化相關行動。2020 年 7 月 21 日,歐洲理事會通過“下一代歐盟”復蘇計劃(NGEU),歐洲領導人同意設立 7500 億歐元(2018 年價格,下同)的復蘇基金;12 月 17 日,歐盟通過了 2021-2027 年期間的預算,總金額為1.07

107、 萬億歐元。因此,整個一攬子計劃約為 1.8 萬億歐元。歐盟承諾將二者合計的 30%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這意味著在 2021 至 2027 年間,將分配超過 5500 億歐元用于歐盟的綠色轉型。其中,復蘇基金計劃、歐洲農業保障基金、歐洲區域發展基金、凝聚力基金和歐洲農業農村發展基金成為2021-2027 年間落實歐盟MFF與NGEU過程中最主要的融資工具,預計將提供 75%以上的氣候支出資金。30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投資計劃2一直以來,歐盟旨在通過引領理念、技術和規則成為全球低碳領導者,氣候行動是其實現經濟復蘇的

108、重要抓手。2007 年 6 月 29 日,歐盟委員會發布有關適應氣候變化的政策性綠皮書 歐洲適應氣候變化歐盟行動選擇,確立了歐盟適應行動的四大支柱35,其中,在歐盟開展的早期行動,包括將適應納入歐盟法律和資助計劃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除了納入財政預算中,還包括一系列投資計劃,如LIFE計劃、NER300 計劃、地平線歐洲計劃、創新基金、及歐洲綠色協議投資計劃。35 四大支柱指:在歐盟開展的早期行動,包括將適應納入歐盟法律和資助計劃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將適應納入歐盟的外部行動中,特別是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通過集成氣候研究擴大知識基礎,從而減少不確定性;準備協調、全面的適應戰略的過程,涉及歐洲社

109、會、商務和公共部門。表 32 歐盟氣候投融資主要政策時間政策主要內容2005-9-20LIFE計劃為環境和氣候行動提供資金,涉及環境和資源效率、自然與生物多樣性、環境治理和信息化工程、氣候變化減緩、氣候變化適應以及氣候治理和信息化工程等多方面的項目。2010-11-3NER300計劃最大的低碳(CCS)和可再生能源(RES)示范項目投資計劃。2013-12-11地平線2020歐盟實施創新政策的資金工具,2014-2020年,預算近800億歐元。2016-9-14歐洲對外投資計劃投資在非洲和歐盟周邊地區的伙伴國家,以幫助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2019-11-27可持續金融披露條例旨在提高金融產品可

110、持續性方面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使機構投資者和個人能夠了解、比較和監測不同金融產品和公司的可持續性,從而將私人投資真正導向可持續性發展。2019-12-11歐盟綠色新政設置2030年減排目標和2050年氣候中和目標;以調整能源結構為主線,要求從能源、工業、金融等領域提出政策,構建歐盟可持續發展模式(1)LIFE計劃自2002年7月22日,歐洲議會和理事會提出 第六次共同體環境行動方案 以來,歐盟的環境和氣候政策和立法為環境狀況帶來了實質性的改善。然而,重大的環境和氣候挑戰依然存在,為應對這些環境和氣候挑戰,幫助實現提高歐盟氣候預算,2007 年 5 月 23 日,歐洲議會和理事會建立關于環境金融

111、工具(LIFE+)的法規。2013 年 12 月 11 日正式制定環境和氣候行動計劃(LIFE),提出 2014 年至 2020 年期間實施LIFE計劃的財務范圍按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31 時間政策主要內容2019-12-17歐盟可持續金融分類方案在歐盟的氣候環境政策、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及 巴黎協定 的基礎上,分類方案 要求相關經濟活動有助于實現六大環境目標:氣候變化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海洋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保護、循環經

112、濟、廢棄物防治和回收、污染防控、保護健康的生態系統,且相關經濟活動還要遵循對一個或多個目標有“實質性貢獻”和“無重大損害”原則。2020-1-14歐盟可持續投資計劃“歐洲可持續投資計劃”將在未來10年調動至少1萬億歐元的私人和公共資金,其中1/4用于與氣候相關的支出(包括大約390億歐元的環境支出)2020-3-9歐盟綠色債券標準在新標準下,歐洲綠債可用于資助長期項目(最長10年),使經濟活動符合歐盟分類,在債券到期時,發行人必須將其債券籌集的資金(收益)的100%用于符合歐盟分類法要求的經濟活動。2020-6-22歐盟可持續金融分類法詳細介紹了企業開展可持續聲明所需要的工作步驟與計算方法,是

113、用于幫助投資者、公司與發行人向低碳經濟過渡的高效金融工具。2020-12-9歐洲氣候協定由歐盟委員會發起,是 歐洲綠色新政 的一部分,主要目標是將歐盟氣候公約的大使聚集在一起,以幫助歐盟實現到2050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氣候中和大陸。2021-6-30歐洲氣候法對碳中和立法,以法律的形式來推動歐盟碳中和目標的實現2021-12-01全球門戶計劃是一項基礎設施倡議,目的是在2027年前動員高達3000億歐元的公共和私人基金,為歐盟海外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2022-2-10全球門戶歐洲-非洲投資計劃旨在支持非洲實現強大、包容、綠色和數字化的復蘇和轉型,計劃重點在非洲綠色轉型、數字轉型、可持續增長及

114、體面勞動、衛生系統及教育培訓等方面進行投資?,F價設定為 34.6 億歐元,認為氣候行動次級方案應有三個優先領域: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以及氣候治理和信息。環境和氣候行動計劃(LIFE)是自1992年以來支持實施環境和氣候立法和政策優先事項的一系列聯盟計劃中的最新一項,是唯一專門致力于環境,自然保護和氣候行動的歐盟資助工具,為環境和氣候行動提供資金,涉及環境和資源效率、自然與生物多樣性、環境治理和信息化工程、氣候變化減緩、氣候變化適應以及氣候治理和信息化工程等多方面的項目。2021年4月29日,為了實現環境、氣候和相關能源立法、政策和計劃所確定的目標和指標,再次制定LIFE計劃,在2021年

115、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預算資金支出54億歐元,與2014 2020年相比,LIFE計劃資金增加了72%,提出用于“氣候行動”領域19.44億歐元,其中9.47億歐元用于“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次級方案,9.97億歐元用于“清潔能源轉型”次級方案。(2)NER300計劃考慮到 2003 年 10 月 13 日歐洲議會和理事會通過的決議在共同體內建立溫室氣體排放配額交易計劃的方案,2010 年 11 月 3 日,歐盟委員會決定為創新可再生能源技術示范項目提供資金的標準和措施(2010/670/EU號指令),提出NER300 計劃,這是歐盟首個支持產業規??稍偕茉错椖康闹饕袌黾钣?/p>

116、劃,是歐盟委員會發起的世界上最大的低碳(CCS)和可再生能源(RES)示范項目投資計劃,支持生物能源、太陽能、地熱、風能、海洋能源、智能電網以及碳捕捉與儲存等技術。其資金來自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TS)新競爭儲備(NER)中的 3 億排放配額的拍賣所得,該計劃提供CCS和RES項目一半的建設和運營資金,項目贊助方和成員國將提供其余的資金。NER300 目的是推動歐洲低碳經濟發展,創造新的“綠色”工作崗位和促進歐盟氣候變化目標的實現。2012 年,根據第一次提案征集,歐盟委員會向 20 個可再生能源項目提供總計 11 億歐元的贈款。2014 年,第二次提案征集,向 18 個可再生能源項目和一個CC

117、S項目提供總計 10 億歐元的資金。2017 年 11 月 20 日,歐盟委員會修訂第 2010/670/EU號指令,指出將首次NER300 計劃呼吁中的未用資金再投資,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該計劃的效益,并撬動對低碳創新的環境與氣候行動計劃(LIFE)是自1992年以來支持實施環境和氣候立法和政策優先事項的一系列聯盟計劃中的最新一項,是唯一專門致力于環境,自然保護和氣候行動的歐盟資助工具。32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額外私人投資。第一次提案中未動用的資金約為 6.23 億歐元,通過歐洲投資銀行管理的現有歐盟金融工具進行再投

118、資:創新能源演示項目(InnovFin EDP)36和連接歐洲基金(CEF)37。第二次提案未動用資金約為7.35億歐元,將流入創新基金38。創新基金以NER300計劃為基礎,2019年2月26日,歐盟委員會提出 2021-2027 年度歐盟“創新基金”,由歐盟委員會成立的“創新與網絡執行機構”(Executive Agency for Innovation and Networks)負責具體實施,并通過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對支持的項目提供管理支持。創新基金通過更簡單的選擇過程以更靈活的方式提供更多資金,從而改善項目的風險分擔,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促進歐

119、盟減排,以推動歐盟 2050 年“氣候中立”目標的實現。相比NER300 計劃,歐盟創新基金擴大了資助范圍,將重點關注創新碳捕集與封存技術(CCS)、可再生能源技術、儲能和能源密集型行業技術領域,預計在 2020 至 2030 年間為各種低碳科技的商業化應用提供 100 億歐元的資金。資金來源主要是歐盟碳市場在 2020-2030 年間拍賣 4.5 億噸碳排放配額EUA的收入和NER300 計劃中的未使用資金。項目的選擇標準包括 5 個維度:減排效率、創新程度、項目成熟度、規?;瘧媚芰统杀拘?。36 創新能源演示項目(InnovFin Energy Demo Projects/InnovF

120、in EDP):為創新型可再生能源、CCS、智能能源系統和存儲領域的項目提供資金,是一種金融工具,因此完全由市場驅動,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向符合條件的項目提供支持。https:/www.eib.org/en/products/mandatespartnerships/innovfin/products/energy-demo-projects.htm.37 連接歐洲基金(Connecting Europe Facility/CEF):是歐盟通過歐洲層面有針對性的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增長,就業和競爭力的關鍵融資工具。https:/ec.europa.eu/inea/en/connecting-europ

121、e-facility.38 Innovation Fund:https:/ec.europa.eu/clima/eu-action/funding-climate-action/innovation-fund/legal-framework_en.資金來源主要是歐 盟 碳 市 場 在2020-2030 年 間拍 賣4.5億 噸 碳排放配額EUA的收 入 和NER300計劃中的未使用資金。項目的選擇標準包括5個維度:減排效率、創新程度、項目成熟度、規?;瘧媚芰统杀拘?。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122、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33 圖 34 創新基金相關政策文件(3)地平線歐洲計劃2014 年,歐盟提出“地平線 2020”計劃,這是 2014-2020 年的研究和創新資助計劃,預算近 800 億歐元。2018 年,歐盟委員會提出了一項 1000億歐元的研究和創新計劃“地平線歐洲計劃”(Horizon Europe),以接替“地平線 2020 計劃”,該提案是歐盟下一個歐盟長期預算(多年度金融框架,MFF)提案的一部分。2019 年 3 月和 4 月,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就地平線歐洲計劃達成臨時協議,歐洲議會于 2019 年 4 月 17 日批準

123、了臨時協議。2020 年 12 月 11 日,歐盟機構就“地平線歐洲計劃”達成政治協議。為應對氣候變化在內的全球挑戰,保障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實現,2021 年 4 月,歐洲議會和理事會通過 關于制定參與“地平線歐洲”及擴散科研成果規則的條例,從宏觀管理角度規定了地平線歐洲計劃的基本安排和主要事項。同年 5 月通過 關于制定實施“地平線歐洲”的具體方案的決議,6 月歐盟委員會發布 “地平線歐洲”年度工作方案(2021-2022),列2018年,歐盟委員會提出了一項1000億歐元研究和創新計劃“地平線歐洲計劃”(Horizon Europe),以 接 替 地 平 線2020計劃,該提

124、案是歐盟下一個歐盟長期預算(多年度金融框架,MFF)提案的一部分。34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4)現代化基金明了地平線歐洲計劃前兩年的項目征集指南,計劃投資 147 億歐元,資助氣候變化、數字化、環保、疫苗開發等領域。從總體框架來看,“地平線歐洲計劃”包括民用研究和軍事研究兩個部分,民用研究是主體,預算為 955.17 億歐元,其中有 54 億歐元來自歐盟下一代復蘇基金。民用研究包括三大支柱和一個橫向支撐板塊,三大支柱是“卓越科學”支柱、“全球挑戰與歐洲產業競爭力”支柱和“創新型歐洲”支柱,橫向支撐板塊是“廣泛參與研

125、發框架計劃以及加強歐洲研究區建設”板塊。其中,氣候、能源與交通屬于第二支柱,預計 2021 年至 2027 年的預算為 151.23 億歐元。圖 35 地平線歐洲計劃相關政策根據歐盟 2030 年氣候和能源政策框架的目標、巴黎協定 中規定的長期目標,以及 歐洲綠色協議 和 歐洲綠色協議投資計劃 所述,2020年 7 月 9 日,為支持投資實現能源系統現代化和提高某些成員國的能源效率,歐盟委員會制定 關于現代化基金運作的詳細規則?,F代化基金可以民用研究包括三大支柱和一個橫向支撐板塊,三大支柱是“卓越科學”支柱、“全球挑戰與歐洲產業競爭力”支柱和“創新型歐洲”支柱,橫向支撐板塊是“廣泛參與研發框架

126、計劃以及加強歐洲研究區建設”板塊。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35 通過贈款、擔保、銀行優惠貸款等金融工具為能源項目提供支持,主要是為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愛沙尼亞、捷克、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 10 個收入水平較低的歐盟國家在能源系統現代化與能源效率提高方面提供支持。其資金將主要由 2021-2030 年間拍賣碳配額的2%提供,歐委會預計現代化基金的規模將達約 140 億歐元?,F代化基金將主要在以下

127、5 個方面提供支持:可再生能源發電、能效改善、能源存儲、能源網絡現代化和低碳轉型相關的創業、工人培訓與再就業等。(5)歐洲綠色協議投資計劃2019 年 12 月 11 日,歐盟委員會提出了 歐洲綠色協議,目標是到2050 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氣候中和集團。歐洲向可持續經濟的轉型意味著所有部門都要進行重大投資:到 2030 年,要實現當前的 2030 年氣候和能源目標,每年將需要 2600 億歐元的額外投資。2020 年 1 月 14 日,提出 歐洲綠色協議投資計劃(EGDIP),將動員歐盟資金并創建一個有利框架,以促進和刺激向氣候中和,綠色,競爭和包容性經濟過渡所需的公共和私人投資。作為對 綠色

128、協議 下宣布的其他舉措的補充,該計劃基于三個方面:融資:在未來十年內動員至少 1 萬億歐元的可持續投資。歐盟預算中氣候和環境行動支出的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這將吸引私人資金,歐洲投資銀行將發揮關鍵作用。賦能:提供激勵措施,以解鎖和重新定向公共和私人投資。歐盟將把可持續金融置于金融體系的核心,為投資者提供工具,并通過鼓勵綠色預算和采購,以及設計促進國家援助程序的方法,促進公共當局的可持續投資。實際資助:委員會將在規劃、設計和執行可持續項目方面向公共當局和項目發起人提供資助。2020 年 1 月 14日,提出 歐洲綠色協議投資計劃(EGDIP),將 動員歐盟資金并創建一個有利框架,以促進和刺激向氣

129、候中和,綠色,競爭和包容性經濟過渡所需的公共和私人投資。36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在研究階段,歐盟首先于 2016 年 12 月成立了可持續金融高級專家組(HLEG),用于向歐盟委員會提出專業建議,以將可持續概念完全融入歐洲的金融監管體系。2018 年 3 月,在可持續金融高級專家組的建議下,歐盟委員會發布了 可持續發展融資行動計劃,制定了一項全面戰略,以將金融與可持續理念相連接。該計劃規劃了 10 項具體行動,以實現引導資金流向更為可持續的經濟領域、在風險管理中將可持續因素主流化、提高金融在研究階段,歐盟首先于20

130、16年12月成立了可持續金融高級專家組(HLEG),用于向歐盟委員會提出專業建議,以將可持續概念完全融入歐洲的金融監管體系。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37(三)歐盟的可持續金融政策在國際社會中,歐盟長期以來一直是綠色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進程的積極推動者。早在 2005 年,歐盟便在全球率先建立碳市場,用于減少區域內的溫室氣體排放。在 2015 年 巴黎協定 和聯合國 2030 可持續發展議程 簽訂后,歐盟便將可持續發展目標與歐盟

131、政策框架聯系起來,并積極探索建立支持可持續發展的金融體系。在歐盟可持續金融發展進程中,氣候議題持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是國際上金融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經驗借鑒。根據歐盟的可持續金融發展歷程,其發展路線可以分為研究規劃階段、政策立法階段和修訂完善階段。圖 36 歐盟可持續金融發展歷程體系的透明度和發展長期主義三大目標。39在當年五月,歐盟委員會在行動計劃的框架下提出了一攬子措施,該系列措施包括了一項關于建立歐盟分類法規的提議,以及一項關于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和發展低碳基準的提議。2018 年 6 月,歐盟委員會成立可持續金融技術專家組(TEG),用以協助開發歐盟可持續金融分類方案(確定經濟活動在

132、環境方面可持續性)、歐盟綠色債券標準、歐盟氣候基準及信息披露規范、企業氣候相關信息披露指南等內容。針對上述領域,TEG在 2018-2020 年期間發布了多份研究報告,為歐盟的可持續金融體系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在研究基礎上,歐盟針對可持續金融發展的各個維度相繼出臺了多部政策法律,例如 2019 年 6 月發布的 非財務報告指南:氣候相關資訊的補充,2019年11月發布的 金融服務業可持續相關信息披露條例(SFDR),以及 2020 年 3 月,TEG專家組發布的 歐盟綠色債券標準 報告,為企業、金融機構的氣候相關信息披露提供了指引,同時也明確了綠色債券發行的準則。2019 年 12 月,歐盟委

