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相較于醫療消費的快速增加,目前商業醫療險在降低居民衛生支出負擔方面所發揮的作用依然有限,長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尚待充分建立。公開數據顯示,過去十年我國直接醫療費用持續攀升,至 2023 年已超 5.6 萬億,其中基本醫?;鹬С龊蛡€人自付支出均翻倍增長,分別超過 2.8 萬億、2.4 萬億;商業健康險賠付雖然也從 2014 年的 571 億大幅提升至 2023 年的近 4000 億(其中醫療險賠付額約 2700 億),但占直接醫療費用的比重僅為 7%左右。對比發達國家經驗來看,美國由于沒有實行全民健康保險或國家衛生服務制度,是以商業醫療保險為主的多元化醫保體系的代表,其中商業健康保險在醫療總支出的占比達到 30%,政府保險支付和個人自費占比分別為 45%、11%;加拿大的醫療衛生體系則主要依托于全民覆蓋的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商業醫保僅作為輔助,因此基本醫保在醫療總支出的占比長期在 70%以上,商業保險支出占比約為12%,個人自付比例約為 15%。由此可見,目前我國個人自付支出占直接醫療費用的比重仍然偏高,距離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 15-20%還有較大差距;商業健康保險覆蓋和賠付占比則顯著偏低,尤其醫療保險賠付支出作為創新藥械多元支付的主要來源,亟需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建設中發揮更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