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報告前述已詳細介紹了碳關稅的定義及特點,本文將基于前述基礎,進一步對比分析碳關稅與關稅的區別,以及碳關稅對我國各方面的影響,以供參考。

1.碳關稅與關稅
(1)從性質上看。關稅是一種流轉稅,即是由國家授權海關部門,由海關部門按照國家制定的稅法和相關規定對進出口的商品和貨物征收稅費的一種稅收形式;而碳關稅要求進口商在進入國境或關境時購買與進口產品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的排放配額。關稅是通過征收稅費完成流轉,而碳關稅是通過購買排放配額,兩者的性質完全不同。
(2)從實施方式上看。關稅的實現是由進出口商在商品或貨物出入國境或關境時代理消費者先行墊付稅費,而后將所繳納的稅款分配入各個商品的售價之中,由消費者最終承擔該經濟負擔;而碳關稅是一種進口商直接購買排放配額用于抵消進口商品內部隱含的碳含量。不同于關稅是進口商預先墊付,消費者最終承擔;碳關稅是進口商直接支付,通過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實現交易流轉的效果。
(3)從征稅對象上看。由關稅稅則可知,關稅的征稅對象是存在于被征稅商品目錄且有具體稅率的進口商品,是一個有機體;而碳關稅本身是個抽象概念,且征稅對象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該對象目前無法成為被征稅商品目錄中的一個實體名目。
總的來說,碳關稅與關稅是兩個獨立的稅收措施,很難存在包含與被包含關系。如果要使碳關稅可被解釋為關稅的一種或特殊關稅,則必須改變碳關稅的構成,如碳關稅是通過其他形式而不是購買“排放配額”被征收,那么碳關稅可能是關稅。
2.碳關稅對我國的影響
(1)提高我國出口產品成本,抑制出口增長,惡化貿易環境
我國在對外出口貿易中對發達國家的依賴程度強,歐盟是我國第二大產品出口市場,2020年我國對歐盟出口貿易額占比達15.1%,并且出口的產品多以機械設備、金屬制品、紡織品等被列入歐盟碳泄漏清單的產品為主,這必將受到碳關稅的影響,其中鋼鐵、水泥、鋁等高碳行業首當其沖。另外,一旦歐美等發達國家對中國執行碳關稅政策,短時間內不能攻克的技術局限,企業為達到低碳技術標準,實現合格的碳排放量,必然會擴大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的投入,直接增加生產成本,提升中國制造業出口成本,提高出口產品價格,間接削弱出口競爭力,制約出口增長。同時,也應明確,碳關稅對我國出口具體影響程度也將取決于碳關稅的具體設計,尤其是覆蓋的部門及排放范圍。
(2)影響我國低碳減排工作進程
作為全球第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我國目前已經提出“雙碳”目標,但經濟仍處于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完成上述目標的難度和壓力本就遠遠高于發達國家,任重道遠。一旦碳關稅開始施行,中國將會面臨更為嚴苛的排放限制,用更短的時間來適應更大的變化,本已艱巨的低碳減排路徑平添了更多障礙。
(3)加重國內就業壓力
征收碳關稅會導致我國制造業出口量顯著下降,這就會負面影響國內就業形勢。同時,加征碳關稅也會沖擊我國高能耗產業,如若相關企業短期內不能進行轉型升級,必將陷入被市場淘汰的境地,從而導致高耗能產業就業困難加劇。
(4)我國可能面臨更大規模和范圍的貿易摩擦
當前我國面臨反補貼、反傾銷、保障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知識產權等多重貿易摩擦,其中來自歐盟的貿易摩擦數量層出不窮。此外,碳關稅的運行體系、監管機制和征收準則等隨意性較強,亟需統一,推行碳關稅勢必影響中國對歐貿易環境。同時,碳關稅出臺可能引發征收數量、產品和地區的示范和擴散效應,使我國產業成為世界各國實行碳關稅征收的主要目標。此外,其他國家擔憂碳關稅導致中國產品出口向本國轉移,對自身產業帶來沖擊,也易傾向對華產品實施更大規模和范圍的貿易摩擦。
當然,碳關稅的影響并非完全是消極的,也有積極的一面。碳關稅的出臺可能倒逼相關企業轉型,加大對低碳產業的投
入,推動我國集中攻關,研發低碳綠色關鍵技術,推動傳統高碳產業的低碳轉型,拓展以新
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為主體的新興產業發展空間和應用步伐,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為綠色產品提供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滿足更高標準的國際需求,進而為我國綠色低碳產業形成外部市場機會。
以上從性質、實施方式、征收對象方面梳理了碳關稅與關稅的不同,也從消極、積極兩方面分析了碳關稅對我國的影響,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行業相關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碳關稅?特點包括?
什么是碳定價?類型有哪些?碳稅和碳交易市場介紹
全國碳交易市場進展如何?最新情況一覽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