133、員會提出將開展歐洲綠色新政(The European Green Deal),計劃通過將氣候和環境因素納入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實現歐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并助力歐洲在 2050 年成為全球首個氣候中性的大洲。2020 年 1 月,為滿足歐洲綠色新政所需的大量資金規模,歐盟隨即出臺了“可持續歐洲投資計劃”,計劃動員公共資金和私人資金共同實現至少 1 萬億歐元的可持續投資。2020 年 6 月,在TEG的研究報告和政策建議下,歐盟正式立法發布 歐盟可持續金融分類法規(EU Taxonomy Regulation),用于規范可持續環境活動的分類,旨在幫助投資者明確綠色和低碳類別的產業領域。2020 年

134、9 月,歐盟發布了 2030 氣候目標計劃,提出了到 2030 年歐盟溫室氣體排放比 1990 年水平至少減少 55%的氣候目標。2021 年 6 月,歐洲議會正式通過 歐洲氣候法,將關于實現 2050 年碳中和的承諾轉變為法律強制約束,法制體系進一步健全。伴隨著氣候法的約束和 2030 年 55%減排目標的壓力,歐盟委員會于2021 年 7 月提出了“減排 55”一攬子計劃(Fit for 55 package),旨在通過39 European Commission.Commission action plan on financing sustainable growth EB/OL.ht

135、tps:/ec.europa.eu/info/publications/sustainable-finance-renewed-strategy_en2019 年 12 月,歐 盟 委 員 會 提出 將 開 展 歐 洲綠 色 新 政(The European Green Deal),計劃通過將氣候和環境因素納入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實現歐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并助力歐洲在2050年成為全球首個氣候中性的大洲。38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提出一套修改和更新歐盟現有立法的提案,以落實相關舉措,確保歐盟政策與現有氣候目標保持一致,

136、反映了歐盟引領全球氣候治理和低碳經濟轉型的意愿和決心。來自歐盟各國的部長針對現有規劃進行了多輪討論,覆蓋了交通、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發展、建筑、農業和稅收政策、碳排放交易體系、社會政策、森林等多個領域,提出十幾項立法修正案以及新的立法建議,幾乎涉及“碳中和”的各個方面。例如,提出了關于修改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內容、建立交通運輸以及建筑領域的碳排放權交易機制(ETS RTB)、以及增強現有碳市場“碳約束”能力等相關提案,并已通過關于交通領域的三個立法提案,其中包括增加航空和海事部門對綠色燃料的使用。歐盟碳市場(EU ETS)于 2005 年正式建立,目的是利用市場機制最大程度節約經濟成本的

137、同時完成 京都議定書中所承諾的降碳目標。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39(四)歐盟碳市場與碳邊境調節機制歐盟碳市場基本情況梳理1歐盟碳市場(EU ETS)于 2005 年正式建立,目的是利用市場機制最大程度節約經濟成本的同時完成 京都議定書 中所承諾的降碳目標。隨著歐盟碳市場覆蓋國家、覆蓋行業、配額總量、分配方法及懲罰措施的不同,其發展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 2005-2007 年、第二階段 2008-2012年、第三階段

138、 2013-2020 年、第四階段 2021-2030 年,各個階段的碳市場具體內容如下表所示。在這一過程中碳市場的立法體系不斷完善,目前,規范歐盟碳市場的立法體系主要包括一個基本指令和四次修改指令。表 33 歐盟碳市場發展階段第一階段2005-2007第二階段2008-2012第三階段2013-2020第四階段2021-2030覆蓋國家EU25EU27(新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挪威、冰島、列支敦士登EU28(新增克羅地亞)EU27(英國脫歐)+與瑞士碳市場建立連接歐盟碳市場在未正式建立之前,就出臺了相關法令。2003 年,歐盟發布的 溫室氣體排放交易指令(2003/87/EC指令),被認為

139、是歐盟碳市場的基本法,首次對歐盟碳市場機制做出具體規定。40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第一階段2005-2007第二階段2008-2012第三階段2013-2020第四階段2021-2030覆蓋行業20MW以 上 的 電廠、煉 油、煉 焦、鋼鐵、水泥、玻璃、石灰、制磚、造紙等行業增加航空業新增制鋁、制氨、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碳捕獲和儲存裝置、石化和其他化學行業等向道路運輸、建筑、內部海運擴展配額總量20.58億噸/年18.59億噸/年起初 20.84 億噸/年,之 后 每 年 按 1.74%遞減起 初 15.72 億 噸

140、/年,之 后 每 年 按2.2%遞減分配方法免費最高10%拍賣57%拍賣57%拍賣,致力于逐步增加拍賣比例懲罰措施40歐元/噸100歐元/噸歐盟碳市場在未正式建立之前,就出臺了相關法令。2003 年,歐盟發布的 溫室氣體排放交易指令(2003/87/EC指令),被認為是歐盟碳市場的基本法,首次對歐盟碳市場機制做出具體規定。指令主要包括:首先對立法的目的、適用范圍及專有名詞進行了解釋,并具體規范了對排放主體申請溫室氣體許可證的條件范圍;其次,對排放額的分配程序以及分配方式集中做了相關要求,包括國家分配計劃的內容、報批時間、免費配額比例等;再次,對登記、監測、報告、核查以及監督處罰等市場機制作了明

141、確規定。其出臺標志著歐盟碳市場法律框架的初步形成。為了降低納入企業的履約成本,在 2004 年歐盟第一次對 2003 號指令進行修改,出臺 鏈接指令(2004/101/EC號指令),與 京都議定書 的減排機制相銜接,對其中三機制40提到的核證減排量、減排單位等專業術語補充解釋,允許歐盟各成員國的排放主體使用京都減排信用進行履約,加快歐盟碳市場與國際接軌。2008 年,考慮到航空領域排放量基數大且增長速度過快的問題,歐盟修訂了 航空指令(2008/101/EC號指令),將碳市場的覆蓋范圍擴大至了航空40 三機制:指MRV機制(監測Monitoring、報告Reporting、核查Verifica

142、tion)、履約和抵消機制。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uri=CELEX%3A32004L0101&qid=1660826574115.碳關稅(或碳邊境稅)指國家或地區對高碳排放進口產品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別關稅。碳關稅與碳市場、碳稅等內部碳定價機制相互補,得以使進口產品碳排放的負外部性內化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從而促進企業決策者將低碳減排因素納入投資與經營決策中。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

143、nancing Report 41 業,詳細規定了新進航空行業從總量設定、檢測報告到監督處罰的一整套碳交易規則。為了順利對接第三階段(歐盟碳市場 2013-2020),加快減碳目標的進程,2013 年歐盟正式實施 改進和擴展歐盟排放配額交易計劃指令,將歐盟碳市場之前自上而下的總量設定方式調整為歐盟統一設定總量標準,并規定免費分配配額的方式逐步過渡為有償分配方式。2018 年 3 月,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正式審議通過了 提高具有成本效益的減排和投資計劃指令(2018/410 號指令),將第三階段規定的年減排系數 1.75%提升至 2.2%,針對碳市場中碳配額長期盈余、價格不穩的現象,歐盟提出著力

144、強化市場穩定儲備機制。圖 37 歐盟碳市場成交價格與成交量歷年變動情況階段一階段二階段三階段四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基本情況梳理2碳關稅(或碳邊境稅)指國家或地區對高碳排放進口產品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別關稅。碳關稅與碳市場、碳稅等內部碳定價機制相互補,得以使進口產品碳排放的負外部性內化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從而促進企業決策者將低碳減排因素納入投資與經營決策中。歐盟在 2005 年啟動歐盟碳市場(EU ETS),出于對碳泄漏的關注,從 2007 年開始歐盟內部就已經開42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始了對進口產品征收碳關稅的討論

145、。碳泄漏(carbon leakage)是指嚴格氣候政策國家以外國家碳排放增加的現象,主要的泄露渠道是碳密集行業將產業和排放向氣候政策寬松的國家和地區轉移,從而抵消了嚴格氣候政策的減排效果。嚴格氣候政策也會影響國內碳密集型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從氣候政策寬容的國家進口產品。因此,氣候政策嚴格國家希望通過碳關稅,減少碳泄漏風險和競爭力問題,并推動其他國家采取更加嚴格的氣候變化政策。此后,歐盟提出了一份針對歐盟碳市場第三階段(2013-2020)對進口產品設定碳配額的非正式提議,以及法國在 2016 年提出的將高碳排放的進口產品納入到歐盟碳市場管理的提議。值得一提的是,法國一直是歐盟內最積極主動的CB

146、AM推動者。2007 年,法國前總統希拉克首次提議征收碳邊境稅。2009 年,法國前總統薩科齊也曾表示,“生產 臟東西 的人必須付出代價”。2015 年,法國前總統奧朗德時期的工業復興部部長上任伊始便提出實施碳邊境稅。2017 年,現任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碳關稅對于歐盟的公平環境轉型必不可少”,并在今年初提出推動CBAM完成立法是法國在2022 年上半年期間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期間的首要任務。然而,由于歐盟國家內部和國際社會均未達成統一觀點,歐盟碳關稅提議未獲得實質性進展,一直停留在倡議階段。直到現任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上任后,碳關稅才從口頭倡議成為政治承諾,各方加速推動其實施進程。2019

147、 年德國國內的綠黨力量逐漸占據上風,德國首次公開表態支持碳關稅的實施,成為扭轉形勢的關鍵。另外,作為主要反對方的英國脫歐,歐盟成員圍繞碳關稅基本統一了立場。2019年 7 月,德國首位女國防部長馮德萊恩通過競選投票成為歐盟委員會主席,她主張將全球氣候危機轉化為歐洲機遇。2019 年 12 月,馮德萊恩領導下的歐盟委員會發布未來發展的戰略規劃 歐洲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就更高的減排目標達成一致,承諾 2030 年溫室氣體排放要比 1990 年減少 55%,到 2050 年實現碳中和,并提出要通過擴展碳市場覆蓋范圍、加速免費配額遞減速率和推出碳邊境調節機制來實現氣候目

148、標。2020 年 9 月,歐盟提出 歐洲氣候法(European Climate Law)的立法提案并于 2021 年 6 月完成立法程序,將“到 2030 年將溫室氣體凈排放量在 1990 年水平上減少至少 55%,2050 年實現氣候中性”的目標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2019年德國國內的綠黨力量逐漸占據上風,德國首次公開表態支持碳關稅的實施,成為扭轉形勢的關鍵。另外,作為主要反對方的英國脫歐,歐盟成員圍繞碳關稅基本統一了立場。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

149、ancing Report 43 圖 38“減排 55”一攬子計劃主要立法提案圖 39 CBAM立法程序啟動前的關鍵事件隨后,歐盟在 2020 年 3 月正式啟動了CBAM的磋商咨詢程序,發布了初期影響評估報告,報告中明確了CBAM設計需要考慮的要素以及CBAM影響評估的框架,以供公開意見征集和討論。在經過一系列反饋后,2021年3月,歐洲議會通過了設立CBAM的原則性決議,盡管決議沒有強制性的法律效力,但被視為CBAM邁入立法程序的重要一步。2021 年 7 月,歐盟委員會投票通過了旨在落實 歐洲綠色新政 減排目標的“減排 55”一攬子行動計劃,其中碳邊境調節機制與碳市場改革作為減緩氣候變化

150、的重要政策手段備受矚目,CBAM立法程序正式啟動。隨 后,歐 盟 在2020年3月正式啟 動 了CBAM的磋商咨詢程序,發布了初期影響評估報告,報告中 明 確 了CBAM設計需要考慮的要 素 以 及CBAM影響評估的框架,以供公開意見征集和討論。44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圖 310 歐盟內部的機構與職責這一過程中,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均深度參與。歐盟委員會是行政執行機構,負責獨立起草新的立法提案,并執行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的決定。歐洲議會是歐盟監督、咨詢和立法機構,沒有完整的立法權,需要與歐盟理事會一起共

151、同通過歐盟的立法。歐洲理事會又稱歐盟首腦會議或歐盟峰會,是歐盟最高決策機構,代表了歐盟國家間最高級別的政治合作。歐盟理事會也稱為部長理事會,負責歐盟內部大部分決策的機構,其主要職責包括歐盟立法、政策制定、機構協調與預算審批等。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內容梳理3在歐盟委員會、歐盟議會等權力機構在歷次CBAM機制設計提案中對其內容不斷做出修改后,目前CBAM預計將覆蓋鋼鐵、鋁、水泥、化肥、氫及電力六大類進口產品的直接排放,間接排放曾在早期版本被納入,后剔除,但歐盟準備根據所收集到的數據在未來更新、調整碳排放核算規則。CBAM的實施分為兩個階段:過渡期和正式實施期。其過渡期至2025年,在此期間歐洲議會是

152、歐盟監督、咨詢和立法機構,沒有完整的立法權,需要與歐盟理事會一起共同通過歐盟的立法。歐洲理事會又稱歐盟首腦會議或歐盟峰會,是歐盟最高決策機構,代表了歐盟國家間最高級別的政治合作。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45 圖 311 CBAM變化示意圖進口商將僅承擔申報義務,不承擔繳費義務,過渡期給進口貿易商及出口企業適應和調整的時間,并在此期間逐步完善歐盟的數據搜集基礎與能力建設;自2026年開始正式實施,進口商需根據其進口產品的隱含碳

153、排放量清繳相應數量的CBAM證書。2026年歐盟碳市場針對CBAM覆蓋的“高碳泄漏”行業的免費配額分配比例將從此前的100%降低至97.5%,2030年降至51.5%,并最終在2034年完全取消免費配額;CBAM征收的費率將逐步提高,與免費配額的下降相匹配,以此從歐盟以外的經濟體獲得更多收入。100.0%97.5%95.0%90.0%77.5%51.5%39.0%26.5%14.0%0.0%0.0%2.5%5.0%10.0%22.5%48.5%61.0%73.5%86.0%100.0%0%10%20%30%40%50%60%70%80%90%100%過渡期 202620272028202920

154、302031203220332034免費分配比例 CBAM強度 CBAM覆蓋范圍的確定主要考慮兩個因素:與EU ETS覆蓋的行業范圍相一致、優先納入高貿易暴露風險和高碳強度的產品(emission intensive&trade exposed,EITE),以及盡可能擴大覆蓋范圍和避免因過于復雜而導致的過高行政負擔之間保持平衡。目前,CBAM主要針對水泥、電力、化肥、鋼鐵、鋁、和氫生產制造過程中直接或間接耗用電力排放的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2O)和全氟碳化物(PFCs),而隨著未來CBAM機制的逐漸運行與成熟,更多屬于EU ETS覆蓋范圍的高貿易暴露風險且高碳強度產品可能將被逐步納入

155、。不同歐盟機構的草案對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如歐洲議會的草案提出要在 2025 年 6 月底之前,拿出擴展產品范圍的時間表,優先考慮EITE行業,并最終在 2030 年將所有屬于EU ETS范圍內的產品都納入CBAM的監管,并將化學品和塑料也增補納入擬征收碳關稅的產品范圍,同時將生產過程所消耗電力的間接排放考慮在內。2026年歐盟碳市場針對CBAM覆蓋的“高碳泄漏”行業的免費配額分配比例將從此前的100%降 低 至97.5%,2030 年降至51.5%,并最終在2034年完全取消免費配額;CBAM征收的費率將逐步提高,與免費配額的下降相匹配,以此從歐盟以外的經濟體獲得更多收入。(1)重塑全球貿易

156、格局碳邊境調節機制作為新型的貿易手段,必將對全球的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根據BACI CEPII統計的雙邊產品貿易數據,歐盟 2020 年進口的涉及CBAM覆蓋產品的貿易總額為 1810.2 億美元,占歐盟當年進口總額的9.19%。其中,歐洲議會CBAM草案中新增納入的化學品和塑料為主要的兩個部分,2020 年進口額分別為 658.9 億美元和 507.1 億美元,占涉CBAM產品進口總額的 36.4%和 28.1%。46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表 35 CBAM確定覆蓋和部分未來可能覆蓋的產品范圍產品大類產品名稱(H

157、S 代碼)水泥礬土水泥(252330),水泥熟料(252310),白水泥(252321),硅酸鹽水泥(252329),水凝水泥(252390)化肥紅發煙硝酸(280800),硝酸鉀(283421),礦物氮肥(3102),氮磷鉀化肥(3105)電力電力(271600)鋼鐵及制品鋼鐵(72),鋼鐵板樁(7301),鋪軌用鋼材(7302),鑄鐵管(7303),無縫鋼鐵管(7304),圓形鋼管(7305),其他鋼鐵管(7306),鋼鐵管附件(7307),鋼鐵結構體(7308),大于 300 升的鋼鐵容器(7309),小于 300 升的鋼鐵容器(7310),液化氣用鋼鐵容器(7311)鋁及制品未鍛軋鋁(

158、7601),鋁粉(7603),鋁條(7604),鋁絲(7605),鋁板(7606),鋁箔(7607),鋁管(7608),鋁管附件(760900)化學品有機化合物(29),氫(280410),氨(281410),氨水(281420)塑料塑料及制品(39)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實施的影響4碳邊境調節機制作為新型的貿易手段,必將對全球的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根據 BACI CEPII 統計 的 雙 邊 產 品貿易數據,歐盟2020年進口的涉及CBAM覆 蓋 產品的貿易總額為1810.2億 美 元,占歐盟當年進口總額的9.19%。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

159、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47 圖 312 2020年歐盟CBAM確定覆蓋和部分可能覆蓋的七大類產品的進口金額(單位:百萬美元)圖 313 2020年對歐出口CBAM覆蓋范圍內產品金額最大的十個國家 57/149 從貿易額絕對值的角度來看,受 CBAM 直接影響最大的國家是中國。2020 年中國向歐盟出口 CBAM 覆蓋及部分未來可能覆蓋范圍內的產品總額為 297.3 億美元,其次為美國、俄羅斯、土耳其、印度、韓國和日本(瑞士、英國和挪威已與 EU-ETS 建立連接,可免于征收CBAM)。411 42

