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養老三支柱體系現狀及商業養老社區典型案例分析報告(36頁).pdf

編號:70404 PDF 36頁 1.84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2022年中國養老三支柱體系現狀及商業養老社區典型案例分析報告(36頁).pdf

1、2022 年深度行業分析研究報告 xUdYjZkVjWkWiUuXkW6MaOaQnPpPsQmOiNrRrNkPtRrO6MrRzQNZrMnNMYtQwP 25 Apr 2022 3 Table_header2 目錄目錄 1. 背景:人口老齡化不斷加深,第三支柱作用凸顯. 4 1.1 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 . 4 1.2 中國養老金充足度較低,占 GDP 比重遠低于 OECD 平均水平 . 5 1.3 中國養老三大支柱發展不均衡,第三支柱亟待補位. 6 1.3.1 中國養老三支柱體系 . 6 1.3.2 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廣泛,但目前支付壓力較大 . 7 1.3.3 第二支

2、柱:企業年金市場覆蓋率低,發展面臨瓶頸 . 10 1.3.4 第三支柱:伴隨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第三支柱發展是必然趨勢 . 12 2. 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落地,第三支柱迎來騰飛機遇 . 13 2.1 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落地,賬戶制+稅優政策為基本框架 . 13 2.2 第三支柱包含多類型金融產品,涉及銀行、保險、公募基金等機構 . 15 2.2.1 第三支柱包含多類型金融產品 . 15 2.2.2 養老理財:試點范圍擴大至“十地十機構”,累計認購超 400 億元 . 16 2.2.3 養老 FOF:總規模超過 1000 億元,以養老目標風險基金為主 . 17 2.3 乘個人養老金政策東風,商業養

3、老保險有望迎來快速增長 . 18 2.3.1 傳統商業養老保險主要以養老年金為主 . 18 2.3.2 稅延型養老保險:首款具備稅收優惠的養老保險產品 . 21 2.3.3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開啟,為養老險發展再添動力 . 22 2.4 以稅延養老險為鑒,個人養老金制度仍需解決多重障礙 . 24 3. 第三支柱發展的海外經驗 . 27 3.1 美國:稅優政策及投資多樣化帶動第二三支柱快速發展 . 27 3.2 日本:第三支柱以 iDeCo 計劃與 NISA 計劃為主 . 30 4. 養老產業與養老保險協同發展,醫養領域或是未來黃金賽道 . 33 4.1 養老社區項目可以在負債和資產兩端均產生

4、積極貢獻. 34 4.2 典型案例:泰康人壽依托重資產自營模式,養老社區布局全國 . 34 25 Apr 2022 4 Table_header2 1. 背景:人口老齡化不斷加深,第三支柱作用凸顯背景:人口老齡化不斷加深,第三支柱作用凸顯 1.1 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 人口結構與老齡化趨勢主要由歷年出生率、當前生育意愿、預期壽命等因素決人口結構與老齡化趨勢主要由歷年出生率、當前生育意愿、預期壽命等因素決定。定。歷年出生率方面,1988 年以來中國的出生率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1952-1970 年,平均出生率在 3%以上,建國后的第一次嬰兒潮發生在三年自然災害結

5、束后的 1962-1970 年,年均出生率高達 3.7%,每年出生人口均高于 2400 萬人。這是對后來經濟發展影響最大的主力嬰兒潮。1971 年開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導致出生率顯著下降,但 1985-1991 年迎來了第二次嬰兒潮(年均出生率 2.2%),原因在于第一次嬰兒潮人口進入生育年齡,因此亦可稱為“回聲嬰兒潮”。此后隨著經濟發展水平與城鎮化率攀升、養育子女成本和機會成本上升,生育意愿不斷下降,導致生育率持續下降。2017 年是“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二年,但中國出生人口僅為 1723 萬人,較 2016 年減少了 63 萬人;出生率僅 1.24%,同比下降 5.2bps。2021 年 5

