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2022云計算行業報告-云端中國展望2025(14頁).pdf

編號:94598 PDF 14頁 1.13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麥肯錫:2022云計算行業報告-云端中國展望2025(14頁).pdf

1、云端中國,展望2025哪些因素會推動中國的下一波云計算普及浪潮?成功的企業將不再以云遷移為目標,而是會借助云計算追求實實在在的商業價值。2022年8月 Getty Images作者:沈愷,王瑋,Anand Swaminathan,童瀟瀟雖然起步相對較晚,但中國在云計算的遷移速度上可謂突飛猛進,已然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中國的公有云市場規模有望在未來幾年再增長一倍以上,從2021年的320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900億美元。迄今為止,中國的云計算用戶以面向消費者的企業為主,他們需要能隨時靈活取用的不限量的計算能力,幫助其應對客戶需求的巨大波動。例如,在中國“雙11”購物節當天,電子商

2、務的流量、交易量和商品交易總額最多可以達到平日的30倍。具備實時購物和觀眾互動功能的熱門直播電商也對計算基礎設施有著巨大的需求。消費者驅動的增長仍將成為中國云計算普及的重要動力,但我們認為,中國的下一波云遷移浪潮可能會由工業和制造業等關鍵領域來引領。為了更好地理解中國不斷發展的云市場格局,我們調研了來自諸多行業領域的278位企業IT、數字化和云計算決策者,并就未來幾年云計算可能會在哪些領域創造價值形成了洞見。關于本調研在麥肯錫2021年中國云計算調研中,我們對278位企業IT、數字化和云計算高管進行了問卷調查,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IT、電子商務、運輸和物流、教育、零售、醫療保健、汽車、金融、房

3、地產、酒店和餐飲、制造和工業等,所在企業性質也不盡相同,有本土上市公司、私營企業、國有企業、跨國公司等。此次調研旨在收集四個方面的數據并形成洞見:云計算的普及現狀和使用計劃、轉向云端的動機、云計算的采購因素、挑戰和能力缺口。入選調查樣本的企業年營收應超過10億元人民幣,員工人數超過500人,且已經啟動或正在規劃數字化轉型。此次調研的目的不是針對該市場得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觀點,而是對中國的云計算普及形成具有指導性的洞見。1 數據來自Gartner?!肮性啤笔侵赣稍品仗峁┥烫峁┎⒕S護的按需使用和付費的云服務和基礎設施;“私有云”是指企業自我托管的、運行套裝軟件提供云服務的專用硬件;“傳統服務器

4、”是指企業自我托管的專用硬件,但不能通過運行套裝軟件來提供云服務。2云端中國,展望2025私有云在未來中國云市場格局中仍將占據主導地位未來幾年,中國的云遷移速度將與世界其他地區基本保持一致,2021年至2025年間,將有19%的IT工作負載轉向云端。但中國與其他國家與地區的區別在于其私有云占比很高,到2025年有望達到42%,屆時公有云占比約為36%(見圖1)。圖1隨著用云量增加,中國市場上私有云將繼續保持對公有云的優勢。中國IT工作負載分布1,所有受訪者平均百分比(總數=278人)1問卷問題:在貴公司的全部IT工作負載中,目前分別有多少比例在本地服務器、私有云和公共云上運行?預計今后三年的百

5、分比是多少?(回答推算至2025年)資料來源:麥肯錫2021年中國云計算調研;麥肯錫2021年全球云計算調研隨著用云量增加,中國市場上私有云將繼續保持對公有云的優勢。本地服務器私有云公有云實際數據2736224241322025預測數據+19%3云端中國,展望2025在我們的調研中,只有11%的受訪企業計劃以使用公有云為主。其余受訪企業將會繼續搭配使用私有云與傳統服務器,或者使用混合云。約有49%的企業有意發展云原生。中國的私有云定制需求很高,因而對規?;陀芰嫵闪讼拗?。我們的分析顯示,選擇私有云的情況主要有三種:一是企業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安全地配置公有云,二是企業來自金融服務等受到監管的