160、98 2695 38093 18917 65894 50710 水泥 化肥 電力 鋼鐵 鋁 化學品 塑料 0%5%10%15%20%25%-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中國 瑞士 美國 烏克蘭 俄羅斯 土耳其 印度 韓國 挪威 日本 CBAM覆蓋范圍內產品的出口額(左軸:百萬美元)CBAM覆蓋產品出口額占輸歐產品出口額的比重 57/149 411 4298 2695 38093 18917 65894 50710 從貿易額絕對值的角度來看,受CBAM直接影響最大的國家是中國。2020 年中國向歐盟出口CBAM覆蓋及部分未來可能覆

161、蓋范圍內的產品總額為 297.3 億美元,其次為美國、俄羅斯、土耳其、印度、韓國和日本(瑞士、英國和挪威已與EU ETS建立連接,可免于征收CBAM)。57/149 水泥 化肥 電力 鋼鐵 鋁 化學品 塑料 從貿易額絕對值的角度來看,受CBAM直接影響最大的國家是中國。2020年中國向歐盟 出 口CBAM覆蓋及部分未來可能覆蓋范圍內的產品總額為297.3億美元,其次為美國、俄羅斯、土耳其、印度、韓國和日本(瑞士、英國和挪威已與EU ETS建立連接,可免于征收CBAM)。(2)短期內削弱我國產品的外貿競爭力48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162、 ReportCBAM的推出將會提升出口歐洲的關稅成本,直接打擊對歐出口金額較大或占比較高國家的相關高碳產業,造成市場份額損失、利潤削減以及就業流失。與此同時,CBAM最終的關稅負擔也會被部分轉移至歐盟內部的下游生產企業或消費者,造成生產資料和生活消費品的通貨膨脹,間接削弱歐洲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下游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對國際貿易格局產生影響。另外,CBAM的設計規則中堅持對所有進口來源地一視同仁,最終要實現的目標是確保全球的產品制造商在進入歐盟市場時需要為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噸碳排放支付相同的碳成本。但由于各國技術發展水平、資源能源稟賦、工藝制造流程的差異,產品生產制造過程中的碳排放強度存在差異,這種

163、碳排放強度的差異將會構成碳中和時代國際貿易中新的比較優勢,進而影響全球產業鏈布局。我國對歐盟的出口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和機電產品等下游消費品,而涉及到水泥、化肥、電力、鋼鐵、鋁、化學品和塑料等受CBAM管制或可能在未來受管制的產品不多,2020 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僅占全部輸歐產品金額的6.8%。其中,鋼鐵和鋁的 2020 年對歐出口達 41.2 億美元和 14 億美元;化學品和塑料是我國出口歐盟產品中涉及到CBAM的主要兩大類,2020 年輸歐貿易金額分別為 120.1 億美元和 121.1 億美元,但當前尚未納入CBAM,未來是否納入還有待歐盟修改規則。59/149 10 74 0 5438 1

164、764 11649 11412 8 76 0 4118 1398 12013 12114 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水泥 化肥 電力 鋼鐵 鋁 化學品 塑料 20192020圖 314 20192020年中國對歐盟出口的涉CBAM產品金額(單位:百萬美元)我國對歐盟的出口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和機電產品等下游消費品,而涉及到水泥、化 肥、電 力、鋼鐵、鋁、化學品和塑 料 等 受CBAM管制或可能在未來受管制的產品不多,202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僅占全部輸歐產品金額的6.8%。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

165、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49 對于出口至歐盟的部分,我國鋼鐵行業將受一定影響。我國平均噸鋼二氧化碳排放量約 1.8 噸,其中經煉焦、高爐煉鐵與轉爐煉鋼等流程的長流程煉鋼單位平均約 2.1 噸,經電爐煉鋼的短流程煉鋼單位平均約 0.9 噸。41歐盟噸鋼二氧化碳排放量約 1.4 噸,其中長流程平均約 2.0 噸,短流程平均約 0.6 噸。42我國鋼鐵生產碳排放普遍高于歐盟。當前歐盟的配額免費分配標準約為對長流程煉鋼每噸分配1.3噸配額,對短流程煉鋼分配0.3噸配額,如果以約 80 歐元/噸(約 552 元/噸)的歐

166、盟碳市場價格來計算,則 2026 年起我國長流程煉鋼出口至歐盟將增加 441 元/噸的噸鋼碳成本,而短流程煉鋼約增加 331 元/噸,至 2032 年歐盟全面退出免費配額分配后將進一步分別增加至 1159 元/噸和 497 元/噸。43 我國鋼鐵生產過程中的碳強度相對于歐盟本土鋼鐵更高,CBAM的推出將削弱我國鋼鐵相較于歐盟本土鋼鐵的價格競爭力。但也需要考慮第三國的影響,即我國的鋼鐵生產過程碳強度若優于歐盟進口鋼鐵的其他來源國,則CBAM的推出反而有助于提升我國在歐盟市場上的相對出口競爭力。從2020年的情況來看,歐盟前七大鋼鐵進口來源地是俄羅斯、英國、中國、土耳其、烏克蘭、韓國和印度,合計占

167、歐盟鋼鐵進口市場的66.5%。根據文獻資料搜集整理的數據,2020年俄羅斯長流程鋼鐵的平均碳強度為2.2噸CO2/噸鋼,土耳其為2噸CO2/噸鋼,烏克蘭為2.2噸CO2/噸鋼,韓國為1.8噸CO2/噸鋼,印度為2.7噸CO2/噸鋼。因此,在生產鋼鐵的碳強度方面,我國雖不及歐盟和韓國,但與其他主要的鋼鐵出口國相比具備一定的優勢。CBAM的實施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我國鋼鐵相對歐盟和韓國的價格競爭力,但也會提升我國相對于俄羅斯、烏克蘭、印度等國的價格競爭力。并且,隨著我國能源結構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的深化推進,我國的鋼鐵企業積極優化工藝流程并應用節能降碳技術,長期來看將重塑我國出口產品的低碳競爭力,

168、鞏固現有的貿易比較優勢。41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2021).“碳中和”下鋼鐵行業的機遇和問題鋼鐵行業碳中和專題報告.https:/ 42 European Commission(2021).Towards competitive and clean European steel.Available at:https:/ec.europa.eu/info/sites/default/files/swd-competitive-clean-european-steel_en.pdf 43 EUR-Lex(2021).COMMISSION IMPLEMENTING REGULATION(EU)20

169、21/447 of 12 March 2021.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https:/eur-lex.europa.eu/eli/reg_impl/2021/447 CBAM的 推 出 將削弱我國鋼鐵相較于歐盟本土鋼鐵的價格競爭力。但也需要考慮第三國的影響,即我國的鋼鐵生產過程碳強度若優于歐盟進口鋼鐵的其他來源國,則CBAM的推出反而有助于提升我國在歐盟市場上的相對出口競爭力。50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圖 315 2020年歐盟鋼鐵進口市場的份額情況(單位:百萬美

170、元)61/149 4595 4547 4118 4051 2759 2746 2498 12776 俄羅斯 英國 中國 土耳其 烏克蘭 韓國 印度 其它 因此,短期來看,歐盟“碳關稅”可能導致我國對歐盟鋼鐵出口量下降。受長流程煉鋼占絕對主導地位的流程結構影響,我國鋼鐵產品碳排放量相對較高,歐盟“碳關稅”實施后將導致我國出口鋼鐵產品的成本優勢降低,出口量可能有所下降。長遠來看,歐盟“碳關稅”政策能夠促進我國鋼鐵產業和產品結構優化,重塑產品出口低碳競爭力。未來,我國鋼鐵企業可以通過優化工藝流程、調整能源結構、應用節能降碳技術等手段降低碳排放,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短期來看,歐盟“碳關稅”可能導致我國

171、對歐盟鋼鐵出口量下降。受長流程煉鋼占絕對主導地位的流程結構影響,我國鋼鐵產品碳排放量相對較高,歐盟“碳關稅”實施后將導致我國出口鋼鐵產品的成本優勢降低,出口量可能有所下降。四、日本氣候投融資政策與實踐梳理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近年來也不斷提高對綠色金融的關注程度。日本政府宣布將在 2050 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和碳中和的目標。在其“綠色增長戰略”之下,日本將制定以脫碳為中心的增長政策,包括開展碳定價等。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的定義,綠色金融是“為低碳活動提供資金的金融活動”。經產省在 2020 年發布的 氣候創新金融終期報告 中,再次明確“以歐盟為中心的服務經濟產業結構國家和以亞洲為中心的制造

172、業國家面臨的問題不同”。本章將主要梳理日本氣候投融資政策的基本概況和歷史沿革,并分析我國可從日本氣候投融資政策中借鑒的要點,為有針對性地提出政策建議打下基礎。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51(一)日本氣候投融資政策基本概況日本的氣候投融資政策目標在于實現2050年碳中和的承諾。日本氣候投融資體系主要分為國內和國際兩條主線。國內發展方面,日本建立了以各行業企業為主體、科技創新為核心、財政補貼為輔助的發展規劃。國際發展方面,日本出臺

173、了多部綠色金融標準,與歐盟競爭在綠色金融領域的話語權。同時,日本積極進行國際綠色投資,并在對外援助方式上進行創新,建立了如對接東南亞的“綠色聯通”戰略和聯合信用機制等合作模式。日本政府主要通過聯合信貸機制(Joint Crediting Mechanism,JCM)等來向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擴散低碳技術。在政策制定主體上,日本綠色金融政策主要制定者為日本環境省、經濟產業省、金融廳和內閣府。外務省和直屬外務省的國際協力機構等也參與。其中環境省和經產省的參與度最高,經產省專注能源和產業政策;環境省主要負責氣候變化相關政策。為了提高行政效率,日本在內閣中設立了由首相領導的“防止全球變暖總部”(G

174、lobal Warming Prevention Headquarters),各氣候相關部委負責人為成員,定期商討協調政策。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近年來也不斷提高對綠色金融的關注程度。日本政府宣布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和碳中和的目標。52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日本在推動氣候投融資政策過程中,已出臺超過 40 條政策以保證綠色金融市場規范運行,覆蓋綠色債券、綠色貸款、可持續相關債券、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簡稱ESG)和企業社會責任等多個領域,并為企業提供TCFD綠色債券披露標準和ESG披露標準指引。20世

175、紀90年代起,日本開始對節能技術研發與綠色產業進行補助與支持,1997年制定的 促進新能源利用特別措施法 中提出對綠色環保產業貸款提供利息優惠。這可視為日本通過綠色金融政策以應對氣候變化的起源。1999年日本推出Nikko生態基金,確立了構建循環型社會的發展目標,日本氣候投融資舉措也進入了發展快車道。2004年,日本政策投資銀行推出環境評級貸款業務,依靠其自主設計的環境評級體系對借款人實行環保評級并據此設定階梯利率。目前,日本金融廳已成為“自然受益型經濟政府與社會合作研究小組”(Public-Private Study Group on a Nature Positive Economy)的觀

176、察成員,該小組由日本環境省組織和協調,旨在研究環境相關的國際框架,特別是為與自然相關的財務披露框架、指標和數據的自然受益型經濟發展戰略提供建議。日本綠色債券業務近年來也取得快速發展,2014-2021年日本發行的綠色與可持續發展債券總額基本保持上升趨勢,截至2021年末綠色債券累計發行量已達291只,累計發行額近4.7萬億日元,可持續債券累計發行量達69只,發行額累計超過2.2萬億日元(見下圖)。圖 41 日本20142021年發行的綠色與可持續發展債券總額(億日元)64/149 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綠色債券 33856674822235363833

177、81033018651可持續債券 04055501100945257060561081705000100001500020000綠色債券 可持續債券 20世 紀90年 代起,日本開始對節能技術研發與綠色產業進行補助與支持,1997年制定的 促進新能源利用特別措施法中提出對綠色環保產業貸款提供利息優惠。這可視為日本通過綠色金融政策以應對氣候變化的起源。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53 綜上,日本氣候投融資政策主要具備以下特征:第一

178、,日本政府重視發行權益和債務等綠色金融產品為支持應對氣候變化提供資金。日本重視發展轉型金融框架,推出 政府和私人部門轉型融金融倡議,確保融資人目標與 巴黎協定 一致,通過為每個工業部門制定低碳轉型行動路線圖,推廣實現低碳轉型的戰略性融資舉措,以應對氣候變化,促進長期減少溫室氣體。在促進日本推行的氣候投融資政策中,有22條政策與權益類產品相關,18條與債務類產品相關。一是日本積極推動氣候轉型融資相關制度建設。日本環境創新融資研究小組于2020年3月發表了 氣候轉型融資原則概念文件,并在同年9月發表 2020年氣候創新金融戰略 中期報告,通過融資舉措推動社會低碳轉型。二是日本為金融機構應對氣候變化

179、的投融資行為提供資金支持。2021年7月16日,日本中央銀行進一步發布了 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引入新的資金支持措施(fund-provisioning measure)。三是加強與金融機構和專家的對話,以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日本成立“氣候變化應對協同中心”(the Climate Coordination Hub),積極參與氣候變化的國際討論。日本金融廳還在2020年12月成立了可持續金融專家小組(EPSF),旨在探索如何調動私人資本,加強企業信息披露,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促進金融機構對借款人的支持和風險管理,實現低碳轉型。根據EPSF的建議,日本金融廳在2021年8月打算采取進一步措施促進可持續融

180、資,在2022年3月之前推動氣候轉型支持和風險管理的監督指導。第二,日本對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提出較高要求。日本出臺的氣候投融資政策有 18 項與信息披露有關。一是日本鼓勵金融機構在TCFD建議的框架下進一步加強定性和定量的信息披露,這一要求已經被納入修訂后的日本公司治理準則。2019 年,日本金融廳修訂了 內閣辦公室條例,并制定了“原則”和“良好實踐”,以加強敘述性信息的披露。2020 年,日本修訂管理準則,要求企業重視考慮ESG因素。二是在氣候相關信息披露方面,日本金融廳在其可持續發展目標戰略(2018 年)和年度政策(2020 年)中宣布了對使用TCFD建議的期望。2021 年 6 月,日

181、本金融廳和東京證券交易所修訂了 公司治理準則,要求上市公司遵照TCFD要求進行信息披露,旨在通過信息披露促進企業和投資者之間建設性對話,提高企業價值,加強投資者風險管理能力。同年,EPSF向日本金融廳建議積極參與IFRS進程和根據TCFD建議提高氣候相關信息披露質量和數量的重要性,隨后金融廳在金融系統委員會下成立工作小組,與廣泛利益相關者討論包括可持續性在內日本出臺的氣候投融資政策有18項與信息披露有關。一是日本鼓勵 金 融 機 構 在TCFD建議的框架下進一步加強定性和定量的信息披露,這一要求已經被納入修訂后的日本公司治理準則。54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

182、ate Financing Report的信息披露制度。三是日本中央銀行將與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合作提出政策建議,提高評估氣候相關金融風險所需數據的可得性,縮小數據缺口。此外,日本遵照現有社會債券原則和可持續性債券準則以推動綠色債券等氣候金融產品發展,并投資東亞及太平洋地區中央銀行會議(EMEAP)發起的亞洲債券基金,支持日元占主導的亞洲債券市場不斷壯大以實現轉型金融。第三,日本維護金融系統穩定,促進金融中介平穩運行。日本積極倡導在社會經濟上推行創新融資舉措以實現碳中和目標,并支持金融機構識別和管理氣候風險。一是日本內閣府出臺的政策文件 巴黎協定下的長期戰略 和 推動可持續發展金融實現區域振興的

183、基本思路 等主要側重在政策激勵、完善綠色金融產品和提高氣候投融資能力上,有助于日本金融系統應對氣候轉型帶來的風險。2020 年 12 月 25 日,日本出臺 通過實現碳中和實現綠色增長戰略 積極推動在工業結構和社會經濟方面產生創新為基礎的政策,大力支持私營部門積極投資,創造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二是日本中央銀行定期舉辦了氣候相關金融風險國際研討會,并將繼續從經濟活動、物價、金融市場、金融系統等方面深入分析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宏觀經濟,加強與氣候相關的數據收集工作,改進分析工具,以更好地監測和識別風險。在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關于 全球監管和央行氣候情景測試的進度報告 調查中

184、指出,日本金融廳和央行提出將采用靜態資產負債表假設,要求金融機構采取應對風險有效舉措。日本政府將通過自下而上的方式在 30 年內通過有力舉措應對氣候轉型風險,在 80 年內實現應對氣候物理風險有效手段。三是在金融系統方面,日本中央銀行與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密切合作,在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FSB、NGFS 等平臺上建立應對氣候相關金融風險的國際框架。(二)日本氣候投融資政策歷史沿革日本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自1998年起陸續出臺了多部氣候變化相關的法規和國家層面綠色發展戰略政策文件(詳見下圖、下表)。受傳統能源依賴和福島核事故的影響,日本出臺的能源相關法律和政策較為健全,旨在

185、實現能源低碳轉型、提升能源自給率。2020 年 12 月,日本日本遵照現有社會債券原則和可持 續 性 債 券 準則以推動綠色債券等氣候金融產品發展,并投資東亞及太平洋地區中央銀行會議(EMEAP)發起的亞洲債券基金,支持日元占主導的亞洲債券市場不斷壯大以實現轉型金融。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55 經產省發布了 綠色增長戰略 政策,提出清潔能源將于 2050 年提供全國50%至 60%的電力。該政策以 2050 年實現碳中和為

