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環境問題日趨加重,各國都在積極探索使用可再生能源,本文將梳理當前全球主要國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美國可再生能源政策
2021年9月,《太陽能未來研究》,2035年太陽能有潛力供應美國40%的電力,2050年比例提升至45%。為實現電力部門脫碳,太陽能光伏發電量需要從
2020年的76GW(約全國供電量3%)上升至2035年的1000GW,并在2050年達到1600GW。
2021年11月,《美國長期戰略:2050年實現凈零溫室氣體排放的路徑》,2030年碳排放較2005年下降約50%-52%;2035年實現100%清潔電力目標;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目標。
2022年1月,《海上風能戰略》,2030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30GW以實現CO2減排7800萬噸,2050年達到110GW海風裝機規模。
2.歐盟可再生能源政策
2021年7月,《“Fit for 55”氣候計劃》,2030年溫室氣體凈排放量較1990年至少減少55%;
2022年5月,《碳邊境調節機制法案》擴大CBAM范圍,包括鋁、氫、聚合物和有機化學品等行業,將“間接排放”納入征稅范圍,過渡期從3年縮短為2年,2023
年1月1日起適用,過渡期至2024年底,2025年開始征稅。
2022年5月,《“RepowerEU”能源計劃》,將2030年可再生能源總體目標從40%提高到45%;2025/2030年分別完成320GW/600GW光伏裝機部署;引入義務“為所有新建筑物和能源績效D級及以上的存量建筑(能源強度最高)的屋頂建造太陽能裝置”。
2022年5月,歐盟四國丹麥、德國、比利時、荷蘭
“北海海上風電峰會”,2021-2030年四國新增海上風電裝機49GW,年均新增5GW,2030年底將達65GW;
2030-2050年四國新增海上風電85GW,年均新增4GW,2050年底達到150GW。
3.德國可再生能源政策
2021年5月,碳減排目標從55%提高至2030年的65%,2045年實現碳中和,比原計劃提前五年。
2021年11月,德國新政府聯合協議,2030年之前德國水域至少提供30GW的海上風電,2035年前實現40GW,2045年前實現70GW。
2022年4月,內閣通過一系列立法草案,計劃2030年實現80%的可再生能源供電,2035年爭取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供電;
2030年陸上風力發電能力達到115GW,離岸風力發電能力至少達到30GW,2045年達到70GW; 2030年太陽能發電能力提升至215GW。
4.英國可再生能源政策
2021年10月,《凈零戰略》,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2035年前實現完全的清潔電力;2030年前將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碳排放減半;2030年前實現40GW的海上風電產能和5GW氫能產能;2035年前淘汰使用化石燃料為家庭取暖提供電源。
2022年4月,《英國新能源安全戰略》,2035年實現70GW太陽能;2030年實現50GW海上風電,包括5GW深海漂浮海風項目;2050年核電發電量增加至24GW,滿足國內1/4電力需求。
5.印度可再生能源政策
2021年11月,207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目標;2030年碳排放強度降低45%,實現500GW可再生能源,非化石燃料來源電力占比提升至50%。
6.日本可再生能源政策
2020年12月,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萬億千瓦。
7.中國可再生能源政策
2020年12月,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萬億千瓦。
2022年6月,《“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消費增量在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的占比超過50%;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達到3.3萬億千瓦時左右,“十四五”期間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占比超過50%,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加快推動海上風電集群化開發,開展深遠海海上風電規劃。

以上梳理了當前全球主要國家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相關政策,希望能幫到你,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政策解讀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生物能源?有哪些?優點分析
目前中國能源生產情況如何?最新數據一覽2022
2022年國家新能源發展政策,最新政策梳理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全文一覽
什么是綠色能源?綠色能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