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報告前文介紹了無人零售的概念及其與傳統零售、新零售的區別,最為未來線下零售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無人零售業態有哪些?運用了哪些技術呢?本文將具體梳理。

1.無人零售特點
(1)大數據與高效率
無人零售依托大數據技術,通過全面提升業務運營各個環節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程度,實現消費者自主選購、自助結算,側重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服務與體驗,有利于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全流程數據化使得坪效提升、生產供應鏈條動態優化,從而使信息、資金、貨品的高效流通,帶動整體運營效率的提升。
(2)場景與體驗
無人零售智能技術的運用不僅可以節省消費者排隊等待的時間,提高消費者選購商品和支付結算的效率,而且可以實現“拿了即走”的炫酷購物體驗,增添購物樂趣,增加消費者使用無人零售購買商品的意愿。此外,無人零售在工作和生活場所的布局,縮短了消費者購買商品的距離,增加了商品購買的便捷性。
(3)降成本
無人零售的業態構成靈活,可以在各類場景近距離接觸消費者,使無人零售與傳統零售相比在人工成本和租金成本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無人零售不需要員工日常進駐,省掉了店長、導購員與收銀員的培訓成本與工資等開支,從而能夠節約人工成本;存儲效率高,單位面積的SKU更豐富,使得無人店面積更小,節省了房租開支;而規?;梢蕴岣咦h價能力降低采購成本,又能反向推動技術迭代升級降低技術成本。
2.無人零售業態
當前,我國無人零售業態主要有三種:自助售貨機、無人貨架和無人便利店。
(1)自助售貨機
自助售貨機是出現時間相對較早的,多年以前我們就常在一線城市的地鐵站、醫院等人流密集的地方看到了自助投幣式售貨機的身影,主要售賣的是預包裝飲料、生活用品(如紙巾等),在陳列商品下方標上固定金額,結算方式是投遞硬幣或紙幣,完成結算后所購商品才會出現在取貨口,這種形態屬于半封閉式貨架。近兩年,隨著移動支付、信息識別等技術的發展,自助售貨機行業有了可喜的變化,首先在結算方式上,不再拘泥于投幣,還可以通過支付寶、微信等各種網絡支付手段掃碼支付;其次在售賣商品種類上,覆蓋的品種越來越多,食品類還是主打,但除了預包裝食品外,還出現了現制現售類食品,比如現榨橙汁、現磨咖啡、現制奶茶、現煮的面條等等,為消費者帶來許多新鮮的體驗,另外,圖書、新鮮蔬果、日化用品等商品都已進入了自助售貨品類。
應用場景:交通樞紐、流量大的公共場所(醫院、商場、工廠、產業園區)、部分社區
代表企業:友寶、天使之橙、咖啡零點吧等
(2)無人貨架
無人貨架又稱為開放式貨架,出現的時間相對較晚,2016年下半年開始興起。無人貨架實質上就是無人值守零售在辦公室的場景化演繹,通過在白領辦公室等封閉式場景下設置開放式貨架(可即拿即放,無阻隔),放置上目標人群日常工作中剛需的產品(零食、飲料、水、日用品等),僅需幾平米地方即可,拿貨掃碼即可支付享用。自2017年下半年起,無人貨架迅速蔓延于北上深杭以及其他一二線城市白領的辦公室里,其坐享低廉的固定成本以及高頻的線下流量導入,受到風投資本的追捧,也引來大批企業涌入該業態。
應用場景:以辦公樓宇特定公司為主
代表企業:果小美、猩便利、餓了么、京東等
(3)無人便利店
無人便利店的形態類似于超市或者便利店,以店內無導購、銷售、結算人員為特征,店鋪面積在10-30平米的稱之為無人便利店,而店鋪面積較大的稱之為無人超市,由于我國目前還不存在大規模的無人超市,這里不作討論。我國的無人便利店業態主要是
2016年12月之后開始進入爆發式增長期,雖然之前也有企業涉足無人零售,但都沒有引起市場的熱烈反響,中國無人便利店市場真正火熱起來,還是以國外的Amazon
Go和國內的淘咖啡為起點和引爆點,巨頭的行動推動了整體市場的快速擴張。
應用場景:社區、商場、辦公園區
代表企業:繽果盒子、淘咖啡、F5未來商店、便利蜂等
3.無人零售應用技術
人工智能與識別技術的發展是無人零售實現的技術前提。識別技術主要應用于優化收銀環節的結算效率;人工智能技術主要用于消費者行為的分析,輔助日常的管理和運營。
前端購物應用技術:RFID、條形碼、移動支付、計算機視覺、生物識別等。
終端供給應用技術:倉管系統、網狀供應鏈。
后端運營應用技術: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深度學習。
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馬云的新零售是什么?什么是新零售?是什么模式?
什么是智慧零售?有哪些特點?智慧零售價值分析
零售云是干啥的?是什么?中國零售云的發展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