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4頁).pdf

編號:81251 PDF  PPTX 24頁 718.75K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4頁).pdf

1、2010年以來, 全國每年的高校畢業生人數一直維持在600萬以上, 每年的就業需求占據了全國新增就業崗位的一半以上, 2018年畢業生預計達到820萬人, 再創歷史新高。 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也是國家和社會始終關注的重點事項, 而政府和社會各界組織也通過多種渠道、 多種方式, 著力營造促進大學生就業的良好社會氛圍, 不斷提高大學生就業率。作為國內領先的職業發展平臺, 智聯招聘堅持持續關注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及其發展方向,主動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 成為聯結企業、 高校和畢業生之間的求職就業平臺和溝通橋梁。近年來, 隨著 “新雇主經濟”1 的不斷演進, 勞動力市場發生著巨大的演變, 雇員在雇傭關系中

2、扮演著愈發重要和主動的地位, 而企業之間的人才爭奪戰也愈演愈烈。 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畢業生的求職意愿和求職行為的變化歷程, 持續研究大學生的求職心理和行為特點, 智聯招聘堅持開展每年一度的應屆畢業生就業力市場調研活動, 幫助社會和企業了解最真實的大學生就業需求, 以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更好的就業服務和制訂最合適的人才政策。2018年, 中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在產業轉型、 消費需求升級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 不僅移動互聯網產業高速發展, 智能制造、 智慧零售等產業也展露全新未來, 勞動力市場的發展趨勢更加復雜多變。 在本次智聯招聘開展的 “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 活動中, 共計90168

3、名應屆畢業生完成了調研問卷, 揭秘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95后大學生們的就業意愿和就業趨勢, 希望能為更好地推動大學生就業、 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及企業校園招聘和雇主品牌建設等提供參考和依據。1 新雇主經濟: 智聯招聘2015中國年度最佳雇主白皮書中首次提出的概念, 從雇主形象、 組織管理、 雇主品牌戰略、 培訓發展、 薪酬福利、 工作環境六個維度重新定義新時代雇傭關系。 “新雇主經濟” 更強調雇員在雇傭關系中的重要性與主體性, 倡導雇主更加關注雇員的訴求、 情感與意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前言01050607020304重要發現10月和11月是企業進校高峰期,進校企業數量明顯增加房地產、

4、互聯網行業最愛校園宣講會武漢、西安、南京高校最受校園招聘企業歡迎030607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Important discovery企業招聘行為Corporate recruiting behavior整體就業難度認知依然嚴峻,但求職壓力同比稍有降低高校畢業生首選就業,創業和出國熱潮持續衰退大學生求職最看重個人價值的實現,選擇就業城市首先考慮工資水平警惕人工智能帶來的就業壓力,大學生提前進行職業規劃08101113畢業生求職認知Graduate job recognition重要發現01求職行為Job search behavior大學生關注求職時

5、間稍有推遲,大三和大四是求職高峰金秋十月依然是應屆生求職高峰期高校畢業生簡歷投遞數量小幅上升,求職積極性有所提高校園宣講會吸引力稍有回落,超三成應屆畢業生沒有參加雙選會超九成畢業生已參加面試,名校優勢凸顯1415161720求職結果及分析Job search results and analysisoffer獲取率同比上升,四分之一畢業生暫時沒有收獲實習經歷是應屆畢業生求職成功的重要法寶求職心態迷茫成為2018年應屆畢業生就業最大阻礙簽約率同比有所上升,工作內容不符合興趣,給了offer也拒簽2018屆毀約率下行趨穩,為了追求更好的未來是毀約主要原因2122232426期望與現實Expecta

6、tion and reality新一線城市的吸引力和吸納能力全面超越一線城市國有企業最受歡迎,實際簽約率民營企業占據半壁江山技術類、銷售類崗位人才需求最大,財務類、行政類崗位競爭最激烈互聯網行業人才吸納趨于飽和,傳統制造業招聘需求增幅明顯期望薪水同比上升,但現實依舊殘酷女性求職相對壓力更大 ,性別差異既是劣勢也是機遇近四成畢業生就業崗位和在校專業不對口27293031323336樣本構成Composition of sample基本情況教育情況3739目錄重要發現01整體調研數據顯示, 2018年應屆畢業生對我國就業形勢的感知仍然相當嚴峻, 認同就業形勢有難度的比例為82.80%, 但同比降低

7、5%, 而從就業結果來看, 超九成畢業生已經參加過面試, 超七成畢業生已經獲取offer。 雖然2018年應屆畢業生數量再創新高, 但受到宏觀經濟總體向好、 產業及消費升級的影響以及應屆畢業生求職主動性的提高, 出現了就業壓力感知和就業結果均同比好轉的現象。整體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但就業壓力感知和就業結果均同比好轉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人數不斷攀升,在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影響下,大學生們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就業壓力,但伴隨著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勞動力市場也催生了新需求和新機遇。從整體的調研數據來看,今年應屆畢業生的求職心態同比去年更加樂觀,也更加積極主動。隨著中國邁入知識經濟時代, 企業、 城市乃至國家

8、之間對于人才的爭奪日益激烈, 而在大學生眼中, 挑選就業城市時最看重的因素是 “工資水平” , 其次是 “城市未來發展前景” 。 說明當代大學生們在求職時更加理性, 既關注當下的生活質量, 更看重未來的發展前景。而在具體求職過程中, 最被看重的首位要素是 “實現個人價值” 。 這個數據也印證了隨著新雇主經濟的不斷演進, 勞動力市場在不斷發生新的變革, 在越來越多的90后以及95后眼中, 一份好工作的核心標準不再是 “錢多事少離家近” , 而是能夠在職場中實現自我價值, 并從事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工作。要面包也要詩和遠方,95后求職既“理性”又更加“自我”期望與現實存在明顯落差,應屆畢業生求職更加

