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立言金融: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8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立言金融: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86頁).pdf(8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發布機構:天府新區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上海金發布機構:天府新區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廣州金羊金融研究院融與發展實驗室、廣州金羊金融研究院課題組成員:曾剛、陳小輝、駱立云、陳雙蓮、謝曉課題組成員:曾剛、陳小輝、駱立云、陳雙蓮、謝曉佳、杜欽欽、鄧婷心、張燕雪、李自榮、馬文波、劉佳、杜欽欽、鄧婷心、張燕雪、李自榮、馬文波、劉芳、李紅、彭燕、程翔、劉睿、胡毓林芳、李紅、彭燕、程翔、劉睿、胡毓林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摘要摘要本報告在界定氣候投融資內涵的基礎上,構建了包含4個一級指標(發展環境、氣候投資
2、、氣候融資和氣候成效)的氣候投融資評價指標體系,采用CRITIC客觀賦權法確定各指標權重,對62個城市(含23個試點地區所在城市)的氣候投融資情況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顯示:20182023年,基于62個城市測算的全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呈上漲趨勢,指數值145.54點上升至168.55點,五年間上漲15.81%,年復合增長率為2.98%。其中,發展環境指數表現良好,增速高于綜合指數;氣候投資指數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20202023年間同比增長率持續超過10%;氣候融資指數整體呈波動上升趨勢;氣候成效指數表現最好,在4個一級指標中居于首位。對比試點與非試點地區發現,試點地區的氣候投融資指數更高,超過
3、了全國水平與非試點地區。20182023年,試點地區氣候投融資指數由146.70點上升至173.17點,年復合增長率達3.37%;非試點地區氣候投融資指數由131.54點上升至143.66點,年復合增長率為1.78%。試點地區在發展環境、氣候投資、氣候融資和氣候成效四方面的表現均優于非試點地區。2023年,試點地區的發展環境指數、氣候投資指數、氣候融資指數和氣候成效指數分別比非試點地區高出30.05點、47.69點、17.0點8和25.38點。此外,本報告還對我國氣候投融資發展較為突出的上海、成都、濟南、鄭州等城市進行案例剖析,試圖為其他城市提供經驗借鑒。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目錄
4、目錄1.研究背景研究背景.31.1概念界定.31.2國際背景.31.3國內背景.42.研究意義研究意義.62.1研究現狀.62.2研究亮點.62.3指標價值.73.評價體系評價體系.83.1評價對象.83.2評價周期.83.3構建原則.83.4指標體系.93.5指標權重.153.6數據來源.154.評價結果評價結果.164.1氣候投融資指數:持續上漲.164.2發展環境指數:略有回落.164.3氣候投資指數:提速增長.194.4氣候融資指數:翹尾回升.204.5氣候成效指數:高位爬行.21專欄1對比分析:試點地區超過非試點地區.24專欄2三個梯隊:成都進入第一梯隊.32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
5、2024)5.代表城市分析代表城市分析.355.1上海:差異化氣候投融資模式.355.2成都:氣候投融資高質量發展新范式.465.3濟南:特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595.4鄭州:“綠城”實至名歸.696.結論與展望結論與展望.79參考文獻參考文獻.81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1引言引言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氣候投融資作為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手段,已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氣候變化的應對工作,致力于通過氣候投融資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早在2007年,我國便出臺了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提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具體任務。2
6、020年,我國正式出臺氣候投融資的專項政策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次年發布 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方案,我國試點工作正式開始推進。2022年8月,首批23個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公布;同年11月,生態環境部出臺氣候投融資試點地方氣候投融資項目入庫參考標準,為各地區建設地方氣候投融資項目庫提供參考依據。四川省地處青藏高原向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氣候變化脆弱度較高,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為此,四川省緊抓氣候投融資賽道,積極探索新路徑。2022年11月,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等五部門印發四川天府新區氣候投融資試點實施方案,探索立足成都、服務西部、輻射“一帶一路”的氣候投融資高質量發
7、展“天府路徑”。2023年4月,四川省組織編制了四川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以此打造全國氣候適應型發展先行區和氣候適應型社會,并強調加強氣候投融資對接和能力建設的重要性。這些都體現了四川省在氣候投融資方面的創新力與領導力。在此背景下,天府新區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牽頭編制報告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2024)。該報告以20182023年為評價周期,以62個城市(含23個試點地區所在城市)為評估對象,基于發展環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2境、氣候投資、氣候融資和氣候成效四個維度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對62個城市的氣候投融資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挖掘典型城市氣候投融資實踐的成功經驗,助力我國氣候投融資體
8、系建設,引導資金更多投向低碳領域,助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為構建美麗中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貢獻西部力量。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31.研究背景研究背景1.1概念界定概念界定氣候投融資是在國際氣候談判的過程中應運而生的概念,國際上多表達為氣候金融(climate finance),但目前尚未對氣候金融和氣候投融資形成統一的定義。不同機構對氣候投融資的理解大同小異,發展目標基本趨于一致。世界上第一個應對氣候風險的國際性文件是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其中提到“當以統籌兼顧的方式把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與社會和經濟發展協調起來,以免后者受到不利影響,同時充分考慮到發展
9、中國家實現持續經濟增長和消除貧困的正當的優先需要”。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認為,氣候融資是指地區、國家或跨國融資,包括公共、私人和其他融資來源,主要用于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世界銀行集團(WBG)強調,氣候金融就是向低碳、適應氣候變化發展的項目提供投融資;氣候政策倡議委員會(CPI)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CED)則認為,氣候投融資的資金使用必須??顚S?,專門用于應對、適應和緩解氣候變化?;跈嗤C構對氣候投融資概念的理解,本報告認為氣候投融資是以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為目的的投融資活動。1.2國際背景國際背景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在里約熱內盧召開,會議上各國就氣候行動基本原則達成一致
10、并簽署了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會后各國和相關國際組織就氣候投融資給出了各自的解釋和定義。從1995年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每年定期召開締約方會議就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問題展開討論。200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締約各方承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4諾將在2010-2012年間通過國際機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近300億美元的額外快速啟動資金,用于支持其應對氣候變化行動。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圓滿召開,會議達成了包括巴黎協定在內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巴黎協定規定了資金方向和用途“使資金流動符合溫室氣體低排放和氣候適應型發展的路徑”成為與減緩目標
11、和適應目標并重的三大目標之一。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第二十八屆會議(COP28)在阿聯酋迪拜舉行。此次會議是歷屆締約方大會中規模最大的一屆,共約8.5萬人與會,包含15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近200個締約方就首次“全球盤點”通過了一項決定,其內容包括呼吁各國擺脫化石能源,確立了在本十年結束前加大氣候行動力度,實現將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1.5C以內的總體目標。1.3國內背景國內背景2007年6月,我國出臺了第一部應對氣候變化的全面性政策文件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這也是發展中國家頒布的第一部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方案。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了
12、“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安排,首次提出推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相關安排,強調要加強金融對氣候投融資工作的支持。2020年10月,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等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這是我國首份關于氣候投融資的政策性文件,正式對氣候投融資概念做出明確界定,標志著我國金融和氣候變化開始深度融合。2021年12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通知與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方案,標志著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正式啟動。2022年8月,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5生態環境部官網公布了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同時,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了省
13、級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編制指南,要求各省級生態環境廳(局)要盡快啟動省級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編制工作。2023年2月,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了四川省應對氣候變化重點任務(20232025)要求,強調開展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管控試點示范。同年4月,四川省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四川省2023年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要點,進一步要求四川加強氣候投融資供需對接和能力建設。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候投融資是實現減排目標、推動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術發展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推動我國朝著可持續發展目標邁進。四川天府新區作為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
