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觀光農業
目前,學界關于觀光農業的定義尚未統一,國內外學者對觀光農業的概念有著不同的理解。國外方面,Marenda
M等認為“觀光農業是一二三產業融合、能夠互相促進發展的新型現代農業”;Deborah等給觀光農業下的定義為“一種為了觀光、體驗等而參觀農業生產經營的活動”;楊杰章認為觀光農業是以農業為基礎、農旅結合的具有觀光休閑服務等功能的新型產業;它是充分利用城市、郊區和鄉村的空間、農業的自然資源和民俗風情及鄉土文化等條件;汪曉云認為“觀光農業是隨著社會需求和物質文明發展而形成的,它是以觀光學習、休閑游憩和采摘為主要功能的休閑旅游農業模式”;鄭榕妍認為“觀光農業是集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的新型產業,它以農業景觀、耕作、科技、文化等為資源條件,提供觀光、體驗等多種服務”。

2.觀光農業的類型
(1)農業生產型觀光農業
農業生產型觀光農業園主要是通過生產,展示,出售農副產品,提高自己的經濟效益。組織各種活動提升顧客對農副產品的關注度,通過農業采摘、鮮果品嘗、漁業捕撈、養殖觀光、了解生產加工流程等方式,增加農副產品對顧客的吸引力。農業生產型觀光農業以發展成熟的農業產業園為開發基礎,將溫室、大棚、苗圃、菜園、果園、養殖場等以更透明的形式展現給顧客,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農民的種植養殖技術,而且也可以讓游客感受到的農產品的價值與魅力。
(2)休閑度假型觀光農業
休閑觀光農業是一種綜合型的觀光農業園,但是區別與以展示,生產,銷售為主的農業生產型的觀光農業,其涵蓋了更多的休閑度假,娛樂享受的生活體驗。除采摘,捕撈,觀光等傳統的娛樂項目,還設有游樂設施,休閑養生、攀巖冒險,素質拓展等娛樂項目,經營類型可謂花樣繁多,豐富多彩,讓游客們感受歡樂的同時,忘卻生活的煩惱和都市帶來的緊張感。
(3)觀賞型觀光農業
觀賞型觀光農業是國內開發最普遍的形式,以園藝作物果樹、蔬菜、花卉作為主要開發內容,包括觀光型果園、觀光型菜園和觀光型花園等。觀光型花園的觀賞性價值最高,不僅是因為花卉的經濟價值高,更重要的是花卉可以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與草木樹林,山川地勢營造出如詩如畫的景色。觀光型果園和菜園以溫室和大棚的觀光形式為主,一方面體現園藝作物種植的科技含量,起到科學普及的作用,另一方面展現出園藝作物華麗的造型,體會設計師的匠心獨運。
(4)民俗型觀光農業
民俗型觀光農業主要是體現農業文化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一種觀光農業。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這些民俗文化都深深刻有屬于自己的藝術風格,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民俗型觀光農業大多是建立在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村莊,利用農村獨有的民俗文化和當地的習俗作為民俗型觀光農業活動的內容。并充分利用當地獨有特色的民俗文化
、少數民族獨有的傳統為吸引點,主要展現農村文化活動、地方人文歷史、民間風情等,讓前來觀光游玩的旅客充分體會到濃濃的鄉土氣息和民俗風情。
(5)科技示范型觀光農業
科技示范型觀光農業與政府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一般情況園區規模大,占地面積多,輻射范圍廣,資金雄厚并且由政府直接進行管理??萍际痉缎陀^光農業將高新科技與農業相結合,利用高新科學技術生產的優勢開發農業,從而建立低能耗,高效率的現代農業模式??萍际痉缎陀^光農業通常建立在城鎮邊緣或者距離科研機構近的地方,其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快的將新技術應用到實際中去??萍际痉缎陀^光農業將自然景觀和人造景觀相結合,既有科學的創造力,又有大自然的無限魅力。
(6)生態型觀光農業
生態型觀光農業是以鄉村為載體將農業與旅游相結合的現代農業模式。不僅要有良好的自然資源作為基礎,更要著重強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生態型觀光農業將自然環境放在了首位,保留觀光農業中的鄉土部分,以觀光,旅游,度假為主,農業生產為輔,讓游客可以更好地親近自然,體驗淳樸的生活。
3.觀光農業的功能
(1)農業生產功能
觀光農業雖然是一種現代新型農業,但是最基礎功能的依然是在于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通過設施栽培,生態養殖,以及一體化的種養加工等手段,培育出高質量,優品種的瓜果,蔬菜,等農副產品,來滿足市場不同層次的需求,贏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觀光農業促進了農產品的商業化,減少了中間的流通環節,以更加開放式的形式銷售農副產品,不僅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同時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安全和保障。
(2)休閑觀光功能
休閑觀光功能是觀光農業的主要功能,是指通過綜合開發農業園區,對自然環境加以修建和改造,有目的的進行規劃設計,如建立休息觀賞的娛樂場所,開設農業體驗項目,營造地域文化旅游活動,修建觀賞設施等,滿足游客的視覺感官享受和身心體驗。讓游客置身于世外桃源的環境中,體驗大自然的風光,感受田園版的生活,從而達到一種休閑放松的目的,忘卻生活的煩惱。
(3)文化傳播功能
觀光農業園區給游客帶來的農耕文化是非常鮮明的,尤其是針對當今廣大青少年對于農業相關知識了解十分匱乏的情況來看,觀光農業不僅具有一定的科普教育意義,而且還為其提供了一個理論轉化為實踐的平臺,對于提升廣大青少年的綜合素質有非常重要的幫助。此外,觀光農業在文化傳播中還表現在它的地域文化方面,以歷史發展的脈絡將地域文化中鮮有特色的民間習俗,宗教等文化,通過娛樂的方式,景觀的塑造,導游的講解等形式,潛移默化的傳播給游客,使其在休閑娛樂的同時還能有所收獲,可謂一舉多得。
(4)科技示范功能
觀光農業的科技示范功能其一在于更具體的普及農業知識,讓人們清晰的認識農業技術的發展狀況,深入了解到動植物生長的過程,學習到飼養、栽培、水耕等方面的農業知識。其二是推進城鄉建設,拉近城鄉之間的距離,加強農民與城市之間的交流,促進農業經濟的協調發展,改善農民的耕作方式,提高效率,提升農業產量。其三科技示范更體現出它的高科技性,集中科技資源和人力資源,搞開發應用,在農業中率先起到示范作用,為推動農業的發展提供豐富寶貴的經驗。
(5)生態功能
觀光農業的發展更要注重大自然的生態功能,要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環境保護放在首位。開發要因地適宜,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進行建設,這樣不僅能為游客提供物質產品,又可以讓游人更加親近自然,體驗淳樸的生活,感受返璞歸真的樂趣,從而使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和諧發展?!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長遠角度來看,唯有綠色生態的穩定持續發展,觀光農業才能夠獲得更多更持久的財富。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永續農業是什么意思?特點有哪些?
什么是現代農業?有什么特征?現代農業有哪些發展問題?
互聯網農業指什么?模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