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公司研究 > 曠視科技發展歷程、主營業務介紹

曠視科技發展歷程、主營業務介紹

此前,三個皮匠介紹了曠視科技創始人及管理層信息,曠視科技為什么能被成為“AI四小龍”呢?這與它的業務息息相關,下文將著重介紹曠視科技發展進程及公司業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曠視科技

曠視科技成立于2011年,創始人是印奇,曠視是一家聚焦物聯網場景的人工智能公司基于業界領先的AI科研與工程實力,曠視打造出軟硬一體化的AIoT產品體系面向消費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的核心場景提供解決方案持續為客戶和社會創造價值。

2.曠視科技發展歷程

2011年10月,曠視成立;

2012年10月,推出基于云端的視覺開放平臺Face++;

2015年05月,推出基于云端的人臉識別身份認證解決方案FaceID;10月,推出全智能攝像頭產品MegEye C1;11月,推出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

2017年2月,“刷臉支付”技術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7月,推出基于人臉識別的設備解鎖解決方案;9月,推出智慧物流解決方案;10月擊敗谷歌、微軟、Facebook, 贏得MS COCO、Places 三項世界冠軍;11月,成立曠視學術委員會,姚期智院士任首席顧問。

2018年8月,榮獲“2018年度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10月獲批全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級站點;在2018年歐洲視覺會議(ECCV)COCO+Mapillary物體識別聯合挑戰賽中獲得四項冠軍。

2019年1月,發布業界首個AloT操作系統河圖,并啟用全新標識“MEGVI曠視”;4月,與海淀區東升鎮達成戰略合作,全面深化城市大腦建設;6月,在CVPR2019的3項挑戰賽中斬獲6項世界冠軍;7月在行業首發《人工智能應用準則》,倡導科技向善;8月,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向曠視授予圖像感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稱號并授牌;10月,自研的人工智能生產力平臺Brain+榮獲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曠視在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ICCV2019再次奪冠,創造COCO三連冠行業記錄。

2020年3月,正式對外推出人工智能生產力平臺Brain++.并開源其深度學習框架天元MegEngine;4月,發布FaceStyle美業解決方案,助力美妝零售最后公里;擔任智能測溫標準工作組組長牽頭制定全國首個智能測溫標準;6月,召開企業服務戰略峰會暨新品發布會,推出全新代人臉識別。

2021年5月,AloT體驗中心智世界在北京落成。

3.曠視科技

曠視科技主營業務是通過構建完整的AIoT產品體系,面向消費物聯網、城市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三大核心場景提供經驗證的行業解決方案,實現人工智能的商業化落地。

公司創新性的AIoT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是將AI、軟件和硬件結合的軟硬一體化產品體系。它包括以Brain++為核心的AI算法體系,由AIoT操作系統和行業應用構成的軟件,以及由傳感器模組、傳感器終端與邊緣設備、機器人及自動化裝備組成的硬件。

曠視科技

公司自主研發了新一代AI生產力平臺Brain++,該平臺是公司科研實力的代表,也是工程實踐和產品創新的基石。Brain++包括深度學習框架MegEngine(曠視天元)、深度學習云計算平臺MegCompute以及數據管理平臺 MegData,將算法、算力和數據能力融為一體。

源于Brain++強大的AI能力,公司構建了強大的AIoT產品體系,包括AIoT操作系統、AI重新定義的硬件和AI重新定義的行業應用。首先,公司打造了AIoT操作系統,實現了從IoT連接、數據處理、數字孿生到應用賦能的功能集成。然后,公司通過“算法-軟件-硬件”的協同設計模式,構建了由傳感器模組、傳感器終端與邊緣設備、機器人和自動化裝備構成的AI重新定義的硬件。此外,公司還針對特定行業,打造了AI重新定義的行業應用。除了自研AI重新定義的硬件和應用以外,公司也在通過與第三方廠商合作,培育AIoT產品生態,完善自身的AIoT產品體系。

以上重點介紹了曠視科技成立至今所發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公司主營業務,相信通過上述介紹您已經對曠視科技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更多上市公司分析,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公司研究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曠視科技創始人是誰?管理層名單一覽

粉筆科技介紹,創始人、營收、股權結構、管理層一覽

云從科技:公司概況、股權結構、管理團隊、主營業務分析

本文由作者2200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文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報告

CSM:傳媒行業2020短視頻用戶價值研究報告(44頁).pdf
CSM:傳媒行業2020短視頻用戶價值研究報告(44頁).pdf

? ? ? ? ? ? ? ? ? ? ? ? ? ? 03-0403-04 短視頻用戶規模及群像 短視頻用戶規模近8億, 40歲及以上用戶增長明顯 The Volume and Personas of Short-Form Video User 跨界合作、 玩法創新, 短視頻進一步深入網民日常生活。 近

