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零售生鮮電商模式
(1)生鮮超市+餐飲模式
提起生鮮新零售模式,首先要說的就是盒馬鮮生。生鮮超市+餐飲模式主打生鮮產品、即時餐飲,比較典型的做法是
“線上電商+線下門店”。線上平臺可以實現快速引流,線下門店承載生鮮超市、餐飲體驗、快速配送的功能,給夠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生鮮超市+餐飲模式的特點是:復制性強。同時,消費者對于這種創新模式,整體滿意度比較高。
(2)生鮮配送,跨界線下布局模式
生鮮新零售對生鮮配送模式改變,一是在線上端提升配送效率,同時在線下店鋪進行布局。配送速度決定了消費者的滿意度、復購率?,F在這個快消時代,更多消費者希望配送時長在1小時內。更多的生鮮電商未來滿足用戶需求,自己經營物流公司,服務電商配送業務,或者建立前置倉,錄用距離優勢生鮮快速配送。生鮮新零售線下模式,利用線上線下導流,增強用戶的粘性。生鮮配送企業通過線下場景的覆蓋,憑借自身在供應鏈上的優勢,定期補貨,滿足了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3)社區生鮮便利店模式
生鮮新零售模式,最接近消費者的就是社區生鮮便利店。社區生鮮便利店的定位,是滿足社區居民的生鮮購買需求。在新零售的趨勢下,社區生鮮便利店主要有線上運營、門店自提、社區拼團多種方法。線上運營主要通過微信建群的方式,獲取流量;門店自提就是消費者網上下單,自己去門店自提;社區拼購是以拼團等方式購買,然后消費者線下自提。社區生鮮便利店,在生鮮零售渠道中,具有明顯的引流作用。在購買日用百貨這一塊,社區生鮮便利店是主導。
2、生鮮電商消費者分析
(1)一線城市的年輕白領階層
這類人群生活節奏快,工作時間長。愿意為便捷性支付一定程度溢價,但同時也非常關注補貼和優惠活動。同時,這類人群計劃性消費習慣較弱,外賣習慣成熟。
(2)一線城市的中高收入人群
這類人群多為家庭用戶,消費升級主力軍。對便捷性、產品質量、服務體驗均有較高要求,對價格不敏感。
(3)中低線城市的普通中產家庭
中低線城市的普通中產家庭,是生鮮電商的主力消費群體。中產家庭有穩定的家庭生鮮消費需求和習慣,對履約的時效性相對不敏感、對便捷性要求不高、更關注性價比、生鮮絕對價格。
從消費場景來看,由于生鮮產品天然具備高頻、低價屬性,部分消費者更傾向于進行即時性消費,不做提前規劃和購買決策。而家庭生鮮消費者由于生鮮消費支出較大,消費習慣穩定等因素,通常提前購買超量的生鮮食材,并做好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家庭生鮮消費計劃。另一方面,從不同區域的居民消費習慣來看,華南地區的消費者更喜歡每天買菜當日下廚,追求食材的新鮮程度。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艾瑞咨詢:2021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研究報告(25頁).pdf
生鮮電商平臺有哪些?十大生鮮電商排名一覽
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分析,發展現狀及趨勢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