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47 中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報告中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報告 人民網新人民網新電商研究院電商研究院 執筆人執筆人: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管理學院教授呂建軍呂建軍 2 / 47 目目 錄錄 第一章第一章 中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環境中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環境.4 4 1.1 行業政策環境.4 1.2 國內經濟環境.7 1.2.1 宏觀經濟環境. 8 1.2.2 數字經濟環境. 8 1.2.3 居民收入. 8 1.2.4 居民消費. 9 1.2.5 鄉村消費市場. 10 1.3 市場環境.11 1.3.1 網絡零售.11 1.3.2 農村電商. 12 1.3.3 農產品跨境電商
2、. 14 1.3.4 農村電商主體. 14 1.4 物流基礎設施環境.16 1.4.1 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改造. 16 1.4.2 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 17 1.4.3 農村信息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17 第二章第二章 中國農村電商物流行業總體分析中國農村電商物流行業總體分析. 1919 2.1 物流業總體發展情況.19 2.2 物流細分市場發展情況.20 2.2.1 快遞業發展. 20 2.2.2 冷鏈物流發展. 22 2.2.3 電商物流發展. 23 2.3 農村電商物流發展.24 3 / 47 2.4 農村電商物流模式.25 第三章第三章 中國農村電商物流存在問題中國農村電商
3、物流存在問題.3030 3.1 農村電商物流的分散性、規模小和季節性,阻礙鄉村規模經濟.30 3.2 農村電商物流的中間消耗大、物流成本高,阻礙鄉村美麗建設.32 3.3 農村電商物流冷鏈設施缺失和能力不足,阻礙鄉村消費結構轉型.33 3.4 農村電商物流的標準化缺失和執行不嚴,阻礙鄉村舊動能發展.37 3.5 農村電商物流簡化與復制城市電商物流,阻礙鄉村特色品牌建設.38 第四章第四章 中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趨勢中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趨勢.4040 4.1 農村電商物流供應鏈的重構趨勢將創造鄉村產業新增值.40 4.2 農村電商物流縱向多樣化發展趨勢將助力實現鄉村生活富?;?41 4.3 農村電
4、商物流冷鏈產地化趨勢將助力鄉村消費新模式.42 4.4 農村電商物流協同標準化趨勢將提升鄉村產業舊動能.43 4.5 農村電商物流數字信息化趨勢將產生鄉村經濟新動能.45 4 / 47 第一章第一章 中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環境中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環境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農村電商已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 農村繁榮的新亮點,在引領城鄉消費內需、重塑產業結構及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方 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據人民網新電商研究院此前發布的 農村電商發展趨勢報告 顯示,截至 2018 年底,中國的城鎮化率已提高到 59.58%,但鄉村常住人口仍有 5.64 億,中國農村的生產和消費主體仍然是約 2
5、.3 億小農戶。農村電商開辟了 農產品銷售新通道,有效促進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激發了農村電商物流的 發展。當前的農村電商物流既是“互聯網”時代發展的必然,也是農村電商發 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目標的重要構成因素。 1 1.1.1 行業政策環境行業政策環境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關注,國家從政策層面大力支持農村電商及 物流發展。目前,我國已經先后頒布施行了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電 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國家商業電子信息安全認證系統等法規和政策,相 繼出臺了推進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的相關政策,初步搭建起了法律框架,為農村電 商物流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基于“互
6、聯網”技術全面普及而產生的電商時代,物流業更是成為支撐國 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國務院 2014 年發布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 劃(2014-2020 年),奠定了我國物流業發展的核心地位。2015 年國務院頒布 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24 號)中,提 出了“到 2020 年,初步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安全可靠、綠色 環保的農村電子商務市場體系”的目標,鼓勵加快完善農村物流體系,包含:加 強交通運輸、商貿流通、農業、供銷、郵政等部門和單位及電商、快遞企業對相 關農村物流服務網絡和設施的共享銜接,加快完善縣鄉村農村物流體系,鼓勵多 站合一、服務同網
