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
零售業信息化行業概述
零售業是指是指通過買賣形式將工農業生產者生產的產品直接售給居民作為生活消費用或售給社會集團供公共消費用的商品銷售行業。按有無店鋪分類,可細分為有店鋪零售業態(食雜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倉儲會員店、百貨店、專業店、專賣店、購物中心、廠家直銷中心)和無店鋪零售業態(電視購物、郵購、網上商店、自動售貨機、直銷、電視購物),共16種業態。(原文來自皮匠網,關注“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分享最新行業報告)
零售業信息化是指利用IT技術達成零售業經營管理目的的全過程管理活動。零售業信息化涉及的更多的是組織行為和業務模式的設計,而不是簡單的會計電算化、銷售MIS化或辦公自動化。所以,零售業信息化的本質就是如何通過應用IT技術等工具實現有效的管理,創造和獲取競爭優勢。
零售業信息化的作用
零售業的核心競爭力包括零售業的學習力、文化、戰略、組織結構和流程,還包括了零售業的信息化。零售業的信息化是零售業成長的引擎、是核心競爭力的神經系統。
零售業信息化對核心競爭力的作用和影響是全方位的,它影響到零售業核心競爭力的其他五個要素。
零售業信息化行業發展的必然性
當前國內零售企業面臨著一系列市場挑戰:由于市場集中度低,并購和重組仍將繼續;在面臨行業洗牌困境的同時,零售商在運營管理精細化方面也有待改善;而零售業利潤率的下降,讓中國零售企業面臨著艱巨的業務挑戰,對于零售業信息化的趨勢要求也越來越強烈。
零售業信息化行業宏觀經濟發展現狀
國內生產總值
2018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四季度增長6.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4734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66001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469575億元,增長7.6%。
居民收入增長情況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也逐步提高。2007一2018年,城鄉居民收入發生了平穩、快速的增長。同時,農村居民收入雖然仍落后于城鎮居民收入,但農村居民收入的增長總體比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長快,城鄉貧富差距較大的狀況正在得到改觀。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實際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實際增長6.6%。
城鄉居民消費支出
近年來,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支出逐年增長。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85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112元,增長6.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124元,增長10.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4%。
零售業信息化行業宏觀經濟發展預測
展望2019年全年,大部分觀點都認為,考慮到中國經濟杠桿率上升以及外圍市場影響,國內經濟或將繼續下臺階,同時下半年經濟增長將較上半年有所改善,三季度中國經濟有望觸底。
數據顯示,10家券商對2019年GDP增速平均預測值為6.3%。其中,國海證券給出了最高的預測,預計2019年中國GDP增速為6.5%,聯訊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平安證券一致預測為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