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知識 > 什么是轉基因技術?利弊有哪些?應用領域一覽

什么是轉基因技術?利弊有哪些?應用領域一覽

1 什么是轉基因技術

轉基因技術是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將人們期望的目標基因,經過人工分離、重組后,導入并整合到生物體的基因組中,從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狀或賦予其新的優良性狀。除了轉入新的外源基因外,還可以通過轉基因技術對生物體基因的加工、敲除、屏蔽等方法改變生物體的遺傳特性,獲得人們希望得到的性狀。

轉基因技術

2 轉基因技術發展歷程

1986-2000年,局部自主創新:內地主產棉區棉鈴蟲連年暴發,國家出現“棉荒,1986年3月啟動實施了“863計劃”,計劃中把轉基因生物技術列入國家發展重點,轉基因技術走向國家整體戰略規劃位置

2001-2009年:全面創新階段。轉Cry1Ab/1Ac融合基因的抗蟲水稻華恢1號及雜交種Bt汕優63轉植酸酶PhyA2基因的BVLA430101玉米自交系獲得農業部頒發的安全證書,轉基因主糧產業化提上議事日程。

2010-2013年:預警管理階段。群眾圍繞轉基因安全性、主糧化等形成激烈的爭論。國家的轉基因政策趨向于保守,3個安全證書發放后,其品種審定、生產經營許可等沒有繼續向前推進,采用“預警式”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模式。

2014-2018:審慎推廣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確保安全、自主創新、大膽研究、慎重推廣”的轉基因發展16宇方針,以上3品種再獲生物安全證書。2017年,轉基因作物產業.化推廣正式列入“十三五科技創新計劃

2019年至今商業化推廣。農業部兩次下發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超市場預期;基因及生物技術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與十四五規劃,轉基因技術商業化提速

轉基因技術

3 轉基因技術的優勢和阻力

優勢:

(1)高產增收:轉基因作物因為具有優良的抗性可以減少受災損失,提高作物產量,增加農民的種植收益

(2)抗性:抗蟲抗除草劑等特性有利于作物的生長

(3)縮減培育新品種時間:相較于傳統育種, 轉基因技術培育新品種的時間更短

(4)增加食物多樣性:通過轉基因技術整合優良性狀可以增加食物的多樣性

阻力:

(1)專利技術:目前大多數轉基因專利都掌握在孟山都等外資種業巨頭手中,如果直接使用國外技術需要支付高額的專利費,因此要加大國內研發力度,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

(2)生產和推廣中的監管制度:轉基因種子的非法生產和轉基因作物的非法種植不僅影響作物種植安全,還會積達損害傳統種企的利益,因此在生產和推廣中必須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

(3)民眾接受度:民眾對轉基因作物的誤解和非理性恐慌會影響轉基因食品的消費,阻礙其推廣進度

4 轉基因技術的社會貢獻

ISAAA 發布的《2019 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發展態勢》,發展轉基因技術的社會經濟效益可以歸納為以下五點:(1)提高生產力,促進全球糧食、飼料和纖維安全;(2)支持一個國家耕地的自給自足;(3)保護生物多樣性,防止森林砍伐,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區;(4)緩解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挑戰;(5)提高經濟、健康和社會效益。

轉基因技術

5 轉基因產品審批流程

理論上轉基因作物上市需要經過以下步驟:實驗室研究、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申請安全證書、品種審定、發放生產經營許可證以及商業化生產。

轉基因技術

6 轉基因技術的應用

轉基因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常見的有轉基因農作物、轉基因疫苗、轉基因食品等。例如重組疫苗、胰島素、人生長激素的生產,纖維素的開發和利用,農業新品種的培育,環境保護和能源的生產等。在養殖業的典型的例子是美國宣布轉基因三文魚批準面市,其它還有一些諸如三倍體鯽魚等水產。在食品加工業中,酸奶、啤酒、醬油等經過發酵的食品和調味品大都是通過轉基因酵母菌制造。