6、行業,三是企業希望將數據存在自己手上。多數中國企業都不愿在IT和軟件上采用定期繳費的模式,而更傾向于一次性付清或預付款項,以將IT和軟件成本資本化(以及用光剩余的年度IT預算)。因此,想抓住中國市場增長機會的云服務提供商(cloud service provider,以下簡稱“CSP”)需要同時在私有云和公有云領域提供強有力的價值主張,并具備支持企業管理混合云基礎設施的能力。他們還面臨著另一個挑戰是找到一個具備規?;瘽摿Φ挠J?,并做好中短期效益可能不如發達市場有吸引力的準備。當選擇CSP時,只有19%的企業愿意使用單一服務提供商,而76%的企業希望與多個CSP合作。只有5%的受訪企業認為可

7、以在不尋求外界幫助的情況下自建云設施(見圖2)。圖2中國云市場將是混合云和多云未來。對云基礎設施的長期愿景受訪者百分比(總數=278人)首選的服務合作類型2 受訪者百分比(總數=278人)1問卷問題:貴公司對云架構的長期愿景是什么?2問卷問題:在這一愿景下,哪種服務合作類型會成為驅動貴組織云計算愿景的主要/首選方法?資料來源:麥肯錫2021年中國云計算調研中國云市場將是混合云和多云未來。51381157619主要使用公有云混合云和云原生主要使用服務器或私有云,少量使用公有云(作為試點,或為外部商務業務提供)僅采用一家私有云或公有云提供商,提供全套解決方案根據各自的優勢,為私有云或公有云擇優配置

8、多個提供商不借助外部云計算合作伙伴,自建云計算設施4云端中國,展望2025經濟地位最重要的兩個行業在云遷移上處于落后狀態擁有許多精通科技以及數字原生企業的電商和教育等行業,已將絕大多數IT工作負載轉移到云端。但其他很多領域卻并非如此,其中又以勞動力密集型的工業和制造業最為突出,而這兩個行業為中國貢獻了1/4以上的GDP。但在最新的國家政策引導下,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改變。在“十四五”規劃期間(2021年2025年),中國將推動工業和制造領域的轉型,通過提升數字化水平和生產效率來抵消勞動力成本上漲和人口增長放緩的不利影響2?!笆奈濉币巹潝M將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的普及率從15%提高到45%,并在產品研

9、發、制造執行、內部運營、維護服務和類似的流程中,將管理和運營的數字化比例從55%提高到68%。因此,工業領域正在轉型,預計到2025年,32%的本地IT工作負載將遷入云端(以私有云為主)。緊隨其后的旅游、運輸和物流業則有望達到26%,云遷移規模僅次于工業領域(見圖3)。圖3企業用云量將全面上漲,但不同行業之間存在差異。1問卷問題:在貴公司的全部IT工作負載中,目前分別有多少比例在本地服務器、私有云和公共云上運行?2問卷問題:今后三年的預期百分比變化是多少?(回答推算至2025年)3快速消費品4科技(technology)、媒體(media)和通信(telecom)的首字母縮寫,即數字新媒體產業

10、資料來源:麥肯錫2021年中國云計算調研企業用云量將全面上漲,但不同行業之間存在差異。各行業的IT工作負載分配1每個行業所有受訪者的平均百分比到2025年的IT工作負載變化2平均變化,百分比醫療保健房地產汽車教育TMT電子商務酒店、餐飲工業旅行/物流零售/快消金融制造209186155101261198146615114142121284251948342324827219343740294518312646323736362829463646504641425530353120143226262022821132112公有云私有云本地服務器2 http:/ as a service,以下簡稱

