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礦山
智慧礦山是從數字礦山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其概念及內涵仍然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當中,目前多數學者較為認可的定義是:以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新一代通信技術為基礎,結合各類傳感技術實現對物理礦山數字化、模型化、可視化和智能化管理,即將礦山的采掘、運輸、生產、銷售以及工程地質、安全標準、礦山生態等信息實現全面綜合的智能化管理,將智能采礦技術與傳感器技術、空間信息技術、可視化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與網絡通信技術等緊密結合,構成人與人、人與礦山、礦山與礦山相互聯動的礦山網絡,管理者能實時動態地控制礦山安全生產與運營的全過程,保證礦山的生態穩定和經濟可持續增長。
2、智慧礦山特征
1)透徹感知
透徹感知是智慧礦山的基礎。通過井上的監控攝像機、手持設備、移動終端、電腦或多媒體終端等,井下的溫度傳感器、CO 傳感器、甲烷傳感器、手持點檢儀器、RFID
等,對人員、設備、環境和災害的透徹感知,確保煤礦企業生產系統安全、正常運轉。
2)深度互聯
深度互聯是智能處理的基礎?;诿旱V企業自身環境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智慧礦山會建設各類綜合自動化系統、管理信息化系統和工程數字化系統。為了更好的為智能處理服務,通過電信網、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以及三網融合的網絡平臺,將傳感器、電腦、手持設備、移動終端等相連交互,實現深度互聯。
3)高度共享
利用SOA、云計算、大數據、海量數據存儲等技術,采取標準化、規范化等手段,將礦山所有的信息進行匯聚、存儲以及整合,使得來自于各個系統的數據及信息進行關聯,實現信息的高度共享,為煤礦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協同工作提供支持。
4)智能服務
智慧礦山與礦山綜合自動化、數字礦山和感知礦山最大的不同在于智能化的服務,這也是智慧礦山的核心所在。面對透徹感知采集的實時數據和深度互聯產生的關系型數據,智慧礦山企業需要采用統一的數據描述方法和統一的數據倉庫平臺確保數據的統一,再采用專家模型、數據挖掘等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和挖掘,為煤礦企業員工提供其需要的服務,最終實現面向智慧礦山的智能化服務。
5)可視化展現
智慧礦山注重用戶體驗和認知效率,在礦山建設過程中著重運用可視化技術和理念對各類監測數據、生產經營管理數據進行處理,利用數據挖掘技術、人工智能系統挖掘各系統之間數據的關聯、隱形內涵等,并依托圖形渲染、組態等技術對生產、經營、管理類信息及時、直觀、高效的展現,引導用戶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最有價值的信息,增強智慧礦山信息的準確性和易理解程度。
3、智慧礦山系統組成
智慧礦山系統由控制系統、決策系統和建設系統組成。
其中,控制系統由智能生產系統(主要生產系統和輔助生產系統)、智能職業健康與安全系統(環境、防火、防水等多個系統)和智能后勤保障系統(技術保障系統、管理后勤保障系統)構成。
決策系統是基于OA的企業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統,OA(Office
Automation,OA)指的是辦公自動化,它利用技術手段來提高辦公的效率,進而實現辦公的自動化處理。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術,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業內部人員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協同工作;改變過去復雜,低效的手工辦公方式,實現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和信息處理,為企業的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建設系統主要指的是基于BIM+GIS的智慧礦山建設管理系統,主要針對煤礦工程建設全壽命周期各階段形成的管理內容、成果內容、文件格式和授權等進行集成化的管理,并將其按照管理內容的不同,劃分為三個子系統:全過程建設管理系統、生產建設過程授權系統、全過程建設成果管理系統。

推薦閱讀:《計算機行業礦山智能化深度報告:智慧礦山是被低估的“金山” -220119 (27頁).pdf 》
《【研報】煤炭行業智慧礦山深度報告:新基建助力礦山升級智慧礦山時代到來-20200527[22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