14、地區之一,其在氣候投融資領域開展的工作與實踐,不僅有助于自身綠色低碳發展,也對其他地區進一步開展氣候投融資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表表1-120182023年我國氣候變化相關政策年我國氣候變化相關政策序號序號時間時間發布機發布機構構政策名稱政策名稱相關內容相關內容12020年生態環境部等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投資、金融、產業、能源和環境等各領域政策協同高效推進,氣候投融資政策和標準體系逐步完善22021年生態環境部等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方案推動氣候投融資產品與服務的創新,構建有利于氣候投融資的政策支持體系和市場運行環境32022年國務院“十四五”
15、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有效增強能源消費總量管理彈性,加強能耗雙控政策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的銜接42022年生態環境部等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到2035年,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和標準體系更加完善,全社會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顯著提升,氣候適應型社會基本建成52022年生態環境部氣候投融資試點地方氣候投融資項目入庫參考標準2023年10月底前,各省級生態環保部門組織試點地方完成首批氣候投融資項目入庫,初步建成地方氣候投融資項目庫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62.研究意義研究意義2.1研究現狀研究現狀當前,我國氣候投融資正處于試點起步階段,國內涌現出不少涉及氣候投融資指數編制的具體方案。然而
16、,現有研究尚存以下不足之處。第一,針對性研究少。由于氣候投融資概念提出的時間晚,專門針對氣候投融資的評價體系相對較少,更多聚焦于ESG主題指數和綠色金融指數。第二,研究視角狹窄。多數指數基于省市層面編制,而針對城市層面的氣候投融資評價指數較為鮮見。第三,缺乏對試點地區的評價體系。2022年,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名單公布,暫未出現面向試點地區氣候投融資發展狀況的評價指數。2.2研究亮點研究亮點本報告提出的氣候投融資指數在參考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融入多方面因素,盡可能全面、客觀地對氣候投融資成效做出評價,具有以下亮點。第一,指標針對性強。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構建了包含試點地區在內的城市層面的
17、氣候投融資評價指標體系,聚焦于試點地區的發展路徑與經驗總結。第二,宏微觀相結合。本報告實現了宏觀與微觀的有機結合,不僅包括宏觀層面政府以及公眾對氣候投融資的支持,還考慮到了微觀層面銀行與企業的實際行動。第三,指標體系完善。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打破了傳統研究范式,將評價對象從企業擴展到政府、銀行以及公眾等多個維度,盡可能全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7面地衡量社會對氣候投融資發展的推動作用。2.3指標價值指標價值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緊扣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主題,面向城市設計出一套評價指標體系,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第一,學術價值。在深入剖析氣候投融資內涵、發展困境的基礎上,構建相對完善的氣候投融
18、資指標體系,為氣候投融資的進一步研究提供獨特的研究思路與視角。第二,實踐價值。本報告構建的氣候投融資指數包括4個一級指標(發展環境、氣候投資、氣候融資和氣候成效),在對城市層面氣候投融資整體發展現狀分析的基礎上,對4個一級指標進一步細化,有助于發掘城市氣候投融資發展的長處與短板。第三,政策價值??芍φ蛐袠I主管部門對本地區氣候投融資狀況進行評估、考核和獎懲分析,優化資金配置效率,為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的經驗推廣提供參考經驗。第四,發展經驗。為非試點地區的氣候投融資實踐提供可參考的經驗,幫助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進行考核監督與決策分析,提升公共管理服務績效,優化資源配置效率,助力氣候投融資高質量發
19、展。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83.評價體系評價體系3.1評價對象評價對象我國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名單包括23個地區,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以及橫向可比性,本報告選取各試點地區所在城市作為評價對象。同時,將2023年全國GDP排名前50的城市(港澳臺除外)也作為評價對象,以便對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的氣候投融資發展情況進行對比分析,本報告在篩除上述重復城市之后,最終確定的評價對象為62個城市。3.2評價周期評價周期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環境友好工作方針,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2018年5月,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對環境與氣候保護提出了更高要求
20、。同時基于數據的可得性與時效性,本報告選擇20182023年作為評價周期。3.3構建原則構建原則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方案強調,“氣候投融資是指為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低碳發展目標,引導和促進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投資和融資活動,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持范圍包括減緩和適應兩個方面”。本報告構建的氣候投融資指數在綜合考慮氣候投融資發展條件、投入產出等條件下,下設4個一級指標,即發展環境、氣候投資、氣候融資和氣候成效指標,從多個維度衡量城市氣候投融資發展情況。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93.4指標體系指標體系圖圖3-4-1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標評價體系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標評價體系注:若
21、指標后標注“+”,則代表正向指標;標注“-”則代表逆向指標;標注“n”則代表倒“U”型指標。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103.4.1發展環境發展環境發展環境是指氣候投融資發展面臨的區域環境,包括政府圍繞氣候投融資進行的政策布局與懲處,社會公眾對氣候投融資的支持熱情與實效,其代理指標分別為合規環境與公眾環境。1.合規環境合規環境合規環境是指政府為鼓勵促進氣候投融資發展所頒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及行政主管部門為規范市場主體從而對氣候損害者的行政處罰。該指標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氣候友好型項目與企業發展面臨的營商環境,由政策法規數量、氣候處罰次數與金額構成。2.公眾環境公眾環境公眾環境是指社會
22、對氣候投融資工作推進的支持力度,由氣候支持熱情與氣候支持技術構成。其中,支持熱情通過檢索并統計氣候投融資關鍵詞詞頻數得出,關鍵詞的來源包括習近平總書記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的講話內容,以及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指導意見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2年度報告等相關政策文件。氣候支持技術采用數字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及占比、授權數量及占比衡量。數字技術的應用對氣候變化有著積極影響,如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實現能源的優化利用,降低單位能耗。生產運營數字化是企業重要的減碳發力點。此外,依托數字技
23、術開發的綠色消費產品與場景,可以提高公眾綠色消費的參與度,形成全民參與綠色消費的行動自覺。因此報告從智慧芽專利數據庫中提取數字技術專利數據,用來衡量氣候支持技術。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113.4.2氣候投資氣候投資氣候投資是指為應對氣候變化進行的投資活動,包括政府、企業以及銀行部門的投資。1.政府投資政府投資政府投資指標采用節能環保財政支出以及節能環保財政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測度。近年來,政府不斷加強對氣候保護、污染防治等生態項目的投資,包括對家庭污染生產和修復等環境改善項目的財政扶持,以及農村有機污染防治和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財政支出反映了各地在環境保護領域的財政投入,可
24、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政府在氣候方面的投資。2.氣候友好型企業投資氣候友好型企業投資天府立言研究院認為,氣候友好型企業是指滿足監管要求,具有滿足監管要求,具有氣候友好意識、氣候風險管理意識,積極參與氣候投融資,產品和業氣候友好意識、氣候風險管理意識,積極參與氣候投融資,產品和業務包括或涉及氣候友好型技術、氣候相關技術的企業務包括或涉及氣候友好型技術、氣候相關技術的企業。其中,氣候友好型技術是指聯合專利分類體系(CPC)中的減緩或適應氣候變化的技術,氣候相關技術是指政府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第二批)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2017年本低碳部分)國家重點節能
25、低碳技術推廣目錄綠色技術推廣目錄(2020年)等文件中所涉及到的相關技術。本報告基于對氣候友好型企業的界定,構建了一組氣候友好型企業相關的關鍵詞,通過檢索所有上市公司經營范圍以確定氣候友好型企業名單。氣候友好型企業投資不僅包括對內與對外的投資,還包括研發投氣候友好型企業投資不僅包括對內與對外的投資,還包括研發投資資。其中,對內投資是指氣候友好型企業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其他長期資產方面的投資。該指標又分為對內正向投資與逆向投資,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12對內正向投資為氣候友好型企業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其他長期資產的購置行為;對內逆向投資為氣候友好型企業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
26、其他長期資產的處置行為。對外投資是指氣候友好型企業為獲得更高收益所進行的股權投資,該指標同樣也分為正向投資與逆向投資。對外正向投資指氣候友好型企業對子公司以及其他營業單位的取得行為;對外逆向投資指氣候友好型企業對子公司股權以及其他營業單位的取得行為的處置行為。研發支出由氣候友好型企業的研發支出金額以及占企業市值的比重來表征。氣候友好型企業的研發支出不僅反映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行業對氣候友好型項目的信心,研發支出越多,氣候友好型材料、產品越有可能被研發并投入生產生活。3.銀行投資銀行投資我國是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銀行投資是指銀行為支持氣候與環境可持續發展所發放的綠色信貸。有研
27、究指出,氣候信貸占綠色信貸的比重達70%,出于數據可獲得性考慮,本報告通過查找104家商業銀行的綠色信貸數據,并將其中全國性銀行的綠色信貸余額按照城市網點的數量分解,用以衡量銀行對氣候友好項目的投資。3.4.3氣候融資氣候融資氣候融資是為應對氣候變化進行的融資活動,評價主體為氣候友好型企業。具體分為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1.股權融資股權融資股權融資是指氣候友好型企業通過發行股票直接吸收機構或個人的資金,通過股權融資所獲得的資金,企業無需還本付息。氣候友好型企業所獲得的股權融資可以反映出市場對其所在行業的景氣度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13預期,該指標用企業現金流量表中吸收投資取得的現金以
28、及其占企業市值的比重來衡量。2.債權融資債權融資債權融資是指氣候友好型企業通過舉債的方式進行融資,所獲得的資金需要承擔利息,其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決企業運營資金短缺的問題。債權融資可劃分為氣候友好型信貸與氣候友好型債券。氣候友好型信貸是指氣候友好型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進行的貸款,反映氣候友好型企業的舉債能力,本報告選取氣候友好型企業現金流量表中企業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以及其占企業市值的比重來衡量。氣候友好型債券是指將所得資金專門用于資助符合規定條件的綠色項目或為這些項目進行再融資的債券工具。全球首支氣候債券誕生于2007年,由歐洲投資銀行發行,其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歐洲投資銀行為可再生能源或能源效率類項目提
29、供貸款。我國氣候債券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2021年國際氣候債券倡議組織(The Climate BondsInitiative;CBI)宣布,國電電力發行的2021年度第一期綠色中期票據,被正式認證為氣候債券,是國內首支國際認證的氣候債券。當前主流數據庫大多對綠色債券數據進行統計,鮮有針對氣候債券的數據集,因此本報告采用氣候友好型企業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總額以及其占企業市值的比重來表征氣候友好型債券的發行額。3.4.4氣候成效氣候成效氣候投融資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為此,本報告的氣候成效指標涉及減緩氣候變化和適應氣候變化兩個方面。1.減緩氣候變化減緩氣候變化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方案指