7、;鼓勵傳統農村商貿企業建設鄉鎮商貿中心和配送中心,發揮 好郵政普遍服務的優勢,發展第三方配送和共同配送,重點支持老少邊窮地區物 流設施建設,提高流通效率;加強農產品產地集配和冷鏈等設施建設等內容。按 5 / 47 照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國發2015 24 號)和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 40 號)的部署要求,2015 年農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關于印發 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 的通知中首次提出完善農產品電子商務線上 線下對接,建立農產品網絡集貨平臺并實現其平臺對接功能,重點支持“三品一 標”產品網絡推銷, 建立
8、農產品網絡信用, 扎實推進農業電子商務快速健康發展。 2015 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 的意見中提出,鼓勵運用互聯網技術大力推進物流標準化,推進信息共享和互 聯互通;大力發展智慧物流,運用北斗導航、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構建智能 化物流通道網絡,建設智能化倉儲體系、配送系統。同時在 2015 年中央一號文 件 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中針對農村電商也 提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包括進一步構建跨區域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發展 特色農產品產區預冷工程,加快“快遞下鄉”步伐等,這一系列政策文件都給農 村物流體系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2016
9、 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 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要求,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形成線上 線下融合、 農產品進城與農資和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格局; 加強商貿流通、 供銷、 郵政等系統物流服務網絡和設施建設與銜接,加快完善縣鄉村物流體系;實施 “快遞下鄉”工程;鼓勵大型電商平臺企業開展農村電商服務,支持地方和行業 健全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建立健全適應農村電商發展的農產品質量分級、采后處 理、包裝配送等標準體系;深入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等。2016 年 4 月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意見中提出,加大 對物流基地建設政策、冷鏈系
10、統建設等的政策性扶持力度,科學規劃和布局物流 基地、分撥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網點,加大流通基礎設施投入,支持 建設農產品流通全程冷鏈系統;加大流通基礎設施信息化改造力度,充分利用物 聯網等新技術,推動智慧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提高冷鏈設施的利用率;科學發展 多層次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整合各類物流資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 本;推進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著力解決快遞運營車輛規范通行、末端 配送、 電子商務快遞從業人員基本技能培訓等難題, 補齊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短板; 6 / 47 鼓勵郵政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整合農村物流資源, 建設改造農村物流公共服務中 心和村級網點,切實解決好農產
11、品進城“最初一公里”和工業品下鄉“最后一公 里”問題。 2017 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 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中提到:推動商貿、供銷、郵政、 電商互聯互通,加強從村到鄉鎮的物流體系建設,實施快遞下鄉工程;深入實施 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鼓勵地方規范發展電商產業園,聚集品牌推廣、物流 集散、人才培養、技術支持、質量安全等功能服務;完善全國農產品流通骨干網 絡, 加快構建公益性農產品市場體系,加強農產品產地預冷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 網絡建設,完善鮮活農產品直供直銷體系等。2017 年 8 月,商務部和農業部印 發關于深化農商協作大力發展農產品電
12、子商務的通知,要求開展農產品出村 試點和農產品電子商務標準化試點, 加強農產品分等分級、 加工包裝、 物流倉儲、 冷鏈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產品供應鏈管理。 2018 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 出“加強農產品產后分級、包裝、營銷,建設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體系, 大力建設具有廣泛性的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設施”、 “深入實施電子商 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也提出“推動農村基礎設 施提擋升級”,具體包括加快農村公路、供水、供氣、環保、電網、物流、信息、 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議重點關注公路、電網、工程機械、管網等受益領 域。201
