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聲音社交
廣義上說,聲音社交是指把聲音作為核心的媒介來進行社交的互聯網交友形式。聲音社交作為社交方式之一,垂直或作為一項功能反觀存在于互聯網的文娛生態中。
聲音社交主要形態可以分為語音直播如音樂表演、語音交友如1V1音頻對話和語音聊天室如語音小組討論等。按照人數進行分類,聲音社交可以分為單人直播、二人對話和多人聊天三種主要形式。

2.聲音社交的發展歷程
1990s末-2008:發端于網頁語音聊天室。以“網易聊天室”碧海銀沙”等為代表的網頁語音聊天室風靡PC互聯網;2008/10,網易聊天室關閉;2011/03,碧海銀沙正式停止運營。
2008-2013H1:演變自游戲語音,語音通訊軟件風靡。2008年,YY語音軟件上線;2010年,YY語音移動端上線;2011/07,YY語音注冊用戶突破2億。
2013H2-2016:電話語音社交出現,各類應用初試鋒芒。2013/05,電話語音社交應用比鄰上線7天登上蘋果應用商店免費榜Top5,主打1v1私密電話App迅速走紅;2014年底,游戲語音應用TT語音上線。
2016-2019H1:音頻直播百花齊放,政策整頓行業出清。2016/09,微博推出國內首款音頻直播App紅豆Live;2016H2,荔枝、喜馬拉雅、蜻蜓FM相繼推出音頻直播功能;Soul上線;2017-2019年初,音頻直播App迎來蓬勃發展;2019/04,網信辦整頓小眾即時通信工具,首批清理關停9款違規App,音頻直播迎來強監管。
2019H2-至今:音頻社交進入成熟期,Clubhouse引發新關注。2019/08,果殼推出多人語音聊天室遞爪;語音直播成為音樂類、長音頻類及視頻直播類App標配;2021/02,Clubhouse引發市場對于語音社交新一輪討論。

3.聲音社交產業鏈
聲音社交的產業鏈由內容供給端、平臺端和內容消費端三個部分組成。
內容供給端主要是由音樂類延伸、長音頻延伸、二次元延伸、游戲類延伸和獨立聲音社交組成;平臺端主要包括Soul、喜馬拉雅、網易云音樂、全民K歌等平臺,提供語音直播的技術支持。對于強社交類的產品,內容供給者自己也是內容的消費者。

4.聲音社交軟件介紹
TME旗下的音樂社交娛樂服務:包括QQ音樂的“直播交友”功能、全民K歌的“唱房”功能和酷狗唱唱的“K房”功能。QQ音樂的“直播交友”功能能夠提供音頻的直播和連麥互動服務,聽眾可以和主播進行文字、語音互動;全民K歌的“歌房”可以提供在線群組唱K功能,用戶能夠進行交流互動。
網易云旗下“LOOK直播”:于2018年10月份上線,以網易云的核心音樂消費群體為基礎,主打音樂類才藝直播和用戶間的社交功能。
荔枝/喜馬拉雅/蜻蜓FM:2016年下半年開始,在線音頻的三大頭部軟件開始逐漸推出音頻的直播服務,以有聲書、播客電臺的強大用戶基礎,搭建網絡聲音社交橋梁。其社交功能主要是在線的語音直播和聊天室,主題多樣化,包括情感、交友和音樂等;其中以打賞為主的商業化形式的音頻直播為核心收入來源。
貓耳FM:成立于2014年,2018年12月被B站收購80.5%的股份,B站成為其控股股東。貓耳FM為二次元延伸類音頻文化社區,年輕化屬性強,其音頻直播類型主要包括Pia戲(廣播劇配音)、音樂和古風等,用戶能夠通過語音、文字和主播進行社交的互動。
TT語音:成立于2014年,主要業務是游戲語音連麥,目標用戶群體主要為Z世代群體,2021年2月,TT語音已經完成總金額為1億美元的B輪融資。

Clubhouse:2020年4月上線,主打業務為即時語音社交。據報道,Clubhouse的新一輪融資的估值達10億美元,領投公司為硅谷風投公司a16z。從功能來看,Clubhouse聊天室內發言者可進行語音對談,但是聽眾可以舉手或者進行旁聽;其暫不支持回放和文字互動功能。
本文由@AG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參考資料
《【精選】2021年傳媒行業聲音社交場景多元發展趨勢分析報告(31頁).pdf》
推薦閱讀
《Mob研究院:2022年聲音經濟洞察報告(34頁).pdf》
《2021年在線音頻行業市場格局現狀分析及喜馬拉雅發展研究報告(34頁).pdf》