6、月“三孩政策”推出,但對生育率的影響依然有限。2021 年出生人口為 1062 萬人,出生率為 0.75%,較 2020 年(出生人口 1200 萬人,出生率 0.85%)繼續下滑。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2020 年中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 1.3,已處于較低水平。國際上通常認為總和生育率 1.5 左右是一條“高度敏感警戒線”,一旦降至 1.5 以下,就有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隨著第二次嬰兒潮(目前 31-37 歲)的生育高峰逐漸過去,我們預計未來出生人口大概率將延續下降的趨勢。 圖圖1 1988 年以來出生率快速下降(年以來出生率快速下降(%) 資料來源:wind,HTI 圖圖2

7、 第二次嬰兒潮人口已經步入第二次嬰兒潮人口已經步入 30 歲年齡段(單位:千人)歲年齡段(單位:千人)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HTI 我們預計中國老齡化率(我們預計中國老齡化率(65 歲以上的人口占比)必將加速上升,原因在于若干歲以上的人口占比)必將加速上升,原因在于若干年后年后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會加速攀升,預期壽命會不斷延長,以及出生率與出生人歲以上老年人口會加速攀升,預期壽命會不斷延長,以及出生率與出生人口大概率保持低迷??诖蟾怕时3值兔?。截止 2021 年末,中國人口總量達到了 14.1 億,人口增速放緩。同時,老年人口(65 歲以上)的數量和比例不斷上升,達到了 2.0 億,占全國

8、人口總量的 14.2%,已經超過深度老齡化指標 14%。由于第一次嬰兒潮人群(出生于 1962-1970 年)的當前年齡僅為 52-60 歲,因此 5-13 年后,65 歲及以上人口必然會顯著上升。隨著人口出生率的持續低迷和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我們認為未來若干年每年進入 65 歲的人口將遠遠大于每年的出生人口,因此老齡化加速的趨勢幾乎是確定性的。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 2019預測,到預測,到 2060 年中國年中國 65 歲以上歲以上老年人口規模將達到峰值老年人口規模將達到峰值 3.98 億,占比達億,占比達 29.83%。 0.00%0.50%1.00%1.50%2.

9、00%2.50%3.00%3.50%4.00%4.50%5.00%19521956196019641968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8201220162020出生率死亡率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194919531957196119651969197319771981198519891993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第一次嬰兒潮:1962年-1970年目前52歲-60歲第二次嬰兒潮:1985年-1991年目前31歲-37歲 25 Apr 2022 5 Table_header2 圖圖

10、3 中國中國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持續提升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持續提升 資料來源:wind,國家統計局,HTI 圖圖4 2019 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 77.3 歲歲 資料來源:wind,國家衛健委,HTI 基于同樣的原因,但由于“退休高峰”早于“老齡高峰”,2013 年以來中國 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持續下滑。2019 年 16-59 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 8.96 億人,較2018 年減少了 89 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 64 %,這是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連續第七年下降。2013-2019 年期間勞動年齡人口平均每年減少 386 萬人。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疊加 65

11、 歲以上人口快速增長,中國老年撫養比預計將長期上升。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中國老年撫養比達到 19.7%。 圖圖5 中國中國 15-64 歲人口及老年撫養比歲人口及老年撫養比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HTI 綜上,目前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生育意愿下降,撫養比持續上升。我們預計綜上,目前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生育意愿下降,撫養比持續上升。我們預計到到 21 世紀中葉,社會面臨的養老壓力會逐年增大,民眾的養老金與養老服務需求世紀中葉,社會面臨的養老壓力會逐年增大,民眾的養老金與養老服務需求會逐年增多。解決此問題的根本核心在于技術進步與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帶來人均會逐年增多。解決此問題的根本核心在于