13、8 年國務院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 見文件中提出完善農村冷鏈物流配送體系,加快推進“快遞下鄉”工程。2018 年 1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提 出要提高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水平。2018 年 5 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 進一步促進物流降本增效做出部署,明確提出從 2018 年 5 月 1 日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對物流企業承租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減半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 提出了“對掛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等支持性政策; 推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 費站。2018 年 5 月 1 日起執行的快遞暫行條例第十一條則
14、明確指出,國家 支持和鼓勵在農村、 偏遠的地區完善快遞服務網絡, 解決物流配送 “最后一公里” 問題。 7 / 47 2019 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 “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文件發布,提出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繼續開 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并鼓勵企 業建立鄉村物流配送網點。2019 年 1 月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 法,明確快遞綠色包裝的上位法依據,制、修訂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標和 郵件快件包裝填充物技術要求等行業標準,印發快遞業綠色包裝指南(試 行)。2019 年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推進鄉鎮服務站建設加快完善
15、農村物流 網絡節點體系的意見,更是明確給出了農村物流發展的新格局。2019 年月 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 “健 全農村流通網絡,支持電商和快遞發展”。2019 年 9 月份,發改委印發關于 支持推進網絡扶貧項目的通知提出,扎實推進農村電商扎實推進農村電商:支 持“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建立完善適應農產品網絡銷售的供應鏈體 系、 運營服務體系和物流、 倉儲等支撐保障體系, 推動貧困地區農產品上網銷售, 實現優質優價,助推脫貧攻堅;支持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貧困地 區快遞網點鄉鎮覆蓋率。商務部、財政部等部門從 2015-2019 年連續
16、五年在全國 開展了“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給予各示范縣資金和政策支持發展農村電 商及物流體系建設,截止至今中央財政共重點支持 1016 個縣域試點工作,覆蓋 國家級貧困縣 737 個。 另外,為推動農村電商及物流發展,國家和地方也相繼出臺一系列與電商物 流相關的專項發展規劃和標準,如關于全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專項規劃 (2016-2020 年)、電子商務十三五規劃、商貿物流十三五規劃、國內貿易流通 十三五規劃、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 年)、快遞暫行條例、北京 市地方標準食品冷鏈宅配服務規范等,這些規劃和標準均對我國農村電商物 流發展提出了相應要求,為農村電商物流發展帶來了重大
17、歷史機遇。 1.21.2 國內經濟環境國內經濟環境 2018 年我國國內經濟運行保持在在合理區間,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完 成。宏觀經濟運行的穩定、農村數字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 費的轉型升級、鄉村消費市場的釋放,為農村電商的長久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8 / 47 為農村電商物流的持續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 1.21.2.1.1 宏觀經濟環境宏觀經濟環境 經濟運行穩定性和韌性明顯增強。據國家統計局核算,2018 年,全年國內 生產總值突破 90 萬億元,再次攀上新臺階,比上年增長 6.6%,實現了 6.5%左右 的預期發展目標。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 64734 億元,比上年增
18、長 3.5%; 第二產業增加值 366001 億元,增長 5.8%;第三產業增加值 469575 億元,增長 7.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 6.8%,二季度增長 6.7%,三季度增長 6.5%, 四季度增長 6.4%。2019 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 990865 億元,接近 100 萬億元,按 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 6.1%,符合 6%-6.5%的預期目標。分季度看,一季度 同比增長 6.4%,二季度增長 6.2%,三季度增長 6.0%,四季度增長 6.0%。 服務業 “穩定器” 功能更為突出。 服務業保持較快發展, 持續處于景氣區間。 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的 52.