30、出,減緩氣候變化活動主要包括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開展碳捕集以及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等,包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14括減污降碳以及結構優化等方面。減污與降碳具有協同治理的特征,因此,本報告用碳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業煙粉塵排放量以及市區空氣優良率來測度減緩氣候變化效應,數據主要來源于城市統計年鑒。2.適應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方案提到,適應氣候變化主要包括提高農業、水資源等重點領域的適應能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等。因此,本報告將主要從綠色基建方面來衡量適應氣候變化效果。國內學者普遍認同綠色基礎設施包括自然區域、保護性土地、生產性土地及其他開放空間,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綠
31、色網絡,也可以作為土地利用規劃與保護的方法。氣候友好型企業與專利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能夠減少能源消耗與污染排放,能夠反映社會向適應氣候變化轉型的程度。本報告用人均綠地面積、氣候友好型專利申請數量及占比、氣候友好型專利授權數量及占比、氣候友好型企業數量以及注冊資本存量來測度適應氣候效應。其中,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與統一性,人均綠地面積用城市公園綠地面積除戶籍人口數獲得。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153.5指標權重指標權重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采用CRITIC客觀賦權法計算,先對各項指標數據去量綱和歸一化處理,具體公式如下:正向指標:=逆向指標:=倒“U”型指標:若,則=其中,為歸一化處理后的值,為
32、原始數值,為指標j的最小值,為指標j的最大值,為指標j的中位數。3.6數據來源數據來源本報告以20182023年我國62個城市為評價對象,各項指標值來源于各地統計局、銀行年報、智慧芽、企查查、企業預警通、CSMAR以及WIND數據庫,個別空缺值采用線性插值法進行填補。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164.評價結果評價結果本報告在對62個城市的氣候投融資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基礎上,按GDP加權得到全國氣候投融資指數以及各級指數。全國情況具體情況如下。4.1氣候投融資指數:持續上漲氣候投融資指數:持續上漲20182023年,全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呈持續上漲趨勢,從145.54上升至168.55,5年間
33、上漲15.81%,年復合增長率為2.98%。其中,2020-2021年間氣候投融資指數上漲較快,同比增長率為5.31%。圖圖4-1-120182023年全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年全國氣候投融資指數4.2發展環境指數:略有回落發展環境指數:略有回落20182023年,全國發展環境指數從212.83上升至223.00,5年間復合增長率為0.94%;發展環境指數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高于氣候投融資指數。20202021年,發展環境指數上漲較快,同比增長率為7.56%。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發展環境指數較2022年下降,通過分析原始數據,公眾支持熱情與氣候技術支持有所降低。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
34、17圖圖4-2-120182023年全國發展環境指數年全國發展環境指數20182023年,氣候支持熱情整體波動較大,尤其是20202021年間關鍵詞詞頻增加3.3倍。這是因為2020年10月,我國出臺了第一部氣候投融資專項政策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次年又宣布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氣候投融資成為當時的熱門話題,被社會公眾廣泛討論,與之相關的關鍵詞詞頻數量陡升。2022年8月,首批試點名單公布,此后國家層面暫未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因此2022年氣候友好類關鍵詞詞頻仍保持在高位,但到2023年又出現顯著下滑。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18圖圖4-2-2120182023年全國
35、氣候支持熱情單位:萬次年全國氣候支持熱情單位:萬次此外,氣候支持技術中的數字技術專利申請與授權數量較2022年也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數字技術專利申請數量于2021年前始終處于上升趨勢,20212023年連續兩年出現下滑,由409011項下降至212824項。數字技術專利授權數量下降幅度相對較緩,20222023年間由161538項下降至130244項。圖圖4-2-320182023年全國數字技術專利申請與授權數量單位:項年全國數字技術專利申請與授權數量單位:項1本報告氣候支持熱情采用氣候投融資相關關鍵詞的詞頻次數來衡量。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194.3氣候投資指數:提速增長氣
36、候投資指數:提速增長20182023年,全國氣候投資指數提升增長,從62.91上升至93.77,5年間復合增長率為8.31%,增速超過其他一級指數。20182023年,氣候投資指數的均值2為73.02,低于氣候投融資指數的均值。氣候投資指數近幾年開始全面發力,展現出極強的后勁。2020-2023年間,氣候投資指數同比增長率持續超過10%,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銀行部門綠色信貸迅速增加。圖圖4-3-120182023年全國氣候投資指數年全國氣候投資指數早在2007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三部委聯合發布關于落實環保政策法規防范信貸風險的意見并首次提出綠色信貸。近年來,銀行不斷擴大綠色信貸的投放規模。201
37、82023年,全國綠色信貸余額由65750萬元上升至215121萬元,5年間增加兩倍有余,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6.75%,遠遠超過氣候投資指數的增長速度。2本報告指數均值采用未進行四舍五入的原始數據進行計算,計算完畢后再保留兩位小數。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20圖圖4-3-220182023年全國綠色信貸余額單位:萬元年全國綠色信貸余額單位:萬元4.4氣候融資指數:翹尾回升氣候融資指數:翹尾回升20182023年,全國氣候融資指數呈波動上升趨勢,由14.70上升至18.76,5年間上漲27.62%,年復合增長率為5.00%,增速在四個一級指數中排名第二。此外,氣候融資指數的整體水平較低
38、,2018-2023年間其均值為18.60,遠低于其他三個一級指數,并且整體變動趨勢呈波動狀。2023年開始回升。圖圖4-4-120182023年全國氣候融資指數年全國氣候融資指數20182023年,氣候友好型企業信貸金額在波動中上升,年復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21合增長率為5.77%;氣候友好型企業的股權融資金額則保持穩步上升趨勢,年復合增長率為19.74%。圖圖4-4-220182023年氣候友好型企業股權融資及信貸金額單位:萬元年氣候友好型企業股權融資及信貸金額單位:萬元4.5氣候成效指數:高位爬行氣候成效指數:高位爬行20182023年,全國氣候成效指數整體呈平穩上升趨勢,
39、由219.99上升至267.24,5年間上漲21.48%,年復合增長率為3.97%。盡管氣候成效指數增幅較緩,但其整體保持在高位。20182023年,氣候成效指數始終處于200以上的高位,其均值為239.84,遠高于其他一級指數。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22圖圖4-5-120182023年全國氣候成效指數年全國氣候成效指數氣候成效的良好表現離不開氣候友好型企業以及專利的井噴式增長。20182023年,氣候友好型企業存量由95.74萬家上升至311.61萬家,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6.62%,氣候友好型企業注冊資本存量由22.71萬億元上升至62.04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2.26%;氣
40、候友好型專利申請數量增長近2倍,由277543項上升至805853項,授權數量則增長8倍有余,由109037項上升至1026126項。圖圖4-5-2 20182023年全國氣候友好型企業存量及注冊資本存量單位:萬家年全國氣候友好型企業存量及注冊資本存量單位:萬家/萬億元萬億元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23圖圖4-5-320182023年全國氣候友好型專利申請及授權數量單位:項年全國氣候友好型專利申請及授權數量單位:項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24專欄專欄1對比分析:試點地區超過非試點地區對比分析:試點地區超過非試點地區20182023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的氣候投融資指數均呈
41、上升趨勢,其中試點地區的氣候投融資指數由146.70上升至173.17,年復合增長率為3.37%,非試點地區的氣候投融資指數由131.54上升至143.66,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78%,整體而言,試點地區氣候投融資發展更勝一籌,發展水平更高且增速更快??傮w而言,試點地區表現出如下特征。圖圖4-6-120182023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氣候投融資指數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氣候投融資指數1.試點地區發展環境優渥試點地區發展環境優渥20182023年,試點地區發展環境指數由215.24上升至228.92,年復合增長率為1.24%;非試點地區發展環境指數由191.77上升至198.87,年復合增長率
42、為0.73%??梢钥闯?,試點地區的發展環境指數始終高于非試點地區,并且二者之間的差距逐漸拉大,2018年試點地區發展環境指數較非試點地區高出23.47,到2023年這一數值達到30.05。試點地區的氣候支持熱情3和實效4遠超非試點地區。20182023年,試點地區的平均關鍵詞詞頻由20411次上升至213863本報告氣候支持熱情采用氣候投融資相關關鍵詞的詞頻次數來衡量。4本報告氣候支持實效采用數字技術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來衡量。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25次,非試點地區的平均關鍵詞詞頻則由2396次上升至2197次,2023年試點地區的氣候支持熱度是非試點地區的9倍有余。2018202
43、3年,試點地區氣候友好型創新水平更高,其中試點地區的數字技術專利平均申請和平均授權數量分別由4414項上升至5199項、由773項上升至3323項。非試點地區的數字技術專利平均申請和平均授權數量分別由338項上升至385項、由78項上升至222項。圖圖4-6-220182023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發展環境指數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發展環境指數圖圖4-6-3520182023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氣候支持熱情單位:次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氣候支持熱情單位:次5本報告采用氣候投融資相關關鍵詞的詞頻來反映氣候支持熱情。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26圖圖4-6-420182023年試點與非試
44、點地區數字技術專利申請與授權數量單位:項年試點與非試點地區數字技術專利申請與授權數量單位:項2.試點地區氣候投資水平整體更高試點地區氣候投資水平整體更高20182023年,試點地區氣候投資指數的整體水平更高,由64.59上升至98.79;非試點地區氣候投資指數由40.47上升至51.10。試點地區和非試點地區的政府、氣候友好型企業以及銀行在氣候投融資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對相關項目積極進行投資。其中,試點地區的投資支持力度更大,更多的資金流向了氣候項目。20182023年,試點地區政府的平均環境保護財政支出、氣候友好型企業對內和對外的平均正向投資以及銀行的平均信貸投資均超過了非試點地區。中國氣候
45、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27圖圖4-6-520182023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氣候投資指數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氣候投資指數圖圖4-6-620182023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平均環境保護財政支出單位:億元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平均環境保護財政支出單位:億元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28圖圖4-6-7 20182023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平均氣候友好型企業正向投資單位:萬元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平均氣候友好型企業正向投資單位:萬元圖圖4-6-820182023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平均綠色信貸單位:萬元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平均綠色信貸單位:萬元3.試點地區氣候融資能力更強試點地