12、技術進步與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帶來人均產出增加,同時推進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建設也至關重要。產出增加,同時推進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建設也至關重要。 1.2 中國養老金充足度較低,占中國養老金充足度較低,占 GDP 比重遠低于比重遠低于 OECD 平均水平平均水平 我國養老金資產占我國養老金資產占 GDP 比重為比重為 2.2%,遠低于,遠低于 OECD 整體水平。整體水平。根據 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計數據,2020 年全球養老金資產規模超過 54 萬億美元,OECD 國家中共有 9 個國家養老金在 GDP 中占比高于 100%,其中丹麥最高為229.4,美國則為 169.9,OECD

13、 國家總體占比約為 99.9%。而我國養老金占 GDP比重僅為 2.2%。遠低于 OECD 國家整體水平。 4.40%6.40%14.20%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9531957196119651969197319771981198519891993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67.8 68.6 71.4 73.0 74.8 76.3 76.5 76.7 77.0 77.3 62646668707274767880198219902000200520102015201620172018201

14、919.70%0.00%5.00%10.00%15.00%20.00%25.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15-64歲總人口(萬人,左軸)老年人口撫養比(%,右軸) 25 Apr 2022 6 Table_header2 圖圖6 OECD 主要國家養老金占主要國家養老金占 GDP 比例(比例(%) 資料來源:OECD,HTI 圖圖7 非非OECD 主要國家養老金占

15、主要國家養老金占 GDP 比例(比例(%) 資料來源:OECD,HTI 1.3 中國養老三大支柱發展不均衡,第三支柱亟待補位中國養老三大支柱發展不均衡,第三支柱亟待補位 1.3.1 中國養老三支柱體系中國養老三支柱體系 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由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由“三支柱三支柱”構成,構成,“第一支柱第一支柱”是由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與城鄉是由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組成的基本養老保險,居民養老保險組成的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第二支柱”是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組成的年是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組成的年金制度,金制度,“第三支柱第三支柱”是由商業養老保險、養老目標基金等構成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是由商業養

16、老保險、養老目標基金等構成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是“老有所養”的有力支撐,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第一支柱獨大,二、三支柱發展相對滯后,尤其是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覆蓋面小,難以滿足公眾的養老保障需求。 229.4 212.7 206.9 179.7 169.9 167.0 131.7 126.8 108.9 75.8 68.9 64.1 40.4 35.5 31.7 30.1 14.5 12.7 12.3 12.2 8.2 7.9 6.6 3.4 1.0 05010015020025092.128.29.36.12.22.00.010.020.030.040.05

17、0.060.070.080.090.0100.0南非巴西印度俄羅斯中國印度尼西亞 25 Apr 2022 7 Table_header2 圖圖8 我國養老保險體系三大支柱我國養老保險體系三大支柱 資料來源:HTI 整理 目前我國養老體系發展不均衡,第一支柱一支獨大,第三支柱貢獻較低。目前我國養老體系發展不均衡,第一支柱一支獨大,第三支柱貢獻較低。我們按照 2021 年末的期末累計結存額計算“三支柱”的占比,第一支柱(累計結存 6.31萬億元) 、第二支柱(累計結存 3.93 萬億元,其中企業年金 2.64 萬億元,職業年金1.29 萬億元(職業年金為 2020 年末數據) ) 、第三支柱(以

18、2021 年末 7443 億元計算,含有商業長期養老準備金 6300 億元與養老目標基金 1143 億元)的占比分別為57.44%、35.78%、6.78%??梢?,目前第一支柱獨大,而第三支柱的發展顯著落后于第一和第二支柱。 圖圖9 2021 年美國養老三大支柱占比情況年美國養老三大支柱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wind,HTI 圖圖10 2021 年中國養老三大支柱占比情況年中國養老三大支柱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人社部,HTI 1.3.2 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廣泛,但目前支付壓力較大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廣泛,但目前支付壓力較大 基本養老保險覆蓋廣泛,但目前參保滲透率較高,參保規模增長

