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主要是
人類通過大數據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通過數字化的技術、商品與服務不僅在向傳統產業進行多方向、多層面與多鏈條的加速滲透,即產業數字化;而且在推動諸如互聯網數據中心建設與服務等數字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不斷發展壯大,即數字產業化。我國重點推進建設的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就是圍繞科技新產業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數字經濟已成為驅動我國經濟實現又好又快增長的新引擎,數字經濟所催生出的各種新業態,也將成為我國經濟新的重要增長點。在技術層面,
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興技術。在應用層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2、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1)整體發展呈上升趨勢,但是發展效率有待提升
從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情況來看,規模不斷擴大,產值不斷增加,整體呈上升趨勢,但對我國當前數字經濟發展現狀進行深層次分析就可以看出,數字經濟的爆發式增長主要是社會進步以及資源環境改善作出了較大貢獻,而產業結構優化以及經濟發展效率對于數字經濟發展的貢獻比較小。這表明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雖然整體規模和體量不斷增加,但是發展效率仍需進一步提升,未來還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2)整體規模不斷擴大,但是區域間發展差異較大
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仍表現為“東高西低”的態勢,東部沿海地區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尤其是江浙滬地區,該地區不僅數字經濟整體發展勢頭強勁,同時發展相對比較均衡,社會進步、資源環境改善、經濟效率以及結構優化等方面對于數字經濟的貢獻相對均衡,整體發展質量較高,但是對于周邊的輻射作用目前尚不明顯。在我國中部地區以及西部地區,數字經濟的發展質量明顯下降,雖然依舊表現出上升的趨勢,但是發展不平衡,對于周圍地區的輻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從空間形態上來看,數字經濟發展重心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區域的發展存在明顯差異。
(3)政策制度以及人力資源有力促進了數字經濟發展
從當下我國數字經濟產業的就業人群來看,大部分為大專以上學歷,在數字經濟產業中高學歷人群比較集中,相較于其他產業高學歷人群占比明顯較高,這對于數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受國家政策的影響,近年來我國光纜線路長度、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移動電話基站數、IPV6地址數量持續增加,數字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帶動了數字經濟的發展。但是據相關統計顯示,在數字經濟領域我國的原始創新明顯不足,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數字經濟的發展,未來隨著我國技術不斷創新以及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完善,我國數字經濟將會獲得更大的發展。
3、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分析
(1)資源配置效率更高,發展更加平衡
現階段,我國數字經濟整體發展雖然呈現上升趨勢,增速也相對較快,但是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以及廣泛應用,有力推動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資源環境改善以及社會進步,但是經濟發展效率整體而言偏低,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未得到根本的解決。鑒于此,未來我國必須要加大數字經濟產業的創新力度,以創新驅動發展,同時政府部門要加快推進制度建設以及管理方面的創新,構建完善的制度體系以及管理體系,以適應數字經濟的發展。外部環境的優化可以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可以促進人力、財力以及物力等各項資源的合理配置,彌補經濟效率方面的短板,促進數字經濟整體性質變,實現高質量以及協調發展。
(2)區域協同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從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現狀來看,區域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中西部地區的數字經濟發展質量、規模遠低于東部沿海地區,并且中西部地區低質量發展的格局長時間未得到根本性改善,這極大地限制了中西部地區數字經濟的發展。鑒于此,必須要實施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完善相應的激勵政策,促使資金、數字化技術以及相關人才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強化中西部的基礎力量。同時要充分發揮東部沿海地區的輻射作用,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促進數字經濟產業的轉移或者入駐,提升中西部地區數字經濟發展質量,逐步縮小與東部沿海地區的差距,從而形成區域協同發展的態勢。關于這方面,我國有可借鑒的成功經驗,改革開放之初即重點促進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快速實現現代化,并最終反哺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雖然目前中西部地區的經濟水平仍與東部沿海地區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歷史經驗證明了這條道路的可行性。
(3)夯實發展基礎,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信息技術創新進步與數字化基礎設施是現階段限制我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未來我國應持續加大對數字化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加大支持力度,加快第五代通信技術的推廣以及應用,加快技術創新的步伐,通過不斷完善數字化基礎設施以及技術創新驅動數字經濟發展。同時要加強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激勵措施,提升我國在數字經濟產業方面的原始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新舊技術轉換,進而實現更好質量、高效率發展。除此之外,要高度重視人才培養,數字經濟產業與傳統產業最為明顯的區別就是對人才的要求較高,從當前的從業情況來看,數字經濟產業的從業者整體學歷水平較高,高素質人才比較集中。鑒于此,必須要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模式,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
(4)借鑒優秀經驗,走特色發展道路
現如今,世界格局都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而數字經濟也表現出了強勁的勢頭,對各種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近年來關于數字經濟的研究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的重點以及熱點。在這方面,我國要積極借鑒其他國家地區的優秀經驗和成功舉措,開創具有特色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道路。在理論研究層面,采用經濟學理論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情況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研究,并與其他國家的發展情況進行對比,探索我國數字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領域。同時以此為基礎,制定出明確的發展目標、科學的發展規劃以及詳細的實施步驟,并在實踐中不斷進行優化調整,為企業指明發展方向,提供支持和保障,進而促進我國數字經濟的高質量、高效率以及均衡化發展。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財新網:2021數字經濟指數(3月)(18頁).pdf
賽迪:區塊鏈+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45頁).pdf
賽迪:電子信息行業:以新型顯示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28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