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
美國:增速明顯回落,未現衰退跡象
2019 年 1 季度美國制造業 PMI、消費者信心指數回落,工業生產走平,消費支出略有下降,企業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后勁不足,經濟增速出現明顯回落。但企業利潤仍然保持增長,銀行和實體企業的風險貼水沒有上升,金融風險沒有明顯惡化。3 月底美國出現長短期國債利率倒掛,但這是否意味著經濟衰退臨近尚難以定論。(原文來自皮匠網,關注“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分享最新行業報告)
歐洲:增長快速下滑,衰退風險再起
2019 年 1 季度歐元區經濟疲軟程度超過預期,綜合 PMI 指數第五個季度下滑,制造業 PMI連續兩個月跌破榮枯線,創 2013 年 4 月以來新低。企業投資和工業產出再現疲態,歐元區經濟最重要的引擎德國,受美國對歐洲汽車進口征收關稅風險的影響,產出大幅下滑,制造業急劇萎縮;意大利經濟則連續兩個季度實現負增長,成為 2013 年以來歐盟第一個進入衰退的經濟體,二者均拖累了歐元區增長預期。不過,歐元區失業率繼續穩步下行,為緩和消費者信心和投資者信心提供了支撐。通脹方面,3 月歐元區整體通脹率意外放緩,剔除能源食品價格后的核心通脹下滑明顯,促使歐央行繼續推行超寬松政策和刺激措施??紤]到 2 季度歐元區仍將面臨制造業震蕩和外部需求普遍減弱等挑戰,預計 GDP 增速將進一步放緩,環比增長率或將降至 0.2%,通脹水平則小幅下行至 1.3%左右。
日本經濟:復蘇出現停滯跡象
2019 年第 1 季度,日本經濟復蘇出現停滯跡象。制造業 PMI 較上季度大幅下跌 3.1 至 49.5,時隔 9 個季度再次跌至榮枯線以下。服務業 PMI 為 52.0,較上季度微增 0.1。就業方面,2019年第 1 季度失業率 2.4%,與上季度持平,仍處于較充分的就業狀態。物價低迷,CPI 同比增長率明顯下滑。1~2 月 CPI 同比增長率 0.2%,較 2018 年第 4 季度的 0.9%明顯回落,同期核心CPI 同比增長率 0.7%,較 2018 年第 4 季度的 0.9%也有所回落。2019 年第 1 季度整體消費增速放緩,房地產投資繼續回暖,機械設備投資急轉直下。日本銀行繼續維持寬松貨幣政策,股價回落但出現反彈趨勢,日元對美元匯率及日元實際有效匯率雙雙升值。對中國進口和出口同比增長率均由正轉負,對華投資仍呈增長勢頭。預計 2019 年第 1 季度實際 GDP 季調環比折年率 -1.0%,第 2 季度 0.3%。
金磚國家:經濟增長勢頭放緩
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2019 年金磚國家經濟增長勢頭預計也有所放緩。石油價格上升為俄羅斯經濟帶來支撐,但石油減產以及全球貿易增長放緩也造成俄羅斯出口下降,與此同時,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仍是俄羅斯經濟的重大風險。巴西經濟復蘇仍較為緩慢,博索納羅推行的社保改革能否發揮作用依賴于國會批準的情況,與此同時,近期發生的米納斯吉拉斯州礦難以及農業產量預期下調等也對經濟復蘇造成壓力。印度和南非都將在 2019 年舉行大選,大選之前政治上的不穩定性將會在短期內影響經濟復蘇進程。除此之外,高油價以及影子銀行體系的違約風險為印度經濟帶來風險,而財政空間不足和電力短缺問題則是南非經濟面臨的挑戰。
中國經濟: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
當前,國內外經濟局面穩中有變、變中有憂,中國有必要采取積極的應對舉措,將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一方面,經濟下行周期中,市場的供求失衡是一種對資源的浪費,需要進行干預將增速保持在一定水平。另一方面,在市場競爭機制不完善、正向淘汰機制欠缺的背景下,保持一定增速也是對市場不完善的一種補償。同時,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也是穩就業、防范金融市場重大風險的必要舉措。
東盟韓國:經濟延續下行態勢,貨幣表現總體穩健
