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高能耗合成堿企業面臨挑戰。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共中央及國務院提出要“深度調整產業結構”,“雙碳”背景下化工行業的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低碳、綠色成為行業發展的基本要求。2019年10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新建純堿(井下循環制堿、天然堿除外)屬于“限制類”項目,而天然堿屬于“允許類”項目;對屬于限制類項目基本不允許新建,對現有生產能力根據各地具體政策允許企業在一定期限內采取措施改造升級或等量置換。在此背景下,純堿作為高污染產業,單噸生產能耗更高的合成堿產品將率先面臨產能重新調整的挑戰,天然堿產品在突破資源限制后具有較大的產能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