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衛星互聯網
衛星互聯網的概念還沒有統一化,不同的機構對衛星互聯網的定義不同
(1)維基百科:衛星上網是指由通訊衛星提供的網絡存取服務。衛星上網需要一顆通常位于地球靜止軌道的衛星、一個地面站,通常作為網關、還有天線三大部件實現。衛星上網通信顆以分為雙通道通信和單通道僅接收通信。
(2)衛星互聯網綜述一文將:衛星互聯網定義為基于衛星通信系統,以IP為網絡服務平臺,以互聯網應用為服務對象,能夠成為互聯網的一個組成部分,并能夠獨立運行的網絡系統。
(3)《寬帶衛星通信互聯網與衛星互聯網》:以VSAT系統為基礎、具有廣播功能、以IP為網絡服務平臺、以互聯網應用為服務對象,能夠成為互聯網的一個組成部分,并能夠獨立運行的網絡系統為衛星互聯網,它又稱為廣播互聯網?,F在新興的衛星互聯網星座,指新近發展的、能提供數據服務、實現互聯網傳輸功能的巨型通信衛星星座。

2 衛星互聯網優勢
(1)廣覆蓋:實現全球寬帶無縫通信。作為地面網絡的補充和延伸,實現有線電話網和地面移動通信網均無法實熱明TH侃縫隙覆蓋,有效解決通信基礎設施匱乏地區互聯網接入問題。
(2)寬帶化:高通量衛星技術日漸成熟。高頻段、多點波束和頻率復用等技術的使用顯著提升了通信能力,降低了單位寬帶成本,能滿足高信息速率業務的需求,極大的拓展了應用場景。
(3)低延時:實現延時與地面網絡相當。衛星網絡布置于近地軌道,數據信號在衛星與地面終端往返傳輸延時被大大降低,達到幾十毫秒級別的較低延時。
(4)低成本:建設成本低于地面通信設施。與地面5G基站和海底光纖光纜等通信基礎設施相比,具有顯著成本優勢?,F代小衛星研發制造成本低,軟件定義技術又可以進一步延長在軌衛星使用壽命。
(5)推動物聯網(車聯網)快速發展,真正實現萬物互聯:隨著 4G、5G
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大大推動了物聯網的發展,城市物聯網往往借助傳統的地面移動通信系統建立,但是,若在偏遠地區實現物聯網,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更有效的途徑。

3 部分應用場景
(1)偏遠地區:應用市場主要包活衛星電話、互聯網電視、衛星寬帶。在衛星互聯網建設成熟、設備終端成熟輕便的情況下,通過小型化衛星中繼站,借力星座系統低軌衛星在用戶收發終端與地面衛星站之間建立地空通信鏈路
(2)海洋作業及科學:應用市場包括衛星定位、海事衛星電話,通過船載衛星設備終端,實現海上船只與地面通信網絡的互聯互通,滿足船載設備,科考設備、船員等數據交換、網頁瀏覽、即時通信、郵件收發、VoIP語音等通信需求。
(3)航空:應用市場主要包括機載WiFi.Gogo、松下航電等為大多數的航空公司提供航空互聯網服務。機載終端ViaSat裝機量從2017年開始穩步大幅提升。
衛星互聯網應用場景極為廣闊。衛星互聯網將應用于 5G 全球覆蓋、智能物聯網、遠程教學、遠程醫療、偏遠地區、油田開采、航空通信、交通運輸、應急通信、科考探險、緊急事件、車聯網、高速公路、海洋牧場、林業監測、信令分流等諸多領域。

4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主要涵蓋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基站及終端設備、衛星運營服務等環節。衛星制造包括衛星母體制造、星上載荷制造,其中星上載荷主要包括執行特定衛星任務的儀器、設備或分系統等。衛星發射服務主要包括發射場服務和火箭研制兩部分。地面基站及終端設備主要包括地球站設備制造、網絡設備制造、終端設備制造。衛星運營服務主要包括衛星電視直播、衛星音頻廣播、衛星寬帶、衛星固定通信業務、衛星移動通信業務、對地觀測業務等。

5 我國衛星互聯網重點代表計劃
鴻雁星座:一期預計2022年建成并投入運營,系統由60顆衛星組網,實現移動通信、物聯網、導航增強、航空監視等功能;
虹云工程:二期預計2025年完成300余顆寬帶通信衛星組網,實現全球實時互聯網接入第一階段,2018年發射首顆技術試驗星,實現單星關鍵技術驗證;第二階段,2020年底發射4顆業務星,組建小星座;第三階段,2025年底實現156顆衛星組網運行,完成天地融合系統建設,達到全面運營條件

6 衛星互聯網領域重點政策

7 全球衛星互聯網公司
全球衛星互聯網公司主要集中在美國、俄羅斯、中國、加拿大、韓國和印度,美國有lridium、Orbcomm、Globalstar、OneWeb、Spacex、LEOSat、波音、亞馬遜,中國有中國航天科技、中國銀河航天等

來源:《電子行業深度研究:衛星互聯網應用元年天地萬物互聯時代到來-210905(52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