19、已經放緩?;攫B老保險覆蓋廣泛,但目前參保滲透率較高,參保規模增長已經放緩。1)從參保人數看,基本養老滲透率高,目前維持 3%左右低速增長。截至 2021 年底,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數已經達到 10.3 億人,約占當年全國總人口的 71%。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 4.81 億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48 億人。近幾年參保人數規模增速逐漸放緩,基本維持在 3%左右。2)從累計結存規模增速看,自 2011 年后增速整體上呈現下滑趨勢,2021 年同比增速為 9%。3)我們認為,由于目前基本養老參保滲透率已經很高,新參保人數規模增長已經沒有太大空間,未來將保持低速增長趨勢,而

20、基本養老基金規模增長預計主要受凈值增長拉動。 20.41%37.54%42.05%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57.44%35.78%6.78%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 25 Apr 2022 8 Table_header2 圖圖11 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及其增速情況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及其增速情況 資料來源:wind,人社部官網,HTI 圖圖12 基本養老保險的基金規模及增速基本養老保險的基金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wind,人社部官網,HTI 從基金收入支出角度看,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基本養老保險的收入增速從基金收入支出角度看,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基本養老保險的收入增速持續低于支

21、出增速,而征繳收入與支出的差額已為負值且缺口不斷擴大。持續低于支出增速,而征繳收入與支出的差額已為負值且缺口不斷擴大。2012 年以來,基金收入的增幅整體上小于基金支出的增幅,2020 年同比增幅的差距達到了最大,擴大為 18.1 個百分點。雖然 2021 年收入大幅增長,但我們認為這可能難以成為常態表現,基本養老保險未來仍然很可能面臨收不抵支的情況。實際上,2013 年以來基本養老保險的征繳收入已經低于支出,且差額呈擴大趨勢,到 2017 年,差額已高達 6211 億元。根據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 2019-2050測算,在“大口徑”(包括財政補助)下,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將

22、于 2027 年達到峰值 6.99 萬億元,然后開始迅速下降,到 2035 年將耗盡累計結余。 20137 21891 23550 35984 61573 78796 81968 84231 85833 88777 91548 94293 96754 99865 102872 9%8%53%71%28%4%3%2%3%3%3%3%3%3%0%10%20%30%40%50%60%70%8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

23、021參保人數(萬人,左軸)同比增速(%,右軸)7391 9931 12526 15788 20728 26243 31275 35645 39937 43965 50202 58152 62873 58075 63098 34%26%26%31%27%19%14%12%10%14%16%8%-8%9%-10%-5%0%5%10%15%20%25%30%35%4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 2018 201920202021基金累計結存(億元,左軸)同比增速(

24、%,右軸) 25 Apr 2022 9 Table_header2 圖圖13 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的收入與支出規模及其增速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的收入與支出規模及其增速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HTI 圖圖14 基本養老保險的基本養老保險的“征繳收入征繳收入- 支出支出”(億元)(億元) 資料來源:人社部,HTI 在老年撫養比逐年上升的情況下,養老金增速顯著低于在崗職工的工資增速,在老年撫養比逐年上升的情況下,養老金增速顯著低于在崗職工的工資增速,因此基本養老金替代率(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因此基本養老金替代率(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 同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長期處同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長期處于下降通道,我們

25、預計未來趨勢將持續。于下降通道,我們預計未來趨勢將持續?;攫B老金替代率已從 2000 年的 71.9%降至 2015 年的 44.8%,據人民網援引世界銀行的測算,養老金的替代率不低于 70%時,老年人退休前后的生活質量才不會出現明顯下降,因此我們認為第一支柱養老因此我們認為第一支柱養老金替代率相較金替代率相較 70%的缺口須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來共同彌補。的缺口須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來共同彌補。 -20%-10%0%10%20%30%4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6、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基金收入(億元,左軸)基金支出(億元,左軸)收入增速(%,右軸)支出增速(%,右軸)832723185296266405551191905-549-2226-4212-6504-6211-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1000200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 25 Apr 2022 10 Table_header2 圖圖15 基本養老金的替代率(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的替代