186、目標,構建低碳經濟復蘇戰略,對包括氫能、海上風電、電動汽車及儲能、碳封存等14個產業提出了具體的發展目標和年限。據估算,綠色增長戰略 從 2050 年起每年將貢獻近 190 萬億日元(約 11.592 萬億人民幣)的經濟效益。同時,日本政府將通過財政補貼、融資援助、稅收優惠、監管體制及標準化改革、增強國際合作等各種手段,引導社會儲蓄流入綠色產業,推動經濟綠色轉型。2021 年 5月,日本國會參議院通過修訂的 全球變暖對策推進法,將 2050 年實現碳中和正式寫入立法。圖 42 日本氣候變化相關法規匯總來源: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整理表 41 日本國家層面綠色發展戰略政策文件文件時間內容

187、面向2050技術創新的國家能源與環境戰略2016鼓勵企業層面自愿設立減排目標,為氣候相關金融產品和技術創新提供財政補貼綠色增長戰略2021該政策以2050年實現碳中和為目標,構建經濟復蘇戰略,對14個產業提出了具體的發展目標。政府綠色支持政策包括財政補貼、融資援助、稅收優惠、監管體制及標準化改革、增強國際合作等日本政府將通過財政補貼、融資援助、稅收優惠、監管體制及標準化改革、增強國際合作等各種手段,引導社會儲蓄流入綠色產業,推動經濟綠色轉型。2021年5月,日本國會參議院通過修訂的 全球變暖對策推進法,將 2050 年實現碳中和正式寫入立法。56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

188、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0 年,經產省在其出臺的 氣候創新金融戰略 2020 中詳細地規劃了為了取得碳中和達標所需的金融工具。在文件中,經產省指出,政府將重點支持與產業轉型、綠色和創新相關的項目以實現碳中和,并大力支持企業和投融資機構以TCFD為標準進行環境信息披露。隨后,經產省發表了氣候轉型金融原則 和 氣候轉型金融相關政策。氣候轉型金融原則提出了一個推動跨國界的、基于全球價值鏈分工和產品生命周期的氣候問題國際責任分擔模式。為了規范綠色金融活動標準和效益衡量,經產省出臺了監測、報告與核查系統(MRV)相關的指導文件。在 鼓勵日本公司重視國際氣候變化倡議的指導

189、文件 2020 中,經產省鼓勵企業參與碳交易,設立科學的碳減排目標(SBT),并建立了溫室氣體核算標準。截至 2020 年底,有超過 100 家日本企業設立了碳減排目標。環境省在推動綠色金融市場發展的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環境省組織領導金融機構達成綠色金融共識。2011 年,環境省牽頭“21 世紀的金融行動原則”(Financial Ac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針對金融行業各領域提出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目前,有超過270家日本金融機構接受了這一原則。環境省鼓勵企業們披露環境信息,其出臺的環境信息披露標準與TCFD相符。其次,環境省運用公共財政工具

190、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包括針對綠債等綠色金融產品的直接資金補助和稅務調整。2012年,環境省推出了“全球變暖對策稅”,以每噸二氧化碳約 3 美元的價格收稅。雖然稅率相比起歐盟和加拿大等地較低,日本碳稅覆蓋了國內 70%溫室氣體排放量,年均總稅額在全球范圍內領先。此外,環境省還負責出臺具體綠色金融產品的指導文件,其中包括 2017 年的 綠色債券指導文件(2020 年修改,簡稱 綠債),綠色信貸和可持續相關信貸指導 2020,影響力投資基本概念 等。2017 年的 綠債 文件出臺后,日本綠色債券的規模至 2019 年已增加近 3 倍,從 2017 年的 2223 億日元增長到 2019 年的 822

191、3 億元。最后,目前日本并沒有強制的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政策,但是各政府部門都出臺了自愿披露指導文件,鼓勵和引導企業進行環境評估。除了金融局、經濟產業省和環境省的政策之外,日本企業聯盟,日本證券交易集團(JPX)和東京證券交易所(TSE)都出臺了相關政策。其中,東京證券交易所采取“提交或解釋”原則,要求拒絕提交企業管理報告的上市公司給出具體解釋。2020年,經產省在其出臺的 氣候創新金融戰略2020中詳細地規劃了為了取得碳中和達標所需的金融工具。在文件中,經產省指出,政府將重點支持與產業轉型、綠色和創新相關的項目以實現碳中和,并大力支持企業和投融資機構以TCFD為標準進行環境信息披露。2021 中

192、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57(三)日本氣候投融資政策重點內容梳理政府部門強化融資方審查規范,量化環境改善效果1首先,日本在 綠色信貸指引 綠色債券指引 中設定詳細規范。2017年,日本環境省制定了 綠色債券指引,2020年,日本又依托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的“綠色信貸原則(GLP)”制定了符合本國情況的 綠色信貸指引,以確保綠色貸款環境改善效果的可靠性,降低借款人的成本和行政負擔,促進綠色貸款在日本的普及。日本為緩解借貸雙方的信息

193、不對稱,其針對貸前、貸中、還款等環節設置詳細的信息披露及審查規范,具體如下表。表 42 綠色信貸指引 詳細規范階段對借款人的規范貸款人規范第三方機構規范前期準備(1)應對將要實施的綠色項目的環境改善效果進行完整評估。(2)制定資金跟蹤管理方案、項目結束時環境改善效果的評估方案。建議參與項目評估及選擇流程鼓勵引入第三方機構對貸中資金管理進行回顧評估,并獨立評價環境改善效果貸前審批(1)提交募集資金使用用途的說明。(2)提交OCP說明,即項目的環境目標、具體標準及評估流程。如果確行投資于單項綠色項目,則無需說明OCP,但需要說明通過綠色項目希望實現的環境目標以及評估和選擇該項目的過程。(3)如果將

194、要實施的綠色項目可能對環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則需提交相應的評估及應對措施。(4)需提交貸中資金跟蹤管理的方案。審查借款人提交的材料貸中管理(1)對全部募集資金進行跟蹄管理,并定期(至少一年1次)確認用于綠色項目的資金與實際籌集資金一致,若出現暫未撥付資金,則應追加說明管理方法。(2)定期(至少每年1次)向貸款人匯報綠色貸款使用情況并向公眾披露。定期審查借款人的披露信息還款進行環境改善效果評估與上報審查環境改善效果報告鼓勵引入環保部門或獨立第三方評估機構參與項目的環境評估以及跟蹤管理方案的科學性評估58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

195、port其次,綠色信貸指引 和 綠色債券指引 在合規審查與流程設計上具有較多可借鑒之處。一是 綠色信貸指引 對信息的披露與審查進行了細化的規定,特別強調引入第三方機構保證綠色信貸的審批準確性及使用合規性。綠色債券指引 也對綠色項目的評估與選定、募集資金管理等環節中需要披露與報告的事項進行規定,從而最大限度降低交易主體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以防止“漂綠”事件的發生。二是重視融資方資金跟蹤管理流程的設計與執行。相關政策提供了 3 種資金跟蹤管理方法:(1)使用同一銀行賬戶,但在會計上設立獨立的補助賬戶單獨列支綠色資金流動;(2)設立獨立的銀行賬戶,與其他資金分開管理;(3)使用同一銀行賬戶,但通過公司

196、內部系統與電子檔案管理綠色資金的收支。三是對綠色信貸、綠色債券業務中相關主體的義務進行明確規定。相關政策對融資方所要提供的材料進行規范,使信息劣勢方更容易獲取融資項目或企業的相關信息,改善自己在交易過程中的不利地位。對通過綠色信貸或綠色債券募集資金用途的規定,可為出資方或審批者等主體判斷項目是否具有綠色性質提供參考。最后,相關政策對環境改善效果目標的量化,也為中后期跟蹤監督及審查降低難度。日本政府對融資方后續資金管理流程的規定也大大限制了融資方通過“漂綠”違規使用資金的可能性。而鼓勵第三方機構的參與事實上也為各主體之間平衡信息地位、降低信息摩擦奠定基礎。政府部門強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提升企業社

197、會責任2日本政府積極倡導企業將環境信息作為社會責任投資的重要考慮因素。日本政府在 2000 年出臺 環境報告指南 后又多次修訂。同年,日本出臺 環境績效指標指南 作為 環境報告指南 的一項捆綁性文件,環境績效指標指南 詳細列示了 環境報告指南 中規定的企業應報告的環境績效指標。同時,環境報告指南 要求企業在披露環境績效指標的同時,還要公布企業治理情況、風險管理、商業模式、利益相關者參與等情況(見下表),使報告的閱讀者可以全面了解企業綠色經營現狀。盡管日本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依然以自愿披露為主,但在較強的環保意識的推動下,企業自愿披露的主動性更強。環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有效降低了綠色金融業日本政

198、府對融資方后續資金管理流程的規定也大大限制了融資方通過“漂綠”違規使用資金的可能性。而鼓勵第三方機構的參與事實上也為各主體之間平衡信息地位、降低信息摩擦奠定基礎。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59 務審批、監管等流程中的信息阻礙,極大促進了綠色金融的發展。同時,日本政府規定金融機構必須公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CSR)或環境、社會與治理報告(ESG),這為公眾、媒體、政府部門監督、監管金融機構參與綠色金融奠定基礎。表 43 環境報告指

199、南 規定的應報告項目報告內容分類項目組成具體報告內容核心內容基本信息報告主體、報告期、標準與指導方針、概述(報告渠通、呈現方式等)關鍵環境績效指標氣候變化、水資源、生物多樣性、資源投入與廢棄物、化學物質,污染防治六大板塊下的28項指標附屬內容管理層承諾高管層對環境問題的承諾公司治理治理結構、環境問題負責人、董事會在環境問題方面的作用利益相關者參與涉及利益相關者的政策、年度內舉辦的與利益相關者有關的活動風險管理環境風險識別、評估、管理;環境風險管理在企業整體風險管理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商業模式企業業務模式價值鏈管理概述、綠色采購情況、產品或服務的環保性長期愿景概述、長期愿景實現的時間段。該時間段選定

200、的原因策略為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商業策略環境問題識別方法重大環境問題識別程序,已確定的企業可能帶來的重大環境問題,已確定的重大環境問題判定原因重大環境問題針對已確定的企業可能帶來的重大環項問題,匯報未來解決方案,可量化的目標與結果,可能的財務影響等內容日本政府規定金融機構必須公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CSR)或環境、社會與治理報告(ESG),這 為 公眾、媒體、政府部門監督、監管金融機構參與綠色金融奠定基礎。60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政府部門完善業務創新,提高綠色信貸質量3近年來,日本在綠色信貸的基礎之上,延伸出了可持續

201、掛鉤信貸(Sustainability-linked Loans)業務,它是對綠色信貸的一種模式創新和外延擴展。相比于傳統的綠色信貸業務,可持續掛鉤信貸的最大特點在于不再是只針對某一項目而開展的貸款業務,而是為實現一個可量化的綜合環境績效目標而提供的融資。借款人獲取可持續掛鉤貸款后,無論用于何種項目,只需達到最終設定的績效目標即可(見表 4-4)??沙掷m掛鉤信貸業務的優勢在于:一方面,采用可量化的綜合環境績效目標將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針對單一綠色項目融資時,金融機構在審批環節面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以及由此導致的“漂綠”風險,同時,環境目標的量化增強了貸中資金監督和貸后環境改善效果評估的可行性;另一方

202、面,在可持續掛鉤信貸的過程中,金融機構將輔助企業設立完整的可持續績效目標體系,從而也有助于企業發展戰略、公司治理體系的完善??沙掷m掛鉤信貸設定的綜合環境績效目標使借款人在后續的資金分配與使用中具有更強的自主權,與此同時,可持續掛鉤信貸流程上基于自身特點而使借款人無需在貸中進行嚴格的資金跟蹤管理??沙掷m掛鉤信貸的出現實現了綠色金融業務模式的創新,也推動了日本綠色金融事業的發展。已有日本政策投資銀行、中央農林金庫、三菱東京UFJ銀行、三井住友信托銀行、瑞穗銀行、滋賀銀行共6家金融機構發放14筆可持續掛鉤貸款,累計授信額度超1500億日元。表 44 可持續掛鉤信貸綜合環境目標示例借款人貸款人第三方評

203、估機構借款金額綜合環境目標豐田合成株式會社三菱東京UFJ銀行日本信用評級機構有限公司50億日元CO2單位(單位銷售額CO2排放量集團總量):2020 年 比 2012 年 減 少 12%;CO2單位(單位銷售額CO2排放量,公司主體):2020年比2012年減少17%房車物單位(單位銷售新房車物量,公司主體)2020年比2012年減少12%在2020年度達到上述3項的水平,并維持到償還期限三越伊勢丹控股三井住友信托銀行日本信用評級機構有限公司50億日元在CDP公布的氣候變化評分中保持領先水平(A、A-)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

204、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61 推動環保立法及制度建立,提升企業綠色發展理念4自從1967年日本制定 公害對策基本法,該法律成為日本最早的環境類基本法后,1972年日本制定 自然環境保護法 并在1993年日本頒發了第一部綜合性的環保領域基本法 環境基本法。如下圖所示,日本在環保領域建立起了較為完備的法律體系。除基本法外,日本還出臺了若干單項法和特別法。比較典型的包括:大氣污染防止法 對大氣污染物排放限額作出了規定;能源利用合理化法 強調保證資源的有效利用;促進新能源利用特別措施法 提出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固廢發電等

205、新能源事業。圖 43 日本環保領域法律體系日本通過立法一方面直接向經濟主體施加外部約束,從而促進企業將社會環境因素納入生產經營決策的考量之中;另一方面推動了日本綠色發展理念的不斷強化與升級,深化公眾對綠色發展的認知,特別是20世紀末、21 世紀初的立法潮使公眾的綠色發展理念由簡單的治理污染、保護環境向打造可持續社會演變。與此同時,日本還制定了 環境會計指南,該指南具體說明了企業生產的環境成本、環境保護效果的計算方法以及環境保護帶來的經濟效益的評估辦法,要求企業對因環境問題造成的成本以及因保護環境帶來的正外部性進行量化,并計算環境效率,同時還引入了環境會計分析指標(見表 4-5)。環境會計的推行

206、有利于推動由生產行為導致的外部成本內部化,從而轉變主體投資偏好,促進綠色金融市場價格機制的形成。另一方面推動了日本綠色發展理念的不斷強化與升級,深化公眾對綠色發展的認知,特別是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立法潮使公眾的綠色發展理念由簡單的治理污染、保護環境向打造可持續社會演變。62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表 45 環境會計分析指標一級指標二級指標環保規模占經營規模比重環保成本與全部經營成本之比以環保為目的的研發費用與全部研發費用之比環保產品銷售額與營收總額之比環保效果相對于環保成本的效率環保效果與環保成本之比能源生產率提高

207、率與環保成本之比水資源生產率提高率與環保成本之比循環利用率提高率與環保成本之比業務活動量與環境負荷量的關系環境負荷量與業務活動量之比溫室氣體排放量與企業創造的附加價值之比廢棄物總排放量與企業創造的附加價值之比特定化學物質排放量與特定產品銷售額之比(四)日本的綠色金融國際合作日本是G20 成員國中對外綠色投融資最多的國家,在推動綠色金融的國際合作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據OECD統計,日本在 2018 年對外承諾提供的氣候相關發展融資規模約為 106.73 億美元,涉及項目 838 個。在功能分配上傾向于減緩,在地區國別分配上傾向于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在部門分配上重點為交通與倉儲、能源、供水與衛生設施

208、、農林漁、以及災害預防與準備等五部門。下圖展示了日本 2012 年至 2019 年氣候相關投融資的實際情況。日本是G20成員國中對外綠色投融 資 最 多 的 國家,在推動綠色金融的國際合作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根 據OECD統 計,日 本 在 2018 年對外承諾提供的氣候相關發展融資規模約 為 106.73 億美元,涉及項目 838 個。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63 圖 44 20122019年日本氣候相關對外發展援助變化數據

209、來源:OECD 2014 年,日本在G20 峰會上宣布向綠色氣候基金(GCF)捐款 15 億美元;2019 年,日本對外發展援助達 155 億美元(約 1003 億人民幣),在全球捐款數額中排第四。國際協力組織(JICA)是日本對外援助的主要機構,2018 年JICA對外投資達 98.13 億美元。日本國際協作銀行(JBIC)作為國家發展銀行,在 2009 到 2019 年間為海外太陽能和風能項目提供了 21 億美元貸款和優惠利率。JBIC在海外綠色金融市場也非?;钴S,曾給墨西哥國企、印度國企和拉丁美洲金融機構提供綠色信貸。英國、加拿大和荷蘭是接收JBIC綠色信貸最多的國家,款項主要用于太陽能

210、和風能項目。為了鼓勵企業將低碳技術輸出和加速碳中和達標,日本建立了聯合信貸機制(Joint Crediting Mechanism,簡稱JCM)。日本企業可通過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少碳排放的方式換取發展中國家碳減排量,并用該減排量抵減自身碳排放或出售給日本政府。通過JCM,日本能夠積累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進行的綠色低碳項目所得到碳減排額度。從 2011 年創設以來,已經有 17 個發展中國家與日本簽署了JCM伙伴關系協定,并在印度尼西亞、蒙古等國成功簽發減排量。技術援助方面,日本在自然災害防控和綠色保險等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并積極對外輸出。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后,日本加大了對外技術援助的力2014年,日本在

211、G20峰會上宣布向綠色氣候基金(GCF)捐款15億美元;2019 年,日本對外發展援助達155億美元(約1003億人民幣),在全球捐款數額中排第四。64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度,并鼓勵企業進行對外綠色商業投資。企業對外綠色項目經典案例包括由JICA出資、日本大成建設公司承建的 2017 年度馬爾代夫馬列島防波堤建設項目,2013-2015年間由日本川崎地質工程公司在越南推動的“地球醫生項目”等。日本政府也通過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合作的方式,協助發展中國家增強防御氣候災難的能力。2018 年,日本與世界銀行合作,幫助東南

