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血漿情況怎么樣?中國血制品行業發展情況如何? 三個皮匠 關注三個皮匠(ID:www3mbang)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行業研究報告 2021-03-22 17:23:27 作者:三個皮匠 2666 收藏 中國血制品行業采集標準及監管政策嚴格,準入難度較大。1985 年起,除供需缺口較大的人血白蛋白外,中國禁止進口其他品種。據數據顯示,中國的血漿采集政策相比于美國、歐洲更加嚴格,血漿采集間隔期更長,單次采集量也較少。并且國家執行嚴格的的血制品檢疫期標準。2007年中國食藥監局要求:“原料血漿檢疫期規定為不少于90 天,即將采集并檢測合格的原料血漿放置90 天后,經對獻漿員的血漿樣本再次進行病毒檢測并合格后,方可將90 天前采集合格的原料血漿投入生產(根據藥監局2020 年文件規定,血漿檢疫期縮短至60 天,于2020 年10 月1 日執行)”。而國際血漿蛋白治療協會(PPTA)規定的血漿檢疫期為60 天,中國白蛋白進口企業中CSLBehring、Biotest 和Grifols 為PPTA 成員,自愿執行PPTA 的檢疫期標準。中國規定獻漿間隔最少也要14天,采集量不能超過580或者小于580毫升。但是美國美國規定根據體重獻漿量690、825、880ml不等,此外美國規定獻漿最低間隔72 小時,1 周可獻2 次。中國血漿站個數和行業采漿量從數量及增速角度看均低于美國,隨著新設漿站審批嚴格,中國近年來漿站個數及采漿量增速進一步放緩。根據數據統計,2018 年中國單采血漿站個數約245 個,2019 年約252 個,同比增長僅2.86%,2010-2018 年復合增速約5.80%,小于美國同期漿站數量7.79%的復合增速;2018 年中國血制品行業采漿量約8622 噸,2019 年約9200 噸,同比增長6.70%,2010-2018 年復合增速約9.47%,小于美國同期采漿量11.17%的復合增速。從人均采集量的角度來看,中國與美國相比存在很大的一個問題。根據Grifols公司數據統計,美國2018 年漿站個數約731 個,單漿站采漿量約53.42 噸/個,對應行業合計采漿量39053 噸,折合獻漿量約37751 千升,考慮到美國漿站分布較密集且獻漿對不同戶籍人口不設限制,因此按照美國2018 年約3.25 億人口計算,對應千人獻漿量112.90升/千人。而國內2018年單漿站采漿量約35.19 噸/個,千人獻漿量僅為6.00 升/千人,相比國外水平具有較高的提升空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建議,若要實現白蛋白自給自足,千人口血漿需要達到10 升/千人,按此數據計算國內采漿量存在40%的缺口約5748 噸,對應國內整體采漿需求量約14370 噸,這與國內進口白蛋白占比60%的現狀基本一致。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數據來源《【研報】醫藥行業血制品行業深度報告:血制品行業冬去春已來,新冠疫情加速供需拐點出現-20210321(56頁)》 本文標簽 血漿的采集 采集血漿量 中國血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