11、“SaaS”)列為主要遷移原因。由于中國2020年的SaaS市場規模僅為52億美元,遠低于美國的1200億美元,所以這個比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廣泛普及SaaS應用和工具將釋放巨大的創新和價值創造機會,但前提是要從根本上喚起中國企業使用付費軟件的意愿。難度和成本是阻礙云遷移的最大障礙在被問及云遷移有哪些顧慮時,94%的受訪者提到了遷移的成本、難度、安全性和監管合規。與此同時,只有16%的受訪者認為是缺乏令人信服的商業案例(見圖5)。這表明企業尚未完全認識到云計算在幫助他們提高工作生產效率和捕捉商業價值方面的潛力。如果能清晰地闡述云計算如何幫助企業提高收入和利潤率,CSP和技術提供商會更能說服企業

12、進行遷移。圖4 云遷移最常見的原因是希望快速擴大云規模,支持業務增長快速擴大規模,支持業務增長604336251817提高IT效率高可用性和韌性降低基礎設施復雜度降低資本支出訪問SaaS應用94%的受訪者至少將其中一項因素視作云計算普及的兩大原因之一使用云計算的主要動機1將相應因素選為前兩大原因的受訪者百分比(總數=278人)1問卷問題回答:您認為企業上云的主要動機是什么?資料來源:麥肯錫2021年中國云計算調研云遷移最常見的原因是希望快速擴大云規模,支持業務增長6云端中國,展望2025云計算領先企業在云端運行70%以上的IT工作負載不同企業在云計算普及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領先企業2021年有7

13、0%以上的IT工作負載是在云端運行的,預計2025年將達到90%。我們將這類企業分成兩個子類。公有云領先企業(占調查樣本的16%)通常是面向消費者的企業,他們主要關注CSP的技術能力和對大客戶的支持。私有云領先企業(占樣本的21%)通常是國有企業、金融和房地產公司、傳統制造和工業企業。出于安全性、監管、數據合規限制或延遲要求3等原因,他們偏好私有云或混合解決方案,且不太可能轉向公有云。跟隨企業(占樣本的34%)2021年有50%至70%的IT工作負載在云端運行,公有云和私有云基本各占一半。多數跟隨企業都是跨國公司或對價格相對比較敏感的企業。他們正在加快云遷移速度,但許多企業向全新云計算運營模式

14、的轉變并不順利。落后企業(占樣本的29%)只有31%的IT工作負載在云端運行,不到領先企業的一半。平均而言,他們2/3的工作負載仍然在傳統服務器上運行,通常是因為數字化轉型起步較晚,缺乏明確的路線圖和云計算業務支持。預計到2025年,他們的云端IT工作負載有望增至60%,但仍將遠遠落后于領先企業的90%。3 延遲要求指的是需要盡可能縮短本地設備的客戶端請求與CSP的云基礎設施之間的通訊時間。圖5 遷移的成本和難度是云計算普及的最大障礙遷移的成本和難度653728231614安全擔憂監管合規擔憂云技術能力不足沒有令人信服的商業案例缺乏領導力支持94%的受訪者至少將其中一項因素視作云計算普及的兩大

15、障礙之一云計算普及的主要障礙將相應因素選為前兩大障礙的受訪者百分比(總數=278人)1問卷問題:當今云計算普及的主要障礙是什么?資料來源:麥肯錫2021年中國云計算調研遷移的成本和難度是云計算普及的最大障礙7云端中國,展望2025值得注意的是,未來三年云計算普及率相對增幅最大的將是落后企業(28%)和跟隨企業(20%)。從公有云普及程度來看,落后企業與公有云領先企業之間的差距巨大,前者2021年只能通過公有云運行13%的IT工作負載,后者已達58%。這種差距將持續到2025年,屆時,公有云領先企業通過公有云運行的IT工作負載比例預計將達到72%,落后企業只有24%(見圖6)。企業內部和非直面消