212、亞國家建立了東南亞災難風險保險設施(South eastern Asia Disaster Risk Insurance Facility)。該設施目標在于為東盟成員國建立一系列氣候金融和氣候風險工具,其中包括一個東盟成員國的自然災難風險保險池。從受援助的目標國家組成上看,日本援助的重心放在了與其相鄰、政治經濟來往較頻繁的東南亞國家。國際合作方面,日本表現突出,擔任絕大多數綠色氣候相關國際組織的成員。國家層面,日本金融廳是國際保險監管者協會(IAIS),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金融穩定委員會(FSB),可持續金融國際平臺(IPSF)等多個平臺成員。日本央行也在2019年加入NG

213、FS,并積極參與央行之間的綠色金融討論。私有企業層面,截至2020年,日本共有84家機構簽署責任投資原則(PRI),三家保險公司簽署可持續保險原則(UN PSI),8個銀行將赤道原則作為風控標準。2018年9月,日本成立了綠色金融網絡,旨在促進日本綠色金融參與者和其他地區綠色金融機構的交流和合作。截至2019年,該組織已有超過170個成員,其中包括歐盟可持續金融高層專家協會(EU High-Level Expert Group on Sustainable Finance),英國綠色金融倡議(UK Green Finance Initiative),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加拿大可持續金融專家組(C

214、anadian Expert Panel on Sustainable Finance)和可持續銀行網絡(SBN)。由此可見,日本在促進國際綠色金融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國際合作方面,日本表現突出,擔任絕大多數綠色氣候相關國際組織的成員。國家層面,日本金融 廳 是 國 際 保險 監 管 者 協 會(IAIS),央 行 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金 融 穩 定 委 員會(FSB),可 持續金融國際平臺(IPSF)等多個平臺成員。五、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對我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影響的實證檢驗隨著 2020 年來美歐等國密集出臺多項國內、國際氣候融資舉措,對我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

215、略形成了挑戰。為更為準確地判斷相關挑戰的影響程度及包含的不同影響種類,需進一步應用量化分析方法有效地評估美歐氣候投融資戰略對我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的實際影響效用。為此,本部分將構建實證計量模型對其影響進行量化分析。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65(一)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在針對美歐氣候投融資的具體作用機制上,相關政策對于中國“一帶一路”綠色戰略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的投資抑制作用、美歐海外氣候領域援助的國際影響力

216、擴大效應、美歐對本土企業貿易保護手段的競爭影響等三條路徑產生作用?;A設施建設高標準的投資抑制作用1美歐氣候投融資新政策會提高企業在“一帶一路”國家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對于高碳排放的行業會產生更加嚴重的影響,抑制中國企業在相關行業中赴“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一是美歐氣候融資政策中,美國在基建領域與我國展開激烈競爭并提出更高的標準。美國在2021年6月七國峰會期間提出“重建更美好世界(B3W)伙伴關系”基建支持計劃,并通過“太平洋承諾”“藍點網絡”等倡議、更好利用投資引導發展法案(BUILD)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 等法案與“高質量基礎設施投資”等基礎設施標準制定不斷加強其對外基礎設施投資的競爭

217、力。B3W是七國集團推進高質量、可持續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制定的基建領域高標準,將會給“一帶一路”項目帶來壓力和競爭。二是在標準制定方美歐氣候投融資新政策會提高企業在“一帶一路”國家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對于高碳排放的行業會產生更加嚴重的影響,抑制中國企業在相關行業中赴“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66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面,美國在2021年 美國國際氣候融資計劃 中提到,美國財政部計劃協助相關國際組織建立與美國國內框架和監管程序兼容的國際標準,同時支持藍點網絡的建設,推動實施 G20高質量基礎設施投資原則,相關

218、投資原則對于可持續基礎設施建設,還有降低碳排放方面提出了較高要求?!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如果接受了美國的資金援助,將需要在項目建設上參照有關要求。這將導致我國企業參與投資相關項目時需要自身付出更多成本來滿足相關投資協定,會對我國企業赴海外投資帶來限制。三是歐盟在2021年7月提出“減排55”一攬子計劃(Fit for 55 package),主要針對交通、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發展、建筑、農業和稅收政策、碳排放交易體系、社會體系、森林等多個領域進行立法提案,確保歐盟政策與現有氣候目標保持一致,這將對獲得歐盟資金援助的發展中國家提出更高的項目排放限制要求,對我國企業海外投資帶來較大競爭壓力。與此同時

219、,歐盟碳市場(EU ETS)的推行使得相關國家需要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為其碳排放付出較多排放成本,提高了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成本,一定程度上也會抑制中國企業在相關國家開展海外投資設廠的積極性。EU ETS覆蓋的國家包括歐盟27國、挪威、冰島、列支敦士登、瑞士等。覆蓋的行業包括了20MW以上的電廠、煉油、煉焦、鋼鐵、水泥、玻璃、石灰、制磚、造紙、航空業、制鋁、制氨、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碳捕獲和儲存裝置、石化和其他化學行業、道路運輸、建筑、內部海運等行業。因此,本研究提出第一個研究假說:假說1(主要假說):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出臺后,相比于投向其他標的國的項目,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能源領域海外

220、投資項目會減少。假說 2a(渠道假說 1):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會對部分高碳排放行業提出更高的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從而導致中國企業投向高碳排放行業的能源領域海外投資受到更加嚴重的抑制作用。美歐海外氣候領域援助的國際影響力擴大效應2美歐氣候投融資新政策會通過增大其對國際社會的海外援助以擴大影響力,從而導致相關國家對美歐的能源項目支持產生依賴,降低對中國的資金依賴,特別是對接受了歐盟現代化基金和受到“全球門戶計劃”影響的與此同時,歐盟碳市場(EU ETS)的推行使得相關國家需要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為其碳排放付出較多排放成本,提高了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成本,一定程度上也會抑制中國企業在相關國家開展海外投資設廠

221、的積極性。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67 國家。這將引起中國在相關國家的能源貸款水平下降,從而促使中國企業減少相關國家的能源項目的海外投資。一方面,拜登政府召集“全政府”力量,推行 美國國際氣候融資計劃,以發揮在地緣政治上的影響力。它將在 2024 年提高發展中國家的公共氣候融資規模,相比奧巴馬時期(2013-2016 財年)將提高一倍,公共氣候融資規模約為 28 億美元/年。美國國際開發署計劃增加在各國境內技術援助的人員數量

222、以支持當地政策制定和項目開展,借此加強技術援助和長期能力建設。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計劃協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中的伙伴國家,修訂OECD出口信貸機構對官方出口資金的規定,以引導資金遠離碳密集型項目?!爸亟ǜ篮檬澜纾˙3W)伙伴關系”基建支持計劃提出擬借助歐洲國家對氣候變化的關注以獲得資金支持,幫助發展中國家的氣候領域的基礎設施。B3W重點關注拉美和加勒比、非洲和“印太”地區。另一方面,歐盟在 2021 年 12 月推出“全球門戶計劃”,將以拉美、非洲、“印太”、東歐、北極為重點地區,運用歐盟 2021-2027 年多年期財政框架中的新金融工具來提供資金。與此同時,“下一代歐盟”專項

223、氣候財政支出計劃,擬強化其在全球基礎設施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投融資舉措;創新預算收入資金來源,通過氣候財政收入成立“創新基金”“現代化基金”等基金,進一步加強氣候投融資,并重視在氣候相關基礎設施領域動員全球資金?,F代化基金可以通過贈款、擔保、銀行優惠貸款等金融工具為支持投資實現能源系統現代化和提高某些成員國的能源效率,主要是為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愛沙尼亞、捷克、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 10 個收入水平較低的歐盟國家在能源系統現代化與能源效率提高方面提供支持。根據歐盟的創新可再生能源技術示范項目提供資金的標準和措施(2010/670/EU號指令),它將重點支持生物能源、

224、太陽能、地熱、風能、海洋能源、智能電網以及碳捕捉與儲存等技術。因此,在受到美國和歐盟在氣候領域的援助較多的“一帶一路”國家和相關技術領域上,相關項目的建設開展會對中國的資金依賴程度降低。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將會降低中國企業對當地的能源貸款供給,進而會對中國企業在能源領域海外投資的負面影響會更大。由此,本研究得到如下的渠道假說和機制假說:假說 2b(渠道假說 2):針對美歐氣候領域上援助較多的國家以及美歐在可再生能源重點支持技術領域,中國企業投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在受到美國和歐盟在氣候領域的援助較多的“一帶一路”國家和相關技術領域上,相關項目的建設開展會對中國的資金依賴程度降低。美歐氣候投融資

225、政策將會降低中國企業對當地的能源貸款供給,進而會對中國企業在能源領域海外投資的負面影響會更大。68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美歐對本土企業貿易保護手段的競爭影響3能源領域海外投資項目會比投向其他國家和技術領域的項目會受到美歐氣候投融資新政策更加嚴重的抑制作用。假說 3(機制假說):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出臺后,相對其他國家,“一帶一路”國家接受來自中國的能源貸款的資金量會下降。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會增加對美歐本土企業的貿易保護手段,加劇美歐企業與中國企業之間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的能源項目上的競爭。在與美歐貿易更加頻繁的地

226、區以及相關行業領域,中國企業將會面臨更多投資困難,降低赴相關“一帶一路”國家的海外投資以及提高在當地項目的產能才能與美歐貿易保護手段抗衡。一方面,歐盟欲出臺的碳邊境調節機制將會導致中國企業赴相關國家的貿易活動成本提高。歐盟在碳市場對歐盟內部實施碳定價的基礎上推出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試圖通過貿易手段提高歐盟以外碳成本,從而相對增加歐盟的產業競爭力。歐盟試圖以EU ETS為依托向進口商品設立實質為“碳關稅”的“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增加歐盟以外的商品生產的碳成本,將可能對我國鋼鐵等高碳商品出口造成一定影響。具體而言,CBAM主要針對水泥、電力、化肥、鋼鐵、鋁、有機化學品和塑料生產制造

227、過程中直接或間接耗用電力排放的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2O)和全氟碳化物(PFCs),而隨著未來CBAM機制的逐漸運行與成熟,更多屬于EU ETS覆蓋范圍的高貿易暴露風險且高碳強度產品將會被逐步納入。由于對歐盟的出口將會增加碳關稅成本,與歐盟進行貿易的相關國家將會減少在該領域與歐盟的貿易往來,進一步影響了在該領域的投資企業的項目收益,從而減少海外投資。另一方面,美國會在能源領域,對本土企業進行保護,從而對中國出口企業造成競爭壓力。美國在 通脹削減法案 中提出為購買北美制造的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提供 7500 美元稅收抵免,并且要求汽車電池中至少有40%的金屬原料和礦物(例如鋰和鈷)要在美國

228、或者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開采和提煉。這將導致消費者傾向于購買由美國本土生產制造的電動車,并且減少汽車企業在零件和電池生產方面的進口需求,也會導在與美歐貿易更加頻繁的地區以及 相 關 行 業 領域,中國企業將會面臨更多投資困難,降低赴相關“一帶一路”國家的海外投資以及提高在當地項目的產能才能與美歐貿易保護手段抗衡。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69 致美國減少對其他海外國家的新能源相關原材料的進口。這種情況將導致“一帶一路”

229、沿線國家在該領域與美國的貿易量受到負面影響,并且降低相關國家在該產業上的投資效益,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國企業在相關能源領域的海外投資。因此,在“一帶一路”國家中,與美歐的貿易量較大的國家將會受到歐盟的碳邊境調節機制和美國在新能源領域的本土貿易保護負面影響較大,從而中國企業到相關國家進行能源領域海外并購的積極性會下降。在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出臺后,中國企業在相關地區的海外投資將會有所減少。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建設的能源基礎設施項目會面對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帶來的更嚴重產品競爭和更高的貿易成本,需要不斷提高產能來抗衡美歐的競爭壓力,從而導致相關項目會產生更多的碳排放。由此,本研究

230、得出以下假說:假說 2c(渠道假說 3):針對那些與美歐的貿易量較大的國家以及美歐本土保護較強的行業領域,中國企業投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能源領域海外投資項目會比投向其他國家和行業領域的項目受到美歐氣候投融資新政策更加嚴重的抑制作用。假說 4(后果假說:美歐本土貿易保護帶來的競爭影響):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出臺后,相對于其他國家,“一帶一路”國家上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產能會有所提高,項目溫室氣體排放量會有所增大。同時,在那些與美歐貿易量較大的國家以及美歐本土保護較強的行業領域上,這一影響后果會更加顯著。(二)數據樣本本研究的數據樣本結合了中國企業參與到海外能源基礎設施類項目的跨國并購數據,

231、以及海外能源貸款的資金變動和項目產能發電量與碳排放數據來綜合分析我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受到美歐氣候政策的影響效果。第一,使用湯姆森路透(Thomson Reuters)SDC數據庫,采用了從2008 年到 2022 年 4 月的中國跨國并購項目,共有 5321 筆,其中海外能源本研究的數據樣本結合了中國企業參與到海外能源基礎設施類項目的跨國并購數據,以及海外能源貸款的資金變動和項目產能發電量與碳排放數據來綜合分析我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受到美歐氣候政策的影響效果。70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44 本研究關于“一帶一路

232、”國家的定義考慮人民網在2017年提出的涵蓋的6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http:/ 國 新 聞 網https:/ 450 筆,包括了 76 筆項目投向 65 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44以及 129 筆項目投向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 149個國家。第二,采用了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數據庫的中國海外發展融資項目庫(China s Overseas Development Finance)、中國對非洲融資庫(Chinese Loans to Africa)、中國對拉美國家融資庫(China-Latin America Finance),并根據網上公開信息,搜索補充其他投資項

233、目,最終匯總獲得2547筆2008年到2020年中國在海外投資項目的發展融資貸款記錄,其中包括了233筆投向6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貸款記錄以及2002筆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149個國家的發展融資貸款信息,包括項目金額、行業等信息。第三,基于中國全球電力項目庫(China s Global Power)獲取了777 筆中國海外貸款投資的工廠發電量和碳排量數據。共有 111 個項目建立在 65 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323 個項目建立在與中國簽署的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 149 個國家。最 終 匯 總 獲 得2547 筆 2008 年到2020年中國在海外投資項目的發展融資

234、貸款記錄,其中包括了233筆投向6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貸款記錄以及2002筆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149個國家的發展融資貸款信息,包括項目金額、行業等信息。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71 圖 51 中國在全球提供的能源貸款項目分布圖 52 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提供的能源貸款項目分布 88/149 款記錄以及 2002 筆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 149 個國家的發展融資貸款信息,包括項目金額、

235、行業等信息。第三,基于中國全球電力項目庫(Chinas Global Power)獲取了777 筆中國海外貸款投資的工廠發電量和碳排量數據。共有 111 個項目建立在 65 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323 個項目建立在與中國簽署的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 149個國家。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中國在全球能源貸款項目數 年份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在全球的海外投資項目中,可再生能源項目主要包括了水力發電(25.16%)、風能(29.

236、42%)、太陽能(17.03%)、生物質能(2.19%)和地熱能(0.13%);而與化石燃料相關的項目涵蓋了煤炭(13.03%)、天然氣(9.03%)、石油(3.23%)和核能(0.77%),如下圖所示。89/149 02468101214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能源貸款項目數(個)年份 89/149 水利發電 太陽能 風能 地熱能 煤炭 天然氣 石油 88/149 款記錄以及 2002 筆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 149 個國家的發展融

237、資貸款信息,包括項目金額、行業等信息。第三,基于中國全球電力項目庫(Chinas Global Power)獲取了777 筆中國海外貸款投資的工廠發電量和碳排量數據。共有 111 個項目建立在 65 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323 個項目建立在與中國簽署的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 149個國家。水利發電 太陽能 風能 地熱能 生物質能 核能 煤炭 天然氣 石油 72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如上圖所示,中國在 65 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海外投資項目中,可再生能源項目主要包括了水力發電(16.4%)、太陽能(13.6%)

238、、風能(8.2%)和地熱能(0.9%);而與化石燃料相關的項目涵蓋了煤炭(43.6%)、天然氣(14.5%)和石油(2.7%)。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的海外投資的化石能源項目占所有能源類海外投資項目的 64.5%,而在 2012-2017 年間,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海外貸款項目中可再生能源投資占所有能源類海外投資項目的比重大幅增加至 45.5%,主要為水電和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項目。但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類貸款項目投資額在近些年有所下降,在 2012 年前,能源類貸款項目投資額占所有海外貸款項目金額比重為 73%,在 2012 年后至今降至 51%。能源貸款的出資方包括了中國進出口銀行提

239、供的官方貸款,國家開發銀行提供的商業貸款以及中國國有銀行和企業提供的資金支持。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的 65 個國家所投資的項目中,有 75.3%的貸款資金單獨來自中國進出口銀行,21.76%單獨來自國家開發銀行,有 2.94%來自兩者共同出資。在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 149 個國家中,有 60.03%來自中國進出口銀行,21%來自國家開發銀行,0.49%來自兩者共同出資,9.41%來自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1.14%來自地方政府,2.12%來自中國工商銀行,1.03%來自中國銀行,0.49%來自中國建設銀行,0.05%來自中信銀行,1.03%來自中國銀行,還有 4.19%來自企業出

240、資45。45 相關的出資企業包括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中國電力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華為技術公司、中國江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朗訊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保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電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斯瓦科普鈾業有限公司、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工程機械集團和四達時代有限公司等。中國

241、在“一帶一路”國家的海外投資的化石能源項目占所有能源類海外投資項目的64.5%,而 在2012-2017 年間,中 國 在“一帶一路”國家海外貸款項目中可再生能源投資占所有能源類海外投 資 項 目 的 比重 大 幅 增 加 至45.5%,主 要 為水電和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項目。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73(三)實證設計本研究的實證方程為雙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模型,研究美歐氣候投融資近期政