27、率(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 同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同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資料來源:wind,HTI 1.3.3 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市場覆蓋率低,發展面臨瓶頸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市場覆蓋率低,發展面臨瓶頸 我國養老體系第二支柱包括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目前以企業年金為主。我國養老體系第二支柱包括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目前以企業年金為主。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職業年金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除了參與主體的差異外,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企業年金不具有強制性,而職業年金具有強制性。

28、 目前企業年金還存在整體覆蓋率較低、區域結構不平衡等問題。目前企業年金還存在整體覆蓋率較低、區域結構不平衡等問題。 1)企業年金整體覆蓋率較低。)企業年金整體覆蓋率較低。根據人社部數據,自 2007 年至 2021 年,我國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數量從 3.2 萬家增長至 11.7 萬家,覆蓋的職工數量也從 929 萬人增長至 2875 萬人,但 2014 年以來參保人數增速呈現快速下滑,2017 年增速一度低至 0.3%。而從結余規???,2007 年至 2021 年,我國企業年金基金結余規模由1519 億元增長至 2.6 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速達到 22.6%。但從 2012 年開始,企業年金結余

29、規模增速已經呈現整體下滑趨勢由 2012 年的 35%降至 2018 年的 15%。2019年企業年金規模增速提升至 22%,我們認為主要受負債端“擴面”提速與資產端收益提升影響,但目前企業年金覆蓋率仍明顯不足,且 2021 年增速回落至 17%。截至2021 年底,我國的企業年金結余規模僅為基本養老保險的 42%,覆蓋職工人數只占當年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的 2.8%左右。我們認為,自企業年金制度 2004 年正式建立至今已有 18 年,目前央企、大型國企等企業年金傳統優勢市場的容量已近飽和,可發展的企業年金客戶絕對量迅速減少,而中小民營企業建立企業年金的動力相對較低,未來參保覆蓋率的提升面臨

30、一定阻礙。 71.9%50.0%44.8%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5 Apr 2022 11 Table_header2 圖圖16 全國企業年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及增速情況全國企業年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及增速情況 資料來源:人社部官網,HTI 圖圖17 企業年金的基金規模及增速企業年金的基金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人社部官網,HTI 2)區域間結構不平衡。

31、)區域間結構不平衡。從發展結構來看,我國各地區企業年金的發展參差不齊,參加企業年金計劃較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以及浙江、江蘇等發達省份。2021 年,上海市參加企業年金的企業數達到 10757 個,建立了 149 萬個職工賬戶,資產規模達 1123 億元。相比之下,西藏自治區只有 40 家企業參加企業年金計劃,覆蓋 1.68 萬名職工,資產規模僅為 12.7 億元。 0.1 0.1 0.1 0.1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3 0.3 0.3 2.0 2.2 2.4 3.6 6.2 7.9 8.2 8.4 8.6 8.9 9.2 9.4 9

32、.7 10.0 10.3 11.7%13.6%13.2%18.1%17.1%11.3%11.5%1.0%0.4%0.3%2.4%6.7%6.7%5.8%0%2%4%6%8%10%12%14%16%18%20%024681012190019001900190019001900190019001900190019001900190019001900企業年金參保人數(億人,左軸)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億人,左軸)企業年金參保人數同比增速(%,右軸)1519 1911 2533 2809 3570 4821 6035 7689 9526 11075 12880 14770 17985 22497 26

33、406 26%33%11%27%35%25%27%24%16%16%15%22%25%17%0%5%10%15%20%25%30%35%4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基金累計結存(億元,左軸)同比增速(%,右軸) 25 Apr 2022 12 Table_header2 圖圖18 2021 年企業年金覆蓋企業分地區結構情況(家)年企業年金覆蓋企業分地區結構情況(家) 資料來源:人社部官網,HTI,注:本表統計按照分級管理和屬地原則,人力資源