16、費者的職能及領域云普及缺口最大中國云端運行的IT工作負載總量有望從2021年的約60%增長到2025年的78%,但這個數字背后,不同職能之間以及領先企業和落后企業的同一職能之間都存在著巨大差距。營銷銷售、服務等面向消費者的職能部門平均云普及率最高,分別達到69%和64%,而物流、制造和風控等運營和內部職能部門普及率最低。相同職能領域內差距最大的是戰略和企業財務部門,領先企業的平均普及率達到47%,落后企業只有11%(見圖7)。圖6 跟隨企業和落后企業將大幅提高云計算普及率。IT工作負載分布,各類別中受訪者的百分比(n=278)1問卷問題:貴公司的整體IT工作負載目前分配給傳統服務器、私有云和公

17、共云的比例是多少?預計今后三年的比例是多少?答案推算至2025年。注:由于四舍五入,數字之和或不等于100%。資料來源:麥肯錫2021年中國云計算調研跟隨企業和落后企業將大幅提高云計算普及率。公有云領先企業2021至2025年預計增加的比例,百分點公有云比例+142021581923202572208155827196913303238414118131868243640202120252021202520212025+11+4+15+11+20+11+29云計算總比例私有云領先企業跟隨企業落后企業本地服務器私有云公有云8云端中國,展望2025我們將本調研中的9個職能進一步劃分為40個“領域”

18、或商業用例,結果顯示,單個領域的平均云計算普及率差異巨大,最低不到5%,最高達到60%。我們將12個行業進行40個領域的細分后發現,按照領域和行業計算的平均普及率不到25%。這進一步證明,在開發、采用和擴大直接影響收入和利潤的云計算用例方面,中國企業仍有巨大的機會(見圖8)。普及率較低但前景向好的領域舉例如下:營銷和銷售:客戶留存管理、定價和促銷、個性化、全渠道營銷 服務運營:聯絡中心自動化、聊天機器人、資產跟蹤和維護產品開發:流程設計研發 供應鏈:銷售和配件預測、倉庫運營、庫存和部件優化、采購、支出分析 制造:數字孿生技術和3D建模模擬、產量和產出優化、預測式維護人力資源:績效管理、人員配置

19、優化、銷售執行圖7 職能內部和不同職能之間的云計算普及率都存在差異。平均普及率云計算領先企業落后企業各個職能的云計算普及率,選擇該項目的受訪者百分比(總數=278人)1問卷問題:貴組織在下列哪些商業職能中至少采用了一些云計算技術?資料來源:麥肯錫2021年中國云計算調研職能內部和不同職能之間的云計算普及率都存在差異。營銷和銷售服務運營產品開發人力資源供應鏈管理戰略和公司財務物流風險制造776051621925231969647464634434291123916574457324743319云端中國,展望2025圖8 各業務領域間的云計算普及率也存在較大差異。各用例領域的云計算普及率,每項職能

20、的前兩位,選擇該項目的受訪者百分比(總數=278人)1問卷問題:針對您選擇的每一項商業職能,貴組織在下列哪項商業活動中采用了云計算(包括SaaS和托管在云計算基礎設施上的授權應用或自主開發的應用)?2云計算領先企業:在278位受訪者所在的企業中,被認定為“公有云領先企業”或“私有云領先企業”的都屬于云計算領先企業3基準是在每一項商業職能中最高的用例普及率4例如,自動故障檢測、現場運營優化、現場人員部署資料來源:麥肯錫2021年中國云計算調研各業務領域間的云計算普及率也存在較大差異。205010351525306040 4550 55客戶服務分析渠道管理銷售和需求預測倉儲優化風險建模和分析欺詐和

21、債務分析產量和能源優化模擬(如數字孿生技術、3D建模)資本分配財資管理物流網絡優化運輸管理和支出分析產品功能優化產品開發周期優化人才管理優化(如招聘、留存)績效管理服務運營優化預測式服務和干預(如網絡運營)605942473431322220戰略和公司財務營銷和銷售產品和服務開發供應鏈管理服務運營人力資源物流風險制造云計算領先企業落后企業平均普及率基準10云端中國,展望2025具有直接商業價值的行業特定用例能為云遷移提供最大潛力通過行業專屬用例提高收入或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將成為最能說服落后行業和企業采用云計算的方法。根據我們的經驗,僅靠采用云計算往往不足以釋放商業價值。相反,

