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1. 食用植物油加工業企業數量先降后增,產能分布集中于沿海地區 食用植物油加工業企業數量先降后增。21 世紀以來,隨著食用油需求逐年上升,大量資本涌入糧油加工領域,一大批油脂加工廠建立。2002 年,國內糧油加工企業達到 5169 家。2003-2004 年,因為受到國際大豆價格波動影響,一大批小產能企業遭到淘汰,2004 年末,糧油加工企業僅存 890 家。隨著居民消費水平逐步提高,小包裝食用油市場開始出現多元化發展態勢。2006 年起,橄欖油、茶籽油、核桃油等中高端品種開始面世,糧油企業數量緩慢增加?!笆濉敝痢笆濉逼陂g,為了提高食用油自給率,國家開始利用政策扶植不占用耕地的木本植物油發展。2015 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到 2020 年將木本油料耕作面積從現有的 1.2 億畝發展到 2 億畝,產出木本食用油 150 萬噸。受政策影響,一大批茶籽油、核桃油的生產企業開始涌入市場。2015 年年底,糧油加工企業數量達到 2171 家,創下 2002 年后的新高。由于油茶樹在未進入盛果期的前 6-10 年種植期里僅能產出少量茶果,產能過快增長導致固定成本占比提高,原材料價格上漲,茶油企業的銷售收入和利潤紛紛大大折扣,部分中小企業無法維持資金投入而破產倒閉。同時,受到國家“十三五”期間淘汰落后糧油產能的相關政策影響,2016年糧油加工企業數量減少至 1296 家,2017 年后恢復至約 1600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