19、2%, 對經濟的貢獻率為 59.7%, 比第二產業高 23.6 個百分點。全年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比上年增長 7.7%,保持 較快增長。全年貨物運輸總量 515 億噸,比上年增長 7.1%,經濟增速與貨運實 物量指標基本相匹配,社會物流需求保持平穩增長。 1 1.2.2.2.2 數字經濟環境數字經濟環境 農村電子商務是農村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農村數字經濟中最活躍的 一種表現形式。新興技術加速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日益成為引領經濟社 會發展的先導力量,成為各國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培育經濟新動能、構筑競爭新 優勢的關鍵力量。在農村經濟增長乏力背景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并產生巨大活 力,正成為
20、農村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成為撬動我國農村經濟的新杠桿。農村數字 經濟代表了農村先進的生產力,促使農業與其他產業的深入融合發展。據埃森哲 咨詢公司報告分析,數字化程度每提高 10%,人均 GDP 增長 0.5%至 0.62%。據中 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 2019顯示,我國 2018 年農業數字 經濟占行業增加值比重為 7.3%,較 2017 年提升 0.72 個百分點,農業數字化水 平逐年提高,發展潛力較大。預計到 2020 年,我國智慧農業潛在市場規模有望 增至 2000 億元。 1 1.2.3.2.3 居民收入居民收入 中國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有效促進了農村電商的工業品下行和農產
21、品上行。 9 / 47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8 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228 元,比上 年名義增長 8.7%,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為 6.5%,快于人均 GDP 增速,與經 濟增長基本同步。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251 元,同比增長 7.8%, 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為5.6%。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 增長8.8%, 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為 6.6%。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 24336 元,比上年增長 8.6%,中位數是平均數的 86.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中位數 36413 元,增長 7.6%,是平均數的 92.8%
2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 位數 13066 元,增長 9.2%,是平均數的 89.4%。2019 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30733 元,比上年名義增長 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 5.8%。其中,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359 元,增長 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 5.0%;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021 元,增長 9.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 6.2%。 隨著國家扎實推進精準扶貧戰略,2019 年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較快增長。據全國農村貧困監測調查,2019 年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163 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7
23、94 元,增長 10.8%,扣除價格因 素影響,實際增長 8.0%;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 3159 元,比上年同 期增長 12.2%;人均經營凈收入 2308 元,增長 6.8%;人均財產凈收入 128 元, 增長 10.1%;人均轉移凈收入 2569 元,增長 12.7%。 1 1.2.4.2.4 居民消費居民消費 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進一步增強,電子商務成為消費升級的重要力量, 帶動消費相關的電商物流、快遞物流、冷鏈物流、城市配送等物流需求持續較快 增長。2018 年我國消費市場總體平穩,消費連續第五年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驅 動力。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8 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
