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及物流的發展,電子商務成了為現代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之一,并且成為各行各業需要發展的趨勢。對于參與電子商務的企業、個體來說,良好的電子商務管理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那么,什么是電子商務管理?方法有哪些?本文將具體介紹。

1.電子商務管理
關于電子商務管理的概念,目前普遍認可的是張潤彤教授在其《電子商務管理》一書中的定義,即從事電子商務活動的各個主體,在遵循一定原則的基礎上,有效利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通信等技術和企業的各項管理職能,對企業電子商務活動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等進行管理,從而使企業獲得預期經濟效益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
2.電子商務管理方法
電子商務管理的方法篇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⑴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SCM)是指在生產及流通過程中,為將貨物或服務提供給最終消費者,聯結上游與下游企業創造價值而形成的組織網絡,是對商品、信息和資金在由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和顧客組成的網絡中的流動的管理。對公司內和公司間的商品、信息、資金的流動進行協調和集成是供應鏈有效管理的關鍵。供應鏈管理(SCM)方法主要包括供應鏈的組成、供應鏈的特點與功用、供應鏈管理(SCM)含義、供應鏈管理(SCM)
層次、供應鏈管理(SCM)原則、供應鏈管理(SCM)步驟與技術支持等內容。
⑵客戶關系管理
客戶關系管理(CRTM)是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來組織推動整個企業的經營,其主要功能是記錄客戶與企業的交往和交易,并將有可能改變客戶購買行為的信息加以整理和分析,同時進行商業情報分析,了解競爭對手、市場和行業動態??蛻絷P系管理(CRM)方法主要包括客戶類型、客戶滿意與客戶忠誠度衡量、客戶關系管理作用、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結構、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功能、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實現技術等內容。
(3)ERP系統
ERP是一種科學管理思想的計算機實現,它強調對產品研發與設計、作業控制、生產計劃、產品采購、市場營銷、銷售、庫存(投人品、半成品、成品)、財務和人事等方面進行集成優化的管理
J。ERP系統方法主要包括ERP系統方法的形成與發展、ERP的模塊結構、生產控制(計劃、制造)、物流管理(分銷、采購、庫存管理)和財務管理(會計核算、財務管理)、ERP的功能與局限等內容。
電子商務與ERP系統整合的重要性
對于企業來說,電子商務和ERP系統就像戰場上的前線與后方,兩者關系密切、息息相關。比如,企業內部通過網上商城獲取用戶訂單后,能夠立刻將訂單信息傳遞至內部的ERP系統,用以采購、計算、財務、進銷存軟件等各部門之間組織協調,核算庫存、資金和銷售。倘若前端商城系統與后臺ERP系統脫節,就會導致信息流和數據相對封閉、獨立,無法流通、整合,電子商務平臺獲得的訂單信息、市場信息無法傳遞至后臺ERP系統,前后臺信息完全脫節。
這樣的后果便是企業的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不能夠有機統一,數據的一致性、完整性和準確性在進銷存軟件不能得到保證,中小企業內部之間重復著冗余的工作,不能對用戶需求作出迅速及時的響應,工作效率下降、運營成本上升,有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企業的電子商務網上商城和ERP系統的整合對接迫不及待、不容忽視。
電子商務與ERP系統如何整合
進銷存軟件通過ERP系統與電子商務平臺整合對接,可以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對企業整體來說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v觀市面上的產品,366EC的網店賬務協同系統——管家婆全程通就可以實現,全程通是針對雙核網店系統與管家婆進銷存軟件用戶研發的“中轉鏈”,可實現網店系統與管家婆輝煌系列等20款軟件進行商品信息、會員信息、倉庫和庫存、訂單等內容的同步管理,達到統一管理配置、簡化用戶操作,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創造價值的目標。
(4)電子商務系統評價
電子商務系統評價是電子商務研究的主要課題,又是構建電子商務系統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標準和指標體系,對電子商務的應用和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電子商務系統評價主要包括企業電子商務系統評價類型、企業電子商務系統評價原則、企業電子商務系統評價內容、企業電子商務系統評價方法、系統性能指標、與直接經濟效益有關的指標、與間接經濟效益有關的指標等內容。
以上梳理了電子商務管理的定義及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移動電子商務服務包括哪些?與傳統的區別分析
什么是電子商務?特點是?模式有哪些?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中國電子商務行業投融資數據報告(32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