34、社會保障部一欄統計在人社部備案的單一計劃,各?。▍^、市)統計在該地備案的單一計劃及參加集合計劃的當地企業;單一計劃以計劃登記號(備案地)劃分,集合計劃以企業注冊地劃分。此圖表未列示人社部欄。 圖圖19 2021 年企業年金結余規模分地區結構情況(億元)年企業年金結余規模分地區結構情況(億元) 資料來源:人社部官網,HTI,注:本表統計按照分級管理和屬地原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一欄統計在人社部備案的單一計劃,各?。▍^、市)統計在該地備案的單一計劃及參加集合計劃的當地企業;單一計劃以計劃登記號(備案地)劃分,集合計劃以企業注冊地劃分。此圖表未列示人社部欄。 職業年金起步時間較晚,其特殊性決定了整體

35、覆蓋面有限。職業年金起步時間較晚,其特殊性決定了整體覆蓋面有限。職業年金自 2014年 10 月開始實施,2016 年職業年金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的出臺標志著職業年金制度的正式建立,并于 2019 年 2 月正式開始市場化投資運營。根據人社部2020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020 年末職業年金投資規模達 1.29萬億元。我們認為,職業年金的特殊性在于其參保人員為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并且具有強制性,所以整體參保率很高,但由于僅能覆蓋部分人群,因此難以成為社會養老的主要支撐制度。 1.3.4 第三支柱:伴隨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第三支柱發展是必然趨勢第三支柱:伴隨老齡化程度的加深

36、,第三支柱發展是必然趨勢 從理論邏輯來看,養老體系三大支柱存在顯著互補特性,這是第三支柱發展的從理論邏輯來看,養老體系三大支柱存在顯著互補特性,這是第三支柱發展的基礎?;A。1)一支柱的制度優勢在于其強制性和覆蓋人群的普遍性,但無法提供產品的選擇權,也不存在價格和服務的競爭。2)二支柱通過稅收優惠等措施調動單位的積極性,豐富了單位的薪酬激勵方式,也為個人提供補充保障,但也因為以單位有資金實力參與為前提,在實際上限制了其覆蓋面的廣度和深度。3)在第一、二支柱發展陷入瓶頸的背景下,第三支柱的重要性開始凸顯:第三支柱以個人參與為基礎,有利于擴大覆蓋面;個人積累和未來給付直接掛鉤,繳費激勵相對更為充1

37、123 13 020040060080010001200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四川省重慶市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大連市青島市寧波市廈門市深圳市10757 40 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四川省重慶市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陜西省甘肅省青海

38、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大連市青島市寧波市廈門市深圳市 25 Apr 2022 13 Table_header2 足,有利于紓解一支柱壓力,并提高養老保障體系的可持續性;通過市場競爭提供豐富的產品和服務選擇權,有利于滿足民眾多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財富配置需求;通過市場競爭促進養老產品的經營效率,提升養老保險金的保障效能,可以在變化的外部環境中為個人提供積極、穩定的預期,從而也可以促進消費者福利的提升。 從現實經驗看,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第三支柱發展也是必然趨勢。從現實經驗看,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第三支柱發展也是必然趨勢。清華大學劉廣君養老金制度結構

39、調整:從“三支柱”到“兩賬戶”中指出,根據 OECD(經合組織)國家的經驗,養老金制度建設通常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其中人口年齡結構是影響養老金制度改革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具有如下規律: 1)在進入老齡社會初期(65 歲以上人口占比 7%) ,大力發展政府養老金,以實現全覆蓋和?;镜哪繕?;在美國,同時發展了雇主養老金(如 401K)和個人養老金(IRA) 。 2)在深度老齡社會期間(65 歲以上人口占比 14%) ,調整養老金結構,夯實政府養老金、大力發展雇主養老金和啟動個人養老金。 3)在超級老齡社會期間(65 歲以上人口占比 20%) ,強調社會合作和延遲領取養老金,政府養老金替代率下降

