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業全產業鏈的定義及特征
(1)定義:農業全產業鏈是指產業鏈在農業領域的具體應用,它涉及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諸多環節,包括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各部門、組織機構及關聯公司等由價值鏈、信息鏈、物流鏈、組織鏈構成的有機整體,涉及到政府相關部門、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等,同時農業產業鏈的每個鏈環都會衍生出一個甚至多個分支產業鏈。
(2)特征:全產業鏈經營是農業發展的歷史趨勢,從世界各國農業發展的歷程及經驗來看,農業全產業鏈已經不再局限于第一產業,而是包括第二、第三產業等與農業關聯產業在內的大農業體系結構,形成了農業與農產品加工、流通和服務業等滲透交叉的一種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呈現出多鏈集群、多鏈融合等特征。
(3)怎么發展:促進農業全產業鏈融合,培育新產業新業態,這一要求意味著我們必須“跳出農業抓農業”,從集群成鏈、全鏈統籌的視角抓好現代農業體系建設,增強產業鏈韌性,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的農業產業鏈,只有這樣才能構建起符合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支撐體系,進而促進農業現代化水平提升。

2.農業全產業鏈整合模式具體有哪些
(1)專業市場帶動型:由地方政府建立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大批中間商在專業市場進行批發交易,中間商再分別聯系農戶和消費者。專業批發市場是整合產業鏈的關鍵。
(2)農民合作組織帶動型:農戶在自愿互助的基礎上成立各種類型的合作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自己從事農產品的加工和銷售,向產業鏈后端延伸。
(3)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型:由一家或幾家農業龍頭企業通過訂單農業、股份合作、全程(半程)服務等形式與合作社(基地)形成緊密合作關系,構建
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 的農業產業鏈經營模式。
(4)產業集群驅動型: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在空間(產業園區或物流園區)集聚,帶動當地特色農產品或優勢農產品的基地化生產,以及相關服務行業的空間集聚,形成
產業園區+物流園區+服務基地+區域農業 的產業體系。
(5)功能拓展型:近年來一些地方拓展農業功能,將農業生產與文化、旅游業融合,形成休閑農業等新興農業產業鏈。
以上就是有關于農業全產業鏈的定義、特征及具體整合模式的全部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農業領域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生態觀光農業?特點及類型介紹
生態循環農業的特點有哪些?發展重點是什么?
什么是垂直農業?優勢有哪些?與立體農業的關系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