242、策的出臺對于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影響。具體實證模型設計如下所示:90/149 能源貸款的出資方包括了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的官方貸款,國家開發銀行提供的商業貸款以及中國國有銀行和企業提供的資金支持。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的 65 個國家所投資的項目中,有 75.3%的貸款資金單獨來自中國進出口銀行,21.76%單獨來自國家開發銀行,有2.94%來自兩者共同出資。在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 149 個國家中,有 60.03%來自中國進出口銀行,21%來自國家開發銀行,0.49%來自兩者共同出資,9.41%來自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1.14%來自地方政府,2.12%來自中國工商銀行,1.03%

243、來自中國銀行,0.49%來自中國建設銀行,0.05%來自中信銀行,1.03%來自中國銀行,還有4.19%來自企業出資45。本研究的實證方程為雙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模型,研究美歐氣候投融資近期政策的出臺對于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影響。具體實證模型設計如下所示:Y,(EnergyProejctAmount,LoanAmount,Capacity,CO2Emission)=0+1OBOR+2&+3OBOR&+,+,關于被解釋變量Y,,本研究的核心被解釋變量為中國企業能源項 45 相關的出資企業包括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葛洲壩

244、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中國電力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華為技術公司、中國江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朗訊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保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電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斯瓦科普鈾業有限公司、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工程機械集團和四達時代有限公司等。關于被解釋變量Yi,t,本研究的核心被解釋變量為中國企業能源項目的海外投資量。在機制檢驗部分,本研究

245、考慮了能源項目獲得的中國貸款額度。在進一步分析中,本研究又考察了項目的產能(項目發電量)以及項目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二氧化碳排放量)。具體定義如下:一是能源項目的投資量(EnergyPorjectAmount),表示發起跨國并購的中國企業在海外能源項目上的投資額度,單位為百萬美元);二是項目獲得的貸款額度(LoanAmount),反映中國政府和商業金融機構在該項目上提供的資金支持水平,單位是百萬美元;三是項目的發電量(Capacity),體現出生產能力,單位是兆瓦;四是項目的二氧化碳排放量(CO2 Emission),反映項目造成的溫室氣體負面影響,單位是千噸。為了緩解變量分布不均勻和非正態分

246、布帶來的樣本偏差問題,我們將變量取自然對數,得到的變量分別logEnergyProject,logLoan,logCapacity,logCO2 Emission。這里解釋變量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項目(OBORi)及美歐氣候投融資戰略(US&EUClimatePolicyt)。雙重差分法的研究設定過程中,在考察海外能源并購項目時,本研究的試驗組為處于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項目,對照組為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外的其他國家的投資項目。與此同時,在考察海外能源貸款項目時,本研究的試驗組為處于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能源貸款項目,對照組為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

247、線國家以外的其他國家的能源貸款項目。因此本研究定義投資項目位于“一帶一路”沿雙重差分法的研究設定過程中,在考察海外能源并購項目時,本研究的試驗組為處于中國企業在“一 帶 一 路”沿線國家的投資項目,對照組為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外的其他國家的投資項目。74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線國家時,則OBORi=1,否則OBORi=0。另一方面,為了將美歐氣候投融資戰略的影響進行有效識別,我們定義美歐氣候投融資戰略對其他國家產生政策效果(US&EUClimatePolicyt)的發生時間為 2020 年,當能源貸款項目

248、發生的年份在 2020 年及之后,則變量US&EUClimatePolicyt定義為 1,否則為 0。這里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2020 年,歐委會發布了 2021-2017 年七年預算計劃,并在當年7 月通過了旨在促進疫情后經濟綠色恢復與綠色科技發展的“下一代歐盟”(Next Generation EU)專項財政支出計劃。歐委會要求七年預算計劃和“下一代歐盟”兩項預算計劃合計的 30%要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2020年 12 月,歐盟發布 歐盟-美國新全球變革議程,塑造碳關稅體制、綠色金融規則、綠色貿易議程等國際經濟規則,倡議建立“跨大西洋綠色技術聯盟”。因此 2020 年是歐洲氣候投融資

249、政策產生重要影響的起始年份。其次,在此后一年,歐盟建設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基礎設施,在 2021 年7 月 12 日通過“全球聯通歐洲”基礎設施融資計劃,通過整合能源與氣候相關的外交安全政策,特別關注石油、天然氣管道及其生產和運輸的基礎設施;并在歐盟在 2021 年 12 月推出“全球門戶計劃”,通過整合能源與氣候相關的外交安全政策,特別關注石油、天然氣管道及其生產和運輸的基礎設施。此外,2020 年是特朗普退任的交接點和美國退出 巴黎協定 的最后一年??v觀美國自奧巴馬政府開始的歷屆政府的氣候政策,在奧巴馬政府時期(2009-2017),美國雖然通過了 美國清潔能源和安全法案(2009),清潔電力

250、計劃(2015),并簽署 巴黎協定(2016),但是在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實施“美國優先能源計劃”,并退出了 巴黎協定,將之前奧巴馬時期氣候政策的國際影響了大大削弱。因此 2020 年之前,美國政府在氣候領域采取的政策對國際社會產生的影響有限。最后,拜登政府上任后即實施“綠色新政”。2021 年 4 月 22 日美國正式發布了 美國國際氣候融資計劃。在 2022 年 8 月 16 日,美國總統拜登進一步簽署 2022 年通脹削減法案,法案中涉及了氣候投資計劃,該法案計劃投資 3690 億美元用于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領域,通過降低能源成本來對抗通脹,主要通過降低能源成本、保障美國能源安全和清潔能源

251、制造業2020 年 12 月,歐盟發布 歐盟-美國新全球變革議程,塑造碳關稅體制、綠色金融規則、綠色貿易議程等國際經濟規則,倡議建立“跨大西洋綠色技術聯盟”。因此 2020 年 是 歐洲氣候投融資政策產生重要影響的起始年份。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75 技術開發推廣、實現經濟去碳化及低碳經濟發展等三方面措施來促進綠色投資,深化了綠色新政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考慮美歐氣候投融資戰略動向在2020年之后對于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

252、影響,采用OBORi和US&EUClimate Policyt兩者的交互項(簡稱CP*OBOR)當交互項的系數來度量其政策效果。關于控制變量(Controlsi,t),本部分在研究跨國并購的投資項目時控制了并購方企業和被并購項目是否為同一個行業,并購方和被并購方是否為上市公司。這主要是因為跨國并購的能源項目行業選擇決策往往與并購方的資源規模以及被并購方的信息充分性有關,上市公司并購方往往有更強的收購能力,上市公司被收購方會有更多的信息披露,方便上市公司了解項目細節,而當并購方與被并購方處于同一行業時,兩者信息不對稱程度較小,有利于并購交易的達成。與此同時,在研究能源貸款時,本研究控制了貸款方主

253、體(是否為進出口銀行,ExImBank),項目建設主體是否為政府背景(Government),項目所在行業是否為運輸行業(Transport),項目所在行業是否為能源行業(Power),項目所在行業是否為政府公共事業類(GovermentLed),項目是否為綠地投資(GreenField),項目是否為跨境并購(MA),項目采用的技術類型是否為風能(Wind)、太陽能(Solar)、水力發電(Hydropower)或者煤炭(Coal)??刂频闹饕蚴俏覈峁┖M饽茉促J款的主要主體是進出口銀行,往往對于能源項目有較強的信息優勢,會影響到項目能否有效完成;能源類項目和能源貸款最相關,確保資金能夠用

254、到實處;政府公共事業類項目具有較大的非營利屬性,主要是滿足當地政府的社會目標,這些項目往往受到當地支持較多,會影響到項目能否有效完成;綠地投資和并購等形式在建設難度上存在差別。綠地投資除了獲得當地的設備和項目固定資產外,還需要參與到項目建設,往往涉及較大資金需求以滿足后續運營開支;而并購往往更多是直接購買成熟的項目,資金需求會較小,同時資金周期較短,會影響到能源貸款項目的資金使用規模和期限。項目使用的技術類型差異會影響到項目的建設難度和減碳效果,同樣會影響到能源貸款資金、發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程度。相關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如下表所示。上市公司并購方往往有更強的收購能力,上市公司被收購方會有更多的信息

255、披露,方便上市公司了解項目細節,而當并購方與被并購方處于同一行業時,兩者信息不對稱程度較小,有利于并購交易的達成。76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表 51 描述性統計variableObs.MeanStd.Minp25Medianp75MaxEnergyProjectAmount50580.2051.156000011.003US&EUClimatePolicy53210.1260.33200001OBOR53210.1160.32000001atSameIndustry53210.3090.46200011aPublic

256、53210.3550.47900011tPublic53210.2010.40100001logAmount21724.1621.5620.4373.2584.2485.2579.918ExImBank23550.5390.49900111Government23550.2870.45300011Transport23550.2560.43700011Power23550.1610.36800001GovernmentLed23550.0690.25300001CO2Emission7770.0680.1790000.0031.561logCapacity7754.2751.65503.219

257、4.0075.4818.515Wind7770.2930.45600011Solar7770.1700.37600001Hydropower7770.2510.43400011Coal7770.1300.33700001Greenfield7770.3440.47500011MA7770.4220.49400011(四)主要實證結果本部分旨在通過建立在理論基礎上的實證分析得出美歐氣候投融資戰略對中國企業能源項目海外投資影響的整體量化分析結果。在初步統計分析的基礎上,本研究從美歐氣候投融資的具體作用機制出發,對相關政策對于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效果進行作用渠道分析,主要包含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

258、抑制中國企業投資的渠道檢驗、美歐海外氣候領域援助的國際影響力擴大效應的渠道檢驗、美歐對本土企業貿易保護手段的競爭影響的渠道檢驗三個部分。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77 美歐氣候投融資戰略對中國企業能源項目海外投資的影響1表 52 海外并購能源項目投資額度受美歐氣候投融資戰略影響回歸結果(1)(2)(3)(4)logEnergyProjectlogEnergyProjectlogEnergyProjectlogEnergyPro

259、jectUS&EUClimatePolicy-0.107*0.0180*-0.0962*0.0175*(-3.36)(1.94)(-3.28)(1.97)OBOR-0.00961-0.00978 (-0.31)(-0.31)CP*OBOR-0.108*-0.110*(-3.08)(-3.24)atSameIndustry0.109*0.0248*(2.59)(2.07)aPublic-0.00264-0.0393*(-0.07)(-2.30)tPublic0.159*-0.0205 (3.60)(-0.82)Constant0.218*0.205*0.152*0.216*(11.00)(19.

260、40)(6.45)(14.19)Obs.5049505850495058 R20.1840.8510.1880.851 本表使用在被收購的項目行業水平上聚類的穩健標準差,t統計量匯報在括號內。標有*、*和*的系數分別表示在 0.1、0.05 和 0.01 水平上的顯著性。根據上表的回歸結果顯示,第(1)和(3)列的US&EUClimatePolicy系數為負,在美歐出臺氣候投融資的戰略后,中國在海外投資的能源基建項目金額會有所減少;與此同時,第(2)和(4)列的CP*OBOR系數為負,表明在“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項目上,能源基建項目的額度減少的更多,在控制住并購方和標的方上市情況和行業特征的控

261、制變量后,結果仍然保持一致。這體現出美歐的氣候投融資戰略在總體上會損害我國實施的“一帶一路”戰略,抑制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能源項目投資。這主要是因為美歐在擴大能源轉型投資力度后往往在氣候變化政策上考慮更多的是攫取地緣政治私利,欲借此打造“綠色聯盟”為修復美歐關系抓手。78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渠道 1: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抑制中國企業投資的渠道檢驗2本部分通過異質性檢驗來驗證第一條作用渠道。首先,本研究考察了高碳排放行業46和低碳排放行業的差別,此外,本部分還考察了歐盟碳市場覆蓋國家,包括了歐盟27國47、挪

262、威、冰島、列支敦士登、瑞士等。實證結果發現,表5-3中第(1)和(2)欄的交互項結果表明,在高碳排放行業上,美歐的氣候投融資政策出臺后會導致中國企業赴“一帶一路”國家的能源項目海外投資量較顯著地減少,而在其他行業上,則沒有顯著作用。與此同時,第(3)和(4)欄的交互項結果顯示,在歐盟碳市場會影響到的國家中,中國企業赴相關的“一帶一路”國家進行能源項目海外投資時受到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的抑制作用更加顯著,而中國企業赴其他國家的能源項目海外投資沒有受到顯著影響。因此,我們可以驗證出美歐提出的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對于中國企業能源項目海外投資具有抑制作用。表 53 不同碳排放程度的行業及歐盟碳排放系統國家

263、與否的異質性檢驗結果(1)(2)(3)(4)分組檢驗高碳排放行業其他行業歐盟碳排放涵蓋國家其他國家US&EUClimatePolicy0.0367*0.0202*0.01750.0193*(1.94)(1.98)(1.00)(2.06)OBOR0.0264-0.02950.0134-0.0253 (0.33)(-1.31)(0.19)(-1.11)CP*OBOR-0.386*-0.0435-0.215*-0.0570 (-2.22)(-0.98)(-2.08)(-1.00)atSameIndustry0.0990*-0.001200.0675-0.000279 (4.06)(-0.14)(1.

264、27)(-0.03)aPublic-0.0751-0.0303*-0.0709-0.0205 (-1.62)(-2.21)(-1.35)(-1.51)tPublic-0.148*0.0327*-0.1210.0405*(-2.37)(2.50)(-1.53)(3.59)Constant0.561*0.122*0.393*0.117*(11.13)(15.21)(13.57)(16.70)Obs.1100395818123240 R20.8490.8490.84346 高碳排放相關行業包括了電廠、煉油、煉焦、鋼鐵、水泥、玻璃、石灰、制磚、造紙、航空業、制鋁、制氨、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碳捕獲和儲存

265、裝置、石化和其他化學行業、道路運輸、建筑、內部海運等行業。47 歐盟27國包括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塞浦路斯、克羅地亞、捷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愛爾蘭、意大利、拉脫維亞、立陶宛、盧森堡、馬耳他、荷蘭、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79 渠道2:美歐海外氣候領域援助的國際影響力擴大效應的渠道檢驗3本部分在第二條作用渠道中進行了機制檢驗,考察了

266、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提高了對其他國家的國際援助,從而導致“一帶一路”國家降低對中國資金的依賴程度的機制。本研究使用相關國家獲得中國能源貸款項目的最終接受額度來衡量其對中國資金的依賴程度。本表使用獲得能源貸款的項目行業水平上聚類的穩健標準差,t統計量匯報在括號內。標有*、*和*的系數分別表示在 0.1、0.05 和 0.01 水平上的顯著性。本研究通過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能源類項目獲得的貸款來度量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施發展戰略的情況。根據表 5-4 的表 54 能源貸款額度受美歐氣候投融資戰略影響回歸結果(1)(2)(3)(4)EnergyProjectAmountlogLoa

267、nlogLoanlogLoanlogLoanUS&EUClimatePolicy0.794*0.825*0.803*0.890*(3.00)(1.90)(2.92)(2.13)OBOR0.322*-0.126 (2.59)(-0.99)CP*OBOR-2.810*-1.876*(-3.61)(-2.49)ExImBank0.3690.368*(1.34)(5.31)Government0.234*0.253*(2.77)(3.17)Transport0.437*0.438*(2.15)(5.30)Power0.811*0.829*(3.79)(8.79)GovernmentLed0.3190.