46、區氣候融資能力更強20182023年,試點地區的氣候融資水平始終高于非試點地區,且增速更快。具體而言,試點地區的氣候融資指數由15.11上升至20.74,年復合增長率為6.54%;非試點地區的氣候融資指數由4.28下降至3.66,年復合增長率為-3.08%。無論是股權融資還是債權融資,試點地區的氣候友好型企業表現較非試點地區更好。2023年試點地區氣候友好型企業平均股權融資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29金額為273.09萬元,非試點地區為16.82萬元;試點地區氣候友好型企業平均信貸和債券占比為0.24%和0.15%,而非試點地區的均未超過0.01%。圖圖4-6-920182023年試
47、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氣候融資指數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氣候融資指數圖圖4-6-10 20182023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平均氣候友好型企業股權融資 單位:萬元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平均氣候友好型企業股權融資 單位:萬元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30圖圖4-6-1120182023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平均氣候友好型企業平均債權融資占比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平均氣候友好型企業平均債權融資占比4.試點地區氣候成效表現亮眼試點地區氣候成效表現亮眼20182023年,試點地區的氣候成效指數更高,由219.81上升至271.99,年復合增長率為4.35%;非試點地區由217.81上升至246.6
48、1,年復合增長率為2.51%。20182023年,試點地區則由9.74公頃/萬人上升至11.34公頃/萬人,增幅為16.43%,非試點地區人均綠地面積由4.74公頃/萬人上升至6.38公頃/萬人,增幅達34.60%。試點地區的人均綠地面積較非試點地區略高。圖圖4-6-1220182023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氣候成效指數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氣候成效指數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31圖圖4-6-1320182023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人均綠地面積單位:公頃年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人均綠地面積單位:公頃/萬人萬人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32專欄專欄2三個梯隊:成都進入第一梯隊三
49、個梯隊:成都進入第一梯隊按照2023年氣候投融資指數值的高低,本報告將62個城市劃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第一梯隊: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廣州、天津、成都、重慶、西安、杭州、蘇州、青島、合肥、武漢、廈門。圖圖4-7-12023年第一梯隊城市氣候投融資指數年第一梯隊城市氣候投融資指數第二梯隊第二梯隊:長春、常州、昆明、福州、長沙、無錫、寧波、濟南、東莞、鄭州、大連、南通、太原、臺州、石家莊、南昌、紹興、佛山、蘭州、溫州、濰坊、鹽城、煙臺、揚州、泉州、泰州、三明、保定、包頭、徐州、滁州、鄂爾多斯。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33圖圖4-7-22023年第二梯隊城市氣候投融資指數年第二梯隊城
50、市氣候投融資指數第三梯隊:第三梯隊:柳州、漳州、阜新、咸陽、臨沂、唐山、麗水、湘潭、嘉興、榆林、襄陽、洛陽、長治、信陽、沈陽。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34圖圖4-7-32023年第三梯隊城市氣候投融資指數年第三梯隊城市氣候投融資指數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355.代表城市分析代表城市分析5.1上海:差異化氣候投融資模式上海:差異化氣候投融資模式20182023年上海氣候投融資指數呈上升趨勢。由2018年的186.94上升到2023年的261.90,年復合增長率為6.98%,在東部排名第2。期間,上海氣候投融資指數始終高于全國和東部。圖圖5-1-120182023年全國、東部
51、與上海氣候投融資指數年全國、東部與上海氣候投融資指數圖圖5-1-22023年東部氣候投融資指數年東部氣候投融資指數TOP105.1.1一級指數:有升有降一級指數:有升有降1.發展環境指數:下降發展環境指數:下降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36上海發展環境指數從2018年的275.24上升到了2021年的376.50,2021年后有所下降,至2023年的327.23,但是指數值仍然保持在300以上,且一直明顯高于全國和東部的發展環境指數。2023年上海發展環境指數在東部排名第1。圖圖5-1-320182023年全國、東部與上海發展環境指數年全國、東部與上海發展環境指數圖圖5-1-42023
52、年東部發展環境指數年東部發展環境指數TOP102.氣候投資指數:快速上升氣候投資指數:快速上升20182020年上海氣候投資指數較為穩定,指數值保持在120左右,2020年后開始快速上升,由2020年的128.48上升到2023年的283.32,上海的氣候投資指數一直高于全國和東部。2023年上海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37氣候投資指數在東部排名第2,僅次于北京。圖圖5-1-520182023年全國、東部與上海氣候投資指數年全國、東部與上海氣候投資指數圖圖5-1-62023年東部氣候投資指數年東部氣候投資指數TOP103.氣候融資指數:高位波動氣候融資指數:高位波動20182021年
53、上海氣候融資指數呈上升趨勢,由2018年的39.57上升到2021年的82.62,在2022年有所下降,為58.51,2023年保持穩定。但上海氣候融資指數一直高于全國和東部的氣候融資指數,且2023年上海氣候融資指數在東部排名第3。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38圖圖5-1-720182023年全國、東部與上海氣候融資指數年全國、東部與上海氣候融資指數圖圖5-1-82023年東部氣候融資指數年東部氣候融資指數TOP104.氣候成效指數:穩步上升氣候成效指數:穩步上升上海氣候成效指數從2018年的232.56上升到2023年的319.74,年復合增長率為6.57%,上海的氣候成效指數一直
54、略高于全國和東部。2023年上海氣候成效指數在東部排名第3。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39圖圖5-1-920182023年全國、東部與上海氣候成效指數年全國、東部與上海氣候成效指數圖圖5-1-102023年東部氣候成效指數年東部氣候成效指數TOP105.1.2特征分析:政策驅動、企業發力特征分析:政策驅動、企業發力1.氣候投融資發展環境良好氣候投融資發展環境良好(1)眾多政策法規支撐、重視氣候投融資的創新性發展。)眾多政策法規支撐、重視氣候投融資的創新性發展。20182023年,上海氣候相關法律政策數量保持上升趨勢,由2018年的5924條,上升至2023年的8766條,年復合增長率為
55、8.15%。同時,上海氣候相關法律政策數量占全國氣候相關法律政策數量的比重也一直保持上升趨勢,由2018年的4.67%上升至2023年的5.46%。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40上海積極制定氣候投融資相關的政策法規,為開展氣候投融資工作“保駕護航”。圖圖5-1-1120182023年上海氣候相關法律政策數量及其占全國比重單位:條年上海氣候相關法律政策數量及其占全國比重單位:條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上海發布了多項與氣候投融資緊密相關的政策文件??傮w而言,這些文件提出上海后續開展氣候投融資工作應當圍繞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探索創新性的氣候投融資模式進行。表表5-1-120212023年上海部
56、分氣候投融資政策文件年上海部分氣候投融資政策文件序序號號發文日發文日期期發文機構發文機構政策政策/計劃計劃相關內容相關內容1202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上海加快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施意見加快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充分發揮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服務輻射功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22022年上??茖W技術委員會上??萍贾翁歼_峰碳中和實施方案著力推進低碳零碳負碳科技創新,實現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為上海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推進提供基礎性科技支撐和前瞻性科技引領。32022年上海生態環境局上海2022年大氣環境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計劃推進本市大
57、氣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特制定本工作計劃。42022年上海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一次會議上海浦東新區綠色金融發展若干規定支持浦東新區金融機構創新氣候投融資產品和業務。浦東新區人民政府按照國家部署,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探索差異化的投融資模式。52023年上海市人民上海與三明市對口合作上海發揮在碳交易、碳金融、投融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41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實施方案(20232025年)資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深化與三明在氣候投融資項目庫平臺建設、標準體系建設及企業碳核算等方面的合作。62023年上海生態環境局上海2023
58、年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要點有序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2)氣候友好型企業的專利數量逐年攀升。)氣候友好型企業的專利數量逐年攀升。20182023年上海氣候友好型企業的專利申請數量和授權數量呈上升態勢,專利申請數量從2018年的11980項上升到2023年的38247項,年復合增長率為26.13%;專利授權數量從2018年的4326項上升到2023年的47625項,年復合增長率為61.57%。20182023年上海的創新質量6也呈上升趨勢,在2021年迅速上升,由37.37%上升到100.01%。上海市氣候友好型企業致力于創新發展,逐年上升的專利申
59、請數量和授權數量體現了這些企業不斷提高的科研創新能力,能夠為氣候友好型企業參與氣候投融資工作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持。圖圖5-1-1220182023年上海氣候友好型專利申請與授權數量單位:項年上海氣候友好型專利申請與授權數量單位:項(3)綠色創新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綠色創新技術水平不斷提高。2023年7月,上海經濟和信6創新質量=本年專利授權數量/上一年專利申請數量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42息化委員會公布了上海2023年度十大綠色低碳創新技術產品名單。名單中的廣科潤資(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3日,經營范圍包括新材料技術研發、新材料技術推廣服務等,致力于氣凝膠、碳纖
60、維、碳化硅、碳化硼等新型復合材料的研發。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要推動氣凝膠等新型材料研發應用。該公司本次入選的綠色技術產品是RZZ型氣凝膠納米絕熱制品,是中央重點支持的技術產品。表表5-1-2上海上海2023年度十大綠色低碳創新技術產品名單年度十大綠色低碳創新技術產品名單序序號號申報單位申報單位成立成立年份年份注冊資本注冊資本(萬元)(萬元)綠色技術產品綠色技術產品1理想萬里暉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201323500光伏異質結電池成套裝備和工藝2上海電氣風電集團2006133300海神平臺16+MW全海城平臺機組3克萊門
61、特捷聯制冷設備(上海)有限公司200314070.9磁懸浮相變自然冷卻技術4網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0243700DLC直接浸沒式液冷技術5上海諾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13400空氣源高溫熱泵蒸汽發生技術6上海氫楓能源技術有限公司20165444.89新型鎂基固態儲運氫技術7廣科潤資(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11000RZZ型氣凝膠納米絕熱制品8上海易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20172174工業制造業LCA(碳足跡)量化工業軟件9礦環??萍迹ㄉ虾#┯邢薰?0172056.72基于工業固廢高附加值利用的二氧化碳礦化技術10緯景儲能科技有限公司201818700堿性鋅鐵液流電池2.重視綠色
62、發展,綠色金融提供充足資金支撐重視綠色發展,綠色金融提供充足資金支撐(1)政府高度重視綠色環保工作,積極提供財政支持。)政府高度重視綠色環保工作,積極提供財政支持。20182023年上海環境保護財政支出整體呈上升趨勢。20182020年有所下降,由138.80億元下降至102.10億元,但是2020年后開始逐漸上升,最高達到2023年的142.27億元。同時,上海環境保護財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43政支出占全國環境保護財政支出的比重也在2020年后開始逐漸上升,一直保持在3%以上。圖圖5-1-1320182023年上海環境保護財政支出及其占全國比重單位:億元年上海環境保護財政支出及