22、企業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利用基于云計算的應用和解決方案來改善商業模式和流程。這些用例很可能要由企業與CSP和技術提供商合作開發(見圖9)。數字孿生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在投入大規模生產前,企業可利用這項技術對新的制造流程進行模擬、測試和驗證。機械、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供應商通??山柚鷶底謱\生技術,在產品制造中節省5%至10%的研發成本,在流程設計中再節省40%至50%的研發成本。然而,在我們的調研對象中,大約只有1/5的制造和自動化企業在產品開發過程中采用了數字孿生技術或其他形式的云端模擬技術,但沒有一家工業企業。中國頂尖CSP將引領市場,但全球化CSP仍有巨大價值空間在我們的調查中,70%的受訪者表達

23、了對中國本土云服務提供商的強烈偏好。這就給全球化CSP留下30%可挖掘的實際市場空間,其中10%的公司強烈偏好全球化CSP,還有20%對任何地區的CSP都持開放態度。在評估CSP時,中國企業排名前三的采購因素是網絡安全和數據合規、性能和技術要求、大客戶和運營支持。其他重要因素還包括針對特定領域的解決方案和性價比。在受訪者眼中,領先的中國本土CSP在幾乎所有關鍵采購因素上的實力都至少是其他競爭對手的兩倍(見圖10)。盡管全球化CSP并非多數中國企業的優先選擇,但仍有30%的企業對其持開放態度,這意味著到2025年國際化CSP的潛在云計算市場總規??蛇_到300億至700億美元。我們的調查顯示,公有

24、云或將占到潛在市場總規模的45%,價值為200億至300億美元。也就是說,全球化CSP實際可以在中國挖掘的潛在公有云市場規模與整個德國的公有云市場相當,作為全球第五大市場,德國的公有云市場規模達250億美元。11云端中國,展望2025各個用例領域和行業的云計算普及率,每項職能的前兩位平均云計算普及率,百分比商業職能營銷和銷售1服務運營產品和服務開發人力資源供應鏈戰略和公司財務 物流風險制造38B453539535326444730334888A45583673474338415804550F453147272422381833173250E55235620264347353303263H363

25、531272930503518334263G453528202943354721334813J73312521261815173525I45233127371724240320L91228271622381812171613K9151413213044186026N551519323518271726M362731393063001913P90172011447313O184192016450612013R1411612019Q17131815032用例領域教育電商酒店/餐飲TMT房地產零售/快消更強調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行業普及率,百分比0101130315050與該行業無關更強調以企業為中心的

26、行業TTL金融醫療保健汽車工業制造75D45233927394332294803575C363147603757562452048分析各個領域和行業的普及率可以發現,創新的云計算用例蘊含著巨大的價值創造機會。1M&S:營銷和銷售;NPD:新產品開發;SCM:供應鏈管理;S&CF:戰略和公司財務。2技術、媒體和電信。3快速消費品。資料來源:麥肯錫2021年中國云計算調研A.客戶服務分析B.渠道管理C.服務運營優化D.預測式服務和干預E.產品功能優化F.產品開發周期優化G.人才管理優化H.績效管理I.銷售和需求預測J.倉儲優化K.資本分配L.財資管理M.物流網絡優化N.運輸管理和支出分析O.風險建

27、模和分析P.欺詐和債務分析Q.產量和能源優化R.模擬圖9 分析各個領域和行業的普及率可以發現,創新的云計算用例蘊含著巨大的價值創造機會。12云端中國,展望2025圖10 受訪高管對主要采購因素和CSP評級的看法基本一致。選擇CSP的主要采購因素1將相應選項選為其前兩大采購因素的受訪者百分比(總數=278人)在每項采購因素中評級最高的CSP從這幾組提供商中選擇其前三大CSP的受訪者百分比1問卷問題:選擇云計算提供商的關鍵采購因素是什么?2問卷問題:下列每一項采購標準中,您認為在這一方面表現最好的服務提供商是哪三家?3出于調查目的,“領先的中國提供商”被定義為擁有最大市場份額的三家公司;“新興的中