268、313*(1.14)(2.35)Constant4.162*4.136*3.584*3.585*(20.83)(118.30)(9.22)(63.36)Obs.2164217221642172 R20.0010.0080.0790.083 80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回歸結果顯示,第(1)和(3)列的US&EUClimatePolicy系數為正,在美歐出臺氣候投融資的戰略后,中國在海外的能源貸款額存在一定增加。這主要是因為美國在拜登政府上臺后,呼吁終止國際投資對“以碳密集型化石燃料為基礎的能源項目”的支持,終止對碳密集

269、型化石燃料能源的國際官方融資。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各國能源項目可獲得的國際資金,導致各國在海外建設能源基礎設施過程中的資金需求得不到滿足,需要中國政府及相關金融機構增加融資供給以保證項目正常開展。與此同時,第(2)和(4)列的CP*OBOR系數為負,表明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項目上,能源貸款項目額度減少的更多,在控制住貸款主體、項目特征等控制變量后,結果仍然保持一致。這體現出美歐的氣候投融資戰略出臺過程中對全球應對氣候相關的基礎設施項目開展提出更高的標準要求,同時也要求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減排標準保持一致。因此,當美歐出臺氣候投融資新政后,中國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的能源貸款最終成

270、交量受到了顯著抑制。這驗證了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的海外援助項目增加會提升美歐的國際影響力,導致相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獲得美歐的資金支持后,降低了對中國提供的能源貸款的依賴。這也一定程度上可以從美歐海外氣候領域援助的國際影響力擴大效應解釋為何中國企業在相關國家的能源項目海外收購會減少。與此同時,本研究進一步采用了異質性檢驗來證明這一作用渠道的可能性。本部分的異質性檢驗將受到美歐援助較多的國家定義為獲得了歐盟現代化基金資助的國家包括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愛沙尼亞、捷克、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10個收入水平較低的歐盟國家以及“全球門戶計劃”影響較大的拉美、非洲、“印太”、東

271、歐等地區??疾焖c世界其他國家之間在中國能源貸款、能源項目海外投資上的差異。與此同時,本部分還考察生物能源、太陽能、地熱、風能、海洋能源、智能電網以及碳捕捉與儲存等歐盟的創新可再生能源技術相關的投資項目和其他項目之間的績效表現差異。如下表所示,回歸結果發現,在受到美歐海外援助較多的國家以及在美歐援助較多的投資項目領域中,交互項CP*OBOR均更為顯著地與中國企業赴海外投資呈現負相關。因此,本部分驗證了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會對部分“一帶一路”國家提供了援助,從而導致其對中國資金的依賴性降低,使得中國在相關國家的能源項目海外投資減少。中國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的能源貸款最終成交量受到了顯著抑制。

272、這驗證了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的海外援助項目增加會提升美歐的國際影響力,導致相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獲得美歐的資金支持后,降低了對中國提供的能源貸款的依賴。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81 表 55 獲得美歐援助程度差異的國家和技術領域的異質性檢驗結果(1)(2)EnergyProjectAmount分組檢驗獲美歐援助較多國家和技術領域其他的國家和技術領域US&EUClimatePolicy0.0175*0.0194 (1.96)(

273、0.88)OBOR-0.00635-0.00962 (-0.19)(-0.43)CP*OBOR-0.130*-0.113 (-3.68)(-1.62)atSameIndustry0.0240*0.0256*(1.98)(1.67)aPublic-0.0384*-0.0416*(-2.22)(-2.90)tPublic-0.0212-0.0219 (-0.85)(-1.25)Constant0.217*0.228*(14.22)(20.31)Obs.50054795 R20.8520.851 渠道3:美歐對本土企業貿易保護手段的競爭影響的渠道檢驗4本部分在異質性檢驗上考察了與美歐在當年的貿易往來

274、量的前 50%的國家和后 50%的國家之間的差異,并分析了受到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和美國 通脹削減法案 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的貿易保護沖擊影響較大的相關行業48和其他行業之間的差異。根據下表中(1)-(4)欄的交互項結果顯示,當項目所在國與美國或者歐洲的貿易量位于前 50%時,中國企業赴相關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能源項目海外投資時將會受到美歐氣候投融資新政策較顯著的負面48 相關行業主要包括水泥、電力、化肥、鋼鐵、鋁、有機化學品和塑料、新能源汽車電池相關的金屬原料和礦物等82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影響;而對于在那些

275、與美歐貿易較少的國家上,中國企業的能源項目海外投資不會受到影響。與此同時,根據表 5-6 中(5)-(6)列的交互項結果顯示,當項目所處行業為美國還有歐洲重點進行本土企業貿易保護的行業上,中國企業赴“一帶一路“國家進行能源項目海外投資會受到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更加顯著的抑制作用;而在其他行業的投資項目則不會受到顯著影響。表 56 與美國貿易量差異和美歐貿易保護強度對中國能源項目海外投資的異質性檢驗結果(1)(2)(3)(4)(5)(6)EnergyProjectAmount分組檢驗與美國貿易多國家與美國貿易少國家與歐盟貿易多國家與歐盟貿易少國家美歐貿易保護強行業其他行業US&EUClimateP

276、olicy0.01700.006000.02340.01040.0277*-0.00141 (0.96)(0.60)(1.26)(0.71)(2.27)(-0.10)OBOR-0.03060.00194-0.0210-0.0900-0.0284-0.000565 (-1.01)(0.16)(-0.65)(-1.46)(-1.04)(-0.02)CP*OBOR-0.0920*-0.0276-0.123*0.0779-0.100*0.000939 (-2.28)(-1.02)(-3.15)(1.17)(-3.30)(0.01)atSameIndustry0.0374-0.01610.0540*-0

277、.01800.02690.00184 (1.76)(-0.51)(1.78)(-0.82)(1.45)(0.16)aPublic-0.0504*-0.0296-0.0591*-0.0186-0.0467*-0.0159 (-2.68)(-1.32)(-2.55)(-1.05)(-2.57)(-1.55)tPublic-0.0183-0.0332-0.0122-0.00001-0.0114-0.0153 (-0.44)(-0.62)(-0.25)(-0.00)(-0.31)(-0.94)Constant0.210*0.202*0.251*0.106*0.217*0.0771*(11.19)(14

278、.10)(11.61)(8.48)(13.82)(10.21)Obs.27018372413112937141706 R20.8150.9050.8290.8880.8410.916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83(五)進一步分析:美歐氣候投融資新政策對中國海外投資的競爭作用本部分進一步分析美國和歐洲對于本土企業的貿易保護對中國海外投資項目帶來競爭加劇的影響。歐盟對貿易產品的碳邊境調節機制還有美國對其本土企業貿易保護舉措,將對

279、中國企業在投資國的投資項目產生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從積極角度看,我國在面對美歐帶來的碳排放壓力下,會提高我國在投資國建設的能源項目的產能,加強與美歐在綠色能源轉型上的合作。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中國在相關國家的清潔能源和綠色發展項目的投資,赴“一帶一路”國家投資的企業可能主要會將資金投入到已有的高碳排放項目,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將會導致相關國家的項目可能繼續制造較高的溫室氣體排放。項目生產能力1根據表5-7的回歸結果顯示,第(1)和(3)列的US&EUClimatePolicy系數為正,在美歐出臺氣候投融資的戰略后,中國在海外投資的項目的生產能力會有所加大;此外,第(2)和(4)列的CP*OBOR

280、系數也為正,表明在“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項目上,項目產能提高的會更多,在控制住貸款主體、項目特征等控制變量后,結果仍然保持一致。這表明了美歐的氣候投融資舉措對我國“一帶一路”戰略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積極作用,中國與美歐氣候轉型合作也具有一定的新空間。本部分進一步分析美國和歐洲對于本土企業的貿易保護對中國海外投資項目帶來競爭加劇的影響。歐洲對貿易產品的碳邊境調節機制還有美國對其本土企業貿易保護舉措,將對中國企業在投資國的投資項目產生兩方面的影響。84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表 57 項目生產力受美歐氣候投融資戰略影響回歸結

281、果(1)(2)(3)(4)logCapacitylogCapacitylogCapacitylogCapacityUS&EUClimatePolicy0.618*0.2830.425*0.0516 (4.53)(0.74)(3.07)(0.24)OBOR1.341*0.169 (4.77)(0.61)CP*OBOR1.167*0.721*(2.60)(2.46)Wind-0.910*-1.440*(-4.90)(-5.53)Solar-1.132*-1.513*(-5.55)(-6.58)Hydropower-0.689*-1.136*(-3.86)(-3.04)Coal0.2460.641*

282、(0.96)(2.31)Greenfield-0.273-0.506*(-1.41)(-2.46)MA-0.544*-1.019*(-2.48)(-2.90)Constant4.123*3.912*5.132*5.648*(60.99)(18.67)(22.66)(20.14)Obs.775693750693 R20.0260.0970.5030.385 本表使用穩健標準差,t統計量匯報在括號內。標有*、*和*的系數分別表示在 0.1、0.05 和 0.01 水平上的顯著性。本部分也進一步通過異質性檢驗分析了項目產能受到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的影響。根據表 5-8 中(1)和(3)欄的交互項系數結

283、果顯示,在與美國或歐洲貿易較為頻繁的項目所在地國家,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對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的能源類項目的產能有了較大的提升作用;而由(2)和(4)欄的結果顯示,在與美歐貿易較少的項目所在國,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則不產生實質性影響。因此,這印證了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通過貿易保護渠道倒逼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設立的能源項目不斷提高產能。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85 表 58 與美國貿易量差異和美歐貿易保護強度對項目產能的

284、異質性檢驗結果(1)(2)(3)(4)logCapacity分組檢驗與美國貿易量大國家與美國貿易量小國家與歐盟貿易量大國家與歐盟貿易量小國家US&EUClimatePolicy-0.00811-0.215-0.2241.025 (-0.04)(-0.58)(-0.94)(1.13)OBOR0.1730.9130.001190.718*(0.59)(1.37)(0.00)(1.83)CP*OBOR0.683*0.2390.972*-0.0865 (2.19)(0.16)(3.24)(-0.09)Wind-1.468*1.164-1.380*-1.396*(-5.38)(1.67)(-5.99)(

285、-1.96)Solar-1.618*0.752-1.356*-1.502*(-6.22)(0.78)(-6.86)(-2.50)Hydropower-1.164*1.182*-1.116*0.107 (-3.21)(1.81)(-3.25)(0.12)Coal0.689*0.720*-0.349 (2.56)(2.96)(-0.36)Greenfield-0.410*-1.446-0.390*-0.457 (-1.88)(-1.42)(-1.97)(-0.94)MA-1.032*-1.767*-1.115*-0.514 (-2.99)(-2.07)(-2.97)(-0.86)Constant5

286、.647*4.476*5.710*5.020*(21.99)(7.78)(24.51)(6.71)Obs.64333583122 R20.4030.4950.39386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碳排放情況2表 59 溫室氣體排放量受美歐氣候投融資戰略影響回歸結果(1)(2)(3)(4)logCO2 EmissionlogCO2 EmissionlogCO2 EmissionlogCO2 EmissionUS&EUClimatePolicy-0.0351-0.00706-0.0778-0.0293 (-0.13)(-0.3

287、0)(-0.31)(-1.40)OBOR0.0977*-0.0558 (3.47)(-1.55)CP*OBOR0.402*0.270*(7.76)(7.99)Wind-2.647*-0.0684*(-6.73)(-3.71)Solar-2.314*-0.0560*(-5.31)(-2.52)Hydropower-2.789*-0.0638*(-7.11)(-3.72)Coal2.362*0.326*(3.40)(8.55)Greenfield0.0460-0.0246 (0.11)(-1.19)MA0.443-0.0266 (0.99)(-0.84)Constant1.835*0.0487*3

288、.276*0.102*(13.80)(5.42)(6.28)(4.58)Obs.777694751694 R20.0000.0970.6910.528 本表使用穩健標準差,t統計量匯報在括號內。標有*、*和*的系數分別表示在 0.1、0.05 和 0.01 水平上的顯著性。根據表 5-9 的回歸結果顯示,第(1)和(3)列的US&EUClimatePolicy系數不顯著,在美歐出臺氣候投融資的戰略后,中國在海外投資的項目碳排放量沒有顯著增加;與此同時,第(2)和(4)列的CP*OBOR系數則顯著為正,表明在“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項目上,碳排放量會顯著提高,在控制住貸款交易結構、項目特征等控制變

289、量后,結果仍然保持一致。這說明美歐氣候投融資戰略會對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設立清潔能源類的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87 基礎設施項目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工程產生抑制作用。本部分進一步通過異質性檢驗分析了溫室氣體排放受到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的影響。根據表 5-10 中(1)和(3)的交互項系數,在與美國或歐洲貿易較為頻繁的項目所在地國家,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會顯著增加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項目的碳排放量;由(2)和(4)

290、欄的結果顯示,在與美歐貿易較少的項目所在國,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則不產生實質性影響。因此,這說明了美歐本土貿易保護舉措導致了中國的能源項目海外投資減少后,當地的低碳項目建設減少;同時碳邊境調節機制增加了各相關貿易國家在能源項目上的貿易成本。企業在提高自身產能的同時,也會無形中增加了項目的碳排放,從而產生了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的負面影響。表 510與美國貿易量差異和美歐貿易保護強度對項目溫室氣體排放的異質性檢驗結果(1)(2)(3)(4)logCO2 Emission分組檢驗與美國貿易量大國家與美國貿易量小國家與歐盟貿易量大國家與歐盟貿易量小國家US&EUClimatePolicy-0.0377*0

291、.0340-0.0379-0.00787 (-1.70)(1.75)(-1.54)(-0.23)OBOR-0.0545-0.0894*-0.0730*0.00703 (-1.38)(-2.42)(-1.74)(0.46)CP*OBOR0.304*0.06030.281*0.00879 (6.68)(1.34)(7.47)(0.24)Wind-0.0621*-0.0244-0.0648*-0.0813*(-3.44)(-0.91)(-2.84)(-3.14)Solar-0.0448*-0.0278-0.0510*-0.0811*(-1.85)(-0.98)(-1.94)(-3.36)Hydrop

292、ower-0.0593*-0.0894*-0.0591*-0.0617*(-3.51)(-2.42)(-2.77)(-2.02)Coal0.338*0.338*-0.0866*(8.93)(8.37)(-3.25)Greenfield-0.0281-0.0666*-0.0243-0.00644 (-1.25)(-2.36)(-1.12)(-0.29)MA-0.0350-0.0619*-0.03760.00772 (-1.03)(-2.37)(-1.06)(0.34)Constant0.104*0.0894*0.106*0.0796*(4.30)(2.42)(4.68)(3.06)Obs.644

293、33584122 R20.5540.6020.53988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六)穩健性檢驗結果平行趨勢假設檢驗1在關于海外并購項目的主回歸結果中,我們通過雙重差分法檢驗出美歐氣候投融資新政會對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能源項目投資金額產生抑制作用。為了確保雙重差分法有效性,我們需要進行平行趨勢假設檢驗。110/149 -15-10-505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能201720182019202020212022能能能能能能能圖 53 能源投資金額的平行趨勢假設檢驗跨國并購的年份能源投資金額關于

294、跨國并購年份的回歸系數如上圖所示,我們發現在美歐推出氣候投融資政策前三年(2017-2019年),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能源類海外并購項目的投資額并沒有顯著的變化。但是在 2020 年,歐洲開始實行“下一代歐盟”和七年預算計劃等氣候投融資舉措,與此同時,美國特朗普政府結束任期,拜登政府開展綠色新政。這導致了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能源類海外并購項目投資額顯著降低,并在 2021 年和 2022 年持續下降。這說明本研究在主回歸模型中的檢驗結果能支持平行趨勢假設檢驗。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能源類海外并購項目的投資額并沒有顯著的變化。但是在2020年,歐 洲 開 始 實 行“下一代

295、歐盟”和七年預算計劃等氣候投融資舉措,與此同時,美國特朗普政府結束任期,拜登政府開展綠色新政。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89 更換解釋變量為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2本部分進一步將解釋變量“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替換為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 149 個國家49,并重新針對四個被解釋變量進行了檢驗,結果見表 5-11 和表 5-12。研究發現實證結果和主回歸結果系數一致,但是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對于能源類

296、投資項目在“一帶一路”合作國家的負面影響變得不顯著,這說明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的正面作用對于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較強,而其負面作用對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較明顯。由于上述兩類國家均包含在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之中,所以兩種作用相互抵消,導致影響較不顯著。而其對能源貸款額度、項目生產能力和碳排放情況的影響和主結果一致,我們得到相對穩健的回歸結果。49 截至2022年5月27日,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149個國家包括:厄立特里亞、幾內亞比紹、中非、博茨瓦納、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家、基里巴斯、尼日爾、科摩羅、貝寧、萊索托、所羅門群島、馬里、赤道幾內亞、利比里亞、秘魯、塞浦路斯

297、、牙買加、盧森堡、意大利、古巴、巴巴多斯、瓦努阿圖、湯加、庫克群島、厄瓜多爾、葡萄牙、斐濟、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馬耳他、薩爾瓦多、多米尼加、智利、薩摩亞、蘇里南、格林納達、委內瑞拉、多哥、岡比亞、烏干達、佛得角、布隆迪、坦桑尼亞、津巴布韋、剛果(布)、乍得、尼日利亞、肯尼亞、安哥拉、納米比亞、加蓬、莫桑比克、贊比亞、加納、塞舌爾、南蘇丹、喀麥隆、塞拉利昂、科特迪瓦、阿爾及利亞、哥斯達黎加、吉布提、毛里塔尼亞、幾內亞、索馬里、希臘、烏拉圭、紐埃、多米尼克、圭亞那、盧旺達、塞內加爾、突尼斯、利比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玻利維亞、安提瓜和巴布達、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奧地利、馬達加斯加、巴拿馬、摩洛哥、埃塞俄

298、比亞、蘇丹、新西蘭、波黑、黑山、土庫曼斯坦、立陶宛、拉脫維亞、巴勒斯坦、阿爾巴尼亞、阿富汗、愛沙尼亞、巴基斯坦、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黎巴嫩、阿曼、巴林、也門、埃及、約旦、敘利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文萊、東帝汶、不丹、阿聯酋、泰國、越南、新加坡、以色列、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捷克、孟加拉國、白俄羅斯、柬埔寨、格魯吉亞、匈牙利、伊拉克、伊朗、吉爾吉斯斯坦、老撾、哈薩克斯坦、卡塔爾、科威特、摩爾多瓦、馬爾代夫、馬來西亞、北馬其頓、蒙古國、尼泊爾、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沙特阿拉伯、斯洛伐克、塔吉克斯坦、俄羅斯、南非、斯里蘭卡、韓國、土耳其、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研究發現實證結果和

299、主回歸結果系數一致,但是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對于能源類投資項目在“一帶一路”合作國家的負面影響變得不顯著,這說明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的正面作用對于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較強。90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1)(2)(3)(4)logEnergyProjectlogEnergyProjectlogLoanlogLoanUS&EUClimatePolicy0.004530.00795*0.7761.144*(0.99)(2.81)(2.50)(45.45)OBOR_Broad-0.00859-0.0141*0.1270.096

300、5 (-0.87)(-1.88)(1.20)(1.86)CP*OBOR_Broad-0.0101-0.00224 -0.956*-1.109*(-0.36)(-0.08)(-9.02)(-2.55)atSameIndustry0.0252 (1.00)aPublic-0.0391 (-1.69)tPublic-0.0206 (-1.13)ExImBank0.383*(10.19)Government0.226*(6.88)Transport0.443*(10.24)Power0.812*(24.92)Governmentd0.326*(12.02)Constant0.206*0.218*4.0

301、54*3.494*(96.56)(40.47)(13.06)(85.64)Obs.50495058 21722172 R20.8550.851 0.0010.080 表 511 關于“一帶一路”國家定義的穩健性檢驗(能源類投資和貸款額度)本表使用獲得能源貸款的項目行業水平上聚類的穩健標準差,t統計量匯報在括號內。標有*、*和*的系數分別表示在 0.1、0.05 和 0.01 水平上的顯著性。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91 表