63、其占全國比重單位:億元(2)銀行積極進行綠色投資,提供資金支持。)銀行積極進行綠色投資,提供資金支持。20182023年上海的綠色信貸余額整體呈上升趨勢,由2018年的2383.13萬元上升到2023年的9180.98萬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0.96%。同時,20182023年上海綠色信貸余額及其占全國綠色信貸余額比重一直保持在3%以上,2022年后保持在4%以上。圖圖5-1-1420182023年上海綠色信貸余額及其占全國比重單位:萬元年上海綠色信貸余額及其占全國比重單位:萬元3.氣候友好型企業融資表現尚可氣候友好型企業融資表現尚可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44氣候友好型企業債券規模整
64、體保持較高水平,總體上明顯高于股氣候友好型企業債券規模整體保持較高水平,總體上明顯高于股權融資規模。權融資規模。20182021年上海氣候友好型企業股權融資規模整體保持上升趨勢,從2018年的253.45萬元上升到2021年的970.37萬元,到2023年下降至828.20萬元。20182021年上海氣候友好型企業綠色債券規模呈上升趨勢,由2018年的759.14萬元上升到2021年的1659.72萬元,2022年大幅下降,為643萬元,2023年略有上升,為643.02萬元。圖圖5-1-15 20182023年上海氣候友好型企業股權融資、債券融資金額單位:萬元年上海氣候友好型企業股權融資、債
65、券融資金額單位:萬元5.1.3借鑒經驗借鑒經驗1.確定合適的氣候投融資模式,開展系統性、專業化的氣候工作確定合適的氣候投融資模式,開展系統性、專業化的氣候工作上海提出要開展差異化氣候投融資模式。2023年4月,上海成立的氣候投融資促進中心正式掛牌,致力于打造專業化氣候投融資平臺。構建合適的氣候投融資模式,有助于開展高質量、高效率的氣候投融資工作,同時有助于氣候工作的長期發展。2.金融機構提供綠色資金支持,加大與企業的合作力度金融機構提供綠色資金支持,加大與企業的合作力度上海的銀行積極開展銀企合作,為企業積極參與綠色發展工作、氣候投融資工作營造安心環境、提供資金支持。2023年,上海銀行推出上海
66、首個綠色普惠擔保貸款,試圖構建全面系統的綠色金融機制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45以促進綠色發展,同時為氣候投融資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3.氣候友好型企業積極提高綠色技術創新水平氣候友好型企業積極提高綠色技術創新水平2023年,上海40家企業的綠色產品被列入2023年度綠色低碳技術產品名單。企業不斷上升的綠色環保意識,有助于氣候投融資工作的順利開展。綠色技術、綠色產品是促進綠色金融、推動綠色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助于探索出綠色環保工作開展的新方向和新道路,有助于為開展氣候投融資工作營造出良好穩定的市場環境。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465.2成都:氣候投融資高質量發展新范式成都:
67、氣候投融資高質量發展新范式20182023年,成都氣候投融資指數呈平穩上升趨勢。年,成都氣候投融資指數呈平穩上升趨勢。該指數從2018年的154.54增長至2023年的194.44,年復合增長率為4.70%。成都氣候投融資指數整體高于全國、四川和西部氣候投融資指數。2023年,成都氣候投融資指數在西部城市中位列第1位,處于全國上游水平。圖圖5-2-120182023年全國、四川、西部與成都氣候投融資指數年全國、四川、西部與成都氣候投融資指數圖圖5-2-22023年西部氣候投融資指數年西部氣候投融資指數TOP10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475.2.1一級指數:氣候投資和氣候成效表現突出
68、一級指數:氣候投資和氣候成效表現突出1.發展環境指數:西部第一發展環境指數:西部第一成都發展環境指數從2018年的235.91上升至2023年的247.29,年復合增長率為0.95%,均值為245.86,整體水平較高。2023年,成都發展環境指數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位列西部第1位。圖圖5-2-320182023年全國、四川、西部與成都發展環境指數年全國、四川、西部與成都發展環境指數圖圖5-2-42023年西部發展環境指數年西部發展環境指數TOP102.氣候投資指數:高速增長氣候投資指數:高速增長20182023年,成都氣候投資指數從64.00增長至157.16,年復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
69、4)48合增長率為19.68%。20222023年,成都氣候投資指數增長較快,增長了58.52%。2023年,成都氣候投資指數在西部城市中排名第1位。圖圖5-2-520182023年全國、四川、西部與成都氣候投資指數年全國、四川、西部與成都氣候投資指數圖圖5-2-62023年西部氣候投資指數年西部氣候投資指數TOP103.氣候融資指數:增長空間大氣候融資指數:增長空間大20182023年,成都氣候融資指數由3.49增長至4.33,并持續波動,對氣候投融資指數造成一定的拖累??傮w來看,2023年成都氣候融資指數不及全國和西部平均水平,且與全國氣候融資指數的平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49
70、均水平存在較大差距。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成都在氣候融資方面尚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圖圖5-2-720182023年全國、四川、西部與成都氣候融資指數年全國、四川、西部與成都氣候融資指數圖圖5-2-82023年西部氣候融資指數年西部氣候融資指數TOP104.氣候成效指數:快速上升氣候成效指數:快速上升成都氣候成效指數從2018年的232.61增長至2023年的298.81。期間,氣候成效指數均值為260.99。2023年,成都氣候成效指數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西部中排名第1位。其中,成都公園綠地面積、氣候友好型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持續上漲是主要驅動力。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50圖圖5-2-
71、920182023年全國、四川、西部與成都氣候成效指數年全國、四川、西部與成都氣候成效指數圖圖5-2-102023年西部氣候成效指數年西部氣候成效指數TOP105.4.2特征分析:有為政府特征分析:有為政府+有效市場有效市場2022年8月,生態環境部等九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公布氣候投融資試點名單的通知 明確將四川天府新區納入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天府新區是中國第11個國家級新區,2023年GDP達到4632.8億元,占成都地區生產總值22074.7億元的20.99%。天府新區充分利用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成都市申建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公園城市標準化試點等重點工作契機,積極推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開
72、展,全力打造全國氣候投融資創新發展高地。2023年,成都氣候投融資指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51數實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1.完善的政策體系推動氣候投融資多點開花完善的政策體系推動氣候投融資多點開花成都穩步有序發展綠色低碳產業,選定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完善綠色低碳產業配套政策體系,助力地方經濟和產業綠色轉型。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成都出臺了多項與綠色低碳發展和氣候投融資相關的配套政策、標準,積極探索氣候投融資試點,推動生態環境的“綠含量”與經濟發展的“金含量”同步提升。表表5-2-1 20142023年成都部分綠色低碳、氣候投融資相關政策年成都部分綠色低碳、氣候投融資相
73、關政策序序號號時間時間發布機構發布機構政策名稱政策名稱相關內容相關內容12014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市綠色建筑行動工作方案以綠色生態城區、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為抓手,以綠色施工、綠色建筑、建筑工業化為重點。22017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市節能減排降碳綜合工作方案(20172020年)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完善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32018年成都市發改委等成都市推進綠色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從產業形態、空間布局、應用場景、要素環境等方面清晰地標明了全市綠色經濟發展的“路線圖”。42018年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推動綠
74、色金融發展的實施意見力爭建成有影響力的綠色金融載體、綠色金融智庫、綠色金融平臺,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金融模式。52020年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構建“碳惠天府”機制的實施意見在國內首創提出構建以“碳惠天府”為品牌、以“公眾碳減排積分獎勵、項目碳減排量開發運營”為雙路徑的碳普惠機制。62022年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等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區試點建設工作方案(試行)到2025年,力爭建成近零碳園區、工業企業、公共機構、景區共不少于30個;建成近零碳社區不少于30個,實現區(市)縣全覆蓋。72022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市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為四
75、川建設綠色低碳優勢產業“一地三區”提供堅強支撐。82022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市優化能源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發揮清潔能源大省優勢,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推進能源消費低碳化、能源供給清潔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92022年成都市發改委成都市“十四五”綠色轉型發展規劃提出加快空間轉型、產業轉型、生活方式轉型、治理轉型4個方面共14項重點任務。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52102022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市優化交通運輸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政策措施以交通運輸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抓手,積極推進交通運輸結構綠色低碳轉型。112022年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等四川天府新區氣
76、候投融資試點實施方案力爭到2025年,全市氣候相關重點領域信貸規模突破2000億元,債券規模突破300億元。122023年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等成都市氣候投融資項目目錄(試行)將氣候投融資項目分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兩個大類,包括低碳產業、低碳能源、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控制非能源活動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碳匯、氣候變化監測預警和風險管理,以及提升自然生態系統、強化經濟社會系統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八個小類。結合產業發展特點,將通信節能、智能裝備制造、智能電網等特色項目納入支持范圍。132023年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等成都市氣候投融資項目認定規范(試行)明確了氣候投融資項目入庫評價流程、要求及評分細則。項目業主通過氣
77、候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開展線上申報、認定、公示及入庫。評分細則結合四川產業特點設置閾值,從項目類別符合性、氣候效益顯著性、社會和環境協同效益、可持續發展效益四方面對項目評分,達到A級及以上的項目納入氣候投融資項目庫142023年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等成都市氣候友好型企業評價規范(試行)規定了成都市氣候友好型企業的評價原則、基本要求、評價流程和評價指標等。適用于成都市開展氣候友好型企業入庫認定及等級評價。2.落地氣候投融資產業促進中心和氣候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落地氣候投融資產業促進中心和氣候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四川天府新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依托國家級新區的政策優勢,秉持立足新區、服務全川、輻射西部的
78、發展定位,強化機制建設,建立了省市區三級聯動工作機制,成立了氣候投融資產業促成中心,搭建了氣候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2023年12月,“關注氣候轉型 金融賦能發展”氣候投融資大會在成都舉行,會上,天府氣候投融資產業促進中心正式揭牌,伴隨促進中心的揭牌投運,天府氣候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也同步上線。四川天府新區組建天府氣候投融資產業促進中心,推動信息互通共享、供需資源匹配,開展氣候投融資項目和氣候友好型企業的篩選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53及評定;依托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搭建天府氣候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面向企業與金融機構兩類核心用戶,促成銀企便捷、高頻交互對接,搭建起服務于氣候投融資的、具有
