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農村發展指數(IDM+)作為直接財政激勵農村績效的試驗情況分析 三個皮匠 關注三個皮匠(ID:www3mbang)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行業研究報告 2021-02-25 18:41:26 作者:三個皮匠 1629 收藏 氣候政策倡議組織在2020年11月發布了報告《可持續村莊發展指數(IDM+):加強對可持續土地發展的直接激勵》。可持續農村發展指數(IDM+)可以作為直接財政激勵農村的基礎:地方政府可以使用各種財政手段來激勵以IDM+衡量的村莊績效。在縣鄉財政轉移的情況下,有一些財政工具可以用來向村莊轉移資金。第一個是資金援助,第二個是村莊資金分配。與IDM+指標掛鉤的工具的選擇取決于財政能力、政治支持和發展優先事項。 在東加里曼丹省貝勞縣應用IDM+作為試驗案例:我們在貝勞的12個分區的調查結果顯示,一般來說,大多數村莊的表現評分很低(48/100)和低(35/100)。調查結果表明,農產品多樣化(有助于提高復原力)得分最高,村莊空間規劃和社會林業在各個村莊的表現最差。我們發現,IDM+提供了一個環境表現的狀況最廣泛的例子,說明貝勞的村莊哪方面需要最大的支持。對于貝勞,建議采用混合財政工具進行生態財政轉移支付。例如,村基金分配工具可用于村莊激勵,但財政援助工具可用于幫助業績不佳的村莊表現更好,起到積極行動的作用混合財政手段的使用必須精心規劃,以促進在改善生態方案方面的村際競爭,同時政府探索使用新的非政府資金來源的可能性,如贈款或基于結果的支付。根據我們的計算,那些表現良好并在業績表上取得較高成績的村莊,獲得的財政支持比原來的財政撥款增加了約12-18%。然而,這也意味著其他表現不佳的村莊的數量也會減少。因此,為了防止在貝勞引入生態財政轉移受到重大阻力,該區應利用其他工具或其他非政府資金來源補充增加的資金。這樣,至少表現不佳的村莊可以從政府那里得到類似的財政撥款,以提高其環境治理能力。文本由@木子日青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氣候政策倡議組織:可持續村莊發展指數(IDM+):加強對可持續土地發展的直接激勵》。點擊下載PDF報告 本文標簽 可持續農村發展指數(IDM+) 直接財政激勵 農村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