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膜行業發展歷史
研發歷程:1930年前理論問題基本解決,受技術限制,尚未普遍使用。1930-1940年此時能鍍制成各種單層膜,如反射膜、減反射膜和分光膜,但尚未達到工業生產的階段。1940-1950年各類用于分析介質膜系特性的計算方法和理論得到發展,如計算性質用的逆推法和矩陣法,以及赫賓等效折射率理論。1952年鍍制成功了全電介質多層膜干涉濾光片。1959年進一步研制成功了半寬度低于1埃的超窄帶干涉濾光片。1960-1980年將電子學的新成就引進到薄膜光學中,并產生了一系列的膜系設計、制備、控制和性能測量的新方法。1980至今研發出多種新型光學薄膜及其制備技術,包括高強度激光器、金剛石及類金剛石膜、軟X射線多層膜、太陽能選擇性吸收膜和光通信用光學膜等。
國內市場:1995-2004年踏入新賽道,引進國外技術設備起步。2005-2010年自主研發開啟新階段,低價優勢打開國際市場。2011至今自有技術逐漸成熟,產品結構向中高端邁進。
海外市場:1995-2004年以日本、美國為主的光學膜生產企業壟斷了光學膜市場。2005-2010年我國企業主要通過低價競爭切入全球市場,而美國和日本依然在高端光學膜領域占據絕對領先地位。2011至今隨著面板行業逐漸向我國大陸地區轉移,同時也帶動了面板上游產業在此集聚,日韓企業逐漸退出我國市場。然而,目前在高端多功能光學膜市場上仍以美、韓、日和我國臺灣地區為主,中國大陸地區企業還存在一定的技術差距。

光學膜產業鏈

光學膜生主要生產企業
中國大陸光學膜主要生產企業有:雙星新材、康得新、長陽科技、東材科技、裕興股份、斯迪克、樂凱集團、新綸科技、皖維高新、激智科技、道明光學、南洋科技、航天彩虹等。
日本光學膜主要生產企業有:住友化學、惠和、智積電、東麗、杜邦帝人、三菱化學、合成化學、可樂麗、富士膠片、柯尼卡美能達、瑞翁等。
韓國光學膜主要生產企業有:SKC、LGE、曉星、SKI等。
中國臺灣光學膜主要生產企業有:新科光電、誠美材料、新光合成纖維、光耀科技、嘉威光電、迎輝光電等。
美國光學膜主要生產企業有:3M、IPI等。


國內部分光學膜相關企業產量情況

國內部分光學膜新增產能情況


光學膜主要消費市場

數據來源:《化工行業光學膜系列報告(一):技術突破者領跑賽道光學基膜需求空間巨大-210806(20頁).pdf 》
數據來源:《石油化工行業:大煉化插上新能源的翅膀! 》
推薦閱讀
《【公司研究】雙星新材-深度報告:光學膜積淀深厚平臺型龍頭起航-210603(29頁).pdf 》
《頭豹研究院:2019年中國光學膜行業概覽(41頁).pdf 》
《【精選】2021年光學膜市場空間與雙星新材公司競爭優勢分析報告(2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