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于2021年6月21日發布了《2021年世界投資報告》。報告指出,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流量下降了三分之一,跌至1萬億美元。報告回顧了對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投資,并顯示了投資政策對公共衛生和經濟復蘇的影響,本文側重全球2020-2021年的投資現狀與數據分析。
一、全球投資現狀
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流量在2020年下降了35%,從2019年的1.5萬億美元降至1萬億美元(圖1)。這是200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比全球金融危機后的2009年低谷低了近20%。
2007-2020年全球和各經濟體集團對外直接投資(十億美元和%)

發達經濟體和轉型期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銳減,兩者都下降了58%。發展中經濟體的下降幅度更為溫和,為8%,主要原因是亞洲的資金流動具有彈性(上升4%)。因此,發展中經濟體占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三分之二。
二、外國直接投資流入
流入發達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減少了58%,達到3120億美元(圖2)。管道和公司內部資金流動的劇烈波動以及公司重組加劇了這種下降。發達經濟體的跨境并購凈銷售額(通常是這些經濟體中最重要的外國直接投資類型)下降了11%,至3790億美元。
2019年和2020年按地區劃分的外商直接投資額

歐洲的資本流入總額驟降80%,僅為730億美元。歐洲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有所下降(除荷蘭外,瑞士仍處于負增長狀態),但英國(57%)、法國(47%)和德國(34%)等大型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也有所下降。對歐盟的外國直接投資下降了73%,達到1030億美元。流入美國的資金減少了40%,達到1560億美元。
然而,該國仍然是外國直接投資的最大接受國,緊隨其后的是中國(圖3)。
2019年和2020年世界前20大東道國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十億美元)

三、外國直接投資流出
2020年,發達經濟體的跨國公司將海外投資減少56%,至3470億美元。結果,它們在全球外向外國直接投資中的份額降至47%的歷史新低。
歐洲跨國公司的對外投資總額(包括巨額負流量)下降了80%,至740億美元,為198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由于公司重組和控股公司清算,荷蘭的資金流出減少了2460億美元,至-1610億美元。
盡管德國跨國公司在海外進行了幾次大規模收購,但大量貸款(550億美元)的撤出使外國直接投資流出減少了75%。
此外,英國的跨國公司也將部分資產剝離到國外。例如,樂購以99億美元出售了在泰國的門店,沃達豐以58億美元出售了在意大利的塔樓資產。
2019年和2020年前20大國經濟體對外直接投資(十億美元)

本文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2021年世界投資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