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際貨運代理
國際貨運代理(Freight Forwarder/
Forwarding),簡稱(國際)貨代。在《國際貨運代理實務》一書中對其進行了具體解釋:國際貨運代理企業是在接受貨主委托后,以委托人的名義或自己的名義,為委托人辦理一系列國際貨物運輸及相關業務并收取相應的服務費用的法人企業。
根據國際貨運代理協會的定義,國際貨運代理是根據客戶的指示,為客戶的利益而攬取貨物的人,其本身并非承運人。貨運代理可以依據這些條件,從事與運輸合同有關的儲貨、報關、驗收、收款等活動。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管理規定》對國際貨運代理的定義是:接受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義或者以自己的名義,為委托人辦理國際貨物運輸及相關業務并收取服務報酬的行業。

2.國際貨運代理業務
國際貨運代理企業主要經營如下幾種業務:
(1)傳統純粹代理人業務。取得委托人授權后,貨代企業主要負責貨物離開港口以及到達港口的公務處理工作,包括報關、報檢、保險等一些傳統到岸清關物流代理服務。由于清關環節主要是配合當地海關進行文件準備工作,技術含量較低,缺乏競爭力,企業只能收取低廉的中間服務費用。
(2)國際多式聯運業務。簡稱多式聯運,主要發展自集裝箱運輸,該種業務可以節省費用,降低運輸成本;減少中間環節,提高運輸質量;并且有助于新型運輸技術的引入與推廣。
(3)無船承運業務。具有無船公共承運人NVOCC(Non-Vessel Operating Common
Carrier)資質的貨代企業可以以承運人身份接受貨載委托,貨物清關時可以使用貨代企業的提單,也可以使用其他憑證,承擔承運人責任,完成貨物離港到岸的國際海運經營業務。無船承運人在實際業務中只是契約承運人,而實際完成運輸的承運人是貨代企業所委托的其他國際船舶運輸經營者。在此過程中,貨代企業向托運人收取運費。
(4)物流業務。長時間的行業領域積累使得一些成熟的貨代企業針對不同客戶提供定制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囊括了貨物從生產、出廠、轉運、清倉報關、到達目標市場等各個環節。成產企業,尤其是中小型生產企業極為受益,該業務可以幫助它們優化物流環節、降低物流成本。
(5)國際快遞業務。由于貨品體積小、數量多、類目復雜,而且對運輸的時效要求高,國際快遞業務一直是國際物流的難點。但由于近年來國內海淘購物模式的興起,以及國際主要通關口岸城市保稅物流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國際快遞業務日益成為中小型貨代企業的重要盈利業務之一。當前國際快遞業務這一模式得到了眾多企業的認可,年業務量以較快速度增長。該類業務在未來具備巨大的利潤空間。
3.國際貨運代理行業的職能
國際貨運代理行業的主要職能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組織協調職能:國際貨運代理企業應承擔起國際市場貨物運輸、周轉、代理等職能,推動貨物運輸行業的快速發展。
(2)專業服務職能:國際貨運代理的服務職能主要包括,需要基于市場客戶的需求,為上下游的客戶提供全面的運輸服務。
(3)溝通控制職能:國際貨運代理行業涉及到多個產業鏈部門,需要企業在展開業務的過程中不斷與委托方、承運方等部門,以及政府等監管部門進行耐心溝通,確保貨運代理業務的正常開展。
(4)咨詢顧問職能: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在日常業務中還需要承擔咨詢顧問職能,面對客戶的咨詢耐心回復與解決,及時為客戶提供最新的市場信息,并根據國際貨運市場變化以及相應的運輸價格變化為客戶確定出貨時間。
以上梳理了國際貨運代理的定義、職能及業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國際物流標準化?有哪些標準要遵守?
什么是國際物流?模式有哪些?公司梳理
Cirium:影響航空貨運、貨運代理和貨運整合行業的趨勢(英文版)(1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