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技術、市場、競爭因素,中長期看好中國乘用車出海。短期來看,2021年的新冠疫情以來中國汽車展示出的產業鏈韌性優勢使得中國對澳大利亞、歐洲、東南亞等國家出口實現快速增長。而國內汽車“價格戰”則是促使車企出海的催化劑,乘用車出口單價相對較高,這部分利潤空間有助于分擔國內車企的盈利壓力,國產品牌紛紛選擇加快出海布局。此外,隨著國際環境和地緣政治格局變化,中國出口俄羅斯、中亞等地的數量顯著提升,平行出口體系也日益成熟,估計2023 年平行出口達 30 萬臺以上,有助于高端新能源和敏感市場出口。從長期維度來看,中國乘用車出海得以實現量價齊升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車企在全球范圍內具有較強的產品競爭力,完善的產業鏈優勢以及規模優勢得以降低乘用車生產成本,而自主品牌在三電技術、智能化方面較海外傳統車企有領先的技術優勢,這使得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在海外擁有一定的溢價能力。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發達國家呈現高質量發展趨勢,出口發展中國家則依靠成本優勢,判斷未來自主品牌出口仍將實現持續增長,長期看好中國乘用車出口機會,隨著獨聯體出口增速放緩,預計新能源汽車出口將成為中國車企出海長期主要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