東盟經濟和韓國經濟總體景氣下行。東盟 2019 年第 1 季度制造業 PMI 平均為 49.9,跌至榮枯線之下,較上季度下降 0.3 個百分點。東盟六國中,除泰國以外的其他經濟體 PMI 均較上季度下降。去年第 4 季度景氣程度較高的新加坡、菲律賓和越南制造業 PMI 在今年第 1 季度出現較大下跌,分別下降 0.9、1.9 和 3.0 個百分點至 50.6、51.9 和 51.7,印尼和泰國第 1 季度 PMI比榮枯線略高,馬來西亞的 PMI 為 47.6。韓國第 1 季度 PMI 為 48.1,較上季度進一步下降 1.7個百分點。對于東南亞主要外向經濟體而言,全球經濟景氣下行、消費電子產品周期性下行以及貿易摩擦因素導致各國景氣程度有所降低。域內前沿國家新加坡和韓國經濟繼續放緩,提示2019 年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可能加劇。受油價走低的影響,東盟國家和韓國的通貨膨脹水平較低。因為美聯儲推遲加息,東盟國家和韓國貨幣在第 1 季度總體表現良好,多數貨幣對美元較上季度均有所升值。
全球金融市場:負面風險減少,風險偏好修復
2019 年第 1 季度,全球金融市場總體波動性下行。在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調門轉緩和以及中美貿易談判務實推進的背景下,金融市場避險情緒得以緩解,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股市普遍反彈。主要受流動性寬松條件影響,發達經濟體長債收益率總體下行;新興經濟體長債收益率保持相對低位,同時在市場風險偏好上升的作用下出現一定反彈。全球主要外匯維持低波動水平已持續三個季度,僅阿根廷和巴西貨幣對美元匯率再度大幅下跌,但整體速率相比去年三季度明顯緩和。全球貨幣市場穩定。由于 1 季度市場反彈主要來自相對四季度的風險偏好修復,當前總體正面因素相對負面因素在減少,2 季度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性預計仍將總體上升,發達經濟體股市仍可能是波動率上升的主要來源,美元指數仍可能維持窄幅波動態勢,新興經濟體總體風險下行,但受全球經濟環境影響,市場向上動能仍很有限。
大宗商品市場:走勢反彈,但仍低于前期均值
2019 年 1 季度大宗商品價格環比小幅下跌。雖然相對于上季度的均值仍有一定跌幅,但從走勢上看價格逐步反彈。其中石油價格整體上行,鐵礦石、銅價也較上季度末低點顯著上漲。供給端收縮、政治和意外擾動因素為推動這些品種上漲的主要原因。農產品基本全線回落,主要受需求端疲弱和非洲豬瘟等特定事件的影響。全球經濟復蘇存在的不確定性仍然使大宗商品價格面臨壓力。
外貿專題:進、出口增速繼續下降
2019 年 1 季度,中國出口(美元)同比增長 1.4%,較上季度 3.9%的同比增速下降 2.5 個百分點。1~3 月出口增速大幅波動,來自春節效應的作用,但 1 季度出口增速總體下降則主要來自外需因素,而出口市場份額預期同比略有提升。1 季度中國進口同比下降 4.8%,增速較上季度下降 9.1 個百分點。貨物貿易順差總額為 763 億美元,同比提高 314 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為 433 億美元,同比下降 11.9%,較上季度 11.5%的同比增速下降 23.4 個百分點。預期 2 季度中國出口依然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脫歐繼續延期
延期、再延期。曾經一度讓全世界猝不及防的英國脫歐,如今業已演變成爛尾工程般的存在,不僅令英國和歐盟身心俱疲,也讓市場看客不勝其煩。英國政壇各派勢力的斗爭、英歐關系的博弈、北愛爾蘭邊界的爭執,無一不給英國和歐盟的這場“分手”帶來重重阻礙。三年時間轉瞬即逝,英國卻仍在脫歐路上泥足深陷,前程猶未可知。
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偏差:歷史回顧的視角
筆者對 2008 年至 2019 年間,55 家機構對中國經濟增速給出的年度經濟預測進行了回顧,發現預測行為存在以下特點:其一,在經濟上行期,機構預測均值傾向于低估,下行期傾向于高估,預測均值呈現出逆周期的特點。其二,預測偏差的這種逆周期特點,與可能導致這種偏差的內生性力量方向相反,所以從預測者本身的角度來進行反思恐怕是重要的角度。其三,預測偏差、預測分歧都在逐年減少。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實際增速的預測就有很強的意義,結論甚至是恰恰相反。筆者將指出,從很多角度來看,在實際增速相當穩定的情況下,名義 GDP增速的預測可能更具分析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