9、謹慎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由于近年來 “人工智能是否會減少就業機會” 的話題一直受到熱議, 導致了在校大學生們也開始提前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調研發現, 超過8成應屆畢業生認同人工智能的發展會對就業產生壓力, 并表示 “會考慮從事更有創造性, 不會被機器取代的工作” 。應屆畢業生求職也在警惕人工智能帶來的就業壓力在勞動力市場上, 女性遭受性別歧視的現象一直沒有得到徹底消除, 在大學生求職領域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 22.86%的應屆畢業生認同女性在求職過程中會遭遇性別歧視。 但從具體就業數據來看, 女性在文體教育/工藝美術、 服務業、 文化/

10、傳媒/娛樂/體育以及商業服務等行業中的簽約比例明顯高于男性, 簽約財務/審計/稅務、 行政/后勤/文秘、 客服、 銷售等崗位的比例也更高。 說明雖然在求職市場上女性依舊會遭遇性別歧視現象, 但在某些具體行業、 具體職位當中, 女性求職者也會擁有性別差異所帶來的就業機遇。女性求職相對壓力更大,性別差異既是劣勢也是機遇受到一線城市居高不下的生活壓力和生活成本的影響, 和新一線城市以及二線城市新興產業飛速發展、 人才吸引政策的推動, 一線城市對應屆畢業生的吸引力逐漸減弱。2018年應屆畢業生期望就業地占比最高的是新一線城市, 為40.18%。 實際簽約數據當中, 新一線城市占比為34.47%, 同樣

11、超越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的人才吸引和吸納能力全面超越一線城市就業單位性質 期望簽約單位排名第一的依然是國有企業, 其后是三資企業和民營企業,說明工作穩定、 待遇較好的國有企業依然最受應屆畢業生青睞。然而從實際簽約結果來看,民營企業實際簽約比例超過五成, 主要因為民營企業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 催生了大量招聘需求。崗位 技術類、 銷售類、 生產加工類和研發類等崗位的實際簽約人數超過期望簽約人數,市場需求明顯高出校園求職供給。 而財務/審計/稅務、 行政/后勤/文秘類崗位出現了明顯的期望就業人數超出實際就業人數的現象, 市場競爭較為激烈。毀約率 在較為嚴峻的就業形勢和壓力下, 面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12、 應屆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顯得更加謹慎, 有過毀約經歷的比例僅占18.56%。薪酬 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期望就業月薪比例最高的是40004999元之間, 而實際簽約月薪比例最高的是30003999元之間。 總體來看, 和期望值相比, 應屆畢業生實際簽約月薪整體下降一檔。 雖然畢業生受到生活成本、 物價上漲等因素影響, 期望薪資水平也隨之上漲, 但實際簽約薪資水平近幾年沒有明顯上升。0201企業招聘行為02根據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 2017年的10月和11月是企業 “扎堆” 進入校園舉辦招聘會的黃金時期, 其中11月進校的企業數量最高, 占全年進校企業總量的46.16%。2017年8月份的企業進

13、校數量占比為1.68%, 而2016年占比僅為0.05%, 和去年相比, 2017年校園招聘季稍有提前。而從不同重點行業來看, 企業進校的招聘高峰期稍有差異, 其中IT互聯網行業、 房地產建筑行業的企業進校峰值位于10月份, 而金融業(非銀行/保險)的企業進校峰值位于11月份。10月和11月是企業進校高峰期,進校企業數量明顯增加2016-2017年企業進校招聘數量分布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040315.31%43.53%15.47%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月12月9.93%37.95%20.57%16.87%14.00%11.49

14、%8.61%1.70%5.69%6.85%2.28%0.03%0.09% 0.05%1.68%1.26%0.13%0.79%42.23%0.16%20162017IT互聯網房地產/建筑業金融業(非銀行/保險)46.16%注:企業數去重,進校次數未去重。2017年部分重點行業企業進校招聘數量分布28.50%31.44%28.51%0.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進一步分析各個行業進校招聘的企業數量發現, 近年來進校招聘的企業數量呈現持續上升的狀態, 其中2017

15、年同比提升42.47%, 主要是因為企業招聘需求的增幅明顯大于市場人才供給的增幅, 企業間的人才爭奪不斷加劇, 也直接導致了企業對高校畢業生重視程度的不斷加深。具體來看, 2017年進校企業當中, 排名前十的行業分別是房地產/建筑業、 IT/互聯網、 制造業、 能源/礦產/環保、 電子技術半導體、 教育/培訓、 政府/非盈利機構、 醫學醫療生物工程、 專業服務咨詢、 金融業(非銀行/保險) , 其中房地產/建筑行業的企業最青睞校園招聘, 2017年招聘企業數量占全行業的12.37%。 和2016年相比, 房地產/建筑業、 制造、 能源/礦產/環保等行業的企業數量有所升高, 而IT/互聯網、 金

16、融業(非銀行/保險)等行業的企業數量小幅下降。2016年至2017年,企業舉辦校園招聘宣講會的次數大幅增加,2016年同比增長20.23%,2017年同比增長78.57%。由此發現,隨著企業對于校園招聘重視程度的不斷增加,作為校園招聘重要途徑之一的校園宣講會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的青睞??傮w來看,房地產/建筑和IT/互聯網行業的企業最喜歡舉辦校園招聘宣講會,2017年房地產/建筑行業舉辦宣講會的企業占總量的13.52%,IT/互聯網占比為11.61%。和2016年相比,房地產/建筑業、能源/礦產/環保、制造等行業的企業數量有所升高,而IT/互聯網、金融業(非銀行/保險)等行業的企業數量有所下降。

17、房地產、互聯網行業最愛校園宣講會2016年-2017年部分行業企業進校招聘數量占比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06052016201720162017房地產/建筑業IT/互聯網制造能源/礦產/環保電子技術半導體教育/培訓政府/非盈利機構醫學醫療生物工程專業服務咨詢金融業(非銀行/保險)3.81%10.91%14.53%11.86%7.19%8.69%7.64%8.12%6.38%6.44%5.49%5.83%4.63%5.06%4.46%4.43%3.80%3.92%5.31%2016年-2017年部分行業舉辦宣講會數量占比(行業前十)12.37%8.12%

