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的發展,國家對于網絡安全方面也是越來越重視,下面是我國大數據安全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和等保2.0和1.0之間的區別介紹。
1、我國大數據安全市場規模(統計)情況(2016年-2020年)
據數據顯示,2016年到2020年(預計)我國大數據安全市場規模整體呈現不斷增長趨勢,市場整體發展較好,且市場規模逐年增大,同比增長率在18年和20年(預計)將會有所降低,下面是各個年份的詳細數據。
2016年我國大數據安全市場規模為17億元,2017年我國大數據安全市場規模增加,具體規模達到了22億元,同比增長率為29.41%。
2018年我國的大數據安全市場規模繼續增加,2018年市場規模為28億元,同比增長率有所下降,為27.27%。
2019年,大數據安全市場規模成功突破了30億元,達到了38億元,同比增長率增加,為35.71%,到2020年(預計)市場規模突破40億元,達到45億元,同比增長率下降,為18.42%。

2、等保2.0與1.0的區別
什么是等保2.0和1.0
等級保護2.0指的就是相對于等級保護1.0而產生的新說法,2.0指按新的等級保護標準規范開展工作(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已經進入2.0時代)。
分別在覆蓋范圍、安全要求、工作內容、定級及測評有較大的區別。
(1)覆蓋范圍
覆蓋范圍更廣,等保2.0在等保1.0的基礎上,首次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及工業控制等新技術納入監管保護范圍。同時,等保2.0適用于全國各地區、各單位部門、各企業機構,實現全面覆蓋。
(2)安全要求
“通用要求+安全擴展要求”雙管齊下,等保2.0從1.0時代的一個單獨的基本要求升級為“通用要求+安全擴展要求”,通用要求針對的是所有保護對象都必須滿足的要求;擴展要求則根據保護對象的不同提出相應的特殊要求,主要涉及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工業控制等五個保護對象。
(3)工作內容
納入多項新增內容,等保2.0在延續等保1.0定級、備案、安全建設等工作的基礎上,新增包括安全檢測、通報預警、災難備份等多個內容,進一步踐行“事前預防、事中響應、事后審計”的動態保障思路。
(4)定級及測評
強制定級,測評分數提升,等保2.0全面進入強制定級時代,保護對象必須通過“確定定級對象->初步確定等級->專家評審->主管部門審核->公安機關備案審查->最終確定等級”這一定級流程,同時定級還需經專家評審和主管部門審核,整體定級更為嚴格規范。另外,等保2.0測評分數及格線由原先1.0的60分提升至75分,達標分數的提升,往往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防護投入才能夠滿足。

數據來源:《網絡安全專題報告:板塊Q1整體業績或有亮眼表現,長期具備千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