40、,雇主養老金放緩,大力發展個人養老金。 表表 1 不同老齡化階段不同老齡化階段“三支柱三支柱”養老金的發展養老金的發展 老齡化階段老齡化階段 公共養老金公共養老金 (第一支柱)(第一支柱) 私人養老金私人養老金 雇主養老金雇主養老金 (第二支柱)(第二支柱) 個人養老金個人養老金 (第三支柱)(第三支柱) 老齡社會初期 快速發展 啟動 - 深度老齡社會 平衡發展 快速發展 啟動 超級老齡社會 保守發展 平衡發展 快速發展 資料來源:劉廣君養老金制度結構調整:從“三支柱”到“兩賬戶”,HTI 在養老金缺口壓力愈發明顯背景下,第三支柱亟待補位。在養老金缺口壓力愈發明顯背景下,第三支柱亟待補位。20

41、20 年 11 月 20 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 ,報告預測未來 5-10 年時間,中國預計會有 8-10 萬億的養老金缺口,而且這個缺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擴大。結合基本養老保險保障水平不足,企業年金市場發展遭遇瓶頸情況,商業養老保險在養老保障體系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根據中保協,中國第三支柱改革頂層根據中保協,中國第三支柱改革頂層設計的發展目標是在未來設計的發展目標是在未來 8-10 年,實現年,實現 10%的人口覆蓋率,的人口覆蓋率,7 萬人民幣的人均參與萬人民幣的人均參與金額,規模達到金額,規模達到 10 萬億。萬億。 2. 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落地,第三支柱

42、迎來騰飛機遇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落地,第三支柱迎來騰飛機遇 2.1 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落地,賬戶制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落地,賬戶制+稅優政策為基本框架稅優政策為基本框架 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落地,拉開第三支柱加速發展序幕。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落地,拉開第三支柱加速發展序幕。2022 年 4 月 21 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下發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 ,提出推動發展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根據文件要求,個人養老金制度將選擇部分城市試行 1 年,再逐步推開。 1)參加范圍及繳費水平)參加范圍及繳費水平: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可以

43、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 12000 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發展情況等因素適時調整繳費上限。 25 Apr 2022 14 Table_header2 2)投資范圍:)投資范圍: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資金用于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的滿足不同投資者偏好的金融產品,參加人可自主選擇。參與個人養老金運行的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由相關金融監管部門確定,并通過信息平臺和金融行業平臺向社會發布。 3)領取要求:)

44、領取要求:參加人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或者具有其他符合國家規定的情形,經信息平臺核驗領取條件后,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領取方式一經確定不得更改。領取時,應將個人養老金由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轉入本人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參加人死亡后,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中的資產可以繼承。 此外,文件明確了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基礎框架:個人賬戶制此外,文件明確了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基礎框架:個人賬戶制+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政策。 1)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實行完全積)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實行完全積累。累。

45、參加人通過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個人養老金賬戶是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參加人可以用繳納的個人養老金在符合規定的金融機構或者其依法合規委托的銷售渠道購買金融產品,并承擔相應的風險。參加人應當指定或者開立一個本人唯一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用于個人養老金繳費、歸集收益、支付和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可以由參加人在符合規定的商業銀行指定或者開立,也可以通過其他符合規定的金融產品銷售機構指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實行封閉運行,其權益歸參加人所有,除另有規定外不得提前支取。 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分為賬戶制和產品制,目前發達國家在第三支柱多采用賬第三支柱