24、支出 19853 元,比上年 名義增長 8.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26112 元,增長 6.8%,扣除價格 因素的實際增長為 4.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12124 元,增長 10.7%,扣除價 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為 8.4%。全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 5631 元,比上 年增長 4.8%,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 28.4%。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進 一步鞏固,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 76.2%,比上年提高 18.6 個百分點,高于資本形成總額 43.8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居民消費升級提 質,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服務性消費占比為 44.2%
25、,比上年提高 1.6 10 / 47 個百分點;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 1為 28.4%,比上年下降 0.9 個百分點。2019 年, 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21559 元,比上年名義增長 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 增長 5.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28063 元,增長 7.5%,扣除價格因素, 實際增長 4.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13328 元,增長 9.9%,扣除價格因素, 實際增長 6.5%。 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逐年增長,如圖 1 所示。據國家統計局公布,2018 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380987 億元,比上年增長 9.0,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 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
26、 76.2,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進一步鞏固。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9 年上半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95210 億元,同 比名義增長 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 6.7%)。2019 年前三季度,我國消費 品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消費供給方式創新發展,新興業態快速增長,消費結構持 續優化升級,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繼續顯現。2019 年全年社會消費品 零售總額 411649 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 8.0% (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 6.0%)。 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 372260 億元,增長 9.0%。另外,商務部表示, 未來我國消費發展仍然具備很多有利條件,消費市
27、場穩健發展的基本面不會改 變,消費升級的趨勢不會改變,消費潛力繼續釋放的勢頭也不會改變。 圖 1 2011 年-2019 年上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1 1.2.5.2.5 鄉村消費市場鄉村消費市場 1 恩格爾系數是指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 11 / 47 在農村居民收入增長、 線上消費渠道向鄉村市場下沉以及農村消費市場環境 改善等因素的帶動下, 農村市場消費潛力持續釋放。 農村市場蘊含巨大消費潛力, 近五年鄉村消費品零售額保持較快增長(如圖 2 所示)。2018 年,鄉村消費品 零售額 55350 億元,增長 10.1%。2013201
28、8 年,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年均增長 11.8%,增速比城鎮消費品零售額高 2 個百分點;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占社會消費 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由 2012 年 13.2%提高至 2018 年 14.5%,占比提升 1.3 個百分 點。2019 年前三季度,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 9.0%,增速比城鎮高 1.0 個 百分點;前三季度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 14.5%,比 上年同期提高 0.1 個百分點,鄉村市場占比穩步提升。2019 年全年鄉村消費品 零售額 60332 億元,增長 9.0%。 圖 2 2015 年-2019 年 9 月我國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
