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需要共同面臨的問題,隨著各個國家二氧化碳排放及溫室氣體的增加,逐漸的對生命系統造成了較大的威脅,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國以全球協約的方式進行溫室氣體減排,中國對此提出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
所謂的碳達峰其實就是指在某一個具體的時間點,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再逐步的回落。

中國碳達峰目標
中國承諾,在2030年之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再慢慢減下去。
碳排放和經濟發展是非常的密切的,經濟的發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中國實現碳中和按照盡早碳達峰、快速減排、前面中和三階段實施
2030年前:盡早達峰階段,以化石能源總量控制位核心,能夠實現2028年左右全社會碳達峰,峰值控制在109億噸左右,能源活動峰值為102億噸左右。
2030年碳強度相比2005年下降70%,提前完成及超額兌現自主減排承諾。
2030-2050年:快速減排階段,以全面建成中國能源互聯網為關鍵,2050年前電力系統實現近零排放,標志我國碳中和取得決定性成效。
2050年全社會碳排放降至13.8億噸,相比碳排放峰值下降約90%,人均碳排放降至1.0噸。
2050-2060年:全面中和階段,以升讀脫碳和碳捕集,增加林業碳匯為重點,能源和電力生產進入負碳階段,2055 年左右實現全社會碳中和。
2060年通過保持適度規模負排放,控制和減少我國累計碳排放。
據《碳達峰與碳中和國際政策背景及中國方案》,為了實現2030年碳達峰總量指標,能源活動峰值控制在109億噸左右,能源供給側結構和消費側調整需共同出力。
具體來看,到2030年,預計期產業各方面合計降低碳排放36.7億噸,占2030年目標峰值約33.7%,在這當中,產業結構調整降低碳排放8.1億噸,占到減碳總額的22.1%,除此之外,工業節能降低碳排放12.3億噸,占到減碳總額的33.5%,能源結構調整降低碳排放9.8億噸,占到減碳總額的26.7%,建筑和交通減排降低碳排放6.5億噸,占到減碳總額的17.75。
文本由@鄧鄧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2021年環保行業碳達峰發展格局分析報告(51頁).pdf
【研報】環保行業碳中和系列報告之一:碳達峰全景圖新目標、新結構、新機遇-210302(52頁).pdf
【研報】新能源行業產業系列報告之(二):國網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深刻影響發、用電變革-210302(1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