【公司研究】穩健醫療-深度跟蹤報告:后疫情階段全棉時代收入或超預期-20201027(48頁).pdf
【公司研究】穩健醫療-深度跟蹤報告:后疫情階段全棉時代收入或超預期-20201027(48頁).pdf

證券研究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 后疫情階段,全棉時代收入或超預期后疫情階段,全棉時代收入或超預期 穩健醫療(300888)深度跟蹤報告2020.10.27 中信證券研究部中信證券研究部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李鑫李鑫 首席輕工分析師 S1010510120016 姜婭姜婭 首席消費產業 分析師 S

【研報】傳媒行業周報:關注優質游戲CP稀缺性價值及線下娛樂機會(19頁).pdf
【研報】傳媒行業周報:關注優質游戲CP稀缺性價值及線下娛樂機會(19頁).pdf

開源證券傳媒行業研究關注優質游戲CP稀缺性價值及線下娛樂機會傳媒2021年04月18日行業周報投資評級:看好(維持)行業走勢圖互聯網巨頭紛紛投資游戲CP,關注優質游戲CP稀缺性價值一傳媒一滬深300根據Gamelook4月13日的報道,字節跳動旗下朝夕光年已完成對擅長放置掛機55%類且出海表現突出的游戲研發

2021年傳媒行業短視頻直播平臺快手業務模式分析報告(36頁).pdf
2021年傳媒行業短視頻直播平臺快手業務模式分析報告(36頁).pdf

2021年深度行業分析研究報告#page#快手分析框架:價值觀、技術、業務、社群、愿景01從快手價值觀出發,建立五層次的快手分析框架。技術:海量創作的支撐,精準分發的基礎02快手本質是一家技術驅動的公司,技術決定創作門檻與分發效率。目錄03業務:打破人際控帶,給予最真實的反饋快手早期業務打破了“熟人社交”以

【研報】傳媒行業2021中期策略報告:Metaverse會是傳媒下一個紅利?2021下半年如何選-210514(61頁).pdf
【研報】傳媒行業2021中期策略報告:Metaverse會是傳媒下一個紅利?2021下半年如何選-210514(61頁).pdf

再看 Netflix,2021 年一季度 Netflix 營收與歸母利潤分別為 470.7 億元、112.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 15%、123%)。擁有2.08 億付費會員,同比增長 14%,在面對迪士尼的 Disney+和 Hulu、AT&T 的 HBO Max、Apple TV+、Amazon

【研報】傳媒行業研究:從美日兩國看文娛IP授權周邊行業發展(23頁).pdf
【研報】傳媒行業研究:從美日兩國看文娛IP授權周邊行業發展(23頁).pdf

從受眾面來看,制作不同平臺作品、增加載體是擴展 IP 影響力,吸引消費者的重要方式。國內目前的此類衍生操作較為局限,除了西游記、三國演義已進入公共領域的傳統題材擁有較豐富的改編作品外,常見的 IP多數只覆蓋一至兩個領域,例如小說與改編影視劇(如金庸武俠、長安十二時辰等)、漫畫與改編動畫(如十萬個冷笑話)等。

2021年傳媒行業發展現狀及萬達電影產業優勢分析報告(37頁).pdf
2021年傳媒行業發展現狀及萬達電影產業優勢分析報告(37頁).pdf

3. 公司業務:院線業務保持優勢,非票房業務發展迅速3.1. 院線業務:行業龍頭地位穩固,各項指標領先業務3.1.1. 市占率穩居第一,銀幕與影院增速放緩公司 2009 年以來連續十一年票房、觀影人次、市場份額等核心指標位居全國首位,是當之無愧的院線龍頭。萬達電影是國內市占率第一的影投公司和院線公司,也是國

【研報】傳媒行業深度研究報告:從知乎十年發展看問答社區的建設與商業化-210427(18頁).pdf
【研報】傳媒行業深度研究報告:從知乎十年發展看問答社區的建設與商業化-210427(18頁).pdf

從 2018 年推出會員服務,到 2020 年會員付費業務實現營收 3.2 億元,知乎在知識付費領域離走通盈利模式更近一步。作為綜合性的問答平臺,通過平臺內高質量內容獲取收入一直是知乎較為理想的盈利模式,事實上自成立以來知乎也從未停止在知識付費領域的探索。2016年起,知乎推出了多個知識付費欄目:2016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