28、國提供商”指的是份額較低的公司;“全球化提供商”則是指中國市場份額排名前兩位的跨國CSP資料來源:麥肯錫2021年中國云計算調研受訪高管對主要采購因素和CSP評級的看法基本一致。100050網絡安全和數據合規性能和技術要求大客戶和運營支持領域專屬解決方案性價比完善的生態系統可在服務區內使用人工智能計算能力7靠近數據中心28343341231511AI computation power5全球化 CSP新興的中國提供商領先的中國提供商超過97%的受訪者將此選為其兩大購買因素之一13云端中國,展望2025企業和CSP可加快云遷移進程的舉措想要加速云遷移并在超過1萬億美元的潛在價值中分一杯羹的企業,

29、需要確保措施得當,關鍵因素也要落實到位。其中最重要的步驟包括:重點投資可用云計算提高收入和利潤率的業務領域。根據我們的經驗,針對特定領域仔細選擇遷移的應用程序并妥善安排遷移順序,可帶來的商業利益遠高于旨在削減IT成本的“一鍋端”式整體遷移。應當將遷移應用與具體的商業案例和可量化的商業價值結合起來,這樣就好確定遷移排序,并進行有效跟蹤。制定有助于IT和業務部門相互協作的公司治理模式。為了管理云遷移戰略和公司治理問題,成功的企業會設立一個由業務、財務和技術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業務執行辦公室,負責完成遷移,并確定商業價值、KPI、遷移路徑、經濟模式以及優先級標準。除了業務執行辦公室外,通常還會設立一個由

30、工程師、架構師和產品設計師組成的云卓越中心作為補充。其職責是設計基本的參考架構,將遷移方案轉化成可部署的原型,將現代化工作方式整合到云原生運營模式中,促進整個企業快速采用云計算,并支持網站可靠性管理,以優化云計算的運營效率。構建云原生運營模式以統一和規范基礎設施管理與技術交付流程。為了避免原有IT流程、人工干預和多次交接影響遷移速度和質量,成功的企業會重新設計整個技術交付流程,包括從架構設計、基礎設施資源配置,到應用程序開發、測試、部署,再到生產、監控和事故處理的每一個步驟。他們還會確保新流程的高度自動化,設置大量的自助服務功能,提供無縫的開發體驗。在中國市場謀求成功的全球化CSP,可以在那些

31、自身能夠帶來全球最佳實踐的領域重點發力,并提供全套技術解決方案來幫助企業加快創造商業價值。他們可以幫助客戶確定云目標狀態,重點關注如何創造價值,為原有應用和現代應用分別規劃清晰的遷移路線,在過渡期管理混合系統,并在遷移完成后為企業的公私云都提供運營支持。他們還可與本土CSP、系統集成商、生態系統技術提供商以及培訓和變革管理公司一起參與到云計算生態系統中,為改善中國企業經營成果共同創建技術解決方案。中國正在開啟第二波云遷移浪潮。未來幾年,隨著一系列旨在改善特定行業業務表現的解決方案陸續投用,中國企業的云普及率將得到大幅提升。沈愷是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深圳分公司;王瑋是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香港分公司;Anand Swaminathan是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舊金山分公司;童瀟瀟是麥肯錫項目經理,上海分公司。作者感謝Joanna Wu、Tiff Wu、Jeff Yang、Jayne Giemzo、Xinghong Fang、Chris Thomas對本文的貢獻。設計:GCO新媒體團隊版權 2022 歸麥肯錫公司所有。保留所有權利。14云端中國,展望2025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麥肯錫:2022云計算行業報告-云端中國展望2025(14頁).pdf)為本站 (漁人也)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