79、天府特色的產業要素聚集平臺、供需信息交互平臺和資金資本融通平臺。3.搭建政企橋梁為氣候投融資發展保駕護航搭建政企橋梁為氣候投融資發展保駕護航四川天府新區聚集了四川銀行、成都銀行、成都農商行、新網銀行等多家機構。在2023年12月的“關注氣候轉型 金融賦能發展”氣候投融資大會上,四川天府新區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局與16家有代表性的金融機構簽訂了 戰略合作協議,政府與金融機構和衷共濟、協同合作,為天府新區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共謀發展。此外,天府新區也聚集了一批氣候投融資基金。天府國際基金小鎮推動設立了規模達10億元的成都市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基金,力爭到2025年天府國際基金小鎮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關聯基
80、金規模達200億元。2022年1月5日,四川省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基金出資人簽約儀式在成都舉行,標志著首期規模100億元、總規模300億元的四川省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基金成功組建與正式運營。成都金融業聯合會(現代金融產業生態圈聯盟)秘書長譚嘯表示“2023年,成都獲得股權融資的企業數量較2022年有所增長,盡管大部分仍集中在A輪及以下,但融資企業數量呈上升態勢,省內應對氣候領域落地的基金規模超過160億元”。除了傳統的銀行貸款,綠色低碳企業還探索多元化的融資途徑,如政策性金融產品、知識產權融資等類金融領域融資等,在政策引導與市場機制下獲得更為全面的金融支持。成都市政府實施各類降碳項目補助,積極參與碳排
81、放權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首創碳減排票據再貼現專項支持計劃(“川碳快貼”),指導金融機構運用再貼現資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54金加大對碳減排企業的融資支持。創新開發“碳表現跟蹤款”“碳足跡掛鉤貸”,落地多類型碳資產質押貸款,搭建“天府信用通”“綠蓉融”省級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建設綠色企業庫和項目庫,開展碳排放等環境信息披露等,并推動開發“生態貸”“減碳貸”“綠色建筑貸”等金融產品。四川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數據表示,“川碳快貼”自2021年3月開辦以來,至2023年1月份,已累計辦理2920筆、金額80.4億元,貼現加權平均利率1.94%,較相關金融機構同期同檔次貼現加權平均利率低50個
82、基點,支持成都市57戶企業實現碳減排87萬噸。4.布局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策源地,打造產學研綠色低碳生態圈布局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策源地,打造產學研綠色低碳生態圈成都布局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策源地,聚焦清潔低碳能源、資源碳中和、碳捕集與利用等六大研究方向,高標準組建天府永興實驗室,構建與綠色低碳優勢產業相配套的科技創新體系,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天府永興實驗室是四川省開展綠色低碳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研究的核心平臺,依托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四川大學等單位,聯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致力攻克技術難關并實現產業轉化,將持續為成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2023年,成都氣候友好型專利申請數量為21669項,氣候友好
83、型專利授權數量為23788項。圖圖5-2-1120182023年成都氣候友好型專利申請及授權數量 單位:項年成都氣候友好型專利申請及授權數量 單位:項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55天府新區不斷強化生態建設,定期召開氣候投融培訓會、政銀企對接會等能力建設活動,持續開展“蓉易見”系列活動,構建良好的氣候投融資發展基礎,發布全國首份四川省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發展報告(2023),對試點建設成效的階段性總結,也為試點高水平建設提供了新的指引。5.奏響公園城市近零碳排放園區、氣候投融資服務奏響公園城市近零碳排放園區、氣候投融資服務“協奏曲協奏曲”近零碳排放園區是推動園區綠色低碳、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84、的一種新模式,以“產業低碳化、低碳產業化”為發展方向。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下,近零碳排放園區、氣候投融資在天府新區實現了“巧遇”。2022年3月,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等印發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區試點建設工作方案(試行)并啟動首批試點創建,同時細化出臺 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區試點建設驗收及獎補實施細則(試行)。2022年7月,成都就已確定首批24個近零碳園區、工業企業、公共機構、景區和社區試點建設名單。2023年,第二批新增21個試點創建單位,成都近零碳排放區創建工作進入擴面提升階段。2023年,成都近零碳社區建設實踐案例登陸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國角”,展示了中國城市氣候行動經驗,向國際社會分享
85、了成都建設近零碳社區的做法和在社區層面開展氣候行動的積極探索。此外,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發布了綠色繁榮社區以“15分鐘城市”為特征的邁向凈零排放之路 全球指南框架,為社區“凈零”排放提供框架和路徑,成都率先加入C40“綠色繁榮社區”全球論壇,成為全球首批試點城市,拓展近零碳社區建設領域國際合作。6.共譜氣候投融資試點成渝合作新篇共譜氣候投融資試點成渝合作新篇2023年2月,四川省氣候投融資能力提升會在四川天府新區召開,來自川渝兩地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的17家近零碳產業園區、金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56融機構、研究機構、行業協會、重點企業代表等近300人參會。四川天府新區生態環境和城
86、管局和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兩江新區分局現場簽署氣候投融資試點合作備忘錄,雙方將依托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圍繞推動標準體系互認、實現系統平臺互通、達成專家智庫共建、促成項目信息共享、支持活動會議聯辦以及建立常態溝通交流制度六大方面,深入探索開展交流合作。四川天府新區、重慶兩江新區同時成為全國首批氣候投融資國家試點城市,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推進背景下,以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為重要抓手,推動成渝地區生態共建、環境共保,努力探索氣候投融資發展模式,力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助力西部地區實現雙碳目標。7.構筑氣候投融資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基底構筑氣候投融資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基底自2014年獲批國家首批
87、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以來,成都綠色低碳轉型的步伐持續加快。成都市發改委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成都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碳排放強度累計下降14.2%和21%。截至2022年8月,成都已建成城市森林5萬余畝、天府綠道1200余公里,人均公園面積達18.6平方米,生態本底優勢凸顯。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成都已完成“百個公園”示范工程,實施增綠項目1.1萬個,建成各級綠道6158公里,保護修復川西林盤1005個,森林覆蓋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分別提升至40.5%、44.5%。2023年12月,成都持續六年編制發布綠色低碳發展報告,是全國首個城市級綠色發展藍皮書。報告顯示,2022
88、年,成都新增4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2個省級生態縣,入選首屆“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獲評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優良”等級,位列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營商競爭力排行榜第四。8.綠色低碳產業轉型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綠色低碳產業轉型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57近年來,成都加快發展光伏、氫能、鋰電等產業集群。2022年末,綠色低碳產業規模突破2500億元。成都完善的“軌道+公交+慢行”綠色交通體系,使得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位居全國城市第5位,入選全國首批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成都市人民政府網站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中旬,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51萬輛,居全國城市第6位、非限購城市第
89、1位。成都能源利用結構加快調整優化,大力實施清潔能源替代攻堅工程,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33家,清潔能源消費占比提升至64.5%,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實現“五連降”。9.綠色生活全面普及綠色生活全面普及成都積極倡導低碳生活,設立每月5日為綠色低碳出行日。成都市人民政府網站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中旬,共享單車日均騎行約220萬人次;成都連續5年發布綠色低碳發展藍皮書、推出“低碳成都100案例”,發布生態惠民新場景TOP100。2020年,成都構建起以“碳惠天府”為品牌的碳普惠機制,以“公眾碳減排積分獎勵、項目碳減排量開發運營”的碳減排雙路徑,填補了公眾參與綠色低碳行為的空白。截至2023年7月
90、中旬,累計推出線上線下碳積分場景62個,用戶數超200萬人,約9萬噸碳減排量實現價值變現,夯實了超大城市碳達峰碳中和的社會基礎。2024年5月,“碳惠天府”已完成綠色出行、低碳休閑、低碳消費等多個領域的場景建設,其中與支付寶、美團、滴滴、T3出行等知名互聯網企業、平臺建立場景長期合作。5.4.3經驗借鑒經驗借鑒1.良好的政策環境為氣候投融資發展提供了契機良好的政策環境為氣候投融資發展提供了契機成都通過出臺一系列促進綠色低碳、氣候投融資發展的政策文件,從金融支持、產業規劃、財政補貼等維度實現政策協同,尋求政策“組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58合拳”效應,不斷提升治理能力,激發城市內生動力
91、;通過強化各部門聯動,將綠色低碳轉型、近零碳排放園區與氣候投融資工作與地方經濟、金融、產業、環保等領域的政策相協調,為氣候投融資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為成都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擘畫了藍圖、指明了方向。2.用好用足用活綠色金融政策工具用好用足用活綠色金融政策工具在成為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之前,成都已積累了豐富的綠色金融實踐經驗,在支持產業綠色轉型發展、綠色信貸、綠色保險以及綠色產業基金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礎,在組織、制度和加強企業融資支持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創新?!按ㄌ伎熨N”是中國人民銀行四川省分行在前期全省綠色金融改革成效基礎上,設立碳減排票據再貼現專項支持計劃,精準支持綠色低碳企業。目前,中國人民銀行
92、四川省分行聯合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等部門共同推廣“川碳快貼”。3.建強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集群建強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集群成都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空間體系、產業體系、能源體系和交通體系,努力打造可持續發展世界城市的“成都樣本”。綠色低碳的產業結構是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內生動力,能源結構調整是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交通結構的綠色低碳轉型則是關鍵。成都以空間、產業、交通、能源四大結構全方位優化調整為重點突破口,推動城市綠色低碳發展,塑造城市競爭新優勢。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595.3濟南:特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濟南:特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20082023年,濟南氣候投融資指
