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路運輸的定義
水路運輸是以船舶為主要運輸工具、以港口或港站為運輸基地、以水域(海洋、河、湖等)為運輸活動范圍的一種客貨運輸。在蒸汽機發明及其用于交通動力前即已出現,為目前各主要運輸方式中興起最早、歷史最長的運輸方式。
2.水路運輸主要類型
根據航行水域的性質,水運分為海運和河運兩類。海運按其航行范圍和運距,又分為沿海海運、近洋海運和遠洋海運;河運按其航道性質與特點,又分為利用天然河流的一般內河水運,使用人工開挖的運河水運,以及利用水面寬闊的湖泊與水庫區水運。

3.水路運輸的特征
(1)水路運輸承載力大,成本低,能耗低,投資少。它是某些國家國內和國際運輸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一條密西西比河價值10條鐵路,一條萊茵河價值20條鐵路。此外,一條1公里的鐵路或公路的建設占地面積超過3公頃,而水路運輸僅占用很少的海上或自然通道。在我國總貨運量中,水上運輸的比例僅次于鐵路和公路。
(2)它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和影響。換句話說,它受到海洋和河流的地理分布,地質,地貌,水文和氣象條件及因素的限制和影響。水路運輸不能在廣闊的土地上任意延伸,因此水路運輸應與鐵路,公路和管道運輸相配合,進行聯合運輸。
(3)開發和利用涉及廣泛的方面。例如,天然河流涉及航行,灌溉,防洪和排澇,水力發電,水產養殖以及生產和生活用水。沿海地區和海灣涉及港口建設,農業開墾,海洋文化,沿海工業和海洋捕撈。
3.水路運輸的優勢
(1)容量大,能夠運輸大量貨物。(2)實用性強,適用于客運和貨運。
(3)跨海洋運輸散裝貨物以連接被海洋分隔的大洲是發展國際貿易的強大支柱。(4)低廉的運輸成本,可以提供更大的貨運量和低的單位運輸成本,特別是在散裝貨物或散裝貨物的運輸中,采用專用運輸方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技術和經濟效果。
(5)平均運輸距離長。
4.水路運輸的缺點
(1)它受到自然氣象條件的影響。由于季節,限制程度大,因此一年內中斷運輸的時間更長。(2)操作范圍有限,如果沒有自然通道,則不得運輸。(3)導航既危險又安全。
(4)交貨速度快,時機差,操作風險增加。 (5)高處理成本和裝卸成本是由于大的容量,導致大的裝卸操作。 水路運輸的適用范圍
水路運輸的特點及其技術和經濟特性決定了水路運輸與鐵路和公路相比,在進行中,遠距離運輸散裝和廉價貨物時所需的時間更少。
以上就是有關于水路運輸的定義、主要類型、特征及優缺點的全部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運輸行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鐵路運輸?鐵鐵路運輸的優缺點及適用范圍分析
什么是多式聯運?運輸方式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分別是什么?
什么是應急物流?和普通物流區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