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業集聚
產業集聚的概念分為兩種類型。從狹義上說,產業集聚是指一個地區因其自身特質吸引了企業在地理空間上集中生產經營。從廣義上講,產業集聚不僅指相關企業在地理空間上的集中,還包括了市場的集中。
Porter(1990)在《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中首次明確提出了產業集聚概念,明確定義了產業集聚的概念。他認為產業集聚是相互有關聯的企業在地理空間上相鄰,形成聚合形態。這些企業都在特定產業上因為共性和補全性而有關聯。
熊艷和霍曉姝(2022)認為產業集聚內各個企業是相互關聯,構成一個完整的組織網絡,包含了許多密切相關的企業和支持機構,并指出這些關聯企業都有著共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和價值觀。

2.產業集聚模式
從區域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Malmberg and Maskell(1997)基于產業集聚的形成關鍵,將產業集聚的模式分為四類:
(1)馬歇爾式產業聚集
它是由多個獨立的中小企業構成,企業間產品同質性高,競爭激烈,多為勞動密集型產業。
(2)軸產業集聚
它是指在特定區域空間內,多個企業圍繞核心企業的分布集聚。非核心企業都是給核心企業提供配套產品和服務保障。一個集聚中可以有一個或多個核心企業。而這樣的核心壟斷模式可能會削弱這個地區的市場自由和公正的競爭秩序。
(3)衛星平臺型產業集聚
這類產業集聚在地理空間上的關聯較弱,但具有很強的產業關聯。這種模式主要出現在跨國企業活躍的地區中。全球各個地區中跨國企業的分支機構組合形成跨國產業集聚。這些分支機構定期將產品研發和市場調查的結果反饋給總部。
(4)政策導向型產業集聚
政府會根據國內外的產業發展趨勢和地方比較優勢,以及未來經濟規劃,通過實施產業政策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或者彌補地區產業空缺,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資金,利用政策引導企業集聚在一起。
3.產業集聚與產業集群的區別
(1)性質不同
產業集聚是指同一產業在某個特定地理區域內高度集中,產業資本要素在空間范圍內不斷匯聚的一個過程。產業集群亦稱“產業簇群”、“競爭性集群”、“波特集群”。
(2)形成類型不同
產業集聚是指向性集聚和經濟聯系集聚。產業集群是創新型產業集群和資源型產業集群。
(3)特點不同
產業集聚是指在一個適當大的區域范圍內,生產某種產品的若干個不同類企業,以及為這些企業配套的上下游企業、相關服務業,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產業集群是指在特定區域中,具有競爭與合作關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關聯性的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金融機構、相關產業的廠商及其他相關機構等組成的群體。
以上梳理了產業集聚的定義、模式及其與產業集群的區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埃森哲:產業集群-攜手合作實現凈零排放(71頁).pdf
鄂州機場臨空經濟研究:成本節約只是前菜產業集聚才是主角(33頁).pdf
戴德梁行:2022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白皮書(5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