93、數由143.01上升至162.66,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61%,增速超過山東(2.30%),但低于全國(2.98%)與東部(3.38%)。2023年,濟南氣候投融資指數在東部地區排第15位。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60圖圖5-3-120182023年全國、東部、山東與濟南氣候投融資指數年全國、東部、山東與濟南氣候投融資指數圖圖5-3-22023年東部氣候投融資指數年東部氣候投融資指數TOP205.3.1一級指數:發展環境指數排名靠前一級指數:發展環境指數排名靠前1.發展環境指數:穩步提升發展環境指數:穩步提升20182023年,濟南發展環境指數由216.51上升至225.63,年復合
94、增長率為0.83%,增速超過山東(0.68%),但低于全國(0.94%)與東部(1.05%)。2023年,濟南發展環境指數在東部排第11位。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61圖圖5-3-320182023年全國、東部、山東與濟南發展環境指數年全國、東部、山東與濟南發展環境指數圖圖5-3-42023年東部發展環境指數年東部發展環境指數TOP202.氣候投資指數:不斷提高氣候投資指數:不斷提高20182023年,濟南氣候投資指數由55.10上升至77.46,年復合增長率為7.05%,增速超過山東(6.15%),但低于全國(8.31%)、東部(9.23%)。2023年,濟南氣候投資指數在東部排第
95、21位。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62圖圖5-3-520182023年全國、東部、山東與濟南氣候投資指數年全國、東部、山東與濟南氣候投資指數圖圖5-3-62023年東部氣候投資指數年東部氣候投資指數TOP213.氣候融資指數:有所下降氣候融資指數:有所下降20182023年,濟南氣候融資指數呈下降趨勢。從整體水平看,濟南氣候融資指數超過了山東,但仍低于全國與東部平均水平。2023年,濟南氣候融資指數東部排第15位。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63圖圖5-3-720182023年全國、東部、山東與濟南氣候融資指數年全國、東部、山東與濟南氣候融資指數圖圖5-3-82023年東部氣候融
96、資指數年東部氣候融資指數TOP204.氣候成效指數:表現良好氣候成效指數:表現良好20182023年,濟南氣候成效指數由208.28上升至260.71,年復合增長率為4.59%,增速超過山東(3.85%)、全國(3.97%)與東部(4.38%)。2023年,濟南氣候成效指數在東部排第14位。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64圖圖5-3-920182023年全國、東部、山東與濟南氣候成效指數年全國、東部、山東與濟南氣候成效指數圖圖5-3-102023年東部氣候成效指數年東部氣候成效指數TOP205.3.2特征分析:全力應對氣候變化特征分析:全力應對氣候變化1.積極推進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申報工
97、作積極推進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申報工作自2021年關于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通知發布以來,濟南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其中歷下區于2021年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值此契機,歷下區成為試點申報主體,承接和擔負起氣候投融資開展的主要責任,并成立了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試點申報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2022年7月,濟南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65市歷下區舉行氣候投融資試點合作會晤暨申報氣候投融資試點支持服務項目啟動會議,邀請專家對項目進行專業指導,并就氣候投融資合作機制展開深入探討。雖然2022年濟南歷下區最終未入選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但從未放棄申報相關工作,并連續
98、兩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積極推進試點申報工作列為工作任務。此外,濟南一直以來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早在2017年入選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給予環境與氣候保護相關的財政與政策支持,為濟南歷下區的試點申報工作保駕護航。表表5-3-120182023年濟南部分環境保護相關政策年濟南部分環境保護相關政策序號序號時間時間發布機構發布機構政策名稱政策名稱相關內容相關內容12018年濟南市人民政府濟南市低碳發展工作方案(20182020年)完善氣候投融資機制,積極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及綠色債券等手段,支持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22022年濟南市人民政府濟南市“十四五”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規劃積極發展
99、綠色金融產品,發展基于各類環境權益的融資工具32022年濟南市人民政府濟南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年)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生產。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42023年濟南市人民政府濟南市“十四五”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方案推廣碳排放權抵質押貸款業務,積極推進環境高風險領域企業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52023年濟南市人民政府濟南市碳達峰工作方案積極發展綠色金融。積極推進氣候投融資工作,支持企業綠色低碳項目建設運營,擴大綠色債券規模,發展綠色保險2.以起步區引領城市綠色發展以起步區引領城市綠色發展2021年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掛牌成立,成為繼雄安新區起步區之后的全
100、國第二個起步區,其重要目標之一為打造綠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區。根據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發展規劃(20212035年),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設定綠色生態目標,到2035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比“十三五”末提高20%,新建民用建筑的綠色建筑達標率和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66政府扶持氣候友好型企業健康發展。政府扶持氣候友好型企業健康發展。起步區稅務局加大對轄區內新能源、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企業的服務力度。2023年度轄區內光大環保能源(濟南)有限公司、濟南十方固廢處理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累計享受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達2206.72萬元。在濟
101、南市政府的政策與財政支持下,濟南的氣候友好型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冒出,20182023年濟南氣候友好型企業存量由2.04萬家上升至6.60萬家,注冊資本存量也由0.4萬億元上升至1.02萬億元。圖圖5-3-1120182023年濟南氣候友好型企業存量與注冊資本存量 單位:萬家年濟南氣候友好型企業存量與注冊資本存量 單位:萬家/萬億元萬億元20182023年,濟南環境保護財政支出總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于2019年達到頂點45.18億元,占財政總支出比值達到3.77%。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67圖圖5-3-1220182023年濟南環境保護財政支出及占比 單位:億元年濟南環境保護財
102、政支出及占比 單位:億元3.支持碳金融、綠色金融發展支持碳金融、綠色金融發展濟南綠色信貸與氣候友好型企業的借款金額呈上漲趨勢。濟南綠色信貸與氣候友好型企業的借款金額呈上漲趨勢。2023年,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印發“綠色金融深化發展年”專項行動方案將2023年確定為“綠色金融深化發展年”,力爭實現五大綠色項目庫融資對接100%覆蓋,綠色信貸、綠色債券規模等相關指標力爭保持全國前列。同年,全國首筆碳排放披露支持貸款在濟南發放,根據第三方專業機構出具的企業碳排放報告,山東陽光電力有限公司獲得1000萬元支持貸款。圖圖5-3-1320182023年濟南綠色信貸余額與氣候友好型企業信貸金額單位:萬元年濟
103、南綠色信貸余額與氣候友好型企業信貸金額單位:萬元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685.2.3經驗借鑒經驗借鑒作為山東唯一的國家低碳城市和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雙試點”城市,濟南積極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重要機遇,打造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引領城市的綠色低碳發展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2022年11月成功入選全國首批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綜合試點城市,濟南的成功案例為其他城市可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1.主動融入綠色低碳主動融入綠色低碳濟南將綠色低碳融入到城市建設與規劃中,積極建設各類公園與生態景觀帶,先后獲評國家森林城市、全國首個水生態文明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競賽最高獎項金獎。濟南南部山
104、區全面推進“1+255”工作體系,堅守“生態保護、綠色發展與民生改善共贏”目標不動搖,持之以恒抓好綠色產業發展行動,開發10余萬畝生態林業碳匯,極大提升了生態碳匯能力。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規劃面積798平方公里,藍綠空間占比超過70%,構建了“一帶七廊多節點”的網絡化生態安全格局,極大提高了濟南適應氣候變化能力。2.積極推動綠色制造積極推動綠色制造濟南傳統制造業產業發達,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擁有41個工業大類和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為應對日趨嚴峻的氣候與環境風險,濟南加快推進高端化工、綠色建材、紡織服裝、食品加工、高端五金等傳統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同時大力發展新能源、
105、新材料等氣候友好型產業。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3年度國家級綠色制造名單中,濟南7家企業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1個開發區獲評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5家企業獲評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濟南的綠色發展之路,為眾多工業城市提供了可借鑒經驗。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695.4鄭州:鄭州:“綠城綠城”實至名歸實至名歸20182023年鄭州氣候投融資指數呈上升趨勢。年鄭州氣候投融資指數呈上升趨勢。該指數由2018年的149.06上升到2023年的159.77,年復合增長率為1.40%。期間,鄭州氣候投融資指數普遍高于中部和河南的平均水平。2023年鄭州氣候投融資指數位列中部第5位。圖圖5-4-1
106、2008-2023全國、中部、河南和鄭州氣候投融資指數全國、中部、河南和鄭州氣候投融資指數圖圖5-4-22023年中部氣候投融資指數年中部氣候投融資指數TOP105.3.1一級指數:氣候投資指數表現亮眼一級指數:氣候投資指數表現亮眼1.發展環境指數:觸底反彈發展環境指數:觸底反彈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7020182023年,鄭州市發展環境指數先下降后回升,由216.07變化到215.08,與中部地區和河南省整體持平。2023年鄭州發展環境指數為215.08,在中部排第6位。圖圖5-4-32018-2023全國、中部、河南和鄭州發展環境指數全國、中部、河南和鄭州發展環境指數圖圖5-4
107、-42023年中部發展環境指數年中部發展環境指數TOP102.氣候投資指數:表現最佳氣候投資指數:表現最佳20182023年鄭州氣候投資指數由93.61下降到88.29,整體水平超過中部和河南省平均水平,近年來有明顯回升趨勢。2023年鄭州氣候投資指數在中部排第4位,是四個指數中表現最為亮眼的一項。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71圖圖5-4-52018-2023全國、中部、河南和鄭州氣候投資指數全國、中部、河南和鄭州氣候投資指數圖圖5-4-62023年中部氣候投資指數年中部氣候投資指數TOP103.氣候融資指數:氣候融資指數:L型走勢型走勢鄭州氣候融資指數從2018年的18.31下降到2