推薦閱讀:《隆平高科-周期與成長共振種業“航母”蓄勢待航-210711(41頁).pdf》

本文由作者C-C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文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報告

全球基金:2020年全球籌資業績報告(英文版)(39頁).pdf
全球基金:2020年全球籌資業績報告(英文版)(39頁).pdf

為了應對我們加大防治力度的挑戰,全世界承諾了140多億美元,這是全球基金有史以來籌集的最大一筆資金,也是全球衛生領域有史以來最大的國際籌資。這一成功意味著,我們可以為下一個三年贈款周期增加23.4%的國家撥款,這是朝著讓世界回到到2030年結束這三種流行病的軌道上邁出的一大步。然后COVID-19大流行襲來

DDI&ampamp安永:2018年全球領導力展望—全球報告(66頁).pdf
DDI&ampamp安永:2018年全球領導力展望—全球報告(66頁).pdf

25 項研究見解, 助力人才戰略 2018年 全球領導力展望 Global Leadership Forecast 2018 全球報告 1 Development Dimensions International, Inc., The Conference Board Inc., EYGM Limited,

清華大學:新能源汽車全球專利觀察(70頁).pdf
清華大學:新能源汽車全球專利觀察(70頁).pdf

本研究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專項”(項目編號:本研究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專項”(項目編號:2017YFB01024032017YFB0102403)支持)支持 新能源汽車全球專利觀察新能源汽車全球專利觀察 課題組組長:課題組組長: 李東紅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范愛紅 清華大學知識

2019年全球適應委員會呼吁提高全球適應領導力以增強恢復力 - 全球適應委員會(英文版)(77頁).pdf
2019年全球適應委員會呼吁提高全球適應領導力以增強恢復力 - 全球適應委員會(英文版)(77頁).pdf

Driving Finance Today for the Climate Resilient Society of Tomorrow for the Global Commission on Adaptation About This report was prepared by Climate Fina

【研報】高端裝備制造行業工程機械全球化系列研究之一:全球工程機械巨頭“金融服務全球化”研究-20200108[21頁].pdf
【研報】高端裝備制造行業工程機械全球化系列研究之一:全球工程機械巨頭“金融服務全球化”研究-20200108[21頁].pdf

- 1 - 市場數據市場數據(人民幣)人民幣) 市場優化平均市盈率 18.90 國金機械指數 2587 滬深 300 指數 4145 上證指數 3084 深證成指 10656 中小板綜指 9934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1.-半導體測試設備專題;力推三一、杰 瑞、先導,2019.12.29 2.歐美消費升級系

全球電池聯盟(GBA):安全有效的全球電池運輸框架(英文版)(19頁).pdf
全球電池聯盟(GBA):安全有效的全球電池運輸框架(英文版)(19頁).pdf

全球電池聯盟在2021年1月發布了白皮書:安全有效的全球電池運輸框架。本報告介紹如下:1.機會:一個可持續循環的BEV電池價值鏈,能釋放出重要的環境和經濟效益。與沒有采取協調一致的循環經濟行動相比,到2030年,電動汽車電池的需求增加35% ,同時使運輸和電力部門所需減排量的30% 保持在協議規定的2 目標

全球化智庫:加強多層次國際合作共抗全球疫情(30頁).pdf
全球化智庫:加強多層次國際合作共抗全球疫情(30頁).pdf

? ? ? ?3 ? 26 ? ? (G20) ? ? ? ? ? 5 ? ? ? ? ? ? ?CCG? ? ? ? ? ? ? ? ? No.3.30.2020 ?-? ? ? ? ?CCG ? ? ? ?-? ? ? ? ?+? ? ? ? ? G20 ?CCG ? ? ? ? G20 ? ? ?

畢馬威: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 風險投資趨勢全球季度報告.pdf
畢馬威: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 風險投資趨勢全球季度報告.pdf

1 #Q3VC 2017 KPM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KPMG International”). KPMG International provides no client services and is a Swiss entity with which the in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