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碳中和
碳中和亦稱“碳補償”。企業或個人通過購買碳信用抵消其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以消除“碳足跡”的行為和過程。通常以噸二氧化碳量為計量單位。

2.碳中和發展的意義
(1)從政治角度看,“碳中和”是全世界的問題,暫時擱置科學家的爭議,全球變暖是一個威脅全人類生存的問題。沒有人準確知道,溫度上升,是否會引起生物滅絕、糧食歉收、沿海城市地理環境遭到破壞。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是每個大國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不能回避。
(2)經歷了幾年的中美博弈之后,在外交領域,我國調整了方向,跟歐盟關系迅速拉近。歐盟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發源地,先被美國奪走了科技創新的領先地位,又被中國在制造業領域反超,目前只能在“碳中和”和綠色發展領域保持話語權。倡導“碳中和”,本質上就是中歐聯合。
(3)中國經歷了高速發展之后,亟需用資本市場撬動創新行業發展,從而帶動整個社會前進。具體從抓手上看,逐漸告別了過去大規?;◣覩DP,轉而靠居民消費拉動經濟。此時倡導“碳中和”,不會對經濟發展造成拖累,反而會順勢增加制造業外流到東南亞的成本。
因為當“碳中和”成為世界共識后,等于在全社會增加了
一道環保稅,屆時家電、電子產品、汽車等終端耐用消費品是否使用了符合“碳中和”標準的原材料,享受的市場空間和價格肯定是不一樣的。
3.實現碳中和的主要方法
目前實現 “碳中和” 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
(1)企業、組織或個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節能技改、可再生能源利用、植樹造林、碳捕捉封存等) 以減少因生產、生活等活動而產生的碳排放
(排放源包括能源使用過程、工藝制造、包裝、物流、廢物處理、逸散等),即自減排的方式,但此方式不能完全實現 “碳中和”,只能降低碳排放。
(2)通過市場交易的方式,購買碳減排量以抵消自身排放量,同時扶持類似農村沼氣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此方式以自愿為基本原則?!疤贾泻汀?的實現通常由買方
(排放者)、賣方 (減排者) 和交易機構 (中介) 三方來共同完成。針對不同的對象,“碳中和”
表現為不同的形式。個人多是通過向專業機構購買碳減排量或義務植樹等行為來抵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
企業一般通過向專業機構購買碳減排量或資助相關的碳減排項目來實現 “碳中和”。國外某些村鎮還自行設計了一套完整的 “碳中和”
方案,通過在本區域內植樹造林等行為完全抵消區域內居民產生的碳排放量。
以上就是有關于碳中和的定義、發展意義及實現方法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碳中和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叫近零碳排放區?建設路徑一覽
什么是碳足跡?計算方法有哪些?
零碳智慧園區是什么?概念、內涵及分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