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發射場是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于2022年7月開工建設,至2024年6月竣工,啟用“雙工位”發射體系,據文昌國際航天科普營公眾號,目前單工位設計年度發射能力16發,發射效率與國際主流商業發射場比肩;同時,發射場二期項目(3號、4號液體火箭發射工位)也于今年1月正式開工,預計2026年底完工,建成后發射場年總發射能力將達到60發以上,有效緩解我國商業航天發射場資源供不應求局面。當前我國各大發射中心已有超過10個商業發射工位投入使用或在建,發射效率的提升將向商業航天產業鏈上下游傳導——對于火箭企業,高頻發射意味著技術迭代加速,可更快驗證新型發動機、可回收技術等;對于衛星公司,密集的“太空班車”將降低單次發射成本,推動星座大規模部署;對測控、保險、數據服務等配套產業而言,相關公司也將隨業務量增長實現規?;?。2)文昌衛星超級工廠:據海南日報公眾號,衛星超級工廠及星箭產業園采用“1+1+8”架構,由一個衛星超級工廠、一個試驗檢測中心和八個核心單機研制中心組成,其中衛星超級工廠是目前亞洲在建的最大衛星超級工廠,預計總投資約10.91億元。該工廠計劃于2025年6月正式投產,緊鄰文昌航天發射場和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可實現衛星“出廠即發射”,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和潛在風險。項目竣工后可形成年產千星的批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