108、023年的6.13,主要是由于近年來鄭州綠色債券發行情況未有突破,綠色金融仍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2023年鄭州氣候融資指數在中部位列第6名。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72圖圖5-4-72018-2023全國、中部、河南和鄭州氣候融資指數全國、中部、河南和鄭州氣候融資指數圖圖5-4-82023年中部氣候融資指數年中部氣候融資指數TOP104.氣候成效指數:持續上升氣候成效指數:持續上升鄭州氣候成效指數從2018年的204.64上升到2023年的257.96,六年間均呈現顯著上升趨勢,高于河南平均水平,但普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23年,鄭州氣候成效指數在中部位列第5位。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
109、報告(2024)73圖圖5-4-92018-2023全國、中部、河南和鄭州氣候成效指數全國、中部、河南和鄭州氣候成效指數圖圖5-4-102023年中部氣候成效指數年中部氣候成效指數TOP105.3.2特征分析:著力推動建設氣候友好城市特征分析:著力推動建設氣候友好城市2023年以來,鄭州市把綠色低碳轉型作為“十大戰略”之一,大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鄭州建設。1.減排管控,筑牢減排管控,筑牢“藍天工程藍天工程”底線底線2023年,鄭州市空氣質量排名在國家實施大氣監測的168個重點城市中,同比提升6個名次,在全市GDP達到1.36萬億元、增速超過7.4%情況下,鄭州市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創出歷
110、史最好成績。在全國范圍內,空氣質量排名首次退出“后30”,空氣優良天數達到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7492天,重污染天數下降77.1%。此外,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工業煙粉塵、碳排放年濃度取得雙下降,改善率在國家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位列前列,藍天白云已經成為常態。同時,主要污染物PM2.5年均濃度下降46.9%,圓滿完成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目標任務。圖圖5-4-1120182023年鄭州碳排放水平單位:百萬噸年鄭州碳排放水平單位:百萬噸圖圖5-4-1220182023年鄭州二氧化硫和工業煙粉塵排放水平單位:萬噸年鄭州二氧化硫和工業煙粉塵排放水平單位:萬噸2.用好再生水,改善水環
111、境用好再生水,改善水環境水是生命之源,對鄭州尤為寶貴。鄭州市人均水資源量98立方米,遠低于人均500立方米極度缺水警戒線。鄭州市按照“全域水系、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75循環水系”理念,高標準編制并啟動實施鄭州都市區生態水系全面提升工程規劃。2023年1月,鄭州市出臺了關于堅持四水同治加快推進新時代水利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明確開展重點河湖綜合治理,加快水系連通工程建設,構建“外部大連通、內部大循環”的現代化水系網絡,并依次出臺鄭州市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實施方案,在已經將再生水用于生態補源、市政、供電廠等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拓寬使用范圍,積極推動包括再生水輸配管網建設,河
112、湖生態濕地水質凈化與再生水深度處理、再生水調蓄庫塘建設在內的13個再生水循環利用項目建設,全部建成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3.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5萬噸。表表5-4-1鄭州市污水污泥處理重大項目鄭州市污水污泥處理重大項目在建工程在建工程預計效果預計效果鄭州新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污水處理35萬噸/日,污水提標65萬噸/日,污泥焚燒1000噸/日鄭州市南曹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污水處理10萬噸/日陳三橋二期污泥處置工程污泥處理300噸/日陳三橋二期提標改造工程污水提標改造規模15萬噸/日再生水利用四環管線配套工程建設提升泵站及水源連接線,向四環再生水管線輸送再生水,規模45萬噸/日鄭州新區“再
113、生水+”綜合智慧能源利用工程輸送距離約31公里,供應能力100萬噸/日三環四環再生水連通管及配水管網工程建設再生水主干管及配水管網約208公里鄭州市水生態文明建設水質提升工程建設5處水質提升工程,總設計規模146萬噸/日鄭州新區污水處理廠零碳概念工程通過污泥餐廚聯合消化設施和智慧水廠建設,實現減碳、匯碳3.打造全國最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打造全國最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第一,眾多車企入駐,第一,眾多車企入駐,鄭州工業競速領跑鄭州工業競速領跑“萬億俱樂部萬億俱樂部”。汽車產業是鄭州市確定的戰略支撐產業之一,汽車產量占河南全省的80%以上。全市擁有宇通客車、東風日產鄭州工廠、鄭州日產、上汽乘用車鄭州基
114、地、海馬汽車、少林客車、比亞迪7家整車企業。推動鄭州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76新能源車產量不斷突破。2023年,鄭州汽車產量年,鄭州汽車產量83萬輛,同比增長萬輛,同比增長61.7%,其中新能源汽車,其中新能源汽車31.6萬輛,同比增長萬輛,同比增長3.5倍倍,比亞迪在鄭州整車生產基地生產整車超20萬輛?!?+N”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建設有序推進。氫燃料電池產業鏈提速,推廣燃料電池汽車805輛,車輛累計用氫行駛里程達到1890萬公里;建成加氫站25座,開工加氫站15座,初步形成了擁有整車、燃料電池、零部件、加氫裝備等領域優勢企業的產業鏈。2024年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推
115、進上汽、比亞迪、宇通、東風、一汽等重點企業新能源整車項目,力爭新能源汽車產量超70萬輛,帶動汽車產量突破140萬輛,汽車產業產值增長60%以上、集群規模達到4000億元。圖圖5-4-1320182023年鄭州市新能源車產值單位:萬輛年鄭州市新能源車產值單位:萬輛數據來源:鄭州市統計局數據來源:鄭州市統計局第二,政府持續發力,推動新能源發展。第二,政府持續發力,推動新能源發展。近年來,鄭州市為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不斷出臺新政策,從產業布局、技術升級、配套設施、購買補貼等各個方面予以支持。據不完全統計,20182023年,鄭州市出臺直接針對新能源的政策共計60余條。表表5-4-22018202
116、4年鄭州市新能源相關政策年鄭州市新能源相關政策序序號號日期日期發文機構發文機構政策名稱政策名稱相關內容相關內容12019年鄭州市人民政鄭州市新能源出從2019年10月1日起,鄭州市新增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77府租汽車推廣使用工作實施方案網約車和更新巡游出租車使用新能源汽車。22022年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市“十四五”現代能源 體系規劃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確保能源安全保障,低碳綠色轉型。32022年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做大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整車規模,完善“三電”系統及汽車電子配套,推動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
117、產業配套能力和質量規模提升。42022年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突出推動以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為引領,布局整車技術創新鏈。52023年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金融資源配置,優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金融生態,助力鄭州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62024年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242035年)2035年鄭州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270萬輛,鄭州市充電設施規模預計達到110萬個。5.3.3經驗借鑒經驗借鑒1.政府重視氣候投融資工作政府重視
118、氣候投融資工作近年來,鄭州強力推動污染防治,實施雙碳戰略,在氣候災害、礦山地質、秦嶺生態、節能減排、大氣污染、自然災害、固廢處理、水生態以及資源的循環利用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支撐性政策文件并取得良好成效。2023年發布的與氣候投融資相關的政策法規數量850條,年復合增長率為18.00%。2.著力探索新能源支撐產業著力探索新能源支撐產業鄭州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制定新能源汽車替代激勵政策,累計發布新能源法規60余條,全市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環衛車、巡游出租車和接入平臺的網約出租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吸引大型新能源7個,精益達、深瀾動力、智驅科技、優尼沖壓、匯眾底盤等配套零部件企業260家,形成
119、了130萬輛產能,建成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鄭州將以項目為帶動,加快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僅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78具有打造全國最大新能源汽車城的先天條件,而且具有成為世界新能源汽車重鎮的后發優勢。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796.結論與展望結論與展望本報告基于氣候投融資的內涵,構建了發展環境指數、氣候投資指數、氣候融資指數與氣候成效指數4個一級指數,涵蓋相關法律法規、氣候處罰、碳排放量、氣候友好型企業對內對外投資以及股權融資等34個原始指標,采用CRITIC客觀賦權法,生成各指標的權重,對62個城市氣候投融資發展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據此分析了我國氣候投融資的歷史趨勢、
120、試點工作效果以及表現亮眼城市的發展之路。結果顯示:1.我國氣候投融資指數穩步提升,發展情況整體向好我國氣候投融資指數穩步提升,發展情況整體向好。發展環境指數表現良好,氣候投資指數后勁十足,氣候融資指數對氣候投融資指數造成一定拖累,氣候成效指數整體水平最高。2.試點工試點工作效果凸顯作效果凸顯。試點地區的氣候投融資指數遠超非試點地區,且增速更高,從一級指數上看,試點地區均處于領先地位。3.代表城市各顯神代表城市各顯神通通。通過對4個代表城市的分析發現,這些城市均對氣候投融資的發展給予充分政策、財政支持,大力發展氣候友好型產業,力求超前布局。在雙碳目標的加持下,未來氣候投融資的深入發展仍然是我國經
121、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本報告認為,我國氣候投資與融資發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各級政府有望在以下方面持續發力。第一,持續出第一,持續出臺氣候投融資專項政策。臺氣候投融資專項政策。自氣候投融資試點名單出臺后,試點地區紛紛出臺政策完善氣候友好型企業、項目認定標準,推動本地氣候投融資發展,但非試點地區大多尚未出臺專項支持政策。隨著試點深入,這些地區有望持續出臺氣候投融資專項政策。第二,氣候友好型企業第二,氣候友好型企業與項目認定標準有望統一與項目認定標準有望統一。發展氣候投融資的重要任務是確定氣候友好型企業與項目的認定標準,目前各地的認定標準并不統一。本報告基于前期研究給出了天府新區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
122、院擬定的標準,供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80各地政府參考。未來,各地政府有望統一標準。第三,金融機構有望第三,金融機構有望加大氣候類金融工具創新力度加大氣候類金融工具創新力度。本報告認為,我國氣候投融資發展環境優渥,但氣候投資與融資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未來,金融機構有望創新一批“氣候貸”與“氣候債”,切實引導社會資金流向氣候友好型項目領域。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81參考文獻參考文獻1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生 態 環 境 部 等.關 于 促 進 應 對 氣 候 變 化 投 融 資 的 指 導 意 見EB/OL(2020-10-21)2024-05-29https:/ 華
123、 人 民 共 和 國 生 態 環 境 部 等.氣 候 投 融 資 試 點 成 效 評 估 方 案EB/OL(2024-05-25)2024-05-29https:/ 推動我國氣候投融資發展J.宏觀經濟管理,2020(05):70-77+90.方金融,2022,(02):3-17.8李誠鑫.借鑒國際經驗完善我國氣候投融資政策體系J.黑龍江金融,2021(12):22-24.9曾桉,譚顯春,王毅,高瑾昕.國際氣候投融資監測、報告與核證制度及啟示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22,18(02):215-229.10安 國 俊,陳 澤 南,梅 德 文.“雙 碳”目 標 下 氣 候 投 融 資 最 優 路 徑 探 討J.南 方 金融,2022(02):3-17.11江文華,魏合義.城市綠色基礎設施:概念、分類及其價值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5(03):246-254.12周顯峰,杜麗婧,佟巖.氣候投融資項目分類與界定:中國實踐vs國際經驗J.國際工程與勞務,2023(04):55-60.13呂學都.氣候投融資發展的現狀、問題及推進創新的思考J.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2022(Z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