46、個人養老金分為賬戶制和產品制,目前發達國家在第三支柱多采用賬戶制。戶制。我們認為,賬戶制的優勢主要在于:1)個人養老金賬戶制在靈活性、個性化、適應性上具有明顯優勢,符合群體多樣化、情況多變的個人養老金積累的特點,方便個人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養老金產品在不同金融機構之間的產品間的轉移。2)賬戶制更有利于稅優政策的執行。賬戶制下賬戶內的資金及投資都適應相應的優惠規則,不僅可以避免多產品征稅可能發生的重復稅優、重復征稅情況,而且可以提高整體運營效率,將個人養老需求同養老金融、養老服務等養老產品相結合,形成個人養老資產配置的載體。 2)個人養老金享有稅優政策支持,具體稅優方式尚未明確。)個人養老金享有稅優

47、政策支持,具體稅優方式尚未明確。文件內容指出,國家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員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但尚未明確具體的稅收優惠政策內容。目前國際上稅延養老保險發展較好的國家均采用了較為完善的稅延優惠政策,但不同國家的政策由于各自養老金制度體系和具體國情差異有所不同。美國傳統 IRA 計劃采取 EET 模式,羅斯計劃則采取 TEE 模式;加拿大注冊退休儲蓄計劃(RRSPs)采取 EET 模式,免稅儲蓄賬戶(TFSA)采取 TEE 模式。此前國內稅延養老險試點采用的是 EET 模式,我們預計個人養老金制度可能會沿用這一模式。 25 Apr 2022 15 Table_header2 表表 2

48、發達國家養老保險稅優政策發達國家養老保險稅優政策 國家國家 政策內容政策內容 美國 主要采用傳統 IRA 和羅斯 IRA 兩種個人養老計劃: 1)羅斯 IRA 采取 TEE 模式,即投保人可在繳納個稅后交保費,但在領取與投資運營環節不再收取稅費,適合非正規就業者; 2)傳統 IRA 采取 EET 征稅模式,即投保人在投資、繳費兩個階段不征稅,而在領取保險金時期繳納稅費。這一模式更適合小企業正規就業人員。 澳大利亞 1)投保人選擇不同的項目在繳納養老保險保費時享受不同的免稅政策,分別為免稅額 15%或者不免稅; 2)對養老金帳戶收益征稅,但有 7.5%的稅率減免,若投保人選擇在領取養老金時繳稅則

49、稅率減免為 16.5%; 3)允許雇主在為職工購買養老保險時延遲繳稅,但有額度限制 德國 主要采用李斯特養老金與呂庫普養老金兩種個人養老計劃。原則上,這兩種養老金計劃對所有納稅人開放: 1)李斯特養老金計劃。該計劃是為普通大眾階層,尤其是多子女家庭設立,并為他們提供國家資助的個人儲蓄性養老方案。 2)呂庫普養老金計劃。此項計劃執行資本積累式財務模式(EET),主要為自由職業者、高收入人群及自雇人士等群體設置。雖然此項計劃繳費無法從政府獲取一定程度的補貼,但大部分繳費額度可以作為特殊費用在稅前扣除,所以整體計劃更具有靈活性 芬蘭 允許職工繳費與雇主為員工購買保險時延遲繳稅,稅延額度為 5 萬先令

50、與投保人工資 12%的較低值;對職工年收入 18%以內部分不征稅 匈牙利 職工繳費與雇主為員工購買保險均享受遞延繳稅,遞延額度分別為收入的 30%、雇員最低收入的 115% 加拿大 采用 RRSP 計劃(即注冊退休儲蓄計劃),意指企業或者個人若參與計劃,均可延遲繳稅,且遞延繳稅額度選擇職工收入的 18% 與135000 加元的較小值。 資料來源:霍艾湘等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實踐困境與優化建議 ,HTI 2.2 第三支柱包含多類型金融產品,涉及銀行、保險、公募基金等機構第三支柱包含多類型金融產品,涉及銀行、保險、公募基金等機構 2.2.1 第三支柱包含多類型金融產品第三支柱包含多類型金融產品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2022年中國養老三支柱體系現狀及商業養老社區典型案例分析報告(36頁).pdf)為本站 (漁人也)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