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完成工作目標外,遵循無形的職業道德更是每一位從業人員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那么職業道德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基本要求?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什么是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的定義目前還未統一。有學者認為職業道德是在一定的職業活動中所應遵循的,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道德原則和規范的總和。有學者則認為所謂職業道德,就是適應各種職業活動的要求而必然產生的道德原則、規范及相應的道德意識、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質。是一定社會占主導地位的道德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體現;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特殊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還有學者認為所謂職業道德,就是人們適應特定職業的要求所應該遵守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及其表現在特定職業工作中的道德品質狀況。
總的來說,職業道德可以概括為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活動中所應當遵循、承擔的具有職業特征的行為準則、道德要求、道德責任、道德規范的總和。

職業道德的特點
(1)職業道德具有客觀與主觀兩方面的屬性。從客觀上看,職業道德是獨立存在、物化的社會各個行業的道德準則與行為規范。從主觀上看,職業道德是從業者內心對待其職業勞動的觀念、態度、操守以及綜合性的德性品質。從業者的職業道德品質是職業道德的核心,是職業道德能否發揮作用的決定性因素。
(2)職業性與行業性是職業道德區別于一般道德的顯著特征。一般道德是職業道德的基礎,二者具有內在的、緊密的關聯,但職業道德是一種特殊道德,產生于、作用于職業活動,不關涉職業活動之外的、范圍廣泛的其他活動。
(3)職業道德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道德,是各行各業對社會應承擔的道德責任與義務,但是,利益是職業道德的基礎,每一行業、每一參與者必然要優先考慮自身的利益,即通過職業勞動來獲得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雖然對全社會的道德承諾,本質上與行業或從業者個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境中二者也會產生沖突。
(4)職業道德首先調整的是行業與社會整體的關系,其次才是規范從業者個人與其勞動對象的關系。職業道德是在社會勞動分工發展的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的,首先著眼于社會對特定行業的職業活動的道德訴求,為行業存在的合法性提供道義基礎,為行業的順利延續與擴大提供道德上的動力。個人從業者受所在行業的強大約束,行業的職業道德在較大程度上也是對個人從業者職業道德的規訓,故行業與社會整體的關系是職業道德的首要涵義。
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1)遵守行業規范:職業道德具有很強的可操性,是對從業人員的職業活動進行約束,要求和規范都十分具體、明確。從業人員擁有職業道德,就是要遵守所在職業行業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意識,遵守行業規范是一切職業行為的基礎,也是個人職業道德發展的最基本的要求。
(2)愛崗敬業:從業人員擁有職業道德,更要愛崗敬業,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從每一件小事開始進行建設和服務。
(3)與他人和諧相處:日常工作工作離不開與他人的合作,而職業道德作為職業勞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實踐需要靈活合作,體系也需要與合作伙伴共同構建。
以上就是有關于職業道德的定義、特點和基本要求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職業發展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AG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職業教育?分類有哪些?全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學校名單一覽
中國2021年就業人數多少?中國三大產業就業人數占比一覽
新業態靈活就業人員是指什么?類型與特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