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消費現狀
1、人均糧食消費量有所下降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就中國的糧食消費情況來看,2013年-2019年中國人均糧食消費量持續下降,由148.71千克每人下降至148.71千克每人。就具體的品類消費結構變化來看,三大糧食作物(玉米、稻谷、小麥)的人均消費變化情況差異較大。其中,谷類類糧食作物人均消費量呈現出下降趨勢,豆類糧食作物呈現出上升趨勢,而薯類糧食作呈現出小幅波動增加趨勢。
2013年-2019年中國人均糧食消費量分別為:148.71千克/年、141.04千克/年、134.5千克/年、132.82千克/年、130.12千克/年、127.23千克/年、130.11千克/年。
2013-2019年中國人均糧食消費量(單位:千克/年)

2013-2019年中國細分糧食品種人均消費量(單位:千克/ 年)

2、國民膳食結構更加均衡
中國人均糧食消費量不斷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人們的膳食結構改變,整體向著更加均衡合理的膳食結構進行調整。
就中國膳食結構變化來看,2013年-2019年,糧食、蔬菜及食用菌、瓜果類是中國人民食用的最多的食物,但是,在這幾年間,糧食、蔬菜及食用菌的食用量均有所下降,瓜果類的食用量上升,食用量由2013年的11.26%上升到了2019年的15.23%。除此之外食用油的攝入量也相對減少,肉類、水產品、奶類、禽類、蛋類、食糖的攝入量均有所上升。
就合理膳食結構標準來看,中國人民的膳食結構有望進一步優化。
中國膳食結構變化(單位:%)

合理膳食結構金字

3、合理膳食結構
和其他的糧食作物相比,大豆因為本身的特性,還具備了煉油及應用于飼養工業的用途,這些將會增加對大豆的需求。除此之外,大豆油因為營養成分較好,性價比高、精練技術成熟,口感好、沒有雜味等優點成功的獲得了中國大多數居民的喜愛,當前,大豆油是中國包裝食用油當中最主要的消費品種。
2019每年,中國的大豆油消費占包裝食用油消費總量的35%,壓榨消費占到大豆消費總量的 84.07%。
2019年我國大豆消費結構(單位:%)

2019年我國包裝食用油消費結構(單位:%)

數據來源:《前瞻:全球糧食危機背景下的中國糧食安全(48頁).pdf 》
推薦閱讀
《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2021年中國與全球糧食政策報告-重新思考后新冠病毒世界的農業糧食體系(英文版)(96頁).pdf》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38頁).pdf》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價值數千億美元的機遇 — 轉變農業支持用途促進糧食體系轉型(23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