18、8.38%7.70%8.54%7.32%8.34%4.65%4.89%4.34%5.10%3.84%3.86%3.49%3.68%3.21%3.45%4.18%3.15%IT/互聯網房地產/建筑業電子技術半導體能源/礦產/環保制造醫學醫療生物工程教育/培訓汽車/摩托車耐用消費品通信金融業(非銀行/保險)15.07%11.61%11.58%13.52%注:2017年行業前十不包含金融業,2016年行業前十不包含通信業。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08072016年-2017年舉辦校園招聘宣講會的高校數量分布與此同時,舉辦校園招聘宣講會的院校數量也明顯增加,20

19、17年同比2016年增長87.10%。從不同院校類型來看,2017年,舉辦校園宣講會的企業當中,雙一流2 A類占比為29.87%,雙一流B類占比為4.17%,普通本科占比為64.68%,??祁愒盒U急葹?.28%。20162017雙一流B類雙一流A類普通本科???.07%1.28%56.95%4.81%4.17%38.17%29.87%2017年各行業企業舉辦校園招聘宣講會的數據顯示, 招聘會舉辦數量最多的十個城市分別是武漢、 西安、 南京、 北京、 成都、 長沙、 廣州、 上海、 哈爾濱和重慶。武漢、西安、南京高校最受校園招聘企業歡迎2017年舉辦校園招聘宣講會數量最多的城市排名(前十)武漢

20、西安南京北京成都長沙廣州上海哈爾濱重慶5.58%5.54%5.09%3.69%3.38%3.32%3.11%9.05%8.12% 7.16%64.68%畢業生求職認知03根據本次調研數據,2018年應屆畢業生對我國就業形勢的感知仍然相當嚴峻,總體來看,有34.60%的應屆畢業生認為就業“很難,形勢非常嚴峻”,48.20%的應屆畢業生認為就業“有難度,但還可以接受”,認同就業形勢有難度的總體比例為82.80%,同比2017年下降5%。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經濟總體向好的趨勢改善了就業預期,同時,受到人工智能、移動終端、云計算大數據等新型產業的帶動,以及加工制造、傳統零售等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21、影響,勞動力市場的人才需求有所增加,從而導致部分高校畢業生的求職壓力同比有所降低。整體就業難度認知依然嚴峻,但求職壓力同比稍有降低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認知一般不清楚34.60%4.60%11.71%一點也不難0.89%很難,就業形勢嚴峻48.20%有難度,但還可以接受2 雙一流高校: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簡稱 “雙一流” 。 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 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 B類6所) ,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雙一流建設學科共計465個(其中自定學科44個) 。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

22、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1009從不同性別來看,女性應屆畢業生對就業壓力的感知要高于男性。調研結果顯示,82.76%的男性應屆畢業生認為就業有難度,而女性應屆畢業生的比例則為87.79%。此外,學歷水平也會對就業壓力產生影響,學歷水平越低,就業壓力越大。比如16.67%的博士應屆畢業生認為就業形勢很嚴峻,而大專應屆畢業生的比例為30.93%;雙一流院校有26%的應屆畢業生認為就業形勢很嚴峻,而??祁愒盒t有30.48%。很難,就業形勢嚴峻有難度,但還可以接受一般一點也不難不清楚男性女性50.27%35.20%47.56%11.13%1.61%4.50%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

23、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認知(性別)根據本次調研結果,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意向仍然以就業為主,占比79.89%,同比上升6.39%。此外,6.99%的應屆畢業生選擇慢就業,4.98%選擇國內繼續學習,4.78%選擇創業,2.63%選擇出國繼續學習。和2017的數據結果相比,選擇創業人群的占比降低1.32%,說明在經濟環境更加復雜多變的大背景下,高校畢業生們對于未來的職業規劃更加趨于謹慎。此外,選擇慢就業的畢業生比例同比降低2.81%,說明隨著大學生們對就業難度認知的降低,求職的心態更加積極主動,選擇慢就業逃避現實的人群比例有所降低。高校畢業生首選就業,創業和出國

24、熱潮持續衰退不同類型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對于畢業后的選擇有著明顯差異, 普通本科院校和??圃盒5膽獙卯厴I生選擇就業的比例均高出雙一流類高等院校, 具體來看, 普通本科院校和??圃盒獙卯厴I生選擇就業的比例分別為80.43%和79.51%, 而雙一流類高等院校選擇就業的比例為77.57%。此外, 雙一流類高等院校應屆畢業生選擇出國留學的比例為3.91%, 高于普通本科院校和??圃盒5?.55%和1.11%。從不同性別來看, 女性應屆畢業生選擇就業的比例為80.56%, 高于男性應屆畢業生的78.86%, 就業意愿高于男性。 而男性應屆畢業生則表現出更高的創業意愿, 占比為5.40%,高于女性的4.3

25、8%。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畢業去向37.52%8.78%0.42%3.01%6.99%0.73%4.98%4.78%2.63%79.89%就業慢就業國內學習創業出國學習其他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1211應屆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最看重的因素有哪些?從2018年調研結果來看,應屆畢業生選擇“實現個人價值”的數量是選擇“掙錢”的近兩倍。具體來看,有41.70%的應屆畢業生認為,找工作時最看重的因素是“工作是我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部分”,分別有26.97%和23.19%的應屆畢業生認為是“工作必須符合我的興趣,做

26、人開心最重要”以及“工作只是謀生的手段,賺錢最重要”。此外,有8.14%認為“佛系工作,平平淡淡就好”。這個數據也印證了隨著新雇主經濟的不斷演進,勞動力市場在不斷發生新的變革,在越來越多的90后以及95后眼中,一份好工作的核心標準不再是“錢多事少離家近”,而是能夠在職場中實現自我價值,并從事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工作。大學生求職最看重個人價值的實現,選擇就業城市首先考慮工資水平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找工作最看重哪些因素41.70%工作是我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部分26.97%工作必須符合我的興趣,做人開心最重要23.19%工作只是謀生的手段,賺錢最重要8