302、512 關于“一帶一路”國家定義的穩健性檢驗(項目生產能力和碳排放情況)(1)(2)(3)(4)logCapacitylogCapacitylogCO2 EmissionlogCO2 EmissionUS&EUClimatePolicy0.0679-0.0584-0.0347*-0.0313*(0.20)(-0.29)(-1.88)(-2.09)OBOR_Broad1.070*0.09980.0666*-0.0400 (2.61)(0.35)(1.88)(-1.25)CP*OBOR_Broad1.068*0.561*0.179*0.112*(2.24)(2.36)(2.56)(1.84)Win

303、d-1.618*-0.165*(-5.63)(-7.97)Solar-1.689*-0.165*(-7.25)(-6.58)Hydropower-1.410*-0.201*(-5.50)(-5.77)Greenfield-0.619*-0.119*(-3.59)(-3.57)MA-1.189*-0.137*(-4.98)(-3.47)Constant3.673*5.974*0.0360*0.310*(13.75)(24.24)(1.95)(6.31)Obs.693693694694 R20.1450.3760.0870.347 本表使用穩健標準差,t統計量匯報在括號內。標有*、*和*的系數分別

304、表示在 0.1、0.05 和 0.01 水平上的顯著性。更換解釋變量為2021年作為影響年份3由于美國拜登政府推出綠色新政的年份為 2021 年,并且美歐在 2021年推出了多項重要應對氣候變化的舉措,如美國國際氣候融資計劃和“重建更美好世界(B3W)伙伴關系”基建支持計劃,歐盟正式通過了“全球聯通歐洲”戰略和“全球門戶計劃”等,本研究進一步將度量美歐綠色投融資戰略的年份調整為 2021 年,即After2021。當能源基礎設施項目發生的年份在 2021 年及其之后則After2021 為 1,否則為 0。由于數據可得性問題,92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

305、e Financing Report能源貸款的數據截止至 2020 年,我們在穩健性檢驗過程中不對能源貸款的回歸結果進行檢驗。能源類投資額度、項目生產能力和碳排放情況的回歸結果如下表所示。結果與主回歸結果一致,結果穩健。表 513 替換影響年份的穩健性檢驗(能源類投資額度)(1)(2)logEnergyProjectlogEnergyProjectAfter2021-0.105*0.0134 (-3.35)(1.49)OBOR-0.0162 (-0.53)After2021*OBOR-0.0940*(-2.63)atSameIndustry0.108*0.0248*(2.58)(2.06)aP

306、ublic-0.00297-0.0397*(-0.08)(-2.31)tPublic0.161*-0.0204 (3.63)(-0.82)Constant0.147*0.218*(6.51)Obs.50495058 R20.1880.851 本表使用獲得能源貸款的項目行業水平上聚類的穩健標準差,t統計量匯報在括號內。標有*、*和*的系數分別表示在 0.1、0.05 和 0.01 水平上的顯著性。由于數據可得性問題,能源貸款的 數 據 截 止 至2020年,我們在穩健性檢驗過程中不對能源貸款的回歸結果進行檢驗。能源類投資額度、項目生產能力和碳排放情況的回歸結果如下表所示。結果與主回歸結果一致,結

307、果穩健。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93 表 514 關于影響年份的穩健性檢驗(項目生產能力和碳排放情況)(1)(2)(3)(4)logCapacitylogCapacitylogCO2 EmissionlogCO2 EmissionAfter20210.355*-0.2240.000170 -0.296 (2.47)(-1.27)(1.42)(-1.42)OBOR0.122-0.525 (0.44)(-1.51)After20

308、21*OBOR0.990*2.690*(3.85)(7.85)Wind-0.904*-1.415*-0.000377*-0.680*(-4.86)(-5.38)(-2.43)(-3.74)Solar-1.128*-1.487*-0.000305*-0.554*(-5.52)(-6.59)(-1.79)(-2.50)Hydropower-0.678*-1.137*-0.000294*-0.650*(-3.79)(-3.03)(-1.98)(-3.89)Coal0.2620.672*0.00260*3.273*(1.02)(2.42)(12.19)(8.74)Greenfield-0.256-0.

309、456*-0.000100 -0.245 (-1.32)(-2.19)(-0.62)(-1.17)MA-0.576*-1.061*0.0000671 -0.250 (-2.62)(-3.02)(0.37)(-0.84)Constant5.158*5.680*0.000571*1.004*(22.74)(20.06)(3.03)(4.68)Obs.750693751 694 R20.5000.3860.707 0.525 本表使用穩健標準差,t統計量匯報在括號內。標有*、*和*的系數分別表示在 0.1、0.05 和0.01 水平上的顯著性。六、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的影響分

310、析“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實踐。在開展與沿線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合作過程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被作為頂層設計中的重要原則得到特別強調。針對“一帶一路”沿線的綠色項目建設和投融資工作的開展,我國進行了系列化的專題研究,出臺了針對性的政策文件,對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的綠色投資產生了積極影響。近年來美歐各項氣候投融資政策的密集出臺,對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總體上產生了多方位影響,而同時,我國也在“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以來不斷自主推進其綠色發展。本部分基于前文對美歐及日本的氣候投融資政策與實踐梳理和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對我國“一帶一路”戰略影響的實證檢驗,通過梳理我國“一帶

311、一路”綠色發展戰略的歷史與現狀,進一步闡明美歐日氣候投融資政策對我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帶來的多方面影響,為提出政策建議提供參考。94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一)“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總體布局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即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大合作倡議,旨在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性、社會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助力于建立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截至 2022 年 7 月,中國已經同 140 多個國家和 30 多個國際組織簽署 200 余份共建“一帶一路”

312、合作文件。50“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東起東亞經濟圈,西至歐洲經濟圈,包含了六條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即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經濟走廊、中國-中50 中國一帶一路網.已同中國簽訂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一覽EB/OL.https:/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95 亞-西亞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合作走廊,覆蓋了全球重要的國家和地區人類活動集中的區域。這些區域內的多數國家為發展中國家,且生態環境脆

313、弱,氣候變化適應能力較弱,亟需氣候資金投入以提高其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為此,中國制定了“一帶一路”的綠色發展戰略,并取得了眾多突破性的成果。完善“一帶一路”倡議綠色發展的政策體系1在全球可持續發展浪潮下,綠色逐漸成為“一帶一路”的鮮明底色。自2013 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特別是 2015 年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的概念被首次強調以來,中國政府致力于完善其綠色發展的頂層設計,搭建國際綠色交流合作平臺,引導企業提升境外項目環境風險防范能力。在過去近十年的“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相應的綠色發展政策框架不斷細化和豐富,走過了萌芽和起步階段,正在近兩年來積極緊密的探索、升級和迭代中迎來下一

314、個十年的成熟期。在 2013 年的萌芽期,商務部和原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 對外投資合作環境保護指南,為中資企業在對外投資合作中了解并遵守東道國環境保護政策法規,實現互利共贏提出指引。2015 年到 2020 年的起步階段,“強化基礎設施綠色低碳化建設和運營管理”和“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在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 中首次提及;2017年,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發布的 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 更是進一步強調將生態環保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實現 2030 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自 2021 年開

315、始,我國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部委陸續發布 對外投資合作綠色發展工作指引 對外投資合作建設項目生態環境保護指南 關于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意見 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開創性地提出鼓勵企業“遵循綠色國際規則”、“參照國際通行做法”,標志著我國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的頂層設計迎來了超越東道國原則、與國際通行標準接軌的新階段,同時在 2013 年 的 萌芽期,商務部和原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 對外投資合作環境保護指 南,為 中 資企業在對外投資合作中了解并遵守東道國環境保護政策法規,實現互利共贏提出指引。(1)“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GIP)201

316、8 年 11 月,在倫敦舉行的中英綠色金融工作組第三次工作組會議上,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和倫敦金融城綠色金融倡議共同發起了“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GIP)。GIP 提出了七項原則,要求簽署方將“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納入其企業戰略和決策過程,并定期向 GIP 秘書處報告。該七項原則聚焦于戰略、運營和創新三個層面,內容包括了公司治理、戰略制定、風險管理、對外溝通、綠色金融工具、綠色供應鏈等51。自發布以來,GIP得到了金融業界的積極響應。截至 2022 年 11 月,GIP成員已包括來自全球 17 個國家和地區的 44 家簽署機構和 14 家支持機96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

317、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理順了項目上生命周期管理流程,細化了對境外項目開展的各階段以及各重點行業的具體指導,對全球能源轉型的加速演進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有效推動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的完善與落實。圖 61 共建綠色“一帶一路”政策發展四階段構建國際“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共識251 GIP.About GIP EB/OL.https:/ 年 11 月,在倫敦舉行的中英綠色金融工作組第三次工作組會議上,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和倫敦金融城綠色金融倡議共同發起了“一 帶 一 路”綠 色 投 資 原 則(GIP)。(2)“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

318、BRIGC)(3)“一帶一路”銀行間常態化合作機制(BRBR)構,其持有或管理的資產超過 41 萬億美元。52成員機構在擴大對新興市場綠色投資方面做出了堅定承諾,并在加強ESG風險管理、完善環境信息披露、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方面持續發力。2022年11月,在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期間,GIP宣布設立GIP非洲分會,這是繼GIP中亞分會之后GIP設立的第二個區域分會,旨在與更多相關地區國家和機構開展合作和落地綠色原則,促進“一帶一路”投資綠色化發展。2017 年 5 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演講中倡議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2019 年 4 月,中華人

319、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與中外合作伙伴共同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定位于開放、包容、自愿的國際合作網絡,旨在推動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凝聚國際共識,促進“一帶一路”參與國家落實聯合國 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2020 年 12 月,該合作聯盟成立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計劃通過建立一支國際化團隊,打造“一帶一路”綠色發展領域的高端國際智庫,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提供全方位支撐。目前,該聯盟已經發布了一系列政策研究成果,涉及城市綠色投融資、可持續基礎設施、綠色生活、綠色交通、生物多樣性保護、碳排放等多領域,對于“一帶一路”的綠色發展做出了積極的

320、貢獻。2017 年,中國工商銀行倡導成立了“一帶一路”銀行間常態化合作機制(BRBR),旨在通過提升成員機構間的合作,凝聚綠色發展共識,提高單體機構的抗風險能力,同時促進傳統金融轉型,滿足地區經濟發展的新需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97 52 GIP.Green Investment Principles Members EB/OL.https:/ 開 放、包 容、自愿的國際合作網絡,旨在推動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321、。要。中國工商銀行于 2019 年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和日本瑞穗銀行等BRBR機制成員共同發布了“一帶一路”綠色金融(投資)指數。該指數以沿線 79 個國家作為研究對象,從全球 100 多個指標中選出 17 個關鍵指標,形成了具有高靈敏度和高區分度的指數,通過衡量各國綠色經濟表現(環境效率、環境治理等)和綠色發展能力(融資能力、政策及技術支持能力),來幫助各國政策制定者和各類投資人量化分析“一帶一路”投資過程中的綠色投資機會與環境挑戰、引導資金流向綠色領域53。98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53 中國工商

322、銀行帶路綠色指數課題組.“一帶一路”綠色金融(投資)指數研究R.2019.54 商務部,http:/ AEI.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https:/www.aei.org/china-global-investment-tracker/?ncid=txtlnkusaolp0000061856 AEI.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https:/www.aei.org/china-global-investment-tracker/?ncid=txtlnkusaolp00000618落實“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實踐3中國企業逐

323、步落實推進“一帶一路”沿線綠色投資。2021年,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非金融類直接投資 203 億美元,同比增長 14.1%54;投資和建設總計 641 億美元,同比增長 6%55。主要投資和建設的行業仍以能源、交通和金屬行業為主,分別占比 39%、28%和 11%56。在綠色發展原則的指引下,2021 年,中國“一帶一路”海外能源投資重點進一步轉向清潔能源,全年未有新的境外煤電投資項目,天然氣、水電、風電、光伏、核能等清潔能源合計占能源投資比重從 55%左右增長到近 70%。清潔能源已成為中國海外能源投資的主導方向。中國企業逐步落實推進“一帶一路”沿線綠色投資。2021 年,中國企業在“

324、一帶一路”沿線非金融 類 直 接 投 資203 億美元,同比增長 14.1%;投資和建設總計641 億美元,同比增長6%。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 99 57 數據來源:美國企業研究所AEI;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繪制圖 62“一帶一路”能源行業中國海外投資 2013202157 122/149$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2013201420152016201

325、72018201920202021百萬美元 煤炭 石油 天然氣 水能 光伏 風能 核能 生物質能 輸配電 Other煤炭 石油 天然氣 水能 核能 其他 光風能 122/149 2013-202157 57 數據來源:美國企業研究所 AEI;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繪制$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百萬美元 煤炭 石油 天然氣 水能 光伏 風能 核能 生物質能 輸配電 Other煤炭 石油 天然氣 水能 核能 其他 光風能 12%16%33%32%15%13%

326、16%16%44%38%8%16%31%35%9%7%32%15%24%22%26%19%9%21%7%38%23%20%14%19%24%20%29%26%16%2%2%4%8%4%21%8%6%2%4%4%18%6%9%6%16%12%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煤炭 石油 天然氣 水能 光伏 風能 核能 生物質能 輸配電 Other100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二)美歐氣候融資政策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

327、戰略構成挑戰中國在推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的過程中,會受到來自美歐氣候投融資政策的多方面挑戰,造成中國的對外投資項目競爭力相對下降、金額有所減少等,并對中國轉變對外投資策略、更多關注氣候影響提出要求。整體上,美歐通過設立基礎設施高標準、發布對外氣候投融資政策對我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產生直接影響,通過對內補貼等形式的政策對我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產生間接影響,并通過輿論引導等方式放大其影響力。美歐對外標準與政策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構成直接挑戰1美歐不斷推出新的氣候投融資舉措布局內政外交,并通過G7 等平臺協同推進符合發達國家利益的全球氣候投融資標準建設,意在恢復美歐氣候領域國

328、際影響力,整體上對我國形成了顯著挑戰,包括削弱我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影響力,降低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在能源類基礎設施項目的海外投資,降低我國政府和商業金融機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能源類項目的貸款額度,對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總體上形成了直接的抑制作用。從美國而言,一方面,美國在國際氣候融資計劃上以“全政府模式”應對氣候變化,重塑氣候全球領導力,增加投資以拉攏盟友形成圍堵中國的同盟。這將打壓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綠色項目投資的積極性,進而抑制我國企業參與到發展中國家綠色發展相關的建設中;另一方面,美國基建計劃在基建領域與我國展開激烈競爭

329、,如B3W擬聯合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對氣變的關注以獲得資金支持,包括了氣候領域的基礎設施,重點關注拉美和加勒比、非洲和所謂“印太”地區。B3W是七國集團推進高質量、可持續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制定的基建領域高標準,將會給“一帶一路”可持續基礎設施項目帶來壓力,對我國“一帶一路”綠色美歐不斷推出新的氣候投融資舉措布局內政外交,并通過G7等平臺協同推進符合發達國家利益的全球氣候投融資標準建設,意在恢復美歐氣候領域國際影響力。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

330、ncing Report 101 發展戰略形成競爭。就歐盟而言,一方面,2021 年歐盟推出 適應氣候變化戰略、“減排55”計劃提高氣候變化適應能力,降低面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對產業轉型、碳定價、發展可再生能源和能源稅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基礎設施的難度,從而減少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排放能源項目的投資傾向;另一方面,歐盟 2021 年 7 月 12 日通過“全球連通歐洲”基礎設施融資計劃,通過整合能源與氣候相關的外交安全政策,歐盟將形成完全整合的歐盟內部能源市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并提高科技研發與創新的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

331、,歐盟在2021年12月推出“全球門戶計劃”,將以拉美、非洲、“印太”、東歐、北極為重點地區,運用歐盟 2021-2027 年多年度財政框架中的新金融工具來提供資金。特別地,在針對非洲啟動的 1500 億歐元一攬子投資計劃中,歐盟每年將支付 200 億歐元。歐盟的一系列氣候投融資舉措將會與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綠色能源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資金需求之間構成競爭,導致部分項目會被歐盟方的企業優先獲得建設權,導致相關項目對中國政府方的能源貸款資金需求有所減少,加劇新能源產業的國際競爭,從而削弱我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的總體布局。此外,日本在對外氣候投融資及技術援助等方面通常與我國構成直接競爭

332、關系。日本注重通過參與、建立國際組織等方式提高與其投資對象國的聯系,并以此作為對外投資的契機。日本不管在項目直接投資還是海外綠色融資方面都具有較大規模,其海外凈資產規模超過 400 萬億日元(近 3萬億美元),連續31年保持全球最大債權國的地位,構成其龐大的對外氣候投融資、可持續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規模的基礎。58并且,日本在選擇投資對象時通常給予東南亞、印度、拉丁美洲等“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更多關注,對我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構成更直接的挑戰。58 日本銀行(2022).Japan s Balance of Payments Statistics and International I

333、nvestment Position for 2021.https:/www.boj.or.jp/en/statistics/br/bop_06/exdata/bop2021.htm/日本在對外氣候投融資及技術援助等方面通常與我國構成直接競爭關系。日本注重通過參與、建立國際組織等方式提高與其投資對象國的聯系,并以此作為對外投資的契機。102 2021 中國氣候融資報告 2021 China Climate Financing Report美歐對內貿易保護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構成間接挑戰2美歐在推動對外氣候投融資標準與政策出臺的同時,也不斷推動其他政策布局,如美國 通脹削減法案 和歐盟CBAM等,會對全球綠色相關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均產生影響,加劇新能源產業的國際競爭,并間接對我國推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產生影響。從美國而言,拜登政府的 通脹削減法案、“甲烷減排行動計劃”和“清潔購買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IIGF:2021中國氣候融資報告-美歐日氣候投融資專篇(126頁).pdf)為本站 (楊柳依依)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