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伏逆變器行業前景分析
(1)未來市場規模預測
國家能源局相關數據顯示,截止至2020年,中國光伏逆變器行業市場規模68億元,2016-2020年CAGR13.5%,受政策及光伏裝機容量需求增加的影響,2020-2025年,我國光伏逆變器的CAGR將保持在24.8%左右,市場規模有望在2025年達到206億元左右。

(2)光伏逆變器行業驅動因素分析
除政策外,光伏逆變器行業的驅動因素主要來自于光伏裝機的新增裝機與替換需求。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我國光伏裝機容量從77.4GW增長至252.5GW,年復合增長率34.4%,未來,我國光伏裝機容量將持續增加,預計在2025年達到805.2GW。

此外,由于光伏逆變器壽命在10年左右,其存量替換需求為光伏逆變器行業發展的另一驅動力。2010-2013年期間的光伏逆變器壽命即將在2020-2023年到期,因此光伏逆變器替換需求主要來自10年前后光伏裝機量,預計在2020-2023年其替換需求將超
28.7GW。

(3)光伏逆變器行業痛點
光伏項目投資金額大、周期短,且涉及資源調動范圍廣,任何一個環節不確定性因素的出現都會導致項目延期,因此,光伏發電項目施工管理風險是光伏逆變器行業的痛點之一;此外,中國光伏企業發展和光伏項目建設較依賴國家補貼,隨著光伏發電補貼政策放緩,光伏行業進入市場化運營階段,對企業盈利模式考驗較大,企業若在補貼取消前沒有實現盈利,將對企業生存方面造成較大壓力。
2、光伏逆變器國內政策梳理(2018-2020)
(1)2018年9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光伏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推動光伏產業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務型制造轉變,對本政策發布后符合要求的,給予投資人0.15元/千瓦時補貼,連續補貼5年。
(2)2019年5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19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為促進風電、光伏發電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實現高質量發展,2019年度安排新建光伏項目補貼預算總額為30億元,其中,7.5億元用于戶用光伏,補貼競價項目按
22.5億元補貼(不含光伏扶貧)總額組織項目建設。
(3)2020年3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2020年度新建光伏發電項目補貼預算總額度為15億元,其中:5億元用于戶用光伏,補貼競價項目(包括集中式光伏電站和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按10億元補貼總額組織項目建設。競爭配置工作的總體思路、項目管理、競爭配置方法仍按照2019年光伏發電項目競爭配置工作方案實行。
(4)2020年11月,北京市發改委、財政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光伏發電系統推廣應用的通知》,為加快光伏發電系統應用,強化政策和資金支持,對已備案、并于2020年1月1日至
2021年12月31日期間采用“自發自用為主,余量上網”模式并網發電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市級財政給予補貼,補貼期限為5年,個人利用自有產權住宅建設的戶用光伏發電項目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3元(含稅)。
(5)2020年12月,廣州市發改局發布《促進綠色低碳發展辦法(征求意見稿)》,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投資方按照發電量給予補貼,應用方為非公共機構的,補貼標準為0.15元/千瓦時,以2020年計起,單個項目最高享受的補貼時間為6年,補貼時間范圍為2020-2025年。
(6)2020年12月,工信局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征求意見稿》,對2021-2023年期間并網且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分布式光伏項目,自并網次月起
給予投資人0.1元/千瓦時補貼,連續補貼五年。

來源:《頭豹研究院 :光伏行業:2021年中國光伏逆變器產業鏈及發展洞察(35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