27、.14%佛系工作,平平淡淡就好隨著中國邁入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城市乃至國家之間對于人才的爭奪日益激烈,很多城市為了吸引優秀人才落戶,也出臺了很多配套吸引政策,那么在大學生眼中,挑選工作生活的城市時最看中哪些因素呢?根據調查結果顯示,73.23%的應屆畢業生認為工作城市的“工資水平”最重要,其次是“城市未來發展前景”,得票率為44.77%,表明當代大學生不僅關注當下的發展,也看重未來的成長潛力。此外,有38.95%的應屆畢業生關注離家遠近,37.02%關注城市文化、環境等軟實力,24.45%關注知名企業數量及規模,14.67%關注戶口、居住等人才吸引政策。24.45%14.67%44.77%38

28、.95%37.02%73.23%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選擇就業城市主要考慮哪些因素工資水平城市未來發展前景離家遠近城市文化、環境等軟實力知名企業數量及規模戶口、居住等人才吸引政策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14132017年以來,隨著我國逐漸步入人工智能時代,“機器換人”的話題一直受到熱議。根據調研結果,即便高校畢業生尚未正式步入社會參加工作,但對人工智能的發展卻保持了高度的關注,62.52%的應屆畢業生表示“會考慮從事更有創造性、不會被機器取代的工作”,僅有13.66%的應屆畢業生表示“人工智能還很遙遠,不會

29、影響到我工作”。而從不同性別來看,男性應屆畢業生對于人工智能的顧慮要略高于女性,其中有66.14%的男性會考慮從事不會被人工取代的工作,而女性的比例為60.16%。警惕人工智能帶來的就業壓力,大學生提前進行職業規劃求職行為04對于高校畢業生來說,通常在大三和大四的畢業前夕開始集中找工作,根據智聯招聘的調研數據顯示,在2018年應屆畢業生中,分別有39.66%和35.41%的應屆畢業生在大三和大四時開始關注求職。和2017年調研數據相比,從大三開始關注求職的學生比例同比下降了2.44%,而從大四才開始關注求職的學生比例上升了6.01%。通過進一步分析發現,大部分高校畢業生延遲關注求職的主要原因,

30、是因為對未來比較迷茫、職業規劃不清晰、選擇慢就業以及等待考研成績等。因此,建議學校適當增加職業發展的相關課程和培訓,為高校學生提前做好求職輔導,降低大四集中求職壓力;也建議用人單位擴大校園招聘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吸引更多優秀畢業生的關注,以提升企業雇主品牌的影響力。大學生關注求職時間稍有推遲,大三和大四是求職高峰5.51%0.79%0.94%1.56%1.44%0.10%1.06%13.53%35.41%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首次開始關注求職的時間39.66%大一大三大五研一研二博士尚未關注大二大四研三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

31、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是否會因為人工智能提前改變就業規劃我會考慮不會影響到我不清楚62.52%13.66%23.82%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1615在參與調研的2018年應屆畢業生當中,44.52%的畢業生投遞簡歷數量在11-30份之間,占比最高;其次是投遞簡歷數量在10份以下的應屆畢業生,占比為29.13%。此外,有24.54%的應屆畢業生進行了求職“海投”簡歷,有1.81%的應屆畢業生表示沒有投遞過求職簡歷。和2017年相比,2018年應屆畢業生投遞簡歷數量有所上升,具體來看,投遞簡歷數量在11-30份之間的應屆畢業生同比提升了3.22%,3

32、1份以上的同比提升了0.34%,表示沒有投遞過簡歷的應屆畢業生同比降低了1.19%。由此可見,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求職主動性明顯提升。從不同學校類別來看, 雙一流院校的應屆畢業生投遞簡歷數量較多。 具體來看, 雙一流院校、 普通本科院校以及大專院校的2018年應屆畢業生投遞簡歷數量在10份以下的占比分別為23.70%、 30.99%和34.63%, 而雙一流院校的應屆畢業生投遞簡歷數量在31份以上的占比為16.33%, 明顯高于普通本科的11.49%以及??圃盒5?.45%。 由此可見, 雙一流院校的應屆畢業在求職行為上更加積極主動。高校畢業生簡歷投遞數量小幅上升,求職積極性有所提高數據來源

33、: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簡歷投遞數量29.13%1-10份1.81%沒有投遞過44.52%11-30份14.24%31-50份10.30%51份及以上調研結果顯示,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求職高峰位于2017年10月,正式開始求職的應屆畢業生占比為17.12%。此外,9月和11月的求職人數也相對較多,占比分別為13.55%和12.12%,和往年校園招聘高峰期基本保持一致。而在2018年2月之后,伴隨著考研大軍的加入,求職人數再次出現小幅反彈,3月占比為6.72%。金秋十月依然是應屆生求職高峰期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

34、業生正式開始求職的時間(該數據截止至2018年3月)4.51%8.12%8.20%7.73%4.30%6.72%4.54%13.09%13.55%12.12%17.12%2017年1月前2017年1-6月2017年7-8月2017年9月2017年10月2017年11月2017年12月2018年1月2018年2月2018年3月尚未開始求職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1817此外,2018年應屆畢業生參加校園招聘雙選會的人員比例也相對較低,僅有36.26%的應屆畢業生表示參加過1-2場雙選會,16.05%參加過3-5場雙選會,此外有超過三成的應屆畢業生表示沒有參

35、加過任何一場雙選會。由此可以發現,雖然大學生就業形勢依舊相對復雜嚴峻,但在整體就業形勢平穩回暖,求職途徑多元化發展的影響下,傳統的校園宣講會和雙選會對畢業生的吸引力在不斷減弱。因此對企業來說,需要繼續拓展新的人才招聘和企業宣傳形式,以更好地、精準地傳遞雇主品牌,搶奪優秀人才。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參加雙選會數量36.26%1-2場16.05%3-5場9.69%6-10場1.56%11場以上36.44%沒參加過在高校畢業生的求職過程中,由高校主導、第三方協辦、企業承辦的校園招聘宣講會和雙選會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根據2018年的調研數據顯示,應屆畢業