29、國家統計局 1 1.3.3 市場環境市場環境 逐年攀升的網絡零售,蓬勃發展的農村電商,迅速成長的農產品跨境電商, 不斷壯大的農村電商主體,有效激發了農村電商物流需求,為農村電商物流發展 提供了市場基礎。 1 1.3.1.3.1 網絡零售網絡零售 隨信息技術發展,不斷優化的網絡市場,持續增加的網絡零售,凸顯了不斷 積聚的經濟新動能, 為我國消費提質升級和經濟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2014-2018 12 / 47 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逐年增長,如圖 3 所示,由 2014 年的 27898 億增長到 2018 的 90065 億元。2019 年,全國網上零售額 106324 億元,比上年增長 16
30、.5%。其 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 85239 億元,增長 19.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 重為 20.7%; 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 吃、 穿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 30.9%、 15.4% 和 19.8%。 圖 3 2014-2018 年全國網絡零售額及其增速 資料來源:商務部公開資料整理 迅速成長的社交電商成電商市場發展的 “生力軍” 。 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 2018 年,我國社交電商月活躍用戶量達到 1.7 億人?!敖z路電商”跨境合作不 斷深化,我國與柬埔寨、科威特、阿聯酋、奧地利等國家跨境電商交易額同比增 速均超過 100%。同時生活服務電商提質升級,2018 年在線餐飲市場
31、規模同比增 長超過 45%。 地域消費熱點呈現差異。據商務大數據監測,2019 年上半年東、中、西和 東北地區網絡零售額占全國比重分別為 83.2%、9.6%、5.9%、1.3%,同比增速分 別為 17.8%、35.4%、13.9%和 20.6%。不同地域呈現不同消費熱點:大城市的生 鮮、化妝品、寵物用品等零售額增長較快,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的服裝、汽車用 品、大家電等零售額增長較快。 1 1.3.2.3.2 農村電商農村電商 隨數字鄉村建設、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和電商扶貧等工作深入推進,我 國農村電商正保持迅猛發展勁頭,農村網絡零售增速不斷加快,農村電商成效顯 現,而且有效激發了農村電商物流
32、需求。 13 / 47 我國 2014 年至 2018 年的農村網絡零售額逐年增加(如圖 4 所示)。2018 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 1.37 萬億元,同比增長 30.4%;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 額達 2305 億元,同比增長 33.8%;其中縣域農產品、農產品加工品及農業生產 資料網絡零售額為 4018 億元。 2018 年全國 832 個國家級貧困縣實現網絡零售額 1109.9 億元,同比增速 29.5%,高出農村整體增速 7.15%,帶動貧困群眾持續增 收。據商務部統計,2019 年上半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 7771.3 億元,同比增 長 21.0%,增速高于全國 3.25%,與去年同
33、期略有提升;農村實物商品網絡零售 額為 6068.6 億元,占全國網絡零售額的 78.1%,同比增長 23.3%;全國貧困縣網 絡零售額達 659.8 億元,占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的 8.5%,同比增長 18.0%;全國 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為 1873.6 億元,同比增長 25.3%,高于全國網上零售額增速 7.55%, 其中奶類、 水果和糧油同比增速排名前三, 分別為 46.1%、 44.7%和 34.6%。 2019 年 1-11 月,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 15229 億元,同比增長 19%;全國農產 品網絡零售額 3556 億元,同比增長 26.6%。 圖 4 2014 年-2019 年上半
34、年我國農村電商網絡銷售額(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商務部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除了傳統電商平臺推進的工業品下鄉,以拼多多等新電商平臺為代表 的農產品上行模式是農村電商市場發展的主要方向,并具有融合化、國際化、智 能化和品牌化的發展趨勢,以全品類、全渠道、線上與線下、產前產中產后、售 前售中售后等多渠道、多維度相互融合發展?!盎ヂ摼W+”助力“一帶一路”發 展, 農產品跨國電商國際化將呈現常態化趨勢。大量科技信息技術的應用在農產 品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使農產品電商供應鏈更加透明化和智能化。隨著中國 農業的轉型升級,促進中國農產品由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品質、品牌服務的加 14 / 47 速轉型升級,
