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睿國際(Euromonitor)發布了《2022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場趨勢報告》。
本報告提供了2016年至2021年主要大宗商品市場的全球趨勢概況(截至2023年的價格數據)。
對全球市場長期趨勢的洞察可以幫助企業適應生產和供應網絡的變化,并識別新的業務機會。
該報告主要分析了農業、能源和金屬等關鍵大宗商品行業的市場趨勢。
一、農產品
1.印度鞏固其作為全球農產品供應國的地位
2016-2021年,中國仍是全球主要農產品的主要供應國。然而,在該項觀察進行期間,其谷物產量增長停滯,肉類和家禽產量收縮。2018年和2019年的非洲豬瘟導致了生豬和豬群的大量損失,但該國正在重建生豬種群。
2016-2021年,美國谷物產量大幅下降,但仍是第二大生產國。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小麥產量下降,原因是單產下降以及隨之而來的收獲面積減少。
印度是一個迅速崛起的農業供應國,擴大了大米、小麥和甘蔗產量,并在全球棉絨產量中占據主導地位。它的成功是提高生產力、農業改革和擴大灌溉渠道的結果。
2.農產品價格因投入成本上升和供需不匹配加劇而上漲
生產短缺、能源和化肥投入成本飆升以及貿易中斷,正在推高2022年的農產品價格。價格上漲最明顯的是小麥和雞肉。
小麥價格上漲是烏克蘭貿易中斷的結果,烏克蘭是全球主要小麥出口國之一。家禽價格上漲是動物飼料、物流和能源等生產成本上升的結果。相比之下,得益于亞洲穩定的產量增長和全球整體穩定的庫存,大米價格一直保持相當穩定。
隨著近期生產和貿易中斷的緩解,農產品價格將在2022年年中達到峰值,隨后在下半年下降并持續至2023年。不過,上述預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系列風險的影響,包括農作物和谷物收成的不利天氣、曠日持久烏克蘭沖突、化肥和能源產品等投入成本的持續上升等。
二、能源大宗商品
1.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能源供應國
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氣供應國,繼續受益于龐大的儲量和高鉆井生產率。該國在2016-2019年期間增加了鉆井作業;然而,疫情和2020年創紀錄的低油價抑制了2020-2021年的鉆井活動,原油產量未能恢復到疫情前的創紀錄水平。盡管如此,美國能源信息和管理局預計,受2022年原油價格高企和燃料需求穩定的推動,天然氣產量將在2023年全面復蘇,而高出口需求和國內消費增長將繼續推動天然氣產量增長。
全球煤炭供應仍由中國主導,2016-2021年中國的煤炭開采活動繼續發展。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數據,中國的發電量占全球煤炭消耗量的三分之一。盡管煤炭造成了污染,但其他化石燃料價格的迅速上漲勢必會刺激對煤炭的需求。在發展中經濟體,煤炭是一種較便宜的能源。
2.能源價格將在2022年年中見頂,但中期內將下跌
燃料價格在2021年穩步增長,平均高于疫情前的水平。然而,消費的反彈導致原油庫存處于多年來的低點,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繼續限制產量,維持高油價水平至2022年初。
俄烏沖突導致原油和天然氣價格進一步上漲。由于歐盟領導人承諾削減從歐盟主要供應國俄羅斯的進口,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在北半球2021-2022年的冬季已經上漲,并在今年3月大幅上漲。盡管歐洲天然氣價格預計將在2022年剩余時間逐步下降至2023年,但天然氣價格仍將比前幾年高得多。
2022年,煤炭價格也有所上漲,但仍是最便宜的熱能和電力資源。短期內價格將穩步下跌。
三、金屬大宗商品
1.中國是鋼鐵和鋁材的主要供應國
中國仍是主要的金屬供應國,2021年中國鋼鐵和鋁供應量分別占全球的57%和56%。在觀察期間,中國在全球金屬市場的份額有所增加??焖僭鲩L的國內金屬需求、相對較低的能源成本以及對金屬產能擴張的投資支撐了經濟增長。
預計金屬產品的買家將多樣化采購,以增強供應鏈的抵御能力。多元化策略可能會使美國、加拿大、印度和海灣國家等國家受益。然而,考慮到中國巨大的市場份額,在粗鋼和鋁市場上,中國可能很難被取代。
預計電動汽車產量的增加將加劇鋰的短缺。有限的鋰儲量和較長的開采項目周期使得增加供應困難,因此領先的鋰供應商可以進一步提高其市場份額。
2.經濟增長放緩有助于限制金屬價格,但波動性仍然很高
全球金屬價格在2021年開始上漲,這是疫情后經濟復蘇和制造業需求釋放的結果。此外,供應鏈的中斷和消費者對制成品的高支出進一步增加了對金屬的需求,導致價格上漲更快。
在俄烏沖突之后,包括金屬在內的大宗商品市場在2022年第一季度再次受到價格沖擊。兩國都是鐵礦石、鋼鐵和鎳的重要供應國。供應中斷以及物流問題導致金屬價格大幅上漲。
隨著來自其他國家的替代供應增加,預計全球金屬價格將在2023年企穩。此外,疲弱的經濟前景預計將限制企業和消費者信心,進而放緩制造業和建筑業的增長。預計金屬B2B需求減弱也將限制價格上漲。然而,烏克蘭持續的戰爭和運輸中斷將繼續造成金屬市場的波動,可能導致暫時的價格沖擊。電動汽車產量的增加也將推高鎳和鋰的價格。



















參考報告 《歐睿國際(Euromonitor):2022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場趨勢報告(英文版)(24頁)》
更多英文報告,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本文由@Yoomi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