36、生對這些傳統的校園招聘方式并沒有產生很高的參與熱情。在參與調研的2018年應屆畢業生當中,37.22%的畢業生參加了1-2場宣講會,23.78%參加了3-5場宣講會,13.35%參加了6場以上宣講會,另外有25.65%表示沒有參加過宣講會。和2017年相比,2018年應屆畢業生參加宣講會的比例持續下降,其中參加3-5場宣講會的畢業生比例下降3.42%,而6場以上的比例下降了1.44%。校園宣講會吸引力稍有回落,超三成應屆畢業生沒有參加雙選會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參加校園宣講會數量23.78%3-5場4.35%11場以上25.65%沒參加過37.2

37、2%1-2場9.00%6-10場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9在參與調研的2018年應屆畢業生中,超九成已經參加了招聘面試,其中有36.12%的應屆畢業生參加了1-3場面試,同比提升了4.22%;參加4-5場面試的比例為27.56%,與去年基本保持持平,僅為9.24%的應屆畢業生表示沒有參加任何一場招聘面試。整體來看,2018年應屆畢業生獲取面試的比例保持了上升趨勢。而從不同類型學校應屆畢業生的面試數量來看,名校背景對于獲取面試數量的加成效果明顯,雙一流高校應屆畢業生獲取6場以上面試的比例為34.68%,高于普通本科的31.22%和??祁愒盒5?3.7

38、2%。超九成畢業生已參加面試,名校優勢凸顯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參加面試數量36.12%1-3場9.24%沒有27.56%4-5場16.94%6-10場10.14%11場以上注:傳統招聘活動包括宣講會、筆試、面試、專場招聘會。數據來源:智聯校招管家近三年企業非傳統招聘活動占比2017年企業非傳統招聘活動形式分布11.30%9.70%7.60%20172016201522.40%16.50%2.90%2.60%1.20%0.20%路演/車展啟動儀式/頒獎典禮空中宣講挑戰賽/面試官培訓見面會/沙龍/Roundtable工廠體驗/OpenDay2018

39、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221求職結果及分析05從整體上看, 2018年應屆畢業生對就業形勢的感知程度相對好轉, 認同就業形勢有難度的總體比例為82.80%, 同比2017年下降5%。 雖然2018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 但在宏觀經濟總體向好、 產業及消費升級的帶動下, 就業形勢也趨于好轉, 加上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求職主動性有所提升, 因此出現了就業難度感知和就業結果同比好轉的現象。調研數據顯示,在參與調研的2018年應屆畢業生當中,截至2018年3月,有74.39%的應屆畢業生已經獲得offer,總體來看offer獲取率同比提升2.19%。具體來看,

40、獲得兩個offer的應屆畢業生比例最高,為20.92%;其次是1個offer,比例為15.79%,同比均有小幅提升,說明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同比有所好轉。而從不同性別來看,女性應屆畢業生沒有獲得offer的比例為28.79%,高出了男性的23.77%,說明女性求職相對壓力更大。offer獲取率同比上升,四分之一畢業生暫時沒有收獲12.56%9.78%15.79% 20.92%1個2個3個4個6.70%5個5.78%6個沒有獲得2.86%7個及以上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獲得招聘offer數量25.61%根據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成功獲得

41、offer/錄用通知的主要因素”的調研結果,43.88%的應屆畢業生認為“有相關的實習經歷”是獲得offer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求職目標明確”和“社會實踐經驗豐富”,占比分別為37.68%和34.90%??傮w來看,有相關實習經歷依然是應屆畢業生求職成功的最重要法寶。實習經歷是應屆畢業生求職成功的重要法寶針對2018年應屆畢業生實習情況的調研顯示,僅有27.23%的應屆畢業生表示沒有參加過任何實習,39.73%的應屆畢業生有過一次實習經歷,33.04%有兩次以上實習經歷。進一步分析實習和就業之間的聯系發現,在有實習經歷的應屆畢業生中,獲得offer的比例高達56.19%,而在沒有實習經歷的應屆畢

42、業生中,獲得offer的比例僅為38.58%。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成功獲得offer/錄用通知的主要因素18.72%37.68%43.88%有相關的實習經歷求職目標明確34.90%社會實踐經驗豐富專業就業前景好17.75%面試技巧高16.29%學生干部經歷15.12%名校畢業12.14%學習成績好7.14%有熟人推薦14.61%其他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423截至2018年3月,在參與本次調研的2018年應屆畢業生當中,28.50%表示已經正式簽約,同比小幅提升1.80%,而明確表示尚未簽約的比例為7

43、1.50%。和去年同期相比,應屆畢業生簽約率呈現回暖上升的趨勢。簽約率同比有所上升,工作內容不符合興趣,給了offer也拒簽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是否簽約28.50%是71.50%否對沒有拿到offer的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進一步調研發現,認為自己“太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選擇什么樣的工作”是沒有獲得offer的最關鍵因素,比例高達24.44%;排名第二的是認為自己“對找工作重視不夠,沒有積極找工作”,占比為17.01%;其次是簡歷投遞太少和未滿足用人單位要求,占比分別為14.12%和13.76%。和2017年的調研數據相比,求職心態迷茫從第二位

44、因素躍居第一,而“未滿足用人單位要求”則從第一位因素降落至第四,說明2018年應屆畢業生對自身的綜合素質有了一定的自信。綜合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求職認知、求職行為和求職結果,高校畢業生想要獲得更多offer、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除了需要學校加強就業課程指導以外,高校大學生們也應該盡早關注求職,多多參加校園招聘宣講會和雙選會,提前做好職業發展規劃,主動了解企業用人需求,積極投遞求職簡歷,突出自身優勢,以更好的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 求職心態迷茫成為2018年應屆畢業生就業最大阻礙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未獲得offer/錄用通知的主要原因24.44%

