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期貨
碳期貨與現貨相對,是在碳排放權中遠期現貨交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體而言,是指購買期貨合約來代替現貨市場上的碳信用(如EUA),從而對一段時間之后將要進行的出售或買入EUA的價格進行保值,達到規避和轉移價格風險的目的。
買賣碳期貨的合同或者協議叫做碳期貨合約,常見的碳期貨合約包括以下集中要素:交易品種、交易單位、報價單位及最小變動單位、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交易保證金比例、交割方式和交割日期等。期貨的交割日期可以是一星期、一個月、三個月、甚至一年。交割方式可以采取現金或實物交割投資者可以對碳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對碳期貨的不恰當投機行為可能導致碳金融市場的動蕩。由于碳期貨交易是公開進行的對遠期交割CO2的一種合約交易,在這個市場中集中了大量的市場供求信息,不同投資者基于不同的地點,對各種信息的不同理解,通過公開競價形式產生對遠期價格的不同看法。碳期貨交易過程實際上就是綜合反映供求雙方對
來某個時間供求關系變化和價格走勢的預期。這種價格信息具有連續性、公開性和預期性的特點,有利于增加市場透明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2.國內外碳期貨發展情況
(1)中國
我國的7家碳排放權交易所的業務范圍并不包括期貨的交易,但是碳遠期交易卻早已在這幾家碳排放權交易所上線,為碳期貨提前“探路”。
2016年4月27日,在“綠色發展與全國碳市場建設”會議上,“湖北碳排放權現貨遠期交易”產品上線交易,為全國首個碳排放權現貨遠期交易產品。同年,上海、廣州也陸續上線了碳配額遠期交易,其中,上海環交所推出的碳配額遠期產品為標準化協議,采取線上交易,并且采用了由上海清算所進行中央對手清算的方式,其形式和功能已經十分接近期貨,能夠有效地幫助市場參與者規避風險,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發出碳價格信號。
2021年4月,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為廣州期貨交易所所揭牌,這也預示著中國第五家期貨交易所正式成立。作為一家創新型期貨交易所,結合我國在碳排放權市場化以及碳期貨市場建設的探索,廣州期貨交易所首個交易品種或許就是碳期貨。證監會于6月12日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積極指導廣期所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規劃,加快推進碳期貨市場建設。6月18日,生態環境部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聽取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和啟動上線交易準備工作匯報。因此,可以感受到我國的碳期貨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2)歐盟
2005年歐盟碳交易市場開啟,這意味著歐洲碳現貨開始出現。歐洲碳市場主要有兩大品種:碳排放配額和核證減排量,分別簡稱EUA和CER。與此同時,與EUA和CER相掛鉤的EUA期貨和CER期貨也被開發出來,并進入市場供投資者選擇。歐洲氣候交易所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以歐盟碳市場(EU-ETS)的EUA期貨為例,自2005年4月推出以來,EUA碳期貨交易量和交易額始終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已成為歐盟碳市場上的主流交易產品。截至EU-ETS第二階段,在全部EUA的交易中,碳期貨交易量占比超85%,而場內交易中其交易量更是達到總交易量的91.2%,2015年EU-ETS期貨交易量達到現貨的30倍以上。2018年EUA期貨成交量達到77.6億噸,成交額從2017年同期的約50億美元大幅躍升至2018年一季度的約250億美元,市場前景廣闊。
不僅如此,碳期貨曾在EU-ETS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2007年,歐盟碳市場供過于求,導致現貨價格銳減,交易量也發生了萎縮,但是碳期貨始終保持穩定狀態,并帶動現貨價格逐漸趨穩,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EU-ETS市場度過了難關。目前碳期貨已成為歐盟碳市場的主流交易產品。
(3)美國
2008年美國東北部十幾個州的州政府聯合宣布將于2009年1月1日強制實行“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行動”(RGGI)。這是美國第一個政府層面的強制性的、基于市場的、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區域性項目。在美國的RGGI碳交易體系中,期貨交易甚至早于現貨出現。原因在于,所有的初始排放配額都是通過州政府拍賣來發放的,這就可能產生價格風險,需要價格發現。于是根據這個州法案,芝加哥氣候期貨交易所(CCFE)在2008年8月,離這一法案正式實施還有幾個月的時候,推出了基于RGGI的期貨合約的交易。此外,CCFE還于2009年推出了“碳排放權金融工具-美國期貨”(CFI-US)期貨。
2010年4月30日,洲際交易所(ICE)與氣候交易所集團(CLE)達成協議,ICE以每股作價7.5英鎊收購氣候交易所集團(CLE)所有股份。CCFE是CLE下屬的交易所。合并后,交易都并入洲際交易所公司。從2012年2月28日起,CCFE已經沒有剩余的未平倉合約,所有合約已經退市。
(4)印度
印度的碳排放權期貨市場是在國內無相應現貨市場的情況下運行的,主要借助于國內兩家主要的期貨交易所:多種商品交易所(MCX)和國家商品及衍生品交易所(NCDEX)。2005年開始,MCX開始進行碳排放權的期貨交易,相繼推出EUA期貨和5種CER期貨,而NCDEX則在2008年4月推出CER期貨。MCX由紐交所、CCX、花旗等金融機構投資,印度境內有銀行等金融機構介入碳融資,寬松環境吸引了大量企業參與,有力支持印度本地CER的產出。印度與國際上的其它交易所合作,在國內開展碳排放權期貨交易,在發展中國家中走在了前列,也提升了印度在國際碳市場中的地位。
以上梳理了碳期貨的定義及國內外碳期貨發展情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碳標簽?特點有哪些?類型介紹
什么是碳監測?為什么要開展碳監測?難點分析
什么是碳足跡?計算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