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促進農業產業現代化建設,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國家方面頻繁出臺政策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而構建現代化農業經營體系。那么,什么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哪些類型?特征是?本文將具體介紹。

1.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2013
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概念后,國內學術界逐漸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理論方面的研究。齊敬冰、沈延金、劉艷(2015)認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以家庭經營為基礎,通過社會化服務聯系起來的市場主體,能夠容納不同水平的農業生產力,即是適應傳統農業,也適應現代農業,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此外,也有學者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定義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指具有相對較大的經營規模、較好的物質裝備條件和經營管理能力,勞動生產、資源利用和土地產出率較高,以商品化生產為主要目標的農業經營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既包括農業產中環節的生產經營組織,也包括為在產中環節提供各種服務的經營組織。
2.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特征
(1)專業化
傳統農戶生產經營規模小、人員少、品種單一,在農業生產作業中不注重專業分工,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要求有一定標準的生產經營作業管理制度,以便能夠實現流程化和專業化,提高農業產出效益。
(2)集約化
相較傳統農戶依靠家庭成員簡單、低技術的生產經營模式,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夠充分整合人員、資金、技術等要素資源,促進規?;a,提升農業生產經營質效。
(3)組織化
傳統農戶是以家庭為單位分散作業的,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流轉、成員入股等形式實現了組織化經營管理。
(4)社會化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滿足于傳統農戶的封閉、孤立、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一般都能夠建立多鏈條、多品類的農業生產經營體系。
3.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
當前我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一般包括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四種類型:
(1)專業大戶
專業大戶是隨著農業規?;洜I發展而較早出現的一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形式。專業大戶雖然擴大了農業生產經營項目規模,但是品種仍然單一,也未改變農戶自然人和家庭成員生產經營作業這一傳統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本質,導致其概念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相較傳統農戶,專業大戶只具備“規?;碧攸c,沒有法人主體地位。
(2)家庭農場
家庭農場是指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以農戶家庭成員為主,利用家庭承包及流轉土地,從事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本文認為,家庭農場仍以家庭成員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為基本單元,通過擴大流轉土地規模、擴大種植或養殖種類或產品鏈條延長等方式,有效克服了小農戶松散生產經營的局限性。同時,家庭農場實現了注冊登記制,實現了從自然人到法人的轉變,能夠建立基本的日常生產經營作業規范。
(3)農民合作社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明確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指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民合作社提出發展定位要求:農民合作社是帶動農戶進入市場的基本主體,是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新型實體,是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的有效載體。農民合作社的組織優越性和發展前景也已得到理論及國內外實踐的充分證明。
(4)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按照《公司法》進行注冊登記和運營,是組織化程度最高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主要體現為農業生產經營多鏈條和現代公司治理模式。
以上梳理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定義、類型及特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生態農業概念股有哪些?2022生態農業概念股一覽
休閑農業是什么?起源于哪里?各國休閑農業發展情況一覽
什么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主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