45、太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選擇什么樣的工作 對找工作重視不夠,沒有積極找工作 簡歷投遞太少未滿足用人單位要求獲取工作機會渠道少獲得的面試機會太少沒有滿足我要求的工作其他待實習期結束通過評估才能拿到OFFER7.25%4.41%3.59%1.90%17.01%14.12%13.76%13.52%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625通過對有毀約行為的應屆畢業生進一步調研發現,“拿到了更好的OFFER”而選擇毀約的比例仍然最高,占比為45.22%,并且同比上升了3.82%;排名第二的原因是“試用期間發現工作與自己想象的不一樣”,占比為33.12%。由此發現,95后應屆

46、畢業生不再為了生存而工作,而是越來越關注自己內心的需求,希望能找到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工作機會,即便毀約,也是因為工作內容和自己的興趣愛好不符,而不會盲目毀約。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毀約的主要原因45.22%拿到了更好的OFFER試用期間發現工作與自己想象的不一樣用人單位的承諾沒有兌現在參與調研的2018年應屆畢業生當中,有過毀約經歷的比例為18.56%。毀約情況與學校、專業類別、學歷以及性別沒有必然聯系。與2016年相比,毀約率稍有下降,由此說明,在近幾年嚴峻的就業形勢及壓力下,高校應屆畢業生在挑選工作時更加謹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毀約事件的發生

47、。2018屆毀約率下行趨穩,為了追求更好的未來是毀約主要原因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毀約情況18.56%是81.44%否有除就業外更好的發展機會,如出國、繼續深造等不想工作其他從不同性別來看, 男生的簽約比例更高, 為29.87%, 而女生的簽約比例為25.52%。 從學校和學歷來看, 學校越好, 學歷越高, 簽約的比例相對越高。進一步分析2018年應屆畢業生持有offer但是未簽約的原因發現, 應屆畢業生主要會因為“職位/工作內容不喜歡” 和“薪水/待遇未達到我的期望值” 拒絕和企業簽約, 占比分別為29.27%和28.93%。 和前幾年數據相比

48、, “職位/工作內容不喜歡” 的排名實現了三連跳, 躍居第一, 說明95后應屆畢業生在挑選工作時, 對興趣愛好的考量不斷占據更重要的地位。此外, “工作地點不滿意” 、 “ 離畢業還早, 還有機會拿到更好的OFFER” 、 “ 行業/企業前景不好” 、 “ 工作環境不喜歡” 等因素也獲得了較高的認同, 說明2018年應屆畢業生已經不會單純的被工作薪水所吸引, 而是更多的考慮自己的內心需求, 擇業的自主性和需求多樣性不斷提升。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沒有簽約的主要因素29.27%職位/工作內容不喜歡薪水/待遇未達到我的期望值工作地點不滿意離畢業還早,

49、還有機會拿到更好的OFFER行業/企業前景不好工作環境不喜歡企業知名度未達到我的要求手中有多個OFFER,正在抉擇中創業型公司,企業經營風險系數高已經有意向單位,等待簽約其他12.39%9.74%6.73%6.12%4.02%2.77%12.85%28.93%20.25%19.34%33.12%5.73%1.91%1.91%12.11%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827此外, 從歷年數據來看, 自2014年以來, 期望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就業的應屆畢業生比例處于不斷下降的狀態, 說明在一線城市不斷攀升的生存壓力、 新一線城市持續推出的人才吸引政策, 和新興產

50、業迅速崛起的影響下, 大學生求職時已經不再盲目崇拜一線城市的光環。期望就業地簽約就業地學校所在地期望與現實062018年的調研數據顯示,在2018年應屆畢業生眼中,期望就業地比例最高的依然是新一線城市3,占比為40.18%,同比上升了2.68%。二線城市的獲青睞程度有所上升,占比為25.94%,同比上升了4.74%,和一線城市27.36%的吸引力差距進一步縮小。這一數據說明了在一線城市巨大生活壓力的影響下,對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在逐年減少,與此同時,在新一線城市以及二線城市新興產業飛速發展、眾多人才吸引及人才落戶政策的影響下,對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逐年上升。對比2018年應屆畢業生實際簽約數據可以

51、發現,實際簽約地點比例最高的依然是新一線城市,占比為34.47%,而一線城市的實際簽約率為29.29%。從實際數據來看,無論是對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還是最終就業的實際吸納能力,新一線城市在針對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人才搶奪戰”中已經全面超越了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的吸引力和吸納能力全面超越一線城市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27.36%26.97%34.47%33.56%25.94%23.29%31.58%12.95%29.29%7.89%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學校所在地、期望就業地與實際就業地對比40.18%6.52%6.52%20

52、14年-2018年應屆畢業生就業于北上廣深的期望比例48.40%33.90%27.36%29.90%29.00%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0.00%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10.00%20.00%30.00%40.00%50.00%60.00%3 新一線城市(15個) : 成都市、 杭州市、 武漢市、 重慶市、 南京市、 天津市、 蘇州市、 西安市、 長沙市、 沈陽市、 青島市、 鄭州市、 大連市、 東莞市、 寧波市。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30292018年應屆畢業生期望就業崗位與實際就業崗位數據來源:

53、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在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崗位當中,技術類崗位無論期望簽約占比還是實際就業占比都依舊保持最高。其中,期望就業占比為17.80%,同比上升1.10%,實際就業占比為23.13%,同比上升4.33%,實際簽約人數明顯超過期望簽約人數。銷售類崗位同樣出現了實際簽約人數超過期望簽約人數的現象,期望簽約占比僅為5.84%,而實際簽約占比高達17.73%,僅次于技術類崗位,位列第二。與此類似的還有生產加工類崗位、客服類崗位和研發類崗位,說明這些崗位的市場需求高出校園求職供給。此外,財務/審計/稅務、行政/后勤/文秘類崗位的期望就業人數超出實際就業人數,其中財務類崗

