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機構養老成為老年人社會化養老的重要方式。那么,什么是養老機構?類型有哪些?檔次分類怎樣?本文將具體梳理。
1.養老機構
養老機構是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顧、健康護理、生活娛樂等綜合性服務的機構。
2.養老機構分類
依據服務對象的不同,養老機構分為敬老院、養老院、老年公寓、老年護理 院、托老所、老年人服務中心、老年社會福利院、護老院、護養院等;
依據主辦者的不同,養老機構分為公辦養老機構和民辦養老機構。公辦養老機構由當地政府民政部門直接管理,民辦養老機構由當地民政部門監管。在家庭養老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的情況下,養老機構作為養老服務社會化的產物,能夠起到提供補充性養老服務的作用。
依據收費標準及軟硬件設施不同,養老機構可分為中低端、中高端及高端三類。

3.養老機構特征
一是養老機構規模普遍偏小,我國約92%的養老機構床位數不到300張,其中57%的養老機構床位數不到100張。
二是公益性較強,我國養老機構以公辦養老機構為主,民辦養老機構為輔,有70%以上的養老機構為公辦養老機構,其職責是免費供養五保對象和特殊困難老人,兼顧其他高齡或者失能半失能老人,而部分民辦養老機構也承擔了政府部門委托的收養五保老人的責任,從而確保整個社會老有所養,體現出較強的公益性。
三是利益相關者較多。養老機構的利益相關者包括政府部門、投資者、養老機構管理者、養老護理員、入住老人及其親屬、商業伙伴、社會公眾等,他們各不相同的利益訴求會影響到養老機構的經營管理。
四是從業人員素質偏低。養老護理員收入低、勞動強度大,有些養老護理員還覺得自己社會地位低,因此愿意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的人不多,養老護理員存在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流動性大的現狀,養老機構中具有豐富養老護理技能的員工數量不足。
五是產品具有特殊性。養老機構的主要產品是養老服務,其特殊性主要體現在服務對象和服務提供者都是人,服務內容復雜,服務質量直接影響養老機構的興衰存亡。
以上梳理了養老機構的定義及分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智慧養老系統?功能有哪些?
什么是虛擬養老院?模式有哪些?
21世紀經濟報道:2022居家養老服務報告:“保險+養老”新趨勢(3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