35、農村電商進入品牌發展階段。 整體來看,我國農村電商發展仍處于快速增長和擴張期,為行業發展的成長 期?,F有農村市場有待繼續開發,農村電商市場規模將會進一步增加,對農村經 濟發展的貢獻度會持續上升。 1 1.3.3.3.3 農產品跨境電商農產品跨境電商 我國跨境電商保持快速發展, 逐漸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中經貿合作領域的 新引擎。 在促進貿易投資和推動國家及地區間生產分工協作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 用?!耙粠б宦贰背h實施以來,大量的農產品通過網上“走出去”,“網上一 帶一路”效應逐漸顯現。 依托“一帶一路”,農產品跨境電商可以助力農產品引進來與走出去,釋放 沿線各國巨大的農產品市場潛力,加速推進“一
36、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 加之, 西部陸海新通道將實現全程通道冷鏈運輸, 可以有效降低農產品的損耗率, 減少交易成本。因此,農產品跨境電商的國際化發展將從沿海向內地拓展,從城 市向農村滲透,將為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提供巨大機遇。 1 1.3.4.3.4 農村電商主體農村電商主體 農村電商主體是農村電商發展的關鍵推動者, 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角 色, 在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方面發揮巨大作用。目前農村電商主體主要有阿 里系、拼多多、京東和蘇寧等電商企業。 (1 1)阿里)阿里 阿里巴巴集團農村淘寶已在全國 30 個省、 近 900 個縣域落地, 其中包括 217 個國家級貧困縣,吸引了 3
37、 萬余名村小二返鄉創業;并上線了 500 多個興農扶貧 產品,建設了 33 個淘鄉甜種植示范基地。2017 年 8 月 22 日開始上線興農扶貧 服務站,同年 12 月 1 日,阿里巴巴集團成立脫貧基金,宣布五年投入 100 億元 到脫貧事業中,幫助貧困縣探索互聯網+脫貧模式,助力脫貧攻堅。另外,除了 自建菜鳥物流網絡外,阿里以 45 億元投資匯通達,將在供應鏈、渠道、倉儲和 物流、技術系統等維度展開深度合作,為農村市場提供包括品牌專供、新零售系 統和物流系統解決方案等一系列服務,為農村商業基礎建設賦能。阿里此舉將進 一步把新零售模式推向廣大農村市場,加速新零售渠道下沉。 (2 2)拼多多)拼
38、多多 15 / 47 目前農產品上行的最大平臺之一拼多多,以“拼購”模式迅速裂變并聚集消 費需求,通過實時海量的多對多匹配,迅速消化掉大批量的當季農產品,將農產 品直接從田間送到消費者手中。此模式很好契合中國貧困地區“小農”現狀,利 于解決農村電商物流的量少且分散、信息不對稱、利潤率低等問題。拼多多依托 創新的“拼農貨”模式,解決了傳統電商模式下,農貨被動等待搜索、銷量難以 持續的普遍性難題,通過主動向 5.85 億消費者呈現“產地直發”優質水果的方 式,幫助“小農戶”連接“大市場”。 拼多多深入廣大農村,渠道下沉能力強,2019 年拼多多平臺農(副)產品 成交額達 1364 億元, 較同比增
39、長 109%, 進一步擴大了全網農產品上行領先優勢。 在“貨找人”模式的推動下, 拼多多成功帶動了數億消費者由即時性農產品消費 轉變為“半計劃性消費”,有效豐富了農產品的消費場景,大幅度提高了農產品 的市場容積。 2019 年,拼多多額外投入 159 億營銷資源及 29 億現金補貼,推廣農產品, 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尋找合適的銷售模式。平臺單品銷量超 10 萬+的農(副) 產品達 1500 款,較去年同比增長近 230%?!捌础蹦J接谛枨髠鹊谋l力,進一 步推動一批“超級單品”脫穎而出。中國農產品在保留區域多樣性、個體差異性 的基礎上,實踐全新的集約化、規?;l展路徑。 2019 年一年內,平
40、臺農(副)產品活躍商家數量達 58.6 萬,較去年同比增 長 142%,由平臺直接帶動的新農人超過 86,000 名,覆蓋中國各大主要農產區。 在全國農產區建立分揀、包裝、物流的分布式中心,直連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 平臺及新農人直連的農業生產者預計超過 1200 萬人。 拼多多為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做出了大量貢獻。截至 2019 年底,拼多多平 臺注冊商戶地址為 832 個國家級貧困縣的數量超過 36 萬家(經營類目以農產品 和農副產品為主),年訂單總額達 372.6 億元。其中,注冊地址為“三區三州” 地區的商家數量達到 157,152 家,年訂單總額達 47.97 億元。 (3 3)京東)京
41、東 京東農村電商以直營為主, 通過直營的縣級服務中心和合作開設的京東幫服 務店模式拓展農村市場。 其具體做法是整合當地供應商資源在縣級建立倉儲和配 送中心,從縣級中心再配送到鄉村京東幫服務店。2018 年,京東農場正式上線。 16 / 47 目前,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完成了 17 家高標準合作示范農場的建設。為了更好地 幫助京東自建農場的農產品進行線上銷售,京東還將建立“京品源京東自營旗艦 店”京東農場專屬線上平臺,直接銷售農民產品,提高農民收入。 (4 4)蘇寧)蘇寧 蘇寧控股集團實施了“12345”精準扶貧戰略和“七位一體”精準扶貧模 式,把助力扶貧攻堅、鄉村振興任務落實到各地區和各產業,以體
42、系化和系統化 推進集團扶貧工作。目前,蘇寧用于公益慈善扶貧事業的累計投入超過 17 億元。 農村一線開設線下門店數量達到 5000 余家,線上依托蘇寧拼購、蘇寧超市、蘇 寧易購中華特色館及蘇寧小店,全渠道累計實現農產品銷售近 100 億元,拓展了 貧困地區的銷售途徑。2019 年,蘇寧還推出蘇寧拼購“包山包湖包?!睉鹇?, 并落地 20 個“拼基地”,完成生鮮供應鏈第一階段建設。 (5 5)匯通達匯通達 匯通達是以“鄉鎮夫妻店”為中心的網絡一體化智能平臺,打通了供應鏈、 物流、金融、商業等各個環節。因農村獨特的消費特點,匯通達讓鄉鎮夫妻店成 為了農村最基本的流通組織。 鄉鎮夫妻店發揮其本地熟人社會體系的“路由器” 作用,借助匯通達的信息網絡,準確地對接當地農產品供需。通過為其提供 “5+”,即工具、商品、活動、金融、社群服務,進行賦能,實現實體店+互 聯網化的轉型升級。2018 年,匯通達經營范圍覆蓋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