54、位的期望簽約占比為15.13%,實際就業占比為8.17%,而行政后勤類崗位的期望簽約占比為13.78%,實際就業占比為7.48%,均表現出明顯的市場競爭過激。由此可以看出,盡管2018年高校求職市場呈現較大的就業壓力,但不同類型的崗位之間依舊存在著明顯的供需差異。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說,應當盡早了解勞動力市場的供需變化情況,積極拓展職場信息獲取渠道,增強自身的崗位競爭力。技術類、銷售類崗位人才需求最大,財務類、行政類崗位競爭最激烈根據對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期望簽約單位和實際簽約單位的調研數據, 應屆畢業生期望簽約單位排名第一的依然是國有企業, 占比為31.73%, 和2017年相比小幅提升1.5

55、3%, 說明工作穩定、 待遇較高的國有企業依然最受應屆畢業生青睞。排名第二的是三資企業, 占比為27.77%, 排名第三的是民營企業, 占比為20.85%。而從實際簽約情況來看, 對應屆畢業生吸納能力最強的依然是民營企業, 實際簽約比例高達58.62%, 和2017年相比小幅下降了2.58%。 而三資企業和國有企業的實際簽約率分別為14.35%和17.85%, 同比均有小幅下降。對比期望簽約單位和實際簽約單位的數據可以發現, 雖然應屆畢業生們更青睞企業實力更加雄厚的國有企業和三資企業, 但從實際簽約單位來看, 與三資企業較為類似的民營企業依舊是吸納就業的絕對主力, 也說明了我國民營企業的成長速

56、度超越了三資企業。 雖然其雇主品牌的知名度還需要進一步打造, 但已經具備了和國際企業爭奪最佳雇主的市場實力。國有企業最受歡迎,實際簽約率民營企業占據半壁江山技術財務/審計/稅務行政/后勤/文秘設計人力資源運營銷售研發市場/公關采購/貿易產品法務生產/加工客服23.13%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期望簽約與實際簽約的單位性質期望簽約率實際簽約率期望就業崗位實際就業崗位31.73%17.85%27.77%14.35%4.60%12.24%3.74% 3.53%58.62%17.80%15.13%17.73%8.17%13.78%7.48%9.71%3.8

57、8%8.76%4.29%8.36%8.17%5.84%5.66%6.09%4.98%4.02%4.77%1.80%2.06%1.66%1.28%0.69%1.27%8.59%0.60%4.30%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三資企業民營企業事業單位其他3.88%0.84%20.85%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3231IT/通信/電子/互聯網行業依然是2018年應屆畢業生期望就業行業和實際就業行業的雙重冠軍。 然而和2017年相比, 2018年實際就業的應屆畢業生占比為17.49%, 同比下降2.81%,并且低于期望就業占比的19.67%。 受到國內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影

58、響, 互聯網領域獨特的企業文化、 雇主品牌形象繼續保持著對求職者的強大吸引力, 但是受限于互聯網企業的規模,其對應屆畢業生的吸納能力相對有限。對比2018年應屆畢業生期望就業行業和實際就業行業的數據可以發現, IT互聯網行業、 文體教育/工藝美術、 農林牧漁等行業的供需基本保持吻合, 文化/傳媒/娛樂/體育、 商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廣告/公關/認證/外包)則呈現了比較明顯的供過于求的激烈競爭局面, 而房地產/建筑業、 汽車/生產/加工/制造等傳統制造行業的實際就業人數卻遠遠超過了期望就業人數?;ヂ摼W行業人才吸納趨于飽和,傳統制造業招聘需求增幅明顯整體來看, 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期望就業

59、月薪主要集中在40004999元以及30003999元, 占比分別為26.03%和24.83%, 而實際簽約月薪主要集中在30003999元和20002999元, 占比分別為27.50%和25.45%。 和期望值相比, 實際簽約月薪整體下降一檔。與2017年的調研數據相比, 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期望月薪相對有所提高, 而實際簽約月薪的分布情況基本保持一致。 由此可以發現, 雖然在生活成本、 物價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下, 高校畢業生的期望薪資水平也隨之上漲, 但實際簽約的薪資水平沒有發生明顯變化, 在當前宏觀經濟相對復雜的大環境下, 用人單位對于應屆畢業生的簽約薪資不會發生實質改變, 畢業生對薪酬

60、水平的期望需要保持相對理性。期望薪水同比上升,但現實依舊殘酷1999元以下20002999元30003999元40004999元50005999元60006999元70007999元80008999元90009999元1000011999元1200014999元15000元以上11.65%11.60%9.45%7.50%7.17%6.76%7.12%6.27%2.65%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期望就業行業與實際就業行業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期望就業月薪與實際簽約月薪期望就業行業實際就業行業期望就業月薪

61、實際簽約月薪25.45%24.83%27.50%IT/通信/電子/互聯網文化/傳媒/娛樂/體育金融業房地產/建筑業文體教育/工藝美術6.57%10.37%服務業(醫療/護理/美容/保健/酒店/餐飲/旅游/度假)6.00%7.48%貿易/批發/零售/租賃業/快速消費品/耐用消費品3.45%0.36%政府/非盈利機構2.87%3.26%能源/礦產/環保2.68%3.62%交通/運輸/物流/倉儲0.86%0.84%農林牧漁4.87%3.75%其他5.66%16.04%汽車/生產/加工/制造商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廣告/公關/認證/外包)0.17%9.17%5.67%15.92%20.02%8.6

62、9%8.82%5.19%5.10%1.69%3.93%2.41%1.26%1.45%2.26%0.97%0.60%26.03%1.08%1.31%0.48%19.67%17.49%13.99%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3433從不同行業實際簽約情況來看, 女性也有著明顯好于男性應屆畢業生就業情況的領域。 在文體教育/工藝美術、 服務業(醫療/護理/美容/保健/酒店/餐飲/旅游/度假) 、 文化/傳媒/娛樂/體育以及商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廣告/公關/認證/外包)等行業中, 女性簽約占比明顯高出男性應屆畢業生, 分別為80.36%、 68.60%、 63

