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跨境電商是什么
跨境電商是跨境電子商務的簡稱,指的是分屬于不同國境的交易主體,利用互聯網以電子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形式實現傳統國際貿易中的商貿活動。

2 跨境電商行業發展歷程
1999-2004 萌芽期:跨境電商平臺提供線上黃頁服務實現信息撮合,而貿易其他環節在線下完成
2004-201成長期:交易線上化實現,并逐步借助數字化供應鏈降本增效
2015 至今成熟期:全面線上化實現,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助力打造數字化外貿綜合服務體系
3 跨境電商發展推動力
(1)產業基礎:外貿中小企業多達數百萬家;我國為世界制造業基地;通關及國際物流條件改善
(2)技術進步:互聯網及移動技術帶動電商領域創新突破;C2B/C2M 需求拉動柔性生產
(3)信用保障:電商平臺聚合效應;跨境支付體系逐步成熟;在線交易衍生多樣金融服務
(4)消費升級:線上購物習慣持續滲透;進口商品質量與價差優勢;國內中產階級消費需求
(5)政策支持:跨境電商全面試點;行業監管逐步成熟;資本投入與創業氛圍
4 跨境電商與傳統外貿產業鏈對比
與傳統外貿相比,跨境電商的貨物流轉的環節大大減少,交易行為變得直接化,使得交易時間減少,交易成本降低的同時提高了效率。傳統外貿模式中一般由專業外貿經銷商在進口國對接專業外貿采購商,在收貨后再將貨物流轉至各級分銷商、零售商,最終流向消費者。而跨境電商模式在電商技術支持下,制造商
可通過跨境電商平臺直接接觸消費者,貨物流轉鏈條大幅縮短。同時,跨境電商的靈活
性使得單筆訂單貨物批量較小、交易頻率更高,孕育出更多樣的市場需求。對比傳統外貿與跨境電商產業鏈,跨境電商行業作為普惠貿易具備更強的包容性,可容納各階層貿易主體,傳統貿易的弱勢群體可獲得更強的參與性,跨境電商產業鏈容納多樣服務企業,物流企業、金融企業、支付企業等均可從中獲得機會。

5 跨境電商平臺和代表公司
(1)按各分銷環節整合程度分類,可分為綜合型與垂直型兩類平臺
(2)按招商開放程度分類,可分為自營型與平臺型,其中自營型平臺不包含第三方店鋪,由平臺統一負責售前售后服務;而平臺型平臺接受第三方商家加盟合作,從而滿足更大范圍的客戶需求。

綜合且自營的公司有考拉海購,綜合且是平臺型的平臺有天貓國際、淘寶全球購、京東國際、亞馬遜等;垂直且自營的平臺有蜜芽網、我買網等,垂直且是平臺型的平臺有海蜜全球購、貝貝網、跨境通等。
(3)按分銷對象分類,可分為B2B批發與B2C零售兩種,二者分銷渠道存在一定差別。
①出口跨境電商B2B平臺主要分為第三方平臺與獨立平臺兩類,其中第三方平臺是信息撮合平臺和交易服務平臺,在交易鏈條中主要負責撮合賣家與買家,或在交易過程中提供部分相關服務,代表公司有中國制造網、阿里巴巴國際站速賣通、敦煌網等;獨立平臺簡化供應鏈,在交易鏈條的參與程度更高,幫助海外中小零售商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代表公司有蘭亭集勢,大龍網等。

②出口跨境電商 B2C
的銷售渠道相對簡單,主要分為大型多國電商平臺、海外本土電商平臺、獨立站三類。體量龐大,大型多國電商平臺貨物來源國家以及銷售國家均繁多,覆蓋面廣,代表公司有eBay、亞馬遜、阿里速賣通等;海外本土電商平臺貨物來源國家繁多,但銷售對象主要為本土消費者,代表企業有Lazada、Zalora;獨立站平臺自身完成采購/生產、分銷環節,不開設第三方店鋪,代表企業有SHEIN、有棵樹

來源:《交通運輸行業深度報告:跨境電商蓬勃發展賦能產業鏈乘風破浪-20211013(3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