63、.64%以及61.54%, 說明女性在文藝美術、 服務等領域擁有更強的就業優勢。在勞動力市場上, 性別歧視現象一直沒有得到徹底消除, 大學生求職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 針對2018年應屆畢業生開展的 “在求職過程中您認為是否存在女大學生就業難現象” 調查數據顯示, 22.86%的應屆畢業生明確表示同意, 說明在當前大學生求職過程中, 依舊存在著明顯的性別歧視現象。不同性別對于 “女大學生就業難” 的認知也存在著顯著差異, 男性應屆畢業生的調研數據中有10.67%表示認同, 而女性應屆畢業生的比例則為30.83%, 說明女性應屆畢業生對性別歧視現象的感知高于男性。 此外, 隨著學歷的升高, 對性別

64、歧視現象的感知更加顯著, 大專應屆畢業生有2.28%的調研人群對就業歧視現象表示 “非常同意” , 本科、 碩士、 博士應屆畢業生的比例則分別為4.06%、 8.11%和11.11%。女性求職相對壓力更大 ,性別差異既是劣勢也是機遇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對就業歧視的認知(性別)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不同性別簽約行業情況對比男性簽約占比女性簽約占比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3.84%43.20%26.61%7.33%19.02%IT/通信/電子/互聯網汽車/生產/加工/制造房地產/建筑業貿易/批發/零售/租賃業快速

65、消費品/耐用消費品服務業金融業文體教育/工藝美術商業服務交通/運輸/物流/倉儲能源/礦產/環保文化/傳媒/娛樂/體育農林牧漁政府/非盈利機構80.36%59.31%69.17%68.10%68.60%31.90%31.40%45.16%54.84%42.37%57.63%19.64%38.46%61.54%56.67%43.33%70.37%29.63%36.36%63.64%42.86%57.14%66.67%33.33%40.69%30.83%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3635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實際簽

66、約專業對口情況60.80%是39.20%否從不同崗位的實際簽約情況來看, 女性簽約占比較高的有財務/審計/稅務、 行政/后勤/文秘、 客服、 銷售等崗位。 雖然在求職市場上女性仍會遇到性別歧視現象, 但在某些具體職位上,女性求職者也會擁有性別差異所帶來的就業機遇。此外, 在參與調研的2018年應屆畢業生當中, 男性應屆畢業生已經獲取offer的比例為75.36%, 而女性當中獲取offer的比例為73.77%, 略低于男性, 說明雖然可能存在就業性別歧視現象, 但男性和女性應屆畢業生獲取就業機會的概率沒有太大差距。通過2018年的調研數據發現, 應屆畢業生的專業對口率呈現持續下降趨勢, 39.

67、20%的已簽約應屆畢業生表示簽約崗位與在校學習專業并不對口, 同比去年小幅上漲了0.70%, 反映出在大學校園中, 專業對就業崗位的影響在持續減少。 這個現象一方面反映出我國高校的專業設置和市場用人需求之間依舊存在比較明顯的結構性矛盾, 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國內 “移動互聯網” “共享經濟” “粉絲經濟” “智能制造” “新零售” 等新興產業和商業模式的影響, 對跨領域就業、 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持續上升, 因此給予了大學生更多的就業機會。近四成畢業生就業崗位和在校專業不對口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不同性別簽約崗位情況對比男性簽約占比女性簽約占比技術銷售生產/加工財務/審計/

68、稅務運營行政/后勤/文秘研發人力資源客服設計市場/公關產品采購/貿易法務79.66%20.96%46.88%53.12%22.58%49.15%50.85%20.34%24.07%22.73%45.16%54.84%32.26%67.74%50.00%50.00%55.17%44.83%58.33%41.67%61.54%38.46%60.00%40.00%79.04%77.42%75.93%77.27%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3837性別分布39.57%60.43%女性男性戶籍所在地9.80%一線城市60.80%三線及以下城市12.90%二線城市16.

69、50%新一線城市樣本構成07參與本地調研的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有效樣本數量為90168人,基本情況主要包括應屆畢業生學校地域分布、性別和戶籍所在地。1. 學校地域分布本次調研的對象覆蓋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特別行政區。從全國各省地域分布標準來看,華東地區占比最高,為29.40%;其次是華中和華北地區,分別為17.50%和16.80%;東北地區、華南地區和西部地區占比分別為11.30%、11.60%和13.40%。(一)基本情況2. 性別分布在本次調研的應屆畢業生中,男性占總體樣本量的39.57%,女性占60.43%。3. 戶籍所在地在本次調查樣本中,60.80%的應屆畢業生戶籍所在地

70、為三線及以下城市,12.90%來自二線城市,16.50%來自新一線城市,9.80%來自一線城市。學校地域分布13.40%11.30%16.80%29.40%17.50%11.60%西部華中華南東北華北華東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院校分布9.07%雙一流院校68.90%普通本科院校22.03%??圃盒=逃闆r包括應屆畢業生的院校類型、學歷和專業。1. 院校分布在本次調查中,雙一流院校應屆畢業生占總樣本的9.07%,普通本科院校應屆畢業生占68.90%,??圃盒獙卯厴I生占22.03%。(二)教育情況學歷分布2. 學歷分布在調查樣本中,本科占總體的71.21

71、%,大專學歷占23.61%,碩士占4.92%,博士和MBA/EMBA分別占0.14%和0.12%。23.61%4.92%0.14%0.12%71.21%本科大專碩士博士MBA/EMBA4039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413. 專業分布在本次調查中,應屆畢業生專業主要集中在工學和管理學,占比分別為28.45%和23.52%,其次是經濟學,占比為13.79%。數據來源: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問卷2018年應屆畢業生專業分布8.53%7.90%7.46%3.11%2.75%2.17%1.84%0.22%0.21%0.05%23.52%13.79%工學管理學經濟學理學藝術學文學醫學教育學法學農學歷史學哲學軍事學28.45%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智聯招聘:2018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4頁).pdf)為本站 (data)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